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于文吉 ,男,1962年生,汉族,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高新技术研究所非木质材料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1999年获得首届茅以升木材科学教育奖学金;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2012年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6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其带领创新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林业系统第一个“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第一批创新团队,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教学名师”称号,并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科研成果: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号:2006-J-202-1-01-R6。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证书号:2009-J-202-1-06-R02。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证书号:2015-J-202-2-01-R01。另外还获得北京市、河北省、梁希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工业学院,工学学士。
1986.09-1989.07,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工学硕士。
1998.09-2001.07,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
1989.07-2003.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4年被聘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首席专家。
2004.01-2004.06,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林产品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5.09-至今,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12-至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研究员。
学术兼职:
1、现任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人造板与胶黏剂研究会会长。
2、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科技部“863”计划评审专家组成员(复合材料与环境材料领域)。
4、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5、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委员。
6、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41/SC4)委员。
7、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
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组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9、重组材料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
10、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重组材与制品分会理事长。
11、中国林学会《林业科学》期刊编委。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培养(含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4人;作为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已有2人出站。目前正在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木质重组材料、生物质材料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正在主持和已主持完成的主要项目和课题:
1. “十三五”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木基材料与制品增值加工技术”。
2.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组竹多尺度结构形成机理及界面复合效应研究”。
3. 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4. 主持林业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大规格耐候性竹质重组结构材制造技术”。
5. 主持完成学科群项目-耐候性非承重结构材制造关键技术。
6. “十二五”期间,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速生林木材高效重组制造关键技术与示范”。
7. “十二五”期间,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木地板坯料/基材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的课题-“高性能强化木地板制造技术、重组竹地板坯料应力释放技术”。
8. “十二五”期间,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新型家具用重组竹制造技术与示范”中的课题“优质沙生灌木纤维板制造技术”。
9. 主持完成院省合作项目-“重组竹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
10. 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局专利成果转化项目-“湿地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推广与应用”。
11. 主持完成四川省重大科技项-“林-板-家具一体化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无醛低醛纤维板制造技术”。
12. 主持完成科技部成果转化-“水泥模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13. 主持完成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向巴西提供竹子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主要负责高性能重组竹制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 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课题“丛生竹高附加值建筑制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15. 主持完成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之课题七——“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的新产品开发”。
16. 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木质素半纤维素高值化转化的基础研究”。
17. 主持完成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948)-“大尺寸木质结构材检测技术”。
18.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废弃木质材料的再生材料制备技术”。
19. 主持完成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无甲醛竹材集成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推广示范”。
20. 主持完成林业专利产业化推进项目-“纤维化单板重组木制造技术”。
21. 主持国家林业局“948” 重大项目“竹、木基复合新材料技术引进创新与示范课题”课题5“小径竹材制造重组结构材料关键技术”。
22. 主持完成“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环保型竹材人造板制造技术”。
23. 主持完成国家标准《重组竹地板》(GB/T 30364-2013)。
24. 主持完成《竹条》(GB/T 26536-2011)。
25. 主持完成《重组竹》(待发布)。
26. 主持完成林业行业标准《低密度和超低密度纤维板》、《木材工业用豆基蛋白胶粘剂》等。
参与的主要项目和课题:
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竹材定向重组的细胞选择性增强机制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组竹成型胶合机理”。
3. 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家具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推广与应用”。
4. 院所长基金重点课题-“无醛厚芯实木复合板材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5. 科研院所公益性基金-“竹木复合增强结构材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6. 科研院所公益性基金-“小径桉树/杨木重组木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7. 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环保型改性豆基蛋白胶粘剂推广与应用”。
8. 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高性能多用途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推广与示范”。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无甲醛绿色木材胶黏剂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10.院所长基金项目-“重组竹在家具制造的应用与产业化示范”。
科研成果:
于文吉研究员在竹材的材性与加工工艺关系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研究工作,首创无游离甲醛释放的竹集成材胶合技术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在竹材的全竹利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次性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并研制出可以用于风电叶片和铁路轨枕等高性能结构用材料。在秸秆人造板领域率先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麦秸板生产线一条。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多项973、863以及攻关课题10余项,主要包括:科技部863项目"木材农作物秸秆复合材料制造技术"、973项目课题"秸秆木质素半纤维素高值化基础"、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的新产品开发","小径竹制造结构材料关键技术"。
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面向行业的重大需求,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余项,实现科技创收1000余万元,创造潜在社会效益数十亿元。
1、樟木剩余物重组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江西省,江西省林业科学院,2017-12-21.
2、高性能重组木制造技术.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成果鉴定,2016-04-12.
3、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林草局科技司成果鉴定,2012-11-15.
4、落叶松材工字搁栅关键制造技术. 北京市,国际竹藤网络中心,2010-12-01.
5、环保型竹材深度染色关键技术的引进. 浙江省,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2008-10-31.
6、烟杆刨花板轮盘新产品技术开发,贵州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2007.1.30
7、麦秸中密度成套生产技术,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2005.12.17
8、玉米秸秆均质复合板制造工艺技术,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2005.12.17
9、麦秸板纤维板成套生产工艺技术,科技部成果认定
10、高频法竹木复合轻质结构用板材制造技术,科技部“863”高新技术成果认定 2005.12
11、无甲醛竹材人造板制造技术,国家林业局十五科技攻关成果认定2005.12
12、竹木复合结构的装饰木质板,国家林业局新产品成果认定 2005
13、无醛竹材集成材,国家林业局新产品成果认定 2005
14、无醛竹材集成材胶合工艺技术,国家林业局新技术成果认定 2005
15、竹木复合集装箱地板制造技术,国家林业局新技术成果认定 2003
16、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技术,国家林业局组织成果鉴定 2002.11.22
17、废弃木质材料制造人造板的可循环利用性,国家林业局组织鉴定 1999
18、丛生竹重组材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马红霞;李兴伟;曹永建;于文吉;何雪香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19、水性聚氨酯热固化复合纤维板的研发 刘保卫;樊茂祥;于文吉;纪良;张亚慧 山东泰然集团东营正和木业有限公司 2014
制定标准:
1 实木厚芯胶合板 现行 LY/T 3301-2022 2023-04-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 麦(稻)秸秆刨花板 现行 GB/T 21723-2021 2022-12-3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重组竹 现行 GB/T 40247-2021 2021-12-0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 竹质工程材料术语 现行 LY/T 3193-2020 2020-10-1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5 结构用重组竹 现行 LY/T 3194-2020 2020-10-1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6 低密度和超低密度纤维板 现行 LY/T 1718-2017 2017-09-21 国家林业局
7 木材工业用豆基蛋白胶粘剂 现行 LY/T 2373-2014 2019-11-27 国家林业局
8 重组竹地板 现行 GB/T 30364-2013 2023-1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9 定向结构麦秸板 现行 LY/T 2141-2013 2013-11-20 国家林业局
10 竹条 废止 GB/T 26536-2011 2018-0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1 非结构用竹集成材 现行 LY/T 1815-2009 2011-09-02 国家林业局
12 麦(稻)秸秆刨花板 被代替 GB/T 21723-2008 2022-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3 轻质纤维板 被代替 LY/T 1718-2007 2017-09-21 国家林业局
重要技术介绍:
1、小径竹及竹材加工废弃物高性能重组材料制造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2、无甲醛释放人造板制造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3、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人造板制造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板材制造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5、低值柳杉、水杉木材高值化利用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6、环保型葵花秸秆人造板制造工艺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7、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8、棉花秸秆/木材混合制备纤维板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9、小径(杂)竹重组竹结构材与装饰材项目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10、玉米秸秆全生物量利用制造人造板与饲料技术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发明专利:
美国授权发明专利:
[1]Wenji Yu; Yanglun Yu; Yue Zhou; Rongxian Zhu; Dinghua Ren. ULTRA THICK BAMBOO COMPOSITE PANEL,ULTRA THICK SOLID WOOD COMPOSITE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US8,747,987 B2
中国授权专利:
[1]黄宇翔, 林秋琴, 于文吉. 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4032675B, 2024-03-29.
[2]姜鹏, 陈志林, 于文吉, 张亚慧, 潘芳雅, 贾宏煜. 反应型阻燃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038841B, 2023-10-27.
[3]于文吉, 张亚梅, 高琪. 基于高含水率重组单元树脂均匀浸渍制备重组材的工艺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5139384B, 2023-09-05.
