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COGR实验室 学术动态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岳湘安,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大庆石油学院机械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开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Petroleum Science》编委会委员;《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委会委员、理事;《中国海上油气》编委会委员;冀东油田公司咨询专家。曾任第六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副主任;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石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国家专利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主编的教材《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获2004-2009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2009年)。

截至2012年12月,在《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科学通报》、《力学学报》、《石油学报》、《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化学通报》、《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5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78.2-1982.2 大庆石油学院机械系       本科生

1982.2-1984.12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开发系  硕士研究生

1984.12-1990.2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开发系  教师

1990.2-1993.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   博士研究生

1993.6-2000.2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教师

2000.2-2000.11加拿大Dalhousie大学    访问学者

2000.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师

社会与学术兼职:

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Petroleum Science》编委会委员;

3、《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委会委员、理事;

4、《中国海上油气》编委会委员;

5、第六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副主任。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提高采收率基础》、硕士生课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博士生课程《提高油气采收率科学与技术》。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方向

(1)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2)气驱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3)油藏深部调驱技术;

(4)化学驱理论与技术。

2.主要研究特色

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创新与应用技术研发相结合;微尺度渗流和驱油机理与宏观渗流和驱油特性相结合;油气开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油储层提高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334007),项目负责人;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CO2驱油中的渗流力学理论”(课题编号2011CB707305),课题长;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低渗油田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研究”(专题编号2011ZX05009-004-004),专题长。

近年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

(1)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在油气开采领域率先提出并开展低(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从微尺度流动和微尺度物理化学效应入手,揭示油气水在低(特低)渗透油藏中特殊渗流和驱油现象的微观机理;探索低(特低)渗透油藏开采的基本规律和主控因素;建立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低(特低)渗透油藏表征方法及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评价方法;根据基础研究成果建立的技术思路,研发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近年来,在“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方向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

①“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2年~2005年)

②“注水开采后期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09年~2010年)

③“特低渗储层表征方法及开采技术适应性评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

(2) 气驱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研究的主要技术包括:CO2驱、N2驱、空气驱。

主要研究内容:各类复杂油藏中气体驱油的机理;影响气体微观驱油效率和宏观波及效率的主控因素;根据基础研究成果,研发提高气体驱油效率的方法,研发抑制和治理气窜的新技术;基于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气驱方案和工艺参数。近年来,在“气驱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方向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

①“CO2驱替过程中多相多组分非线性渗流机理和规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06年~2010年)

②“低渗油藏CO2驱深部封窜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2006年~2008年)

③“低(超低)渗透油藏气驱窜流抑制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2007年~2009年)

(3) 油藏深部调驱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非均质油藏、裂缝性油藏和长期水驱后形成窜流通道的油藏,研究水窜机理和基本规律;研究影响水窜的主控因素;根据基础研究成果,研发治理水窜、提高波及效率的油藏深部调驱技术;基于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油藏深部调驱方案和工艺参数。

近年来,在“油藏深部调驱技术”方向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

①“低渗非均质砂岩油藏深部封堵与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2004年~2005年)

②“海上油田聚合物—泡沫复合调驱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08年~2010年)

特低渗透油藏深部调剖技术已在油田应用:

① 特低渗薄油层水平井区水窜治理(大庆葡萄花油层)

首次成功地开展了特低渗薄油层水平井区深部调剖矿场试验,施工半年后已累计增油300余吨,投入产出比已达1:1.5。

②特低渗油藏区块整体深部调剖(长庆油田西13区和西259区)

在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西13区和西259区首次成功地开展了特低渗油藏区块整体深部调剖,施工后一年内累计增油3875.8t, 投入产出比达到1:3.6。

(4) 水平井开采物理模拟与堵水调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过程物理模拟方法和装置;基于物理模拟实验,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水平井开采过程中油水运移和油井水淹规律;水平井堵水调剖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工艺优化。

近年来,在“水平井开采物理模拟与堵水调剖技术”方向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

①“冀东油田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2006年~2008年)

②“水平井区中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方法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2009年)

③“锦16块水平井化学驱方案优化物理模拟研究”,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2008年~2009年)

(5)化学驱理论与技术

在化学驱理论与技术方面,对于化学驱油机理、化学驱技术评价方法、复杂油藏化学驱技术、化学驱油剂的研发与评价、化学驱方案及工艺参数优化等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成果。相关的研究成果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Petroleum Science》、《石油学报》、《力学学报》等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近5年主持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3项:

①“化学复合驱过程中的乳化及其对采收率的影响机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题(2005年~2010年)

②“聚合物溶液微尺度流动探索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年~2008年)

③“龙虎泡油田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优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010年)

近期取得的主要成果:

(1)近2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①“特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与开发技术”2010年11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②“强化采油复杂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工业化应用”2011年10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③“特低渗储层表征方法及开采技术适应性评价”2011年12月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④“低渗砂岩油藏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技术”2013年10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⑤“低渗砂岩油藏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技术”2014年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近两年获国家专利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①“油膜驱替特性模拟装置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0 1 0523283.X (2014年4月16日)

②“原位聚合插层型复合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 1 0102339.7(2010年8月11日)

③ “一种多季铵盐型粘土层间修饰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 1 0102231.8(2010年6月2日)

④“高温高盐耐腐蚀储层模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11 2 0286033.9(2012年3月28日)

⑤“一种检测泡沫稳定性的多孔介质模拟装置以及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10 2 0666027.2(2012年1月4日)

(3)出版专著和教材

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

主编的教材《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获2004-2009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2009年)。

(4)发表学术论文

截至2012年3月,在《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科学通报》、《力学学报》、《石油学报》、《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化学通报》、《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8篇、EI收录46篇、ISTP收录7篇。

发明专利:

1 一种油气储层物理模型及其润湿性全域量化模拟方法 岳湘安;冯雪钢;傅友君;赵决顺;邹积瑞;张波;王旭刚;张俊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7-11-29 2018-05-08

2 致密岩心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装置 田文浩;岳湘安;方欣;冯雪钢;邹积瑞;赵胜绪;孔彬;张立娟;安维青;方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7-06-26 2018-01-30

3 一种致密岩心视渗透率测试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冯雪钢;张立娟;邹积瑞;方欣;傅友军;方伟;张俊彬;田文浩;赵决顺;孔彬;赵胜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6-26 2018-01-30

4 一种致密岩心视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岳湘安;安维青;冯雪钢;张立娟;邹积瑞;方欣;傅友军;方伟;张俊彬;田文浩;赵决顺;孔彬;赵胜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6-26 2017-09-15

5 致密岩心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岳湘安;田文浩;方欣;冯雪钢;邹积瑞;赵胜绪;孔彬;张立娟;安维青;方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7-06-26 2017-11-17

6 热缩密封式多测点油气开采模拟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方伟;田文浩;冯雪钢;方欣;邹积瑞;赵决顺;张俊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4-28 2017-07-11

7 热缩密封式多测点油气开采模拟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方伟;田文浩;冯雪钢;方欣;邹积瑞;赵决顺;张俊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4-28 2017-11-24

8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岳湘安;杨长春;张立娟;张雪楠;李超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4-20 2017-06-20

9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 杨长春;岳湘安;张立娟;张雪楠;李超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4-20 2017-11-14

10 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 张立娟;孔彬;董杰;岳湘安;张俊彬;田文浩;邹积瑞;江建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7-04-18 2017-08-29

11 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 孔彬;岳湘安;张立娟;董杰;张俊彬;江建林;田文浩;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7-04-18 2017-11-14

12 一种凝胶调剖剂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曹毅;岳湘安;陈军斌;徐怀民;李晓胜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专利 2017-03-17 2017-07-28

13 一种空心聚合物微球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 贺杰;岳湘安;杨长春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7-02-27 2017-08-29

14 高压非稳定微压差计及其使用和校核方法 岳湘安;安维青;田文浩;方伟;冯雪钢;方欣;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11-24 2017-02-22

15 高压非稳定微压差计 安维青;岳湘安;田文浩;方伟;冯雪钢;方欣;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11-24 2017-06-06

16 高压微流量实验系统压力调控装置 岳湘安;邹积瑞;冯雪钢;安维青;方欣;张俊彬;赵决顺;田文浩;方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6-11-21 2017-05-10

17 高压微流量实验系统压力调控装置 邹积瑞;岳湘安;冯雪钢;安维青;方欣;张俊彬;赵决顺;田文浩;方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6-11-21 2017-06-06

18 一种研究二氧化碳扩散前缘的装置及其方法 赵仁保;杨娇龙;许梦凡;衡明浩;岳湘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6-08-09 2016-11-09

