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著作: 3册
1、陈益泰主编,阔叶树(浙江农业科技百科丛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
2、陈益泰,王树凤,孙海菁,赵锦年编著:弗吉尼亚栎引种研究与应用,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王树凤,陈益泰著,长三角耐水湿树种研究与应用,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
发表论文: 170篇(含会议论文)
1980-1989年:15篇;1990-1999年:28篇 ;2000-2009年:68篇;2010-2019年:53篇;2020-2023年:6篇
论文名录
——1980-1989年间发表论文15篇:
1、陈益泰,郑水明,吕本树,蓝玉,胡来长,杉木自由授粉后代树高生长和分枝习性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亚林科技(杉木专刊)1980(4):7-16。
2、陈益泰,兰玉,杉木嫁接种子园的花期观察与分析,亚林科技(杉木专刊)1980(4):16-25。
3、吕本树,郑水明,陈益泰,朱岘元,杉木种源试验幼林阶段初报,亚林科技(杉木专刊)1980(4):26-33。
4、兰玉,吴隆高,胡来长,冯建国,陈益泰,杉木形态类型及其选择效果的初步研究,亚林科技(杉木专刊)1980(4):33-38。
5、郑水明,陈益泰,吕本树,虞鸿远,杉木扦插育苗试验小结,亚林科技(杉木专刊)1980(4):49-54。
6、郑水明,陈益泰,吕本树,杉木插条生根能力以及生长的遗传变异初步研究,亚林科技1981(1):25-28。
7、陈益泰,林木半同胞育种群体的亚系化,林业译丛,1982年(总第1期):13-18。
8、王赵民,陈益泰,吕本树,杉木半双列后代苗期五个性状配合力、遗传力分析亚林科技1983(3):8-13+56。
9、陈益泰,杉木选择育种策略和程序问题初析,亚林科技(所庆20周年专刊1984(1):20-26。
10、陈益泰,蓝玉,浙江地区杉木种子园亲本选择及育种程序的研究,亚林科技1985(3):1-18。
11、陈岳武, 施季森, 陈益泰, 吕本树 & 王赵民. (1986). 杉木的遗传变异及育种程序. (eds.) 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 (pp.46-51)。
12、陈益泰, 吕本树, 王赵民, 李恭学 & 蓝玉. (1986). 杉木双列杂交试验配合力分析. (eds.) 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 (pp.87-92)。
13、陈益泰, 吕本树, 郑水明 & 李恭学. (1986).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eds.) 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 (pp.232-233)。
14、王赵民, 陈益泰. 杉木主要生长性状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的利用[J]. 林业科学研究, 1988,(06): 614-624。
15、陈益泰,何贵平,李恭学. 杉木种子发芽率和苗木高生长的近交效应[J].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05): 420-426。
——1990-1999年间发表论文28篇:
1、陈益泰,张建章,游昌顺,蓝玉. 杉木初级种子园遗传效应的一个验证[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02): 151-154。
2、齐明,陈益泰,李恭学,郭学明,刘国龙. 杉木自由授粉后代测定及多性状选择[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06): 537-543。
3、何贵平,陈益泰,李恭学. 杉木苗期抗寒性的遗传变异和家系选择[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06): 642-648。
4、何贵平,陈益泰. 不同抗旱杉木家系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差异[J]. 林业科技通讯, 1990, (11): 15-17。
5、李锦清,董耀卿,何秉云,张建忠,王赵民,陈益泰. 浙江长乐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和改良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01): 50-56。
6、李恭学 & 陈益泰. (1991). 杉木无性系层次选育试验研究. (eds.) 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pp.231-234)。
7、陈益泰,高林,杉木种子园建设技术经验和今后任务,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编,《林木良种繁育体系研建论文集》:35-40,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何贵平,陈益泰. 用电导法测定杉木抗寒性[J]. 林业科技通讯, 1992, (02): 26-27+17。
9、何贵平,陈益泰,封剑文,蔡宏明. 杉木新造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初报[J]. 林业科学研究, 1993,(06): 686-690。
10、陈益泰,吕本树,李恭学,齐明,郑义和,刘国龙. 杉木自由受粉后代测定试验述评[J]. 林业科技通讯, 1993, (02): 2-4+32。
11、何贵平,陈益泰. 杉木双系种子园花期节律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3, (10): 1-3+17。
12、陈益泰,林木早期选择研究新进展,林业科学研究,1994,7(所庆30周年专刊):13-22。
13、支济伟、陈益泰、李恭学,杉木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指数选择,林业科学研究,1994,7(所庆30周年专刊):89-94。
14、骆秀琴,管宁,张寿槐,陈益泰,支济伟,李恭学. 32个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变异[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3): 259-262。
15、支济伟,陈益泰,骆秀琴,张寿槐,管宁,张国武. 杉木主要材质性状配合力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5): 531-536。
16、陈益泰,何贵平,封建文,蔡宏明,张新法,杨铭德. 杉木采穗圃的树体管理和插条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 1995, (06): 611-618。
17、何贵平,陈益泰,支济伟,封剑文,蔡宏明,张新法. 杉木干基萌芽能力的遗传变异[J].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4): 85-89。
18、何贵平,陈益泰,蔡宏明,封剑文,关志山.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5): 105-109。
