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应用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周建英,男,博士。曾担任过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所长,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理工学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华中理工大学光学系工学学士。

1988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理学博士。

1988年底进入中山大学,从事光学的教学与科研研究。历任博士后,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理工学院院长。

2000.7-2001.12.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访问科学家。

2001.12-2002.2.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2003.7-8.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1.广东省学位评定委员会理科评议组成员。

2.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

3.《光学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中国光电》等国内多家核心期刊评审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超短激光脉冲与超快过程,超快量子光电子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

1.“固体量子光子器件中的拉比反转与自感应透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磁性复合材料以及光子共振介质中负折射特性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3.“光子晶体中光学活性材料的光谱特性”,2005-2006年中俄(NSFC-RFBR)协议项目。   

4.“负折射介质的基本科学问题、物理机制新现象的研究”,市科技局配套国家973项目。    

5.“大行程纳米精度定位控制系统的研制”,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6.“实时可调微纳光子器件的相控干涉制备原理与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共振吸收与放大介质的空间点阵光学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光的相位控制技术及其在功能维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国家自然基金亮点提升支持课题。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一种数字锁相放大器 王自鑫; 何振辉; 周建英; 黄熙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7-10-24

2 中空光波导的制备工艺 吕刚宁; 周建英; 李振先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1997-04-30

3 一种大行程纳米精度定位控制系统 王自鑫; 周建英; 赖天树; 郭晶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6-04-12

4 一种基于动态稳定扫描技术的傅里叶光谱仪 周建英; 王自鑫; 谢向生; 易闽军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6-09-27

5 一种一维干涉光场的稳定控制方法和系统 周建英; 王自鑫; 谢向生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7-01-03

6 一种全息印刷技术中光场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周建英; 王自鑫; 谢向生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7-04-11

7 一种热电材料测量仪 王自鑫; 任山; 梁晓峰; 周建英; 陈弟虎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8-10-15

8 一种自适应的空间光场合成系统 周建英; 谢向生; 关烨锋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9-10-28

9 信号与背景波长同时检测的元素光谱分析仪 周伦彬; 蔡永洪; 李润华; 赵芳; 周建英; 王自鑫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2009-11-25

10 多通道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快速检测方法 周伦彬; 蔡永洪; 王自鑫; 陆林轩; 周建英; 李润华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2-02

11 多通道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快速检测装置 周伦彬; 蔡永洪; 王自鑫; 陆林轩; 周建英; 李润华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2-02

12 信号与背景波长同时检测的元素光谱分析方法 周伦彬; 蔡永洪; 李润华; 赵芳; 周建英; 王自鑫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2009-12-02

13 一种空间光场合成自适应系统的控制方法 周建英; 关烨锋; 张培晴; 谢向生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09-12-30

14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亚微米周期结构制备系统 周建英; 陆锦洪; 谢向生; 张培晴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10-03-17

15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液晶光学装置 周建英; 谢向生; 陆锦洪; 刘忆琨; 项颖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10-04-21

16 一种超短脉冲激光倍频连续衰减器 周建英 ; 张培晴; 关烨锋; 谢向生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10-06-23

17 多通道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快速检测装置 周伦彬; 蔡永洪; 王自鑫; 陆林轩; 周建英; 李润华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24

18 信号与背景波长同时检测的元素光谱分析装置 周伦彬; 蔡永洪; 李润华; 赵芳; 周建英; 王自鑫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2010-03-24

19 三价稀土铈和镱离子共掺钇铝石榴石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钟玖平; 梁宏斌; 苏锵; 周建英 中山大学 【中国专利】中山大学 2010-12-01

论文专著:


发表英文论文:

1. Phase manipulated multi-beam holographic lithography for tunable optical lattices X.S. Xie, M. Li,J. Guo,B. Liang,Z.X. Wang,A. Sinistkii,Y. Xiang, J.Y. Zhou, OPTICS Express, 15, 7032, (2007)

2.Nonlinear dynamics of negatively refracted light in a resonantly absorbing Bragg reflector,Jianying Zhou, Qiang Lan, Jie Zhang, Juntao Li, Jianhua Zeng, Jing Cheng, et al,OPTICS LETTERS, 32, 1117, (2007)

