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中国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编著出版学术专著5部。
出版专著:
1、《畜产品加工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发表部分英文论文:
1. ZHANG Fu-xin, CHEN Jin-pin,Li Lin-qiang ,YANG Feng. Effects of age and suckling on chymosin and pepsin activities in abomasums of goat k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2005,58(2):115-118
2. ZHANG Fu-xin and LI Lin-qiang. Effect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the extracting activity of kid renne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 2005,4(3):101-105
3. ZHANG Fu-xin and WANG Bi-ni. Optimization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goat kid renn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2007, 60(4): 268-291
发表期刊论文:
[1]陈晓霞, 贺超, 张富新, 杨鼎, 惠媛媛, 王毕妮. 超声协同红枣多糖对功能性羊酸乳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 14 (16): 16-24.
[2]杨旭洲, 陈佩瑶, 张富新. 抗氧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 (10): 17-23.
[3]王维哲, 任荣, 惠媛媛, 张富新, 王毕妮. 自主筛选的植物乳杆菌对酸羊乳品质与功能特性的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2, 45 (03): 1-8.
[4]吴阿敏, 张富新, 吴珊, 何晨. 植物乳杆菌对头孢氨苄耐药性进化及益生性状稳定性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48 (12): 90-96.
[5]王维哲, 王毕妮, 张富新, 刘玉芳, 贾蓉, 贺超, 刘莹莹. 国内外新鲜干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48 (09): 303-310.
[6]惠媛媛, 彭海帅, 王毕妮, 张富新, 刘玉芳, 贾蓉, 任荣. 基于适配体的光学和电化学法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 (11): 2419-2433.
[7]蔡俊娜, 张富新, 刘玉芳, 许晶辉, 章依婷, 吴阿敏. 羊乳蛋白质组成及消化特性[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03): 1-5.
[8]任荣, 张安琪, 张富新, 刘玉芳, 王维哲, 贺超, 刘莹莹, 王毕妮. 超声处理对羊乳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J].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42 (18): 126-133.
[9]惠媛媛, 王毕妮, 张富新, 彭海帅, 刘玉芳, 贾蓉, 任荣.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J].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42 (14): 249-256.
[10]任荣, 杨博睿, 彭海帅, 王毕妮, 张富新, 惠媛媛, 贾蓉.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羊乳、牛乳和人乳的蛋白质功能特性[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01): 1-6.
[11]冯翠娇, 张富新, 董玉珊, 王银, 王毕妮, 邵玉宇.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凝固型酸羊乳贮存期品质的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 (03): 43-50.
[12]彭海帅, 王毕妮, 惠媛媛, 张富新, 刘玉芳, 赵爱青, 任荣, 贾蓉. 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链霉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42 (14): 380-386.
[13]许晶辉, 王朝霞, 张富新, 蔡俊娜. 驴乳和马乳蛋白质组分及其消化特性[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05): 1-7.
[14]杨博睿, 张富新, 邵玉宇, 蔡俊娜, 刘坤钰. 牛乳、羊乳和人乳中的蛋白质组成及消化特性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20, 48 (08): 4-9.
[15]曹斌云, 张富新, 陈合, 舒国伟, 葛武鹏, 陈德坤, 李广, 宋宇轩, 安小鹏, 付明哲. 论科学饮食羊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J]. 中国乳业, 2020, (02): 19-21.
[16]罗军, 史怀平, 王建民, 洪琼花, 张富新, 纪志宾, 权国波, 刘永峰, 葛武鹏. 中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综述——各省发展水平及建议[J]. 中国奶牛, 2019, (10): 6-13.
[17]罗军, 史怀平, 王建民, 张富新, 郑惠玲, 纪志宾, 刘永峰, 李聪, 王鹏飞. 中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综述——发展趋势及特征[J]. 中国奶牛, 2019, (09): 1-11.
[18]任荣, 王毕妮, 张富新, 赵爱青, 刘玉芳. 羊乳脱膻工艺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05): 37-41.
[19]张艳, 张富新, 王毕妮, 邵玉宇, 刘隆刚. 谷氨酰胺转氨酶浓度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 (07): 201-206.
[20]陈思, 张富新, 王毕妮, 邵玉宇, 曹斌云. 预热处理对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羊乳热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 (02): 25-30.
