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生命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学术交流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赵博光,男,1944年5月出生,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动物学科组和林学学科组二审委。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7年6月任南京林业大学博导。  

社会兼职:

1、国际林联会员。

2、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

3、中国昆虫学会理事。

4、国家林业局林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

5、江苏昆虫学会副理事长。

6、国际化学生态学会会员。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计25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森林昆虫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有害生物生物控制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林业局项目:松萎蔫病病株早期诊断和防治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编号:[ 2011 ] 50号) ,2011.1-2013.12,主持人。

2. 国家林业局2010年度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森林病虫害生物控制及火灾生态调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03),2010.1-2013.12,子项目主持人。

3.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根据松萎蔫病致病新学说创立防治新方法及培育抗病新树种(项目编号:200704030),2007.09—2011.12,主持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大袋蛾性信息素第二组分鉴定与两组份的合成工艺(项目编号:30872031),2009.1-2011.12。

5.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森林害虫信息素分离鉴定和应用技术引进(项目编号:2005-4-19),2005.1-2009.12,主持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细菌共生致病机理(项目批准号:30430580),2005.1-2008.12,主持人。

7.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编号:BE2001359-1),2001.10-2005.12,主持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俄合作项目“松材线虫病的致病分子机理及防治新途径”(2004-2005年NSFC-RFBR协议项目批准清单 序号:18),2004-2005,中方主持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林木害虫行为作用的分子机理(项目编号:30170776),2002.1-2004.12,主持人。

10. 国家林业局项目:苦豆草生物碱防治松材线虫技术(项目编号:〔2002〕62),2002-2004,主持人。

11. 中美合作项目(与美国农业部合作):森林蛀干害虫的化学生态学,2002-2004,中方主持人。

12. 国家林业局项目:“杨树/泡桐高效营养保健注干剂的研究”培训项目,2004,主持人。

13.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注干机注干剂推广,2002,主持人。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松材线虫病的致病分子机理及防治新途径(项目编号:30030110),2001.1-2003.12,主持人。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加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举办的国际线虫学会年(项目编号:30310203090) ,2003.7.11-21,主持人。

16.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新品种植物-羽扇豆的引进(948项目)(项目编号:2000-04-29),2000-2002,主持人。

17. 江苏省外国专家局项目: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项目编号:20013200152),2001-2002,主持人。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加在葡萄牙埃乌拉大学举办的国际松材线虫研讨会(项目编号:3020103159) ,2001.8.20-22,主持人。

19. 江苏省科委项目:防治松材线虫病新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项目编号:BS99718 ),1999.1-2001.12,主持人。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应用植物源活性物质控制天牛种群的新途径(项目编号:39870623),1999.1-2001.12,主持人。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赴巴西参加17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项目编号:300107110328),2000.8,主持人。

22. 国家计委项目:内蒙古金驼药业集团总公司有毒灌草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见国家计委计司高计函【2000】082号文件),2000起,项目技术依托主持人。

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大袋蛾雄虫携带电荷的原理与规律(项目编号:39670613),1997.1-1999.12,主持人。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赴法国参加16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项目编号:39910211644),1999.11,主持人。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森林病原线虫毒性的分子基础(项目编号:39570590),1996.1~1998.12,主持人。

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赴美国参加15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项目编号:39810211041),1998.6,主持人。

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赴加拿大参加14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项目编号:39710210533),1997.7, 主持人。

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滕元新博士来华讲学(项目编号:39710710542),1997.4,主持人。

29. 国家科委项目:天牛综合防治应急计划,1993.1-1995.12,主要成员。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防治森林害虫的原理(项目编号:3917041),1992.1-1994.12,主持人。

发明专利:

1 欧洲熊蜂为油茶授粉增加坐果率的方法 赵博光;巨云为;李小平;林峰;王华光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5-04 2016-07-20

2 智能气候箱 苏峻;布佳鑫;周光超;赵博光;陈敏佳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5-04-21 2015-06-03

3 水杨酸甲酯作为松材线虫引诱剂的应用 赵博光;叶兼菱;林峰;王华光;高燕;刘秀华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3-05-24 2013-09-04

4 影响线虫趋向行为的微生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测方法 赵博光;叶兼菱;林峰;王华光;刘秀华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3-03-25 2013-07-17

5 一种3,13-二甲基十五烷酸(S)-2'-甲基-3'-戊醇酯的合成方法 王石发;赵博光;杨益琴;曹福亮;巨云为;徐徐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2-02-20 2012-07-25

6 松材线虫体壁表被层或SC在防护紫外辐射产品中的应用 赵博光;李荣贵;郭道森;刘秀华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11-05-05 2011-11-23

7 N-取代-3-蒎酮亚胺合成及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 王石发;杨益琴;李艳苹;谷文;赵博光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09-02-04 2009-07-15

8 一种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紫菌红素乙的方法 ZL 2008 1 0013913.1 李荣贵;郭群群;郭道森;赵博光 青岛大学;赵博光 中国专利 2008-09-11 2009-02-18

9 一种基于荧光假单胞菌鞭毛蛋白检测松材线虫病的方法,ZL 2008 1 0013913.18 李荣贵;郭道森;赵博光 青岛大学;赵博光 中国专利 2008-01-09 2008-12-31

10 实用新型专利:苍蝇诱捕器,专利号:ZL 2005 2 0134199.3  赵博光 赵昕 中国专利 2005-12-06 2006-12-13

11 槐定碱作为杨树生长促进剂的应用 赵博光 赵昕 中国专利 2005-12-09 2006-07-26

12 国家发明专利:α-三噻吩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应用,专利号:ZL2005 1 0039280.8  赵博光 赵昕 中国专利 2005-05-10 2006-02-22 

13 实用新型专利:精确测量树木胸径生长的装置,专利号:ZL 2004 2 0062751.8  赵博光 赵昕 中国专利 2004-07-08 2005-09-14

14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无菌松材线虫的培养方法,专利号:ZL 2004 1 0065471.7 赵博光 赵昕 中国专利 2004-12-02 2005-07-27

15 一种以苦豆草生物碱为基础用以促进树木生长的注干剂及其应用方法 赵博光;夏鲁青;刘秀华 夏鲁青;赵博光;刘秀华 中国专利 2004-01-08 2005-07-20

16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改进的树干注射机,专利号:ZL 01230479.4  赵博光;张沂泉;夏鲁青;商庆清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2001-07-09 2003-09-17

17 蚕卵静电处理装置 赵博光;吴宗汉;夏鲁青 夏鲁青 中国专利 2001-08-07 2002-09-04

18 一种杨树营养杀虫注干剂制造方法 夏鲁青;赵博光;刘秀华 夏鲁青;赵博光;刘秀华 中国专利 2002-01-11 2002-07-24

19 国家发明专利:蚕卵静电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专利号:ZL 01115196.X 赵博光;吴宗汉;夏鲁青 夏鲁青 中国专利 2001-08-07 2002-01-09

20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专利号:ZL 96117133.2  赵博光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1996-10-17 1998-05-06

21 国家发明专利: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的方法,专利号:ZL 94111492.9   赵博光;刘秀华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专利 1994-11-04 1995-07-26

24 油炸快餐米和油炸快餐米的加工方法 赵博光;刘秀华 赵博光 中国专利 1993-03-02 1993-10-20

备注:按照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日 公开日排序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出版专著:

1、《pine wilt disease》Springer  2008-09-01  

2、赵博光编著。松萎蔫病致病新机理研究进展—赵博光教授及其课题组论文集(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北京,2008 ISBN 978-988-17372-3-6,462千字。

发表期刊论文: (1980-2017* 示通讯作者)

2017

1. 赵博光 ; 徐光辉; 肖智勇; 李乾明; 易阳春; 姚芳娟; 施小弟; 李美英 首次利用熊蜂为油茶授粉的实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

2016

2. 彭佃亮; 刘永光; 夏海波; 孟令彬; 赵博光; 李美芹 不同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4):52-55。

2015

3. Kai Feng1☯, Ronggui Li2☯, Yingnan Chen1, Boguang Zhao3*, Tongming Yin1*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Genome: A Pathogen Living in the Surface Coat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LOS ONE | DOI:10.1371/journal.pone.0141515 October 30, 2015

4. 苏峻; 李雅茹; 仲迪; 陆超; 陈敏佳; 王石发;赵博光 家蚕雄蛾触角电位并联等效电路模型的探讨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2014

5.  GAO Yan, YUAN Dongju, LI Ronggui, GUO Daosen, JU Yunwei, LIN Feng, YE Jianling and ZHAO Boguang. Nutritional substances for mutualistic symbiosis between Bu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its associated bacterium,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isolate. Nematology, 16 (2014) 283-288 (SCI收录).

