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矿山测量、“三下”开采、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煤炭部“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研究。
2. 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唐山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3. 采煤塌陷区景观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4. 国家863项目: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
6. 国家“十一五”课题: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
7. 国家“十一五”课题: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开发。
8. 国家“十一五”课题:煤矿塌陷区复垦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9. 国家“十二五”课题:典型矿业城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
10. 国家“十三五”课题: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
研究成果:
他提出了矿山测量和“三下”采煤专业向采煤塌陷区土地治理利用与生态修复方向拓展的战略思路,开拓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治理利用技术新领域;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出了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利用的基本途径与技术,奠定了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体系的基础,在后续主持完成的国家“863”、科技支撑、各部委与企业课题研究中,拓展了采煤沉陷区农林景观复垦、城市建筑建设、人工湿地修复“三大技术体系”;
创建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理论、土壤剖面构建、动态沉陷区预治理、区域尺度农业生态景观构建技术为一体的平原矿区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解决了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重构与农业生态景观构建等技术难题;
揭示了煤炭开采沉陷地表残余变形规律,提出了区域采动稳定性概念、评价方法及控制技术,创建了采煤沉陷区探测、地基加固、抗变形结构一体化的城市建筑群(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抗变形技术体系,实现了采煤沉陷区直接建设高层建筑群的技术突破;
揭示了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演变与矿业城市发展规律,提出了煤炭开采与人工湿地构建协调规划技术、塌陷区人工湿地水资源保护与维系技术、塌陷区城市湿地植被景观与服务功能开发技术,解决了矿业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建设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专利:
1 用于检测矿区污染水的再悬浮模拟装置 戴文婷;卞正富;李树志;葛冬梅;董霁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5-09-21 2016-01-20
2 一种采空区残余变形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加水装置 李树志;白国良;高均海;鲁叶江;田迎斌;闫建成;郭友红;李幸丽;卫颖哲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5-08-21 2015-12-23
3 一种采煤塌陷区建筑用地混填复垦方法 李树志;高均海;刘金辉;田迎斌;白国良;高荣久;姜升;鲁叶江;郭友红;李幸丽;韩晶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中国专利 2009-12-09 2010-05-26
4 一种矿区厚煤层开采沉陷区就地取土复垦方法 李树志;高均海;鲁叶江;郭友红;韩晶磊;李幸丽;田迎斌;白国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中国专利 2009-12-17 2010-05-19
5 平原矿区厚煤层开采塌陷地动态预复垦方法 李树志;周锦华;高均海;鲁叶江;郭友红;李幸丽;汤小林;黄永忠;韩晶磊;天迎斌;韩永斌;姚宝志;邱文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中国专利 2007-11-02 2009-05-06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①《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高峰、蔡德水、李树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
②《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技术》,李树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年12月。
③《矿区生态破坏防治技术》,李树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年4月。
发表论文:
1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实践与对策分析 李树志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1-15 ,EI检索
2我国转型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探讨 刘峰; 李树志 煤炭学报 2017-09-15 ,EI检索
3 矿业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沉陷区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树志; 刁乃勤 矿山测量 2016-06-15
4 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刘明; 李树志 矿山测量 2016-06-15
5 采煤沉陷区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树志 煤矿开采 2016-04-15 ,EI检索
6 近郊采煤沉陷积水区人工湿地构建技术——以唐山南湖湿地建设为例 鲁叶江; 李树志 金属矿山 2015-04-15
7 河下浅部开采区地表防治水措施研究 段红志; 鲁叶江; 李树志 矿山测量 2014-10-15
8 我国采煤沉陷土地损毁及其复垦技术现状与展望 李树志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1-21 ,EI检索
9 矿山测量研究所近六十年来发展回顾与展望 李树志 矿山测量 2013-12-15
10 基于岩体破裂规律的下沉系数变化 张广伟; 李凤明; 李树志; 邓喀中 煤炭学报 2013-06-15
11 钻孔电视探测技术在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李树志; 李学良 煤矿安全 2013-03-20
12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李学良; 李树志; 侯金波 煤矿安全 2012-11-10
