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学术专著: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余部,主要有:《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小额信贷的影响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陕西和孟加拉的案例研究》(英文)、《中国农村金融前沿问题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报告》、《农村金融计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跨世纪选择―中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世纪之交的陕西农村经济》等。
主编出版农村金融创新团队系列丛书,共16部,主要有:《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安排及其绩效评价》、《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兼顾研究》、《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以陕西为例》、《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比较研究》、《陕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宁夏平罗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陕西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效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等。
主编教材:
主编出版《管理学原理》、《财政与金融》、《公共经济学》、《管理案例库教程》、《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现代农村金融学》、《国际金融》、《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等教材10余部。
发表期刊论文:
[1]张珩,罗剑朝,牛荣.产权改革与农信社效率变化及其收敛性:2008~2014年——来自陕西省107个县(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7(05):92-106.
[2]李韬,罗剑朝.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基于Poisson Hurdle模型的微观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2015(07):54-70.
[3]高波,罗剑朝.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策略——基于榆林、延安和鄂尔多斯三市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8(09):198-206.
[4]高雷虹,罗剑朝.发展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优化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兼谈"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J].金融研究,2004(08):70-77.
[5]张珩,罗剑朝,王磊玲.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模式差异:实证与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18(09):79-93.
[6]段培,王礼力,罗剑朝.种植业技术密集环节外包的个体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和山西631户小麦种植户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7(08):29-44.
[7]张珩,罗剑朝,郝一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107家农村信用社全机构数据的经验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7(01):2-15+93.
[8]曹瓅,罗剑朝.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的微观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12):31-48.
[9]罗剑朝,庸晖,庞玺成.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15(03):84-96.
[10]杨婷怡,罗剑朝.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高陵县和宁夏同心县919个样本农户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04):42-57.
[11]罗剑朝.中国农业投资供求变动的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1996(06):47-49.
[12]罗剑朝,聂强,张颖慧.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J].中国农村观察,2003(03):43-51+81.
[13]罗剑朝,曹瓅,罗博文.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障碍与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9(08):94-107.
[14]张珩,罗剑朝,郝一帆.农村信用社发展制度性困境与深化改革的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9(05):45-57.
[15]牛荣,张珩,罗剑朝.产权抵押贷款下的农户信贷约束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1):76-83+111-112.
[16]罗剑朝,聂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2(07):8-11.
[17]罗剑朝,侯军歧.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41-43.
[18]罗剑朝.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投资变动的国际趋势和经验[J].农业经济问题,1995(10):60-63.
[19]张珩,程名望,罗剑朝.农村信用社双重绩效的空间格局、地区差异与分布动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07):175-192.
[20]阚先学,韩秀兰,罗剑朝.政府在农村信用社推行合作制的动态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2):46-50+70.
[21]曹瓅,罗剑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效果评估——基于农户收入差距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5):114-122+141.
[22]曲小刚,罗剑朝.大型商业银行培育村镇银行的绩效考察——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J].金融论坛,2013,18(02):68-72.
[23]魏立乾,罗剑朝.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效果仿真模拟研究——以宁夏平罗县658份农户数据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5):69-77.
[24]王青文,罗剑朝,张珩.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宁夏同心517个样本的经验考察[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07):41-48.
[25]杨丹丹,罗剑朝.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宁夏平罗县和同心县723户农户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8(08):75-85.
[26]梁虎,罗剑朝,张珩.农地抵押贷款借贷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10):106-118.
[27]张珩,罗剑朝,牛荣.产权改革对农信社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59-70.
[28]张珩,罗剑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07):60-69.
[29]李韬,罗剑朝,陈妍.农户正规融资获贷笔数及影响分析——基于泊松门栏模型的微观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05):42-49.
[30]曲小刚,池建宇,罗剑朝.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3(09):86-91.
[31]牛荣,罗剑朝,张珩.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04):24-30.
[32]王芳,罗剑朝.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ISDF模型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03):55-64.
[33]牛荣,罗剑朝.农地规模经营趋势分析——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图克乡团结村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9(03):38-43.
[34]孔荣,Calum Turvey,罗剑朝.信任、利率与农村金融市场竞合关系*——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07(05):4-9.
[35]阮锋儿,罗剑朝.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05):21-27.
[36]梁虎,罗剑朝.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农户增收与家庭劳动力转移[J].改革,2019(03):106-117.
[37]曹瓅,罗剑朝.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02):212-222.
[38]张云燕,刘清,王磊玲,罗剑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08):169-175.
[39]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02):137-146.
[40]高志杰,罗剑朝.发达国家农产品期权市场发展规律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35-39.
[41]梁虎,罗剑朝.供给型和需求型信贷配给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地抵押背景下4省3459户数据的经验考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01):29-40.
[42]张珩,罗剑朝,罗添元,王磊玲.社会资本、收入水平与农户借贷响应——来自苹果主产区784户农户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8):82-94.
[43]安增龙,罗剑朝.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和供给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5):72-76.
[44]房启明,罗剑朝.中英农村金融制度比较研究及其经验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16(06):168-174.
[45]杨希,罗剑朝.西部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6):57-61.
[46]李韬,李晓旭,罗剑朝.保险素养、收入差异与农民商业保险参与[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126-134.
[47]曹瓅,陈璇,罗剑朝.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检验[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6):785-794.
[48]梅冰菁,罗剑朝.财政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制度差异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J].经济经纬,2020,37(01):167-176.
[49]曹瓅,罗剑朝.社会资本、金融素养与农户创业融资决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3):3-13+158.
[50]常亮,罗剑朝.科技金融投入差异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陕西省237家企业的经验考察[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02):52-60.
[51]马婧,罗剑朝.农户认知对其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的影响研究[J].人文杂志,2018(11):72-77.
[52]王芹,罗剑朝.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14-120.
[53]梁虎,罗剑朝,曹瓅.农地抵押贷款后农户融资满意度与忠诚性研究——基于业务模式、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及其交互作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31(05):61-68.
[54]梁虎,罗剑朝.政府与市场不同主导模式下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38(09):92-103.
[55]曹燕子,罗剑朝.家庭农场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08):118-121.
[56]曹燕子,罗剑朝,张颖.家庭农场主贷款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305个家庭农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41-49.
[57]梁虎,罗剑朝.不同模式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农户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寿光、陕西高陵和宁夏同心447户农户为例[J].财贸研究,2017,28(11):52-60+100.
[58]占治民,罗剑朝,闫玉涵.差序政策信任:农地金融扶贫贷款“冷遇”经验解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6):118-123.
[59]牛晓冬,罗剑朝,牛晓琴.农户分化、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与农户福利——基于陕西与宁夏农户调查数据验证[J].财贸研究,2017,28(07):21-35.
[60]曹瓅,罗剑朝.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07):118-123.
[61]房启明,罗剑朝,蔡起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与最优土地规模[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6):49-57.
[62]孟楠,罗剑朝,马婧.农户风险意识与承担能力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影响研究——来自宁夏平罗732户农户数据的经验考察[J].农村经济,2016(10):74-80.