6. 林峰; 赵博光; 王华光 拟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及其致病性研究  中国森林病虫 2014/04

7. 林峰; 袁冬菊; 赵博光; 王华光 昆虫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8. 林峰; 叶兼菱; 赵博光 松材线虫内寄生菌Esteya vermicola研究进展  江苏林业科技 2014/02

2013

9.  赵博光 安宝伟刘俊娜 张锦恬 熊蜂对开放种植蓝莓的授粉试验 中国蜂业 2013(10-12):31-33.

10. 张志超 徐维峰 赵博光* 注药后黑松体内α-三噻吩含量测定方法。 林业科技开发,2013,27(3):119-111

11.  杨振德 赵博光* 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13, 49(1):152-160

12. Lin Feng, Ye Jianling, Wang Huaguang, Zhang Aijun,Zhao Boguang* Host Deception: Predaceous Fungus, Esteya vermicola, Entices Pine Wood Nematode by Mimicking the Scent of Pine Tree for Nutrient. PLOS ONE August 2013 | Volume 8 | Issue 8 | e71676(SCI收录).

13. 高世虎,徐辉筠,王华光,赵博光* 生物碱对动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江苏林业科技. 2013, 40(2):39-42

14. 张志超 徐忠祥 叶兼菱 赵博光 α-三噻吩和抗生素对松材线虫运动型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35(5):914-919

15. 张志超 赵博光 α-三噻吩对松材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11): 127-129

16. 张志超; 赵博光 α-三噻吩对松材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11

2012

17.Jianling YE, Jianping ZHANG, Jian TAO and Boguang ZHAO,∗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juveniles from other stages of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ematology, 2012, 14(4), 509-511.

18.赵博光,王石发,张志超,曲花荣,冯焕臣,宋绍义。防治松萎蔫病的新策略及林间防效初报。,林业科技开发,2012,26(2):13-15。  

2011

19.叶兼菱,李荣贵,郭道森,赵博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防治桑天牛的室内生测。林业科技开发,2011,(1):40-42。

20.张建平; 翟建清; 胡武义; 魏琴; 赵博光. 应用60Co-γ射线辐射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21.王祺琦; 任福庄; 鞠秀云; 赵博光; 蒋继宏. 诱变假单胞杆菌对黑松细胞致病性的影响  森林保护 2011, (4): 40-42

22.任慧杰; 郭道森; 赵博光; 李荣贵. 松材线虫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1,  26(1):59-65

23.方杰,赵博光,杨振德,朱麟。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生长和食物利用的影响。应用昆虫学报,2011,48:(1):132-135。

24.叶兼菱,张建平,陶坚,赵博光。大量分离松材线虫幼虫及获得无菌幼虫的方法。中国森林病虫,2011,30 (5):33-35。

25.方杰,赵博光。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抗性及相关机理。2011,54(9):1042-1050。

2010

26.张建平,赵博光。在低温下消毒剂对松材线虫的选择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3):177-178。

27.Kulinich O. K.,赵博光,Kozyreva N. 俄罗斯拟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2):153-154。

28.王西南,赵博光,康智,杨雪云,褚秀梅,李自峰,抗锈色粒肩天牛优株的生物碱含量测定,山东林业科技,2009,(3):67-69。

29.张雪英,赵博光。松材线虫荧光显微镜观察方法比较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09,36(4):17-20。

30.李盛楠,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孢菌Pseudaomonas fluoresens GcM5-1菌株分泌的毒素及其对黑松的毒性,2010,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2):179-180。

31.巨云为,许忠祥,王建斌,赵博光。高压静电场对家蚕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江苏林业科技,2010,37(1):251-252,292。

32.李盛楠,赵博光,李荣贵,郭道森。表达假单孢菌鞭毛蛋白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黑松的毒性。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25(2):35-40。

33.孔令营,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荧光假单孢菌Pseudaomonas fluoresens GcM5-1菌株的胞外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部分纯化和鉴定(英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2):151-152。

34.孔令营,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荧光假单孢菌GcM5-1菌株的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初步纯化及性质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3):112-116。

35.Kulinich O. A., Zhao Boguang, Ryss A. Yu., Kozyreva N. I. 2010, Pine wood nematode. Список Пестицидов и
Агрохимикатов, (7): 36-38.

36.赵博光。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松萎蔫病中的作用(英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145-147。

37.Kenji Mori, Takuya Tashiiro, Boguang Zhao, David M. Sucking, Ashraf M. El-Sayed. Pheromone synthesis. Part 243: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3R,13R,1’S)-1-ethylpropyl 3,13-dimethylpentadecanoate, the major com[onent of the
sen pheromone of Paulownia bagworm, Clania variegate, and its stereoisomers, Tetrahedron 66(2010) : 2642-2653 (SCI IF 3.952) .

38.Kong Lingying, Guo Daosen, Zhou shiyi, Yu xinlei, Hou Guixue, Li Ronggui*, Zhao Boguang* Clonging and expression of a toxin gene from Pseudomonas fluoresencs GcM 5-1. Ache. Microbiol. 2010,192:585-593.

39.Li Shengnan, Guo Daosen, Zhao Boguang, Ye Jianling, Tian Jie, Ren Weiqing, Ju Yunwei, Cui Peng,,Li Ronggui, Clong and expression of cDNA encoding a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from clamworm and its possible use in managing Anoplophora
galbripennis Motshulsky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J. Microbiol. Biotechnolg 2010, 20(8):1243-1250(SCI收录).

2009

40.张雪英; 赵博光. 松材线虫荧光显微观察方法比较研究  江苏林业科技,2009,36(4):17-20。

41.王西南,赵博光,康智,杨雪云,褚秀梅,李自峰,抗锈色粒肩天牛优株的生物碱含量测定。 山东林业科技,2009,(3):67-69.

42.俞东波; 李文金; 赵博光 茶用“叶壮”叶面肥增产田间试验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3

43.赵博光,杨振德,梁波,朱麟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检测木槿曼粉介。植物检疫,2009,23(4):34-35。

44.杨振德,李明,谭健辉,赵博光,常明山,马成彪。八角尺蠖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中国植保导刊,2009,29(8):32-33。

45.商庆清,赵博光,张沂泉。高压大容量树木注干机的研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101-104。

46.赵博光,Ashraf M EI-Sayed,王石发,常宗涛,曲花荣,刘秀华,叶兼菱。大袋蛾性信息素立体构型的确定。林业科技开发,2009,23(6):21-22。

47.杨益琴,王石发,李艳苹,袁东菊,赵博光,谷文,叶建仁。α-蒎烯含氮衍生物及其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研究。化学通报,2009,21:2463-2474。

48.Zhao Boguang, Lin Feng, Guo Daosen, Li Ronggui, Li Shengnan, Kulinnich Oleg, Ryss Alexandar, Pathogenic Roles of
the Bacteria carried by 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 Journal of Nematology, 2009, 41(1):11-16.

49.汪靖超,连福明,郭道森,李荣贵*, 赵博光*。质粒pACY184电转化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应用于环境生态学报,2009,15(1):143-146。

50.张建平,张霄,张金亮,宣瑜,林本青,黄玲珑。符明星,韩锦雄,赵博光。 我国家蚕微孢子虫病检测与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5):454-458。

2008

51.Xie L. Q. and Zhao B. G. (谢立群 赵博光) Post-inoculati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Associated Bacteria in Pine Wilt Disease on Pinus thunbergii。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08,156:385-389(SCI收录).

