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在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有10余篇。
发表中文论文:
1 酸浆属植物果实大小的进化发育机制研究——AP2类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王丽; 李志超; 赵婧; 张吉斯; 贺超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6
2 大豆GmPHO1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和功能分化研究 何玲莉; 赵嫚; 郭冬梅; 王艳; 谷勇哲; 贺超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6
3 毛酸浆“双层灯笼”突变体分析与GLO类基因的功能歧化研究 张吉斯; 李志超; 全慧; 敖翔; 赵婧; 贺超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6
4 水稻EJC核心Mago-Y14的功能鉴定和协同进化分析 公丕昌; 全慧; 王丽; 贺超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会议】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6
5 酸浆属植物“中国灯笼”起源与选择的分子机制研究 贺超英; Heinz Saedler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Plant Genetics; Max-Planck-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 Carl-von-Linn é-Weg 10; 50829 Kln; Germany 【会议】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 2008-07-01
6 多肽配体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前景 公丕昌; 王丽; 贺超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遗传 2010-06-15
7 大豆作图群体检验与调整后构建的遗传图谱 王永军; 吴晓雷; 贺超英; 张劲松; 陈受宜; 盖钧镒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3-11-20
8 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英文) 王邦俊; 张志刚; 李学刚; 王永军; 贺超英; 张劲松;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西南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 【期刊】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08-10
9 大豆5个花叶病毒株系抗性基因的定位 王永军; 东方阳; 王修强; 杨雅麟; 喻德跃; 盖钧镒; 吴晓雷; 贺超英; 张劲松; 陈受宜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期刊】遗传学报 2004-01-10
10 大豆中一个新防卫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贺超英; 吴晓雷; 东方阳; 张劲松; 杜保兴; 张志永;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 【期刊】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06-20
11 大豆中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鉴定 贺超英; 张志永;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期刊】科学通报 2001-06-30
12 大豆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贺超英; 王伟权; 东方阳; 张劲松; 盖钧镒;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期刊】科学通报 2001-08-30
13 利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大豆重组近交系NJRIKY 贺超英; 张志永; 王永军; 郑先武; 喻得跃; 陈受宜; 盖钧镒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期刊】遗传学报 2001-02-10
14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吴晓雷; 贺超英; 陈受宜; 庄炳昌; 王克晶; 王学臣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期刊】遗传学报 2001-04-10
15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吴晓雷; 王永军; 贺超英; 陈受宜; 盖钧镒; 王学臣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北京 【期刊】遗传学报 2001-10-10
16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吴晓雷; 贺超英; 王永军; 张志永; 东方阳; 张劲松; 陈受宜; 盖钧镒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期刊】遗传学报 2001-11-10
17 大豆属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吴晓雷; 贺超英;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北京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1-07-25
18 栽培大豆中一个线粒体atp6基因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贺超英; 吴晓雷; 张劲松; 盖钧镒;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期刊】植物学报 2001-02-10
19 基因组学方法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贺超英; 陈受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期刊】生物工程进展 2001-02-25
资料更新中……
English:
1. He CY*, Sommer H, Grosardt B, Huijser P and Saedler H. (2007). PFMAGO, a MAGO NASHI-like factor, interacts with the MADS-box protein MPF2 from Physalis floridana. Mol. Biol. Evol. 24(5): 1229-1241
2. He CY, Saedler H (2007). Hormonal control of the inflated calyx syndrome, a morphological novelty, in Physalis. Plant J. 49(5): 935-946
3. He CY, Saedler H. (2007). Molecular evolution of a morphological novelty in Solanaceae, the Inflated-Calyx-Syndrome (ICS) in Physalis. Acta Hort. 745: 171-182
4. He CY, Saedler H (2005). Heterotopic expression of MPF2 is the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lantern of Physalis, a morphological novelty in Solanacea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 (16): 5797-5784
5. He CY, Münster T, Saedler H (2004). On the origin of morphological floral novelties. FEBS Lett. 567: 147-151 Wang BJ, Wang YJ, Wang Q, Luo GZ, Zhang ZG, He CY, He SJ, Zhang JS, Gai JY, Chen SY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an NBS-LRR resistance gene homologue from soybean. J. Plant Physiol. 161(7): 815-822
6. Zhang WK, Wang YJ, Luo GZ, Zhang JS, He CY, Wu XL, Gai JY, Chen SY (2004) QTL mapping of ten agronomic traits on the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genetic map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ST markers. Theor. Appl. Genet. 108: 1131-1139
7. Wang BJ, Zhang ZG, Li XG, Wang YJ, He CY, Zhang JS, Chen SY (2003).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a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homolog from soybean. J. Integr. Plant Biol. 45(7): 864-870
8. He CY, Tian AG, Zhang JS, Zhang ZY, Gai JY and Chen SY (2003).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ull-length resistance gene homolog from soybean. Theor. Appl. Genet. 106: 786-793
9. He CY, Zhang JS, Chen SY (2002). A new soybean gene encoding a proline-rich protein is regulated by salicylic acid, an endogenous circadian rhythm and by various stresses. Theor. Appl. Genet. 104: 1125-1131
10. He CY, Wang WQ, Dongfang Y, Zhang JS, Chen SY (2002). Regulation of soybean ribulose-1, 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subunit mRNA accumulations by external factors. Chinese Sci. Bulletin 47(1): 37-42
11. He CY, Wu XL, Zhang JS, Gai JY, Chen SY (2001).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itochondrial atp6 gen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Act. Bot. Sin. 43(1): 51-58
12. He CY, Wu XL, Zhang JS, Dongfang Y, Du BX, Zhang ZY, Chen SY (2001).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defense gene from soybean. Sci. in China 44(4): 409-420
13. He CY, Zhang ZY, Chen SY (2001).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ybean resistance gene analogs. Chinese Sci. Bulletin 46(23): 1984-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