3.Reshaping ultrashort light pulses in resonant photonic crystals Ji Zhao, Juntao Li, Huiguo Shao, Jiwen Wu, Jianying Zhou, Kam Sing Wang,,J. Opt. Soc. Am. B 23, 1981 (2006)

4.Nonlinear optical frequency conversion with stopped short light pulses, J.T. Li, J.Y. Zhou, Optics Express 14, 2811 (2006)

5.Storage and release of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in a resonant photonic crystal,Jianying Zhou, Huiguo Shao, Ji Zhao, Xiangyang Yu, K. S.Wong, Optics Letters 30,1560 (2005)

6.Gen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ub-15 fs Laser Pulses, Zhu Chang- Jun, Wang Yun-Cai, Zhou Jian-Ying, Chin. Phy. Lett. 22, 611 (2005)

7.Photonic Band Gap Structures with periodically arranged atoms in a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Li Zhi-Yu, Chen Fang, Zhou Jian-Ying, Chin. Phy. Lett. 22, 2585 (2005)

8.Storage of ultrashort optical pulses in a resonantly absorbing Bragg reflector,W.N. Xiao, J.Y. Zhou, et al. Optics Express 11, 3277-3283 (2003)

发表中文论文:

1 可自启动的自锁模掺钛蓝宝石激光器 魏志义; 黄旭光; 张诗友; 李振先;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与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激光 1994-06-25

2 各向异性分子液体的时间分辨受激散射光谱的研究 周建英; 汪河洲; 余振新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1994-08-15

3 三价铕离子配合物的激光光谱研究 彭文基; 周建英; 欧阳忠; 龚孟濂; 孟建新;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光学学报 1995-01-05

4 利用腔内倍频自锁模Ti:Al_2O_3激光器产生蓝光飞秒脉冲 魏志义; 杨杰; 黄斐然; 李荣基; 周建英; 余振新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 【期刊】光学学报 1995-09-05

5 液芯波导中受激动力学散射与受激拉曼散射的竞争 汪河洲; 郑锡光; 毛卫东; 周建英; 余振新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1995-10-05

6 生物无机化学中若干重要基础理论问题的激光光谱研究 周建英; 李润华; 周达君; 彭文基; 佘卫龙; 孟建新; 计亮年;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5-02-15

7 Tb~(3+)、 Eu~(3+)的N,N’,N”-1,3,5,-三嗪-2,4,6 孟建新; 龚孟濂; 苏建文; 杨燕生; 吴炜宁; 周建英 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稀土学报 1995-09-30

8 铽标记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光谱及应用 史华红; 杨燕生; 龚孟濂; 陈泮藻; 李润华; 周达君; 周建英 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 【期刊】发光学报 1996-09-15

9 稀土离子光谱探针技术研究稀土离子与环境配体耦合边带的观测 李润华; 周达君; 周建英; 彭文基; 孟建新;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光学学报 1996-01-05

10 一种高品质中空金属光波导 周建英; 吕刚宁; 李振先; 黄旭光; 李荣基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 【期刊】光学学报 1996-05-05

11 稀土离子作为物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探针的激光光谱研究 李润华; 孟建新; 罗琦;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6-10-30

12 掺氧钒酞菁聚合物薄膜波导和准波导中的超快光学双稳 王友贵; 司金海; 赵红; 邹炳锁; 叶佩弦; 邱玲; 沈玉泉; 蔡志岗; 周建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6-10-30

13 Tb~( 3+)配合物的电子振动光谱研究 孟建新; 龚孟濂; 杨燕生; 李润华; 周建英; 周达君 中山大学化学系;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稀土学报 1996-09-30

14 稀土离子电子振动光谱探测分子配位基团 李润华; 周达君; 周建英; 罗琦; 孟建新;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化学系 广州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1996-06-15

15 10~100Gb/s 全光开关相干控制的物理与技术研究 周建英; 李伟良; 罗琦; 余向阳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期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7-12-30

16 能自启动的腔内倍频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 杨杰; 魏志义; 黄斐然; 刘焰发;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7-12-30

17 用稀土铕离子的激发光谱测量温度 李润华; 周建英; 孟建新; 罗琦; 周达君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1997-08-05

18 EuCl_3•6H_2O中Eu_(3+)的~5D_0-~7F_0跃迁的“反常”温度效应及其跃迁机制研究 罗琦 ; 李润华; 孟建新; 周达君;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1997-11-05

