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波分复用自动光通信网络,高速大容量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光因特网,相干光通信,光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863重点“3tnet波分复用系统组网、测试与试验”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弱空间光信号广角入纤接收馈源的基础研究”
3. 信息产业部:“全光通信网节点系统设备(OADM)”等。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集成声光可调滤光器"项目负责人,(1999-2001),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网结构'的光分组交换网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000-2002)等。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用平行光纤解决OBS中竞争的链路结构及波长分配方法 袁驰; 李正斌; 单樑; 程雯; 张平; 胡经纬; 陈宇; 李建学;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7-12-26
2 空间光的广角入纤接收方法及系统 徐安士; 李光元; 李明 北京大学 2008-01-02
3 支持突发数据包和IP分组的交换方法及节点结构 袁驰;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8-04-02
4 光突发交换网络自适应汇聚方法及其装置 袁驰;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8-04-16
5 非规则排列阵列波导光栅结构 肖峰; 徐安士; 李光元 北京大学 2008-06-04
6 波分复用光纤通信波长控制方法和系统 张侃; 吴扬; 徐安士; 朱立新 北京大学 1997-07-02
7 非机械陀螺行波环形谐振腔拍频检测方法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2-12-04
8 基于啁啾波导光栅的色散补偿器 王德翔;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2-12-04
9 一种基于标记的多粒度光交换机 殷洪玺; 张宇;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2-12-25
10 光分组随机存取方法及相应混合缓冲法、光分组交换节点 祝曙光; 徐安士; 殷洪玺; 吴德明 北京大学 2003-04-16
11 双环谐振型光纤陀螺 祝曙光; 徐安士; 李正斌; 吴德明; 王大鹏 北京大学 2004-06-23
12 多个级联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 王德翔; 戴恩光;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4-12-08
13 光码分多址波长-时间域二维光正交码编码器及解码器 殷洪玺; 徐安士; 吴德明 北京大学 2005-01-26
14 一种偏振模色散模拟器 全海峰;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5-02-23
15 热扩芯光纤的制作方法 尹冬青; 陈章渊;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5-11-23
16 用于色散动态补偿的光全通滤波器及其动态调节方法 马云柱;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1-04
17 部分载波抑制非归零码的生成和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张德朝; 马云柱;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3-15
18 光学相控阵器 肖峰; 胡薇薇;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4-05
19 基于资源预测的光突发交换路由选路方法 李正斌; 于刚; 李维; 单樑; 李勤兵; 袁驰; 童霆; 徐安士; 谢麟振 北京大学 2006-05-10
20 大文件业务光传输的自相似集群组包方法 李维; 黄安鹏; 谢麟振;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6-14
21 提高核心节点交换容量的多纤空分交换结构及其方法 李维; 李正斌; 谢麟振;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8-02
22用于承载高速数据业务的网络架构及其传送方法 谢麟振; 李维; 黄安鹏; 李正斌; 徐安士 北京大学 2006-08-09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近5年共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其中SCI收录49篇,EI收录114篇, 合译书《光纤通信系统》、《工程电磁学》。
面向21世纪大学教材《热学》作者之一。
出版专著:
1. 译著《光纤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出版社,75.8万字,1999。
2.工程电磁学(第6版)【作 者】:(美)William H.Hayt,(美)John A.Buck著;徐安士,周乐柱译 出版项: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1
3. 热学——基础物理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著译者: 王楚,李椿,徐安士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1日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自由空间广角接收机研究 蔡琳; 李光元; 徐安士; 中国通信 2009-09-15
2 新型光通信技术研究与发展 徐安士; 中国通信 2009-09-15
3 基于服务器系统模型的光网络容量分析 张振荣; 李正斌; 何永琪; 徐安士; 中国通信 2009-09-15
4 广角光接收机研究进展 李光元; 蔡琳; 徐安士; 科学通报 2009-10-30
5 All-optical amplitude-shift keying and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to differential phase amplitude-shift keying format combination in highly nonlinear fiber 吴琳; 张德朝; 张帆; 陈章渊; 徐安士;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9-07-10
6 42.8Gbit/s DPSK信号的波分复用传输实验 吴琳; 刘亮; 张帆; 陈章渊; 徐安士; 光子学报 2009-12-15
7 高速率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实验 吴琳; 刘亮; 张帆; 陈章渊; 徐安士; 光学学报 2010-01-15
8 双曲正切非线性函数和加均值量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图像压缩处理的影响 张丽峰; 杨光临; 段晓辉; 王道宪; 徐安士; 工程图学学报 2006-02-28
9 星地光通信发展状况与趋势 张诚; 胡薇薇; 徐安士; 中兴通讯技术 2006-04-10