19、骆秀琴,管宁,张寿槐,陈益泰,支济伟. 杉木材性株内变异的研究Ⅰ.木材力学性质和木材密度[J]. 林业科学, 1997, (04): 349-355。
20、姜笑梅,骆秀琴,陈益泰,文济伟. 杉木材性株内的变异Ⅱ.管胞形态的变异[J]. 林业科学, 1997, (05): 441-446。
21、张建章,陈益泰,祝春敏,兰玉,冯建国.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三水平后代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 1997, (04): 1-5。
22、何贵平,陈益泰,张新法,封剑文,杜建辉,李钢. 杉木扦插育苗密度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7, (07): 7-9。
23、何贵平,陈益泰,周建革.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家系生长及材性的差异[J]. 林业科技通讯, 1997, (04): 23-24。
24、何贵平,陈益泰,关志山,封剑文,蔡宏明,伊加生.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J].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5): 107-110。
25、陈益泰,支濟偉,管寜,骆秀琴,杉木材性和生长性状的遗傳变异,台湾中華林學會林葉叢刊弟88號。林木种原交流研討會論文集,1998: 95-103。
26、何贵平,陈益泰,封剑文,张新法,关志山,杜建辉. 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芽发生动态、施肥效应及其管理[J].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1): 55-60。
27、陈益泰,李桂英,王惠雄. 桤木自然分布区内表型变异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4): 379-385。
28、 冯建国,徐耀庭,陈益泰. 浙西南丘陵地八种乡土阔叶树的生长表现[J].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4): 438-441。
——2000-2009年发表论文68篇:
1、陈益泰,何贵平,封建文,张新法,关志山,李晓萍. 杉木短穗根接和短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2000, (10): 4-6。
2、何贵平,陈益泰,刘化桐,蔡宏明. 施肥对杉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05): 535-538。
3、卓仁英,陈益泰. 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2): 215-222。
4、 陈益泰,李桂英,何贵平,封剑文,刘化桐. 南酸枣8个种源的早期表现[J].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3): 278-282。
5、齐明,陈益泰,邵小根. 杉木化学去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1,(02):227-229。
6、何贵平,陈益泰,胡炳堂,封剑文,刘化桐,蔡宏明.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5): 540-547。
7、陈益泰,论亚热带阔叶树人工林资源培育和遗传改良,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学术研讨会,南昌,2002。
8、卓仁英 & 陈益泰. (2002).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群体结构遗传分化研究. (eds.) 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 (pp.33)。
9、卓仁英,陈益泰,陆志群.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研究动态[J]. 浙江林业科技, 2002, (03): 7-13。
10、何贵平,陈益泰,张国武. 杉木主要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分析及家系选择[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5): 559-563。
11、贺超英,陈益泰. 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J].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6): 680-686。
12、卓仁英,孟现东,陈益泰. 桤木群体遗传分化研究I. DNA提取和PCR条件的建立[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1): 117-122。
13、何贵平,陈益泰,孙银祥,张建忠,孙海菁,卓仁英. 南酸枣地理种源苗期性状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2): 177-182。
14、何贵平,陈益泰,孙海菁,吴天林,孙银祥,张建忠. 南酸枣优树选择方法及优树子代苗期性状变异[J]. 林业实用技术, 2003, (03): 4-5。
15、何贵平,陈益泰,余元华,刘化桐,蔡宏明.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6): 819-823。
16、 孟现东,陈益泰,枫香与美国枫香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比较研究,林业实用技术,2003年5期。
17、孟现东,陈益泰. 枫香DNA提取方法与PCR扩增程序的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1): 42-46。
18、孟现东、陈益泰、卓仁英等,枫香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群体分化的RAPD分析,林业科学研究,2004,17(所庆40周年专刊):50~56。
19、何贵平,陈益泰,骆文坚,张建忠,冯建民,徐永勤. 几种阔叶树种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6): 810-814。
20、卓仁英,陈益泰. 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4,(06): 3-6。
21、陈益泰,卓仁英,吴天林. 桤木属植物的引种和早期适应性[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2): 139-146。
22、何贵平,陈益泰,余元华,刘化桐,蔡宏明,陈永志.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2): 206-212。
23、卓仁英,陈益泰. 四川桤木不同群体间遗传分化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5, (01): 14-17。
24、王树凤,陈益泰. 非豆科植物固氮菌—Frankia的基因组研究进展[J]. 土壤, 2005, (04): 382-387。
