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基础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吴超群,男,1945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6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

1980-1983年浙医大病理系硕士研究生。

1984-1991年陕西省肿瘤研究所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

1992.1-1996.4,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研究中心任博士后。

1996.5-1998.10,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病理系任高级研究员。

1998年到至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工作。

学术兼职:

1、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2、国际细胞因子协会资深会员。

3、中国优生优育基因科学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担任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生命科学前沿交叉专题”,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英语,留学生“现代生物学基础”三门。

培养学生情况:

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主要涉及分子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谱,环境和营养因素对人体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人体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相应功能研究,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的晶体结构分析及功能的研究,人血小板造血因子(TPO, thrombopoitin)诱导的造血细胞内NFkappaB信号途径研究。

承担的科研情况:

1999年起承担或共同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等五项,参与承担国家“863”课题和“十五211工程二期”2项。

科研成果:

1 活性氧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调控及抑癌研究 刘珊林;吴超群;施冬云;张亚东;陈坚;钟淑波;孙洪亮 复旦大学 2003

2 抗氧化干预和活性氧对肝癌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 刘珊林;徐平;吴超群;施东云;林万敏;刘冠中;陈坚;张亚东;程建 复旦大学 2000

3 可控性肿瘤活疫苗的研制 徐丛剑;康玉;顾健人;吴超群;钟翠平;邵志敏;周文江;姜伟;张晓燕;程明军 复旦大学 2006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杂志27篇。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遗传学科副主编,主编出版著作“细胞生物学英语教材”,“表观遗传学原理与应用”两部,译著“与您的基因对话“遗传营养工程学”和“表观遗传学常用技术” 两部。 参编“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参译“基因VIII”,“遗传学原理”等三部。

出版专著:

1、《遗传营养工程学》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

2、《细胞生物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表观遗传学原理与应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表观遗传学实验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5、《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8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英文:

1. Julie M.Tebo, Chaoqun Wu, Yoshihiro Ohmori, and Thomas A.Hamilton: MurineInhibitory Protein-kappa B Alpha Negatively Regulates Kappa B-dependent Transcriptionin Lipopolysaccharide-stimulated RAW 264.7 Macrophage. Journal of Immunology(USA), 153:4713,1994 Nov 15

2. Chaoqun Wu, Yoshihiro Omori, Sudip Bandyopdhyay, Ganes Sen, and Thomas Hamilton: 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 and NF?B Sites Cooperate to Regulate Double-Straned RNA-Induced Transcription of IP-10 Gene, Journal of Interferon Research(USA) 14:357-363, 1995

3. Chaoqun Wu, Wanleng Deng, Yoshihiro Ohmori, and Thomas A. Hamilton:DifferetialMechanisms of LPS-induced NF-kB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 and Fibroblasts, Journal of Endotoxin Research(USA) 3(1), 9-18, 1996

4. Uma Siddhanta, Chaoqun Wu, Husam M. Abu-Soud, Jingli Zhang, Dipak K. Ghosh, and Dennis J. Stuehr: Heme Iron Reduction and Catalysis by a Nitric Oxide Synthase Heterodimer Containing One Reductase and Two Oxygenase Domains,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hemistry(USA) 271 (13): 7309, 1996.

5. Chaoqun Wu, Jingli Zhang, Husam Abu-Soud, Dipak K. Ghosh, and Dennis J. Stuehr: High-level Expre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E.Coli Requires Coexpression with Calmodulin, BBRC(USA) 222, 439-444,1996

6. R.Gachhui, D.K. Ghosh, Chaoqun Wu, J. Parkison, B.R. Crane and D.J. Stuehr: Mutagenesis of Acidic Residues in the Oxygenase Domai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 Identifies A Glutamate Involved in Arginine Binding, Biochemistry(USA) 36: 5097-5103, 1997

7. B.Mayer, Chaoqun Wu, A.C. Gorren, S. Pfeiffer, K. Schmidt, P. Clark, D.J. Stuhehr & E.R.Werner.: Tetrahydrobiopeterin Binding to M crophag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Heme Spin Shift and Dimer Stailization by the Potent Peterin Antagonist 4- Ammino- tetrahydrobiopterin. Biochemistry(USA) 36: 8422-8427, 1997