10 毫米波ROF光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色散影响的研究 杨湘云; 胡薇薇;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20
11 稀疏多光纤光网配置算法对波长连续性限制的影响 于刚; 李星; 王继龙;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6-09-15
12 一种新的光码分多址网络地址码分配策略及其性能分析 孙淑蓉; 殷洪玺; 王子宇; 徐安士; 杨淑雯; 电子学报 2006-11-30
13 光网络中的多粒度交换节点研究 张宇; 徐安士; 吴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20
14 空间光通信广角接收馈源研究进展 李光元; 徐安士; 中兴通讯技术 2008-04- 10
15 IP波长路由器的设计研究 李景聪;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20
16 基于频域编码的光码分多址城域/接入网 殷洪玺; 徐安士 电信科学 2003-06-15
17 波分复用光网中的一种新型波长分配算法 赵志勇;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徐安士 电子学报 2003-11-25
18 GMPLS网络中基于优先级的M∶N保护 李景聪; 张宇 ;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光子学报 2003-07-25
19 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仿真模型(英文) 杨爱英; 吴德明; 徐安士 光子学报 2003-12-25
20 解决光突发交换竞争的新模型 黄安鹏; 谢麟振; 李正斌; 徐安士 通信学报 2003-10-25
21 基于SUSAN的指纹细节点提取算法 文潇; 华骅; 徐安士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0-28
22 复合静电驱动结构致动的内旋转微镜(英文) 吴文刚; 陈庆华; 尹冬青; 闫桂珍; 陈章渊; 郝一龙; 徐安士 半导体学报 2005-09-08
23 JPEG基线算法对BP神经网络图像压缩处理的影响 杨光临; 张丽峰; 段晓辉; 王道宪; 徐安士; 工程图学学报 2005-12-28
24 GVD compensation schemes with considering PMD 杨爱英; 徐安士; 吴德明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3-04-20
25 波长与路由分配的一种经济学模型 邵子瑜; 李正斌; 徐安士 中兴通讯技术 2003-10-25
26 Reversible storage of multiple light pulses in the EIT atomic medium 祝曙光; 徐安士; 张宇; 郭弘; 陈徐宗; 吴德明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3-11-20
27 光分组交换网中的一种新模型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4-04-30
28 拉曼放大系统中功率瞬态的数值仿真研究( 英文) 郑磊; 陈章渊; 唐文静;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20
29 双环谐振型光纤陀螺的特性分析 祝曙光; 徐安士; 李正斌; 吴德明; 王大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20
30 光网中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的一种新模型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4-06-30
31 自相似环流网状网性能分析 韩哲龙;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4-06-30
32 波带交换新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闫东斌; 邵子瑜;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4-06-30
33 多粒度交换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研究 张宇; 李正斌; 徐安士; 吴德明 电子学报 2004-12-30
34 一种用于高速DWDM系统的色散补偿新方案 郭中梅; 殷洪玺; 徐安士; 王子宇 光电子•激光 2005-03-15
35 基于地址差额标记的光网络差别服务质量保证 于刚; 李正斌;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5-03-15
36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的研究 殷洪玺; 张宇; 郭中梅; 全海峰;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20
37 一种副载波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研究 熊桂生; 徐承和;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5-20
38 光网络中的全光上下话路(OADM)技术 张佰成; 吴德明; 徐安士; 王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9-20
39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集成声光器件的设计及系统实验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电子学报 1999-12-30
40 采用ASK调制的波分复用系统中滤波器带宽的优化设计 赵建业; 韩乃骞; 徐安士; 谢麟振 中国激光 1999-05-25
41 集成波导器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戴恩光; 徐安士; 吴德明 电子产品世界 1999-03-04
42 光纤通信中集成滤光器的研究及实验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张肇仪 高技术通讯 1999-04-28
43 具有分布式反射器的无源编码器件的研究 戴恩光; 吴德明; 冯冠平; 徐安士 高技术通讯 1999-06-28
44 光网络中的全光环路激射 徐志根; 周炳琨; 张汉一; 李艳和; 郑小平; 徐安士; 顾畹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45 光突发交换及其服务质量分析 杨明华; 徐安士; 张遥; 郭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9-10
46 光分组交换节点技术 郑磊; 吴德明 ; 徐安士 中兴通讯技术 2002-10-10
47 波分复用光传送网及其关键器件技术 陈章渊; 徐安士; 吴德明 世界电子元器件 1999-07-15
48 光传送网(OTN)节点的路由模型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9-20
49 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 陈建肖;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电信科学 2000-04-15
50 光分组交换网 殷洪玺; 王勇; 徐安士; 谢麟振 电信科学 2000-11-15
51 一种可波长在线扩充的OXC节点 陶振宁; 熊桂生; 吴德明; 徐安士 电子学报 2000-01-25