25、何贵平,陈益泰,唐雪元,沈国平,高珊梅,蔡锋,刘军. 枫香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85-589。
26、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陈益泰,陈云龙,麻建强. 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及其种子贮藏试验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 2005, (03): 23-25。
27、何贵平, 黄海泳, 陈益泰, 季新良 & 冯建国. (2005). 施肥对光皮桦造林当年生长的效应研究. (eds.) 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 (pp.203-208)。
28、王树凤, 陈益泰, 潘红伟, 吴天林. 土壤盐胁迫下桤木8个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1): 19-23。
29、何贵平, 陈益泰, 黄一青, 范林洁. 杭州湾海涂造林后土壤盐分和水分动态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02):257-260。
30、季新良, 何贵平, 陈益泰, 黄海泳, 冯建国. 施肥对光皮桦幼林生长的效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04): 5-6。
31、徐爱春, 陈益泰, 王树凤, 吴天林. 柳树对Cd吸收、积累和耐性的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96-100。
32、刘军, 孙宗修, 陈益泰, 何贵平, 吴天林. 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微卫星DNA分离及SSR反应体系优化[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12): 50-55。
33、王树凤, 陈益泰, 徐爱春. 盐胁迫对2种珍贵速生树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1): 49-52。
34、何贵平, 陈益泰, 余元华, 金其祥. 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1): 40-44。
35、徐爱春, 陈益泰. 镉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调节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2): 1-6。
36、徐爱春, 陈益泰, 王树凤, 吴天林. 镉胁迫下柳树5个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变化[J]. 生态环境, 2007, (02): 410-415。
37、何贵平, 陈益泰, 黄一青, 范林洁. 杭州湾海涂造林后气象因子动态变化[J]. 防护林科技, 2007, (01): 11-14。
38、陈益泰,王军, 束云山, 何贵平, 王树凤, 李云松, 晁得旺. 美国紫树属树种引种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2): 198-203。
39、龚榜初, 陈益泰, 周文科, 邵新华, 黄燕飞. 施肥与套袋处理对胡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 (03): 86-89。
40、骆文坚, 何贵平, 陈益泰, 孙海菁, 冯建民, 张建忠, 金其祥. 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种源选择[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365-371。
41、陈益泰, 陈雨春, 黄一青, 孙海菁, 陈丹凤. 抗风耐盐常绿树种弗吉尼亚栎引种初步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7, (04): 542-546。
42、龚榜初, 陈益泰, 周文科, 邵新华, 黄燕飞. 红壤丘陵区地面覆盖对胡柚园土壤环境与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638-643。
43、龚榜初, 陈益泰, 周文科, 邵新华, 黄燕飞. 金衢盆地红壤丘陵区常山胡柚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01): 18-24。
44、刘军, 陈益泰, 何贵平, 余国民, 吴和平.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64-67。
45、陈益泰.林木育种事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eds.) 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2008 、(pp.17-19)。
46、施翔, 陈益泰, 段红平. 杞柳对水中2,4-二氯苯酚的降解[J]. 生态环境, 2008,(02):500-505。
47、王树凤, 陈益泰, 孙海菁, 胡韵雪. 盐胁迫下弗吉尼亚栎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J].生态环境, 2008, (02): 747-750。
48、施翔, 李江川, 饶龙兵, 陈益泰, 段红平. 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体中2,4-二氯酚的方法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365-367。
49、施翔, 陈益泰, 段红平, 韩素芳. 旱柳无性系对2,4-二氯苯酚的耐性、去除和吸收[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5): 139-144。
50、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姜景民, 何贵平, 饶龙兵, 吴天林.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J]. 林业科学, 2008, (06): 45-52。
51、施翔, 陈益泰, 饶龙兵, 段红平. 2,4-二氯酚对杞柳的毒性及在其体内的吸收与降解[J].中国环境科学, 2008, (10): 921-926。
52、杨卫东, 陈益泰. 不同杞柳品种对镉(Cd)吸收与忍耐的差异[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 (06): 857-861。
53、杨卫东, 陈益泰. 镉胁迫对旱柳细胞膜透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11): 2263-2269。
54、杨卫东,陈益泰,不同品种杞柳对高锌胁迫的忍耐与积累研究,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9,17(6):1182-1186。
55、杨卫东, 陈益泰, 王树凤. 镉胁迫对旱柳光合作用和内肽酶变化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09, 29 (04): 428-432。
56、杨卫东, 陈益泰, 王树凤. 镉胁迫对旱柳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3):618-622。