19 Ru络合物及其配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罗挺; 颜星中; 李润华; 周建英; 余振新; 卢忠林 后勤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中山大学超快速光谱学国家实验室;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 【期刊】光学学报 1997-11- 05

20 自锁模Ti:Al_2O_3激光器自启动条件分析 杨杰; 魏志义; 黄斐然; 刘焰发; 余振新;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激光技术 1997-02-28

21 过渡金属络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罗挺; 颜星中; 罗琦; 周建英; 余建新; 吴建忠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后勤自动化工程系; 中山大学超快速光谱学国家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中国激光 1997-05-25

22 用耦合的电子振动光谱探测稀土离子的配位环境 李润华; 孟建新; 周建英; 曾学然; 罗琦; 周达君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科学通报 1997-01-08

23 高斯光束在中空圆形波导中的传输理论 邓宇俊; 凌宁;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01-25

24 Ultrafas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n LnFe(CN)_6•4H_2O 孟建新; 戴德昌; 李润华;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10-30

25 10-烃基吖啶酮的非线性光学活性研究 宋化灿; 潘文龙; 英柏宁; 颜星中; 蔡志刚; 罗挺; 周建英 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01- 10

26 用蓝色光二极管测量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脉冲宽度 李伟良; 罗琦; 李青;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1998-09-05

27 钌络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与DNA结合的光谱研究 罗挺 ; 颜星中; 李润华; 周建英; 余振新; 吴建忠 后勤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中山大学超快速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激光技术 1998-08-25

28 Fullerene超薄有序膜的光致发光:分子聚集体的分解 马世红; 陆兴泽; 徐建华; 蔡志岗; 周建英; 王文澄; 章志鸣 复旦大学物理系; 激光物理研究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科学通报 1998-04-08

29 飞秒相干态相位光谱的原理、技术与应用 余向阳; 罗琦; 李伟良 ; 李青; 王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起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起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量子电子学报 1998-12-15

30 荧光法测定Ce~(3+)与tRNA的结合常数 孟建新; 周建英; 涂华民; 龚孟濂;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25

31 多光束相干控制光学跃迁的理论研究 余向阳; 李伟良;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量子光学学报 1998-03-30

32 纳秒激光脉冲泵浦大孔径液芯波导产生纳秒超连续宽频带光源 张干生;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所; 中山大学激光所; 中山大学激光所 广州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2-04-01

33 一种新的横模选择概念与方法 马养武; 周建英 浙江大学光仪系;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杭州 【期刊】激光技术 1992-06-29

34 一种连续Nd:YAG激光锁模的新技术 邬起; 周建英; 黄旭光; 李振先; 李庆行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1993-10-28

35 利用中空介质波导控制激光横模研究 周建英; 周达君; 黄作柱; 余振新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89-12-31

36 圆型空心波导谐振腔模模式的竞争与转换 符昌海;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0-04-02

37 圆形空心波导谐振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吕振国; 周建英; 符昌海; 李庆行; 余振新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期刊】量子电子学 1990-12-31

38 光栅掠入射脉冲染料激光器工作特性的研究 周建英; 黄作柱; 余振新; 罗黎明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 广州 【期刊】激光技术 1990-06-30

39 一种适用于脉冲Nd~(3+):YAG激光器的新型横模控制谐振腔 吕振国; 符昌海;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1991-04-01

40 无源空心波导谐振腔横模模式的竞争与转换 符昌海;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1991-07-30

41 腔内带圆形空心波导的可调谐窄带脉冲染料激光器 吕振国;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1991-09-28

42 毫微秒宽频带光源产生新方法 张干生; 周建英; 蔡志岗;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所; 中山大学激光所 【期刊】光电子•激光 1991-12-27

43 一种新型的产生频谱展宽的方法 蔡志岗; 汪河洲; 黄旭光; 周建英;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和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和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和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 【期刊】光电子•激光 1991-12-27

44 一种新型的可调谐窄带脉冲染料激光器 吕振国; 周建英; 李庆行; 余振新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广州 【期刊】激光技术 1991-10-28

45 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油漆中的有害重金属 赵芳; 李润华; 周伦彬; 陆林轩; 王自鑫; 周建英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9-07-11

46 飞秒相位差分光谱 余向阳; 罗琦; 戴德昌;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 2000-11-01

