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发明专利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成仿云,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甘肃省漳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1990年11月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助教。

1990年12月至1996年11月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讲师。

1990年2月至1990年7月北京大学生物系访问进修。

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日本岛根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2002年6月至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社会任职: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园林苗圃学”。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硕士:6人;在读博士:5人;毕业博士:1人。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生殖生物学,名花牡丹的繁殖和育种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20余项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牡丹远缘杂交败育机理研究,2002-2004年,主持人。

2.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紫斑牡丹在北京的引种研究,2002-2004年,主持人。

3. 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牡丹切花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生产,2002-2005年,主持人。

4.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牡丹远缘杂交新技术引进,2003-2006年,主持人。

科研成果:

1. 牡丹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成仿云; 王雁; 张佐双; 何贵梅; 余晓南; 赵孝庆; 李萍; 李云飞; 胡航; 成信云; 秦魁杰; 李龙章; 张文娟; 王莲英; 秦魁杰; 高志民; 王荣; 龙芳; 高静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01

2. 紫斑牡丹的引种繁殖与在首都园林中的应用 成仿云; 张佐双; 余晓南; 赵永青; 左丽娟; 赵孝庆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01

3. 牡丹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开发 成仿云; 王雁; 张佐双; 何贵梅; 于晓南; 赵孝庆; 李萍; 李云飞; 胡航; 成信云; 李龙章; 张文娟; 王莲英; 秦魁杰; 高志民; 王荣; 龙芳; 高静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院; 北京植物园; 北京世纪牡丹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解放牡丹园园艺有限公司; 甘肃奥凯牡丹园林有限公司; 洛阳市土桥花木种苗公司; 北京牡丹芍药有限公司 2005-12-01

4. 主要商品花卉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 张启翔; 潘会堂; 成仿云; 葛红; 明军; 李潞滨; 孙明; 潘文; 王佳; 蔡明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2010-09-11

5. (紫斑)牡丹商品化生产与二次开花技术示范 成仿云; 王莲英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学会 2009-03-09

6. 牡丹远缘杂交新技术引进 成仿云; 于晓南; 钟原; 成信云; 刘改秀 【科技成果】北京林业大学 2008-09-24

发明专利:


1. 一种牡丹组培苗增殖及褐化和玻璃化防止方法 成仿云; 李萍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08

2. 一种牡丹胚离体培养方法 成仿云; 何贵梅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06-05-31

3. 一种牡丹胚状体诱导方法 成仿云; 何贵梅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06-05-31

4. 一种牡丹高效优质促成栽培方法 成仿云; 李云飞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07-04-18

5. 一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的亲本组合方法 成仿云; 何贵梅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07-04-18

6. 一种芍药切花促成栽培方法 于晓南; 王历慧; 成仿云; 张启翔 【中国专利】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20

论文专著:


在《植物学报》、《园艺学报》以及《J. Japan Soc. Hort. Sci. 》、《Bull. Amer. Peony Soc. 》 和《Horti. Acta》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4部。

出版专著:

1《中国紫斑牡丹》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2005

2《中国牡丹与芍药》李嘉珏主编 参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1998

3《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王莲英主编 参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1997

4《园林苗圃学》主编

发表英文论文:

1 Cheng F.Y. and N Aoki, Development of Forced Tree Peony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chilling Effect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ivars. J.Japan Soc. Hort. Sci. 70:46-53, 2001

2 Cheng F.Y and N. Aoki, Endosperm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mbryo Development in Blotched Tree peony (Paeonia rockii ). Bull.Fac.Life Env. Sci. Shimane Univ., 4:7-11,1999

发表中文论文:

1 低温对盆栽牡丹连续催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红艳; Philip P.M.Mornya;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 2010-07-01

2 芍药花蕾总R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敖翔;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0-09-26

3 秋水仙素诱导‘凤丹’牡丹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成仿云; 高静; 钟原; 孔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 2009-08-18

4 牡丹高代杂种引种初报 曹羲君;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 2009-08-18

5 中原牡丹花色类型及其分类研究 刘玉英;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9-11-20

6 牡丹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李萍; 成仿云; 何桂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07-01

7 牡丹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李萍; 成仿云; 何桂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04-01

8 紫斑牡丹品种群的形成与组成 成仿云; 于晓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5-11-01

9 浩态狂香今日逢——让芍药怒放在2008年奥运会 成仿云; 高水平; 于晓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 2005-10-01

