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发表期刊论文:
[1]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J].空间科学学报,2021,41(01):1-9.
[2]吴鹏,王一白,李永,王宝军,张凯宇,汤海滨,曹晋滨.Cathode erosion site distributions in an applied-field magnetoplasmadynamic thruster[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22(09):70-76.
[3]傅绥燕,徐寄遥,魏勇,刘立波,熊明,曹晋滨,宗秋刚,王赤,冯学尚,史全岐,师立勤,任丽文.探索中前行——中国空间物理研究70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10):1641-1658.
[4]李春来,刘建军,耿言,曹晋滨,张铁龙,方广有,杨建峰,舒嵘,邹永廖,林杨挺,欧阳自远.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J].深空探测学报,2018,5(05):406-413.
[5]路立,S MCKENNA-LAWLOR,曹晋滨,K KUDELA,J BALAZ.磁暴期间环电流离子增长与磁尾离子注入的因果时序探测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10):1553-1568.
[6]申井然,曹晋滨,吕浩宇,符慧山.磁尾等离子片中偶极化锋面的数值模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5,35(04):409-414.
[7]邓丽,韩潮,曹晋滨.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过程优化[J].空间科学学报,2015,35(04):511-518.
[8]孟雪洁,曹晋滨,王铁砚,马玉端.亚暴偶极化中近地磁尾质子的非绝热加速[J].空间科学学报,2014,34(06):794-801.
[9]马玉端,曹晋滨,符慧山,杨俊英,吕浩宇,杨建,王志强.近磁尾TC-1观测到伴随有高速流的ULF波及不稳定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754-3765.
[10]邓丽,韩潮,曹晋滨,宋友.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论证平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1(04):601-608.
[11]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刘展,王振杰.中国西南区域孕震区电离层TEC变化长时间序列分析[J].地震地质,2014,36(01):253-265.
[12]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利用DEMETER卫星数据统计分析全球M_w≥7.0地震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02):364-376.
[13]曾凌云,曹晋滨,魏新华.1980-2010地磁场的变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01):116-121.
[14]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王飞飞.日本M_W 9.0级特大地震前电离层扰动初步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01):155-164.
[15]段爱英,曹晋滨,马玉端,魏新华.磁尾电流片大尺度南向运动及晨昏方向拍动的观测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3,43(01):28-39.
[16]泽仁志玛,申旭辉,曹晋滨,张学民,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赵庶凡.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3699-3708.
[17]曹晋滨.太阳风暴及其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9(03):237-242.
[18]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王飞飞.利用GPS和DEMETER数据分析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变化[J].地震地质,2012,34(01):160-171.
[19]邹自明,曹晋滨,李毅.太阳风扰动对极光电急流和环电流指数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12,32(01):14-19.
[20]李柳元,杨俊英,曹晋滨,路立,吴云,杨冬梅.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和温度的统计背景及其地磁活动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437-2444.
[21]路立,杨俊英,曹晋滨,张学民,陈化然.太阳活动低年电离层磁场VLF波的观测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06):1403-1420.
[22]马玉端,路立,杨俊英,曹晋滨,张学民,陈化然,周国成.太阳活动低年时太阳同步轨道电场高频(HF)波的观测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06):1421-1432.
[23]丁维贞,曹晋滨,曾立,王艳,杨俊英.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的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53(07):1505-1514.
[24]王志强,曹晋滨.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周期性高速流相伴随磁场超低频波[J].地球物理学报,2010,53(02):231-236.
[25]丁维贞,曹晋滨,杜爱民.亚暴起始地磁指数判断的统计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0,30(01):17-22.
[26]曹晋滨,杨俊英,袁仕耿,申旭辉,刘元默,燕春晓,李文曾,陈涛.卫星低频电磁辐射在轨探测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39(09):1544-1550.
[27]路立,曹晋滨.等离子体参量的空间探测分布及汶川地震前后的扰动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9(04):21.
[28]符慧山,曹晋滨,张铁龙,H.Reme,E.Lucek.太阳风在地球激波前兆区减速的统计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52(04):895-901.