47 共振周期介质中的超短脉冲传播 程静;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 2002-10-01

48 低速与零速超短激光脉冲光场的产生与操控 周建英; 余向阳; 邵惠国; 赵霁; J.Prineas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一) 2004-11-01

49 共振介质中超短光脉冲传播的特性研究 谢丽虹; 王干全; 周建英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 2005-10-01

50 一种大行程纳米精度相位控制系统的实现和应用 谢向生; 王自鑫; 易闽军; 郭晶 ;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09-01

51 超短激光脉冲的量子操控与高效率非线性光学研究 周建英; 李俊韬; 兰强; 张洁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09-01

52 一维共振激活光子晶格中的负折射现象 张洁; 兰强; 周建英 广州市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6-08-01

53 基于相位控制的四维微纳光学原理、技术及应用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7-01-01

54 固体激元的相干瞬态过程与相干控制—飞秒相位光谱技术与应用 周建英; 罗琦; 戴德昌; 余向阳; V.Ninulescu; 李青; 丘志仁; 罗莉; 王干全; 李真; 陈磊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四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1999-11-01

55 生物无机化学中若干重要基础理论问题的激光光谱研究 周建英; 李润华; 周达君; 彭文基; 佘卫龙; 孟建新; 计亮年; 杨燕生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系 【会议】第二届光学前沿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1994-10- 01

56 Er~(3+):YAG中的光谱烧孔与光学频率上转换 桑海宇; 戴德昌; 王干全; 罗莉; 陈磊; 周建英 广州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 2000-07-01

57 三(2,6-吡啶二甲酸)合铕酸钠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安保礼; 叶剑清; 龚孟濂; 刘晓岚; 杨燕生; 石建新;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学院 【会议】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0-11-01

58 用全内反射毛细管荧光增强技术提高稀土与生物分子电子振动边带光谱信号的检测灵敏度 李润华; 肖万能;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 2001-09-01

59 新型无机光学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罗挺; 颜星中; 周建英; 余振新; 赵继然; 吴正亮 中山大学超快速光谱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会议】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5-10-23

60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亚微米制备技术研究 陆锦洪; 谢向生; 张培晴;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子学报 2010-04-15

61 应用于微纳光子器件的立体光刻研究进展 吴琦; 梁艳明;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01

62 三维光场的计算全息设计与再现研究 梁艳明; 吴琦;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9-15

63 飞秒激光非线性频率转换的自适应优化过程 张培晴; 关烨锋; 谢向生;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11-15

64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多层图像的构建与可视化 梁艳明; 张培晴; 关烨锋; 李丽;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子学报 2010-10-15

65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为期三个月的非干预性调研 周新; 洪建国; 辛建保; 吴昌归; 薄建萍; 张天托; 王长征; 蔡绍曦; 刘纯; 邱晨; 黄建安; 赖国祥; 孔灵菲; 刘春涛; 马壮; 黄克武; 杨和平; 周建英; 陈卓昌; 孙培宗; 孙耕耘; 王立波; 唐素萍; 陈志敏; 李昌崇; 赵德育; 林荣军; 郑跃杰; 向莉; 周小勤; 陈育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附属第三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福州儿童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深圳市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期刊】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9-07-25

66 单模锥形光纤锥区光场及超短脉冲的传输特性 余志强; 陈泳竹;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子学报 2009-12-15

67 二维排列共振吸收介质的光学特性研究 李治宇;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物理学报 2006-02-12

68 激光光场的大行程相位锁定及控制系统 王自鑫; 谢向生; 郭晶; 李鸣;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2006-06-30

69 周期排列共振激活介质的光子晶体原理、制备、表征与光学特性研究 周建英; 张培晴; 谢向生; 曾健华; 李俊韬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量子电子学报 2007-01-30

70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光致微结构的研究 李真; 蔡志岗; 陈振强 ; 张灵志; 梁兆熙; 周建英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光子学报 2007-03-30

71 零速超短激光脉冲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 李俊韬;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7-02-10

72 周期排列共振放大介质的小信号增益特性研究 陈芳; 曾健华 ;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物理学报 2007-07-15

73 超短激光脉冲传输特性的量子相干操控与应用 周建英; 曾健华; 李俊韬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科学通报 2008-01-15