[63]牛晓冬,罗剑朝,牛晓琴.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5):56-62.
[64]武晓明,罗剑朝.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解研究——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6,33(05):30-35.
[65]占治民,罗剑朝.基于Logistic-DEA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风险控制效果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05):47-54.
[66]牛荣,罗剑朝,张珩.不同收入层次下的农户借贷需求意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3):38-46.
[67]张珩,赵寅科,罗剑朝.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构想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2):15-23.
[68]曹瓅,罗剑朝.基于农户收入异质性视角的产权抵押融资约束分析——以陕西、宁夏两省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10):85-89.
[69]曹瓅,罗剑朝.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金融机构客户经理视角[J].财经科学,2015(10):82-91.
[70]牛晓冬,罗剑朝,牛晓琴.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分析——基于陕西、宁夏农户调查数据验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9):101-112.
[71]房启明,罗剑朝,曹瓅.农地抵押融资试验模式比较与适用条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3):33-42.
[72]武晓明,罗剑朝.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测度与演化——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04):94-101.
[73]黎毅,罗剑朝,曹瓅,房启明.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的联立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不同兼业程度农户的调查[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03):91-96.
[74]曹瓅,罗剑朝.农户产权抵押借贷行为及对家庭福利效果影响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01):51-56.
[75]罗剑朝,曹燕子,曹瓅.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1):1-7.
[76]黎毅,罗剑朝,房启明,曹瓅.不同模式下的农户土地抵押决策响应差异研究[J].财贸研究,2014,25(06):38-44.
[77]游龙,罗剑朝.小额贷款公司综合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实地调研数据的验证[J].软科学,2014,28(12):79-83.
[78]占治民,罗剑朝.态势与趋势: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何去何从?[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6):115-119.
[79]黎毅,罗剑朝,房启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6):96-102.
[80]黎毅,罗剑朝,曹瓅,房启明.供给抑制下的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及其约束研究[J].农村经济,2014(10):60-65.
[81]曹瓅,罗剑朝,黎毅.西北地区农户土地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实证研究——基于陕西、宁夏370户农户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4,25(05):54-61.
[82]杨希,罗剑朝,黎毅.基于结构方程的中小企业运营绩效评价——以渭南地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64-167.
[83]曹瓅,罗剑朝,房启明.农户产权抵押借贷行为对家庭福利的影响——来自陕西、宁夏1479户农户的微观数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5):150-156.
[84]王芹,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473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款农户的数据为例[J].农村经济,2014(08):62-67.
[85]杨希,罗剑朝.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2014,31(04):138-143.
[86]王佳楣,罗剑朝,张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陕西与宁夏20家机构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4):72-78.
[87]王佳楣,罗剑朝,张珩.西部地区农户融资偏好的灰靶决策分析——基于陕西省334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03):54-63+125-126.
[88]杨希,罗剑朝.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效果评价——基于陕西、宁夏的农户数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1):95-100+106.
[89]曲小刚,池建宇,罗剑朝.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基于2006年~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面板数据[J].经济经纬,2014,31(01):44-49.
[90]王磊玲,张云燕,罗剑朝.基于农户增收视角的融资渠道绩效比较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1):64-71.
[91]王佳楣,罗剑朝,王蕾.中小企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中小企业调查数据[J].经济经纬,2013(06):43-48.
[92]李韬,罗剑朝.基于MNL模型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行为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138-144.
[93]曲小刚,罗剑朝.上市后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绩效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09):105-110.
[94]曲小刚,罗剑朝.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112-120.
[95]张珩,罗剑朝,王佳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陕北25个县(区)的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28(04):60-71.
[96]常伟,罗剑朝.技术进步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以陕西富平农业产业集群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3(03):56-60.
[97]赵雯,罗剑朝,刘浩,王佳楣.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不同收入水平和兼业类型农户的logit估计[J].农村经济,2013(05):50-54.
[98]曲小刚,罗剑朝.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3):98-103.
[99]马鹏举,罗剑朝.西部地区农户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意愿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164个农户调查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3(03):20-25.
[100]曲小刚,罗剑朝.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绩效和影响因素——以内蒙古通宁市辽河镇融达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3(04):61-65.
[101]张云燕,王磊玲,罗剑朝.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2):51-57.
[102]张云燕,王芳,罗剑朝.农户正规信贷违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渭南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例[J].经济经纬,2013(02):33-37.
[103]曲小刚,罗剑朝,寇德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改制的趋势[J].商业研究,2013(03):154-159.
[104]王芳,罗剑朝,Yvon Martel.农户金融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基于Probit模型和陕西286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6):61-69.
[105]张珩,罗剑朝,李琪.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营效率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7-51.
[106]王静,谷湘,罗剑朝.运用系统论分析团体贷款复合系统的稳定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63-67.
[107]王磊玲,罗剑朝.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区域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0):112-115.
[108]罗剑朝,王磊玲.农户融资绩效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2):15-21.
[109]叶晓凌,罗剑朝.补贴政策对渔业互助合作保险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浙江的数据[J].保险研究,2011(12):70-75.
[110]叶晓凌,罗剑朝.补贴政策对渔民参与互助合作保险的影响分析:基于浙江的数据[J].财政研究,2011(12):22-25.
[111]于转利,罗剑朝.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因素分析——以杨凌W镇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5):114-119.
[112]王磊玲,罗剑朝.农村正规金融会抑制经济增长吗?——以陕西为例[J].经济经纬,2011(05):156-160.
[113]甄静,郭斌,朱文清,罗剑朝.退耕还林项目增收效果评估——基于六省区3329个农户的调查[J].财贸研究,2011,22(04):22-29.
[114]于转利,罗剑朝.小额信贷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30家小额信贷机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1,16(06):32-39.
[115]徐敏,罗剑朝,崔彩贤.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02):20-23.
[116]罗剑朝,于转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经济管理,2011,33(02):125-131.
[117]牛荣,罗剑朝,张珩.农民失地环境调查及利益保障研究——基于杨凌示范区的实证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01):52-58.
[118]罗剑朝,李林.不同市场结构中不对称信息对农信社贷款合同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05):6-10+23.
[119]牛荣,罗剑朝,孔荣.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因素的对比分析——基于陕西省千阳县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8):53-59.
[120]罗剑朝,赵敏娟.农村发展:科技、金融与政策——2009“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2):1-6.
[121]李林,张颖慧,罗剑朝.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1):44-50.
[122]李韬,罗剑朝.基于村委会支持视角的农户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60-62.
[123]王仁伟,罗剑朝.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模式创新探析——以杨凌示范区担保企业调查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9(34):95-96.
[124]罗剑朝,徐敏.基于SE-Malmquist模型的农业生产率分析——以新疆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09):37-42.
[125]罗剑朝,姜晓兵,温小霓.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第三种途径:SA8000标准[J].商业研究,2008(06):98-100.
[126]曹敏杰,罗剑朝,张宝山.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3-37.
[127]罗剑朝,阚先学.山西省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8-22.