10 芍药促成栽培及其冷藏与赤霉素处理的影响 成仿云; 龙芳; 于晓南; 杜秀娟; 费菲; 邬正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1 紫斑牡丹的体胚诱导与发生 周秀梅; 成仿云; 钟原; 齐力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12 芍药属远缘杂交试验研究 张栋; 成仿云; 杜秀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07-08-01

13 紫斑牡丹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初步筛选 钟原;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会议】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 2008-05-01

14 赤峰地区紫斑牡丹的引种与抗寒性研究 赵雪梅; 成仿云; 唐立红; 朱月; 袁军辉; 鞠志新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系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03-15

15 分生结节:一种有价值的植株再生途径 钟原; 成仿云; 秦磊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植物学报 2011-05-10

16 圆明园植物资源与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钟原; 刘玉英; 邱金梅; 肖佳佳;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1-15

17 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发展之比较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1-15

18 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8-15

19 滇牡丹分类处理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 孔红; 成仿云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08-15

20 采收前喷钙对切花芍药茎杆品质的影响 于晓南; 陆光沛; 成仿云; 郑黎文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中心;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15

21 紫斑牡丹‘书生捧墨’的体胚诱导与发生 周秀梅; 成仿云; 钟原; 齐力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3-15

22 光照强度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 左利娟; 成仿云; 张佐双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植物园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1-25

23 芍药花蕾成熟及开花的阶段划分与形态类型 成仿云; 高水平; 于晓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期刊】园艺学报 2009-04-25

24 赤霉素和生根粉对牡丹促成栽培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文娟; 成仿云; 于晓南; 汪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1-30

25 两种牡丹胚珠与幼胚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何桂梅; 成仿云; 李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园艺学报 2006-02-28

26 芍药春节催花技术 龙芳;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系;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系 【期刊】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6-08-25

27 ‘正午’牡丹有性生殖败育的形态学观察 何桂梅;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园艺学报 2006-06-30

28 牡丹芍药组间杂交种的起源及其发展 何桂梅; 孙菊芳;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北方园艺 2006-11-05

29 芍药与牡丹组间杂种引种栽培初报 孙菊芳;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中国园林 2007-05-15

30 多季开花植物的研究及其育种概况 王荣;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期刊】北方园艺 2007-09-15

31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萍;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北方园艺 2007-11-15

32 防褐剂对牡丹组培褐化发生、组培苗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李萍; 成仿云; 张颖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15

33 低温与赤霉素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成仿云; 杜秀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期刊】园艺学报 2008-04-25

34 秋季次开花的牡丹新品种‘傲霜’ 成仿云; 赵第轩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菏泽市玉田牡丹花圃 【期刊】林业科学 2008-07-15

35 三个紫斑牡丹新品种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林业科学 2008-09-15

36 芍药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余瑞卿; 成仿云; 张秋良; 于晓南; 齐冰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9-30

37 赤霉素及生根粉对芍药促成栽培的影响 成仿云; 张文娟; 于晓南; 柴新利; 余瑞卿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 呼和浩特 【期刊】园艺学报 2005-12-30

38 牡丹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 左利娟; 成仿云; 张佐双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植物园 【期刊】中国园林 2004-10-25

39 名花产业化 牡丹当先行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中国花卉园艺 2002-01-08

40 牡丹国内外生产状况及市场特点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期刊】中国花卉园艺 2002-02-08

41 日本牡丹及其商品化生产 成仿云 北京林业大学 【期刊】中国花卉园艺 2002-06-23

42 紫斑牡丹的花药发育和小孢子发生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日本岛根大学生物资源学部附属生物资源教育中心; 岛根县松江市690-1102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0-02-15

43 糜子胚发育的过程及其时间进程 成仿云; 李焜章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期刊】作物学报 1994-08-15

44 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成仿云; 李嘉珏; 陈德忠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甘肃省林业厅; 和平牡丹研究所 【期刊】园艺学报 1997-05-26

45 美国芍药牡丹协会与美国芍药牡丹的发展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05

46 紫斑牡丹新品种选育及牡丹品种分类研究 成仿云; 陈德忠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和平牡丹园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3-30

47 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质谱带的比较研究 于玲; 何丽霞; 李嘉珏;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甘肃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园艺学报 1998-02-26

48 紫斑牡丹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期刊】园艺学报 1998-11-26

49 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Ⅱ:野生牡丹 成仿云; 李嘉珏; 于玲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甘肃省林业厅 【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7-05