19 用于高压实验的微压差计量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方欣;冯雪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15 2015-07-01

20 用于高压实验的微压差计量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方欣;冯雪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15 2015-08-26

21 高压微量气体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冯雪钢;方欣;张雪楠;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7-08

22 激光微流量计量仪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方欣;冯雪钢;张雪楠;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7-08

23 流体微流量自动计量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冯雪钢;方欣;李丹;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7-08

24 激光微流量计量仪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方欣;冯雪钢;张雪楠;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8-26

25 流体微流量自动计量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冯雪钢;方欣;李丹;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8-26

26 高压微量气体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岳湘安;安维青;张立娟;冯雪钢;方欣;张雪楠;邹积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4-09 2015-08-26

27 储层中凝胶调堵剂性能测量方法与装置 岳湘安;董利飞;苏群;秦巍;宋伟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3-10 2015-06-03

28 储层中凝胶调堵剂性能测量装置 岳湘安;董利飞;苏群;秦巍;宋伟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3-10 2015-06-17

29 高压微量气体取样分析仪 岳湘安;方欣;安维青;冯雪钢;邹积瑞;李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2-15 2015-05-20

30 高压微量气体取样分析仪 岳湘安;方欣;安维青;冯雪钢;邹积瑞;李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5-02-15 2015-07-01

31 人造储层物理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胶结剂 岳湘安;贺杰;曹磊;栾强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专利 2013-06-24 2014-12-24

32 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及其应用 张忠智;孙珊珊;罗一菁;岳湘安;张立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3-04-27 2013-08-07

33 稠油井筒举升降粘模拟装置及方法 赵仁保;柯文奇;岳湘安;吴亚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专利 2012-09-07 2013-01-02

34 稠油井筒举升降粘模拟装置 赵仁保;柯文奇;岳湘安;吴亚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专利 2012-09-07 2013-04-10

35 高温高压耐腐蚀储层模拟装置 魏浩光;岳湘安;赵永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1-08-08 2012-03-28

36 耐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张忠智;孙珊珊;罗一菁;乔玮;岳湘安;张立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0-12-20 2011-07-20

37 一种检测泡沫稳定性的多孔介质模拟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岳湘安;冯国智;张立娟;杨光;尤源;吕鑫;江建林;田景文;高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0-12-17 2012-01-04

38 一种多孔介质中泡沫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岳湘安;冯国智;张立娟;杨光;尤源;吕鑫;江建林;田景文;高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0-12-17 2011-07-13

39 油膜驱替特性模拟装置及系统 张立娟;岳湘安;孙盈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10-10-27 2012-05-16

40 原位聚合插层型复合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吕鑫;岳湘安;侯吉瑞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08-03-20 2008-09-10

41 一种多季铵盐型粘土层间修饰剂及其制备方法 吕鑫;岳湘安;侯吉瑞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专利 2008-03-19 2008-08-27

备注:按照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日 公开日排序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主编的教材《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获2004-2009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2009年)。截至2012年3月,在《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科学通报》、《力学学报》、《石油学报》、《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化学通报》、《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8篇、EI收录46篇、ISTP收录7篇。

出版专著:

1.《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类规划教材) 作者:岳湘安、王尤富、王克亮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8-1

本书由提高石油采收率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两部分组成。在应用基础部分,系统地论述了石油开采过程中油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油物理化学与流变学基础、驱油基本原理;在应用技术部分,介绍了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等主要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特点、适应条件、相关工程和工艺问题以及技术前沿的发展动态。本书是为石油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并且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供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学习使用。

2. 《液—固两相流基础》 作者:岳湘安 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5-1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及作者本人在液一固两相流基础与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七章,其内容为:液一固两相流基本概念;两相流动力学理论;两相流连续介质理论;颗粒在液体中的受力啊分析;固相颗粒流的本构方程;固相边界条件;液一固两相垂直管流。

发表SCI、EI论文:

1 岳湘安 The deviation of gas permeability and classical theory in tight reservoir cores with high pressure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SCI

2 岳湘安 tudy on the Plugging Ability of Polymer Gel Particle for the Profile Control in Reservoir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SCI

3 岳湘安 Templat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in Ethanol/Water Mixtur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6 SCI

4 岳湘安 Preparation of Uniform Poly (Acrylamide-co-DVB) Microspheres in a Low Toxicity Solvent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5 SCI、EI

5 岳湘安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ymmetrical measurements of a triaxial induction tool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5 EI

6 岳湘安 Study on the Plugging Ability of Polymer Gel Particle for the Profile Control in Reservoir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SCI、EI

7 Wei Wang, Xiang-an Yue, Yi-xiu Chen. A laboratory feasibility study of surfactant-polymer combinational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34(5):639-643.(SCI收录)

8 Wei WANG, Xiang’an YUE, Ren’bao ZHAO.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effects of heterogeneity on channeling in waterflood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CEEP),2012, Hohhot.(SCI、CPCI-S收录)

9 赵清民,岳湘安,王斐,孙侃,张羽. 高压气体在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6(4):129-133.(EI收录)

10 岳湘安,王斐,唐鸣,张羽,王雯靓. HPAM稀溶液在微圆管中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力学学报.2011,43(1):90~96.(EI收录)

11 魏浩光,岳湘安,赵永攀,何建华. 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非混相驱实验.石油学报. 2011,32(2):307~310.(EI收录)

12 Jiang Jian-Lin,Yue Xiang-An, Chen Qiu-Fen. Estimation of rate constants for radical degradtion of aromatic pollutants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Envionmental Monitoring,CDCIEM 2011. 1492~1495.

13 Xiang-an Yue, Haoguang Wei. “Low Pressure Gas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 in Ultra-low Pemeability Porous Media”.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10, 85(1): 333-345.(SCI、EI收录)

14 王斐,岳湘安,王雯靓,刘怀珠,唐思睿,张羽,王宝祥. 润湿性对模拟原油微尺度流动和渗流的影响. 石油学报. 2010, 31(2):302~305.(EI收录)

15 JianLin Jiang, XiangAn Yue, Qiufen Chen, Zhen Gao. Determination of Ozonization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of Aromatic Pollutants and QSAR Study.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10, 85: 568~572.(SCI收录)

16 Hou Yongli, Yue Xiang’an. Research on a novel composite gel system for CO2 breakthrough. Petroleum Science. 2010, 7(2):245~250.(SCI收录)

17 尤源,岳湘安,韩树柏,赵仁保,冯兵.油藏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阻力特性评价及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5):94-99.(EI收录)

18 WANG Fei, Yue XiangAn, XU ShaoLiang, ZHANG LiJuan, ZHAO RenBao, HOU JiRui. Influence of wettability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through microtubes and cor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on. 2009,54(13): 2256~2262.(SCI收录)

19 WANG Rui, YUE Xiang-an, ZHANG Wei, TAN Xi-qun, ZHANG Yan. Effect of time lag and stress loading rate o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19(4):526~530.(EI收录)

20 Wang Rui, Yue Xiang’an, Zhao Renbao, Yan Pingxiang, Dave Freeman. Effect of stress sensitivity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n CO2 flooding for fracture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Petroleum Science. 2009, 6(3): 277~283.(SCI收录)

21 You Yuan, Yue Xiang’an, Li Mingyi, Zhao Chunpeng, Zhang Tao. Phys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flow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extra-low permeability porous media. Petroleum Science. 2009, 6 (4):415~420.(SCI收录)

22 杨浩,岳湘安,赵仁保,杨朝蓬,邓鲁强.多孔介质中泡沫封堵有效期评价.石油学报.2009,30(5):735-739.(EI收录)

23 赵仁保, 岳湘安, 柯文奇, 侯永利. 氮气泡沫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石油学报.2009, 30(1):84~87.(EI收录)

24 张立娟,岳湘安. 两类典型非牛顿驱油剂的渗流特性.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08,32(2):76~81.(EI收录)

25 ZHAO RenBao,YUE XiangAn,WU YaHong,XU ShaoLiang,WANG Fei,HOU YongLi.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ac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dioxide in microtubules and porous med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on. 2008, 53(21): 3409~3415.(SCI收录)

26 赵仁保,岳湘安,吴亚红,侯吉瑞.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沉淀及界面效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4):793~798.(SCI、EI收录)

27 Zhang Lijiuan,Yue Xiang’an,Guo Fenqiao. Micro-mechanisms of residual oil mobilization by viscoelastic fluids. Petroleum Science, 2008, 5(1):56~61.(SCI收录)