57、杨卫东,陈益泰,垂柳对镉吸收、积累与耐性的特点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3(5):17-20。
58、杨卫东, 陈益泰, 屈明华. 镉在旱柳中亚细胞分布及存在的化学形态[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 (07): 1394-1399。
59、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何贵平, 余国民. 毛红椿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1): 37-41。
60、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 姜荣波. (2009). 亚热带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研究现状.(eds.)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pp.669-674)。
61、徐爱春, 陈益泰, 陈庆红, 王树凤. 镉胁迫下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变异及生理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5): 674-681。
62、冷华妮, 陈益泰, 饶龙兵, 段红平, 施翔, 黄秀凤. 枫香种源生物量和NRA对供氮水平的响应差异[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2): 190-195。
63、冷华妮, 陈益泰, 段红平, 饶龙兵, 王永军, 胡韵雪. 磷胁迫对不同种源枫香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04): 754-760。
64、冷华妮, 陈益泰, 饶龙兵, 段红平. 供氮水平对枫香种源幼苗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6): 79-84。
65、王树凤, 陈益泰, 孙海菁, 潘红伟, 吴天林. 8种美国引进树种苗期水涝胁迫的响应差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6 (04): 645-650。
66、孙海菁, 王树凤, 陈益泰. 盐胁迫对6个树种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3): 315-324。
67、孙海菁,陈益泰,王树凤,盐胁迫对洋白蜡无性系生长和根系性状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8、袁金玲, 张朵, 顾小平, 岳晋军, 陈益泰. 孝顺竹种胚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条件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7 (04): 839-844。
——2010-2019年发表论文57篇:
1、陈益泰,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林木抗逆育种,《和谐西部论坛-科技篇》,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社,2010 :541-545。
2、冷华妮,段红平,陈益泰,孙海菁,胡韵雪 不同种源枫香磷响应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土壤,2010,42(1):82-87.
3、李恭学, 李俊, 陈益泰, 林雪朝, 林雪峰. 新围垦滩涂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0, (01): 14-16+50。
4、 刘军, 陈益泰, 罗阳富, 姜景民, 邵文豪, 岳华峰.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 (01): 93-97。
5、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姜荣波.亚热带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研究述评[J].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 (02): 9-12。
6、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姜荣波.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 (04): 36-38。
7、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华朝辉, 张海燕, 王海蓉, 曹永康. 香椿属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 (05): 56-57。
8、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王胜山, 姜荣波, 徐金良.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林生长表现[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 (06): 956-960。
9、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姜荣波, 张海燕, 曹永康, 蔡宏明. 香椿种源苗期性状变异与原产地生态因子典型相关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1): 27-29。
10、孙洪刚, 陈益泰. 沿海防护林四个树种根系分布对盐胁迫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2): 2365-2372。
11、孙洪刚, 林雪峰, 陈益泰, 张晓磊. 沿海地区森林风害研究综述[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 18 (05): 577-585。
12、张晓磊, 马风云, 陈益泰, 施翔, 孙海菁. 水涝胁迫下不同种源麻栎生长与生理特性变化[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 30 (03): 16-19+33。
13、张晓磊, 马风云, 马玉辉, 孙海菁, 陈益泰, 施翔. 盐胁迫对东方杉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145-148。
14、王树凤,胡韵雪,李志兰,孙海菁,陈益泰*,盐胁迫对弗吉尼亚栎生长及矿质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17):4609-4616 。
15、施翔, 陈益泰*, 吴天林, 潘红伟. 7个柳树无性系在Cu/Zn污染土壤中的生长及对Cu/Zn的吸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 1683-1689。
16、刘军, 张海燕, 姜景民, 陈益泰, 曹永康, 姜荣波, 孔超. 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3): 55-59。
