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在全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26篇;主编专著4部。
出版专著:
1. 《优质板栗生产技术》丁向阳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4
2.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论与实例研究》丁向阳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 《中国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
4. 《经济林栽培学》
发表中文论文:
1 北方柿优良品种及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丁向阳; 陈国领; 杜道丽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气象局;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会议】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 2009-11-07
2 刺槐优良无性系抗旱生理与光合特性研究 丁向阳; 马履一; 朱延林; 张江涛; 杜道丽; 陈国领 北京林业大学;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南阳市气象局 【会议】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 2009-11-07
3 河南省板栗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09-01
4 加入WTO对河南板栗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会议】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09-01
5 长叶刺槐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丁向阳; 魏森林; 王少明; 陈征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方城县林业局; 洛宁县吕村林场; 邓州市林业局 【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11-15
6 长叶刺槐高接技术 陈征; 王少明; 魏森林; 丁向阳; 刘健; 陈宁 邓州市林业局; 洛宁县吕村林场; 方城县林业局; 河南省林科院; 邓州市农技中心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1-12-15
7 长叶刺槐嫁接育苗技术 丁向阳; 魏森林; 王少明; 贺凡; 陈国领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方城县林业局; 洛宁县吕村林场; 桐柏县林业局; 南阳市气象局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2011-11-25
8 河南省中部地区柿品种资源调查 韩德波; 丁向阳; 杜道丽 河南省平顶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0-12-15
9 长叶刺槐嫁接苗培育技术研究 魏森林; 丁向阳; 张延义; 姬中强; 陈国领 方城县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气象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1-09-15
10 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的研究 段劼; 马履一; 薛康; 王金增; 丁向阳; 张博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 河南省林科院 【期刊】林业资源管理 2010-04-15
11 北方柿优良品种及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杜道丽; 丁向阳; 陈国领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气象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0-03-15
12 伏南山区栎类中幼龄林抚育技术 张安华; 丁向阳; 勇浩; 郭占胜; 杜道丽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0-06-15
13 四倍体刺槐K2无性系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孟丙南; 张江涛; 丁向阳; 李云; 徐慧敏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洛宁县林业局 【期刊】林业科技 2010-07-25
14 南水北调源区林业生态现状与发展对策 杜道丽; 丁向阳; 金世海; 张莤; 杨天柱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桐柏县水利局; 南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10-09-15
15 黄金梨在岗丘瘠薄地优质高效生产综合因素研究 孙曾丽; 丁向阳; 王平 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湖北林业科技 2009-04-15
16 微量元素施肥效应对柿产量的影响 丁向阳; 周德明; 陈国领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局 【期刊】经济林研究 2009-06-15
17 土壤含水率对枳椇生长发育的影响 丁向阳; 马履一; 陈国领; 杜道丽 北京林业大学;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气象局; 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局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 2009-08-05
18 南阳市封山育林效果比较研究 勇毫; 王彦芳; 丁向阳; 郭占胜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6-09-30
19 经济林种子生理研究进展 和红晓; 吕芳德; 丁向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河南省林科院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6-12-30
20 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资源及发展策略 丁向阳 郑州市德亿路4号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2007-01-25
21 分子标记技术在板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福建林业科技 2007-03-25
22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树种林分结构与综合保护 丁向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河南科学 2007-02-28
23 城市森林小区景观美感效果的模糊评判 丁向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26
24 国外鲜食良种李品种引种表现及综合评价 丁向阳; 郭占胜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郑州 【期刊】北方园艺 2007-07-15
25 果用叶用银杏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周德明; 丁向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长沙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7-06-15
26 20个柿品种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引种试验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郑州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06-15
27 香胶树幼林生长特性研究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7-07-31
28 南阳市城市森林主要植物的生态效益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08-15
29 黄鼠树引种及栽培试验 杨天柱; 丁向阳 南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南阳; 河南郑州 【期刊】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6-12-30
30 香胶树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6-12-30