74 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快速分析油漆中的重金属含量 陆林轩; 王自鑫; 周建英; 周伦彬; 黎洪坤; 赵芳; 李润华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11-15

75 稀土材料的超快共振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罗莉; 余向阳; 陈磊;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期刊】光学学报 2003-01-17

76 飞秒相干光场激发固体样品的线性与上转换荧光光谱研究 王干全; 罗莉; 戴德昌; 余向阳; 周建英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光子学报 2003-08-25

77 周期多层量子阱结构的光吸收特性与电场分布 肖万能; 赵霁; 王维江; 李润华;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物理学报 2003-09-12

78 超短激光脉冲在共振介质中传播的时空特性 王干全; 谢丽虹; 周建英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05-15

79 Nd∶YAG中电声耦合非Markovian过程的激发光谱 王干全; 戴德昌; 罗琦; 严以京;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化学物理学报 2005-06-27

80 光在一维周期结构中的分布和局域化 王维江; 周建英; 肖万能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院 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院 【期刊】光子学报 2005-07-25

81 飞秒脉冲在共振介质中长距离演化过程研究 吴佳文; 程静; 余向阳;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光学学报 2005-09-17

82 超短激光脉冲的减速、存储和受控释放 周建英; 朱健; 李俊韬; 赵霁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5-12-20

83 频率分辨双光束耦合抽运-探测技术中的空间效应研究 林洁; 桑海宇; 程静;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国激光 2003-11-25

84 用衍射光栅和CCD测量透明材料折射率 邓广安; 蔡志岗; 张运华; 徐宇科; 吴水珠;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北京大学物理系 【期刊】光学学报 2004-02-17

85 稀土粉末Eu∶Y_2O_3的自由感应衰减量子拍 罗莉; 丘志仁; 戴德昌; 余向阳; 周建英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院; 中山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发光学报 2004-06-30

86 基于LED的透射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研究 朱健; 李俊韬; 李鸣; 王自鑫;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9- 25

87 发光二极管的时间与空间相干性研究 李俊韬; 朱健; 王自鑫; 李鸣;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国激光 2005-01-10

88 有限宽度布拉格原子层中光子囚禁与移动孤子的研究 邵惠国; 赵霁; 吴佳文; 周建英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物理学报 2005-03-12

89 较高阶非线性抽运探测过程中的空间效应 林洁; 程静; 余向阳; 周建英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2005-04-17

90 半花菁LB膜的时间分辨荧光研究 韩奎; 陆兴泽; 徐建华; 马世红; 王文澄; 蔡志岗; 周建英 复旦大学物理系;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9-06-25

91 掺稀土多孔硅中稀土光学活化的新方法微波热法 龚孟濂; 蔡少华; 杨燕生; 周建英; 石建新; 田峻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广州;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期刊】化学学报 1999-08- 20

92 稀土离子电子振动光谱高灵敏检测技术——稀溶液中氨基酸与稀土的配位研究 李润华; 孟建新; 曾学然; 周达君;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激光 1999-07-25

93 固体激元的相干瞬态过程与相干控制-飞秒相位光谱技术与应用 周建英; 罗琦; 戴德昌; 余向阳; V.Ninulescu; 李青; 丘志仁; 罗莉; 王干全; 李真; 陈磊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 【期刊】量子电子学报 1999-12-30

94 CdTe/CdZnTe多量子阱激子复合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张希清; 王永生; 徐征; 侯延冰; 王振家; Z.K.TANG; 汪河州; 李伟良; 赵福利; 蔡志刚; 周建英 北方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物理学报 1999-01-30

95 飞秒相干瞬态过程的Bloch方程描述 余向阳;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25

96 紫外光照射对LB膜光致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文军; 徐建华; 王恭明; 陆兴泽; 蔡志岗; 杨佩青; 周建英 复旦大学物理系三束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激 【期刊】光散射学报 1999-12-30

97 稀土离子激发光谱的烧孔机理研究 王干全; 余向阳; 桑海宇; 周建英; 罗莉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25

98 GaAs 中的飞秒自由感应衰减 李青; 罗琦; 丘志仁; 李伟良; 余向阳;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2000-01-05

99 飞秒相干态相位差分光谱学 方允; 罗琦; 余向阳; 戴德昌; 罗莉;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0-05-25