13 东部平原矿区不同培肥处理对复垦土壤特性的影响 鲁叶江; 李树志; 张春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2-15
14 采煤沉陷区复垦景观格局分析 郭友红; 李树志; 高均海 矿山测量 2012-02-15
15 煤矸石回填地基的环境效应研究 李树志; 白国良; 田迎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12-15 ,EI检索
16 急倾斜煤层伪斜开采围岩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刁乃勤; 郭立稳; 李树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1-25
17 采动地基注浆加固治理技术研究 李学良; 李树志; 李凤明 金属矿山 2011-11-15
18 水下开采对坝体安全影响及防护措施 李学良; 李凤明; 李树志 煤矿安全 2011-10-10
19 老采动区覆岩裂隙发育特征及活化机理研究 白国良; 李树志; 高均海 煤矿开采 2010-10-15
20 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影响研究 李凤明; 李树志; 白国良 煤矿开采 2010-06-15
21 不同年度复垦土壤微生物研究 郭友红; 李树志; 高均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01
22 平原矿区采煤沉陷地复垦耕地生产力评价 李树志; 高均海; 鲁叶江; 苗伟; 田峰 矿山测量 2010-02-15
23 复垦方法对矿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高均海; 李树志; 郭友红; 苗伟; 田锋 矿山测量 2010-02-15
24 东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破坏耕地生产力评价研究 鲁叶江; 李树志; 高均海; 韩晶磊; 田迎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01
25 就地取土复垦土壤剖面构建技术研究 鲁叶江; 李树志; 高均海 矿山测量 2009-10-15
26 采动影响下等效连续介质水岩耦合数学模型及应用 白国良; 梁冰; 李树志 煤炭学报 2009-04-15
27 采煤塌陷区景观演变特征研究 郭友红; 李树志; 高均海 矿山测量 2009-04-15
28 塌陷区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覆土厚度的研究 郭友红; 李树志; 鲁叶江 矿山测量 2008-06-15
29 开采沉陷耕地损坏机理与评价定级 李树志; 鲁叶江; 高均海 矿山测量 2007-06-15
30 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 李树志; 高均海 选煤技术 2006-12-30
31 塌陷地复垦土壤特性变异研究 李树志; 高荣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10-30 ,EI检索
32 中国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 李树志 资源·产业 2000-07-30
33 矸石地基承载力及其确定 李树志; 刘金辉; 王华国 煤炭科学技术 2000-03-25 ,EI检索
34 当前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树志 中国土地科学 1999-03-30
35 关于煤炭行业土地复垦政策的探讨 李树志; 苗建国 矿山测量 1998-08-15
36 加快煤矿土地复垦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宋良忠;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7-04-15
37 矸石农业复垦的土壤特性及剖面结构分析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6-08-15
38 煤矿开采沉陷生态破坏综合防治技术 李树志 洁净煤技术 1995-12-15
39 晋华宫矿三斜井断裂破坏原因分析 李树志; 戴华阳; 侯敬宗; 丁美 矿山测量 1995-09-30
40 大同矿区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戴华阳; 李树志; 侯敬宗 矿山测量 1995-06-30
41 煤矿开采沉陷生态破坏综合防治技术 李树志 洁净与空调技术 1995-05-15
42 生物复垦技术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5-04-15
43 生态农业复垦技术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4-02-15
44 煤矿塌陷区的土地复垦技术 李树志; 孙绍先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993-12-27
45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与发展趋势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3-08-29
46 矸石地基建筑物沉降分析 李树志 矿山测量 1993-07-02
47 浅谈矸石地基建抗变形建筑物的技术措施 刘金辉; 李树志 矿山测量 1992-09-30
48 沉陷区矸石分层充填压实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李树志 矿山测量 1992-09-30
49 我国煤矿土地复垦和塌陷区综合治理的发展与技术途径 孙绍先; 李树志 矿山测量 1991-04-02
50 我国煤矿土地复垦与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技术途径 孙绍先; 李树志 中国土地科学 1990-11-15
51 矸石地基强夯加固机理及其加固深度 李树志 矿山测量 1990-07-02
52 煤矿(井工开采)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编制深度的规定 孙绍先;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0-05-01
53 第三届国际煤矸石复田、处理及利用会议情况介绍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90-05-01
54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大同市召开 李树志 煤矿环境保护 1988-03-01
发表会议论文:
1 近郊采煤沉陷次生湿地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 李幸丽; 李树志; 高均海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矿山土地复垦理论、技术、实践与评价 中国会议 2016-09-25
2 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刁乃勤; 李树志; 高均海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矿山土地复垦理论、技术、实践与评价 中国会议 2016-09-25
3 采煤沉陷区城市湿地景观构建技术及实践 李树志; 鲁叶江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矿山土地复垦理论、技术、实践与评价 中国会议 2016-09-25
4 采煤沉陷区房屋建设关键技术与实践 高均海; 李树志; 白国良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矿山土地复垦理论、技术、实践与评价 中国会议 2016-09-25
5 大兴煤矿N1E 2-3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白国良; 高均海; 李树志 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2-10-01