52.谢立群,张建平,赵博光。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研究。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80-84。

53.杨雪云,赵博光。松材线虫携带细菌产生抑制真菌的物质。林业科技开发,2008,22(3):39-42。

54.杨振德,常明山,邓力,韦立秀,赵博光。尺蛾科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0-12。

55.方杰,赵博光,杨振德。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抗性。昆虫知识,2008,45(1):88-91。

56.居云为,谢立群,杨雪云,赵博光。不同来源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多样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5):84-85。

57.Zhao Boguang, Futai Kazuyoshi , Sutherland Jack, Takeuchi Y. Pine Wilt Disease (English) 2008 SPRINGER, Japan
ISBN: 443175654X,459 pages .

58.Yang Zhen-de, Zhao Bo-guang, Ju Yun-wei, Wang Hua-guang, Zhao Chun-rong Elactroantannogram responses of
Plagiodera Versicolora to leaf odors of several plant species,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o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32(1): 75-78.

59.杨雪云,赵博光,刘秀华,赵春荣,于佳。金桂银桂鲜花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4):86-90。

60.赵博光,李良。荧光假单孢细菌培养的无细胞滤液导致松萎蔫的病状观察。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 30(4):575-580。

61.谢立群,巨云为,赵博光。松材线虫传播机理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8-5800。

62.巨云为,赵博光,蒲昌慧。中日两国的松材线虫对雪松的致病力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4):139-140。

63.陈小平,崔永三,赵博光,李仕华。印楝乳油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及林间试验。中国森林病虫 2008,27(4):29-30。

64.杨振德,常明山,孙艳娟,罗基同,文娟,赵博光。八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8, 27(5):7-8,17。

65.国红,彭世揆,赵博光。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地区苦豆子植被指数信息提取的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08,(4):99-102。

66.Daosen Guo, Boguang Zhao*, Ronggui Li*, Oleg A. Kulinich, Alexander Ryss. Purification of flagellin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carried by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its in vitro toxicity to a suspension of cells of Pinus thunbergii. Russian Journal Nematology, 2008,16(2): 141-147(SCI收录).

67.杨振德,赵博光,巨云为,王华光,赵春荣 柳蓝叶甲对几种植物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32(1):75-78。

68.李盛楠,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 荧光假单胞菌鞭毛蛋白对黑松细胞的致死作用。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1):2154-2158

69.俞东波,赵博光,阙龙善,吴长飞。引进抗线辣椒对花卉等作物控制土壤线虫可行性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8,22卷第5期。

70.Guo daosen, Zhao boguang, Li ronggui, Kulinich Oleg, Ryss Alexander Purifucation of flagellin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carried by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its in vitro toxicity to a suspension of cells of Pinus thunbergii. Russian Journal Nematology, 2008, 16(2): 151-157。

2007

71.Zhao Bo Guang, Liu Xiu Hua Pine wilt disease:The first recognized case of a plant disease induced by a
mutualistic nematode-bacterial symbiosis Journal of Nematology 2007,39(1): 70(SCI收录).

72.Guo Qunqun(郭群群), Guo Daosen(郭道森), Zhao Boguang(赵博光)*, Xu jie(徐洁), Li Ronggui(李荣贵) Two cyclic
Dipeptides from Pseudomonas florescens GcM5-1A carried by the pine wood nematode and their toxicityes to japinese black pine suspension ls and seedlings in vitro Journal of Nematology 2007, 39(3):243-247(SCI收录).

73.方杰,崔泳三,赵博光,朱麟,杨振德。我国分月扇舟蛾的研究进展。中国森林病虫,2007,26(2):28-31。

74.方杰,赵博光,杨振德,朱麟。美洲黑杨对分月扇舟蛾幼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2):127-129。

75.崔永三,赵博光,刘云鹏。植物叶围细胞研究进展。中国森林病虫,2007,(3):26-29。

76.Yonghua Yin, Daosen Guo, Boguang Zhao*, Xihua Du, Zuntian Zhao, Ronggui Li Primary Study on the Toxins Secreted by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Carried by Pine Wood Nematodes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2): 147-153.

77.Zhao Bo Guang. Study on the pine wilt disease,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isity, 2007,31(4):1-5.

78.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酯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1):81-83。

79.赵博光,赵林果,刘秀华,莫广涛,郭建,商庆清。松萎蔫病病原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1-5。

80.陈小平,赵博光,崔永三。毛茛科杀虫植物-乌头。中国森林病虫,2007,(6): 26-28。

81.乌头提取物对蜀柏毒蛾生物活性研究 陈小平; 李斌; 陈小波; 赵博光 中国森林病虫 2007/06

82.张海兰,赵博光,陈小平,王华光。桑天牛取食注射印楝素的构树后对其后代死亡率的影响。辽宁林业科技,2007,(4):22-23,40。

83.引进抗线辣椒控制土壤线虫研究初报 俞东波; 赵博光; 阙龙善; 吴长飞 林业科技开发 2008/05 

84.杨雪云,赵博光,巨云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抑菌活性及增效作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2)79-82。

2006

85.赵博光* ,梁波,徐梅。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莹光假单胞菌致萎毒素的的初步分离。林业科学 2006 (1): 75-78。

86.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80-83。

87.张灿峰,赵博光,严敖金,丘堂林。2.5% 三氟氯氢菊酯微胶囊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实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0(1):113-114。

88.张海兰,赵博光,夏鲁青,徐建涛。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蚕业科学,2006,32(2):260-263。

89.杨振德,田小青,赵博光。柳蓝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139-141。

90.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苦豆草生物碱对柳篮叶甲的拒食作用。林业科学,2006,42(7):52-55。

91.Yang Zhende,Zhao Boguang, Zhu Lin, Fang Jie, Xia Luqing Inhibitory effects of alkaloids from Sophora alopecuroids
on feeding,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Clostera anastomosis Front. For. China (2006) 2: 190−195.

92.ZHAO Boguang, LIU Yutao, LIN Feng Mutual influences i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between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bacteria it carries Front. For. China (2006) 3: 324−327.

93.杨雪云,赵博光,周振义,李洋。侧柏衰弱树中引诱柏肤小蠹的活性成分组分测定,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5):10-12,37。

94.王华光,赵博光,许忠祥。Rescue 蝇诱捕器实际效果研,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4):287-289。

95.林峰,赵博光。细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28(4):135-138。

96.Zhao B. G. (赵博光) Lin F., Liu Yutso. Effects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on development and egg production of the nematode 2007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07,155, 25-30(SCI收录).

97.王华光,陈义周,张海兰,袁绪玲,赵博光。生物碱注干剂在宿州地区的杨树林间试验。林业科技开发,2006,20(5):74-46。

98.赵博光,王建斌。一种利用黑松枝条筛选杀松材线虫剂的生测方法。中国森林病虫,2006,25 (5): 5-8。

99.张海兰,赵博光,夏鲁青,徐建涛。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05-508。

100.赵博光,林宏达,郑斯竹。柳蓝叶甲感知双稠哌定生物碱感器的定位及电镜观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0 (5):21-24。

101.Regine Gries & Grigori Khaskin & Zhong-Xing Tan & Bo-Guang Zhao & G. G. Skip King &Aleksander Miroshnychenko &
Guo-Qiang Lin & Marc Rhainds & Gerhard Gries (1S)-1-Ethyl-2-Methylpropyl 3,13-Dimethylpentadecanoate: Major Sex Pheromone
Component of Paulownia Bagworm, Clania variegata J Chem Ecol (2006) 32: 1673–1685(SCI收录).