100 新型Ru配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Z-扫描研究 肖万能; 李润华; 曾学然; 周达君; 周建英; 巢晖; 叶保辉; 计亮年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物理学报 2000-06-12

101 有机聚合物薄膜中的横向效应与准晶结构 徐则达; 蔡志岗; 张灵志; 刘焰发; 杨杰; 佘卫龙;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激光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激光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激光光谱国家? 【期刊】物理学报 2000-06-12

102 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与激光相干控制——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罗莉;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物理 2000-03-24

103 协同电子振动光谱测定溶液中稀土离子与氨基酸的配位结构 李润华; 孟建新; 曾学然; 周达君;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稀土学报 2000-03-30

104 阳极腐蚀条件及单晶硅类型对多孔硅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石建新; 张晓霞; 龚孟濂; 曾春莲; 周建英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5-25

105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光致六角对称微结构 李真; 徐则达; 梁丽珍; 蔡志刚; 周建英; 张灵志; 梁兆熙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光学学报 2001-04-05

106 量子波包干涉仪的实验技术研究 陈磊; 罗莉; 戴德昌; 罗琦; 丘志仁; 周建英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激光 2001-02-25

107 一种新颖的制作规则微结构方法 李真 ; 徐则达; 梁丽珍; 蔡志岗; 周建英; 张灵志; 梁兆熙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激光 2001-04-25

108 基于电荷转移过程的PAN-C_(60)共聚物薄膜的时间分辨荧光研究 马国宏; 郭立俊; 米君; 钱士雄; 佘卫龙; 蔡志岗; 周建英 复旦大学物理系; 中山大学超快光谱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光谱实验室; 中山大学超快光谱实验室 上海; 广东广州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2-02-25

荣誉奖励:


1.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奖。

2.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奖。

3.1994年获教育部跨世纪研究人才计划资助。

4.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首届杰出青年学者奖。

5.1995年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6.1997年被授予教育部、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7.2005年10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

媒体报道:


甘当人梯 享受工作——访全国优秀博士后周建英教授

采访周建英教授,没想到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随意的对话,就像一位老师跟一位学生聊天一样,就像一个长者跟一个晚辈谈心一样。周教授一再强调自己没什么值得宣传的,他甚至说自己可以当上“全国优秀博士后”是因为国内本来就没多少博士后,参评的人少所以有幸轮到了他。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周建英教授的简历,就不会被他刻意的“片面之词”所“蒙蔽”了。2005年10月,国家人事部对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进行公示表彰,并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在获奖的127名博士后中,全广东仅为2人,其中一人就是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周建英。作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理学博士、超快量子光电子学的专家,自1988年底进站后,周建英教授已经有了无数头衔和荣誉:“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香港首届(1995)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国家发明专利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与广东自然科学奖各1项,在SCI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SCI收录的引用200多次,现在他还是《光学学报》、《Rom.J.Optoelectron.》等六本专业杂志的编委。此外,自1988年来到中山大学后,周建英教授历任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理工学院院长。可见,拿到“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确实需要多年的辛勤付出和成果积累。

在交谈的过程中,周建英教授一直都是非常开心地讲述自己的工作现状,这样一种快乐工作的心态深深感染了笔者,我想也必定会让很多师生羡慕和向往。

甘当人梯 享受工作

记者(以下简称记):刚才一进门就看到您在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那您现在主要是在忙教学还是其它什么科研项目?

周建英教授(以下简称周教授):教学和科研两者都要兼顾,并且这两样事我也都很乐意做。我现在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用一个英文词汇形容就是enjoyable。因为早就从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理工学院院长这样的行政岗位上卸任下来了,所以现在完全是一个“人民群众”,没有一官半职,可以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我现在主要做高速量子光子器件的研究,这是我一直乐意从事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我给学生上课,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打交道,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很多,充满活力,而且也无比快乐。

记:您之前做过行政工作,现在又专心从事教学和科研,您觉得在大学,一个学者应该怎样处理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呢?

周教授:我觉得最好可以把学术和行政分开来,理科尤其如此。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做行政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事务,而理科科研,却需要静心,和做行政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前几天,我们开一个中德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这是一个很高水准的一对一会议,会上提及德国一位大学校长,40多岁,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专业学者。德国学者对这位年轻校长说,我们也许多了一位好校长,却永远失去了一位好的学者。

记:您如何看待“全国优秀博士后”这个称号?最满意自己哪方面的工作呢?