17、刘军,姜景民, 陈益泰, 董汝湘, 姜荣波, 孔超. 闽楠种子轻基质容器育苗及优良家系选择[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 (06): 70-73+228。
18、王树凤, 孙海菁, 陈益泰, 袁媛. 模拟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苗木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的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6): 6-10。
19、袁金玲, 顾小平, 岳晋军, 马乃训, 陈益泰.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试验[J]. 林业科学, 2011, 47 (08): 61-66。
20、齐明, 何贵平, 李恭学, 陈益泰, 支济伟. 杉木不同水平试验林的遗传参数估算和高世代育种的亲本评选[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05): 4-8。
21、姜荣波, 姜景民, 刘军, 陈益泰, 栾启福, 岳华峰. 红楠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 (02): 194-199。
22、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张晓磊, 袁媛. 3种木本植物在铅锌和铜矿砂中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J]. 生态学报, 2011, 31 (07): 1818-1826。
23、Shi X, Zhang X L, Chen G C*, Chen Y T*, Wang L, Shan X Q, Seedling growth and metal accumulationof selected woody species in copper and lead/zinc mine tail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23(2): 266–274。
24、Xiang Shi, Huani Leng, Yunxue Hu, Yihua Liu, Hongping Duan, Haijing Sun, Yitai Chen. Removal of 2,4-dichlorophenol in hydroponic solution by four Salix matsudana clone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2, 86:125–131。
25、陈益泰,施翔,王树凤,李江川,孙宇剑,铅锌矿尾矿区15种植物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J],林业科学,2012, 48(12): 22-30。
26、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李江川. 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的积累和养分吸收. 环境科学. 2012, 33(6): 2021-2027。
27、孙海菁,王树凤,陈益泰,不同枫香种源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43-48。
28、王小雪,孙海菁,刘芸,陈益泰,冯大兰,李沙,海滨木槿种子硫酸处理催芽的生理生化反应,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1): 2968-2974。
29、 李恭学, 吴章蓬, 陈益泰, 孙海菁, 谢相林, 叶国旺. 海岛风景旅游区防护林营建及林带结构模式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2, (05): 18-20。
30、饶龙兵, 李霞, 段红平, 陈益泰. 不同供氮水平对4种桤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 (02): 246-253。
31、李霞, 饶龙兵,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氮水平对桤木属幼苗根系形态及氮累积利用影响[J]. 土壤, 2013, 45 (01): 34-40。
32、陈益泰, 孙海菁, 王树凤, 施翔,5种北美栎树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引种生长表现[J],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44-351。
33、王树凤,施翔,孙海菁,陈益泰,杨肖娥.镉胁迫下杞柳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及其根系形态构型特征. 生态学报, 2013, 33(19): 6065-6073。
34、张玲,王树凤,陈益泰,段红平. 3种枫香的根系构型及功能特征对干旱的响应,土壤,2013, 45(16): 1119-1126。
35、杨汉波, 饶龙兵,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5种桤木属植物的核型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 (06): 1203-1207。
36、饶龙兵, 杨汉波,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桤木属7种植物的核型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33 (07): 1333-1338。
37、饶龙兵, 杨汉波,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桤木属植物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12 (03): 547-553。
38、饶龙兵,杨汉波,郭洪英,段红平,陈益泰,不同倍性桤木属植物遗传差异AFLP分析[J],植物研究,2014,34(6):803-809。
39、王树凤,胡韵雪,孙海菁,施翔,潘红伟,陈益泰. 盐胁迫对 2 种栎树苗期生长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态学报,2014, 34(4): 1021-1029。
40、Shufeng Wang, Xiang Shi, Haijing Sun, Yitai Chen, Hongwei Pan, Xiaoe Yang, Tariq Rafiq. Variations in Metal Tolerance and Accumulation in Three Hydroponically Cultivated Varieties of Salix integra Treated with Lead. PLOS one, 2014, 9(9): e108568。
41、陈益泰, 王树凤, 陈雨春, 袁杰, 王涛, 陈炳, 钱亚南. 弗吉尼亚栎种子产量、脱落过程与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及稳定性[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 (04): 524-530。
42、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王小雪, 李霞, 潘红伟, 孙海菁. 旱柳无性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 (03): 317-324。
