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侯元兆有四个生日纪录,但唯一准确的是1945年7月8日,籍贯:山东省临沂市。现任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副司级调研员、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印度气候变化与生态研究所董事,以及中国桉树育种联盟独立董事等;担任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财政部风险评估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等。
曾任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林业情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农村能源委员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理事,法国ENGREF客座教授。
在林业研究领域,先后在森林能源、野生资源利用、世界林业情报、林业发展、林业经济、林业政策、环境经济学、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热带林学、桉树栽培、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和报告约200篇,专著27部(含教材),专项报告约50个。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或者转化为国家林业大政方针,或者引领了学术创新,或者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目前研究生物质能源。
先后获得过11项部省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其中部省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获得的奖项,大多数都是和别人合作时,由人家申报的。在本人来讲,这些获奖项目,多不如所做的那些没有获奖的工作。多次获得过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年轻时),2006年获得了国家林业局“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称号。
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中经南京军区两年部队劳动锻炼。1970年储备到外交部,1978年中国林科院恢复时重新分配到中国林科院,弹指30年。
由于中学时倍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很难,选择了先掌握一门语言再学习专业知识的大学路径。曾考取过于光远、王惠德先生的哲学研究生。来到林科院后不久,在工作中学习林业,1984年到北京林学院接受林学概论培训,1987年初公派法国,系统地学习了法国林业科学,1988年底回国。获得了一个即使在法国也少有的精英学校文凭。
法国的林业学校教育,只区分木材加工和育林两个领域,侯元兆学的是育林,但具体地是在Bernard MARTIN(马丹)主持的林木遗传实验室。马丹是一位木材培育专家,他十分主张森林经营要分类,认为如果不开发出一个类似现代农业的木材培育产业,传统的森林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现代社会的压力。在这个实验室里,侯元兆成功地进行过桉树组培,但是柚木组培没有成功。还有5个月,接受过时任法国AFOCEL(法国森林纤维联盟)总裁George TOUZE(后来升任法国国家林业局局长,他也提出了木材培育的思想,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地位)资助,到AFOCEL南方试验站实习(图卢兹),这个试验站专门研究桉树育种和育苗,在那里参与了桉树耐寒育种项目,这得以系统地接受了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
这是令人难忘的5个月。在试验站,就睡在黑板上,用这样的代价,彻底地掌握了桉树育苗技术,并且完成了三项迄今国内仍未达到的试验,其中一项试验的结论是从桉树母株采条的高限一般不要超过10cm,绝对不能超过30cm。这个结论现在已经成为育苗常识。
以《Besuans et naissance de la ligniculture dans le monde木材培育产业在全世界的产生和需求》为题的毕业论文是一部大型论文,204页,被收藏于那个专业图书馆。论文用14个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理,揭示了传统林业的经济属性,并推导出了分类经营的结论。在论文中,全面地考察了三类林业的机制、体制和技术体系等,其中主要是系统论述了工业人工林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等。论文答辩时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当时的校长(也是导师)Jacque MILITON赞扬论文成功地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理推导出了一个林业发展路径,为此获得了法国农业部编号为No2的林业科学Mastère文凭(介于硕博之间)。结业时,又注册了博士学业,选题是《中国和刚果黑角地区现代化桉树工业人工林发展比较研究》,试图把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原料林发展模式引进中国。但是一年后,因受命担任了所长,精力所限,遗憾地放弃了这个学业。
1990-1997 年,担任科信所所长,此前一年,任副所长。抱着鞠躬尽瘁的态度,曾经使得这个研究所获得了显著发展。刚刚步入50岁的时候,辞掉职务,专注于研究。开拓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是在这后十年进行的。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