[4]张亚慧, 于文吉, 李长贵, 刘德玺, 黄宇翔, 祝荣先, 何明明, 齐越, 马玉珍, 吴江源. 木质重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659279B, 2023-08-25.
[5]张亚梅, 于文吉, 余养伦.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性能的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09375B, 2023-04-25.
[6]余养伦, 黄宇翔, 李澍农, 于文吉, 高瑞清. 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P]. 北京市: CN114227848B, 2023-02-14.
[7]何明明, 李长贵, 张亚慧, 于文吉, 马玉珍, 葛立军, 王雅慧, 霍子微, 朱景振, 朱文成, 马安宝, 王钧. 一种轻质可饰面定向刨花板连续平压工艺[P]. 山东省: CN113146790B, 2023-01-24.
[8]张亚慧, 于文吉, 张亚非, 李峰贇, 马红霞, 齐越, 吴江源, 祝荣先, 黄宇翔, 雷文成. 木基重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4290453B, 2023-01-03.
[9]余养伦, 卢芸, 黄宇翔, 于文吉, 高瑞清.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北京市: CN114307890B, 2022-12-23.
[10]黄宇翔, 张亚慧, 林秋琴, 余养伦, 于文吉. 纤维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111969B, 2022-09-20.
[11]张亚慧, 齐越, 于文吉, 张亚梅, 饶飞, 吴江源.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372774B, 2022-07-08.
[12]黄宇翔, 余养伦, 张亚慧, 于文吉, 林秋琴. 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柔性电极的柔性电容器[P]. 北京市: CN111968861B, 2022-02-08.
[13]张亚慧, 于文吉, 齐越, 黄宇翔, 张亚梅, 林秋琴, 吴江源. 木竹重组材料单元的连续化浸渍设备和连续化浸渍方法[P]. 北京市: CN111993513B, 2021-12-03.
[14]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性能的重组竹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303563B, 2021-09-10.
[15]余养伦, 于文吉, 吕斌, 张耀明. 一种络合刨花、络合刨花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9B, 2021-05-18.
[16]余养伦, 于文吉, 吕斌, 张耀明. 一种络合锯材、络合胶合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7B, 2021-04-23.
[17]余养伦, 于文吉, 张耀明, 闫昊鹏. 一种络合木材的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4B, 2021-04-23.
[18]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吕斌. 一种络合木束、络合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8B, 2021-04-23.
[19]张亚慧, 于文吉. 一种无醛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7365566B, 2020-08-28.
[20]鲍敏振, 李能, 陈玉和, 于文吉, 余养伦. 一种增强型单板层积材及其制备方法[P]. 浙江省: CN108858574B, 2020-08-07.
[21]余养伦, 高瑞清, 于文吉. 一种重组材方料固化方法及其固化装置[P]. 北京市: CN108214815B, 2020-07-21.
[22]余养伦, 于文吉, 张亚慧, 张亚梅. 一种喷蒸辅助重组材快速成型方法[P]. 北京市: CN105058547B, 2018-10-16.
[23]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重组木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5108877B, 2018-08-21.
[24]于文吉, 李燕, 穆国君, 曹丰友, 穆龙江, 孟庆林. 一种用于竹木重组设备的锁具盖板定位装置[P]. 山东省: CN104552546B, 2016-10-05.
[25]于文吉, 余养伦, 宁其斌. 一种大规格重组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省: CN103231425B, 2016-08-31.
[26]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一种人造板热压过程在线控制装置及其热压过程在线控制方法[P]. 北京市: CN103528704B, 2016-07-13.
[27]李燕, 于文吉, 戴建光, 穆龙江, 曹丰友, 穆国君, 孟庆林. 一种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穿销导向机构[P]. 山东省: CN104325537B, 2016-06-29.
[28]于文吉, 李燕, 穆国君, 曹丰友, 穆龙江, 孟庆林. 一种用于竹木重组设备的锁具盖板定位放置方法[P]. 山东省: CN104552545B, 2016-05-04.
[29]李燕, 于文吉, 穆龙江, 曹丰友, 王秀冬, 孙丰昌, 穆国君. 一种竹地板热压机[P]. 山东省: CN103144155B, 2016-01-20.
[30]宁其斌, 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空心竹基纤维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省: CN103231424B, 2015-12-23.
[31]余养伦, 于文吉, 宁其斌. 一种夹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省: CN103231423B, 2015-12-02.
[32]于海霞, 杨柳, 于文吉, 徐漫平, 王增. 一种人造板中甲醛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P]. 浙江省: CN103823003B, 2015-12-02.
[33]余养伦, 祝荣先, 于文吉, 任丁华. 一种旋切单板的展平和干燥方法[P]. 北京市: CN103522375B, 2015-11-25.
[34]于文吉, 祝荣先, 余养伦, 任丁华. 一种无甲醛实木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3507139B, 2015-07-29.
[35]于海霞, 于文吉, 徐漫平, 方崇荣, 郭飞燕. 圆柱形重组竹材冷压模具及圆柱形重组竹材制造方法[P]. 浙江省: CN103552143B, 2015-07-01.
[36]李燕, 于文吉, 穆龙江, 曹丰友, 王秀冬, 孙丰昌, 穆国君. 一种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P]. 山东省: CN103128813B, 2014-10-29.
[37]于文吉, 余养伦,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无醛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524857B, 2014-04-02.
[38]李柏忠, 于文吉, 余养伦. 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及其制造技术[P]. 北京市: CN101913174B, 2013-11-13.
[39]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无醛重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486215B, 2013-07-03.
[40]于文吉,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祝荣先. 一种用超厚单板制造的实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524859B, 2013-05-29.
[41]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一种大片竹束帘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524864B, 2013-04-24.
[42]于文吉, 余养伦,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人造板单板单元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1224590B, 2012-11-21.
[43]余养伦, 于文吉, 任丁华, 祝荣先, 周月. 一种超厚竹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524858B, 2012-04-11.
[44]余养伦, 于文吉, 苏志英. 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607411B, 2012-04-11.
[45]于文吉, 余养伦, 苏志英. 一种大片竹束帘及其制造方法和所用的设备[P]. 北京市: CN101486214B, 2011-11-09.
[46]于文吉, 张方文,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一种重组竹板坯、其组坯成型方法和装置以及重组竹[P]. 北京市: CN101279463B, 2011-08-17.
[47]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张方文. 一种高硬度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298157B, 2011-08-17.
[48]余养伦, 于文吉,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重组材板坯铺装装置、铺装方法及其重组材板坯和重组材[P]. 北京市: CN101259632B, 2010-12-01.
[49]于文吉,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祝荣先. 多功能环保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1269513B, 2010-12-01.
[50]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一种重组木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1357470B, 2010-09-29.
[51]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一种人造板单板的疏解和浸胶装置[P]. 北京市: CN101269500B, 2010-07-14.
[52]常德龙, 王玉魁, 王群有, 黄文豪, 于文吉, 邱帖轶, 胡伟华, 李福海, 张云岭, 李煜延, 谢青, 马志刚. 木材表面真空镀膜制造方法[P]. 河南省: CN100529159C, 2009-08-19.
[53]于文吉, 任丁华, 周月. 一种木基棉花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00503191C, 2009-06-24.
[54]于文吉, 费本华, 周月, 任丁华. 一种采用异氰酸酯树脂喷雾施胶胶合木质板材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0389940C, 2008-05-28.
[55]叶克林, 陈广琪, 于文吉. 废弃木材制备刨花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45068C, 1999-09-15.
中国实用新型:
[1]于文吉,张亚梅,许云峰,高琪. 一种辊压树脂浸渍装置[P]. 北京市:CN218614590U,2023-03-14.
[2]金舜科,宁厚义,李长贵,于文吉,张亚惠,朱景振,何晖,金先波. 一种凸轮差动调速无卡旋切机[P]. 山东省:CN216860069U,2022-07-01.
[3]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防潮隔音用均质刨花板[P]. 山东省:CN216299567U,2022-04-15.
[4]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刨花板原料烘干设备[P]. 山东省:CN215952131U,2022-03-04.
[5]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轻质保温空心均质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850008U,2022-02-18.
[6]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斑点环保均质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850072U,2022-02-18.
[7]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竹木复合大片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660776U,2022-01-28.