102.蒋继宏,高甜惠,陈风美,赵博光,鹏兰华。假单胞毒素对黑松松针细胞防御酶系统的影响。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4):328-331。

103.赵博光,赵贞伟,王华光。苦豆草生物碱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0(6):1129-131。

104.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松材线虫对其携带的一株细菌繁殖和致病性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4):523-527。

105.商庆清,张沂泉,郑建冬,孙志武,赵博光。雾滴直径影像反求测定法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06,27(6):78-81。

106.Yang Xue-yun, Zhao Bo-guang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 and their synergetic effects with
chlorthalonil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 17(4): 323-325.

2005

107.朱麟,杨振德,赵博光*,方杰。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抗性最新研究进展。林业科学,2005,41(1):165-173。

108.赵博光,刘玉涛,林峰。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1-4。

109.赵博光,王华光,张海兰,许忠祥。生物碱主干剂“长得快”促进杨树增产增收[J]。林业实用技术,2005,(5): 4-6。

110.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柳兰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的室内观察。昆虫知识,2005,42(6):647-650。

111.杨振德,朱麟 赵博光*,方杰,夏鲁青。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的取食、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林业科学,2005,41(4):106-111。

112.谢立群,居云为,杨振德,赵博光*。 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接种枝内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310-314。

113.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生物碱化学生态学与害虫管理。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630-634。

114.Zhao B. G.* (赵博光) and Lin F. Mutualistic symbiosis between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and bacteria of the genus Pseudomonas 2005, Forest Pathology 35 (5)339 – 345(SCI收录).

115.赵博光*,梁波,赵林果,徐梅。松材线虫对其携带的一株致病细菌产毒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37(6): 71-75。

116.林峰,赵博光* 。松材线虫对其携带的细菌繁殖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476-2478。

2004

117.陈小平,赵博光*,徐学勤。印楝提取物防治桑天牛的林间实验。中国森林病虫,2004,23(1):27-29。

118.赵博光,郭道森。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26 (1): 59-63。

119.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实验室群体饲养条件下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20(1): 35-37。

120.赵博光,刘秀华,陈小平,潘以成。苦豆草总生物碱对树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林业科学,2004,40(2):193-196。

121.张建平,赵博光*,谢立群。松材线虫病死木中真菌和细菌的分离。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87-89。

122.夏鲁青,张海兰,刘秀华,赵博光* 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注干剂影响杨树胸径生长的林间试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3):63-66。

123.谢立群,巨云为,赵博光٭。 松材线虫病程中树体内线虫和细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林业科学,2004,40(4):124-129。

124.王慧利,韩素芬,赵博光*。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在疫区和寄主中的分布及致病性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48-53。

125.高蓉,杨振德,赵博光等。4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分月扇舟蛾的生物活性研究。农药,2004,43(9):424-426。

126.GUO Jian , ZHAO Bo-guang(赵博光)*,ZHOU Kai-ya Electrical wave transmission in healthy black pine seedling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15(2):135-137.

127.商庆清,张沂泉,赵博光*等。雾滴在树冠中沉积和穿透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45-48。

2003

128.杨振德,赵博光*,郭建。松材线虫行为学研究进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1):87-92。

129.洪英娣,赵博光*,曹越,韩正敏。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致病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2):45-48。

130.巨云为,夏鲁青,张海兰,赵博光*。提高本代家蚕丝产量和质量的研究进展。江苏农业科学,2003,(2):64-68。

131.杨振德,赵博光*,巨云为,朱麟。杀虫双的杀虫机理及其防治杨树分月扇舟俄的实验。林业科技开发,2003,(3):14-16。

132.巨云为,赵博光*,成 量,王维华,高世望。印楝提取物对云斑天牛成选择取食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5):85-87。

133.张建平,赵博光* 。木腐菌及病死木中的真菌对松材线虫的影响。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3):245-248。

134.Zhang Aijun James E. Oliver Kamal Chauhan Boguang Zhao Luqing Xia Zhichun Xu Evidence for contact sex recognition pheromone of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Naturwissenschaflen 2003 90:410-413(SCI收录).

135.杨振德,朱麟,谢立群,赵博光,周传明,张美玲。百部组织培养中不定根的诱导。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566-570。

136.杨振德,朱麟,赵博光* 。昆虫化学生态学与植物保护。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5):93-98。

137.谢立群,赵博光* 。松材线虫病的病理学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205-208。

138.Bo Guang ZHAO(赵博光)*, Hu Li WANG, Su Fen HAN and Zheng Min HAN Distribu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bacteria
species carried by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in China Nematology 2003 :5 (6): 899-906(SCI收录).

139.张海兰,夏鲁青,赵博光*。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家蚕丝腺蛋白质及其同工酶的影响。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20(1):27-31。

140.方杰,朱麟,杨振德,赵博光*。昆虫人工饲料配方研究概况及问题探讨。四川林业科技,2003,24(4):18-25。

141.Z.M. Han (韩正敏), Hong Y.D., Zhao B.G* A Study on Pathogenicity of Bacteria Carried by Pine Wood Nematodes
J. Phytopathology 2003 151: 683-689 (SCI收录) .

2002

142.赵博光,李小平,陈小平。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6(1):41-44。

143.巨云为,毕庆泗,赵博光* 苦楝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活性。林业科技开发,2002,16(5):26-27。

144.赵博光,李小平,陈小平,巨云为。牛心朴和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林业科学,2002,38(2):68-72。

145.赵博光。荒漠有毒灌草的研究与开发。林业科技开发,2002,16(3):10-12。

146.张建平,巨云为,赵博光* 侧耳杀线虫特性研究现状和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前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4):441-444。

147.洪英娣,曹越,赵博光*,韩正敏。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鉴定和毒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6(5):37-40。

148.张海兰,林晓佳,赵博光*。激素对黑松愈伤组织褐变和增殖的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4):413-417。

149.郭道森,丛培江,李丽,赵博光*。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数量的测定及无菌松材线虫的培养。青岛大学学报,2002,15(4):29-31。 

150.谢立群,赵博光*,巨云为,梁波。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光镜观察与数量测定。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46-349。

2001

151.赵博光,李小平,陈小平。印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林业科学,2001,37(1):96-100。

152.赵博光,吴宗汉,吴越等。昆虫带电特性及影响因子。林业科学,2001,37(2):79-83。

153.赵博光。中国西北地区主要荒漠有毒灌草名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5):78-80。

154.高蓉,赵博光。防止黑松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方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5):75-77。

155.郭道森,赵博光*。利用愈伤组织验证细菌分离物B619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5):71-74。

156.魏启华,赵博光*,郭道森。披针叶黄华中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5):85-88。

157.夏鲁青,赵博光*,巨云为,戴丽。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五个环境细菌菌株的抑制作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5):81-84。

158.夏鲁青,郭同斌,赵博光。杨树虫害防治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1,15(5):8-10。

159.赵博光。利用高新技术大面积种植和综合利用荒漠有毒灌草防治荒漠化。载于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编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137-140页,海洋出版社,2001年,北京。

160.赵博光。第17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昆虫知识,2001,38(2):144,160。

2000

161.赵博光。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水分运行规律与荒漠化治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1):69-72。

162.魏启华,赵博光。披针叶黄华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73-76。

163.李小平,赵博光,夏民洲,薛蓓蓓。C18 反相柱同时分离六种生物碱的研究。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21(3):44-46。

164.郭建,赵博光。健康黑松幼苗体内的电波传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77-80。

165.赵博光,郭道森,高蓉等。细菌分离物B619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的初步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4):72-74。

166.赵博光,郭道森,高蓉。松材线虫携带细菌部位的电镜观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4):69-71。

167.赵博光,郭建。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幼苗体内的电波传递的变化。南京林业大学报,2000,24(3):81-83。

168.赵博光,高蓉,巨云为等。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4):75-77。

169.郭道森,赵博光,李周直。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4):64-68。

170.张建平,赵博光。应用行为控制法治理害虫。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84-88。

171.扬雪云,赵博光。新的天然化合物杀虫剂-植物光敏毒素。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77-80。

172.巨云为,赵博光*,牛心朴等。荒漠植物的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81-83。

173.王晓燕,程深潭,赵博光。连续资助对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作用。中国科学基金,2000,14(1):50-51。

174.郭建,赵博光*。 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71-76。

175.Grant G. G. Zhao Boguang and Langevin D. Oviposition Response of Spruce Budworm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to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Environ. Entomol. 2000 29: 164-170(SCI收录).