52 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影响的讨论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技术 2000-06-30
53 光码分多址网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殷洪玺; 王勇; 吴德明; 徐安士; 谢麟振 光通信研究 2000-06-30
54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0-08-30
55 当前光纤技术研究动态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电信技术 2000-06-10
56 适用于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可调光编/解码器的一种新方案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谢麟振; 杨淑雯 高技术通讯 2000-01-28
57 光突发交换—IP over WDM新方案 李景聪;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数据通信 2000-12-30
58 光传送网节点传输模型的讨论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20
59 有阻塞OXC节点的图表示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9-20
60 光传送网(OTN)的性能监测技术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电信科学 2001-01-15
61 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电信科学 2001-08-15
62 未来光因特网中的光交换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王勇; 殷洪玺; 张振荣; 冯路; 徐安士 电信科学 2001-09-15
63 在IP over WDM 中建立直通光路的讨论 王勇; 徐安士; 吴德明 光电子•激光 2001-04-25
64 实现 IP Over WDM的新型光波长路由器设计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1-05-25
65 光突发交换技术 李景聪; 王勇 ;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1-10-30
66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平行双泵浦四波混频研究(英文) 陈建肖; 陈章渊;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光子学报 2001-02-25
67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中用户随机接入的性能估计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 徐安士 通信学报 2001-06-25
68 光分组交换与光IP路由器技术 李景聪;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电子技术 2001-05-12
69 一种新的为实现IP Over WDM设计的光波长路由器 王勇; 殷洪玺; 吴德明; 徐安士 高技术通讯 2001-11-28
70 Principle analysis of IP wavelength router 王勇 ; 殷洪玺 ; 徐安士 ; 吴德明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 2001-12-10
71 IP over WDM光网络的演进趋势 李景聪; 吴德明; 徐安士 通信世界 2001-11- 28
72 光分组交换的关键技术 黄安鹏 ; 谢麟振 ; 徐安士 ; 殷洪玺 通讯世界 2001-10-12
73 光城域网的关键联网技术和新型器件技术 祝曙光; 徐安士 中兴通讯技术 2001-12-15
74 IP波长路由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王勇; 殷洪玺; 徐安士; 吴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20
75 自相似业务量下网络的排队性能分析 李景聪;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9-20
76 IP over WDM光网络及其生存性问题讨论 李景聪; 吴德明;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2-02-25
77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光通路路由状态监测技术 李景聪; 陶振宁; 吴德明;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2-05-25
78 IP波长路由网络的性能分析 李景聪;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光电子•激光 2002-08- 25
79 基于光纤光栅的可调色散补偿 张银英; 王德翔; 张肇仪; 戴恩光; 徐安士 光通信技术 2002-12-20
80 光脉冲的初始啁啾对单模光纤的色散效应的影响 张银英;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2-02-28
81 980nm和1 480nm泵浦L波段EDFA的优化设计 关卫华; 石国武; 陈章渊;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研究 2002-12-30
82 基于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实现的色散可调谐 张银英; 王德翔; 戴恩光; 张肇仪; 徐安士; 吴德明 光子学报 2002-12-25
83 偏振模色散对200Gbit/s零路径色散控制光纤链系统的影响 郭淑琴; 杨荣草; 周国生; 吴德明; 徐安士 中国激光 2002-05-25
84 10频道“波分复用+光纤放大器 ”全光通信实验系统 徐安士; 吴德明; 向强盛; 汪自雄; 李爱国; 张侃; 顾金星; 高阳生; 朱立新; 张肇仪; 史美琪; 汤烁; 韩乃骞;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4-07-28
85 10频道无再生中继使用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光纤传输实验系统 徐安士; 吴德明; 向强盛; 谢麟振 通信学报 1995-06-15
86 8频道151公里全光波分复用准工程化光纤通信系统 徐安士; 吴德明; 向强盛; 朱立新; 生力伟; 李爱国; 王楚;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5-05-28
87 “波分复用+光纤放大器”──下一代光纤传输系统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科技导报 1995-05-10
88 光孤子传输的实验研究 黄肇明; 吴芳; 蒋泽明; 张位在; 徐安士; 向强盛 光子学报 1996-10-25
89 光纤中受激拉曼散射对“WDM+EDFA”系统的影响 向强盛;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通信学报 1996-12-15
90 12路240公里光波分复用实验系统 张侃; 向强盛;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6-06-28