28 Zhang Li-juan, Yue Xiang-an. Displacement of polymer solution on residual oil trapped in dead end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15(1): 84-87.(EI收录)

29 赵仁保,岳湘安,吴亚生. 污泥与盐酸在多孔介质中的反应及分布规律.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38(5):1252~1256.(EI收录)

30 Xu ShaoLiang, Yue XiangAn, Hou JiRu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eionized water in microtub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6): 849-854.(SCI收录)

31 徐绍良,岳湘安.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31(5):60~63.(EI收录)

32 Liu Dexin, Yue Xiang’an, Wang Longmei, Hou Jirui, Zhang Jihong.Model study on the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by centrifuge experiment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2006,53 (2006):77~82.(SCI收录)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 基于非均质大模型的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网络首发 张莉; 岳湘安; 王友启 石油钻探技术 2018-07-19 11:02

2 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差异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董杰; 岳湘安; 孔彬; 邹积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8-04-15

3 聚合物微球有效作用距离对调剖效果的影响——以高浅南油藏为例 李秋言; 岳湘安; 杨长春; 田文浩; 孔彬 断块油气田 2018-04-04 09:15

4 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体系三维物理模拟 史雪冬; 岳湘安; 凌生财; 董明达; 孔彬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8-03-30

5 致密含水气藏产液评价模型及应用 董杰; 岳湘安; 丁景辰 特种油气藏 2017-12-14 09:42

6 聚驱后油藏井网调整与深部调剖三维物理模拟实验 史雪冬; 岳湘安; 张俊斌; 方伟; 赵胜绪 断块油气田 2017-05-23 10:14

7 CAI技术在提高采收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 张立娟; 岳湘安; 赵仁保 石油教育 2016-12-20

8 裂缝性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注入方式实验 邹积瑞; 岳湘安; 孔艳军; 张俊彬; 张丽娟; 赵决顺 断块油气田 2016-11-18 13:19

9 CO2驱油中的渗流力学理论最终报告 岳湘安 科技资讯 2016-09-02 15:14

10 耐温耐盐聚合物微球性能评价 杨长春; 岳湘安; 周代余; 贺杰; 赵冀; 周继龙; 李超跃 油田化学 2016-06-29

11 稠油掺稀降黏评价新方法及模拟分析 柯文奇; 赵仁保; 石在虹; 岳湘安; 吴嘉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26

12 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 吴志伟; 杨朝蓬; 王国勇; 岳湘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5-08

13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后提高波及效率研究 王伟; 杨辉; 黄春霞; 江绍静; 岳湘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24

14 多孔介质中油膜驱替特性的实验模拟 张立娟; 岳湘安; 孙盈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11-25

15 非均质储层水驱剩余油分布及其挖潜室内模拟研究 董利飞; 岳湘安; 苏群; 张德鑫; 张昱; 宋伟新 石油钻采工艺 2015-11-20

16 不同渗透率油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董利飞; 岳湘安; 徐星; 苏群; 宋伟新 地质科技情报 2015-11-15

17 非均质高温油藏非混相水气交替实验研究 张立娟; 岳湘安; 杨志国; 乔美桦; 柳宗权 断块油气田 2015-11-06

18 致密储层超前注气压力传导与开采特征研究 安维青; 岳湘安; 李丹; 张雪楠; 席皓轩 特种油气藏 2015-10-16

19 尺度效应对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的影响 杨长春; 岳湘安; 张立娟; 刘凯; 张昱 日用化学工业 2015-07-22

20 多孔介质中弱凝胶运移封堵特征 贺杰; 岳湘安; 丁名臣; 王业飞; 李立峰; 陈怡秀 油田化学 2015-07-06

21 乙醇中沉淀聚合合成聚(AAm-DVB)微球 贺杰; 岳湘安; 孙雨; 谭鑫 高分子通报 2015-06-15

22 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模拟研究 柯文奇; 石在虹; 赵仁保; 岳湘安; 刘雄志; 杨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3-18

23 乳状液在储层中的注入性研究 徐金涛; 岳湘安; 宋伟新; 张德鑫; 苏群; 刘凯 日用化学工业 2015-01-22

24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实验研究 刘凯; 岳湘安; 杨长春; 苏群; 徐金涛; 张德鑫 日用化学工业 2014-12-22

25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of gel’s dynamic sealing characteristic in porous media 吴志伟; 岳湘安; 李立峰; 张义; 杨志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08-15

26 特低渗油藏水平井区深部调剖技术适应性评价及应用 张国良; 岳湘安; 董利飞; 赵仁保; 汪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4-28

27 低渗油田空气驱泡沫防气窜技术研究及矿场应用 谢朝阳; 蔡金航; 陈秋芬; 邹希光; 江建林; 岳湘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4-08

28 New method for plugging channeling in oil field by nitrogen foam 杨朝蓬; 高树生; 岳湘安; 吕毓刚; 睢宏刚; 魏浩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02-15

29 乳化作用对水驱后残余油膜效果的实验与评价 孙盈盈; 岳湘安; 张立娟; 郭智; 汪萍; 刘皖璐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2-01

30 油藏孔隙的剪切-拉伸对弱凝胶调剖特性的影响研究 丁名臣; 岳湘安; 张立娟; 赵海龙; 王振民 油田化学 2013-12-25

31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ng breakthrough time of horizontal wells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s 李立峰; 岳湘安; 赵海龙; 杨志国; 张立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3-12-15

32 水驱后特低渗透油藏氮气驱驱油特性分析 赵永攀; 洪玲; 江绍静; 岳湘安; 魏浩光 油田化学 2013-09-30

33 不同非均质性模型中注气方式对气驱油的影响 丁名臣; 岳湘安; 汪杰; 赵海龙; 张维易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9-28

34 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丁名臣; 赵海龙; 赵清民; 汪洋; 岳湘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9-18

35 两类聚合物溶液黏度在岩心渗流方向上的分布研究 宋新旺; 吴志伟; 曹绪龙; 韩玉贵; 岳湘安; 张立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5-18

36 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氮气驱油实验 魏浩光; 马坤; 岳湘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04-01

37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水脊规律研究 李立峰; 岳湘安; 李良川; 张立娟; 贺丰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1-25

38 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 王群一; 毕永斌; 张梅; 岳湘安; 修德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11-25

39 无碱二元体系在孤东七区油藏流变性和界面活性分布 吴志伟; 岳湘安; 赵方剑; 刘青; 李晓胜; 张立娟 石油钻采工艺 2012-11-20

40 冻胶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成胶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立娟; 岳湘安; 丁名臣; 吴志伟 油田化学 2012-10-17 14:34

41 H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孤东七区油藏中适应性评价 吴志伟; 岳湘安; 余跃; 张立娟; 魏浩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2-09-26

42 龙虎泡低渗透油田聚表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王伟; 岳湘安; 王敏; 王振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28

43 考虑井筒压降的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研究 李立峰; 岳湘安; 张立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28

44 高压气体在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 赵清民; 岳湘安; 王斐; 孙侃; 张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20

45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输导体系类型及其控藏作用 李明义; 岳湘安; 江青春; 王洪伟; 吴育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6-28

4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主要构造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李明义; 岳湘安; 江青春; 吴珍珍; 张春楠; 魏学斌; 邓生青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6-10

47 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体系的制备及调剖效果评价 曹毅; 岳湘安; 杨舒然; 李晓胜; 王敏; 郝丽丽 石油钻采工艺 2012-03-20

48 电阻法测定多孔介质含水饱和度可行性研究 孙玉龙; 郎立术; 马清明; 黄玉雷; 岳湘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2-15

49 一类典型油藏注聚时机研究 刘雄志; 张立娟; 岳湘安; 胡庆贺; 王锐; 柯文奇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2-15

50 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规律的实验研究 刘怀珠; 李良川; 吴均; 周燕; 岳湘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2-02-15

51 低渗透储层中氮气的微尺度流动及其对渗流的影响 王斐; 岳湘安; 庞宏伟; 王雯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25

52 JYC-1聚合物微球乳液膨胀性能及调驱适应性研究 曹毅; 邹希光; 杨舒然; 王小培;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11-12-25

53 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李明义; 岳湘安; 屠乃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15

54 超低界面张力石油磺酸盐复配驱油剂研究 王伟; 岳湘安; 张立娟; 胡春礼; 陈怡秀; 王敏 日用化学工业 2011-10-14

55 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长岩芯实验研究 赵春鹏; 岳湘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01