31 南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8-02-15
32 枳椇幼树生长特性研究 王朝霞; 杨秀珍; 丁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 2008-08-20
33 山区综合开发中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李晓梦; 丁向阳; 徐玉成 镇平县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郑州国家森林公园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8-09-15
34 多效唑对黑柿生长的影响 李晓梦; 丁向阳 河南省镇平县林业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2008-09-25
35 论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 丁向阳; 董桂萍 中南林学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6-10
36 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珍稀树种林分初报 李保龙; 丁向阳; 陈灏; 刘顺国; 刘辉 南阳市园林处河南;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桐柏县林业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5-09-30
37 城市小区绿化景观美感效果的模糊评判 王梅林; 丁向阳; 方占莹; 高梅; 翟文九 南阳市森防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林科所; 南阳市林科所 河南南阳; 河南郑州; 河南南阳 【期刊】湖南林业科技 2005-10-30
38 枳椇种质资源及利用 丁向阳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长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经济林研究 2005-09-30
39 黑柿的引种及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郑州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5-12-30
40 南阳市三种常见草坪地被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郭鹏; 丁向阳; 勇浩; 张机伟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5-12-30
41 五味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开发前景 孙昌波; 王森; 丁向阳; 李贞霞 中南林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院 博士研究生 【期刊】食品与机械 2003-12-25
42 北方石榴品种及优质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郑州 【期刊】经济林研究 2003-12-30
43 珍稀果材兼用树种——枳椇资源利用 丁向阳; 凌晓明; 李志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镇平县林业局 郑州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4-03-30
44 小杂果市场逐渐走俏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农家参谋 2004-04-05
45 栽培小杂果选择优良种 丁向阳 河南省林科所 【期刊】农家参谋 2004-04-05
46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的综合保护 翟文继; 丁向阳; 贺全红; 王梅林; 薛照宇 南阳市林科所; 河南省林科所; 南阳市森防站; 南阳市森防站 河南南阳; 河南郑州; 河南南阳 【期刊】湖南林业科技 2004-06-30
47 种植结构调整中如何发展林果业(上)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农家参谋 2004-01-05
48 种植结构调整中如何发展林果业(下)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农家参谋 2004-02-05
49 美国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及引种栽培前景 丁向阳; 孙晓辉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2004-09-28
50 枳椇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湖南林业科技 2004-12-30
51 栗实象鼻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04-12-30
52 能源植物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郑州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4-12-30
53 甜柿抗旱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丁向阳; 翟文继 中南林学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 2004-12-05
54 美国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及栽培要点 丁向阳; 孙晓辉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南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期刊】北京农业 2005-01-05
55 城市森林在我国生态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 丁向阳; 何方 中南林学院;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450 0 0 8; 湖南长沙 【期刊】湖南林业科技 2005-02-28
56 板栗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期刊】山西果树 2005-03-10
57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保护利用 董云岚; 李爱琴; 丁向阳; 王晶; 刘长盈; 许先坤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内乡县林业局林站;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内乡县林业局林站 河南郑州; 河南内乡; 河南郑州 【期刊】河南科学 2002-02-28
58 “豫板栗2号”新品种选育研究 唐杰; 丁向阳; 曾凡春; 闫创新; 晏波; 晏中银; 王富河 信阳市平桥区林技站; 河南省林科所; 平桥区林业局; 平桥区林科所 河南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2-06-30
59 无花果的开发前景、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林业科技开发 2002-07-22
60 日本斤柿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 2002-01-25
61 种植结构调整应发展什么果树 丁向阳 河南省林科所经济林研究室 【期刊】河南农业 2002-05-25
62 杏丰产栽培技术 丁向阳 【期刊】河南农业 2002-09-25
63 杏丰产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科所 【期刊】河南农业 2002-10-25
64 河南柿品种资源与生产现状 丁向阳; 凌晓明; 王欣; 王中新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确山县林业局; 镇平县林业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2001-09-30
65 甜柿优良品种简介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 2001-12-10
66 日本甜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 2001-12-10
67 银杏保护地芽接育苗技术 范成科; 李景山; 丁向阳; 赵起喜 南阳地区林科所; 河南省林科所; 南阳市宛城区农牧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1995-03-30
68 柿果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胡玉华; 郭志新; 黄鹏; 丁向阳; 赵海珍; 赵成璧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信阳林业学校; 河南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1995-06-30