8. Chaoqun Wu, D.K. Ghosh E. Pitters, M. Molony, E.R. Wener, B. Mayer & D.J. Stuehr,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ducible Nitric Synthase Oxygenase Domain Identifies a 49 Amino Acid segment required for Subunit Dimerization and tetrahydrobiopetrin Interaction. Biochemistry(USA) 36: 10609 - 10619, 1997

9. B.R. Crane, A.S. Arvai, Chaoqun Wu, D.K. Ghosh, E.D. Getzoff, D.J. Stuehr & J.A. Tainer : The Structure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Domain and Inhibitor Complexes. Science (USA) 278 : 425 - 431, 1997

10. Brian R. Crane. Andrew S. Arvai, Dipak K. Ghosh, Chaoqun Wu, Elizabeth D. Getzoff, Dennis J. Stuehr, John A. Tainer Structure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Oxygenese Dimer with Pterin and Substrate Science(USA) 279:2121-212, 1998

11. Husam M. Abu-Soud, Chaoqun Wu, Dipak K. Ghosh, and Dennis J. Stuehr Stopped-Flow Analysis of CO and NO Binding to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Biochemistry 37(11):3777-3786. 1999.

12. Ruilan Gao ,Chaoqun Wu:Hematopoietic Signaling induced by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6)292-295, 199913. Ruilan Gao ,Chaoqun Wu: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 induced Megakaryocytic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GATATranscriptional Factors,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 Hematology 12(2), 50-54,1999

13. Chaoqun Wu, Weiping Liu, Youzhong Yuan, Rong Tang, Yi Xie, and Yumin Mao :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arly Respons in Endothelials treated with PMA. Acta of Second Mil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22( 9 ): 479, 2000

14. Yao Li, Mingyan Qiu, Chaoqun Wu, Weiping Liu, Youzhong Yuan, Rong Tang, Yi Xie, and Yumin Mao: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ic Cells. Acta Genetics.27(12):427, 2000

15. Shengrong Lin, Alexander G. McLennan, Kang Ying, Zhao Wang, Shaohua Gu, Hua Jin, Chaoqun Wu, Yi Xie, and Yumin Mao: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uman Inosine Triphosphate Pyrophosphatase Encoded by the ITPA Gene。 J. Biol. Chem. 2001 276: 18695-18701.

16. Zhen Zhang, Chaoqun Wu, Shu Wang, Wei Huang, ZongXiang Zhou, Kang Ying, Yi Xie, YuMin Mao.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HGAP12, a novel human rhoGAP ge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2002 Apr;34(4):325-31

17. Zhen Zhang, Chaoqun Wu, Wei Huang, Shu Wang, Yi Xie, YuMin Mao. A novel human gene whose product shares homologue with bovine brain-specific protein p25 is expressed in fetal brain but not in adult brai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2 May;47(5):266-8

18. Quoqian Wang,Chuipin Zhong, Jidong Fu, Qian Fan, Chaoqun Wu: Specific Cytotoxicity of T lymphocyte Mediated by DCs treated with Total mRNA from Hepatocancer, Journal of Chinese Immunology,(18)2:102-105, 2002

19. Liu SL, Lin X, Shi DY, Cheng J, Wu CQ, Zhang Y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timulated human hepatoma cell proliferation via cross-talk between PI3-K/PKB and JNK signaling pathways. Arch Biochem Biophys. 2002 Oct 15;406(2):173-82

20. Qi ZY, Li Y, Ying K, Wu CQ, Tang R, Zhou ZX, Chen ZP, Hui GZ, Xie Y: Isolation of novel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related to human glioma using cDNA microarray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novel full-length genes. J Neurooncol. 2002 Feb;56(3):197-208

21. Gao RL, Xu WH, Lin XJ, Chen XH, Wu CQ.; Up-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GATA-1 and GATA-2 induced by panax notoginosides in hematopoietic cells. Zhonghua Xue Ye Xue Za Zhi. 2004 May;25(5):281-4.