[128]罗剑朝,韩红.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39-142.
[129]高志杰,罗剑朝.我国开发浓缩苹果汁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8(01):102-104.
[130]阚先学,韩秀兰,罗剑朝.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02-107.
[131]张晓艳,罗剑朝.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的调查[J].经济问题,2007(08):70-72.
[132]李延敏,罗剑朝.农户借贷行为区域差异分析及金融对策[J].农村经济,2006(11):60-63.
[133]高志杰,罗剑朝.发达国家农产品期权市场发展规律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31-133+160.
[134]何剑伟,罗剑朝.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20):171-174.
[135]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17-21.
[136]邓国取,罗剑朝.美国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1-25.
[137]伏晓东,罗剑朝.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大力发展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0-13.
[138]邓国取,徐明岗,罗剑朝.东北农区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商业研究,2006(18):140-144.
[139]张军,罗剑朝.“非中介化”、农户货币偏好与农户信用重建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03):8-13.
[140]王信,罗剑朝.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与金融支持问题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40-44.
[141]安增龙,罗剑朝.农民工工资权侵害原因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24):119-123.
[142]李延敏,罗剑朝.中国农户借贷增长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09):24-27.
[143]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阐析与行为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5(08):40-43.
[144]武晓明,罗剑朝,邓颖.生态资本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57-61.
[145]于转利,罗剑朝,张海鹏,王勇胜.退耕还林(草)的博弈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8-20.
[146]郭婵,罗剑朝.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5(04):83-85.
[147]李延敏,杨林,罗剑朝.西部地区农户信贷供给分析[J].财贸研究,2005(02):34-38.
[148]吴后宽,罗剑朝.农业财政投资效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5(04):99-101.
[149]李文刚,罗剑朝,朱兆婷.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5-18.
[150]郭婵,罗剑朝.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经济,2005(01):77-79.
[151]李延敏,罗剑朝.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02):84-88.
[152]罗剑朝.“三农”经济与农村金融学科建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30-136.
[153]王文莉,罗剑朝.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创新跟踪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管理现代化,2004(04):57-59.
[154]安增龙,罗剑朝.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和供给[J].调研世界,2004(08):25-28+42.
[155]史建俊,罗剑朝.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6.
[156]聂强,张颖慧,罗剑朝.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农地金融切入点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65-68.
[157]聂强,张颖慧,罗剑朝.资源整合与体制创新:国家农业园区发展战略构想——杨凌示范区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J].中国科技论坛,2003(02):27-30.
[158]聂强,张颖慧,罗剑朝.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方案设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61-64.
[159]吴应华,罗剑朝.论当前加强财政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必要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60-64.
[160]罗剑朝,聂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5-7.
[161]吴应华,聂强,罗剑朝.“九五”期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62-65.
[162]罗剑朝.论农地流转市场化与农民职业保障社会化的政策[J].河北学刊,2000(05):37-41.
[163]马述忠,罗剑朝,罗丹.关于高等教育启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9(03):18-20.
[164]王文莉,罗剑朝,刘兴旺.农村合作基金会规范发展探索[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01):71-75.
[165]马述忠,李寿山,罗剑朝.我国粮食供求前景与实现平衡面临的问题[J].经济问题,1998(06):40-42.
[166]罗剑朝,徐恩波.工商企业集团投资农业的若干问题分析[J].投资研究,1998(02):21-24.
[167]马述忠,罗剑朝,王会峰.关于中国农业利用外资问题的分析[J].经济纵横,1998(01):12-14.
[168]罗剑朝.陕西农村主导产业的全面开发与宏观指导[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S1):68-72.
[169]罗剑朝,李双元.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1997(11):38-40.
[170]罗剑朝.我国农业投资逆常规变动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1996(02):3-11.
[171]罗剑朝.市场经济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5(06):17-22.
[172]罗剑朝.农业投资变动的国际趋势和经验[J].投资研究,1995(10):20-26.
[173]罗剑朝.市场经济与农业投资政策选择[J].投资研究,1995(05):1-5.
[174]罗剑朝.农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运用[J].经济问题,1994(04):19-23.
[175]罗剑朝.农业投资:内涵、类型及现实特点[J].投资研究,1993(08):30-36+29.
[176]罗剑朝.论增加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J].经济问题,1993(07):20-21.
[177]罗剑朝.试论农业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同[J].经济纵横,1993(02):46-49.
[178]罗剑朝.农业投资的运行及其分析[J].学习与探索,1991(01):86-91.
[179]罗剑朝.农业投资的运行及其分析[J].人文杂志,1990(06):46-51.
[180]罗剑朝,史清华.我国“人地剪刀差”分析与“人地工程”实施对策[J].经济问题,1989(12):67-68.
媒体报道一:
向农村金融“哥德巴赫猜想”挺进
——访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罗剑朝
来源:科学中国人 查看原文
媒体报道二:
罗剑朝 王曙光 马九杰:农村金融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当今,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正在进入快车道,一个产权多样化、规模多层次、多类型、可持续、广覆盖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推动形成适度竞争局面
“中国农村金融正迎来战略机遇期。未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必然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层次市场共同构建、多元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共同支撑的体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认为,中国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他表示,基层的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村镇银行、农信社、农商行和农合行,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农行和邮储等,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个新谱系。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微型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剑朝认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可以直接推动社会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事关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要从政治的高度、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思考“三农”问题,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当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适度竞争局面还没有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认为,推进普惠金融,农村是重点难点。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他进一步解释,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和运用可以帮助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物质资本积累能力、投资能力、土地及相关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同时提升农村农业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2月24日09:18
媒体报道三:
罗剑朝团队在农村金融智库建设取得新成就
6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认为:“团队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成效的工作,建议教育部给予滚动支持。”
2011年12月,该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以来,在罗剑朝教授的带领下,凝聚力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与配置效率评价、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跟踪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模式比较、促进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和创新性研究平台,对构建完善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支持。目前该创新团队已建成总数据点40万个、初步开放共享的农村金融数据库1个;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任务66项,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4项;出版农村金融创新团队系列专著7部,英文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84篇,其中,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各1篇;提交政策咨询报告4项,其中,“关于警惕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倾向”、“关于加大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获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批示、批复;4项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陕西省高陵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杨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采纳、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据介绍,项目执行期间,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1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6人,培育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获批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1人;培养硕士学位224人、博士学位36人,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验收专家组希望罗剑朝创新团队继续挖掘宝贵数据背后的信息,深入开展项目持续研究,并进一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应对农村金融新动向、新进展、新趋势中提供决策支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形成特色明显的农村金融高水平“智库”。
来源:科学网 2015年6月18日 16:19
媒体报道四:
罗剑朝: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奋力求索
“很好,祝贺!要及时总结,大力推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持。”这是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在省委《每日要情》上的批示。此期要情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罗剑朝教授带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在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支持下,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11月5日,第21届杨凌农高会举行的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恳谈会上,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以色列、阿根廷、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等国家的农业问题专家、涉农企业管理者、政府机构官员等对罗剑朝创新团队在中国西部农地抵押贷款制度建立方面的研究结果予以肯定评价。
9月21日-22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杨凌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孟加拉、巴基斯坦5国高校、科研单位和金融管理部门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农村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罗剑朝带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因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
……
上述反响,仅仅是罗剑朝及其创新团队累累硕果的冰山一角。厚积薄发,继往开来,由于他们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成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学科被公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西部农村金融研究的中心。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4年12月16日9:09,查看全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309348.shtm.