56 非均质油藏微球乳液调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曹毅; 张立娟; 岳湘安; 柯文奇; 丁名臣; 于水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25

57 大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刘立伟; 侯吉瑞;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3-25

58 特低渗透油藏注水粘土稳定剂及评价方法——以海拉尔盆地贝尔油田为例 江建林; 岳湘安; 高震; 张力; 马国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3-25

59 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非混相驱实验 魏浩光; 岳湘安; 赵永攀; 何建华 石油学报 2011-03-15

60 非均质条件下乳状液调剖机理 赵清民; 吕静; 李先杰; 赵晓娇;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1-25

61 丁苯胶乳深部调剖的适应性研究 邱茂君;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1-25

62 HPAM稀溶液在微圆管中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岳湘安; 王斐; 唐鸣; 张羽; 王雯靓 力学学报 2011-01-18

63 聚合物在泡沫复合调驱中的作用 江建林; 岳湘安; 高震 石油钻采工艺 2011-01-15

64 CO_2与油水的相互作用对驱替过程的影响研究 王锐; 吕成远; 岳湘安; 伦增珉 油田化学 2010-12-25

65 油藏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阻力特性评价及应用 尤源; 岳湘安; 韩树柏; 赵仁保; 冯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20

66 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丛娟; 岳湘安; 尤源; 张立娟; 王超; 李宏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9-25

67 水平井二元复合驱三维油藏物理模拟研究 赵清民; 岳湘安; 孙玉龙; 李宏鑫; 冀月英 石油钻采工艺 2010-09-15

68 岩心多孔介质中三元/二元复合驱比较 张立娟; 岳湘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09-15

69 一种插层聚合纳米复合材料的调堵特性研究 吕鑫; 侯吉瑞; 岳湘安; 陈秋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8-15

70 无机硅酸凝胶SC-1的封堵特性室内实验评价 侯永利; 赵仁保; 岳湘安 海洋石油 2010-06-22

71 HPAM溶液在石英微圆管中的流动实验 岳湘安; 王楠; 张立娟; 王斐 力学与实践 2010-06-08

72 聚合物溶液在低渗透油层中的适应性实验研究 刘剑; 张立娟; 高伟栋; 岳湘安; 王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5-25

73 ASP体系与大港和大庆原油的乳化特性研究 张立娟; 岳湘安; 郭振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5-25

74 二氧化碳埋存对地层岩石影响的室内研究 赵仁保; 孙海涛; 吴亚生; 赵传峰; 岳湘安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0-04-20

75 碱对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乳化作用的影响 赵凤兰; 岳湘安; 侯吉瑞; 李凯 石油钻探技术 2010-03-25

76 气井凝胶堵水剂配方优化及性能评价 冯兵; 赵仁保; 李文魁; 严曦; 刘翔; 岳湘安 石油钻探技术 2010-03-25

77 底水油藏水平井堵剂注入准数及注入选择性研究 贺丰果; 岳湘安; 赵仁保; 江建林; 魏浩光; 王伟; 赵永攀; 高震 钻采工艺 2010-03-25

78 碳酸水对岩石润湿性及渗吸采收率的影响实验 王锐; 吕成远; 岳湘安; 伦增珉; 陈亚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25

79 润湿性对模拟原油微尺度流动和渗流的影响 王斐; 岳湘安; 王雯靓; 刘怀珠; 唐思睿; 张羽; 王宝祥 石油学报 2010-03-15

80 疏松砂岩气藏管外窜槽的封堵实验研究 郎立术; 赵仁保; 柯文奇; 冯兵; 孙玉龙; 岳湘安 天然气技术 2010-02-28

81 涩北气田堵水剂配方优化及封堵效果评价 冯兵; 岳湘安; 赵仁保; 严曦; 刘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1-25

82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原油黏度的影响 冯兵; 岳湘安; 蒋华义; 何光渝; 王敏; 孙盈盈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1-20

83 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和溶解度研究 李东东; 侯吉瑞; 赵凤兰; 王少朋;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09-12-25

84 聚合物HPAM对低渗岩心的注入特性研究(英文) 贺丰果; 岳湘安; 张立娟; 王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2-25

85 水平井井身轨迹对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 贺丰果; 李良川; 岳湘安; 郑家朋; 江建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2-15

86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 冯兵; 岳湘安; 蒋华义; 何光渝; 张立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12-15

87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封堵有效期实验研究 杨浩; 岳湘安; 赵仁保; 杨朝蓬 油田化学 2009-09-25

88 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化学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尤源; 岳湘安; 赵仁保; 李先杰 钻采工艺 2009-09-25

89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压敏性及其对流体分布的影响——以CO_2驱油藏为例 谭习群; 岳湘安; 刘向阳; 王锐; 魏晨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09-25

90 多孔介质中泡沫封堵有效期评价 杨浩; 岳湘安; 赵仁保; 杨朝蓬; 邓鲁强 石油学报 2009-09-15

91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英文) 冯兵; 岳湘安; 蒋华义; 何光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8-25

92 底水油藏非均质性对水平井开采特性的影响 贺丰果; 岳湘安; 李良川; 孙玉龙; 魏浩光; 刘怀珠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8-15

93 管外窜流出液规律实验研究 杨浩; 岳湘安; 赵仁保; 杨朝蓬 钻采工艺 2009-07-25

94 泡沫封堵稠油井管外窜流模拟试验 杨浩; 岳湘安; 赵仁保; 杨朝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20

95 水平井化学堵水剂性能评价 孙玉龙; 岳湘安; 赵仁保; 郎立术; 赵清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15

96 乳状液在岩心中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东东; 岳湘安; 张迎春; 杨建元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25

97 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严曦; 岳湘安; 万新安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04-30

98 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研究 冯兵; 何光渝; 蒋华义; 岳湘安 润滑与密封 2009-04-15

99 润湿性对水在微管和岩芯中流动特性的影响 王斐; 岳湘安; 徐绍良; 张立娟; 赵仁保; 侯吉瑞 科学通报 2009-04-08

100 特低渗储层压敏的蠕变性实验 赵春鹏; 岳湘安; 吕成远 断块油气田 2009-03-25

101 低渗储层超前注水最优化实验研究 赵春鹏; 岳湘安; 尤源; 高建; 吴金桥 钻采工艺 2009-03-25

102 基于室内实验的疏松砂岩气藏出水机理分析及堵剂评价 赵仁保; 刘翔; 柯文奇; 冯兵; 侯永利; 周广厚; 岳湘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2-15

103 大庆喇萨杏三类油层注聚可行性分析 张立娟; 岳湘安; 贺丰果 钻采工艺 2009-01-25

104 碱对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影响 刘立伟; 侯吉瑞;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01-25

105 氮气在水饱和岩心中的渗流规律 赵仁保; 岳湘安; 吴亚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1-15

106 氮气泡沫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赵仁保; 岳湘安; 柯文奇; 侯永利 石油学报 2009-01-15

107 润湿性对油水渗流特性的影响 宋新旺; 张立娟; 曹绪龙; 侯吉瑞;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08-12-25

108 低渗油藏岩石压敏性及其对渗吸的影响 王锐; 岳湘安; 谭习群; 刘雄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15

109 Displacement of polymer solution on residual oil trapped in dead ends 张立娟; 岳湘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12-15

110 孔隙介质中边界流体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刘德新; 岳湘安; 侯吉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10-01

111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调堵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曹功泽; 侯吉瑞; 岳湘安; 庄绪超; 铁磊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9-25

112 大庆中低渗油层聚合物溶液注入性和驱油性能分析 张立娟; 岳湘安; 王楠 油田化学 2008-09-25

113 污泥与盐酸在多孔介质中的反应及分布规律 赵仁保; 岳湘安; 吴亚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9-15

114 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 岳湘安; 侯吉瑞; 吕鑫; 张立娟 应用化学 2008-08-10

115 阴离子型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基凝胶的制备和性能 刘德新; 赵修太; 邱广敏; 岳湘安 应用化学 2008-07-10

116 泡排剂性能评价实验研究 赵仁保; 吴亚红; 王占军; 岳湘安; 柯文琦; 杨朝蓬 天然气技术 2008-06-30

117 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及反应特性研究:从微管到多孔介质 赵仁保; 岳湘安; 吴亚红; 侯吉瑞; 徐绍良; 王斐 科学通报 2008-06-23

118 文13西块油藏岩石形变对采收率影响研究 王锐; 岳湘安; 张风义; 李丰辉; 庞宏伟 岩土力学 2008-06-10

119 淀粉—丙烯酰胺低质量分数接枝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流变特性 赵仁保; 岳湘安; 张秋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25