176.赵博光。第16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简介。昆虫知识,2000,37(3):172。

177.蒋继宏,赵博光*。披针叶黄华抗杉木炭疽菌活性物质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3):255-257。

178.李小平,吴如其,夏民州,赵博光。苦豆碱、脱氢苦豆碱与松材线虫毒性及结构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4):78-81。

179.赵博光。杨树害虫的防治 载于叶敬忠主编“中德财政合作-林业项目培训教程”2000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PP:254-261。

180.Zhao Boguang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Pairs in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 Fir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cology Nov.1-2 2001 Shanghai, China.

181.Zhao Boguang A new way resulted from study of effects of the neem extracts on reproduction in Apriona germari (
Coleoptera, Cerambacidae) 1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emical Ecology Augest 15-19, 2000 Pocos de
Caldas Oral OR24.

182.赵博光。利用高新技术,大面积种植和综合利用有毒灌草防治荒漠化。载于周光召主编“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二OOO年学术年会文集”(上册) 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2000年,pp:71-72。 

1999

183.赵博光。第15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简介。昆虫知识,1999,36(2):127。

184.赵博光,杨雪云。 植物源昆虫拒食剂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5):70-74。

185.赵博光,蒋继宏。苦豆草中抑制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物质。林业科学,1999,35(5):62-67。

186.Wu Zonghan,Zhao Boguang et. al. Fractal Property of Some Insects’ Electric Charge, In “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ets” ed. By A. A. Konsta et.al. PP245-248.

187.Zhao Bogu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Nematicidal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and Field Tests to Control Pine Wilt Disedse with Aloperine ISCE 16th Annual Meeting.Marseille France, November 13-17,1999 O-12.

188.Zhao Boguang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Pairs in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 , 1999 .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5(10):2205-2214.

189.赵博光。一条防治荒漠化的新途径。载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战略与对策”,中国农学会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PP:413-418。

190.张沂泉,赵博光,刘云飞等。森林保护用低速风洞的研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6):47-50。

1998

191.嵇保中,赵博光。印楝提取物及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桑天牛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2(1):83-86。

192.赵博光。荒漠有毒灌草资源的培育及综合利用—防治荒漠化的新思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2(2):102-106。

193.Zhao Boguang .et. al Oviposition reponses of spruce budworm , 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Lep. Tortricidae ) to
aliphatic and aiomatic carboxylic acids and some methyl esters, ISCE 15th Annual Meeting , Ithaca , New York USA June 20-24,1998, O-64.

194.Zhao Boguang Oviposition deterring ettects of quinolizicine alkaloid on spruce budworm, ISCE 14th Annual Meeting,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mcouver, Canada June 12-16 1997.C-2-9.

195.Jiang Jihong, Zhao Boguang* Antifungal activity of quinolizicine alkaloid extracted from Sophora alopecuroides,
ISCE 15th Annual Meeting, Ithaca, New York USA ,June 20-24 1998.O-57.

196.赵博光。第14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简介。昆虫知识,1998,35(4):256,254。

197.Zhao B.-G., Grant G. G., Langevin D. Deterring and inhibiting effect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on spruce budworm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oviposition. Environ. Entomol., 1998, 27(4): 984-992.

198.赵博光,吴如其,李小平。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林间试验。林业科学,1998,34(6):113-117。

199.赵博光。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分子结构与杀线活性间关系。林业科学,1998,34(5):61-68。

1997

200.赵博光等。光肩星天牛在杨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19(3):28-32。

201.夏民洲,赵博光。用C18柱同时分离苦参碱等六种生物碱的探讨。全国第11次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1997年,大连 PP.177-179。

1996

202.赵博光。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林业科学,1996,32(3):243-247。

203.赵博光。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204.赵博光。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可行性林间试验。林业科学,1996,32(4):348-353。

205.赵博光。大袋蛾雄成虫内部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0(2):30-33。

206.赵博光。龙葵对马铃薯甲虫产卵的引诱作用。植物检疫,1996,10(3):137-138。

207.赵博光。美国及加拿大利用性信息素进行森林害虫预报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18(2):90-95。

1995

208.赵博光等。利用性信息素垂直传播昆虫病毒的林间试验。第七届华东昆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1995,P190。

209.赵博光。利用性信息素传播昆虫病毒的风洞试验。第七届华东昆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1995,P189。

210.赵博光。大袋蛾雌成虫内部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4):41-47。

211.赵博光。六种植物提取物对马尾松毛虫的抑食作用及毒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2):73-78。

212.赵博光等。南京发现夏柏小卷蛾危害黑松。森林病虫通讯,1994,(2):11。

213.赵博光。国外昆虫聚集信息素研究概况。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1):84-90。

214.赵博光。国外鉴定的昆虫聚集信息素。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2):117-124。

215.赵博光。美国、加拿大种子园应用信息素概况。林业科技通讯,1993,(11):30-34。

216.赵博光。大袋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状及毒力的生物测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4):22-26。

217.赵博光等。南京地区五种常见刺蛾遗传变异。昆虫学报,1992,35(3):312-316。

218.赵博光。国外蜘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业科技开发,1991,(2):51-52。

219.赵博光。昆虫的表皮腺体.昆虫知识,1990,27(3):166-168。

220.Zhao Boguang et. al. Genetic Aspects of Interpopulational Differences in pheromone Blend of Cabbage Looper Moth, 
Trichoplusia ni 1990.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6(10):2935-2940(SCI收录).

221.Zhao Boguang. A New Type of Insect Epidermal Gland Cell. Chinese Science Bullen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989,34(6):504-508.

222.赵博光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3(4):29-34。

223.赵博光。利用鸟类控制森林害虫。野生动物,1988,(3):9-11。

224.赵博光。大袋蛾性信息素分泌的时辰节律和内分泌控制。昆虫学报,1988,31(3):236-242。

225.赵博光。分子分类学及其在经济林研究中应用前景。经济林研究,1988,6(2):33-38。

226.赵博光。寄主植物物理和化学因子对马尾松毛虫卵行为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2):65-71。

227.赵博光。一种新型的昆虫表皮腺细胞。科学通报,1988,7:538-541(SCI收录).

228.赵博光。第十七章 昆虫激素和化学信息素。载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主编“现代林业概论”1987年,南京林业大学出版。

229.赵博光。苦豆草生物碱的薄层分离和含量测定。《宁夏盐池农业资源与利用研究论文集 》(傅金海等编),1987年,P228-238,宁夏人民出版社。

230.赵博光。苦豆草生物碱甲苯提取分离生产工艺的研究。《宁夏盐池农业资源与利用研究论文集 》(傅金海等编),1987年,P237-244,宁夏人民出版社。

231.赵博光。大袋蛾雄虫触角的微细结构。昆虫学报,1986,29(3):327-331。

232.赵博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 V、雌成虫生理活动的日节奏与释放性信息素的机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2):119-124。

233. 赵博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 III、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结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4,(4):137-140。

234.赵博光等。苦豆草中主要生物碱的薄层定量及其积累动态。中草药,1984,15(2):31-32。

235.C. W. Berisford; 赵博光。杀虫剂长期预防棘胫小蠹虫侵害技术的野外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3,(2):31-33。

236.赵博光等。马尾松毛虫幼虫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初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3,(3):158-162。

237.赵博光。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研究(初报)。自然杂志,1983,6(5):393-394。

238.赵博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 II、性信息素的室内定量生测。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2,(4):37-45。

239. 赵博光。常见蛇蛉对害虫数量的影响。国外林业科技(中国林科院情报所),1981,73-77。

240.赵博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 I、大袋蛾性信息素释放部位。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4):97-102。

241.赵博光。苦豆草生物碱的研究。药学学报,1980,15(3):182-183。

242.赵博光等。苦豆草生物碱甲苯提取分离生产工艺的研究。中草药,1980,11(8):350-352。

荣誉奖励:


所获奖励:

1.201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2.2010年获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基金奖。

3.2006年7月10-14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国际林联关于松萎蔫病的研讨会上获得杰出贡献奖。

4.2001年获中国林学会颁发的梁希奖三等奖一项。

 

5.1999年“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防治森林害虫的原理”项目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6.1992年“大袋蛾性信息素器官的研究”项目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1988年“从苦豆子中提取药用苦参碱”科研项目获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获荣誉:

1、2003年获江苏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1998年获国家林业局授予具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1、国际 口头报告 赵博光 王慧利 韩素芬 韩正敏Distribu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bacteria carred by pine wood nematode in China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Nematologists July 12 – 17, 2003 Ithaca, New York USA(SCI收录).

