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与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
承担的科研情况:
先后参加完成了“七五”~“九五”国家和省玉米育种攻关课题、农业部 948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8项。
1、省攻关: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2017.01-2019.12 。
2、院育种工程: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2017.01-2017.12。
3、院种业专项:利用国外种质创新耐密材料及其杂交种选育,2016.01-2016.12 。
4、院育种工程: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2016.01-2016.12 。
5、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玉米种质关键性状遗传的GWAS研究,2014.01-2016.12 。
6、省攻关:优质高效耐密广适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13.01-2015.12 。
7、院育种工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2011.01-2015.12 。
8、省攻关: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耐密种质创新,2010.01-2012.12 。
9、省攻关: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研究,2007.01-2009.12 。
10、院育种工程: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2011.01-2015.12 。
11、农科院博士基金:高油玉米种质创新研究,2006.01-2008.12 。
12、农科院攻关:青贮玉米种质创新与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2006.01-2008.12。
科研成果:
先后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玉米杂交种选育方面,先后参加选育并审(认)定晋单36、晋单43、太单30、太单32共4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晋单36、太单30截止目前共推广1000万亩,其它品种正大力推广中。与此同时,太单23、春早单1号已通过山西省区试并达审定标准,将于2003年审定。另外,全国首创的耐深播新品种旱玉5号,在区试中表现突出,有望于2004年通过审定。在玉米种质的创新与改良方面,创建了华综1、华综2、半热综和长根茎综合种,并进行了群体的轮回选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山西省较早地开展了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已鉴定选育出一批带有热带、亚热带种质的育种材料。
1997年和1998年山西省MDMV大流行,通过承担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玉米矮花叶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抗病品种和抗源进行了筛选,并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签定,为玉米生产筛选出晋单36、太单30、农大108、农大3138、沈单10等抗病品种,解决了山西省抗MDMV品种问题。截止到2001年,共推广抗病品种1200万亩,为减轻山西省玉米产区因MDMV所造成的危害做出了贡献。同时筛选出高抗MDMV的自交系华 144、太3259、太1392、698-3、沈137等15份,为选育高抗MDMV杂交种提供了抗源。
1 玉米抗矮花叶病毒鉴定及利用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高合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0
2 长根茎抗旱玉米杂交种旱玉5号推广 郭志利;张名昌;苏书文;孙常青;白琪林;高合民;郭新林;梁素明;石平;王树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6
3 玉米自交系海9-21选育及利用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张青娥;石平;梁素明;李军;张路线;王树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4
审定品种:
1、太玉968,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7.05
2、赛德5号,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7.05
3、太玉811,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6.08
4、赛博159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6.08
5、赛德1号,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6.08
6、晋单78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1.05
7、特早2号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2011.05
8、晋单69,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一 ,2010.05
发明专利:
[1]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雷伟,杨芬,宋秀斌,李广信,张丽娜. 移动折叠式植物病害鉴定接菌培养架[P]. CN209914557U,2020-01-10.
[2]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雷伟,杨芬,宋秀斌,李广信,张丽娜. 一种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盒[P]. CN209914574U,2020-01-10.
[3]冀丽霞,郭宝德,雷伟,杨芬,白琪林,李广信,秦秀珍. 一种芸豆分选的筛分装置[P]. CN206276608U,2017-06-27.
[4]冀丽霞,郭宝德,杨芬,白琪林,雷伟,李广信,陈稳良. 一种棉花杆拔起装置[P]. CN206196358U,2017-05-31.
[5]冀丽霞,郭宝德,白琪林,杨芬,雷伟,李广信,秦秀珍. 一种棉花采摘装置[P]. CN206196368U,2017-05-31.
[6]冀丽霞,郭宝德,杨芬,雷伟,白琪林,李广信. 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盒[P]. CN206196484U,2017-05-31.
论文专著:
在省级以上刊物第1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属SCI论文1篇,国家核心期刊3篇,省级论文2篇,被国家级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中国农业科学》接受文章2篇,将于2006年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作物学报》投稿1篇。同时,以第二、三、四作者发表论文11篇。参编论著《山西玉米品种志》1部,200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人为主要编写人员。
出版专著:
1、《山西玉米品种志》,编委,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 。
发表期刊论文:
[1]白琪林,赵兴华,郭宝德,冀丽霞.玉米新品种赛博17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20,24(05):68-70.
[2]郭宝德,白琪林,冀丽霞,张丽娜.玉米新品种太玉959选育及机械化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07):1058-1060.
[3]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6):42-43.
[4]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张丽娜,宋秀斌.红芸豆新品种芸选2号选育及旱作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07):1175-1177.
[5]赵冰兵,任雯,周秒依,李韩帅,刘亚,白琪林.叶片直接PCR法在玉米转基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04):497-500.
[6]李韩帅,周秒依,杨凤玲,李婷,白琪林,刘亚.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Z21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04):517-521+547.