[21]徐连应, 彭海霞, 邵玉宇, 王毕妮, 张富新. 以亚甲基蓝为杂交指示剂的电化学适配体鼠伤寒沙门氏菌传感技术[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51 (06): 1192-1201.
[22]韩雪, 张富新, 邵玉宇, 彭海霞, 王毕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红枣中六种酚酸[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44 (04): 220-225.
[23]韩雪, 王毕妮, 张富新, 彭海霞, 邵玉宇.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浆游离态酚酸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44 (03): 121-127.
[24]徐连应, 王毕妮, 张富新. 基于复合纳米材料和酶切信号放大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检测沙门氏菌[J].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 (21): 4186-4195.
[25]高佳媛, 邵玉宇, 雷飞艳, 王毕妮, 张富新. 陕西关中地区羊乳中细菌多样性的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44 (01): 52-59.
[26]王银, 张富新, 邵玉宇, 王毕妮, 张哲源, 冯翠娇. 谷氨酰胺转氨酶浓度对搅拌型酸羊乳贮存期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44 (01): 144-150.
[27]王毕妮, 朱彩平, 张富新, 邵玉宇.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农产品加工, 2017, (18): 83-86.
[28]艾鑫, 王银, 张富新, 邵玉宇, 王毕妮. 不同泌乳期羊乳的理化特性及其酶凝固特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12): 71-74.
[29]王毕妮, 朱彩平, 张富新, 邵玉宇. PBL-LBL教学法在畜产食品工艺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 (26): 255-256+258.
[30]王银, 张富新, 王毕妮, 张哲源, 高佳媛, 冯翠娇. 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对酸羊乳凝胶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11): 119-124.
[31]张哲源, 王银, 高佳媛, 徐连应, 张富新. 乳固形物浓度对酸羊乳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11): 112-118.
[32]于玲玲, 张富新, 邵玉宇, 云丹, 雷飞艳, 候院林, 艾对. 影响羊乳中环核苷酸质量浓度的化学因素[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 36 (04): 393-399.
[33]徐连应, 侯院林, 王毕妮, 张富新. 加工方式对羊乳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浓度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02): 62-66.
[34]雷飞艳, 艾对, 于玲玲, 云丹, 张富新. 羊奶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02): 196-200.
[35]雷飞艳, 云丹, 王毕妮, 邵玉宇, 张富新. 加工方式对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43 (03): 186-190.
[36]高佳媛, 邵玉宇, 王毕妮, 张富新. 羊奶及其制品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17, 45 (01): 34-38.
[37]王银, 葛萍, 白莉圆, 栗小慧, 董玉珊, 任子钰, 张富新. 益生菌发酵羊乳工艺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7, 45 (01): 54-56+64.
[38]于玲玲, 张富新, 候院林, 云丹, 葛萍, 艾对, 苏伟丽, 杜远华. 羊乳中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变化规律的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 36 (01): 41-45.
[39]云丹, 张富新, 侯院林, 于玲玲, 雷飞艳, 高佳媛, 王银, 徐连应. 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42 (09): 68-74.
[40]侯院林, 张富新, 李龙柱, 于玲玲, 云丹, 雷飞燕. 羊乳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变化规律[J].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32 (04): 843-847.
[41]侯院林, 张富新, 李龙柱, 于玲玲, 云丹, 雷飞燕. 羊乳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的特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42 (03): 30-35.
[42]云丹, 张富新, 于玲玲, 刘颖沙, 侯院林, 雷飞艳. 羊奶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规律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41 (12): 82-86.
[43]葛萍, 张富新, 于玲玲, 杜远华. 酸乳发酵剂对羊乳发酵特性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5, (11): 9-11+14.
[44]杜远华, 张富新, 葛萍, 于玲玲, 侯院林, 云丹. 不同物质对羊奶脱膻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5, 43 (01): 7-10.
[45]艾对, 张富新, 于玲玲, 苏伟丽, 林乐英. 羊奶中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5, 34 (01): 40-46.
[46]苏伟丽, 张富新, 艾对, 葛萍, 于玲玲, 云丹, 侯院林, 杜远华. 羊奶发酵中低膻味菌株的筛选[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41 (02): 35-40.
[47]艾对, 张富新, 李延华, 苏伟丽, 刘玲, 于玲玲, 葛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羊乳和牛乳中挥发性化合物[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10): 189-193.