2、国际 口头报告 赵博光 Nematicid al Activity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Pairs in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 Fir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cology Nov.1-2, 2001 Shanghai China.

3、国际 口头报告 赵博光 Nematicidal activities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and field tests to control pine wilt disease Workshop on Worldwide situation of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us xylophilu August20-22 2001 University of Evora
Portugal.

4、国际 口头报告 韩正敏 洪英娣 赵博光 a study on pathogenicity of bacteria carried by pine wood nematology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Nematologists July 12 – 17, 2003 Ithaca, New York USA(SCI收录).

5、张建平 赵博光 糙皮侧耳及黑木耳对人工接种木块上松材线虫的作用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

1. 2003年参加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举办的国际线虫学会年。

2. 2001年参加在葡萄牙埃乌拉大学举办的国际松材线虫研讨会。

3. 2000年赴巴西参加17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

4. 1999年赴法国参加16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

5. 1998年赴美国参加15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

6. 1997年赴加拿大参加14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

7. 1997年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滕元新博士来华讲学。

国内学术交流 :

南京林业大学赵博光教授来森防总站作学术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博光先生于2005年9月26日到森防总站作了关于《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学术报告。站领导潘宏阳、宋玉双、李永成、总站有关处室科研及管理人员参加了报告会,并围绕加强科研攻关、积极探索松材线虫病防治新思路、新技术、新手段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

赵博光教授先后3次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拿大进行国际科研合作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1992年以来已主持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倾斜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48项目及国家计委项目等。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2、3等科技进步奖多项。于1998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起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先后聘为生命科学部动物学科组和林学学科组二审评委。先后9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和被国外著名大学邀请出国讲学。现为国际化学生态学会会员、国际林联会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国家林业局林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江苏昆虫学会副理事长。迄今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计25名。                 

来源:总站药剂处 2005年9月27日

媒体报道:



1. 科学时报: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博光专访:松树萎蔫病致病机理新释
2. 中国绿色时报:南林大教授找出“松树癌症”真正病源
3. 现代快报:追凶二十年——科学家破解中山陵黑松林谋杀案
4. 江苏省直工委: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民进会员赵博光作为第一编著的英文专著
5. 新华日报: 南林大教授获“松萎蔫病”研究杰出贡献奖
6.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赵博光教授编著《松萎蔫病致病新机理论文选编》出版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博光专访:松树萎蔫病致病机理新释

今年5月,南京幕府山、青龙山、将军山、中山陵一带发现数十棵通体红褐色的枯死松树,这立即引起园林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对枯死的松树采取了砍伐、焚烧和熏蒸处理。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说,这些松树死于松树萎蔫病(也被称作线虫病),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死树,三五年内,附近山上的松树将“全军覆没”。

弄清机理才能控制住疫病

“目前我们对松树萎蔫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砍伐、清理被害树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赵博光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因为不同松树的抗病害能力、病毒入侵方式不同,从病毒入侵到树木发病时间也长短不一。我们发现并清理掉的都是已经发病的,还有些被病毒侵入暂时没有发病的树木。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搞清楚这种病的发病机理。”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危害松树等针叶树林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自上世纪初从北美传入日本之后,迅速蔓延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及欧洲的葡萄牙。该病害所到之处使大面积松林死亡,造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上世纪70~80年代主要由日本学者根据接种试验提出,松材线虫是松树萎蔫病的唯一病原的学说。此后,该学说一直在国际研究松树萎蔫病的学术界占统治地位。在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几个面上项目的支持下,赵博光课题组发现并提出了松树萎蔫病致病新学说。

“松树萎蔫病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多数人认同日本学者的说法,日本研究者也搞了很多年抗线虫树种培育,但效果都很不理想。美国的研究者发现,有很多松树本身带有线虫,但仍能健康存活,并没有发生萎蔫病。所以日本学者的思路可能行不通。”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复合侵染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共同引起的复合侵染。”赵博光说。

课题组在国内主要松树萎蔫病疫区进行了大量取样和分离鉴定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健康松树均没有内生细菌。同时从患该病的样树分离的松材线虫中,均分离到了多种细菌,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细菌是一个普遍现象。进一步对这些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实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中大量是能产生毒素的假单胞菌。

利用幼苗和成年松树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只有把无菌松材线虫和产毒的致病菌混和接种才能使松树患病,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单独接种致病细菌均不能使松树患病。给松树接入体外培养的致病细菌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能使松树快速萎蔫致死,这证明了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才是该病的真正元凶。

切断共生链的某一环节

“国内外的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线虫和细菌都不能导致树木死亡,而是细菌产生的一种叫鞭毛蛋白的毒素和环二肽等小分子毒素导致松树枯死。”赵博光说:“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线虫和细菌还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

松树体内的弱酸性环境和其本身的抗生物质让细菌不能单独存活,细菌也无法进入树木体内。“我们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寄生在线虫体表的‘外被层’。一方面,细菌寄生在线虫身上,另一方面,细菌也为线虫提供营养物质。细菌寄生在线虫身上后,线虫的繁殖速度加快,个体也变得更大。”赵博光说:“这说明致病细菌不是松材线虫偶然携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同进化关系。”

“这可能会成为松树萎蔫病防治和抗病育种的一个新方向,我们不光要考虑线虫这一因素,还要考虑细菌和毒素。在防治方面,因为线虫和细菌有共生的关系,只要切断这个共生链中的一个环节,就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赵博光说。

有人将松树萎蔫病称为“看不见的森林火灾”,可见其危害之大。十几年来,我国有十多个省份曾报道过发现松树萎蔫病的情况,南方数省差不多都有该病害发生。每年因此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在黄山、庐山等风景区都曾发现过该病害。

该研究不仅对于深入探讨松树萎蔫病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开发基于致病细菌分析的病木的快速检测和病株的早期诊断方法、防治该病的方法和策略、培育抗致病细菌的抗病松树新品种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目前,项目组正在对该病的分子致病机理及应用理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双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10 21:56:50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博光专访:松树萎蔫病致病机理新释

今年5月,南京幕府山、青龙山、将军山、中山陵一带发现数十棵通体红褐色的枯死松树,这立即引起园林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对枯死的松树采取了砍伐、焚烧和熏蒸处理。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说,这些松树死于松树萎蔫病(也被称作线虫病),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死树,三五年内,附近山上的松树将“全军覆没”。

弄清机理才能控制住疫病

“目前我们对松树萎蔫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砍伐、清理被害树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赵博光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因为不同松树的抗病害能力、病毒入侵方式不同,从病毒入侵到树木发病时间也长短不一。我们发现并清理掉的都是已经发病的,还有些被病毒侵入暂时没有发病的树木。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搞清楚这种病的发病机理。”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危害松树等针叶树林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自上世纪初从北美传入日本之后,迅速蔓延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及欧洲的葡萄牙。该病害所到之处使大面积松林死亡,造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上世纪70~80年代主要由日本学者根据接种试验提出,松材线虫是松树萎蔫病的唯一病原的学说。此后,该学说一直在国际研究松树萎蔫病的学术界占统治地位。在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几个面上项目的支持下,赵博光课题组发现并提出了松树萎蔫病致病新学说。