[29]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哨声模波对高能电子槽区和外辐射带的调节作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8(02):316-324.
[30]曹晋滨,段俊涛,马玉端,杨冬梅.磁尾爆发性整体流和地磁Pi2脉动关系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06):467-473.
[31]魏新华,曹晋滨.引导场对无碰撞电流片低频电磁不稳定性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07(05):360-366.
[32]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 Reme,I. Dandouras,E. Lucek.磁层快速对流事件的多点卫星联合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7(05):1277-1282.
[33]魏新华,周国成,曹晋滨,O.Santolik,H.Reme,N.Cornilleau,Andre Balogh.近地磁尾重联中哨声波和Hall磁场的Cluster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7(03):662-671.
[34]路立,S.McKenna-Lawlor,S.Barabash,刘振兴,曹晋滨,J.Balaz,K.Kudela,T.L.Zhang,C.M.Carr.TC-2/中性原子成像仪观测到等离子体片纵向振荡[J].科学通报,2007(05):502-506.
[35]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Reme,I.Dandouras.磁尾爆发性整体流与亚暴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6(03):609-615.
[36]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磁层相对论电子通量变化与磁暴/亚暴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6(01):9-15.
[37]曹晋滨.空间天气学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04):277-282.
[38]魏新华,周国成,曹晋滨,李柳元.无碰撞电流片低频电磁模不稳定性:MHD模型[J].物理学报,2005(07):3228-3235.
[39]周国成,魏新华,曹晋滨,王德驹,蔡春林.无碰撞电流片哨声波不稳定性[J].空间科学学报,2005(03):161-166.
[40]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Reme,I.Dandouras.磁宁静期磁尾爆发性整体流持续时间多点卫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02):252-258.
[41]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磁层压缩ULF湍流对电子的加速[J].空间科学学报,2005(01):1-5.
[42]曹晋滨,王德驹,赵华,周国成.北京地区Pi2脉动和地磁AE指数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4(06):949-953.
[43]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地球同步轨道附近哨声湍流对“种子电子”的加速[J].地球物理学报,2004(05):756-761.
[44]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蔡春林.无碰撞等离子体电流片中的低频波[J].物理学报,2004(08):2644-2653.
[45]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 Fritz,K-H 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路立,王迺权,陈涛.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4(04):555-561.
[46]曹晋滨,燕春晓,刘振兴,周国成.磁壳参数L与磁暴Dst指数和行星际条件的关系[J].空间科学学报,2004(02):89-95.
[47]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 Fritz,K-H Glassmeier,P Daly,H Rème.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02):181-189+369-370.
[48]曹晋滨,马志伟,路立,周国成,刘振兴.行星际磁场B_y分量对地球磁层顶场向电流调制[J].地球物理学报,2003(02):156-161.
[49]路立,刘振兴,曹晋滨.磁尾多元等离子体片振荡与磁脉动的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01):90-91.
[50]周国成,蔡春林,曹晋滨,王德驹,HenriReme,AndreBalogh.近地磁尾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J].空间科学学报,2003(01):25-33.
[51]曹晋滨,马志伟,路立,周国成,刘振兴.地球磁层顶磁场重联的动力学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02(05):597-604.
[52]汪学毅,曹晋滨,张效信,周国成.高能离子束流引起低频电磁波动的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2(01):1-7.
[53]汪学毅,吴京生,李毅,王水,赵寄昆,曹晋滨.磁重联区Alfven波及新生离子的加速[J].空间科学学报,2001(03):208-218.
[54]周国成,汪学毅,王德驹,曹晋滨,蔡春林.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J].地球物理学报,2001(03):293-302.
[55]曹晋滨.空间物理学中部分关键名词的译法[J].科技术语研究,2001(01):15-16.
[56]曹晋滨,汪学毅,徐跃民,赵华.空间天气扰动时离子流对卫星充电过程的影响[J].中国科学(A辑),2000(S1):123-126.
[57]沈超,刘振兴,曹晋滨,张效信,汪学毅.磁尾等离子体片对流对亚暴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00(03):216-223.