[8]花庆君,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一种原木旋切辅助找圆装置[P]. 山东省:CN215660817U,2022-01-28.
[9]花庆君,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一种原木旋切装置[P]. 山东省:CN215618740U,2022-01-25.
[10]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一种旋切木片双辊立刀装置[P]. 山东省:CN215549449U,2022-01-18.
[11]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一种旋切木片打散装置[P]. 山东省:CN215549454U,2022-01-18.
[12]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一种木材上料装置[P]. 山东省:CN215556725U,2022-01-18.
[13]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便于维修的刨花板原料筛选装置[P]. 山东省:CN215430171U,2022-01-07.
[14]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基于刨花板加工用裁切设备[P]. 山东省:CN215434085U,2022-01-07.
[15]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基于刨花板加工磨边装置[P]. 山东省:CN215432951U,2022-01-07.
[16]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耐水防火的空心大片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47855U,2021-12-31.
[17]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浸渍纸贴面负离子大片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58893U,2021-12-31.
[18]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均质防火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58894U,2021-12-31.
[19]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改进的高强度异型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58898U,2021-12-31.
[20]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彩色印刷饰面大片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60280U,2021-12-31.
[21]王金龙,符连其,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可饰面定向大片刨花板[P]. 山东省:CN215360281U,2021-12-31.
[22]符连其,王金龙,于文吉,张雅慧,李长贵,何明明,祝荣先. 一种具有定量上料功能的刨花板原料用烘干设备[P]. 山东省:CN215373439U,2021-12-31.
[23]金舜科,宁厚义,李长贵,于文吉,张亚惠,朱景振,何晖,金先波. 一种摆动进给凸轮驱动式旋切机[P]. 山东省:CN215094277U,2021-12-10.
[24]朱景振,何晖,李长贵,于文吉,张亚惠,金舜科,金先波. 一种免调式旋切刀片定位装置[P]. 山东省:CN215094035U,2021-12-10.
[25]朱景振,何晖,李长贵,于文吉,张亚惠,金舜科,金先波. 一种新型找圆上料装置[P]. 山东省:CN215099921U,2021-12-10.
[26]杨春梅,丁禹程,于文吉,张亚慧,田心池. 一种重组竹喷蒸热压机热管清理装置[P]. 黑龙江省:CN214620833U,2021-11-05.
[27]余养伦,吕斌,于文吉,张耀明. 一种络合实木复合地板[P]. 北京市:CN211974181U,2020-11-20.
[28]余养伦,于文吉,吕斌,闫昊鹏. 一种络合胶合板[P]. 北京市:CN211868098U,2020-11-06.
[29]余养伦,于文吉,闫昊鹏,张耀明. 一种络合胶合木[P]. 北京市:CN211868108U,2020-11-06.
[30]余养伦,于文吉,张耀明,吕斌. 一种络合实木地板[P]. 北京市:CN211873682U,2020-11-06.
[31]程晓伟,殷玉霞,赵士雄,刘政强,于文吉,靳利利,李立卓,刘家明. 一种L#丙氨酸连续脱色系统[P]. 河北:CN206828428U,2018-01-02.
[32]程晓伟,殷玉霞,赵士雄,刘政强,于文吉,靳利利,李立卓,刘家明. 一种L#丙氨酸除尘去味系统[P]. 河北:CN206823439U,2018-01-02.
[33]于文吉,李燕,穆国君,曹丰友,穆龙江,孟庆林. 一种用于竹木重组设备的锁具盖板定位装置[P]. 山东:CN204414278U,2015-06-24.
[34]李燕,于文吉,曹丰友,穆龙江,穆国君,孟庆林. 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预压油缸定位装置[P]. 山东:CN204249040U,2015-04-08.
[35]李燕,于文吉,戴建光,穆龙江,曹丰友,穆国君,孟庆林. 一种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穿销导向机构[P]. 山东:CN204195933U,2015-03-11.
[36]于海霞,于文吉,徐漫平,方崇荣,郭飞燕. 圆柱形重组竹材冷压模具[P]. 浙江:CN203636942U,2014-06-11.
[37]宁其斌,于文吉,余养伦. 一种夹芯结构竹木复合重组结构材[P]. 安徽:CN203331157U,2013-12-11.
[38]余养伦,于文吉,宁其斌. 一种用重组竹制造的指接结构材[P]. 安徽:CN203293316U,2013-11-20.
[39]宁其斌,于文吉,余养伦. 一种用重组竹制造的斜接结构材[P]. 安徽:CN203293317U,2013-11-20.
[40]于文吉,余养伦,宁其斌. 一种夹芯结构竹重组结构材[P]. 安徽:CN203293330U,2013-11-20.
[41]余养伦,于文吉,宁其斌. 一种空心斜接重组竹结构材[P]. 安徽:CN203282556U,2013-11-13.
[42]于文吉,余养伦,宁其斌. 一种空心指接重组竹结构材[P]. 安徽:CN203282573U,2013-11-13.
[43]李燕,于文吉,穆龙江,曹丰友,王秀冬,孙丰昌,穆国君. 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P]. 山东:CN203045918U,2013-07-10.
[44]李燕,于文吉,穆龙江,曹丰友,王秀冬,孙丰昌,穆国君. 竹地板热压机[P]. 山东:CN203031704U,2013-07-03.
[45]李燕,于文吉,穆龙江,曹丰友,王秀冬,孙丰昌,穆国君. 坯料垫板之摆动式多杆挡边[P]. 山东:CN203031718U,2013-07-03.
[46]曹丰友,侯荣涛,于文吉,穆国君. 冷藏设备保温板专用热压机[P]. 山东:CN202934896U,2013-05-15.
[47]李柏忠,余养伦,于文吉. 错位斜接重组结构材[P]. 北京:CN201863273U,2011-06-15.
[48]李柏忠,余养伦,于文吉. 错位指接重组结构材[P]. 北京:CN201856278U,2011-06-08.
[49]余养伦,于文吉,苏志英. 一种超厚旋切单板[P]. 北京:CN201385337,2010-01-20.
[50]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一种偶数层对称结构实木复合板材[P]. 北京:CN201385339,2010-01-20.
[51]余养伦,于文吉,苏志英. 一种大片竹束帘[P]. 北京:CN201385340,2010-01-20.
[52]于文吉,余养伦,周月,祝荣先,任丁华. 一种用超厚旋切单板制造的实木复合板材[P]. 北京:CN201385341,2010-01-20.
[53]于文吉,余养伦,苏志英. 一种竹材疏解机[P]. 北京:CN201385350,2010-01-20.
[54]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一种用大片竹束帘制造的竹材胶合板[P]. 北京:CN201385353,2010-01-20.
[55]于文吉,余养伦,祝荣先,任丁华,周月. 一种用超厚旋切单板制造的竹木复合板材[P]. 北京:CN201353809,2009-12-02.
[56]于文吉,余养伦,祝荣先,任丁华,周月. 一种用大片竹束帘制造的竹材层积材[P]. 北京:CN201353816,2009-12-02.
[57]余养伦,于文吉,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人造板单板的浸胶和疏解装置[P]. 北京:CN201217238,2009-04-08.
[58]于文吉,余养伦,周月,任丁华,祝荣先. 一种具有网络状单板单元的人造板[P]. 北京:CN201154510,2008-11-26.
[59]费本华,于文吉,周月,任丁华. 竹木复合结构的装饰木质板[P]. 北京:CN2774769,2006-04-26.
[60]于文吉. 复合麦秸板[P]. 北京:CN2382549,2000-06-14.
[61]于文吉,叶克林,陈广琪. 废弃木材与杂物分离装置[P]. 北京:CN2271408,1997-12-31.
[62]于文吉. 多功能折叠式画架[P]. 吉林:CN2101602,1992-04-15.
中国外观设计:
[1]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木材上料机[P]. 山东省:CN307160270S,2022-03-11.
[2]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旋切木片双辊立刀机[P]. 山东省:CN307072934S,2022-01-18.
[3]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原木旋切机[P]. 山东省:CN307072935S,2022-01-18.
[4]朱景振,何晖,张仲凤,于文吉,李长贵,张亚慧,吴昊,王银竹. 旋切木片打散机[P]. 山东省:CN307072976S,2022-01-18.