“松树萎蔫病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多数人认同日本学者的说法,日本研究者也搞了很多年抗线虫树种培育,但效果都很不理想。美国的研究者发现,有很多松树本身带有线虫,但仍能健康存活,并没有发生萎蔫病。所以日本学者的思路可能行不通。”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复合侵染

“松树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共同引起的复合侵染。”赵博光说。

课题组在国内主要松树萎蔫病疫区进行了大量取样和分离鉴定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健康松树均没有内生细菌。同时从患该病的样树分离的松材线虫中,均分离到了多种细菌,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细菌是一个普遍现象。进一步对这些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实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中大量是能产生毒素的假单胞菌。

利用幼苗和成年松树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只有把无菌松材线虫和产毒的致病菌混和接种才能使松树患病,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单独接种致病细菌均不能使松树患病。给松树接入体外培养的致病细菌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能使松树快速萎蔫致死,这证明了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才是该病的真正元凶。

切断共生链的某一环节

“国内外的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线虫和细菌都不能导致树木死亡,而是细菌产生的一种叫鞭毛蛋白的毒素和环二肽等小分子毒素导致松树枯死。”赵博光说:“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线虫和细菌还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

松树体内的弱酸性环境和其本身的抗生物质让细菌不能单独存活,细菌也无法进入树木体内。“我们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寄生在线虫体表的‘外被层’。一方面,细菌寄生在线虫身上,另一方面,细菌也为线虫提供营养物质。细菌寄生在线虫身上后,线虫的繁殖速度加快,个体也变得更大。”赵博光说:“这说明致病细菌不是松材线虫偶然携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同进化关系。”

“这可能会成为松树萎蔫病防治和抗病育种的一个新方向,我们不光要考虑线虫这一因素,还要考虑细菌和毒素。在防治方面,因为线虫和细菌有共生的关系,只要切断这个共生链中的一个环节,就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赵博光说。

有人将松树萎蔫病称为“看不见的森林火灾”,可见其危害之大。十几年来,我国有十多个省份曾报道过发现松树萎蔫病的情况,南方数省差不多都有该病害发生。每年因此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在黄山、庐山等风景区都曾发现过该病害。

该研究不仅对于深入探讨松树萎蔫病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开发基于致病细菌分析的病木的快速检测和病株的早期诊断方法、防治该病的方法和策略、培育抗致病细菌的抗病松树新品种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目前,项目组正在对该病的分子致病机理及应用理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双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10 21:56:50

南林大教授找出“松树癌症”真正病源

松材线虫是导致松树“癌症”的真正凶手还是另有病源?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博光最近得出新的结论。

7月10至14日,赵博光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松萎蔫病对世界森林生态的威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松萎蔫病的复合侵染学说及线虫与细菌互惠共生”作主题发言,正式提出萎蔫病致病新学说。

松萎蔫病是一种危害松树等针叶树的毁灭性病害,俗称“松树癌症”。该病害自上世纪初从北美传入日本之后,迅速蔓延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欧洲的葡萄牙。病害蔓延之处,松林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和生态环境巨大损失。据悉,我国于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20多年来累计致死松树3500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50亿元。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主要由日本学者提出“松材线虫是松萎蔫病惟一病原”的学说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但该学说不能解释已经发现的一些现象和实验结果,例如无菌松材线虫失去了致病性等。

为此,赵博光对国内主要松萎蔫病疫区进行了大量取样和分离鉴定的调查研究,对这些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测实验的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中大部分是能产生毒素的假单胞菌。利用幼苗和成年松树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只有把无菌松材线虫和产毒的致病菌混和接种才能使松树患病,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单独接种致病细菌均不能使松树患病。但是,给松树接入体外培养的致病细菌培养液(无细胞滤液)或从中分离的蛋白毒素却能使松树快速萎蔫致死。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是该病的真正元凶。

赵博光据此提出了松萎蔫病的致病新假说:松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共同引起的复合侵染。在提出该假说后,赵博光及其课题组又进行了详细的分离、接种和病原的再分离、鉴定的试验,终于证明了该假说符合经典的植物病理学的“柯赫法则”,这样就形成了关于松萎蔫病的致病新学说。

新学说开创了针对松萎蔫病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的新方向,并为抗病育种和防治技术及病木和病材检测技术开拓了新方向。在新学说的指引下,赵博光及其课题组又发现了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间的互惠共生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为探索松萎蔫病的致病分子机理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为研发该病防治新技术找到了突破口。

在里斯本的研讨会上,赵博光的新学说得到广泛认可。为表彰他对松萎蔫病致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大会授予赵博光杰出贡献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06-08-14

追凶二十年

科学家破解中山陵黑松林谋杀案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戎丹妍

来源:http://kb.dsqq.cn/html/2009-08/03/content_71182820.htm

1982年夏天,在南京中山陵的一片黑松林里,发生了一件奇特的命案——这里的松树突然迅速死亡,本来这里有一百多棵黑松树,但没过几天就只剩下几十棵了。人们使用各种方法试图挽救剩下的黑松树,但都无济于事,渐渐地,死神的阴影开始向周围扩张。   

是什么“谋杀”了这片松林?人们请来相关专家帮助寻找黑松莫名死亡的原因。专家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查,又搜集了一些物证回去研究,通过追踪各种蛛丝马迹,最后终于让他找到了杀害这片松林的凶手。  

凶手找到了,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是什么原因让“他”几十年来都逍遥法外呢?而且若干年后,科学家又惊奇地发现,真凶其实“另有其人”……   

且看南京林业大学森林环境学院赵博光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这段另类的破案故事。  

现场调查发现蛛丝马迹  

当年去中山陵黑松林考察的专家叫程瑚瑞,他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一位线虫学专家,不过遗憾的是,几年前他已经去世了。当年,程瑚瑞教授对死亡的松树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在那些样本中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一种叫做松材线虫的生物。当他再次到现场勘查时,发现那些已经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松树中,也都存在这种叫松材线虫的物种。  

在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生物,因为,在我们国家具有的生物中,是不存在这种生物的,这种生物只有在北美洲少数一些国家出现,在日本也有所发现。但程瑚瑞清楚,在紫金山上出现这种生物,情况非常不妙。因为这种生物在当时的日本已经恶名昭著,它们在1905年就传入日本,由于控制不力,松树病情不断扩展,到1979年一共损失松木达到了243万立方米,可见其破坏力有多大。所以一旦松树染上松材线虫,就基本上判了死刑,而林业上又把因为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疾病称为松萎蔫病,这种病又被称作松树癌症。  

而如今,松材线虫竟然出现在紫金山上,但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松材线虫是原住民的可能性,首先被排除了,它们应该是从国外传播来的。那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这里的呢?是随着其他生物一起过来的吗?  

凶手是如何流窜到南京的  

松材线虫是外来入侵物种,它的传播主要靠一些外界力量,比如它们会通过昆虫在树和树之间传播,天牛就是它们最喜欢的“房东”。每到春夏交替之际,松材线虫就偷偷寄宿到天牛身上,然后跟随天牛一起出动,当天牛在松树上取食时,松材线虫就顺着天牛在松树上咬开的口子爬到松树里,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然后开始繁殖。  

出现在中山陵的松材线虫,难道就是搭乘“天牛专机”从其他国家飞来的吗?但赵博光说这个假设不能成立。因为天牛本身寿命就短,而且活动范围也不大,最多在一片树林几公里的范围活动,如果说从大洋彼岸的日本飞过来,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天牛能飞出日本,中途肯定也要休息,从出发地到南京,中间还有很多其他森林,为什么松材线虫偏偏选择南京的中山陵呢?显然还有其他原因。  

经过一系列的排查,程瑚瑞他们在中山陵里的一套进口家具的包装箱里,也发现了这种松材线虫。原来,木材会被打成家具、做成包装箱等,通过这个途径,很有可能把在国外的生物带到我们国家来。另外,紫金山天文台的一些进口包装箱,也可能是导致这次松材线虫暴发的原因。  

为什么凶手出国之后变得厉害了  

找到了松材线虫的来源,接下来要考虑怎么治理了。但是令人头痛的是,松材线虫的治理非常麻烦,因为它太过微小,肉眼根本就看不见,所以要检查哪些松树染上了松材线虫,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些已经出现枯萎症状的松树砍掉并销毁,以防止再次传染。但是,这样做是否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呢?  