[58]曹晋滨,汪学毅,周国成,陈涛.低轨道磁化等离子体中运动航天器等离子体鞘层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0(04):459-463.
[59]曹晋滨.太空物理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02):54-56.
[60]曹晋滨,周国成,王得驹,蔡春林.电子环束流对航天器表面电位和等离子体鞘层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00(01):16-22.
[61]汪学毅,黄永年,周国成,曹晋滨.太阳耀斑电子束在日冕区产生的静电不稳定性[J].地球物理学报,1999(S1):1-6.
[62]汪学毅,曹晋滨,刘四清,许永红.相对论性离子束(环束)流引起的电磁不稳定性[J].空间科学学报,1999(03):193-199.
[63]曹晋滨,周国成,汪学毅,沈超.有磁场时电子在航天器光电子鞘层中的漂移运动[J].空间科学学报,1999(02):102-107.
[64]曹晋滨,周国成,汪学毅,吴京生.部分球壳分布离子流激发的电磁不稳定性[J].空间科学学报,1999(01):28-33.
[65]汪学毅,吴京生,周国成,曹晋滨.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J].空间科学学报,1998(04):301-307.
[66]曹晋滨,C.Mazelle,H.Reme.Grigg-Skjellerup彗星新生离子激发低频电磁波性质[J].地球物理学报,1998(05):601-608.
[67]曹晋滨,周国成.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电磁不稳定性引起的波-粒输运[J].地球物理学报,1994(06):707-715.
[68]周国成,曹晋滨.GENERATION MECHANISM OF MAGNETIC NOISE BURSTS IN THE EARTH’S MAGNETOTAIL[J].Science in China,Ser.A,1991(12):1492-1499.
[69]周国成,曹晋滨.地球磁尾磁噪声爆的产生机制[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1(09):976-981.
发表会议论文:
[1]曹晋滨,曾立,王艳,陈昱,孟庆春,占丰,刘强. 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感应式磁力仪[C]. 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八)——专题71:内磁层动力学、专题72: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专题73:地热:“学”以致“用”、专题74:电磁卫星观测与应用. 2017:63.
[2]曹晋滨,马玉端,G.Parker,H.Reme,I.Dandouras,T.L.Zhang. 磁层亚暴的能量输运[C]. 第三届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论文集. 2013:65.
[3]泽仁志玛,曹晋滨,刘文龙,符慧山. DEMETER observations of high latitude chorus waves penetrating the plasmasphere during a geomagnetic storm[C]. 第三届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论文集. 2013:99.
[4]符慧山,C.M.Cully,曹晋滨,Y.V.Khotyaintsev,A.Vaivads,E.Macú?ová,O.Santolík,M.André,宗秋刚,周猛,黄狮. Observation of chorus inside near-Earth flux pileup region[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135.
[5]刘文龙,曹晋滨,Xinlin Li,T.E.Sarris,宗秋刚. 等离子体层顶附近的超低频波性质[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136.
[6]刘旭,刘文龙,曹晋滨. 等离子体层顶位置与地磁指数的关系[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137.
[7]马玉端,曹晋滨,H.Reme,I.Dandouras,M.Dunlop,E.Lucek. MHD和动力学下联合分析一个亚暴膨胀相期间的等离子体流[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142.
[8]泽仁志玛,申旭辉,曹晋滨,张学民,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赵庶凡. 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2:5.
[9]路立,曹晋滨. 空间等离子体分布的地震响应和成像探测——近年来国内外大震空间信息特征回顾[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2:8.
[10]董宜煊,陶丹,曾立,曹晋滨. 太阳风动压对地磁急始现象的影响及其探测方法[C]. 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2:175.
[11]魏新华,曹晋滨,周国成,O.Santolík,H.Rème,I.Dandouras,N.Cornilleau. 磁尾等离子体片磁重联事件前温度各向异性电子激发的哨声波(英文)[C]. 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63.
[12]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王飞飞.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前电离层扰动初步分析[C]. 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90-91.
[13]曹晋滨. 地球磁尾动力学观测研究[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85.
