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发表英文论文:
1.A. R. Carlson, J. Letarte, J. Chen and K. J. Kasha, 2001,Visual screening of microspore derived transgenic barley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Plant cell reports, 20:331-337.
2.陈建民,Carlson A. R. 万建民, Kasha K. J Chromosomal Lo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in Microspore Derived Transgenic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Acta Genetica Sinica,2003,30(8):697-705。
3.陈建民,Carlson A. R. 万建民, Kasha K. J Chromosomal Lo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in Microspore Derived Transgenic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Acta Genetica Sinica,2003,30(8):697-705。
4.Aisheng Xiong . Quanhong Yao . Rihe Peng . Zhenzhang . Fang Xu . Jinge Liu . Peilai Han . Jianmin Chen,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a synthetic gene encoding Peniophora lycii phytase in methylotrophic yeast Pichia pastori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 2006, 72(5):1039-1047.(通讯作者)
5.Jin-Ge Liu, Zhen Zhang, Qiu-Lin Qin, Ri-He Peng, Ai-Sheng Xiong, Jian-Min Chen, Fang Xu, Hong Zhu, Quan-Hong Yao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DNA encoding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EREBP)/AP2-type protein, RCBF2, in Oryza sativa L.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7,29:165–173.
6.Aisheng Xiong, Rihe Peng, Jingge Liu, Jing Zhuang, Yushan Qiao, Fang Xu, Bing Cai, Zhen Zhang, Jianmin Chen and Quanhong Yao. High efficiency and throughput system in directed evolution in vitro of reporter gene.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 2007, 74(1): 160-168. (通讯作者)
7.Qiulin Qin, Jinge Liu, Rihe Peng, Aisheng Xiong, Quanhong Yao, Jianmin Chen, Isolation, Optim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cDNA Enco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RdreB1 in Oryza Sativa L. Molecular Breeding, 2007 19, 329-340.(通讯作者)
8.Ai-Sheng Xiong, Ri-He Peng, Jing Zhuang, Jin-Ge Liu, Fang Xu, Bin Cai, Zhao-Kui Guo, Yu-Shan Qiao, Jian-Min Chen, Zhen Zhang, Quan-Hong Yao, Directed Evolution of Beta-galactosid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into Beta-glucuronidase .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7, 40( 3): 419-425.
9.Ai-Sheng Xiong, Ri-He Penga, Jing Zhuang , Jin-Ge Liu , Feng Gao , Jian-Min Chen, Zong-Ming Cheng , Quan-Hong Yao, The Non –polymerase - cycling- assembly- based chemical gene synthesis: Strategies, methods, and progress.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8, 26 21–134.
10.Gao Feng, Jian-Min Chen, Ai-Sheng Xiong, Ri-He Peng, Jin-Ge Liu, Fang Xu, Xiao-Yan Fu, Xiao-Yan Fu, Hong Yi-Huan, and Quan-Hong Yao.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ovel AP2/EREBP-type Transcription Factors OsAP22 and OsAP 211 in Oryza sativa L. Biologia Plantarum 2008, (Accepted )
11.Jin-Ge Liu, Qiu-lin Qin, Zhen Zhang, Ri-He Peng, Ai-sheng Xiong, Jian-Min Chen & Quan-Hong Yao, OsHSF7 gen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encode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functions as a high temperature receptive and responsive factor. BMB Reports, 2009, 42(1):16-21.