媒体报道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解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风清气正勇登攀
编者按: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人民网陕西频道记者特别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罗剑朝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全文涉及“三农”问题八个方面,共33条。
该文件具有以下亮点:
以城乡发展一体化统领“三农”工作,立意宏观,思路开阔,举措有力。提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编制村庄规划,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是在“五位一体”新格局下顺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趋势的新布局,适应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阶段的新需要,有利于跳出农业农村思维全方位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
首次提出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因地制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文件提出的改革举措有多项,主要是: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制推动;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这些改革政策符合当前“三农”实际,也是对此前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的具体化、精细化和完善,可望取得新的突破。
文件对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给予了充分重视,有助于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三难”问题,可以改变农村金融严重滞后农村发展、农村金融滞后城市金融的非均衡局面,能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文件明确提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这与本团队多年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及政策建议相吻合,也更加坚定了本团队继续研究的自信心。文件还提出强化大中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可促进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金融”体系。
文件提出的“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指导了地处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立足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和道路,坚持“顶天”和“立地”相结合,才能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中做出西北农林科大人的贡献,更好地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
总之,2014年“一号文件”思路“新”,内容“全”,举措“实”,含金量“高”,是党中央新世纪以来送给全国农民的第11份新年大礼,必将成为引领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指导性文件彪炳史册。(张龙 罗剑朝)
来源: 人民网-陕西频道 2014年01月21日19:03
媒体报道六:
为破解“穷人金融难题”奋力前行
———记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经管学院二级教授罗剑朝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穷人的经济学。
——197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贺词
“三农”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校,有一位着力研究、破解“穷人金融难题”的专家,他,就是长期致力于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管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等领域研究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长期以来,他在科教领域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题从实际来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舍默曾提出过经济学上的“银行家悖论”:假如你是个银行家,有一笔可供借贷的款项,如果你把钱借给信用记录差的人,你冒的风险就很大,他们可能还不了钱,甚至搞得你破产。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矛盾局面:把钱借给最需要借钱的人,往往信用风险都很大,因此这些人得不到贷款;而最不需要借钱的人,信用记录最好,因此反而能得到贷款,其结果就是越需要帮助的穷人越难获得金融帮助。
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是确实需要着力破解的农村金融难题。
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在我校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本硕博连读10年的博士,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罗剑朝非常熟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因而更加明确破解这一难题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1992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他便集中目标开展农村金融研究,一干就是整整20年。
博士毕业后的20年间,为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促进农业发展,他先后从农业投资宏观理论与政策、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率评估与监督、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风险分担理论和应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多个层面、多个视角,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思路、总体方案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瓦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这就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提供了有利机遇。在此背景下,罗剑朝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内生性道路的必然选择。
农村金融作为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资金融通问题,为具有发展潜力而缺乏资金的农村中小企业、农民等“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其意义十分重要。2006年,“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打破了近百年的金融业运行“铁律”,从根本上改变了“锦上添花”的金融发展理念,使得金融真正发挥对无信用、无担保、收入低人群“雪中送炭”的效应,使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乡村银行的成功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事业,也证明了罗剑朝研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
科峰勇登攀
罗剑朝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也是现代农业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供求错位与结构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是导致农业不发达、农村落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农村金融依然是整个金融体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短腿”。
针对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罗剑朝围绕金融理论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工程与农村金融管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际,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沿着“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政府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的研究轨迹,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在着力破解“穷人金融难题”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研究工作中,他认真组织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统计数据、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检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项,在《金融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CSSCI源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教材6部。其中独著出版的《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获1995年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8年12月获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的《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系国内系统论述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问题的第一部学术专著,2009年9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多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陕西省金融学会、陕西省农经学会优秀成果奖。
尤其是他带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第一支国家级创新团队,同时也成为破解“穷人金融难题”的生力军。
该创新团队以“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为主攻方向,对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及配置效率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村金融需求方的行为及信贷约束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农村金融供给方的运行机制、效率与影响及其整合关系,提出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业链融资为突破口的农村金融工具与金融模式创新方案,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构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政策体系,为提高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及金融机构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为构建面向“小农”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与发展“穷人金融”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一串串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也为罗剑朝赢得了应得的荣誉——他曾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先后获 “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杨凌农业科技开发基金“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4岁时便破格晋升为教授,35岁就成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成果惠“三农”
科研成果,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果只停留在论文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层面上,那就说明其社会价值远未发挥出来。由于罗剑朝所开展的研究都是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因此,许多项目一经完成,其成果便很快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他主持完成的关于“西部地区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方案与风险分担”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立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构建新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投融资服务体系》报告中,并得到了中国银监会的高度肯定,杨凌示范区的农村金融改革也由此拉开序幕。2009年12月,杨凌示范区被中国银监会列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2010年1月,国务院明确表示支持示范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由罗剑朝长期重点研究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的相关成果,也已被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高陵县农村产权流转中心在制定相关文件时采纳应用,许多建议措施已被用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中。
目前,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迅速,2010年上半年,示范区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1.04亿元,是2009年同期的近两倍。2010年9月末,全区农业贷款余额645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93%。2011年前三季度,区内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5.8%,生产总值、一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村产权与现代金融的有效对接,初步解决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融资难、抵押难、担保难等农村金融领域的难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融时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对农村金融的“杨凌模式”均进行了连续报道。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往的成绩并没有让罗剑朝放缓前进的步伐。面对新的形势,他决心坚定不移地沿着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与发展“穷人金融”这条道路继续奋力前行,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
媒体报道七:
农地金融遭遇政策困境
■本报记者 陶婷 北京报道
“允许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第一步”,11月20日,在谈到如何将农村金融改革与土地结合起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到“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较之十三届三中全会,政策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农村金融性问题归根结底与土地能否抵押贷款相关。土地承包权在不断流转中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农民金融才能被激活。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显然是农地金融绕不过去的坎儿。接到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电话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为农地金融迈出了第一步兴奋不已。在数年前,罗剑朝以及课题小组就致力于农地金融研究。然而,高兴之余,罗剑朝不无担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以及拍卖等相关流程如何操作,涉及金融、技术细节以及防范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农地金融制度还有很多难关要过。
天门率先试水
在得知“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出现在三中全会公文,湖北省天门市经济管理局局长王先文又喜又忧,对于早就将信贷资本与农地金融结合起来的天门来说,其被赋予政策层面意义,是个利好。然而,忧的是,这能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吗?