周教授:这种称号真没什么好宣传的,我之所以评上是因为全国本来就没多少博士后,参评的人少而已。做科研的人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最新的研究成绩。我们最近先后在四个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或大会报告,说明做了一点事情,并且是可以拿到国际上的。这些才是最让我满意和感到高兴的,没有什么能比工作上真正做出点东西来更让人从内心感到满足。

作育英才 甘上讲台

记:刚看到那张听课记录表,您还给03级的本科生上课,而且记录表上显示,学生对你的授课效果相当满意。您怎么看待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呢?

周教授:本科生很喜欢上我的课,这让我感到很开心。温家宝总理在最近会见我们时说过,上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之所以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培养出那么大一批人才来,很大一方面应该归功于那些知名教授愿意上讲台,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温总理大力支持和鼓励专家、学者、教授、博导与院士亲自上讲台,给博士生、硕士生,最好是本科生上课。我非常赞同温总理的观点。我现在是给光信息和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上《现代光学导论》,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因此在课堂上,我基本不用看讲稿,而且讲得很流畅。学生的到课率几乎是100%,这能说明点问题的。你有兴趣授课,这还不够,你首先要让自己进入状态,然后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学生一方面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她)们感受一种科学的文化。

记:那你觉得走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给你的科研带来了多大的帮助呢?

周教授:直接的帮助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可以借此机会系统性地回顾本专业的知识。教学毕竟是要以科研为基础的,科研基础好了,授课就有底气。各大学所提倡建成科研型大学是有道理的。我上课的时候喜欢引导学生提问,他们回答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也给我不少启发,这种启发对我的科研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我喜欢上讲台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跟学生在一起很快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我可以很快乐地做这项工作,何乐而不为?

记:提到培养学生的问题,其实现在很多学生都很浮躁,不少人整天忙于参加各种活动,没法安心于自己的本专业。周老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的?

周教授:我现在最想对学生说的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事实上,中山先生的校训非常好,博学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审问、慎思和明辨,这说明不但要博,更要专,所以才能称为专业,有了这些前提才能笃行。

不看做了多少事 要看做成了多少事

记:说起学术浮躁的问题,比如现在一些老师顾着评职称、发表多少论文等等。您觉得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外在的原因,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周教授:现在高校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凡事讲究三五年快速出成果,很多时候还讲跨越式发展。其实,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规律,很难有跨越式的发展,一切都得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基础理论研究更是如此。最近我的对外交流很多, 感觉国外的学术报告是报告工作,而我们的报告是报告文章。我们很多名教授的报告,罗列一大堆发表的论文,但报告的工作缺乏目的性与连贯性。事实上,国外真正看重的是你的学术成果,而我们却看重发了多少论文,我们的这种评价方式难免偏颇。直接的后果是,我们在发表大量论文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学术垃圾。我们讲科学发展观,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研究目标应该更明确一些,眼光应该更长远一些。应该着眼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记:那您觉得中大应该在哪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周教授:我觉得中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在生源、资金、平台建设、外部环境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广东省对中大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要做的可能就是在制度规范上应该更健全,比如我觉得学校应该重视对副教授的支持和培养。现在因为副教授在资历上、工作经验上还不够,所以往往在资金申请、项目申请上都有很大困难。但其实这是一群最有潜质的大学教师队伍。特别是毕业刚刚两三年的博士,是最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

记:您觉得除了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外,一些青年学者本身应该注意哪方面的发展呢?

周教授:那就是培养一种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看能不能静下心来做点东西。国外是很看重专业性的,即professional,我们做学术研究也一样,一定要专业,不可浮躁、要脚踏实地。现在的青年人欲望很强,什么都想做。但我不看你做了多少事情,我就看你做成了多少事情;我不管你曾经是什么学校的,不管你有多聪明、思维多敏捷,我就看你能不能搞定事情,哪怕只是一件事。做教授其实和做校园里的园丁一样,看你能不能搞定自己的事情。今年我有一个学生,他是最早一批拿到offer的,签了腾讯,其实他根本没做很多事情,他就是在读研期间,在编程方面搞定了一件事情,结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这就是专业性。

来源:中山大学校报 2007-05-30 19:01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