[14]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王飞飞.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前电离层变化初步分析[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968.
[15]曾立,王艳,李伟,陈昱,王作桂,魏新华,董伟,曹晋滨. 空间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感应式磁力仪研制进展[C].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11:464-468.
[16]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王飞飞.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前电离层变化初步分析[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8.
[17]曾立,曹晋滨,王艳,陈昱,吕浩宇,杨俊英,刘巍,王作桂,董伟. 星载感应式磁力仪[C]. 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10:36.
[18]闫相相,单新建,曹晋滨,汤吉. 地震电磁信号传播与各圈层耦合机理研究进展[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2010:52-54.
[19]路立,杨俊英,曹晋滨,张学民,陈化然. 太阳活动低年电离层磁场VLF波的观测特性研究[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2010:38.
[20]李柳元,曹晋滨. 电离层等离子体背景处理软件及其结果分析[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9:11.
[21]路立,曹晋滨. DEMETER卫星探测到汶川地震前孕震区电离层下沉[C].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9:110.
[22]曹晋滨,燕春晓,路立,扬俊英,李柳元. 地球近地空间非震电磁扰动[C].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1-29.
[23]路立,刘振兴,沈超,曹晋滨. NUADU/TC-2对ENA极光的探测与反演[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8:623.
[24]曹晋滨. 微小卫星空间探测技术在空间天气研究中的应用[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8:103.
[25]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 哨声模波在不同地磁条件下对高能电子带的调节[C].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7:34.
[26]段素平,刘振兴,路立,曹晋滨,Reme H.,Dandouras I.,Carr M,陈涛. 等离子体片中不稳定性和低频波的观测分析_TC-1观测结果[C].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7:35.
[27]王作桂,尤大伟,曹晋滨,李安杰,徐耀明,沈超,赵华,马振国,张志广,吴逢时,赵勇,张桂兰. 空间飞行器电位主动控制系统[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6:76-84.
[28]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 TC-1在磁活动时期观测到的压缩ULF波和相对论电子增强事件[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337.
[29]魏新华,周国成,曹晋滨,O.Santolik. 磁尾重联中电磁波和Hall磁场的Cluster观测[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341.
[30]杨俊英,曹晋滨,李柳元,周国成,刘振兴. 磁层暴时TC-2观测到的哨声模合声与高能电子加速[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344.
[31]路立,Susan McKenna-Lawlor,刘振兴,沈超,曹晋滨. 用NUADU/TC-2成像探测数据反演磁层离子和逃逸层蒸发粒子分布[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346.
[32]杨俊英,曹晋滨. Tc-2观测到的波粒相互作用现象研究[C].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5:16.
[33]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 磁层相对论电子通量的变化因素分析[C].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5:31.
[34]魏新华,周国成,曹晋滨. 近地磁尾磁重联和增强波活动的Cluster观测[C]. 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5:34.
[35]魏新华,周国成,曹晋滨. 近磁尾磁重联与波活动增强事件的多点观测[C]. 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299.
[36]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Reme,I.Dandouras. 地磁活动时期磁尾爆发性整体流的多点卫星研究[C]. 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300.
[37]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 2003年10~11月磁层相对电子通量增强事件[C]. 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301.
[38]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 磁层超低频波湍流对外辐射带电子的渡越时间加速[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2004:262.
[39]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Reme,I.Dandouras. 2001年9月7日BBF事件的多点卫星研究[C].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2004:263.
[40]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廼权,陈涛,T.Fritz,K.-H.Glassmeier,P.Daly,Reme.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Ⅰ)[C]. 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2003:301.
[41]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廼权,陈涛. 2001年1月26日磁层顶多重磁通量绳事件的观测研究(Ⅱ)——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C]. 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2003:303.
[42]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廼权,陈涛. 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 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C]. 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2003:305.
[43]李柳元,曹晋滨,周国成. 地球同步轨道附近哨声湍流对“种子电子”的加速[C].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14.
[44]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蔡春林. 无碰撞等离子体电流片中的波[C].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29.
[45]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博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迺权,陈涛. 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C].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37.