22. Xu DL, Liu Y, Tan JM, Li B, Zhong CP, Zhang XH, Wu CQ, Tang XD: Marked prolongation of murine cardiac allograft survival using recipient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loaded with donor-derived apoptotic cells. Scand J Immunol. 2004 Jun;59(6):536-44.

23. Gao RL, Xu WH, Chen XH, Qian XD, Wu CQ: Up-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NF-E2, c-jun and c-fos of AP-1 family induced by Panax Notoginosides in hematopoietic cells. 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 2004 Feb;12(1):16-19

24. Huirong Yang, Chaoqun Wu, Shouyuan Zhao, Jinhu Guo: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8C, a novel domain present in liver-specific LZP, uromodulin and glycoprotein 2, mutated in familial juvenile hyperuricaemic nephropathy. FEBS Letters, 2004, 578:236?238

25. Yang H, Wu Chaoqun, Zhao S, Guo J.: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8C, a novel domain present in liver-specific LZP, uromodulin and glycoprotein 2, mutated in familial juvenile hyperuricaemic nephropathy. FEBS Lett. 2004 Dec 17;578(3):236-8.

26. Cao L, Yan X, Borysenko CW, Blair HC, Wu Chaoqun, Yu L.: CHDL: a cadherin-ike domain in Proteo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FEMS Microbiol Lett. 2005 Oct 15;251(2):203-9.

27. Zhang K, Gao R, Zhang H, Cai X, Shen C, Wu Chaoqun, Zhao S, Yu 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novel lysozyme-like gene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humans, belonging to the C-type lysozyme/alpha-lactalbumin family. Biol Reprod. 2005;73(5):1064-71.

28. Kexiong Zhang, Rui Gao, Haoxing Zhang, Xin Cai, Chunhua Shen, Chaoqun Wu, Shouyuan Zhao, and Long Yu: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Novel Lysozyme-Like Gene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Humans, Belonging to the C-Type Lysozyme/Alpha-Lactalbumin Family. Biol Reprod, 2005; 73: 1064 ? 1071

29. Lihuan Cao, Xiaomei Yan, Christopher W. Borysenko b, Harry C. Blair c, Chaoqun Wu, Long Yu: CHDL: A cadherin-like domain in Proteo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5, 251:203?209.

30. Huan Fang, Wei Huang, Yingying Xu, Shen Zonghou and Chaoqun Wu: Blocking of 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 Induces Cellular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12 in Hepatocarcinoma 7721 cells. Cell Research. (Accepted and expected Jan 2006)

31. Yu Kang, Cong-Jian Xu, Chao-Qun Wu, Xi-Shi Liu, Cui-Ping Zhong, Xin-Hua Zhang, Shou-Yi Qiao, Jian-Ren Gu: A novel strategy to compensate the disadvantages of live vaccine using suicide-gene system and provide better antitumor immunity. (Accepted and expected Jan 2006)

中文:

1 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林筱洁; 高瑞兰; 陈小红;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4-15

2 人参二醇对造血细胞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 高瑞兰; 陈小红; 徐卫红; B.H.Chong; 吴超群 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09-25

3 人参二醇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09-25

4 人参二醇对造血细胞转录调控蛋白c-Fos和c-Jun的诱导作用 高瑞兰; 徐卫红; 陈小红; B.H.Chong; 吴超群 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09-25

5 制备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基因芯片研究人参二醇诱导的基因表达谱 高瑞兰; 林筱洁; 陈小红; 钱煦岱; 黄琦; 吴超群 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09-25

6 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09-25

7 人参二醇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 高瑞兰; 金锦梅; 徐卫红; 方桂伦; 陈小红; B.H.Chong; 吴超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 2001-10-01

8 人参皂苷组分PND诱导巨核系CHRF-288和Meg-01细胞的分化及基因表达谱 吴超群; 高瑞兰; 金锦梅; 徐卫红; 陈小红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05-01

9 人参总皂苷及其组分PND诱导巨核系CHRF-288和Meg-01细胞的分化及其基因表达谱 吴超群; 高瑞兰; 金锦酶; 徐卫红; 陈小红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2-09-01