6 膏体充填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白国良; 高均海; 李树志; 高飞杰; 杨少辉 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1-07-01
7 建筑荷载作用下老采动区地基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白国良; 李树志; 高均海; 田迎斌 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0-10-01
8 中国煤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树志 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0-10-01
9 矿山生态保护中的循环经济技术 李树志 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 中国会议 2010-07-02
10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李树志; 鲁叶江 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8-01
11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与应用 李树志 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8-01
12 矸石充填采煤沉陷区复垦建筑用地研究进展 高荣久; 李树志; 何浩 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8-01
13 采动岩体宏观力学参数估计研究 白国良; 李树志 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8-01
14 兖州矿区塌陷地土壤特性研究浅析 李树志; 鲁叶江; 高均海; 郭友红 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7-11-01
15 采煤塌陷对矿区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树志; 郭友红; 鲁叶江 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7-11-01
16 煤矸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防治途径 王遗南; 李树志 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5-06-30
17 西部煤炭开发引起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对策 李树志 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0-06-30
18 中国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英文) 李树志 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0-05-01
19 邹城市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英文) 丁克锋; 包庆军; 聂静华; 李树志; 刘金辉; 姜升 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2000-05-01
媒体报道一:
誓把旧貌换新颜
——记煤科总院唐山研究院矿山测量研究所所长李树志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或者恢复生态的活动。
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据粗略估算,目前我国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2亿亩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因采矿破坏的土地面积达8790万亩。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土地复垦率一般为70%-80%,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土地复垦率还不到10%。因此,对于中国这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强土地复垦工作,对于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改善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树志,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我国煤炭行业知名的复垦和环境专家。他提出了矿山测量和三下采煤专业向矿山生态重建与水土保持方向拓展的战略思路,开拓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及水土保持技术新领域,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土地复垦研究的领路人
李树志1982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奋斗在矿区复垦科研与咨询工作的第一线。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他的荣誉之树结出了最耀眼的果实。
李树志承担并完成了煤炭部“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研究”,这是我国第一个复垦研究项目。他首次提出了煤矿塌陷治理基本途径,并在随后的课题研究中完善和拓展了煤矿塌陷区复垦和生态重建途径,形成了煤矿塌陷区治理技术和理论体系;在开采损害防治、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首次提出塌陷区矸石、粉煤灰充填和回填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具有创新性并有很大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他组织完成了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唐山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其成果使复垦技术途径在国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北京国际复垦会议成员来到唐山现场参观时,与会的国内外专家给予了李树志高度评价。
随后李树志将工作热情投入了“采煤塌陷区景观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中,将开采损害防治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为一体,从矿区景观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的角度,实现了大面积区域性采煤塌陷区的景观生态再造,并提出了在景观生态恢复的同时,实现塌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期,作为负责人,李树志承担了国家863项目“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目前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得了省部级奖励。他用高新技术研究土地复垦,主要解决矿区水、土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使复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目前,作为主要负责人,李树志正承担着国家“十一五”课题——“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开发”和“煤矿塌陷区复垦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该项目是由煤炭、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共同承担的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在推动土地复垦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方面有重大意义。