43、饶龙兵, 杨汉波,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17种桤木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及模糊种鉴定[J]. 植物研究, 2015, 35 (04): 528-534。
44、饶龙兵, 李阳,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5种桤木属植物苗期生长性状比较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01): 18-25。
45、饶龙兵, 杨汉波,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不同倍性桤木属植物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14 (11): 3047-3055。
46、饶龙兵, 杨汉波, 郭洪英, 段红平, 陈益泰. 基于桤木属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J].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 (06): 875-882。
47、王树凤, 施翔, 田生科, 孙海菁, 杨肖娥, 陈益泰, 刘婷. 杞柳不同品种对铅的积累、耐性及叶片元素原位微区分布特征[J]. 林业科学, 2016, 52 (05): 71-80。
48、施翔, 王树凤, 潘红伟, 孙海菁, 陈益泰, 江泽平. 盐肤木幼苗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 (01): 147-153。
49、Shi X, Chen Y T, Wang S F, et al. Phyto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transplanted bare-root seedlings of trees for lead/zinc and copper mine tail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 2016, 18(11): 1155-1163。
50、Shi, Xiang,Sun, Haijing,Pan, Hongwei,Chen, Yitai,Jiang, Zeping,Liu, Jianfeng,Wang, Shufeng. Growth and efficiency of nutrient removal by Salix jiangsuensis J172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urban wastewater[J]. ENVIRON SCI POLLUT R, 2016,23(3): 2715–2723。
51、Shi X, Sun HJ, Chen YT, Wang SF et a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admium (Cd) Transport and Detoxification Related Genes in Cd-Accumulating Salix integra[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6, 7: 1577. DOI:10.3389/fpls.2016.01577。
52、X Shi,S Wang,H Sun,Y Chen,D Wang,H Pan,Y Zou,J Liu,L Zheng,X Zhao, Z Jiang. Comparative of Quercus spp. and Salix spp.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Pb/Zn mine tailing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4): 3400-3411。
53、Xiang Shi, Shufeng Wang, Dongxue Wang, Haijing Sun, Yitai Chen, Jianfeng Liu, Zeping Jiang. Woody species Rhus chinensis Mill. seedlings tolerance to Pb: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9, 4: 63-73。
54、施翔, 王树凤*, 陈益泰, 徐琴娣, 孙海菁, 安然, 路晓宏, 路燕, 樊岁君. 5种栎树幼苗对铅锌尾矿砂的耐性与植被恢复前景.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2): 4091-4098。
55、施翔,王冬雪,王树凤,陈益泰,饶龙兵,孙海菁. 枫香幼苗对铅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与元素分布[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88-95。
56、王树凤, 施翔, 陈益泰, 孙海菁,王涛,陈雨春. 遮荫对弗吉尼亚栎苗木生长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99-106。
57、陈益泰,饶龙兵,国内外主要栎类树种在亚热带地区比较试验及优良栎类繁育应用,中国林学会栎类国际学术研讨会(日照)分会专题报告,2019.11.06。
——2020-2023年发表论文6篇:
1、孙海菁,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徐琴娣. 弗吉尼亚栎不定芽增殖及试管苗再生影响因子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103-111。
2、施翔, 王树凤, 陈益泰, 安然, 徐琴娣, 孙海菁. 不同栓皮栎家系对重金属的耐性和富集特性[J]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1): 121-127。
3、叶金俊, 齐明, 张振, 翁春媚, 王海蓉, 陈益泰. 杉木双系和三系杂交种子园近交衰退的比较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22, 42 (04): 1-8。
4、安然, 王树凤, 陈益泰, 汪阳东, 傅火勇, 张永志, 施翔*. 栎树秋季叶色多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 78-88。
5、陈益泰,栎树人工林幼壮年阶段生长过程观测与生产潜力分析,中国林学会2023年栎类学术及产业发展大会(东台)分会专题报告,2023.11.22。
6、Wang, S., Du, Z., Shi, X., Chen, Y., &Chen, G. (2023). Linking root traits to phytoremediation in trees and shrubs: Implications of root economics spectrum.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00, 1–11. 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14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