91 4×155Mb/s频分复用(FDM)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 汤烁; 刘宇乔; 朱立新; 吴德明; 徐安士; 张肇仪; 刘嘉; 史美琪;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6-10-28
92 波长路由波分复用环形网阻塞特性研究 张侃;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9-20
93 光纤放大器的ASE噪声对PIN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及误码率计算 向强盛;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通信学报 1997-04-25
94 在线光纤放大器远程监控方案的研究 吴扬; 徐安士;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7-07-28
95 4×2.5Gbit/s,154km无中继波分复用系统现场试验 徐安士 ; 吴德明; 朱立新; 王子宇; 张肇仪; 生力伟; 龙柯; 汤烁; 史美琪; 王楚; 谢麟振 高技术通讯 1997-12-28
96 一种新通信网络——全光通信网 张佰成; 吴德明; 徐安士; 王楚 信息系统工程 1997-10-15
97 波分复用信号在级联EDFA系统中的传输研究 陈章渊; 熊桂生; 徐安士; 吴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1-20
98 受激喇曼散射效应在含级联双向放大器的波分复用系统中特性的研究 张侃;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9-20
99 四波混频光相关器中的多用户干扰和噪声 赵粮; 蔡月民; 吴德明 ; 徐安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9-20
100 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研究 吴德明; 徐安士 ; 朱立新; 王子宇; 张肇仪; 谢麟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5-20
101 使用法布里─珀洛腔作为波长控制器件的WDM系统波长控制精度的计算 韩乃骞; 徐安士; 谢麟振 电子学报 1998-10-15
102 OOK相干复用系统中交叉相位调制引起的信噪比劣化 赵粮 ; 吴德明; 徐安士 电子学报 1998-10-15
103 SRS效应在双向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单向等效 张侃; 徐安士; 吴德明; 谢麟振 光通信技术 1998-02-15
104 刻蚀光纤布拉格反射器特性的理论分析 陈章渊; 安宏林; 徐安士; 吴德明 光学学报 1998-11-05
105 刻蚀光纤布喇格反射器的特性 陈章渊; 安宏林; 徐安士; 吴德明 兵工自动化 1998-01-25
106 基于光纤光栅的光交叉互连 陈章渊; 徐安士; 吴德明 兵工自动化 1998-04-25
107 用于光WDM网中的高反射损耗可调F-P腔的设计 韩乃骞; 谢麟振; 徐安士; 吴德明 中国激光 1998-06-25
108 2.5Gb/s O/E/O 光波长变换器 王子宇; 张肇仪; 徐安士; 吴德明; 朱立新; 史美琪; 生力伟; 龙柯 高技术通讯 1998-03-28
109 全光网中一种功率控制和均衡方案的研究 熊桂生; 张佰成; 吴德明; 徐安士; 徐承和 高技术通讯 1998-06-28
110 97.8km 3信道波分复用双向放大光纤传输系统 张侃; 谢麟振; 徐安士; 吴德明 高技术通讯 1998-10-28
111 全光通信网技术 张佰成; 吴德明; 徐安士; 王楚 电信科学 1998-01-15
112 FP腔腔长的测量新方法 韩乃骞; 谢鳞振; 徐安士 光学技术 1998-01-20
113 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分集接收机的实验研究 施清; 徐安士; 谢麟振 中国激光 1993-04-01
114 微波开放式谐振腔的反设计 徐安士; 徐承和 电子学报 1984-06-29
115 IP over WDM光网络的演进趋势 李景聪;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 2001-10-01
116 背向泵涌拉曼放大波分复用系统中功率瞬态现象的频谱分布特性研究 郑磊; 李巨浩 ; 朱晓宇; 丁伟; 陈章渊;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17 从信道容量的角度看Raman/EDFA混合光纤放大器的优化设计 张利剑; 郑磊; 陈章渊;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18 一种新型谐振型光纤陀螺结构 祝曙光; 徐安士; 李正斌; 吴德明;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19 ASON中的一种新型波长分配算法 赵志勇;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0 基于有限范围波长转换的多纤网阻塞率的新型模型分析 闫东斌; 邵子瑜;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1 自相似环流网关网性能分析 韩哲龙;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2 多粒度交换光网中波带交换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闫东斌; 邵子瑜; 李正斌;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3 RWA问题的一种经济学模型及其分析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4 ASON 中基于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 赵志勇;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5 自相似环流网状网模型特性 邵子瑜; 李正斌; 王子宇; 吴德明;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 2003-06-30
126 基于时空标记协议的多粒度光突发交换试验平台 廖佳佳; 李勤兵; 童霆; 李正斌 ; 徐安士; 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08- 01
127 OBS网络中基于预测的一种路由新方法 张平; 李正斌; 徐安士; 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08-01
128 用于高速WDM光通信系统色散补偿的光全通滤波器设计 马云柱; 李正斌; 徐安士; 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09-01
129 Dual-fiber-link OBS Networks: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MAN 袁驰; 程雯; 李正斌;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130 A Novel Drop Policy in Optical Burst-Switching Networks 彭书萍; 李正斌; 徐安士; 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 01
资料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