2009年7月,湖北天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傅国胜与天门市皂市镇农民张东平、高建军、付义成、金文涛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第一单,贷款额为55万元。当时天门市政府对此充满期待,希望通过金融创新激活农村“沉睡资本”。然而,以经营权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这一改革,由于土地经营权抵押缺乏法律基础、缺乏土地评估机构等现实难题,这场改革在现实操作中并没有明显成效。
四年过去了,天门如今状况怎样?王先文向记者介绍,目前天门市土地流转45万亩,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额仅为3000多万元。而且所得并非只来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还涉及其他物权。
究其原因,王先文坦言,“农业生产存在一定风险,银行贷款时要对风险予以评估,即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全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也不能把地盘走。”对此,罗剑朝亦认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银行很难在法律意义上真正拿土地经营权防范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天门市支行内部人士则表示,这项工作主要由银行和政府主导,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政府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应起到影响金融机构对农民进行倾斜的作用。
杨凌之殇
实际上,因受种种限制,农地金融遇阻,湖北天门并非孤案。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曾试图将信贷资本与农地金融结合起来,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1997年,杨凌成立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396元,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部分周边县区,这种“灯下黑”的现象与杨凌的地位很不协调,示范效应难以体现。
缺资金、贷款难,成为农民发展经济面临的一道坎。2011年6月,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网站上曾发布《杨凌示范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落款日期为2010年8月。其中详细列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村房屋抵押、生物资产抵押等贷款抵押细则。
然而,11月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凌区工业园区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以上所提到的改革杨凌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该人士透露,杨凌区曾想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等抵押方式盘活资产,为农民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到各地调研后,起草了试行办法,但受国家法律政策所限,且杨凌当时有其他渠道引进资金,该试行办法实际操作就此搁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田晨光表示,现有法律依然是规定集体土地不允许入市,并且都是以试点形式摸索展开,目前亟需制度支持和政策完善。
如今“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有了政策性的突破,杨凌区工业园区办相关人士表示,杨凌在土地抵押这方面肯定要推行,但这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远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政策掣肘
尽管现在一纸公文打破原有桎梏,“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与“土地承包权可以抵押”让人有“未来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上,将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揣测,且各方都对未来走向充满期待。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湖北天门,还是陕西杨凌,国内目前对农地金融制度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尚不够深入,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模式构想尚未形成。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农地金融,还有很多难关要过。
罗剑朝表示,若要想突出重围,首先,这就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法》、《土地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都得重新修订,若按照原有法律去实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后项目若出现亏损,银行会考虑风险,根本不愿意贷款。
另外,稳定承包经营权后,主办银行是谁?怎么真正将抵押权运行到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上?对此,罗剑朝表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信社等都有能力承担农地金融业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筹建新建土地金融公司或土地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
然而,这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设想,“接下来是否做、如何做是国家顶层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罗剑朝表示。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16:02 作者:陶婷
媒体报道八:
发挥杨凌优势解决『三农』问题
——访市人大代表罗剑朝
罗剑朝代表来自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 “三农”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目标,让他振奋不已。
罗剑朝说,庄长兴市长的《报告》具有“全”“实”“新”“准”等重要特点,特别是“民生五大工程”切实符合咸阳实际,方向明、出拳准。“对‘三农’问题如何破解?”罗剑朝说,要充分发挥邻近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地缘优势,依靠科技兴农、富农。一是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主要是食品加工、畜牧养殖、果菜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二是推进家庭适度规模种植、养殖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中介组织,着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五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来源:《咸阳日报》2009年
媒体报道九:
如何依靠陕西特色农产品来创业(图)
漫画/张永文
陕北的大枣,商 洛的核桃、板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陕西的创业者如何借助我们特色农产品进行创业呢?
最近,大葱成为农产品市场上的“明星”,农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再加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创业机会。那么在农业领域如何创业?选择哪些方式创业?在农业领域创业又需要具备什么心态?
本期“创业沙龙”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陕西教育学院教授、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翟文俊;陕西省林业厅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尚峰;陕西省秦岭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义芳;原陕西广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以及部分创业者,就农业领域的创业话题展开了讨论。
都去种大葱将卖一毛钱两根
主持人:近期,农产品市场上被炒得最热的当属大葱,价格暴涨至10元两根,再加上此前大蒜、生姜等疯涨,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
高尚峰:按道理说,不管是大蒜、生姜还是大葱,其本身只不过是一种农产品,而且还是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品种,成本并不高,种植难度也不大。但价格都曾出现暴涨,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存量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是有人在炒作。
罗剑朝:这给我们的创业者以启示,不要看什么涨价就去干什么,大蒜曾经卖十元钱一斤,现在也就是三四元一斤。如果农民们看到大葱现在卖十元两根,都一窝蜂去种,过不了多长时间,很有可能出现一毛钱可以买两根大葱的情况。譬如西安市高陵县的芹菜,曾经免费让人来收割,都没人来。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做什么事情不要仅仅看到目前的现象,要有长远眼光。
马义芳:对于想依靠农业项目进行创业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看好一个项目,坚持做下去,不要看什么热、什么眼前很赚钱,就去搞什么,只有在一个行业沉下来,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农业项目应当成工业来做
主持人:很多创业者都想把农业做成产业,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起,在这个过程中该注意什么呢?
王莹:很多人把农业当成农业来做,我认为应该把农业当工业来做。规模化的养猪场,从建设时期就应当按工业项目来管理。我们建第一个猪场的时候,就是按农业项目来走的,不知道规则在哪。而作为工业化项目必须要找正规的设计院来设计。咱们做房地产出来的施工者,给人盖房子都是1.2米的窗户,然而,给猪盖房子真正需要的是1米高的窗户。所有东西都有规则,没有工业化的严谨性,后续的工作都会出问题。
高尚峰:只有工业化才能将这个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展。不把农业项目当工业项目来做,后面的产业链都延伸不开来。但是,农业项目工业化的前提是必须要贴合这个项目,要在熟悉该项目的前提之下,再进行工业化。
罗剑朝:这个问题说明了这些搞生猪养殖的人,只知道盖房子,没有想到这房子盖起来是给谁住。这从侧面说明农业的工业化也是需要以农业本身的特点为基础,不遵守农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工业化,自然难以获得成功。
核桃板栗大枣要有牌子
主持人:如何利用特色农产品创业,例如商洛,怎么样把当地的核桃和板栗做大?陕北的创业者如何借助大枣来创业?