10 血小板生成素(TPO)诱导的细胞内信号途径涉及NF(?)B转录因子 高瑞兰; 黄蔚; 林筱洁; BengH.Chong; 吴超群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3-11-01

11 蛋白激酶对血小板生成素(TPO)诱导的人巨核细胞内NF(?)B蛋白活性影响的研究 林筱洁; 高瑞兰; BengH.Chong; 陈小红; 吴超群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3-11-01

12 血小板生成素(TPO)诱导的人巨核细胞内转录调控蛋白NFêB磷酸化的研究 徐卫红; 高瑞兰; BengH.Chong; 吴超群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3-11-01

13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 高瑞兰; 徐卫红; 林筱洁; 陈小红; 吴超群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3-11-01

14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 徐卫红; 高瑞兰; 陈小红; 钱煦岱; 吴超群 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3-11-01

15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09-01

16 人参二醇(PDS)诱导巨核系CHRF-288和Meg-01细胞的分化及基因表达谱 吴超群; 高瑞兰; 陈小红; 金锦梅; 徐卫红; B.H.Chong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09-01

17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表达受阻引起ER stress的机制研究 方欢; 陈舌; 徐莺莺; 吴超群; 申宗候 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 2004-07-01

18 伴胰岛素抵抗的肥胖者脂肪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韩玉麒; 王吉影; 袁学宇; 程晓芸; 盛春君; 吴超群 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 2005-07-01

19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08-01

20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5-10-01

21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5-10-01

22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5-10-01

23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5-10-01

24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基因表达谱 高瑞兰; 陈小红; 钱煦岱; 周郁鸿; 林筱洁; 金锦梅; 吴超群 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5-11-01

25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内MAPK信号途径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钱煦岱; 周郁鸿; 林筱洁; 金锦梅; 吴超群 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5-11-01

26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5-11-01

27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05-01

28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05-01

29 人参二醇组皂苷诱导巨核系CHRF-288和Meg-01细胞的分化及基因表达谱 高瑞兰; 吴超群; 金锦梅; 林筱洁; 陈小红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05-01

30 蛋白质组学简介(Proteomics) 吴超群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05-01

31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08-01

32 人参二醇组皂苷诱导巨核系CHRF-288和Meg-01细胞的分化及基因表达谱 高瑞兰; 吴超群; 金锦梅; 林筱洁; B.H.Chong; 陈小红 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08-01

33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08-01

34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 高瑞兰; 林筱洁; 陈小红; 徐卫红; 钱煦岱; 吴超群 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 2007-11-01

35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36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37 表观遗传学和人类疾病 吴超群 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2007-11-01

38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 林筱洁; 陈小红; 徐卫红; 钱煦岱; 吴超群; 高瑞兰 第十一届全国红细胞疾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7-10-01

39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 2007-04-01

40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 2007-04-01

41 三七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高瑞兰; 林筱洁; 陈小红; 徐卫红; 钱煦岱; 吴超群 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7-05-01

42 三七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的研究 高瑞兰; 陈小红; 林筱洁; 钱煦岱; 徐卫红; 吴超群 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7-05-01

43 表观遗传学和人类疾病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 2008-06-01

44 医学分子遗传学进展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9-08-15

45 表观遗传调节与常见疾病的发生 高艳虹; 李定国; 吴超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0-15

46 自杀性肿瘤疫苗对大鼠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康玉; 徐丛剑; 刘惜时; 邵志敏; 欧周罗; 罗建明; 吴超群; 钟翠平; 顾健人 中华肿瘤杂志 2006-09-23

47 p27~(kip1)过表达对肝细胞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吴洁; 桑瑛颖; 陶静; 王英明; 吴超群; 邓可京; 乔守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7-05-15

48 基因与基因检测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7-03-15

49 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7-06-15

50 胎儿起源的成人疾病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7-06-15

51 表观遗传学和人类疾病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7-09-15

52 三七总皂苷诱导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体外实验研究 高瑞兰; 林筱洁; 陈小红; 徐卫红; 钱煦岱; 吴超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11-20

53 线粒体遗传性疾病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7-12-15

5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遗传易感性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8-03-15