[48]艾对, 张富新, 于玲玲, 李延华, 苏伟丽.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羊奶粉挥发性风味物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 (08): 49-52.
[49]苏伟丽, 张富新, 艾对, 刘玲, 侯院林. 低膻味酸羊奶加工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 (06): 262-264+268.
[50]张茹, 张富新, 马育谷. 益生元对酸羊奶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17): 18-22.
[51]艾对, 张富新, 李延华, 苏伟丽, 晏慧莉, 于玲玲. 羊奶短中链脂肪酸与羊奶膻味关系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 (06): 113-116+121.
[52]刘玲, 张富新, 艾对, 苏伟丽. 贮藏条件对全脂羊奶粉游离脂肪酸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09): 9-12.
[53]晏慧莉, 张富新, 李延华, 贾润芳, 李龙柱, 艾对, 杨吉妮. 非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羊奶中短中链游离脂肪酸[J]. 食品科学, 2014, 35 (16): 138-142.
[54]李龙柱, 张富新, 葛萍, 侯院林, 杜远华, 于玲玲. 巴氏杀菌对原料羊乳卫生质量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01): 223-226.
[55]李龙柱, 张富新, 马婷婷, 侯院林, 葛萍, 赵璐, 杜远华. 乳制品中益生菌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20): 37-39.
[56]陈雪, 张富新, 贾润芳, 晏慧莉, 李龙柱. 山羊奶产品开发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17): 46-48+51.
[57]贾润芳, 张富新, 杨吉妮, 张怡, 李龙柱, 晏慧莉, 陈雪, 马婷婷. 羊奶脂肪酶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22): 157-160.
[58]李龙柱, 李文峰, 马婷婷, 张富新, 苏伟丽, 赵见军, 乌素, 艾对, 常盈, 刘玲. 贮存温度对原料羊乳中微生物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12): 322-326.
[59]顾浩峰, 张富新, 张怡, 晏慧莉, 贾润芳. 婴儿配方羊奶粉对幼龄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蛋白质体内消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19): 344-348.
[60]陈雪, 张富新, 贾润芳, 晏慧莉, 李龙柱. 酸性羊奶饮料稳定性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13): 7-9+12.
[61]张怡, 张富新, 杨吉妮, 顾浩峰. 充氮包装对全脂羊奶粉贮藏期间脂肪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10): 291-294.
[62]李龙柱, 张富新, 乌素, 晏慧莉, 贾润芳, 陈雪, 李文峰. 挤奶阶段对羊乳中微生物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03): 136-139.
[63]李龙柱, 张富新, 贾润芳, 晏慧莉, 陈雪. 海红果果酒发酵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01): 16-19+44.
[64]顾浩峰, 张富新, 张怡. 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 34 (19): 302-305.
[65]顾浩峰, 张富新, 张怡, 孙翔宇. 乳制品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02): 370-375+381.
[66]张怡, 张富新, 贾润芳, 顾浩峰, 张瑞妮, 杜晓旭. 水分活度对全脂羊奶粉贮藏期间脂肪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01): 327-329+333.
[67]李龙柱, 张富新, 贾润芳, 晏慧莉, 陈雪.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19): 396-400.
[68]乌素, 张富新, 乔星, 苏彤. 发酵羊奶中乳酸菌耐热菌株的筛选[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 (02): 74-78.
[69]乔星, 张富新, 乌素, 苏彤, 孙娟. 羊奶热稳定因素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 (01): 46-48.
[70]魏怡, 张富新, 高微娟, 吴月红. 乳酸菌产粘特性及其对搅拌型酸羊奶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2): 75-77.
[71]苏彤, 张富新, 乌素, 乔星. 红枣羊奶粉加工技术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11): 118-120.
[72]乌素, 张富新, 苏彤, 乔星. 发酵羊乳中乳酸菌低产粘菌株的筛选[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08): 207-210.
[73]顾浩峰, 张富新, 梁蕾, 孙翔宇, 张怡. 山羊奶与牛奶和人奶营养成分的比较[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08): 369-373.
[74]张富新, 魏怡. 羊奶酪蛋白热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0): 114-116+120.
[75]李小平, 陈锦屏, 张富新. 茶多酚对鸵鸟肉脂肪氧化及色泽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03): 187-190.