120 驱油剂在孔喉中的微观流动和宏观渗流特性 张立娟; 岳湘安; 郭分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25

121 ASP体系与大庆原油的乳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赵凤兰; 岳湘安; 侯吉瑞; 李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25

122 正电胶与直流电场综合作用对粘土解膨效应的影响 李先杰; 岳湘安; 侯吉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25

123 用于延缓交联的多重乳液体系的热稳定性及运移行为 魏发林; 刘玉章; 岳湘安; 侯吉瑞; 唐孝芬; 李宜坤; 熊春明; 刘戈辉 石油学报 2008-05-15

124 两类典型非牛顿驱油剂的渗流特性 张立娟; 岳湘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20

125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沉淀及界面效应 赵仁保; 岳湘安; 吴亚红; 侯吉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4-10

126 影响低渗透油藏低速非线性渗流的实验研究 王正波; 岳湘安; 韩冬; 王金峰 矿物学报 2008-03-15

127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尤源; 岳湘安; 王锐; 赵春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2-01

128 剪切与吸附对弱凝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 李先杰;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新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20

129 复合体系与原油接触时间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刘立伟; 侯吉瑞; 岳湘安; 于龙岩; 秦艳臣 钻采工艺 2007-11-25

130 裂缝性低渗油藏周期注水与渗吸效应实验 王锐; 岳湘安; 尤源; 梁继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25

131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徐绍良; 岳湘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20

132 复合体系中预接触时间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刘立伟; 侯吉瑞; 岳湘安; 于龙岩; 韩大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10-15

133 利用粘土电解膨效应改善油藏渗透特性 李先杰; 岳湘安; 张宏方; 侯吉瑞 高电压技术 2007-09-30

134 英南2井储层伤害评价及保护措施研究 赵春鹏; 岳湘安; 吴洲; 张宁生; 王志伟 石油钻采工艺 2007-08-15

135 多孔介质性质对弱凝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 李先杰; 宋新旺; 侯吉瑞; 岳湘安; 张立娟; 赵仁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07-25

136 我国CO_2提高石油采收率面临的技术挑战 岳湘安; 赵仁保; 赵凤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07-15

137 介质弹性对多重乳液分散度的影响 魏发林; 刘玉章; 唐孝芬; 侯吉瑞; 岳湘安; 熊春明 功能材料 2007-06-20

138 粘土矿物及流体对低渗透岩心渗流特性的影响 王正波; 岳湘安; 韩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03-25

139 边界层流体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影响 徐绍良; 岳湘安; 侯吉瑞; 王宝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25

140 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矿物的膨胀特性研究 李先杰; 岳湘安; 张宏方; 侯吉瑞; 徐绍良 矿物学报 2007-03-15

141 低渗透砂岩储层压力敏感性对开采速度的影响 张风义; 岳湘安; 庞宏伟 石油钻采工艺 2007-02-28

142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物性的影响 庞宏伟; 岳湘安; 李丰辉; 孙立旭; 赵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02-01

143 粘弹型和幂律型驱油剂的等效渗透率 张立娟; 岳湘安 石油学报 2007-01-25

144 亲油岩石壁面残余油膜的微观驱替机理 张立娟;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01-25

145 硅酸钠油包水乳状液的絮凝结构及流变特征 才程; 丁树柏; 欧阳坚; 岳湘安; 李丰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01-25

146 去离子水在微圆管中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徐绍良; 岳湘安; 侯吉瑞 科学通报 2007-01-15

147 文东地区异常高压油藏变形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庞宏伟; 岳湘安; 黄新文; 李丰辉; 张风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2-30

148 不同结构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质 宋新旺; 王宜阳; 曹绪龙; 罗澜; 王琳; 张路; 岳湘安;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2006-12-15

149 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侯吉瑞; 刘中春; 岳湘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12-01

150 温度对HSG冻胶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高建; 岳湘安; 侯吉瑞; 杨承伟 材料研究学报 2006-10-25

151 高吸水冻胶调剖堵水剂的流变性能 高建; 岳湘安; 侯吉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9-30

152 油藏中分散非连续残余油膜的驱替机理分析 张立娟;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06-09-25

153 HSG冻胶调剖堵水剂室内评价 高建; 岳湘安; 侯吉瑞 石油钻采工艺 2006-08-30

154 河砂颗粒与缓速土酸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刘德新; 岳湘安; 汪龙梅; 侯吉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7-25

155 有机铝与酚醛交联HPAM弱凝胶体系对比性研究 吕鑫; 岳湘安; 侯吉瑞; 景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30

156 微尺度流动界面现象及其流动边界条件分析 刘中春; 侯吉瑞; 岳湘安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6-05-30

157 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结合技术研究 才程; 岳湘安; 赵福麟 石油学报 2006-05-25

158 聚亚胺类物质在抗温(w_1/o)/w_2多重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魏发林; 侯吉瑞; 岳湘安 功能材料 2006-04-20

159 聚合物凝胶颗粒调剖特性评价 岳湘安; 侯吉瑞; 邱茂君; 张宏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03-25

160 微乳酸的缓蚀行为及其在岩心中的酸化效果 赵仁保; 岳湘安; 侯吉瑞; 赵根; 许润璇 应用化学 2006-02-10

161 用作延缓交联剂的多重乳液热稳定性研究 魏发林; 岳湘安; 侯吉瑞; 刘玉章; 刘鹏 油田化学 2005-12-30

162 地下成胶的淀粉-聚丙烯酰胺水基凝胶调堵剂性能研究 李宏岭; 侯吉瑞; 岳湘安; 杨升峰; 曹建宝 油田化学 2005-12-30

163 自生气凝胶泡沫体系单液法深部调剖剂可行性研究 赵仁保; 岳湘安; 侯吉瑞; 赵凤兰; 许润璇; 赵根 油田化学 2005-12-30

164 吸附水层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的影响机理 刘德新; 岳湘安; 燕松; 侯吉瑞; 汪龙梅; 张继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12-25

165 高吸水树脂颗粒调堵剂胶囊化缓膨方法研究 魏发林; 叶仲斌; 岳湘安; 侯吉瑞; 张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12-25

166 八面河油田面120区稠油油藏开发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庞宏伟; 岳湘安; 王运海; 庞陵; 魏发林 石油钻采工艺 2005-12-25

167 水玻璃凝胶增强泡沫体系的性能 赵仁保; 岳湘安; 许润璇; 赵根; 侯吉瑞; 赵凤兰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11-30

168 低频波在油层中衰减系数预测模型的实验研究 王瑞飞; 孙卫; 岳湘安; 张荣军 石油学报 2005-11-25

169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吕鑫; 岳湘安; 吴永超; 冯举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10-25

170 一种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二临界缔合行为研究 吕鑫; 岳湘安; 景艳; 郑焰 化学通报 2005-10-18

171 低温调堵剂SAMG-Ⅰ的岩心封堵特性 张继红; 岳湘安; 侯吉瑞; 李宏岭; 杨升峰; 高健 油田化学 2005-09-30

172 高效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 吕鑫; 景艳; 岳湘安 精细化工 2005-09-15

173 确定油气井堵水堵剂封堵位置的新方法 才程; 赵福麟; 岳湘安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08-30

174 氧化钙激活水淬高炉矿渣的实验研究 高会杰; 侯吉瑞; 岳湘安; 白小平 油田化学 2005-06-30

175 直流电场对水驱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 张继红; 岳湘安; 杨晶; 刘颖; 李宏岭 电化学 2005-06-10

176 直流电场下油藏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的变化 张继红; 岳湘安; 陈喜玲; 刘德新; 杨升峰 高电压技术 2005-05-30

177 外加电场作用下水驱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 张继红; 岳湘安; 侯吉瑞; 刘德新; 张立娟 高电压技术 2005-04-30

178 HPAM弱凝胶用稳定剂RL-1的研制 吕鑫; 景艳; 岳湘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5-04-25

179 固体颗粒表面吸附水层厚度实验研究 刘德新; 岳湘安; 侯吉瑞; 曹建宝; 汪龙梅 矿物学报 2005-03-30

180 油湿灰岩储层中季胺类物质对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魏发林; 岳湘安; 叶仲斌; 张杰; 庞宏伟 石油学报 2005-03-25

181 AMPS共聚物溶液的性质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 赵仁保; 岳湘安; 张宏方 石油学报 2005-03-25

182 王场高温高盐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及综合挖潜措施 庞宏伟; 岳湘安; 汤春云; 王敏; 韩小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25

