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同富裕是什么?少数人富有,多数人贫困肯定不是共同富裕。所有人都贫穷也不是共同富裕;所有人平均富裕也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全体民众富裕起来,这个富裕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都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富裕的标准大致应当是全体民众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开支后,口袋里还有多余的资金或积蓄。
关键词:人人买房 和谐社会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近期有两件事情值得人们关注:一是国外有研究报告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到达25%,超过了美国;二是同居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超过德国,进入世界借前三甲。这些数据看起来很庞大,值得骄傲。但是,民众似乎对此没有多大兴趣。中国占世界第一的“数据”很多,何止这些。如人口第一,资源消耗等。何时等到居民收入世界第一时,民众还不奔走相告,世界还不刮目相看。
炫耀统计数据的快感不能增加民众的实际收入。庞大的总量数据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民众都还是穷人。“人穷志短”,彻底地实现民众的富裕梦想不能靠经济总量和统计数据的满足感,努力奋斗增加民众收入是根本。
共同富裕是什么?少数人富有,多数人贫困肯定不是共同富裕。所有人都贫穷也不是共同富裕;所有人平均富裕也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全体民众富裕起来,这个富裕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都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富裕的标准大致应当是全体民众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开支后,口袋里还有多余的资金或积蓄。
历史的原因我们是人口多、底子薄,人们普遍贫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面貌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不走弯路、不犯错误。然而,实践中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过分的强调与西方“接轨”,总是拿着西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情”来论证我国同样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这是非常可怕的。
住房问题关系到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切身利益。就城市而言,目前的房价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而且与收入不成比例。简单的说,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两个都劳动,收入的四分之一用来买房子、四分之一用来抚养子女、四分之一用来日常花销、四分之一用来赡养老人和应付突发事件、疾病等,这样的收入支付比利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实际上,今天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远远的破坏了这个收入支出比例。
以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为例,城区的房价在1万元每平方米。每个家庭购买70平米的房子,也要70万元的支出,夫妻二人每个人劳动30年,每年收入10万元,到头来10年还买不到一套房子。其中10万元还是各项消费后的富裕资金。实际上,这几个城市的劳动者一般在3000元作用的收入,扣除日常消费还有三分之二就不错了。要保障每年净余10万资金买房子,这些城市的劳动者的收入每月应在3万元左右。否则,一切免谈。
有人说这几个城市房价太高说明不了问题。那我们就已东中西三个区域来划分说明,东部城市商品房价格以每平米6000元为限,中部以3000元为依据,西部以1500元为依据。但是,三个区域的劳动者收入差距更大,计算的结果和上边的差不多。也就是说,劳动者劳动一辈子都买不到一套70平米的房子。
高房价带来的后果就是官员为了住房问题腐败。之所以现在没有爆发买不起房子引发的社会突出矛盾,是因为早期的几代人有单位的集资房、公房、祖房等集成房屋可居住。如是没有传统房屋形成的居住条件,现有的高房价引起的社会矛盾将难以想象。当然,由于农村人口占80%,农民可以有宅基地建自己院落。这是社会住房危机显得不那么突出。
有人说中国城市房价异常偏高是因为供求关系造成的,社会需求太大。这绝对是开发商的“狡辩”。供求关系是一方面,那么多闲置的商品房没有销售也是“无房可售”?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4亿平方米。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562万平方米。这就是一方面开发商叫嚣房价上涨有理,买房需求旺盛,商品房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闲置商品房卖不出去。
还有人说,“人人买房”观点是错误的,哪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实现。并拿出美国等国家多数人租房的例子来说明。但是,美国的专家在北京粉碎了这个“谎言”。美国人70%买了房子,而政府把实现民众买得起房作为政府任务来落实。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不用美国专家亲自解释就可以说明的问题。多数人租房,少数人买房这是“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吗?公平正义、平等意识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要编造“谎言”来欺骗民众呢?不过是为了开发商赚钱当“吹鼓手”,为少数人的“富贵生活”开脱,人为地制造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我们可以容忍一部分人富裕的事实。但不能容忍少数人极端富裕,多数人寄人篱下的社会状况。倡导“人人买得起房”就是体现了一种共同富裕的和社会发展理念。至于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多大程度实现这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因为事先有难度就否认这个基本立场问题。“多数人租房”是与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背道而驰的。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目标的生命力就在于摒弃了“倡导少数人富起来的”弊端。
一些经济学家和高高在上的官员自己有房子住,衣食无忧,不考虑民众疾苦,热衷于统计数据的总量“政绩”和快感。现有的房价和城市劳动者的收入严重倒挂,劳动者就是30年劳动收入不吃不喝也买不到房子的事实已经存在。由于传统祖房、公房、集资房等住房问题缓和了住房矛盾。而现有的情况是城市中不再有集资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成了投机者的牟利工具。单一的商品房供应结构不断推升房价上涨。收入分配不公使统计数据的收入快速增长落实不到多数普通劳动者身上。与统计数据的收入增长相适应,能源等物价和国际接轨不断飙升。在此,很多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进反退。
房价在宏观调控中不断飙升。除了地方政府利益驱动没有认真落实政策之外,与目前的房地产政策有关。彻底取消“集资建房”或者“合作建房”造成了开发商“独大”的局面。我们可以以农村住房为例子做个参考。农民多数都有自己的宅基,从住房角度来判断,农民的住房条件优于城市居民。现在很多东部地区的农村把农民宅基集中起来盖成一栋栋楼房,每个家庭可以有几百平米的住房和储藏室。这样做的好处是房屋建设成本没有改变。但是提高了土地的集约使用,节约了大量的宅基地使用面积。
房改开始,很多单位都可以在本单位职工之间开展集资建房,这样使很多城市居民有了自己的住房。农民的宅基集中建房和单位集资建房都为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提出了很好的信号。为什么不可以保留城市民众集资或合作建房的权利和自由呢?在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合作建房、经济适用房等并存情况下,商品房价格也就不可能“居高不下”了。为什么要把合作建房一棍子打死呢?既然有关部门没有能力调控房价,那就要放开合作建房或者立法规范指导合作建房。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愿不愿做的事。在此,可以确信“合作建房”将是稳定房价的唯一有效措施。
倡导“人人买房”是“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目标的发展需要。居民收入和住房问题是现在社会诸多矛盾的焦点。民众不能以低于西方居民几十倍的收入来接受和西方国家一样的能源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更不能以低的可怜的收入来实现遥遥不可及的“买房梦”。按照现有的房价水平,东中西部的居民收入应在1——3万元之间,这才是居民收入初步的和国际接轨。现阶段,要迅速的把居民收入提高到这样的水平有难度。但是,可以在两三年内压低房价的同时逐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