另外,李树志还参与了国家《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方案编写规程》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及煤炭行业《环保发展规划》的起草,从软科学研究方面推动了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在该专业领域所提出的工程技术理论均已在开滦、兖州、淮北、皖北等矿区进行了应用和推广,推动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与采煤塌陷治理、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型矿区建设的技术进步,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巨大。
矿区变了,才是真正的成功
李树志从来就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要把研究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他要用矿区的变化说话。
据估算,我国约有2亿亩废弃土地,而且因矿山开采破坏的土地仍以每年3-4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中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人均量的37%,这是一组失衡的数字。应用科学的复垦方法,就可以将60%以上的废弃地复垦为耕地,从而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的情况。
山东邹城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兖矿所在地,更是一座景观、园林、渔业、农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矿区。但是,曾经的邹城由于大面积地下采煤形成采空区,进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和陷落,使村庄、铁路、桥梁、管线等遭受破坏,农田变成了塌陷积水区或者斜坡地,降低了产量、有的区域甚至绝产等。邹城遍地的荒草和积水让李树志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将这一片荒夷好好治理。他提出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挖深垫浅”等复垦技术进行塌陷区的整体规划。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复垦效果,他长期在现场指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几次因过度的劳累心脏病突发晕倒在现场。经过李树志的努力,终于给邹城换了一副新的模样。邹城矿区的成功复垦也成为了全国的矿区复垦工作典范。
不仅农业复垦在我国的地位十分重要,建设用地的复垦工作也不能忽视。城市的发展导致急需建设用地,在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就显得更加寸土寸金。采用土地复垦技术通过对采煤塌陷区、资源枯竭矿山进行地貌恢复和生态恢复,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破解土地瓶颈问题的途径之一。李树志致力于矿区土地复垦,已为国内其他多个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城市与工业发展用地问题。
如今的唐山南湖生态城,可谓是绿树成荫、湖水清澈、景色宜人,看着眼前这一切,谁能相信这里以前竟然是一片面积多达20平方公里的塌陷区呢。开滦这个有着上百年采煤史的城市,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城市生活和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污水任意排放的大垃圾场。从1994年开始,李树志带领唐山研究院为南湖区的整治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持,对没有建设价值的采沉区、垃圾场、废弃地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多年的塌陷区生态化建设,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带动了开滦的城市建设发展和棚户区的改造,形成了著名的唐山南湖生态城。原来的塌陷区现在已经是唐山的绿心,是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是城市形象和内在精神的典型代表,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示范区。
河南省焦作市,在塌陷区复垦工业园区投资3亿元后才发现该区不适宜复垦建设用地,这让整座城市的复垦工作成了一个烫手的热山芋,清华大学等相关工作单位都无一愿意承担后续工作。面对挑战,李树志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唐山研究院迎难而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他为该区提供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处理、抗变形设计等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技术难题。焦作市现已建成30万平方米工业园区。这次的复垦效果,让李树志及其唐山研究院的实力等到了社会的肯定,也引来了各方人员的关注。甚至有很多其他矿区的公司、政府人员参观了典范矿区后慕名前来求助,希望能够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煤沉陷区。李树志总能让他们满意而归,客人总是说“李所长真是厉害!”。
接下来的日子,李树志的复垦工作更是捷报频传,喜报连连。
安徽省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方面,与有关单位协作,已建立商品住宅区6个,工矿企业10多个,最高建筑物达19层,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
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等矿区的塌陷地建设抗变形建筑达20余万平方米。
……
李树志就像一位最优秀的魔术师,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总是能够向废弃的土地要效益。
已经取得了成功的李树志一点也不敢懈怠,因为他知道还有很多的土地复垦难题在等着他解决,还有很多很多的废弃土地在等着他来改变……
每每想到那些土地复垦后的样子,李树志的微笑就会从心底漾出来,充满每个角落。