183 石油氧化皂界面活性研究 刘德新; 黄宏度; 岳湘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5-02-25

184 蒙脱土悬浮液体系流变性研究 刘德新; 岳湘安; 侯吉瑞 铸造 2005-02-22

185 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机理 张立娟; 岳湘安; 刘中春; 侯吉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20

186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的探讨 高博禹; 彭仕宓; 龚宏杰; 岳湘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01-30

187 石油羧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吸附特性 刘德新; 黄宏度;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04-12-30

188 低渗透油藏岩石物性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刘中春; 岳湘安; 王正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12-25

189 凝胶颗粒调剖的模拟实验 卢福申; 曹书瑜; 贺得才; 岳湘安; 侯吉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12-25

190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 张立娟; 岳湘安; 任国友; 刘中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10-23

191 粘弹性流体驱替孔喉残余油的机理分析 张立娟; 岳湘安; 任国友 油田化学 2004-09-30

192 表面活性剂对低渗油湿灰岩表面性质及渗吸行为的影响 魏发林; 岳湘安; 张继红 油田化学 2004-03-30

193 利用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 张宏方; 王德民; 岳湘安; 王立军 石油学报 2004-03-25

194 黏弹性流体在油藏孔隙模型中的流动阻力特性 张立娟; 任国友; 岳湘安; 刘中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02-29

195 HPAM分子对多孔介质中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张宏方; 王德民; 岳湘安; 王立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01-28

196 岩心中硅酸凝胶堵剂突破压力的研究 才程; 赵福麟; 岳湘安 油田化学 2003-12-30

197 一类驱油剂在油藏孔隙中的流变与流动特性 岳湘安; 刘中春; 侯吉瑞; 张立娟; 夏惠芬 石油钻采工艺 2003-10-25

198 润湿反转剂提高灰岩裂缝油藏基质系统水驱采收率实验 魏发林; 岳湘安; 张继红; 王玉敏; 王红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08-25

199 低碱ASP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适用界限分析 侯吉瑞; 刘中春; 岳湘安; 杨锦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7-30

200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采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 张宏方; 王德民; 岳湘安; 王立军 高分子学报 2003-05-20

201 泡沫复合驱微观驱油特性分析 刘中春; 侯吉瑞; 岳湘安; 吴文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30

202 碱对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形态及其流变性的影响 侯吉瑞; 刘中春; 张淑芬; 岳湘安; 杨锦宗 物理化学学报 2003-03-30

203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夏惠芬; 刘春泽;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文玲; 刘中春 油田化学 2003-03-30

204 粘弹性流体在盲端孔隙中的流场 张立娟; 岳湘安; 刘中春; 侯吉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2-12-30

205 聚合物溶液及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盲端油的微观机理 刘中春; 岳湘安; 侯吉瑞; 张立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12-25

206 碱对复合体系启动中、低渗透层的影响及机理 侯吉瑞; 刘中春; 岳湘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10-25

207 聚合物溶液在油藏孔隙中的流动及微观驱油机理 岳湘安; 张立娟; 刘中春; 侯吉瑞; 夏慧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06-25

208 渗流过程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 夏惠芬; 岳湘安; 曹广胜; 张世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09-30

209 ASP体系的参数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特性 赵庆辉; 陈超; 岳湘安; 张云祥; 夏惠芳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06-30

210 电流变体粘弹性能的实验研究 刘彦菊; 冷劲松; 王殿富; 岳湘安 实验力学 2000-03-30

211 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特性 夏惠芬; 张云祥; 张玉亮; 岳湘安; 蒋文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12-10

212 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 夏惠芬; 张云祥; 赵庆辉; 岳湘安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9-09-30

213 聚合物驱采油井IPR曲线确定方法 郑俊德; 岳湘安; 曹广胜; 王德喜; 孟令尊 石油钻采工艺 1998-10-15

214 聚合物驱油井地层流体流入动态关系研究 夏惠芬; 岳湘安; 张云祥 钻采工艺 1998-05-25

215 聚合物驱油井IPR曲线计算 岳湘安; 夏惠芬; 李敬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7-12-30

216 聚合物对乳状液及液膜的稳定性 康万利; 岳湘安; 胡靖邦 石油学报 1997-11-05

217 复合驱原油乳状液液膜强度 康万利; 岳湘安; 胡靖邦 油田地面工程 1996-06-15

218 钻井液携屑的双流体模型 岳湘安; 吴文祥; 陈家琅; 孔祥言 石油学报 1996-02-05

219 含聚合物油水乳状液的聚结特性 康万利; 岳湘安; 胡靖邦 油田地面工程 1995-12-15

220 判别非牛顿流体在偏心环空中流动状态的区域临界雷诺数 郝江平; 岳湘安; 陈家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5-06-10

221 含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康万利; 岳湘安; 胡靖邦 油田地面工程 1995-04-15

222 人工举升系统的管理 岳湘安 国外油田工程 1995-04-15

223 固相颗粒流动的基本模型 岳湘安; 孔令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5-03-10

224 水溶性破乳剂在聚结材料存在下对原油的脱水作用 康万利; 岳湘安; 马占芳 油田地面工程 1994-10-15

225 固体颗粒在宾汉流体中的阻力系数与沉降速度 岳湘安; 郝江平; 陈家琅 石油钻采工艺 1993-01-31

226 幂律流体在偏心环空中的流动——流量与压力梯度 岳湘安; 陈家琅; 黄匡道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2-09-30

227 非牛顿流体在偏心环空中轴向层流的摄动解 岳湘安; 孔祥言; 陈家琅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2-03-31

228 PERTURBATION SOLUTION OF NON-NEWTONIAN FLUID AXIAL LAMINAR FLOW THROUGH ECCENTRIC ANNULI 岳湘安; 孔祥言; 陈家琅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1992-03-31

229 幂律流体在同心环形空间中流动的稳定性 岳湘安; 郝江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1-07-02

230 泥浆模拟液在偏心环形空间中的紊流 岳湘安; 陈家琅; 刘宏; 陈静惠; 田继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1-04-02

231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偏心环形空间中轴向层流的研究 岳湘安; 刘宏; 陈静惠; 田继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0-04-02

232 胀流型水泥浆对固井顶替效率的影响 姜淑卿; 岳湘安; 刘永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89-04-02

233 幂律流体在偏心环形空间中轴向层流的速度分布 岳湘安; 陈家琅; 黄匡道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88-09-30

234 非牛顿流体流动的稳定性参数Y及其应用 岳湘安; 陈家琅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87-10-01

235 Casson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流动规律 岳湘安; 陈家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87-10-01

236 幂律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速度分布及压力梯度 岳湘安; 陈家琅 石油学报 1986-10-01

237 非牛顿流体在环形空间中轴向层流的精确解 岳湘安; 郝江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86-07-02

238 抽油井中气液混合物的压力梯度 陈家琅; 岳湘安; 王景胜; 石在虹; 吴宣庆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85-12-31

239 Casson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状态的转变 岳湘安; 陈家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85-10-01

发表会议论文:

1 二氧化碳在微圆管和模拟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赵清民; 岳湘安; 王斐; 韩秀玲; 张羽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Intelligence(ICMI 2011 V4) 国际会议 2011-07-25

2 二氧化碳在微圆管和模拟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赵清民; 岳湘安; 王斐; 韩秀玲; 张羽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ICEE 2011 V5) 国际会议 2011-01-27

3 淀粉-烯丙基单体接枝共聚水基凝胶材料流变性能研究及其矿场调剖应用 吕鑫; 岳湘安; 侯吉瑞; 张卫 第十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0-11-13

4 热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冯兵; 何光渝; 蒋华义; 岳湘安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 中国会议 2009-08-24

5 Displacement of polymer solution on residual oil trapped in dead ends 张立娟; 岳湘安 Proceedings of the 9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Rheology 中国会议 2008-09-01

6 聚合物溶液对盲端残余油的驱替特性 张立娟; 岳湘安 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8-09-01

7 低渗透砂岩气藏水锁伤害研究进展 赵春鹏; 岳湘安; 侯吉瑞 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7-05-12

8 弹性形变对油藏压敏性的影响 张立娟; 岳湘安; 崔丽宁 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7-05-12

9 边界层流体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影响 徐绍良; 岳湘安; 侯吉瑞; 王宝祥 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7-05-12

10 疏水缔合聚合物链刚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吕鑫; 岳湘安; 侯吉瑞; 郑焰 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6-10-01

11 AMPS共聚物溶液的性质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研究 赵仁保; 岳湘安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 中国会议 2005-08-01