中国发明公开:
[1]余养伦, 于文吉, 王鲁飞, 赵福霞, 黄宇翔, 凌再华, 张方达, 宋仪松. 一种木质颗粒饰面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P]. 山东省: CN117841117A, 2024-04-09.
[2]余养伦, 于文吉, 王鲁飞, 赵福霞, 黄宇翔, 凌再华, 张方达, 宋仪松. 一种改善木质颗粒饰面胶合板木质颗粒层与单板层浸渍剥离性能的方法[P]. 山东省: CN117841120A, 2024-04-09.
[3]余养伦, 于文吉, 王守君, 赵福霞, 黄宇翔, 凌再华, 王鲁飞, 张方达, 宋仪松. 一种木质重组材料表芯层异步压缩成型方法[P]. 山东省: CN117841121A, 2024-04-09.
[4]于文吉, 甘健, 林秋琴. 一种木质素碳量子点荧光竹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P]. 江苏省: CN117306252A, 2023-12-29.
[5]于文吉, 高琪, 林秋琴, 甘健. 具有防霉功能的木质重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7162202A, 2023-12-05.
[6]黄宇翔, 于文吉, 胡娟, 余养伦. 一种竹纤维束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619508A, 2023-08-22.
[7]于文吉, 顾学良, 穆国君. 一种保证重组木方料各处密度均匀的制造方法[P]. 山东省: CN116373064A, 2023-07-04.
[8]于海霞, 施金鹏, 于文吉, 朱安明, 张亚慧, 庄晓伟, 梁艳君, 班兆军, 詹梦瑶, 何生亮. 一种弦向竹削片单元连续化加工装置及竹削片单元[P]. 浙江省: CN116038838A, 2023-05-02.
[9]姜鹏, 陈志林, 于文吉, 张亚慧, 潘芳雅, 贾宏煜. 反应型阻燃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038841A, 2023-05-02.
[10]于文吉, 张方达, 王守君, 林秋琴, 王小霞, 吴婕妤. 一种高耐水性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6038847A, 2023-05-02.
[11]于海霞, 施金鹏, 于文吉, 朱安明, 张亚慧, 庄晓伟, 梁艳君, 班兆军, 詹梦瑶, 何生亮. 一种弦向竹削片单元制备机械及竹削片单元的制备方法[P]. 浙江省: CN115972327A, 2023-04-18.
[12]于文吉, 边国民, 杨婵, 汪启鸿, 余养伦, 张亚慧, 金晓农, 刘玉波, 李昕, 周树, 常春平, 邓其润. 一种高韧性竹质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广东省: CN115781839A, 2023-03-14.
[13]张亚慧, 于文吉, 黄宇翔, 余养伦, 齐越, 张方达, 杨春梅. 重组材料的成型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P]. 北京市: CN115220410A, 2022-10-21.
[14]于文吉, 张亚梅, 高琪. 基于高含水率重组单元树脂均匀浸渍制备重组材的工艺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5139384A, 2022-10-04.
[15]杨春梅, 丁禹程, 于文吉, 张亚慧, 田心池. 一种重组竹喷蒸热压机热管清理装置[P]. 黑龙江省: CN115127386A, 2022-09-30.
[16]余养伦, 卢芸, 黄宇翔, 于文吉, 高瑞清. 一种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北京市: CN114307890A, 2022-04-12.
[17]张亚慧, 于文吉, 张亚非, 李峰贇, 马红霞, 齐越, 吴江源, 祝荣先, 黄宇翔, 雷文成. 木基重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4290453A, 2022-04-08.
[18]张亚慧, 于文吉, 齐越, 孙玉慧, 祝荣先, 任丁华, 黄宇翔, 余养伦, 张亚梅. 木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4290470A, 2022-04-08.
[19]余养伦, 黄宇翔, 李澍农, 于文吉, 高瑞清. 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P]. 北京市: CN114227848A, 2022-03-25.
[20]黄宇翔, 林秋琴, 于文吉. 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4032675A, 2022-02-11.
[21]符连其, 王金龙,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定向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696285A, 2021-11-26.
[22]王金龙, 符连其,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低毒防水均质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681656A, 2021-11-23.
[23]王金龙, 符连其,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便于操作的刨花板加工用压板装置[P]. 山东省: CN113681671A, 2021-11-23.
[24]符连其, 王金龙,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刨花板生产冷却系统[P]. 山东省: CN113681672A, 2021-11-23.
[25]符连其, 王金龙,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内设真空管的中空微球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650124A, 2021-11-16.
[26]符连其, 王金龙,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基于刨花板加工用转运系统[P]. 山东省: CN113650126A, 2021-11-16.
[27]王金龙, 符连其,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多层结构高强度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635407A, 2021-11-12.
[28]王金龙, 符连其,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防潮性好的高强度定向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601626A, 2021-11-05.
[29]符连其, 王金龙,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环保型高强度定向刨花板[P]. 山东省: CN113580312A, 2021-11-02.
[30]王金龙, 符连其, 于文吉, 张雅慧, 李长贵, 何明明, 祝荣先. 一种便于卸料的抛光板加工输送系统[P]. 山东省: CN113581815A, 2021-11-02.
[31]花庆君, 朱景振, 何晖, 张仲凤, 于文吉, 李长贵, 张亚慧, 吴昊, 王银竹. 一种原木旋切装置及其应用[P]. 山东省: CN113492448A, 2021-10-12.
[32]花庆君, 朱景振, 何晖, 张仲凤, 于文吉, 李长贵, 张亚慧, 吴昊, 王银竹. 一种原木旋切辅助找圆装置及其应用[P]. 山东省: CN113492449A, 2021-10-12.
[33]杨春梅, 于文吉, 田心池, 马岩, 任长清, 丁禹程. 一种竹重组材热压机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系统[P]. 黑龙江省: CN113448283A, 2021-09-28.
[34]金舜科, 宁厚义, 李长贵, 于文吉, 张亚惠, 朱景振, 何晖, 金先波. 一种摆动进给凸轮驱动式旋切机[P]. 山东省: CN113246247A, 2021-08-13.
[35]金舜科, 宁厚义, 李长贵, 于文吉, 张亚惠, 朱景振, 何晖, 金先波. 一种凸轮差动调速无卡旋切机[P]. 山东省: CN113232110A, 2021-08-10.
[36]何明明, 李长贵, 张亚慧, 于文吉, 马玉珍, 葛立军, 王雅慧, 霍子微, 朱景振, 朱文成, 马安宝, 王钧. 一种轻质可饰面定向刨花板连续平压工艺[P]. 山东省: CN113146790A, 2021-07-23.
[37]张亚慧, 于文吉, 李长贵, 刘德玺, 黄宇翔, 祝荣先, 何明明, 齐越, 马玉珍, 吴江源. 木质重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659279A, 2021-04-16.
[38]张亚慧, 齐越, 黄宇翔, 于文吉, 孙玉慧, 李长贵, 何明明, 朱景振, 吴江源. 定向重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644115A, 2021-04-13.
[39]张亚慧, 齐越, 于文吉, 张亚梅, 饶飞, 吴江源.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372774A, 2021-02-19.
[40]黄宇翔, 张亚慧, 林秋琴, 余养伦, 于文吉. 纤维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111969A, 2020-12-22.
[41]张亚慧, 黄宇翔, 齐越, 于文吉, 祝荣先, 吴江源, 林秋琴. 轻质阻燃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2029229A, 2020-12-04.
[42]张亚慧, 于文吉, 齐越, 黄宇翔, 张亚梅, 林秋琴, 吴江源. 木竹重组材料单元的连续化浸渍设备和连续化浸渍方法[P]. 北京市: CN111993513A, 2020-11-27.
[43]张亚慧, 于文吉, 李长贵, 黄宇翔, 何明明, 余养伦, 齐越, 祝荣先, 冀瑶慧, 吴江源, 马安宝, 王金龙. 木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1975889A, 2020-11-24.
[44]黄宇翔, 余养伦, 张亚慧, 于文吉, 林秋琴. 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柔性电极的柔性电容器[P]. 北京市: CN111968861A, 2020-11-20.
[45]于文吉, 王林乐, 穆龙江, 曹丰友, 刘海东, 孙丰昌. 一种提高热压重组竹(木)板材质量的方法[P]. 山东省: CN111469245A, 2020-07-31.
[46]余养伦, 于文吉, 吕斌, 闫昊鹏. 一种利用木质材料对金属盐废液的处理方法[P]. 北京市: CN110733092A, 2020-01-31.