12.Yang Zhang, Chen Chen, Xiao-Fen Jin, Ai-Sheng Xiong, Ri-He Peng, Yi-Huan Hong, Quan-Hong Yao, Jian-Min Chen OsDREB1D, undetectable in rice cDNA, enhances cold and high-sal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plants. BMB Reports, 2009, 2009, 42(8):482-493. , (通讯作者)
13.Kejian Wang, Ding Tang, Mo Wang, Jufei Lu, Hengxiu Yu, Jiafan Liu, Baoxiang Qian, Zhiyun Gong, Xin Wang, Jianmin Chen, Minghong Gu, and Zhukuan Cheng OsMER3 is required for normal meiotic crossover formation, but not for presynaptic alignment in rice. Journal of Cell Science,2009, online
14.Ma, Hongxiang; Ge, Hejing; Zhang, Xu; Lu, Weizhong; Yu, Dazhao; Chen, He; Chen, Jianmin.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and deoxynivalenol accumulation in Chinese barley.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09,157(3):166 - 171
发表中文论文:
1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 夏瑞祥; 肖宁; 洪义欢; 张超; 苏琰; 张小蒙;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10-03-15
2 水稻分蘖期强势和弱势F_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张洪熙; 戴正元; 陈建民; 肖宁; 周长海; 王宝和; 李爱宏; 潘存红; 刘广青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分子植物育种 2010-05-28
3 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 韦存虚; 王幼平;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 2010-08-10
4 乳腺癌中c-erbB-2与HIF-1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 钱建军; 史宏灿; 仇丽红; 陈建民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01-08
5 DAr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洪义欢; 肖宁; 张超; 苏琰;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遗传 2009-04-15
6 油菜 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 庄静; 熊爱生; 彭日荷; 陈建民; 朱波; 高峰; 付晓燕; 姚泉洪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加拿大艾伯塔省研究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09-15
7 一个小麦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单独亚族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庄静; 陈建民; 彭日荷; 高峰; 朱波; 付晓燕; 熊爱生; 姚泉洪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加拿大艾伯塔省研究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9-09-15
8 通过DNA改组技术获得高活性β-葡萄糖苷酸酶 熊爱生; 姚泉洪;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范惠琴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期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3-04-15
9 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及其表达(英文) 陈建民 ; Carlson A R; 万建民; Kasha K J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 加拿大奎尔夫大学植物农学系 南京;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WI53706; ONN1G2W1 【期刊】遗传学报 2003-08-10
10 大麦耐湿性的SSR标记与初步定位研究 钱凯; 洪义欢; 顾世梁;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5-07-15
11 火柴头染色体核型及核糖体基因原位杂交研究 陈建民; 秦秋琳; 汤廷页; 金银根; 万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江苏南京 【期刊】杂草科学 2004-03-25
12 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 定位研究 汤頲; 任丽娟; 蔡士宾; 吴纪中; 陆维忠; 陈建民; 马鸿翔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 2 1 0 0 1 4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4-10-15
13 分子细胞遗传学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研究和应用 陈建民; 史宏灿; 徐杰 扬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 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01-30
14 通过体外分子进化技术获得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的研究 熊爱生; 姚泉洪;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范惠琴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期刊】遗传学报 2002-11-10
15 引物原位杂交标记方法和应用的新进展(英文) 徐杰 ; Arthur Wang; 陈建民 麦克麦斯特大学病理及分子医学部; 扬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Hamilton; Ontario; Canada; L8S4J9; Hamilton 【期刊】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06-30
16 水稻隐性长节间与半矮生基因等位关系的遗传分析 陈建民; 汤述翥; 陆驹飞; 顾世梁; 顾铭洪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期刊】江苏农业研究 1999-01- 25
17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合成及原核生物中的效应 熊爱生; 彭日荷; 陈建民; 李贤; 姚泉洪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上海农业学报 2000-08-25
18 西藏小麦及半野生小麦异染色质分化的C-带研究 陈建民; 任正隆; J.P.Gustafson 扬州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美国密苏里大学农学院 【期刊】作物学报 1996-10-15
19 普通小麦4A染色体重排的原位杂交研究 陈建民; GustafsonJP 扬州大学农学院; 美国密苏里大学 【期刊】遗传学报 1997-04-10
20 水稻不同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汤述翥; 顾铭洪; 张兆兰; 王才林; 陈建民; 陈宗祥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期刊】江苏农业学报 1997-05- 30
21 水稻隐性高秆突变的遗传研究 陈建民; 顾世梁; 汤述翥; 陆驹飞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期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8-30
22 基于反转座子发展分子指纹及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冯彦侠; 肖宁 ; 刘知晓; 黎华; 朱雪;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09-11
