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始建于1959年, 1978年开始招收“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得“工业自动化”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被评为冶金部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并于2003年获批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了一支层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在“大型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非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近代交流传动系统理论与应用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应用” 和“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等方向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几项,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控制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在“211工程”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的资助下,又新建了一批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的高水平专业实验室。本学科具有较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培养毕业的近百名博士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中坚。
1. 建设了一支层次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在涂序彦、孙一康、舒迪前等老一辈控制领域著名教授的带领下,学术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新老交替。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70%。聘请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院士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拓宽了研究领域,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建立了由首席教授领衔的15个重要的学科梯队,采取按梯队考核的机制,使梯队成为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基本单位。这些梯队拥有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研究方向,目前承担着纵向课题近20项、横向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达3500多万元,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充足。
2.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秉承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传统,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承担和完成了大量工业自动化和控制领域的国家重大课题。童朝南教授的学科梯队将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武钢、鞍钢等大型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余达太教授的学科梯队研究高精度伺服技术和电源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获得国家重大课题支持。杨炳儒、闵乐泉、尹怡欣、刘贺平等教授的学科梯队追踪最新理论研究,重点研究新型智能控制系统、混沌与非线性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近五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采用和被转让94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以上。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发表近500篇论文,其中200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检索。
2. 不断采用创新教育模式,营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开设“控制科学与工程专题”、“控制理论特论”、“知识工程”、“细胞神经网络”等博士课程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等二十几门硕士课程,体现了本学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最新动向,构成了内容完整的教学体系。
在课程阶段,采用了专题研究导向式、学术沙龙式、研究报告式等多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阶段,构建师生学习型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探索新知的精神。我们在鞍钢、武钢、济钢和莱钢等企业建立了十几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等项目的支持下,购置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现有设备原值近4000万元。在新建成的信息大楼里,控制学科的实验/研究室占有近3000平方米的面积。培养研究生的软硬件环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