结果令人沮丧,黑松的枯萎症状仍在继续,许多看上去原本非常健康的黑松也都慢慢死去。虽然人们也用了各种治虫的方法,打农药、撒药粉、捕捉天牛,但都没能阻挡这些松树悄悄死去。赵博光说,现在的紫金山上,黑松已经渐渐消失,估计存活下来的没有几棵了。  

除了黑松,其他一些松树也开始大规模死亡,比如马尾松,中国目前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马尾松了,每年全国都有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松树因为这种小小的生物而死亡。  

为什么松材线虫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它们导致松树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南京的其他松树是否也会成为第二个黑松,面临灭绝的危险呢?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有一个关于松材线虫的谜没有破解,那就是松材线虫是靠什么本领,让一棵巨大的松树很快就死亡的。而且奇怪的是,在松材线虫的故乡,也就是美国境内的松树林,却不会出现方圆几公里内的树林都感染死亡的情况,有也只是一棵、两棵的死树。为什么松材线虫到了国外,就变得如此厉害呢?  

几个小虫靠什么就能谋杀一棵大树  

赵博光说,松材线虫是在19世纪初就发现的一种生物,但刚开始人们对它并不重视,而且在发现地区,也就是美国,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损毁事件,因为美国当地的松树和松材线虫,已经达成一个平和的状态,共生共荣,所以在它传到日本最初,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松材线虫的危害越来越厉害,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刚开始,研究者都认为,是松材线虫的快速繁殖,直到遍及整棵树,导致松树的导管阻塞,使得松树失水,从而死亡。但是,研究者很快就发现,导致一棵松树死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这棵树上的松材线虫有多少,因为仅仅感染了七八个松材线虫的松树,也有可能死亡。而且奇怪的是,这些松材线虫对幼小的马尾松树苗并不构成威胁,而松龄大于20年的马尾松却失去了抵抗力。这就是说,松材线虫在“谋杀”一棵大树时靠的不是数量,而是另有秘密武器。 

致命的元凶到底是什么  

意识到松材线虫的多少并不是导致松树死亡的主要原因后,研究人员推断杀害松树的应该是某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应该和松材线虫的分泌物有关。后来日本的一些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松材线虫会分泌一种叫纤维素酶的物质,这种酶对松树起到毒害作用。  

但日本和我国的研究者在继续研究后发现,松材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等分泌物并不是松树死亡的根本原因,应该还有其他东西。  

赵博光说,毒素是近些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在研究的对象,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的。因为很显然,一棵十几米高的大松树,仅仅因为几个肉眼都看不见的虫子就会丧命,绝不可能是被虫子取食这么简单,肯定是因为受到某种毒素的毒害,毒害了松树的细胞,从而导致松树萎蔫、死亡。就跟人被毒蛇咬了一口一样,毒液很快通过血液传递到全身,使得人体免疫力被破坏,如果得不到救治就容易死亡。  

真凶原来另有高手  

虽然研究者找到了研究方向,但究竟是哪种毒素导致松树死亡,而这种毒素又来自哪里?这些秘密还都有待破解。  

很快,科学家通过对比健康松树和病树的化学成分,从病树中提取到了几种有毒物质。通过试验,其中一种叫苯甲酸和8-羟基香芹鞣酮的毒素所引起的症状,与松材线虫接种后引起的松树病症状最相似。那么,这些毒素究竟是来自哪里呢?  

关于毒素的来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毒素只是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后,松树产生的异常代谢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可能与病树内的一些真菌有关。而赵博光和同事们在研究中发现,松材线虫的体表携带着大量的细菌,而一些病树的体内,在受到破坏的地方也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和松萎蔫病有关吗?  

通过对全国松萎蔫病疫区的采样研究,赵博光的研究团队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了20多种细菌,经过逐步的筛查,最后在一种细菌身上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种细菌能分泌出导致松树死亡的多种致命毒素,而这个终极杀手的名字叫假单孢杆菌。  

赵博光他们的这个发现,在2006年的葡萄牙讨论会上获得了杰出贡献奖,因为他们破解了几十年来人们一直都无法破解的一个难题。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导致一棵参天大树死亡的凶手,竟然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细菌。那么,几十年来,松材线虫是否一直都被人们冤枉了呢?它是否一直都替这些小小的细菌担待着凶手的骂名?  

结论是否定的,在黑松林谋杀案中,松材线虫和假单孢杆菌是一对同案犯,它们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如果松材线虫体内缺乏假单孢杆菌,那么松材线虫就无法繁殖后代,它只会孤独终老,没有子嗣。而脱离了松材线虫的假单孢杆菌也不能独自存活,因为无法摄取到自己需要的营养。因为有了这层关系,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要细究杀死松树的凶手,这两种生物都脱不了干系。 

凶手的克星究竟是谁  

追捕杀死松树的凶手一事告一段落了,但我们还是无法高枕无忧,因为惩治凶手的办法还没有找到。  

赵博光说,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铲除松材线虫的办法,所以一般采用的措施,仍旧是将已经携带了松材线虫的树木砍掉并销毁,杜绝它的传染源。  

但是由于松树的抗性和遭受感染的时间不同,其出现症状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每年即使把所有有症状的数全部砍伐、处理了,也不能把林中的病原铲除干净。而根本的办法是要检查出哪些松树带有松材线虫。但是在症状出现之前松材线虫在感染树中的数量很小,分布在很少的树枝中,所以几乎没有办法发现这些无症状的感病树。因而,创建对无症状树的检测方法是关键。  

目前,赵博光他们正在研究一种能够直接检测出松树是否受感染的方法,只要用这种方法,就能检测出哪些松树已经感染到松材线虫,人们就可以将这棵树销毁或进行治疗,防止传染到其他健康树上。  

那么,科学家目前是否研究出这种方法了呢?  

根据新的理论,防治松萎蔫病不应该只防治松材线虫,而应该对松材线虫和致病细菌进行综合防治。在实验室里已经证明杀细菌剂能有效地控制松萎蔫病。今年7月20日-23日在南京林业大学由赵博光教授主持的2009国际林联松萎蔫病研讨会上,韩国科学家已经在林间证明了杀线剂和杀细菌剂联合应用对松萎蔫病的防治的突出效果。会上,来自欧洲、韩国和日本的学者都报道了与松萎蔫病相关致病细菌的研究结果。   

原文链接:现代快报:追凶二十年——科学家破解中山陵黑松林谋杀案

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民进会员赵博光作为第一编著的英文专著

为振兴学术研究,2006年南京林业大学设立了该校学术振兴基金,专门资助国外著名学术出版社出版该校有造诣教授的英文专著。民进会员、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著名森保专家赵博光教授经申请获得资助。经向SPRINGER申请并由国际专家对由赵博光主编的书稿的严格审阅,SPRINGER出版社同意出版该书。赵博光教授作为第一编著邀请日本著名菌物生态专家Dr K. Futai 、加拿大森林病理教授Dr. JR Sutherland和日本学者Dr. T. Takeuchi 合作编辑并于今年9月出版了该专著。该书是南京林业大学专家编著,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英文学术专著。

赵博光教授及其课题组长期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事松萎蔫病的研究。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危害松树等针叶树林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自上世纪初从北美传入日本之后,迅速蔓延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州许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及欧洲的葡萄牙。该病害所到之处使大面积松林死亡,造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损失和破坏。自1982年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林业及国际贸易造成巨大危害。目前该病在我国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赵博光教授在对病害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对原有的单一病原说进行了修正,首次提出并用试验证明了松树萎蔫病的致病新学说:松树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共同引起的复合侵染,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一部中文学术专著。新学说的提出和进一步验证对于松萎蔫病的致病机理、防治、病株和病木的检测、检疫和抗性新树种培育等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省直工委办公室)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