55 遗传与智力发育 吴超群 中国优生优育 2008-06-15

56 TGFβ1基因修饰供者树突状细胞降低移植心脏RANTES表达 张新华; 钟翠平; 周播江; 顾云娣; 冯久贤; 吴超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05-15

57 HSV_1-TK/GCV系统作为肿瘤疫苗“死亡开关”的研究 康玉; 徐丛剑; 刘惜时; 吴超群; 钟翠平; 顾健人 癌症 2005-08-05

58 DC融合瘤苗治疗大鼠腹腔播散性卵巢癌 康玉; 徐丛剑; 刘惜时; 吴超群; 钟翠平; 顾健人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07-25

59 可控性大鼠卵巢癌DC活疫苗的制备及其体外研究 康玉; 徐丛剑; 刘惜时; 张新华; 吴超群; 钟翠平; 顾健人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5-08-20

60 转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基因构建树突状细胞前列腺癌瘤苗及其抗肿瘤免疫作用的检测 李博; 唐孝达; 夏术阶; 徐东亮; 张新华; 鲁军; 吴超群; 钟翠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12-08

61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家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 高瑞兰; 徐卫红; 陈小红; 钱煦岱; 吴超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4-02-20

62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新华; 钟翠平; 周播江; 顾云娣; 冯久贤; 吴超群 解剖学报 2004-04-06

63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基因修饰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抗前列腺癌作用研究 李博; 唐孝达; 徐东亮; 张新华; 鲁军; 吴超群; 钟翠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4-04-15

64 核因子-κB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其体外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徐东亮; 唐孝达; 李博 ; 刘永; 张新华; 吴超群; 钟翠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4-03-20

65 三七皂甙对造血细胞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 高瑞兰; 徐卫红; 林筱洁; 陈小红; 吴超群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05-24

66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研究 张新华; 钟翠平; 周播江; 梁春敏; 顾云娣; 吴超群 现代免疫学 2004-11-20

67 可控性树突状细胞活疫苗产生抗卵巢上皮性癌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康玉; 徐丛剑; 刘惜时; 张新华; 吴超群; 钟翠平; 顾健人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10-30

68 肝再生大鼠血清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周播江; 钟翠平; 顾云娣; 张新华; 梁春敏; 吴超群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12-25

69 小鼠肝癌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研究 王国强; 钟翠平; 傅继东; 范强; 张新华; 吴超群; 顾云娣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2-02-25

70 脂质体转染AFP基因构建树突状细胞肝癌瘤苗及体外活性检测 范强; 钟翠平; 陈空; 王国强; 傅继东; 吴超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2-04-25

71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吴超群; 应康; 戴建凉; 李瑶; 陈菊祥; 和桂芬; 金刚; 倪小龙;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9-30

72 砷代谢相关的全长新cDNA的克隆和功能初步研究 顾永清; 杨磊; 袁红玲; 吴超群; 潘泽民; 夏放; 李瑶; 应康; 谢毅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

73 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对人酪蛋白激酶CK1γ1基因进行表达谱和聚类分析 唐榕; 应康; 陈宣茂; 孙朝辉; 石军; 吴超群; 黄燕; 刘建平; 李瑶; 谢毅; 毛裕民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

74 PMA激活内皮细胞早期应答基因谱分析 王曙; 和桂芬; 陈沁; 吴超群; 李瑶; 刘建平; 谢毅; 毛裕民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

75 一个新的PMA诱导相关基因在Pichia pastoris酵母系统中的表达 黄燕; 吴超群; 和桂芬; 刘建平; 连福治; 薛波; 陈华; 谢毅; 毛裕民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

76 一个新C_2H_2型锌指蛋白的功能的初步研究 吴海; 戴建凉; 吴超群; 应康; 谢毅; 和桂芬; 陈菊祥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

77 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李瑶; 裘敏燕; 吴超群; 曹跃琼; 唐榕; 陈沁; 石学银; 胡志前; 谢毅; 毛裕民 遗传学报 2000-12-10

荣誉奖励:


1、198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01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