[47]余养伦, 于文吉, 张耀明, 闫昊鹏. 一种络合木材的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4A, 2019-12-20.
[48]余养伦, 吕斌, 张耀明, 于文吉. 一种络合木质材料的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5A, 2019-12-20.
[49]余养伦, 张世锋, 于文吉, 祝荣先. 一种络合木质材料及其原位络合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6A, 2019-12-20.
[50]余养伦, 于文吉, 吕斌, 张耀明. 一种络合锯材、络合胶合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7A, 2019-12-20.
[51]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吕斌. 一种络合木束、络合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8A, 2019-12-20.
[52]余养伦, 于文吉, 吕斌, 张耀明. 一种络合刨花、络合刨花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587749A, 2019-12-20.
[53]余养伦, 张世锋, 闫昊鹏, 于文吉. 一种提高天然纤维材料尺寸稳定性的试剂及其处理方法[P]. 北京市: CN110592942A, 2019-12-20.
[54]余养伦, 于文吉, 李澍农, 雷文成. 一种络合竹材、络合竹材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61570A, 2019-12-13.
[55]余养伦, 闫昊鹏, 张耀明, 于文吉. 一种变色木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49442A, 2019-12-10.
[56]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张耀明. 一种络合植物纤维、络合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509368A, 2019-11-29.
[57]张亚梅, 于文吉, 余养伦.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性能的重组木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10509375A, 2019-11-29.
[58]余养伦, 于文吉, 张世锋, 吕斌. 一种络合单板、络合单板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480764A, 2019-11-22.
[59]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性能的重组竹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市: CN110303563A, 2019-10-08.
[60]王新惠, 朱景振, 严磊, 于文吉, 李长贵. 一种防水防腐防变形木质新材料板材[P]. 山东省: CN110091399A, 2019-08-06.
[61]鲍敏振, 李能, 陈玉和, 于文吉, 余养伦, 蒋明亮. 一种防腐重组木的制备方法[P]. 浙江省: CN109719810A, 2019-05-07.
[62]鲍敏振, 李能, 陈玉和, 于文吉, 余养伦. 一种增强型单板层积材及其制备方法[P]. 浙江: CN108858574A, 2018-11-23.
[63]余养伦, 高瑞清, 于文吉. 一种重组材方料固化方法及其固化装置[P]. 北京: CN108214815A, 2018-06-29.
[64]张亚慧, 于文吉. 一种无醛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7365566A, 2017-11-21.
[65]张亚慧, 于文吉, 余养伦. 一种无醛环保重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7363923A, 2017-11-21.
[66]张亚慧, 于文吉, 祝荣先. 一种无醛环保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7363924A, 2017-11-21.
[67]张亚慧, 于文吉, 张亚梅. 一种无醛环保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7363962A, 2017-11-21.
[68]张亚慧, 于文吉, 任丁华. 一种无醛环保刨花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7363964A, 2017-11-21.
[69]程晓伟, 殷玉霞, 赵士雄, 刘政强, 于文吉, 靳利利, 李立卓, 刘家明. 一种L#丙氨酸连续脱色系统[P]. 河北: CN107200692A, 2017-09-26.
[70]程晓伟, 殷玉霞, 赵士雄, 刘政强, 于文吉, 靳利利, 李立卓, 刘家明. 一种L#丙氨酸除尘去味系统[P]. 河北: CN107138008A, 2017-09-08.
[71]张亚慧, 于文吉, 任丁华, 张亚梅. 一种木质器材用水基防火涂料[P]. 北京: CN105566955A, 2016-05-11.
[72]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重组木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5108877A, 2015-12-02.
[73]余养伦, 于文吉, 张亚慧, 张亚梅. 一种喷蒸辅助重组材快速成型方法[P]. 北京: CN105058547A, 2015-11-18.
[74]于文吉, 李燕, 穆国君, 曹丰友, 穆龙江, 孟庆林. 一种用于竹木重组设备的锁具盖板定位放置方法[P]. 山东: CN104552545A, 2015-04-29.
[75]于文吉, 李燕, 穆国君, 曹丰友, 穆龙江, 孟庆林. 一种用于竹木重组设备的锁具盖板定位装置[P]. 山东: CN104552546A, 2015-04-29.
[76]李燕, 于文吉, 曹丰友, 穆龙江, 穆国君, 孟庆林. 一种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予压油缸定位装置[P]. 山东: CN104354216A, 2015-02-18.
[77]李燕, 于文吉, 戴建光, 穆龙江, 曹丰友, 穆国君, 孟庆林. 一种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穿销导向机构[P]. 山东: CN104325537A, 2015-02-04.
[78]于海霞, 杨柳, 于文吉, 徐漫平, 王增. 一种人造板中甲醛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P]. 浙江: CN103823003A, 2014-05-28.
[79]于海霞, 于文吉, 祝荣先, 方崇荣, 王增. 一种耐候性竹、木质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P]. 浙江: CN103552140A, 2014-02-05.
[80]于海霞, 于文吉, 徐漫平, 方崇荣, 郭飞燕. 圆柱形重组竹材冷压模具及圆柱形重组竹材制造方法[P]. 浙江: CN103552143A, 2014-02-05.
[81]余养伦, 祝荣先, 于文吉, 任丁华. 一种旋切单板的展平和干燥方法[P]. 北京: CN103522375A, 2014-01-22.
[82]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一种人造板热压过程在线控制装置及其热压过程在线控制方法[P]. 北京: CN103528704A, 2014-01-22.
[83]于文吉, 祝荣先, 余养伦, 任丁华. 一种无甲醛实木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3507139A, 2014-01-15.
[84]余养伦, 于文吉, 宁其斌. 一种夹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 CN103231423A, 2013-08-07.
[85]宁其斌, 余养伦, 于文吉. 一种空心竹基纤维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 CN103231424A, 2013-08-07.
[86]于文吉, 余养伦, 宁其斌. 一种大规格重组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安徽: CN103231425A, 2013-08-07.
[87]李燕, 于文吉, 穆龙江, 曹丰友, 王秀冬, 孙丰昌, 穆国君. 一种竹地板热压机[P]. 山东: CN103144155A, 2013-06-12.
[88]李燕, 于文吉, 穆龙江, 曹丰友, 王秀冬, 孙丰昌, 穆国君. 一种多油缸大行程多层压机的充液式液压系统[P]. 山东: CN103128813A, 2013-06-05.
[89]李燕, 于文吉, 穆龙江, 曹丰友, 王秀冬, 孙丰昌, 穆国君. 一种坯料垫板之摆动式多杆挡边[P]. 山东: CN103072178A, 2013-05-01.
[90]曹丰友, 侯荣涛, 于文吉, 穆国君. 一种冷藏设备保温板专用热压机[P]. 山东: CN102975466A, 2013-03-20.
[91]李柏忠, 于文吉, 余养伦. 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及其制造技术[P]. 中国: CN101913174A, 2010-12-15.
[92]于文吉, 余养伦, 苏志英,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定向竹纤维毡疏解机[P]. 北京: CN101618564, 2010-01-06.
[93]余养伦, 于文吉, 苏志英. 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607411, 2009-12-23.
[94]于文吉, 余养伦,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无醛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524857, 2009-09-09.
[95]余养伦, 于文吉, 任丁华, 祝荣先, 周月. 一种超厚竹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524858, 2009-09-09.
[96]于文吉,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祝荣先. 一种用超厚单板制造的实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524859, 2009-09-09.
[97]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一种大片竹束帘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524864, 2009-09-09.
[98]于文吉, 余养伦, 苏志英. 一种大片竹束帘及其制造方法和所用的设备[P]. 北京: CN101486214, 2009-07-22.
[99]余养伦, 于文吉,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无醛重组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486215, 2009-07-22.
[100]江泽慧, 王喜明, 高瑞清, 于文吉, 孙正军. 一种桉树人工林木材干燥方法[P]. 北京: CN101450495, 2009-06-10.
[101]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一种重组木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357470, 2009-02-04.
[102]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张方文. 一种高硬度板材及其制造方法[P]. 北京: CN101298157, 2008-11-05.
[103]于文吉, 张方文,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一种重组竹板坯、其组坯成型方法和装置以及重组竹[P]. 北京: CN101279463, 2008-10-08.