69 柿霜糖加工新工艺的研究 胡玉华; 冯述清; 黄鹏; 丁向阳; 姬变英; 赵海诊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1995-12-30
70 高产优质板栗新品种“确红栗” 丁向阳; 陈涛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洛阳林业学校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1997-09-30
71 河南省城市洪涝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对策 王超; 丁向阳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林科所 【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03-20
72 发挥优势 加强管理 开创林业科研新局面 丁向阳; 朱延林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林业科技 1998-06-30
73 河南省城市洪涝灾害 王超; 丁向阳 河南省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减灾 1998-08-20
74 河南板栗品种资源及丰产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郑州 【期刊】果树科学 1993-10-01
75 河南省板栗及其生产发展意见 丁向阳; 吴慧星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经济委员会 郑州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1993-06-30
76 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丁向阳 河南省林科所 【期刊】河南林业 1993-07-02
媒体报道:

种经济林就是开“绿色银行”
——访省林业科学院丁向阳研究员
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意味着从当日起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嫁接果木,植树造林,迎来了好时候。
经济林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也是我国目前需大力发展的林种。在我国许多农村,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林果,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经验。农民兄弟怎样种经济林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2月19日,记者采访了省林业科学院丁向阳研究员。
发展经济林等于开家“绿色银行”
丁向阳研究员说,粮食大省河北省把果品业确定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果农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500元以上,果树被农民称做“铁杆庄稼”。
一亩园十亩田。以农民最关心的亩均收益为例,丁向阳研究员说,我省三门峡地区的苹果亩均效益达6000~7000元,商水、宁陵、原阳等地葡萄、梨、核桃的亩均效益达1万元,是普遍广种薄收的粮食作物亩产效益的5~10倍。更重要的是,在我省西部浅山丘陵地带,因为土壤贫瘠,灌溉条件有限,如果种植大田作物,收成几乎是取决于“天意”,但种植苹果、梨、葡萄等不仅丰产,而且因为地势高、日夜温差大,果品质量佳。
之所以称经济林是农民的“绿色银行”,除了因为其能带来丰厚、持续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因为其生态、无污染的生产模式和产品质量。丁向阳研究员解释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有了新认识,对果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国2008年“毒奶”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天然蛋白的纯净,红枣、核桃尤其是核桃因为含有丰富的天然蛋白,近年来价格大幅攀升,最贵的每公斤可卖到100元以上!
我省地处中原,属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南北气候交错,经济林资源丰富。加快发展优质林果基地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之一,也是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丁向阳研究员介绍说,我省人口近1亿,对各种果品需求量大,如果单靠从省外输入很不现实,发展梨、桃、葡萄、石榴、杏、李、樱桃、鲜食枣、树莓等经济林市场巨大。从技术角度讲,至2006年,我省有50个经济林新品种通过审定,这些品种已经或正在得到推广,这还不包括我省引进的80多个经济林优良新品种。从生产实践出发,我省经济林产业发展成功的地方比比皆是。2007年,国家林业局确定了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我省5个县榜上有名,分别是新郑大枣示范县、平桥板栗示范县、桐柏板栗示范县、洛宁苹果示范县和宁陵酥梨示范县。
发展经济林不能短视
在看到发展经济林前景广阔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林的发展是一种长期行为,不是按季种,也不是按年收,所以从业者要坚持和有决心。丁向阳说,有不少农民朋友看不到长远利益,只注重眼前利益,一旦有效益上的下滑,就开始砍树换品种,这种“短视”行为非常不利于经济林的健康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讲,目前,我省经济林发展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链条较短,产品包装、贮藏、深加工业仍较落后,加工产品比重小,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二是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农民分散和单干的现象比较突出,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三是技术棚架严重,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工作不力,出现有技术的果农在发展、无技术的果农在砍树的现象。四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仍较低,无公害生产体系尚不健全。五是缺乏资金投入,生产引导、示范力度和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不够。
好政策为经济林发展助力
采访临近结束,丁向阳研究员很欣喜地跟我们说,国家农业部自去年开始启动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这50个农产品中涉及了6个经济林品种。他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强化科研与推广的衔接,努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50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若干个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将为从事经济林发展的广大农民朋友提供苗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工方面的技术支持。所有这些措施的出台,必将为我省经济林的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推动我省经济林的大发展。
丁向阳
河南省林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理事,国际林业研究联合会(IUFRO)会员。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1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其中主持完成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5项。主编专著4部,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获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多年来,作为特聘专家参加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科技厅、林业厅、科协等组织的林业项目及农村科技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人员2万多人。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记者:李东辉 丁先翠 200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