[76]高微娟, 张富新, 陈伟. 贮藏温度对酸羊奶品质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01): 18-20+23.
[77]高微娟, 张富新, 魏怡, 吴月红, 陈伟. 干酪乳杆菌对羊奶酸奶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1): 98-102.
[78]吴月红, 张富新. 铁盐强化羊奶酸奶发酵特性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12): 209-212.
[79]王攀, 张富新. 乳固形物浓度对羊奶酸奶发酵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07): 154-156.
[80]任娟, 张富新. 3种发酵剂在羊奶干酪生产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 (03): 613-616.
[81]谢爱英, 耿建暖, 于建军, 张富新. 溶菌酶处理发酵剂加速干酪成熟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05): 101-104.
[82]王攀, 张富新, 罗军, 任娟, 李江, 马赛. 羊奶酸奶优良发酵菌株的筛选[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 29 (03): 442-447.
[83]李江, 张富新, 任娟, 王攀.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羊奶中的发酵特性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3): 91-94.
[84]任娟, 张富新, 昝林森. 不同发酵剂对羊奶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和感官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35 (12): 144-147.
[85]张富新, 杜琨. 芦荟豆腐制作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09, (24): 54.
[86]邹鲤岭, 张富新, 李昌盛, 昝林森. 两种羊奶干酪成熟期间理化和生化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5): 72-75+78.
[87]李昌盛, 张富新, 邹鲤岭, 昝林森. 不同因素对羊奶干酪出品率和乳成分回收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 (02): 403-406.
[88]李昌盛, 张富新, 邹鲤岭, 昝林森. 螯合剂对羊乳凝乳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02): 71-73.
[89]邹鲤岭, 张富新, 李昌盛, 昝林森. 羊奶牛奶混合干酪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 (04): 290-294.
[90]王玮, 张富新, 晁海英. 莎能羊乳中乳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12): 160-162.
[91]晁海英, 张富新, 王玮. 保鲜剂对莎能羊乳中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12): 81-84.
[92]昝林森, 李林强, 张富新, 王迪. 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 (12): 48-52.
[93]李昌盛, 张富新, 邹鲤岭, 昝林森. 响应曲面法优化羊乳牛乳混合干酪出品率[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34 (10): 158-161.
[94]邹鲤岭, 张富新, 李昌盛, 昝林森. 羊奶干酪出品率的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10): 146-148+152.
[95]晁海英, 张富新, 王玮. 无机盐对莎能羊羊奶热稳定性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 (10): 22-24+36.
[96]吴海玥, 张富新, 昝林森. 硫酸铵盐析羔羊皱胃酶条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09): 215-217.
[97]吴海玥, 张富新, 昝林森, 李传扬. 不同盐析剂对羔羊皱胃酶盐析效果的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06-108.
[98]李传扬, 张富新, 王攀, 吴海玥. 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牛乳的保鲜[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05-108.
[99]杜琨, 张富新. 芦荟豆腐的制作[J]. 农家顾问, 2007, (12): 49.
[100]周强, 张富新. 嫩化酶及其在肉类加工中的的应用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07, (10): 56-58.
[101]杜琨, 张富新. 芦荟豆腐的制作[J]. 农产品加工, 2007, (09): 32.
[102]张媛媛, 张富新. 羊奶乳清蛋白水解物的酶解制备[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 (03): 227-231.
[103]李佳, 张富新, 张拥军. 百里香提取物在中式香肠中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07, (03): 107-111.
[104]蔡利, 张富新, 李传扬.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及其在乳品保鲜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03): 466-467+476.
[105]蔡利, 张富新, 李传扬, 周春娣. 汉中山区山野菜资源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J]. 食品与药品, 2007, (02): 42-44.
[106]周强, 张富新. 嫩化酶及其在肉类加工中的的应用进展[J]. 肉类研究, 2007, (01): 40-42.
[107]张富新, 王毕妮. 羔羊皱胃酶盐析条件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01-105.
[108]杨晓宇, 丁辉煌, 杨华, 陈锦屏, 张富新. 莎能奶山羊初乳化学组成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 (01): 70-73.
[109]张富新, 李佳. 传统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及微生物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159-163.