[104]于文吉, 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人造板单板的疏解和浸胶装置[P]. 北京: CN101269500, 2008-09-24.
[105]于文吉,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祝荣先. 多功能环保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 CN101269513, 2008-09-24.
[106]余养伦, 于文吉, 任丁华, 周月, 祝荣先. 重组材板坯铺装装置、铺装方法及其重组材板坯和重组材[P]. 北京: CN101259632, 2008-09-10.
[107]于文吉, 余养伦, 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一种人造板单板单元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 CN101224590, 2008-07-23.
[108]常德龙, 王玉魁, 王群有, 黄文豪, 于文吉, 邱帖轶, 胡伟华, 李福海, 张云岭, 李煜延, 谢青, 马志刚. 木材表面真空镀膜制造方法[P]. 河南: CN101003887, 2007-07-25.
[109]于文吉, 费本华, 周月, 任丁华. 一种采用异氰酸酯树脂喷雾施胶胶合木质板材的方法[P]. 北京: CN1796066, 2006-07-05.
[110]于文吉, 任丁华, 周月. 一种木基棉花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造方法[P]. 北京: CN1796071, 2006-07-05.
[111]叶克林, 陈广琪, 于文吉. 废弃木材制备刨花的方法[P]. 北京: CN1136494, 1996-11-27.
中国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代表性):
[1]于文吉,费本华,周月,任丁华. 一种采用异氰酸酯树脂喷雾施胶胶合木质板材的方法 ZL 200410102599.6
[2]于文吉,任丁华,周月. 一种木基棉花秸秆复合人造板的制造方法,ZL 200410102597.7
[3]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一种人造板单板的疏解和浸胶装置,ZL 200810106374.6
[4]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一种重组木及其制造方法,ZL 200810114331.2
[5]于文吉,余养伦,周月,任丁华,祝荣先. 多功能环保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ZL 200810102819.3
[6]余养伦,于文吉,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重组材板坯铺装装置、铺装方法及其重组材板坯和重组材,ZL 200810104284.3
[7]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张方文. 一种高硬度板材及其制造方法,ZL 200810114332.7
[8]于文吉,张方文,余养伦,周月,任丁华. 一种重组竹板坯、其组坯成型方法和装置以及重组竹,ZL 200810102820.6
[9]于文吉,余养伦,苏志英. 一种大片竹束帘及其制造方法和所用的设备,ZL 200910077384.6
[10]余养伦,于文吉,苏志英. 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ZL 200910089637.1
[11]余养伦,于文吉,任丁华,祝荣先,周月. 一种超厚竹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ZL 200810240988.3
[12]于文吉,余养伦,祝荣先,周月,任丁华.一种人造板单板单元及其制备方法,ZL 200810057449.6
[13]于文吉,余养伦,任丁华,周月,祝荣先. 一种大片竹束帘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ZL 200910078222.4
[14]于文吉,余养伦,周月,任丁华,祝荣先. 一种用超厚单板制造的实木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ZL 200810240989.8
[15]余养伦,于文吉,祝荣先,周月,任丁华. 一种无醛重组才及其制造方法,ZL 200910077385.0
[16]于文吉,余养伦,祝荣先,周月,任丁华.一种无醛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ZL 20081024987.9
[17]于文吉,祝荣先,余养伦,任丁华.一种无甲醛实木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ZL 201310469784.8
[18]余养伦,祝荣先,于文吉,任丁华.一种旋切单板的展平和干燥方法,ZL 201310469932.6
[19]余养伦,于文吉,祝荣先.一种人造板热压过程在线控制装置及其热压过程在线控制方法, ZL 201310469807.5
[20]余养伦,于文吉.一种重组木制造方法,ZL 201510394140.6
[21]余养伦,于文吉,张亚慧,张亚梅.一种喷蒸辅助重组材快速成型方法,ZL 201510394138.9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作为编委会委员之一,编辑出版《木/竹重组才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近5年发表的英文论文:
[1]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ovel laminated veneer lumber(LVL)made from hybrid poplar,Yanan Wei,Fei Rao,Yanglun Yu,Yuxiang Huang,Wenji Yu*.European Journal of Wood and Wood Products,2019 ,77(3):381-391.
[2]Laminating wood fiber mats into a densified material with high performance,Jinguang Wei,Fei Rao, Yahui Zhang, Wenji Yu*,Chung Hse, Todd Shupe. 2019,253:358-361.
[3]Surface Properties of Pine Scrimber Panels with Varying Density, Jinguang Wei,Qiuqin Lin,Yahui Zhang,Wenji Yu*,Chung-Yun Hse and Todd Shupe. Coatings,2019,9(6)397.
[4]Structure,Mechanical Performance,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Radiata Pine(Pinus radiata D.Don)Scrimbers,Jinguang Wei,Fei Rao,Yuxiang Huang,Yahui Zhang,Yue Qi,Wenji Yu* and Chung-Yun Hse,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2019
[5] Effects of intern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hygroscopic property of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Yamei Zhang,Xianai Huang,Yanglun Yu,Wenji Yu.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9,492:936-943.
[6] Influence of a Novel Mold Inhibitor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Repellency of Bamboo Fiber-based Composites,Yue Qi,Yu-Xiang Huang,Hong-Xia Ma,Wen-Ji Yu,Nam-Hun Kim,Ya-Hui Zhang.J.Korean Wood Sci.Technol,2019,47(3)336-343.
[7]Effects of Core Temperature on Some Important Poplar Scrimber Boards during the Heat Curing Process,Fei Rao,Jinguang Wei,Yue Qi,Yahui Zhang,Wenji Yu*.FOREST PRODUCTS JOURNAL,2019,69(3),210-216.
[8]High-performance wood composites from desert shrub Salix psammophila. Yaohui Ji,Qiuqing Lin,Yuxiang Huang,Fei Rao,Wenji Yu*.Green Materials,2019.
[9]Effects of shape,location and quantity of the joint on bending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bamboo lumber.Qiuqin Lin,Yuxiang Huang,Xinde Li,Wenji Yu*.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9
[10]Development of bamboo scrimber:a literature review.Yuxiang Huang,Yaihui Ji,Wenji Yu.Journal of Wood Science,2019
[11]Identification of odorous constituents of bamboo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Yuxiang Huang,Yamei Zhang,Yue Qi,Yanglun Yu,Wenji Yu.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9,203:104-110
[12]Morphology an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ose isolated from heat-treated moso bamboo.Yuxiang Huang,Fandan Meng,Ru Liu,Yanglun Yu*,Wenji Yu*.Cellulose,2019
[13]Progress of Bamboo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Yuxiang Huang,Yue Qi,Yahui Zhang*,and Wenji Yu*.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2019
[14]The 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Sorptive Behavior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pubescens).Yuxiang Huang,Ru Liu,Fandan Meng,Yanglun Yu*,Wenji Yu.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2019
[15]SURFACE PROPERTIES OF NOVEL WOOD-BASED REINFORCED COMPOSITES MANUFACTURED FROM CRUSHED VENEERS AND PHENOLIC RESINS.Yuxiang Huang,Yue Qi,Yamei Zhang,Rongxian Zhu,Yahui Zhang*,Wenji Yu.Maderas Ciencia tecnologia,2019,21(2):185-196.
[16]Scrimber board(SB)manufacturing by a new method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B'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YameiZhang, Xian'ai Huang, Yahui Zhang, Yanglun Yu* and Wenji Yu*. Holzforschung,2018,72(4):283-289.
[17]Influence of veneer thickness,mat formation and resin content on some properties of novel poplar scrimbers.待补充! Holzforschung,2018,72(8):673-680.
[18]The surface chemical constituent analysis of poplar fibrosis veneers during heat treatment.Yanan Wei,Yuxiang Huang,Yanglun Yu,Ruiqing Gao,Wenji Yu*. Journal of Wood Science,2018,64(5):485-500.
[19]Study on the changes i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us tomentosa due to thermo-hydro-process.Mingzhen Bao, Xian'ai Huang, Mingliang Jiang, Neng Li, Yanglun Yu*,Wenji Yu*.Journal of Wood Science,2018,64(3):264-278.
[20]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mboo Fiber Bundle-Reinforced Composites.Yanglun Yu, Yuxiang Huang, Yahui Zhang,Ru Liu, Fandan Meng,Wenji Yu*.POLYMER COMPOSITES,2018.