李树志 煤科总院唐山研究院矿山测量研究所所长,煤炭系统技术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被聘为国家发改委采煤塌陷综合治理项目评估专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评报告评审专家,国土资源部特聘土地复垦方案评审专家,国家煤矿环保培训中心客座教授,煤炭行业环境保护专业咨询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国内重大复垦方案及环保方案、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等的评审、论证、验收工作;担任土地学会理事兼土地复垦分会副秘书长、煤炭学会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和环保专业委员会及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编《矿区生态破坏防治技术》专著,参加编写专著2部,《煤炭百科全书》环保卷编委和主要撰稿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8篇,多篇为EI检索。主持编写“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等多种项目的论证报告、可研报告、专题报告。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
(出处:《科学中国人》2010年第二期
媒体报道二:
唐山劳模李树志:用科技力量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来 源:唐山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4-12-19
近30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一直潜心研究、开拓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让无数个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采煤塌陷区,变成生态农业园区与城市“绿心”,成为融合现代农业、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煤炭系统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年标兵,曾获唐山市劳动模范称号。
他就是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矿山测量所所长——李树志。由于在土地复垦与采煤学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突出贡献,李树志被评为全市2013年度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刻苦钻研孜孜不倦
作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多年来,李树志在科学技术上钻研的脚步始终不曾停下。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煤塌陷区造地复田设想,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煤矿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技术”专题研究。
1992年,他带领团队结合煤矿企业生产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采煤塌陷区建筑复垦技术方面,深入开展塌陷区用于扩大工业场地、复垦煤矿“三产”建设用地与搬迁压煤村庄用地等建筑复垦技术与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
2001年国家将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用于土地整理与复垦后,李树志又带领测量所员工结合承担的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项目,引进了环境、生态、土壤、植被、遥感等方面人才,加强了采煤塌陷区农林生态复垦、土壤剖面构建与景观构建技术研究。
2006-2011年间,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其中的《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采煤沉陷区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2个课题,同期还主持完成了全市重点项目《湿地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关键技术》。2012年,这3个项目的科研成果均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先进科技成果》。
目前,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承担着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典型矿业城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对专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换来的是科研成果的累累硕果。
其中,李树志主持完成的《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应用于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塌陷土地的农业复垦和生态重建。该研究成果先后在淮北市、邹城市、我市古冶区等地区应用,得到应用单位的认可和专家的好评,获经济效益3.79亿元,对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采煤沉陷区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老采空区上方相关工程建设,解决了矿业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的瓶颈制约问题和我国老采空区综合探测技术的难题等等。目前,在焦作、开滦、平顶山等矿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仅2012、2013两年就使9650亩采煤塌陷区得到建设利用,为成果使用单位及当地政府新增经济效益48.52亿元。
针对我国创建新型能源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他带领测量所员工加强采煤沉陷区湿地构建技术研究,主持完成的《矿区湿地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关键技术研究》等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文明与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3.97亿元。
此外,为解决唐山市城市发展建设用地瓶颈制约问题,他组织完成了《高潜水位矿区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闭坑矿山工业场地及周边塌陷区开发利用研究》等;针对唐山市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开发建设中的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问题,将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工程应用相结合,形成高潜水位矿区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该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两年,为41个采动区建设项目进行了评价,使3930亩采煤塌陷区得到建设利用,新增经济效益19.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