学术交流:


1、  在Standford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 在Wyoming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3、 岳湘安教授应邀参加第七届渤海湾勘探开发

岳湘安教授应邀参加第七届渤海湾勘探开发

2014年10月20日,第七届渤海湾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座谈会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参加该座谈会的有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渤海石油管理局、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冀东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的150余名油气田勘探开发科技专家。岳湘安教授在会上作了“复杂油气藏提高采收率几个问题的思考”的特邀报告。报告内容引起了与会者高度反响和好评。

 

荣誉奖励:


1、2014年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2013年10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11年10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强化采油复杂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工业化应用)。

4、2011年12月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特低渗储层表征方法及开采技术适应性评价)。

5、2010年11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特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与开发技术)。

6、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

7、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8、石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9、 《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8年;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2009年

 

媒体报道一:


求索不息 创新为乐——记我国著名油气田开发学者岳湘安

2017-08-21 09:21

如果说青春是一首歌,

那么他正用自己的满腔热忱高唱着石油科技之曲。

如果说生命是一段路,

那么他正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诠释着这条曼曼求索之路。

时光易逝,他把心交给了石油科技。

芳华易老,他将情倾注在三尺讲台。

他数十年如一日,

全身心扑在科研和教学。

他创建了低渗油气藏微尺度渗流与驱油机理研究方向;

他率先开展低(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和新技术研究。

他是黑土地养育的第二代北大荒人,

他是国内外知名学者、油气田开发专家,

他是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岳湘安教授

 
 

曼曼求索路 累累硕果树

1982年,岳湘安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机械专业,后考取该校石油开发硕士研究生,并系统学习了石油化工硕士生的主要课程,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几年后,又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机械、石油开发、石油化工、流体力学,在记者惊叹岳教授这跳跃性很强的专业转换时,他笑着说:“我的‘历史’很复杂。”正是这复杂的“历史”,构筑了他在提高石油采收率这一综合性技术领域内的特殊优势,他在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研究中的许多创新性研究思路的形成都得益于这“复杂的历史”。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开采的前辈们根据我国油田的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化学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方向。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化学驱理论与技术发展居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聚合物驱技术,无论是理论研究的深度、技术的配套,还是应用的规模都是世界之首,为我国石油产量的稳步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岳教授对记者说,“但是,我们不应驻足于前辈创造的‘国际领先’、‘世界之首’,更不能只是坐享前辈的成果。面对油田开发中的新问题,面对更加复杂的油藏条件,我们有责任去创造新的国际领先、新的世界之首”——使命感和责任感溢于言表。在曼曼求索之路上,正是这种责任与使命感的支撑,岳湘安始终致力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不论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没有阻滞他探索的脚步。

 
在Stanford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在科研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深厚积累的过程。“实际上,从研究过程与成果的关系来看,有两类典型的研究工作”。岳教授经常给学生们讲解探索与创新、厚积与薄发之间关系。如果“成果”仅仅是时间和工作量的简单累积,那么你的研究不会产生实质的突破,不会取得真正的创新。真正能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世界之首”的研究是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沉寂期”——这是为了收获而耕耘、为了薄发而厚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坚韧和奉献,摈弃心浮气燥;也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摈弃急功近利。二十多载春秋,正是靠着这样的情怀,岳教授历经了漫漫的求索之路,收获着自己在提高石油采收率领域研究的累累硕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主编的教材《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获2004-2009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2009年);在《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科学通报》、《力学学报》、《石油学报》、《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化学通报》、《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5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

立足学科最前沿 开拓研究新领域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石油储量却相对不足。在这样的形势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将探明的原油储量更多地开采出来——即提高石油采收率,是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提高石油采收率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科技重要的前沿领域”。岳教授简单地向记者介绍了提高石油采收率及其重要性,“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实施的对象一般是历经长期注水开采后的油藏,与其原始状态相比,水驱后的油藏已是‘百孔千疮、面目皆非’。在这样的油藏中开采‘剩余油’的难度更大,对新技术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于有志从事提高石油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将拥有更多的开拓创新、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

岳教授在石油开采科技领域前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早在聚合物驱技术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之时,他就率先提出开展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1999年,由他申请的“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超前技术研究正式立项。这是国内外石油开采领域的第一个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研究项目。时至今日,不仅是聚合物驱后,而且包括复合驱在内的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已经成为我国的研究热点。

 
在Wyoming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早在1990年代后期,低渗油藏开发之初,大部分低(特低)渗油藏的水驱尚未开始,岳教授就根据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阶段将远远短于常规油藏的准确判断,明确提出并开展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的探索。经过5-6年的探索,2002年,由他负责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研究”正式立项。这是国内外石油开采领域第一个以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为题的重大科研项目,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项目——标志着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起步。自此之后,他又陆续开展了“低渗非均质砂岩油藏深部封堵与改造关键技术”、 “注水开采后期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特低渗储层表征方法及开采技术适应性评价”、“低渗油藏CO2驱深部封窜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研究。20年的坚持、努力,他的科研团队逐步形成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

岳教授对记者说:“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问题非常多,研究的难度非常大,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充满挑战的研究方向。我们现在所做的、所取得的成果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是在通往成功的起点上铺了几粒石子,今后的攻关之路更长、更艰难。”目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已经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石油开采领域前沿的重点和热点研究方向。

追求科学的真谛,享受求索的快乐

岳教授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执著的追求:“创新的成果源于思路的创新,基于研究方法的创新”;“提高石油采收率面临的技术难点很多,对新技术的需求很迫切。但是,只有首先突破理论的瓶颈,才有可能取得技术上的实质突破,这也是大学应该具有的科研特色和优势。”几十年来,在岳教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还是油田的横向项目,几乎都具有基础研究的特点。从石油开采中发现和凝练科学问题;自源头的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在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形成新的技术思路,开展原创性的技术研发;努力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这是几十年来岳湘安教授始终秉承的科研路线图。相比之下,这样的科研之路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甚至要承受失败的风险。但是他却笑对这些,带领着团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建立、新研究思路的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积淀,为丰厚的收获耕耘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为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创新性研究思路,为解决创新研究中的难点,二十多年来,岳教授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展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发。走进他的“复杂油气藏采收率实验室”,一个个自行研发的仪器设备十分抢眼——从纳米直径的微尺度流动和驱油装置到几十米长的驱油和调剖模拟装置;从自主研发的致密岩心渗流驱油装置到已获发明专利的人造储层物理模型;从高压微流量、微压差计到高温高压乳化、凝胶性能测试装置……。可以感受到,在这一个个自主研发的成果背后,饱含着岳教授和他科研团队怎样的艰辛与付出!仅以“人造储层物理模型”为例,为攻克对天然胶结剂主要性质的模拟、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环保难点,历时十余年、经受了无数次失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改进”。岳教授说这句话时显得很平静,因为他早已习惯了科学探索中的曲折。 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仅2015年的一年内,“复杂油气藏采收率实验室”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新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实验室墙上有一幅字——“追求科学的真谛,享受求索的快乐”。他告诉记者,“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对未知的探索让人充满激情,创新的过程使人感到快乐”。

环顾实验室一周,我们发现,在这里有基础研究的微尺度流动实验室,有新技术研发与评价的物理模拟室,有新型驱油剂、调剖剂研发室,还有产品的中试装置。这里居然是一个从基础研究、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正是因为形成了这样一条完整的“链”,岳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首次从液体微尺度流动效应研究入手,揭示了低(特低)渗岩心中液体渗流机理,据此创建了液体视渗透率模型;突破传统毛管数驱油理论,研发了以渗吸排油、乳化微调为主要机理的低渗油藏非常规化学驱和气驱技术;发明了用于治理水/气窜的油藏深部原位聚合调剖剂和可控性系列微球调剖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成果现已在我国主要低渗油藏中应用,不仅证实了这些成果的正确及其在国内外低渗油藏的广泛应用前景,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于2013年获得了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谈到取得的科研成果时,岳教授总是很低调,“这些理论和技术还很不成熟,问题还很多,需要作的事情还很多,所以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

学生眼中的慈父严师

在学生们眼中,他像一位慈父,用心呵护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位严师,助推着学生们的成长。

初见岳教授时,他正在实验装置前被自己的学生团团围住进行答疑,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岳教授的学生小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师在实验室站个一天半天的给我们解决问题是很常见的事。”