[46]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Fritz,K.-H.Glassmeier,P.Daly,Rème.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Ⅰ)[C].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38.
[47]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迺权,陈涛.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Ⅱ)——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C].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39.
[48]周国成,蔡春林,曹晋滨,王德驹. 近地磁尾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314-324.
[49]曹晋滨.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应用分系统简介[C].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2:31-32.
[50]黄宗英,濮祖荫,宗秋刚,T.Fritz,付绥燕,肖池阶,史全岐,谢伦,刘振兴,曹晋滨,P.Daly,A.Balogh,K.H.Glassmeier,H.Reme,J.Dandouras. Cluster Ⅱ对2001年1月26日磁层顶磁重联事件的观测结果及初步分析(Ⅰ)[C].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2:62-64.
[51]蔡春林,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刘振兴. 2001年9月15日Clusterll越尾事件[C]. 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2:82.
[52]曹晋滨,马志伟,周国成,刘振兴. 电子压力梯度对磁层顶重联过程的影响[C]. 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01:210.
[53]王德驹,曹晋滨,赵华,蔡春林,周国成. 地磁AE指数和Pi—2脉动的关系[C]. 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01:211.
[54]路立,刘振兴,曹晋滨. 等离子体片振荡与磁尾可压Pc5脉动研究[C]. 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01:216.
[55]王作桂,陈斯文,曹晋滨. 一种低频磁场波动探测器[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147-149.
[56]王德驹,曹晋滨,赵华,蔡春林,周国成. 磁层亚暴的地面监测[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189-192.
[57]周国成,王德驹,汪学毅,曹晋滨,蔡春林. 1998年4-5月磁层MeV电子的响应事件[C].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40.
[58]蔡春林,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 磁层顶哨声湍动:非线性机制[C].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41.
[59]沈超,刘振兴,曹晋滨,张效信,汪学毅. 磁尾等离子体片对流对亚暴的影响[C].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44.
[60]路立,刘振兴,李中元,曹晋滨. 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区氧离子含量对离子剪切流K-H不稳定性的影响[C].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46.
[61]王德驹,周国成,汪学毅,曹晋滨,赵华,蔡春林. 1998年4-5月北京Pi2脉动与磁层腔振荡[C].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131.
[62]周国成,王德驹,汪学毅,曹晋滨,蔡春林. 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167-175.
[63]周国成,汪学毅,王德驹,曹晋滨,蔡春林. 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C]. 第五届中外空间/太空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0:33.
[64]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蔡春林. 磁层相对论性电子增强事件与空间天气[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217-222.
[65]王德驹,周国成,赵华,曹晋滨,蔡春林,汤克云,曹冠宇,印开山. 近赤道和低纬区地磁脉动的观测特征[C].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302-304.
[66]蔡春林,周国成,曹晋滨,王德驹. 磁层顶有限Larmor半径效应的理论和模拟研究[C]. 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1999:213.
[67]王德驹,周国成,赵华,曹晋滨,蔡春林,汤克云,曹冠宇. 海南富克和北京台站观测到的Pi2脉动功率谱研究王德驹 周国成 赵华 曹晋滨 蔡春林汤克云;曹冠宇[C]. 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1999:220.
[68]曹晋滨,周国成,王得驹,蔡春林. 地球磁层暴时电子流对低轨道航天器充电过程的影响[C]. 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1999:221.
[69]曹晋滨,汪学毅,周国成,陈涛. 低轨道航天器充电过程[C]. 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1999:222.
[70]汪学毅,C.S.Wu,周国成,曹晋滨,张效信. 高速太阳风及α粒子速度分布的形成[C]. 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267.
[71]周国成,李阳,张扬挺,曹晋滨. 极隙区电子束流-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电磁粒子模拟[C]. 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248.
[72]汪学毅,曹晋滨,刘振兴. 电子流引起电磁辐射的数值模拟研究[C]. 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255.
[73]曹晋滨,C.Mazelle,Henri.Reme. Grigg-Skjellerup彗星磁场和电子的数据分析[C]. 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