[110]杨晓宇, 陈锦屏, 张富新.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06, (10): 582-588.
[111]党亚丽, 张富新, 田园, 耿建暖. 海藻酸钠固定化乳酸菌促熟干酪效果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09): 159-163.
[112]杨晓宇, 陈锦屏, 张富新, 丁辉煌, 杨华. 莎能奶山羊初乳营养成分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654-656.
[113]杨晓宇, 吴东栋, 杨华, 陈锦屏, 张富新. 莎能奶山羊初乳特性初步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7): 13-16.
[114]王毕妮, 张富新. 超声处理对羔羊皱胃酶比活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 (03): 129-132.
[115]周强, 张富新.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05): 49-51.
[116]李佳, 张富新. 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02): 122-124.
[117]杜琨, 张富新. 枸杞干酪加工工艺研究[J]. 中国奶牛, 2006, (04): 45-47.
[118]李佳, 张富新. 连翘在中式香肠中抗菌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112-115.
[119]李佳, 张富新. 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16-17+20.
[120]杨晓宇, 李娜, 杨华, 陈锦屏, 张富新. 羊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稳定性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45-47+52.
[121]徐明生, 王毕妮, 张富新. 羔羊皱胃酶凝乳特性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5, (06): 103-106.
[122]王毕妮, 张富新. 超声技术在皱胃酶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乳品工业, 2005, (11): 54-55+64.
[123]张富新, 张媛媛, 党亚丽, 于月英. 海藻酸钠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89-93.
[124]杜琨,张富新. 芦荟豆腐保健食品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05, (05): 12-13.
[125]岳国璋, 张富新, 胡建红. 无铅鸡蛋皮蛋加工技术的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05, (05): 72-75.
[126]王毕妮,张富新,李建科. 松籽油的抗氧化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07): 96-98.
[127]张富新,安森亚,崔馨. 不同pH提取液对羔羊皱胃酶提取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3-56.
[128]赵胜娟,陈树兴,张富新. 羔羊皱胃酶提取工艺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5): 75-77.
[129]杜琨,张富新,赵晓明. Colby干酪优化参数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05, (04): 27-29.
[130]党亚丽,张富新. 干酪促熟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2): 3-7.
[131]党亚丽 ,张富新. 酶法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05, (02): 50-53.
[132]党亚丽,张富新. 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1): 8-12.
[133]杜琨,张富新. 红枣干酪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04, (12): 34-36+39.
[134]谢爱英,张富新,陈颖. 发酵香肠的pH值、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Aw)的关系及其对制品贮藏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11): 143-146.
[135]党亚丽,张富新. 酶法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04, (11): 38-41.
[136]张富新. 鸡蛋皮蛋加工中碱度的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10): 81-83.
[137]张富新,李林强. 超声处理对羔羊皱胃酶提取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0): 1555-1559.
[138]杨锋,段玉峰,张富新. 高新技术在鸡肉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中的应用[J]. 家畜生态, 2004, (03): 54-56.
[139]张富新,陈锦屏,李林强. 利用超声处理提取皱胃酶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3): 153-156.
[140]张富新,党亚丽. 不同因素对羊奶干酪凝乳效果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 2003, (05): 20-22.
[141]张富新 ,顾熟琴. 不同凝乳酶在干酪生产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7): 20-22.
[142]张富新 ,陈锦屏. 羔羊皱胃酶提取技术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2, (12): 49-51.
[143]张富新. 搅拌型苹果酸奶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2, (08): 43-44.
[144]张富新. 不同因素对羊奶干酪出品率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2, (06): 52-54.
[145]张富新. 酸性羊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2, (03): 46-47+50.
[146]张富新. 羊奶酸奶加工技术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02): 75-77.
[147]张富新. 小牛皱胃酶提取技术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3-106.
[148]张富新. 3种羊奶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39-42.
[149]张富新. 不同因素对羔羊皱胃酶凝乳活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4): 111-114.
[150]田呈瑞,张富新. 中式发酵香肠发酵特性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77-80.
[151]张富新,肖旭霖,杨建雄. 无花果蛋白酶凝乳特性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89-92.
发表会议论文:
1 百里香提取物在中式香肠中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李佳; 张富新; 张拥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 中国会议 2007-11-01
报纸文章:
1 羊奶的营养特性 张富新 中国食品报 20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