翟文俊:有些可以做品牌,有些可以做深加工。譬如板栗可以进行深加工,可以制作板栗粉等,从而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为创业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最好有自己的牌子。从核桃来看,由于全国核桃产量较大,因此,只有从品牌的角度出发,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才具有竞争力。
王莹:我认为目前最好的思路就是做品牌,因为没有品牌就没有产业化。一个叫做野山栗的栗子,不知谁给做了个策划,满大街都是炒野山栗的,红火得很。其实它和平常卖的栗子区别就是品牌化。
高尚峰: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好想你”,主要经营大枣业务。人家以大枣为主营业务都可以将企业上市,而我们陕北的大枣名气这么大,却没有几家知名的企业。这几年陕北大枣不断在引进外地的一些所谓的先进品种,而这些品种并不适合陕北的水土,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有问题,我们应该将陕北自己的大枣品种进行大规模推广,这些品种才真正是陕北的特色,然后进行品牌化,只有这样才具有自身的特色,才能赚大钱。
马义芳:现在农业领域已进入品牌化的农业竞争时代,我们秦岭深山里面的特色产品,具有很大的品牌提升空间。
靠农业创业要耐得住等得起
主持人:最后,请各位专家给想依靠农业来创业的创业者们提几点建议。
罗剑朝:农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首先要立足当地资源,形成资源优势,形成产品优势,才能见到效益。创业者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是短期的。我们研究中小企业都知道,小企业三年打基础,五年才能熟悉市场,八年站稳脚跟,农业企业还需要再加两到三年,要按十年以上来准备。没有这种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翟文俊:我是搞农产品加工研究的,从这个行业来看,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那些性格不温不火的人,慢慢地磨成的。尽管刚开始资金量少一点,但是不要害怕,慢慢积累,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和毅力来搞农业,才可能会获得成功。一定要脚踏实地,急功近利没门!要有思想,有信念,要耐得住、等得起。
高尚峰:农业不是赚钱很快的商业,要想依靠农业赚钱,一定要打好基础。
本报记者胡晓军
实习记者李宁强
来源: 华商报
媒体报道十:
洛川苹果 为啥不愁卖
昨夜是“平安夜”,一些地方有送苹果的礼节,寓意“平安”。但是近日却爆出甘肃、山东、河北等全国苹果主产区苹果滞销的问题,一些地区甚至多达几十万吨。相比之下,陕西苹果主产区之一的洛川县,截至目前苹果已售出近 九成。
洛川苹果缘何不愁卖?记者采访发现,洛川苹果畅销背后,除了自然优势外,和当地果农精心“务果”、标准化生产、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化运作密不可分。
1预计产值达29亿元目前已销售88%
据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王建锋介绍,今年洛川苹果产量达85.6万吨,预计产值达29亿元,目前洛川苹果已销售88%。
“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洛川苹果畅销的最重要原因是质量优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认为,“洛川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成就了该区域是果树最优适种区。”据悉,洛川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全部符合日照、降雨量、海拔等苹果生长7项气候指标要求的最佳苹果优生区。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洛川被誉为“苹果之乡”。记者采访中听到果农援引的一段“佳话”:上个世纪末,全国政协原常委杨植霖曾为洛川苹果题诗,“金粉漫施悦人颜,食后流涎仍觉甜。笑问珍奇何处出?神工点缀洛川塬”。其中“金粉漫施”指的是洛川苹果的色泽鲜艳,“食后流涎”是说洛川苹果的甘甜可口。
11月29日,在记者乘车从延安到洛川县城的路上,不停听到有乘客“抱怨”说:几次在洛川出差,慕名想买个苹果吃,但几乎找遍县城水果店,却被告知均不卖苹果。这是为什么?记者采访了一家水果店老板,他说:“因为本地人几乎户户有苹果树,家家有苹果,所以即使我们卖苹果,也没人买啊。”
据悉,2011年洛川苹果总产量74.5万吨,总收入为26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7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978元的95%。
2从农户到政府人员都熟知务果步骤
王建锋把洛川苹果畅销的重要原因归结于“标准化生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有村民说:“近年冰雹天气比较少,就是因为保护措施也比较及时。每个村点都有打炮手,专门负责在冰雹来临之前就打散它。”记者在路过方圆几十里的苹果园看到,目前果园里有各种防雹、防虫器材。据介绍,2009年洛川县政府投入850万元用于购置太阳能杀虫灯及搭建防雹网,以便及时防护自然灾害。
另外,洛川在提高优果率方面也“下了很多工夫”。“一样的人工,一样的投入,一样的苹果,但大小有别,60规格(苹果直径为60毫米,以下同)的在市场上卖1.5元/斤,80规格的卖2.3元/斤-3.8元/斤,你看哪个划算?”杨姓农户说,“根据通风、透光原理,目前打算隔一棵、挖一棵苹果树,就是为了提高优果率。”据悉,目前洛川建成苹果项目示范区2.5万亩,优果率由2007年的75%提高到90%,提高了15%;项目区人均苹果纯收入由2007年的4120元,提高到13000元。
令记者意外的是,从洛川的普通农户到政府工作人员,都能非常清晰地叙述“务果步骤”。“就在这个时节,即秋天下果后,就要为果园施肥了,即秋施基肥;冬剪则一直持续到正月;春天开花前期要将树干、树枝腐烂的部分刮走;4月进行持续半个月左右的疏花;5月初历时20天左右疏果;6月为苹果套袋子;9月展开夏季修剪、锄草、喷农药等,卸下第一层果袋,以及为苹果着色均匀而在地上铺反光膜;10月初摘苹果,并挑拣及根据苹果大小进行分级……”洛川县外宣办副主任杨帆告诉记者,“苹果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家家户户都会精心作业、熟知务果的所有步骤。”
3“今年赶上了好价格,全靠信息及时”
“全国很多苹果主产区出现滞销,这与其果农的‘惜售’心理有极大关系。因为果农往往只参照往年的高价格行情,而对苹果高价格有很高的期待,全然不顾或不清楚当下价格情况及走势。”罗剑朝分析认为,“相比之下,洛川在信息化方面做得比较好,农户对苹果价格行情掌握得比较及时,这也是洛川苹果不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11月30日上午,记者在距洛川县城75公里的洛川县百益乡采访时,听一位村民称:“今年赶上好价格的趟儿了,全靠信息及时,都卖到了3.8元/斤。”据悉,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洛川苹果在农户手里最高卖到了3.9元/斤,目前则是2.3元/斤,跌幅近50%。对此,杨帆称:“一般来说苹果价格都遵循一个规律:双节前高开,双节后下调,春节后再上涨。在此期间,农户及时获悉市场行情,伺机适时地出手很重要。”
记者在一个村头看到,LED屏上面显示着各地的苹果价格行情。洛川百益乡副乡长王延斌说:“县里专门成立了苹果信息中心,定期及时地向农户播报全国各地苹果的价格行情,期望农户把握最好时机出手。目前在苹果科研、销售物流、价格行情等方面,都能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
4已建立五级销售网络一个苹果可卖到10多元
“不像有些苹果滞销地一样只顾埋头生产,洛川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大力投入,也是其苹果畅销的原因之一。”罗剑朝分析说,“洛川政府牵头,在组建营销队伍,构建营销网络方面都有很多投入,弥补了农户的不足。”
据王建锋介绍,80%的洛川苹果销至广州、无锡、福建、厦门、海南等东南沿海城市。从销售渠道来看,“外地客商收了70%,经销合作社消化20%,剩余10%走了专卖店渠道”。
“比如在中秋、国庆‘双节’前,以80规格的富士为例,外地客商从农户手中收走是3.9元/斤,在各大批发市场则卖5元以上的价格。而合作社往往要以比客商高两角钱的价格从农户手里收。”川绿佳源果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国良说,“一斤能称一个半苹果,价格为4.1元,平均一个苹果卖2.7元。但我们几乎是论个儿卖,一个苹果售价可以在10元以上。比如12头的一箱苹果,直销窗口大概卖150元。”
杨帆介绍,洛川已建立了经销大户、冷库业主、专业合作社、经纪员等五级销售网络;在开拓市场方面,相继在香港、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福州等城市建立了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21处,目前还在开辟西南、西北、东北等边贸市场。“目前洛川苹果已形成覆盖全国28个省市,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网络。”杨帆说。
5知名度高品牌估价超30亿元
“洛川苹果的品牌好,知名度高,是其销售快的主要原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霍学喜表示。
“洛川苹果在市场化开发,品牌化营销方面,相比陕西其他苹果基地要做得更好一些。”省果业局杨建伟认为,“陕西是果业大省,现有苹果基地多达30个,洛川是其一,但从产量、面积、产业化发展方面,洛川走在了全省前列。”
据杨帆介绍,洛川近年确立了“挖掘苹果文化、实施品牌战略”的营销思路,成立了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协会,发挥其在产业提升、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杨帆说:“2007年至2011年,洛川连续五年举办了‘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节’,这对全县苹果销售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洛川苹果先后取得加拿大、南非等七国出口认证;目前年出口鲜苹果突破10万吨,出口增值2亿元。”
“洛川苹果”品牌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品牌估值达到30多亿。2010年,由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论坛”,将陕西“洛川苹果”品牌估价为30.36亿元;同年,“洛川苹果”荣获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广州亚运会专供水果冠名权,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王艳 采写
“五问”洛川苹果
记者采访发现,洛川苹果的经营成效在业界得到普遍认可,但也引来不少争议,如产业链是否过短,“一县一业”是否存在风险,等等。 一问:苹果产业链条是否太短?