[21]Novel engineered scrimber with outstanding dimensional stability from finely fluffed poplar veneers.Yahui Zhang, Yuxiang Huang, Yue Qi, Wenji Yu.Measurement,2018,124:318-321.
[22]Effect of Different Pressing Processes and Density on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mboo Fiber-Based Composites.Ya-Hui Zhang,Yu-Xiang Huang, Hong-Xia Ma,Wen-Ji Yu,Yue Qi.J.Korean Wood Sci. Technol.2018,46(4):355-361.
[23]Effect of steam 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phyllosachys iridescens bamboo composite.Yamei Zhang, Rongxian Zhu and Wenji Yu*.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017,51(1-2):103-108.
[24]Improvement of the Water Repellency, Dimensional Stability,and Biological Resistance of Bamboo-Based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Fandan Meng,Ru Liu,Yahui Zhang,Yuxiang Huang,Yanglun Yu,Wenji Yu*.POLYMER COMPOSITES,2017
[25]Preparation physicalmechanical and interfacial morphologicalproperties of engineered bamboo.Yanglun Yu,Ru Liu,Yuxiang Huang,Fandan Meng,Wenji Yu*.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7,157:1032-1039.
[26]Influence of Density on Properties of Compressed Weeping Willow (salix babylonica) Wood Panels.Neng Li;Mingzhen Bao;Yuhe Chen;Yamei Zhang;Yongjie Bao;Wenji Yu*.FOREST PRODUCTS JOURNAL,2017,67(1)
[27]Effect of thermo-hydro-mechanical densific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plar wood.Mingzhen Bao, Xian'ai Huang, Mingliang Jiang, Wenji Yu*, Yanglun Yu*.Journal of Wood Science(online),2017,63:591-605.
[28]Surfac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heat-treated bamboo.Fan-dan Meng, Yang-lun Yu, Ya-mei Zhang, Wen-ji Yu*, Jian-min Gao.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6,371:383-390.
[29]Effect of density on the hygroscopicity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poplar compreg.Minzhen Bao,Xianai Huang,Wenji Yu*,Yanglun Yu.Journal of Wood Science,2016,62:441-451.
[30]Fabrication,materi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bamboo scrimber.Yanglun Yu,Rongxian Zhu,Binglin Wu,Yu'an Hu & Wenji Yu.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49(1):83-98.
[31]Outdoor exposure tests of bamboo-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evalu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fter two years.Rongxian Zhu,Yahui Zhang & Wenji Yu.Eueopean Journal of Wood and Wood Products,2015,73(2):275-278.
[32]Changs in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iridescens Bamboo with Steam Treatment.Rongxian Zhu,Yamei Zhang,andWenji Yu.BioResources,2015,10(3):5987-5993.
[33]Effects of density and resin content o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crimber manufactured from mulberry branches.Hai-Xia Yu,Chong-Rong Fang,Man-Ping Xu,Fei-Yan Guo,Wen-Ji Yu.J Wood Sci.2015,61:159-164.
[34]Effects of Acid Dye on the Performance of Bamboo-based Fiber Composites.Yu'an Hu & Wenji Yu.BioResources,2015,9(4):6141-6152.
[35]Changs in Surface Properties of Heat-Treated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Bamboo.Yamei Zhang,and Wenji Yu. BioResources,2015,10(4):6809-6818.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刘九庆, 丁鹏, 于文吉.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拖拉机遥控转向系统研究[J]. 农机化研究, 1-8.
[2]贺颖奇,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赵福霞. 压缩率和施胶量对毛白杨重组木干状和湿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4, 38 (02): 51-59.
[3]许杨, 张子恒, 陈馨杨, 魏金光, 于文吉. 高密度重组竹的漆膜附着性能研究[J]. 林产工业, 2024, 61 (02): 13-17+42.
[4]吴婕妤, 张亚梅, 于文吉. 辊压树脂浸胶法对桉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影响机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 (01): 141-151.
[5]王小霞, 葛立军, 齐越, 于文吉. 施胶方式对不同密度刨花层积材性能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3, 37 (06): 53-60.
[6]郝秀, 李澍农, 杨春梅, 于文吉, 余养伦. 外力作用下竹材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及机制[J]. 林业科学, 2023, 59 (11): 118-123.
[7]于文吉, 石昌玉, 魏明, 张亚慧, 曹永建, 丁禹程, 杨春梅. 基于响应面法与NSGA-Ⅱ的重组竹翻转夹爪优化设计[J]. 包装工程, 2023, 44 (19): 187-195.
[8]单思晴, 纪文检, 黄宇翔, 余养伦, 张世锋, 于文吉. 基于多酚-铁络合的白橡单板表面颜色调控[J]. 林业工程学报, 2023, 8 (05): 182-189.
[9]杨春梅, 李月茹, 田心池, 马红霞, 丁禹程, 于文吉. 密度和含水率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抗弯性能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3, 37 (03): 44-50.
[10]齐越, 吴江源, 任丁华, 于文吉, 张亚慧. 重组竹制造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 2023, 59 (06): 159-168.
[11]朱安明, 洪奕丰, 张旭峰, 于海霞, 王洪涛, 王雅梅, 于文吉. 全生命周期木/竹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J]. 林产工业, 2023, 60 (02): 83-87.
[12]于文吉. 我国重组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3, 37 (01): 1-7.
[13]秦莉, 于文吉, 余养伦. 杨木重组木窗制造工艺技术及性能评价[J]. 中国人造板, 2022, 29 (12): 1-6.
[14]孙玉慧, 龚靖雅, 张亚慧, 葛立军, 于文吉. 竹木复合定向刨花板的性能及胶合界面研究[J]. 中国人造板, 2022, 29 (12): 7-10.
[15]冀瑶慧, 黄宇翔, 张方达, 雷文成, 齐越, 于文吉. 我国重组竹工艺性能、应用设计及感性评价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 (06): 82-87.
[16]张亚梅, 祝荣先, 余养伦, 于文吉. 辊压树脂定向渗透工艺对竹束干燥及重组竹性能的影响[J]. 林业工程学报, 2022, 7 (05): 44-49.
[17]田心池, 马红霞, 薛勃, 赖宇星, 杨春梅, 于文吉. 含水率对不同密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热压传热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2, 36 (05): 50-55+77.
[18]刘诗琴, 黄宇翔, 余养伦, 龙玲, 吕斌, 于文吉. 基于多酚-铁络合的木材化学调色研究与应用[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2, 36 (05): 9-16+49.
[19]田心池, 于文吉, 马红霞, 林秋琴, 薛勃, 杨春梅. 重组竹制备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J]. 林业工程学报, 2023, 8 (01): 38-45.
[20]张亚慧, 齐越, 雍娟, 任丁华, 于文吉, 于海霞, 邓侃. 自然保护地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的科学选用[J]. 自然保护地, 2022, 2 (03): 75-81.
[21]雷文成, 张亚慧, 葛立军, 于文吉. 结构用桉木重组木的适宜性制备工艺[J]. 林业工程学报, 2022, 7 (06): 46-52.
[22]李澍农,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水煮处理竹材的吸湿性和化学成分研究[J]. 林业科学, 2022, 58 (01): 119-126.
[23]穆国君, 张亚慧, 于文吉. 任意长重组竹木方料连续压制设备的研发[J]. 世界竹藤通讯, 2021, 19 (06): 40-45.
[24]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户外用重组竹防蓝变处理工艺及性能[J]. 林业科学, 2021, 57 (12): 140-146.
[25]徐金梅, 王高峰, 段新芳, 于文吉, 吴盛富, 邓侃. “双碳”目标下人造板企业绿色工厂的创建[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1, 35 (06): 71-76.
[26]林秋琴, 吴江源, 黄宇翔, 于文吉. 热压温度和密度对柏木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1, 35 (04): 51-56.
[27]李澍农,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水煮处理对毛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1, 35 (03): 59-64.
[28]林秋琴, 黄宇翔, 张亚慧, 饶飞, 于文吉. 沙柳重组木表面粗糙度的二维和三维分析对比(英文)[J]. 林业工程学报, 2021, 6 (02): 40-48.
[29]雷文成, 张亚梅, 于文吉, 余养伦. 热处理毛竹材吸湿与解吸特性[J]. 林业工程学报, 2021, 6 (03): 41-46.
