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荣 李心安
如果说《沙场点兵》有什么创新的话,我们倒是在作品的思想性、真实性和文化内涵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思想来自哪里?真实源于何处,文化又承继哪脉渊源?我们的回答是,一切都依赖于生活。
《沙场点兵》的创作不是先有小说,而是直接写电视剧。开始没有任何素材,仅有一个意愿,要写一部当代部队官兵生活的有新突破的军事题材大片。从策划到成剧,历时4年,八易其稿,如果说有成功之处的话,它恰恰印证了“三贴近”这一经验。4年之中,我们先后去集团军和演习基地进行了采访生活,仅黄国荣一人就6次深入到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生活,跑遍了这个集团军的所有团队。4年的创作过程,是作品的主题、人物和结构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改变、不断提炼、不断升华的过程。主题由练为战还是练为看的观念之争,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还是装备,再到安于现状还是创新,再到抓信息化的同时,首先要抓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培养、抓战斗精神准备。
这个过程是我们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调整思路,不断开掘的过程;更是我们历练涅槃的过程。中间不止一人泼冷水打退堂鼓,但我们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2004年10月,总策划李洋突然想到“沙场点兵”4个字,我们反复琢磨,一致认为这是本剧最贴切、最理想的片名。在总政艺术局的协调下,请邵均林、郑方南加盟进入倒计时创作。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和战友文工团领导高度重视该剧创作,去年春节前,派战友文工团副团长兼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郭自强带领编剧、导演再次深入到军区训练基地、蓝军部队和野战军进行采访,所到之处,看到的北京军区部队上上下下都在讲“接力棒”精神,军区党委提出用基地化训练把部队带向战场,掀起了真抓实练,砺精兵、谋打赢的热潮。火热的部队生活给创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创作激情和冲动。这是本剧成功的源头。
当然生活同样提供了许多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未来战争什么样?中国军队能否打赢下一场高科技战争?我们的装备不如人家,人怎么样?谋战的人能不能安心谋战?当党和人民点兵的时候,军队能不能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沙场点兵》要回答的问题很多,我们的民众受儒学思想的长期影响,成为“骄傲到不想打仗”的民族。有的人以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走出国门恨不能跟所有人拥抱;殊不知,只会对人微笑,不会对人瞪眼的民族,是没有国际地位的。先进装备今天没有,明天可以有;但一个军队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如愿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生活素材显示出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由此,我们对剧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重新进行开掘和深化,结构作了大的调整。我们的体会是,最深刻的思想深埋在生活之中,只有挖掘才能获得。
该剧的绝大部分故事情节和细节来源于部队生活本身。我们力求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达到艺术的真实。剧中从军区副司令到康凯、庞承功,都是因生活中的原型激励了我们而产生。我们把作品主题的思考具体化为人物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注入人物的灵魂、意念和个性,使人物产生艺术感染力,用他们的言行和炮声来唤醒沉睡的人们。
讲求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沙场点兵》对文化内涵的追求体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对人物成长、性格、素养的影响,具体来说,是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汉民族的中原文化的运用。两次演习都是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于是才有了康凯1/2的蒙族血统,利用他的血缘线,把草原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渗透其中,把草原狼的精神赋予他特定的个性,剽悍、富有战斗精神。另一方面,以楚淮海为代表的高级将领,他的资历,他的素养和他的智慧,又应该有汉文化、中原文化的渊源。
把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元素融入人物的性格以至灵魂,努力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部队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暗示,振兴中华,应该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草原文化的巧妙运用,使本剧形成了一个鲜活的亮点;而三国典故的运用,则增添了本剧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作者分别为该剧编剧,制片人、编剧。)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26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