[7]王丹丹,李卫华,郭海平,刘坤,闫鹏帅,付忠军,谢惠玲,白琪林.重金属汞在玉米不同组织内积累差异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06):912-917.
[8]王丹丹,李卫华,时夏,刘坤,郭海平,闫鹏帅,谢惠玲,白琪林.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的初步定位[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05):699-702.
[9]郭宝德,白琪林,冀丽霞,黄穗兰.芸豆种质资源抗根腐病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522-1525.
[10]郭锐,白琪林,郭宝德,岳磊.玉米无叶舌种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427-1432.
[11]王丹丹,李韩帅,时夏,白琪林,汤继华.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07):1050-1054.
[12]陈稳良,白琪林,梁改梅,郑海宁.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与田间管理[J].作物杂志,2013(06):126-128.
[13]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78号的选育及应用[J].作物杂志,2013(01):149-150+168.
[14]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转型阶段耐密玉米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251-1253.
[15]石平,白琪林,陈稳良.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01):29-34.
[16]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40-1042.
[17]张志慧,郭锐,白琪林,钮笑晓,卜鸿吉.高产玉米组合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09):930-932.
[18]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特早熟玉米新品种特早2号的选育及应用[J].园艺与种苗,2011(04):19-20+53.
[19]石平,苏书文,白琪林,高合明,梁素明,郭新林,陈稳良.玉米自交系海9-21的选育与应用[J].作物杂志,2011(03):123-124.
[20]石平,陈稳良,白琪林,梁改梅.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69号的选育及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05):414-415+418.
[21]白琪林,孙煊,石平,陈稳良,郭国亮.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07):19-21.
[22]白琪林,石平,张耀.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评价及其相关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04):14-17.
[23]张愿,张录达,白琪林,陈绍江.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识别普通、高油、超高油玉米籽粒[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03):686-689.
[24]梁素明,苏书文,王爱萍,白琪林,高合明,郭新林,冯瑞云.长根茎玉米品种旱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农业科学,2008(04):34-36.
[25]李健英,解睿,白琪林,谢宝妹,郭俊宏.山西玉米育种与品种审定概况[J].山西农业科学,2008(01):38-40.
[26]白琪林,陈绍江,戴景瑞.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分析[J].作物学报,2007(11):1777-1781.
[27]白琪林,陈绍江,严衍禄,朱雨杰,戴景瑞.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青贮玉米品质性状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07):1346-1351.
[27]郭志利;张名昌;苏书文;孙常青;白琪林;高合民;郭新林;梁素明;石平;王树林 长根茎抗旱玉米杂交种旱玉5号推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6
[28]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严衍禄,戴景瑞.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02):271-274. SCI
[29]刘强,孟庆翔,白琪林,陈绍江.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青贮玉米饲料中NDF与ADF含量[J].中国畜牧杂志,2005(11):42-44.
[30]吴军,白琪林,苏胜宝,陈绍江,孟庆翔,严衍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分析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5(10):1421-1423.
[31]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严衍禄,戴景瑞.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NDF与ADF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11):1345-1347.SCI
[31]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张青娥;石平;梁素明;李军;张路线;王树林 玉米自交系海9-21选育及利用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4
[32]白琪林,陈绍江,苏书文,高合明,郭新林.玉米雄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4(01):13-16.
[33]高合明,苏书文,郭新林,白琪林.优质玉米杂交种太单32的选育[J].玉米科学,2002(S1):20.
[34]高合明,苏书文,郭新林,白琪林,李健英.优质玉米杂交种晋单36号的选育与推广[J].山西农业科学,2002(03):17-19.
[35]高合明,苏书文,郭新林,白琪林.特早熟玉米品种晋单43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1(04):43.
[36]郭新林,苏书文,白琪林,高合明,李健英.山西省主要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性的鉴定及利用[J].植物保护学报,2001(03):235-239.
[37]郭新林,高合明,苏书文,白琪林.特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1(01):11-14.
[37]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高合明 玉米抗矮花叶病毒鉴定及利用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000
[38]孙毅,王景雪,崔贵梅,胡晶晶,刘少翔,程林梅,张红梅,苏书文,白琪林.利用子房注射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S3):82-83.
[39]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李培良,王桂彩,高合明.三个玉米优异种质和育种素材创新的研究[J].作物杂志,1998(S1):66-71.
[40]苏书文,郭新林,白琪林.玉米三个种质研究利用的进展[J].玉米科学,1995(04):1-3.
[41]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3(01):1-4.
[42]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瘠薄旱地玉米增产与培肥体系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3(02):21-25.
[43]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赵全梅.旱地中低产田玉米高产高效益栽培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0(04):7-11.
发表会议论文:
[1]令狐晶晶,王枫,杜雪梅,范开建,王建华,白琪林,王国英. 玉米雄穗分枝数的QTL定位及关联分析[C]. 第一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