5、2002年获教育部二等奖。

6、2002年上海市科技成果证书。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基因人生

——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超群

吴超群:现任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研发平台“星•问答”资深专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1992年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人体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相应功能研究。1996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病理系任客座研究员,从事人血小板造血因子(TPO, thrombopoitin)诱导的造血细胞内NFkappaB信号途径研究。1998年11月至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分子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谱,以及环境和营养因素对人体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基因攻略

“基因”是个听了十多年的“词汇”,这个当初很新的语汇时至今日早已失去了神秘感。而在美国的部分科幻类影视剧作品中,“基因”更是早已成为了重要的“角色”。而对于基因的研究到底能为人类带来什么、我国的基因研究又发展到了何种阶段等问题,普通人大概是说不出个头绪来的。

吴教授简要谈了一下在基因研究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由于起点相差不远,初始的差距也就不像有些科研领域那么大;但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一系列应用型研究逐渐兴起、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落后趋势逐渐显现。简单说就是,我们是与发达国家同时起跑的,现在需要坚持努力,不然可能在将来会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关于我国的基因研究,一个记忆深刻的历史性事件就是我国与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共同完成了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精细图的绘制。这本“天书”完成之后,人们欢呼雀跃之时,不禁开始想象起基因研究立刻为人类服务的美妙图景来,同时“基因产业”似乎马上就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吴教授用“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来打破了这个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过高期望。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科学家真正认识到破解了基因序列、绘制完成图谱之后,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基因应用到疾病治疗等问题并不能迎刃而解,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而让人有些失望。“基因组序列完成图”作为一本“天书”,为科学家带来的只是一个新的视野而已,而要将这些成果应用到应用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从事科研工作以前,吴教授是位资深的临床医生,所以谈到此,他更了解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他滔滔不绝的谈起了目前应用领域最热门的基因检测及基因治疗的现状—这无疑是我们最想了解的事情。

基因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联系到底是怎样的?当基因测序查出某个(或某些)基因与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后,是否可以修复——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吴教授坦率的告诉我,关于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而至于人体的基因修复、基因治疗的技术,则还有待时日。

通过对基因和基因变异的检测来诊断某种单基因疾病的是可能的,这种基因检测在单基因疾病上的应用正日益得到承认。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定位其“致病基因”,准确率在90%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降低这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这些疾病发病率较低、大都属于不常见的疾病。

对于那些大量的常见病而言,都属于多基因疾病。目前对这类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加以诊断的可能性相对很低。因为多基因疾病由多个、或者几十个、上百个基因参与,每个基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常都只有弱小的贡献,而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多基因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基因检测只能对这类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作出评估,不具有诊断意义。同时由于我们对人类约25000个基因中半数左右的功能还没有详细的诠释,对全部基因之间的互相作用了解不多,而且对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序列以外95%以上的基因组序列的功能知之甚少。所以目前了解的基因及其变异与常见疾病的关系较多地集中于具有明显家族史的部分,这严重限制了基因水平的检测对疾病易感性判断的范围与可靠性, 妨碍了基因与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走向临床应用。因此近两年来迅速发展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应运而生的,国际上此类研究也是进行得有声有色,国内这项研究也在展开,产生了众多成果。目前的研究将致力于发现更多微小的与疾病关联的基因变异, 阐明变异-基因-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

目前基因检测对于单基因病可以达到近似确诊的结果,而对于多基因病却只能作为一种“遗传风险评估”。但是对于高度疾病易感性个体的健康和医疗干预对避免、延迟和早期发现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通过疾病相关易感性的基因检测可以降低肿瘤、糖尿病等、高血压病等常见病的疾病的发病率。吴教授还着重强调了:目前关于肿瘤、糖尿病、高血病等常见疾病与基因及其变异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充分,还有待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深入和数据的积累,“基因检测”对人类常见疾病的易感性评估的可靠性会越来越高,对疾病预防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外根据已经明确的疾病相关基因以及基因变异开展基因检测有利于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对个体的基因检测还可以指导个体化用药和营养补充。