据王建锋介绍:“因为原果都不够销售,近年洛川苹果大多卖了鲜果,深加工不足5%。”对此,有业内人士质疑:洛川苹果走的是最传统的农贸销售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洛川只是一个“大果农”,并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苹果产业。
对此,罗剑朝建议,包括洛川苹果在内的陕西应该“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一步升级产业:“生产销售方面,要提高苹果组织化程度,目前的合作社没有真正起到连接农户、协调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产业链条方面应加大储藏、冷运输、加工等环节,培育各环节龙头企业;信息化方面,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告知市场行情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能预测市场价格走势的产业信息发布体系。”
二问:“一县一业”是否有风险?
“洛川是典型的‘一县一业’。政府人员工资都要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洛川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数据显示,洛川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一县一业”发展,是否存在产业依赖风险?“产业结构太单一,存在很大风险。”霍学喜说,“苹果产业极端地、过度地专业化开发,将带来土壤有机质供应严重不足,也不利于畜牧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真不知道洛川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儿?”
“洛川应该改变传统的从面积上扩张的种树战略,事实上种30万亩就足够了,因此要改变为质量型发展战略,在提高优果率方面下工夫。”霍学喜说。
三问: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怎么办?
业内人士认为,洛川苹果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引擎动力,将与苹果定价权、以及相关联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影响直接相联系。
“目前洛川没有龙头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没有起到龙头作用。”王建锋说,“若经过市场的淘汰洗礼,最后只剩下10个左右的合作社,如果有一个最大的总社,那么就会形成规模效应,也容易形成拳头经济,也有与外地客商叫价的机会。”
四问:陕西苹果如何避免自相残杀?
记者接触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西安相当一部分‘洛川苹果’,不是真正的洛川苹果”。
“在农户手里,洛川苹果已经卖到了每斤三块多,再加上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西安市民怎么可能吃到每斤两三块钱的洛川苹果呢?”
洛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说:“因为洛川苹果更容易销售,所以客商把其他地方的苹果也打上了‘洛川苹果’的牌子。”
对此,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不只是洛川,整个渭北都是苹果最优适产区,这些地方苹果的质量、口感都很好。”因此张宝通建议:“政府应该整合资源,打出‘陕西苹果’、‘陕西渭北苹果’的牌子,以免陕西苹果自相残杀。”
五问:如何争得苹果定价权?
“陕西苹果汁占到世界果汁产量的半壁江山,但苹果仍不掌握定价权,这很遗憾。”中财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续剑锋忧虑地说。
续剑锋认为:“要掌握定价权,就需要有形成基准价的区域乃至全国市场,比如大家参考陕西苹果的价格指数来确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苹果及果汁价格。因此就需要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运作的微观主体,比如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能够有话语权。”
张宝通则认为,政府若整合资源,打出统一的陕西苹果品牌,更利于陕西苹果大省掌握定价权。西安财经学院研究员李青俊则认为:“陕西苹果应该做高端市场,加大投入。”
来源: 华商报
媒体报道十一:
陕西小吃应向沙县小吃学些啥
“沙县把小吃做成了大产业,是一种高明的决策。”在陕西省烹饪餐饮协会会长李有堂看来,沙县当地资源有限,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而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沙县小吃,既能让传统小吃发展壮大成产业,又能解决当地农民致富问题。
当然,沙县小吃要上市,仍面临不少问题。李有堂认为,餐饮企业尤其 是较为分散的小企业的上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财务制度的不规范。“小吃店有收现金的,有刷卡的,有收钱不给发票的,而且不可能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如果要上市,这方面急需规范。”
而沙县小吃在全国遍地开花,欲连锁经营、谋求上市的举措,也给了陕西小吃“走出去”的借鉴意义。李有堂希望能够向沙县学习,一方面需要有政府方面的支持和重视,另一方面要和解决中低收入者的问题相结合。“沙县成立了专门的培训、维权等机构,保证了沙县小吃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这对我们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则认为,小吃上市面临产权界定和标准化生产的难题。罗剑朝建议,陕西小吃要想上市,可以先组成若干个公司,通过几年的规范经营,为上市打基础。本报记者刘雪涛
来源:华商报
媒体报道十二:
联想与本地资本抢食周至猕猴桃
周至县华茂果品专业合作社工人正在分选猕猴桃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摄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这是唐代诗人岑参描写猕猴桃的诗句。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周至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 生产县,如今更是吸引了联想控股前来投资。此外,本地的农业企业也已进入周至争抢猕猴桃市场。
联想投资4亿元“水果之王”要变高端水果
陈建芳老人今年77岁了,是周至县广济镇高家庄村二组村民,种植猕猴桃已经十多年了。12月26日,记者来到陈大爷的家里,他把记者带到他自家的猕猴桃园子里参观,“种植猕猴桃是个好事情,你看,我刚刚给树木修剪了枝条,修剪完了,基本就没什么事情了,就等着明年收果子了!”他说。
猕猴桃给周至县农民带来富裕,也引来产业资本的青睐。
2011年6月初,周至县政府与世界500强企业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控股)签约猕猴桃产业合作项目,由联想控股专做果业投资运营的子公司——北京华夏联诚果业商贸公司总投资4亿元,在周至建设5万吨产能的物流中心、周至公司总部、猕猴桃科研中心和1500亩示范园,通过专利产品授权带动5万亩园区产业升级并负责产品的国内外销售。
最近关于联想控股在河南再度投资猕猴桃的消息引发关注。一年多过去了,项目进展如何?记者12月26日来到周至,联系到了北京华夏联诚果业公司周至猕猴桃项目的负责人杜新荣,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项目正在进展,但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相关事宜可以从当地政府部门了解。
记者来到周至县翠峰镇史务村,联想在周至投资的猕猴桃项目主要在该村子。记者看到,村口竖立着两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华夏联诚精准农业示范园”的字样。
记者联系到翠峰镇负责该项目的副镇长李想,她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项目正在推进,1200亩土地的流转已经基本上全部结束,随后联想方面将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种植与全面的布局。”
记者设法联系到联想控股负责周至项目的一位技术人员。该人士称,联想种植猕猴桃,重视的是质量,要精细化种植猕猴桃,要将这个“水果之王”打造成高端水果。
对于业界猜测的会不会还有旅游休闲项目,该人士称“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主要业务还是以种植为主,即使有,旅游休闲项目也仅仅只是配套而已。
