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委员会专栏 > 文章正文

项目简介:   芒苞草科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家高宝莼研究员首次建立的第一个新科,是我国的特有科植物,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Ⅱ级),是一个十分古老而狐立的类群,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该项成果代表了植物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现已被分子生物学所证实。得到了国内外植物学家们的承认,其文献广泛被引证。芒苞草科已写入国际植物分类学最高水平的《维管植物科属》专著中。芒苞草科是编写《四川植物志》过程中在横断山发现的新植物,这是一种形态特殊的单子叶小型草本植物,以它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单种科--芒苞草科。其分布也局限于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狭小地区。单子叶植物新科的发现在我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中尚属罕见。本项目先后完成了芒苞草的形态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孢粉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芒苞草科在以上各学科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文章不仅被国外权威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BA,生物文摘(美国)全部摘录收藏,而且还被国际农业情报三大体系之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属的AGRIS情报体系所编辑,在罗马出版的英文版"AGRINDEX"上刊出。此后英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植物学家要求合作开展有关细胞、分植生物、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世界最著名的系统学家Prof.Dr.K.Kubitzki要求将芒苞草科收入他主编的世界维管植物科属《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中。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H.Raven博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洪德元、王文采院士等国内外植物学权威先后对本科的发现给予了正面评述。

主要发现点:

1、第一个中国人首次发现和建立的第一个新科自1753年林奈(Linn)创立经典植物分类学以来,我国还未有植物学家建立新科的历史。随着国际上广泛采集与调查研究,现代几乎难以见到新科的发现。芒苞草科的发现将我国植物分类学由属、种的水平提高到科一级的最高研究水平,填补了空白,结束了没有中国植物学家建立新科的纪录(高宝莼,1989,1993;P.C.Kao and K.Kubitzki,1998; H.-D.Behnke and P.C.Kao,2000)。

2、芒苞草科为大陆飘移、板块学说提供了佐证芒苞草科是横断山区的特有科,横断山区是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和蒂锡斯海相互交替的过渡地带,芒苞草科就是在这一特殊地区发现的特殊类群。横断山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王国,这里是解决生物学、地学等学科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地区,是生物学家们所瞩目的地方。大熊猫的家乡座落在世界最高和最年轻的青藏高原的外围,而芒苞草却在这里安家落户。芒苞草的发现揭开了生命与地球的奥秘,为大陆飘移、板块学说提供了佐证(高宝莼,1989,1993;P.C.Kao and K.Kubitzki,1998; H.-D.Behnke and P.C.Kao,2000)。

3、芒苞草科是解决物种起源、区系发生的一把金钥匙芒苞草是在中生代以前,古南大陆(冈瓦纳古陆)解体,非洲和南美洲分离时遗留下来的一个孑遗植物,它与产于南半球(非洲、南美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的翡若翠科近缘,互为姐妹群,这种跨三洲和南、北半球的洲际间断分布,特别引人注目。这种分布格局对于研究物种起源和区系发生有重大的价值(高宝莼,1989,1993;P.C.Kao and K.Kubitzki,1998; H.-D.Behnke and P.C.Kao,2000)。

4、从不同水平研究了芒苞草科的分类地位,理顺了芒苞草科与翡若翠科互为姐妹群的亲缘关系,确认了芒苞草科的成立。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四个现代植物分类系统,即Cronquist(1981,1988),Dahlgren(1981,1983),Takhtajan(1980,1987)和Thorne(1983,1992)。我们在研究芒苞草属的分类位置与近缘科之间的演化关系时,采用了他们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比较胚胎学、解剖学、植物化学,以及rbcL筛管分子质体等超微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大量的新资料和证据,进行了性状分析,以及外类群的比较,作出谱系分支图,从而确认了芒苞草科的成立。(高宝莼,1989,1993;P.C.Kao and K.Kubitzki,1998; H.-D.Behnke and P.C.Kao,2000)。

主要完成人:

1.   高宝莼高宝莼 联系人及电话 高宝莼 028-85242551,13018248765

2.   单位电话 028-85242551,13018248765 传 真 028-85222753

作者在编写《四川植物志》茑尾科过程中发现的芒苞草,为了弄清楚这个存疑种的分类地位,亲自步入深山老林,登上峻岭高原作考察,孜孜不倦地鉴定植物,考证文献。先后去四川西部和西藏调查芒苞草达10余次。并将这个新植物命名为石蒜科一新属--芒苞草属,并以它为基础建立了芒苞草科。此后又和国内外同行合作,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得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系统学家、顶级权威K.Kubitzki、分子生物学家H.-D.Behnke的支持和合作,完成了芒苞草科的系统学研究,确认了芒苞科的成立。芒苞草科的研究,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曲折和坎柯,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只有敢于牺牲自我,才能顶住和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逆流,保卫住了这一科研成果。

10篇代表性论文:

1.   石蒜科-新属(芒苞草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分类研究

2.   芒苞草的群落学特征和花粉形态/云南植物研究

3.   芒苞草科-单子叶植物的一个新科/四川植物研究

4.   芒苞草科-单子叶植物的一个新科/四川植物志

5.   芒苞草形态学和胚胎学研究Ⅰ,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   芒苞草的细胞学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7.   Acanthochlamydaceae/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uascular plants

8.   芒苞草科-单子叶植物一个新科的确认兼论其系统位置/云南植物研究

9.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Velloziacea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eve-element plastids and rbcL sequence data/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0.  Chemical constituent of Acanthochlamys bracteat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