23 水稻AP2/ERF转录因子OsAP21的功能分析 许冉冉; 徐虎; 孙静;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09-11
24 杂交稻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小蒙; 肖宁; 朱雪; 黎华; 刘知晓;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09-11
25 油菜AP2/ERF亚族转录因子BnaERF-B3的功能分析 姜海华; 徐虎; 孙静;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09-11
26 水稻AP2/EREBP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 高峰; 夏瑞强; 熊爱生 ; 肖宁; 洪义欢; 姚泉洪;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07-01
27 转基因大麦gfp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表达及转基因座位结构的研究 黄洁; 赵梅香; 肖宁; 夏瑞强;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07-01
28 转基因大麦的gfp基因遗传表达与整合位点结构 赵梅香; 黄洁; 肖宁; 夏瑞强;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07-01
29 大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 戈和静; 陆维忠; 陈庆标; 郑义; 马鸿翔;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07-01
30 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扩展性鉴定与评价 戈和静; 马鸿翔; 陆维忠; 陈和; 陈建民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6-09-01
31 水稻MYB家族转录因子OsMYB2的功能研究 张扬; 金晓芬 ; 姚泉洪; 熊爱生; 彭日荷;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2 大麦赤霉病新抗源鄂啤1号抗性 QTL的SSR标记分析 郑义; 马鸿翔; 陆维忠; 陈建民; 洪义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3 水稻 bZIP类转录因子OsAREB1的功能分析 金晓芬; 张扬; 姚泉洪; 熊爱生; 彭日荷;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4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株高和穗长的QTL分析 夏瑞祥; 肖宁;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5 东乡野生稻特异性重复序列的克隆及分子标记发展 肖宁; 夏瑞祥;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6 4个大麦赤霉病新抗源抗性的遗传分析 郑义; 马鸿翔; 陆维忠; 陈建民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会议】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8-08-01
37 苜蓿核糖体基因物理定位及染色体荧光分带 陈建民; 洪义欢; 王幼平; Steve Bowley;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Guelph大学作物学院 【期刊】遗传 2006-02-28
38 东乡野生稻重复序列的克隆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洪义欢; 钱凯; 秦秋琳;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扬州大学学报 2006-09-30
39 转基因大麦的gfp基因表达及染色体定位 陈建民; 黄洁; 赵梅香; 仇丽红; 洪义欢; 王幼平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6-11-15
40 大麦赤霉病抗扩展性鉴定与评价 戈和静; 马鸿翔; 陆维忠; 陈和; 陈建民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12-16
41 c-erbB-2基因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仇丽红; 赵梅香; 黄洁; 高峰;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现代肿瘤医学 2007-01-25
42 植物转基因整合座位的结构 陈建民; 姚泉洪; 熊爱生; 马鸿翔; 洪义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 【期刊】遗传 2007-02-15
43 大麦赤霉病抗源的发掘与评价 戈和静; 陆维忠; 张旭; 陈和; 陈建民; 马鸿翔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南京;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南京; 江苏盐城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7-01-15
44 水稻转录因子DREB1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高峰; 姚泉洪; 秦秋琳; 刘金戈; 熊爱生; 彭日荷;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期刊】上海农业学报 2007-05-15
45 45S rDNA-FISH鉴定银杏雌雄性别 张扬; 朱胜男; 金晓芬;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园艺学报 2007-12-25
46 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组半定量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基因扩增 仇丽红; 史宏灿; 钱建军;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11-15
47 利用DD-PCR技术研究扬稻6号基因的差异表达 张洪熙; 戴正元; 陈建民; 肖宁; 李爱宏; 刘广青; 潘存红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江苏农业学报 2008-12-31
48 扬稻6号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张洪熙; 戴正元; 陈建民; 肖宁; 李爱宏; 潘存红; 刘广青; 周长海; 夏广宏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12-15
49 植物转基因座位形成的分子机制 洪义欢; 肖宁 ; 夏瑞祥; 马鸿翔;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江苏南京 【期刊】生物技术通讯 2008-01-30
50 抗逆相关DRE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高峰; 熊爱生; 彭日荷; 刘金戈; 蔡斌; 陈建民; 姚泉洪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上海 【期刊】上海农业学报 2008-02- 15
51 大麦赤霉病新抗源盐96157抗性的遗传分析 郑义; 陆维忠; 陈建民; 马鸿翔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南京;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 江苏南京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8-03-15
52 江苏省“后十运时期”运动竞赛体制改革的研究 王健; 陈建民; 包云; 王跃亮; 贾萍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扬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期刊】辽宁体育科技 2008-04-01
53 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的遗传及表达研究 赵梅香; 黄洁 ; 夏瑞祥; 肖宁;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江苏扬州; 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苏州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8-05-15
54 大麦转基因座位结构的研究 黄洁; 赵梅香; 肖宁; 夏瑞祥; 洪义欢; 陈建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期刊】生物技术通报 200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