但重要的,千万别把“基因检测”奉为万能,甚至为了这个而抛却了那些必要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当然基因检测需要遵循医学论理学的要求,除了做到“知情、自愿、无害”外,还必需考虑受检者接受检测结果的心理承受力,并给予专业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吴教授接着说道,对于“基因检测”,一些企业家趋之若鹜,而科学家们却说这是“潘多拉的盒子”,无论如何,都应该科学、审慎的去看待这项基因科学的发展的热门领域。一方面,一些企业家在“基因检测”逐渐成熟的时候,通过此项技术来盈利;而另一方面,很多诸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疾病基因组学的基础性研究却苦于缺乏资金而难以进行。通过这个问题,吴教授引申到了科研领域的创新机制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等问题。

创新机制

一项科学研究,要想用于临床就必须要有个长期的深入探索的过程,否则的话,“造福人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吴教授说,在基因研究方面需要成立一个“创新联盟”,组织一批科研单位和企业,来一起合作对一些关键性的基础性工作进行联合攻关,这样既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在日后给投资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些企业家们急于在基因检测领域开创市场,而不关注基础科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眼光问题。吴教授说,他完全不反对商业运作,只是先决条件是要注重科学性,不能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只要能赚钱,就把“基因检测”吹上天。

而对于基因产业乃至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是一项重要的支撑,而“风投”的眼光也是个大问题——国内的“风险投资”似乎不怎么“风险”,大部分的项目都要看到成品、甚至盈利才肯投钱,可当成果都摆在台面上的时候,还需要“风投”干什么?!

吴教授举例道,前些日子有个海外的投资商看中了一项我国的研究,而这项(医药类)研究根本连个生产线都没有,更别提“成品”了,就是这种情况下,投资商都原意投下数以亿计的资金。这才是“风险投资”的意识与眼光,很多情况下是要能看见现在还没显现的东西。

除了投资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优秀人才科研突破、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氛围。虽然国家整体的科研创新条件越来越成熟,可仍然一些固有的问题难以解决。比如最典型的“SCI依赖症”——SCI只不过代表一种评价的观点、一个评价的角度,在美国、英国等SCI发源地也只不过是作为一项“影响因素”而客观存在,在我国科研领域却被过分强调,成为评定科研工作的决定因素。吴教授说,我们并非要贬低SCI之类的标准,而且目前似乎还没有其它更直截了当的标准,但是不要让这些内容成为限制甚至阻止我们进行创新性研究。任何评估标准(包括SCI)都应该是为了客观评价科研成果而存在的,政府及各类机构都应该是以这些标准为指引,为鼓励、支持科研创新创造好各类条件。千万别再让那些硬性指标影响个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了——吴教授呼吁道——他在诸多学生当中看到了这种创新精神的存在,却并没有看到那么多的创新成果的诞生,这也正是值得各方思索的问题。

关于研发平台

研发平台是2004年7月正式启动的,而吴教授也正是在那时就被朋友网罗进来,四年来,研发平台一步步成长起来。吴教授说(平台)这项工作出发点很好,上级主管部门也很重视、积极投入,因此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而在关于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这件事上,吴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很多情况下,仪器共享服务提供方的服务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往深层次探究,是因为一来技术人员既没有“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二来也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规范,对技术人员的待遇不明确。而在国外,指导大型仪器使用的大多是教授,技术人员也都是领域内的专家。吴教授与市领导在大型仪器共享推进会上的讲话不谋而合,关于“高水平的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和“完善仪器共享服务的绩效考核制度”都是研发平台(仪器共享)工作下阶段的重点。

在最后的话题“星•问答”中,吴教授一开始的几句话就让我很惊讶。一是“有趣”,二是“学习新知”。一个严肃的科学家说上网参与互动问答栏目很有趣,听到这时我也乐了,原来“助人为乐”是真实存在的。吴教授积极参与“星•问答”栏目,只要有空、有上网条件,都会上去浏览、回答问题,而这一切的原动力也无非是“兴趣”而已。而作为专家,吴教授说他在“星•问答”浏览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则更让人称奇。吴教授说对那些不了解的科研领域来说,浏览的过程本身就是了解、学习的过程;而即使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有不少问题需要去查询资料才能找到答案,也可以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产生新的认知。吴教授也提议平台应该去发展、新增一批专家,来补强“星•问答”的专家队伍、拓宽服务的范围,因为他还想“学习”更多知识。

来源:《研发公园》2008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