50 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Ⅰ:栽培牡丹 成仿云; 李嘉珏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甘肃省林业厅 【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1-05

51 牡丹嫩枝生根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成仿云; 王友平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甘肃临洮农业技术学校 兰州 【期刊】园艺学报 1993-07-02

52 糜子花药和花粉的发育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1993-04-02

53 糜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特异现象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6-30

54 糜子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成仿云; 金芝兰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02-15

55 谷子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成仿云; 金芝兰 西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西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兰州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1988-09-30

56 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细胞壁 成仿云; 金芝兰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 【期刊】植物学通报 1989-05-01

57 糜子开花习性的观察 成仿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1990-07-30

荣誉奖励:


1. 2009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 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成仿云:漫谈东西方植物园文化 牡丹西方更“红火”

西方植物园中,尤以英国的邱园、爱丁堡植物园、威斯利植物园等较为著名。成仿云在英国植物园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包含了许多中西方园林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西方有很多“威尔逊”

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是植物园最基本的作用之一。邱园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将一个起初只占地3.6公顷的私人皇家园林,拓展成占地360公顷的世界级植物园。

该园目前收集了全世界超过5万种植物,活的树木就有25万棵之多。邱园植物标本馆收集了500万份标本,图书馆藏75万份世界植物图书和文献,与74个国家的306家研究所有联系,收集了全球重要的植物学期刊。

这些巨大的数字与那些植物采猎者是分不开的,如18、19世纪英国著名的植物猎人威尔逊从中国采走了大量的野生植物。事实上,欧洲正是由于有如此众多像威尔逊这样的植物猎人在其他国家大肆掠夺,才使欧洲原本贫瘠的植物种质资源变得丰富起来。

如今,人们这么评价他们:他们是探险者,大多不惧艰险,视舒适为多余;他们是殖民者和掠夺者,把全世界作为自家的后花园;他们是杰出的科学家,极大地改变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园艺、园林景观;他们中很多人还是多产的作家,留下了大量经典的探险文学、植物学和园艺学著作。

“只要是生长在云南、贵州、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在我们国家的植物园里都很难见到,而邱园里却保留着许多我国还未发现的植物种类。所以,大量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还等着我国去发现并利用。” 成仿云说。

牡丹西方更“红火”

在我国,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是没有其他花卉可以撼动的。曾经在国花评选中,人们在牡丹和梅花中难以取舍。如今,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目前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英、美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多。

“没有获得国际登录权就无权开发,在国际间买卖这种花卉也属非法交易。”成仿云说。虽然牡丹是我国独有的花卉,且深受百姓喜爱,但近些年来我国却鲜有牡丹新品种被培育出来。更令人遗憾的是,牡丹、菊花、兰花等名花的国际登录权均已被国外“瓜分”。

成仿云说:“在西方,牡丹似乎受到了更好的礼遇。在英国的植物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品种的牡丹与其他植物搭配成景。牡丹自1786年被约瑟夫•班克斯从中国引入栽到欧洲后,其后的200年里,陆续有植物猎人来到中国,带走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培育出的品种,以及还未被发现的野生牡丹。早在几十年前,西方人就培育出了我国至今还未培育出的黄色系、黑色系牡丹品种。”

被误解的东方文化

英国植物园里,大多数植物都来自于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理应在英国园林里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实上,由于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得西方国家无从了解中国古典园林。

相比之下,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向西方敞开了交流的大门。因此,在英国植物园里,有很多精致小巧的日本园林,中国园林在这里反倒是难觅踪迹。因此,西方人理解的东方文化实际上就是日本文化。

成仿云说:“偶尔在邱园里见到一座中国塔。修建这座塔的主人钱伯斯显然对中国文化了解得不透彻,原本七层的塔却被修成了九层,可能是钱伯斯以‘九五之尊’之意来理解中国塔的含义吧。”

如今在西方,到处都有唐人街、中国城,很多小餐馆、杂货铺满街林立,却很少有中国园林走进西方民众视野。

成仿云说:“现在,要让中国园林走向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邱园、威斯利植物园等西方主流名园建造中国园。这不仅仅是对西方人的‘东方文化’观的一种矫正,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向外扩张的具体体现之一。”

西方很多植物园都是私人拥有,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精心营造一个舒适的小园子,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收取一定费用向公众开放,以便有足够资金来扩大规模、增加植物种类。这种靠私人经营的植物园有很多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文章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作者:张亮 2008-12-23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