本地企业抢市场万亩园区已见雏形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周至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7.1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40%。仅今年全县猕猴桃销售收入就达到21亿元,果区人均猕猴桃收入高达8800元。
周至的猕猴桃不仅引来了诸如联想控股这样的资本大鳄,也引起了本地企业的极大兴趣。
“由现代新农业集团投资的万亩猕猴桃种植示范区已经进入了施工阶段,该企业的投资速度快,额度也较大,目前的投资额已经超过3000万元。”周至县果业局宣传科科长张晓斌对记者说。
12月26日,记者在该县马召镇崇耕村的中国猕猴桃主题公园看到,虽然寒气袭人,但现场的工人还在施工。现代新农业集团秦岭鲜都生态农业股份公司经理宋飞介绍说,该园区规划面积10050亩,分为五个不同新优品种种植示范区,中心建有绿色长廊和观光道,进行新优品种展示和休闲体验采摘。同时,沿园区内自然河流建成集水面景观和园林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游乐区,最终体验为一体的高标准猕猴桃综合展示区,使其成为国内首个猕猴桃主题公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园区门口的主楼也正在建设中,而园区里已经种植了不少猕猴桃树。记者看到上面写着“徐香”等不同的品种名称。宋飞告诉记者:“不同的行种植着不同品种的猕猴桃,主要是为了游客采摘方便,品尝不同味道的猕猴桃。”
小打小闹难“结大果”产业化需借助资本杠杆
“周至非常适宜种植猕猴桃!”陕西省果业局生产处黄长科处长告诉记者。秦岭山区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天然基因库,是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该区域成为一些资本大鳄抢食猕猴桃的风水宝地。
周至县华茂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田养峰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猕猴桃价格的上涨,周至果农尝到了种植猕猴桃的好处。举例来说,一亩地如果种植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的纯收入还不到一千元;如果种植猕猴桃,一年的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种一年猕猴桃的效益要等于种十年的庄稼。这样的账农户都会算,这也是这些年来周至猕猴桃产业越发壮大的主要原因。
产业资本的不断介入,无疑将加快周至猕猴桃产业开始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跨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认为,近年来包括联想控股、网易、绿城等资本大鳄纷纷进军农业产业,主要是看好一些高端的农产品。猕猴桃属于高端水果,未来发展空间较大。联想控股选择周至,主要是看好这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土地资源。“农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资源、技术和人才。而资源恰恰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小打小闹难以获得更大的成果。未来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认为,从农业产业化来看,农产品的精细化和规模化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
在产业资本的介入之下,未来应该打造属于猕猴桃的自有品牌,只有品牌化才能让周至的猕猴桃获得更大的效益。“资本与果业联姻,将是未来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罗剑朝说。
产业现状
周至猕猴桃价 今年坐了“过山车”
最近周至县拥有大型冷库的猕猴桃商们都蹙起了眉头,因为近期猕猴桃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今年10月批发价每市斤卖出创新高的3元 ,现在每市斤卖2元,商贩喊巨亏。
今年果价暴涨暴跌
据周至县果业局宣传科科长张晓斌介绍,周至县猕猴桃种植规模化生产基地的优势日益显现。在猕猴桃种植效益高和陕西省新栽园补贴优惠政策的拉动下,猕猴桃规模迅速扩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而且在国内和国际均有较大的影响。
“今年周至县的猕猴桃出现了历史上两个第一:首先,今年10月份猕猴桃成熟的时候,价格出现历史上的最高价,从园子批发,每市斤的价格在3元左右,这是十几年来最高的。第二是,最近猕猴桃价格突然下跌,跌幅非常大,每市斤的批发价基本在2元左右,有些甚至还不到2元。储藏猕猴桃的商贩和中间商们都亏损了!”田养峰告诉记者。
“一市斤3元收购来,在冷库里储藏了两个月,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大幅下跌,谁不亏钱呀?”田养峰说,“从进价到售价每市斤要亏1元钱,再加上储藏费用、人员工资等,大概5毛钱,每市斤估计要亏上1.5元左右。”
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发展
今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罕见的状况呢?田养峰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年猕猴桃价格持续上行,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元旦和春节期间,猕猴桃的价格更会出现上涨。“正是对今年猕猴桃价格会出现更大涨幅的预期,有些商贩还没有等猕猴桃成熟,就开始收购。没有成熟就收购的果子,即使放在冷库里,到了这时也会慢慢变质。正是这些果子的大量入市,导致近期猕猴桃价格出现大幅暴跌。”他说。
周至县拥有较大冷库的果商姚宗祥告诉记者:“个别果农给果子上一些不应该上的肥料,导致果子的口味出现变化,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罗剑朝认为,今年全国的水果出现了大丰收,不仅仅是猕猴桃,包括苹果、梨、柑橘等价格都比往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也说明猕猴桃在生产、加工、销售这条产业链上的市场反应、专业化程度不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他给出了几条建议,首先,要继续鼓励成立更多猕猴桃销售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其次,打造一批优质猕猴桃种植大户,带动更多的果农;再次,应增加金融服务,以促进果农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更快发展。
未来发展
不能只求产量“膨大”
质量比产量更重要。前些年由于个别农户在种植猕猴桃时,为了增加产量,给其使用膨大剂,影响到了周至猕猴桃的整体形象。现在随着猕猴桃规模化的生产,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西农大教授罗剑朝认为,规模大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不能一味追求大,在追求大的同时,更应该保障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决杜绝给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只有果子的质量上去了,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应该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督检验法规,猕猴桃产品的安全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建立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首当其冲,在生产、贮藏及加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卫生合格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并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体系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系统,才能实现猕猴桃产业走向国际化的目标。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胡晓军采写
来源: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