 
指导研究生

董杰是中国石油大学2012级的博士生,跟着岳老师学习已经快四年了。在这几年里,老师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思维超前,治学严谨。“在学习科研方面,老师对我们很严格,平时和他交流的机会很多。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是:‘做科研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的成果、发表的论文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绝不能把一些粗制滥造的结果拿出去误导别人,那是一种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博士生杨长春告诉记者:“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在研究方面。常常告诫我们‘决不能懈怠,对任何项目、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岳教授对科研、对治学的严谨近乎于苛刻。最近,有一组高压气体微尺度流动的实验,由于查出实验温度控制精度不够,历时几个月的实验数据全部被岳教授“无情地”废弃。“这的确让人感到心疼、可惜”,岳教授对记者说,“但是,科学容不下半点虚假,就像眼睛容不得沙子——这是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科学态度。”学生们撰写的论文,从论文的结构、分析结论、基本观点到文字措辞,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岳教授都要仔细推敲、严格把关,每篇论文至少修改5稿,多则7、8稿。“当年我的硕士导师陈家琅教授和博士导师孔祥言教授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严谨的学风、严格的要求使我终生受益。”岳教授这番话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严谨的学风师出有门,而且感受到他对恩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谈到岳教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时,董杰对记者说,“在生活方面老师对我们很照顾,现在实验室离学校比较远,老师特意给我们建了个小厨房,午饭我们自己做,饭菜钱都是老师掏。老师还时常给我们买些零食和水果。为了方便我们中午休息,给我们买了床和被褥,还在实验室买了个乒乓球台,为我们锻炼身体创造条件。” 在岳教授心里,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病痛冷暖、心理情感、求职就业无一不牵挂于心,只要学生需要帮助,他就尽其所能。学生杨长春说:“老师经常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同学,自己记得的就差不多得有五六个人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岳教授与他学生们的共勉。岳教授用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指点迷津,将自己多年的心血总结无私传播。对于他们而言,未来的路还十分漫长,但有如父严师的无私教诲,定能在科研路上一路前行。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教授始终认为,自己的兴趣和同工作结合在一起最幸运、最快乐的事,他秉承“摒弃浮躁、淡薄名利,潜心研究”的座右铭,在这条充满艰辛和希望的道路上继续创新,不断追求科学的真谛,享受求索的快乐。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就喜欢从事有新意的工作,创新正是来自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从创新中找到了快乐,这种快乐跟衣、食、住、行的需求一样,得到新成果就是最高的需求。岳湘安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以石油科技发展为己任,以开拓创新为乐的人。

媒体报道二:


岳湘安:提高石油采收率领域不懈的探索者

“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我国的石油储量却相对不足。在这样的形势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将探明的原油储量更多地开采出来——提高石油采收率,成为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石油采收率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科技重要的前沿领域。”油气田开发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岳湘安简洁地向本刊记者介绍了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及其重要性。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实施的对象一般是历经长期注水开采后的油藏,与其原始状态相比,水驱后的油藏已是‘百孔千疮、面目皆非’。在这样的油藏中开采‘剩余油’的难度更大,对新技术的要求更加迫切。有志从事提高石油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也将拥有更多的开拓创新、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更要有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虽然无法精确统计岳湘安教授的这些话曾激起了多少学生投身提高石油采收率事业的渴望,但我们却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石油人对事业追求的激情。

岳湘安为人低调,却执着于对事业的追求;心态平和,内心却充满着科学创新的激情。当我们循着岳湘安不懈探索的足迹走来,对他这番话才有了更深的理解。近20年来,岳湘安用自己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理论与技术不懈的探索,诠释着一个学者真正的人生价值。

耕耘 厚积

岳湘安,祖籍湖南,自幼随父母迁居北大荒。作为黑土地养育的第二代北大荒人,父辈们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垦荒精神已溶入他的血液中,成为他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的动力。

1982年,岳湘安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机械专业,后考取该校石油开发硕士研究生,并系统学习了石油炼制系硕士生的主要课程,获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几年后,又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机械、石油开发、石油炼制、流体力学,在我们惊叹岳湘安这跳跃性极强的专业转换时,他笑着说:“我的‘历史’很复杂。”也正是这复杂的“历史”,构筑了他在提高石油采收率这一综合性技术领域内的特殊优势,使他能够在研究中形成许多创新性思路。

“20世纪70年代,石油开采的前辈们根据我国油田的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化学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方向。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化学驱理论与技术发展已居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聚合物驱技术,无论是理论研究的深度、技术的配套,还是应用的规模都是世界之首,为我国石油产量的稳步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岳湘安自豪地介绍,但他随后话锋一转,“但我们不应满足于前辈创造的成绩,更不能只是坐享前辈的成果。面对油田开发中的新问题,面对更加复杂的油藏条件,我们有责任去创造新的‘国际领先’。”

要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绝不会一蹴而就。“实际上,从研究过程与成果的关系来看,有两种典型的研究工作。”说着,岳湘安绘出了他经常给研究生讲解的“研究与成果关系图”。

 
研究与成果关系图

“如果‘成果’仅仅是曲线1所表现的时间和工作量的简单累积,那么你的研究不会取得真正的创新。只有曲线2所示的研究才有可能创造‘世界之首’,但在突破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沉寂期’—这是为了收获而耕耘、为了薄发而厚积的过程。这里,需要坚韧和奉献,摈弃心浮气燥;这里,需要耐得住寂寞,摈弃急功近利。”

正是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甘于沉默的刻苦研究精神,支撑着岳湘安的研究工作。不论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没有阻滞他探索的脚步。

 
岳湘安(中)在Stanford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十多年前,岳湘安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负责组建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提高石油采收率是实验性很强的研究领域,而创业之初的中心实验条件很差,资金严重不足,他和同事们就将有限的科研经费全部用于实验室建设,甚至借钱购置设备和实验材料。多年来,他和团队成员个人收入少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实验室中的设备却一天天地多起来。在实验室,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由他们自行研发的仪器设备:从直径几微米的微尺度流动和驱油装置到几十米长的驱油和调剖模拟装置;从各种储层物理模型到特殊的实验检测仪器。这些,凝聚着岳湘安团队的心血和智慧,记录着他们多年的付出与收获,也标志着一个极具特色的提高采收率实验平台的形成。

“提高石油采收率面临的技术难点很多,对新技术的需求很迫切。但是,只有首先突破理论的瓶颈,才有可能取得技术上的实质突破,这也是大学应该具有的科研特色和优势。”因此,岳湘安始终坚持从基础研究入手,在基础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开展新技术研究。他多年承担的研究项目也印证了这一点。相比之下,这样的科研之路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甚至要承受失败的风险。但他却笑对这些,带领团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建立、新研究思路的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积淀,为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丰厚的收获耕耘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超前 创新

采访中,我们从岳湘安滔滔不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敏捷的思维、宽广的知识和创新的思路,下面的实例更印证了他对前沿领域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力、在研究方向把握上的前瞻性。

早在聚合物驱技术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时,岳湘安就提出开展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1999年,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超前技术研究项目,由岳湘安负责的“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正式立项。这是石油开采领域内第一个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研究项目。时至今日,不仅是聚合物驱后,而且包括复合驱在内的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已经成为我国的研究热点。

90年代后期,在多数低渗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特低渗油藏尚未投入开发时,岳湘安就明确提出并开展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的探索。2002年,由他负责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研究”正式立项。这是国内外石油开采领域第一个以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为题的重大研究项目。自此之后,岳湘安又陆续开展了“低渗非均质砂岩油藏深部封堵与改造关键技术”、“注水开采后期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特低渗储层表征方法及开采技术适应性评价”、“低渗油藏CO2驱深部封窜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形成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但岳湘安表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和技术问题非常多,研究的难度非常大,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充满挑战的研究方向。我们现在所做的、所取得的成果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开采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在谈到取得的科研成果时,岳湘安总是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的确,与蕴藏在他心中的目标相比,与孕育中的重大突破相比,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一块块基石。但是,我们仍从这些被称之为“初步”的研究成果中,看到了他低调中透出的不凡—他首次提出了特低渗透油藏微尺度流动的研究方向,率先开展了基于微尺度流动的特低渗油藏渗流和驱油机理研究;揭示了微尺度流动与特低渗油藏中渗流的本质关系;发现了制约特低渗油藏中气体渗流和驱油特性的高压微尺度流动效应;建立了特低渗油藏渗流能力的表征方法;在基础研究成果指导下,研发出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深部封窜技术,在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吉林油田成功应用……

在他近几年完成的每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中都有这样的创新研究成果。项目验收时,他的汇报经常会赢得专家们情不自禁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研究成果的充分认可,是对他多年付出的丰厚奖励。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五期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