[30]林秋琴, 张亚梅, 于文吉. 预压缩处理施胶技术提高杨木重组木尺寸稳定性的研究(英文)[J]. 林业工程学报, 2021, 6 (01): 58-67.
[31]杨春梅, 蒋婷, 刘九庆, 马岩, 缪骞, 于文吉. 红松水导纳秒激光烧蚀机制及加工试验[J]. 林业科学, 2020, 56 (08): 201-208.
[32]吴江源, 崔立东, 张晶, 张长武, 曾春雷, 于文吉. 竹杨复合材料高频热压工艺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20, 5 (04): 60-66.
[33]杨春梅, 曲文, 蒋婷, 刘九庆, 马岩, 缪骞, 于文吉. 小径木半圆指接数学模型及出材理论[J]. 林业科学, 2020, 56 (05): 143-149.
[34]鲍敏振, 于文吉, 陈玉和, 余养伦, 吴再兴, 何盛, 李能. 铜唑防腐剂对杨木重组木防腐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 (01): 165-170.
[35]孟凡丹, 王超, 向琴, 余养伦, 于文吉. 疏解竹单板高温干热处理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 55 (09): 142-148.
[36]于文吉. 我国重组竹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J].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17 (03): 1-4.
[37]张亚慧, 黄宇翔, 于文吉, 马红霞. 我国竹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J]. 中国人造板, 2019, 26 (06): 32-36.
[38]黄宇翔, 林秋琴, 张亚慧, 李兴德, 于文吉. 竹片接头形式对侧压竹层板抗弯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9, 33 (03): 53-56.
[39]林秋琴, 黄宇翔, 李兴德, 朱安明, 于文吉. 定向重组竹集成材:一种无限接长的新材料[J]. 世界竹藤通讯, 2019, 17 (02): 18-21.
[40]魏金光, 饶飞, 张亚慧, 李长贵, 于文吉. 疏解工艺对毛白杨与辐射松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9, 33 (02): 51-54.
[41]余养伦, 于文吉, 邓侃. 我国木(竹)质重组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 中国人造板, 2018, 25 (06): 1-5.
[42]魏金光, 韦亚南, 鲍敏振, 张亚慧, 余养伦, 李长贵, 于文吉. 辐射松重组木密度对其孔隙率和性能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 (03): 519-523.
[43]黄宇翔, 于文吉, 赵广杰. KOH活化木质碳纤维的孔隙结构及其成孔机理[J]. 林业工程学报, 2018, 3 (02): 82-87.
[44]韦亚南, 魏金光, 张亚梅, 于文吉. 浸胶量对杨木重组木物理力学及表面性能的影响[J]. 林业工程学报, 2018, 3 (02): 11-15.
[45]张亚慧, 齐越, 黄宇翔, 于文吉. 我国高性能重组木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及未来发展[J]. 木材工业, 2018, 32 (02): 14-17.
[46]张亚慧, 由佳, 杨婵, 于文吉. 户外用重组木加速老化耐久性能的评价[J]. 木材工业, 2018, 32 (01): 33-35.
[47]魏金光, 韦亚南, 张亚慧, 李长贵, 于文吉. 心、边材及重组木密度对辐射松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7, 31 (06): 43-45.
[48]韦亚南, 杨婵, 张亚慧, 余养伦, 于文吉, 杨娜. 浸胶单板再干燥后开口陈化时间对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7, 31 (05): 36-39.
[49]张方文, 张亚慧, 于文吉.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OSB生产环境影响分析[J]. 木材工业, 2017, 31 (05): 22-26.
[50]张亚慧, 马红霞, 孟凡丹, 于文吉. 浸胶方式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林产工业, 2017, 44 (09): 24-27.
[51]孟凡丹, 高建民, 余养伦, 鲍敏振, 于文吉. 热处理对纤维化竹单板表面性能和微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 45 (10): 53-59.
[52]韦亚南, 张亚慧, 张亚梅, 齐越, 于文吉, 李长贵. 浸胶疏解单板含水率对杨木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7, 31 (04): 35-38.
[53]梁艳君, 张亚慧, 余养伦, 韦亚南, 于文吉. 铺装方式对杨木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7, 31 (03): 40-43.
[54]张方文, 陈水龙, 张海孝, 于文吉. 定向刨花板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J]. 木材工业, 2017, 31 (03): 31-34.
[55]梁艳君, 张亚慧, 马红霞, 于文吉. 户外用杨木重组木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评价[J]. 木材工业, 2017, 31 (02): 49-52.
[56]于文吉. 竹钢:绿色新型材料[J]. 城市环境设计, 2017, (01): 435.
[57]曾春雷, 曹胜利, 王春明, 张长武, 于文吉, 黄海兵. 采用高频加热方式制造不同结构竹木复合板稳定性的测试[J]. 林业科技, 2017, 42 (01): 47-48.
[58]张亚慧, 韦亚南, 于文吉. 疏解单板厚度对杨木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7, 31 (01): 46-49.
[59]张方文, 于文吉.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定向刨花板发展策略浅议[J]. 中国人造板, 2016, 23 (12): 7-10+24.
[60]陈凤义, 张亚慧, 于文吉. 家具用高性能桉树重组木的制备及性能[J]. 木材工业, 2016, 30 (06): 39-42.
[61]张亚慧, 余养伦, 于文吉. 我国单板层积材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中国人造板, 2016, 23 (11): 10-12.
[62]孟凡丹, 余养伦, 于文吉. 竹木复合结构材的制造技术与应用[J]. 中国人造板, 2016, 23 (11): 23-26.
[63]韦亚南, 张亚梅, 于文吉. 浸胶方式对荷木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加工机械, 2016, 27 (05): 29-31+11.
[64]张亚慧, 苏雪峰, 陈凤义, 任丁华, 于文吉. 芦苇/杨木纤维板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人造板, 2016, 23 (10): 10-14.
[65]胡玉安, 何梅, 王玉, 张亚慧, 张亚梅, 章挺, 于文吉. 樟树剩余物制备重组木工艺与性能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16, 1 (05): 36-39.
[66]张亚慧, 张亚梅, 任丁华, 于文吉. 高性能重组木制造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6, 30 (05): 31-34.
[67]于文吉, 祝荣先, 余养伦, 王戈, 陈玉和. 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研究报告[J]. 科技资讯, 2016, 14 (07): 163-164.
[68]孟凡丹, 吴秉岭, 余养伦, 于文吉. 厚单板制备包装用单板层积材的涂胶量因子分析[J]. 木材工业, 2016, 30 (04): 13-16.
[69]张亚梅, 李长贵, 余养伦, 祝荣先, 任丁华, 于文吉. 中等密度木材制备高性能重组木的适应性[J]. 木材工业, 2016, 30 (04): 36-38.
[70]鲍敏振, 张亚梅, 于文吉. 浸胶单板干燥温度对压缩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6, 30 (04): 46-48+52.
[71]李能, 于文吉, 包永洁, 何盛, 黄成建, 陈玉和. 国内外木材耐光老化技术研究现状[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 (06): 59-63.
[72]孟凡丹, 吴秉岭, 余养伦, 于文吉. 单板厚度对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6, 30 (03): 5-8.
[73]张亚梅, 余养伦, 李长贵, 于文吉. 速生轻质木材制备高性能重组木的适应性研究[J]. 木材工业, 2016, 30 (03): 41-44.
[74]张亚梅, 于文吉. 麻竹制备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初探[J]. 林产工业, 2016, 43 (04): 16-18.
[75]张亚梅, 张亚慧, 于文吉. 密度对轻软木材制备重组木性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人造板, 2016, 23 (04): 10-13.
[76]于文吉, 张亚慧. 结构用单板类人造板的应用及发展[J]. 木材工业, 2016, 30 (02): 48-50.
[77]余养伦, 孟凡丹, 于文吉. 厚单板制备木质复合板材的工艺、关键设备和性能[J]. 木材工业, 2016, 30 (01): 31-34.
[78]张方文, 于文吉. 世界定向刨花板发展现状及最新市场情况[J]. 林产工业, 2016, 43 (01): 15-18+22.
[79]张方文, 于文吉. 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在人造板工业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林产工业, 2015, 42 (11): 18-21+30.
[80]张亚梅, 于文吉, 牛义. 浸胶法对桉树纤维化单板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5, 29 (05): 17-19.
[81]张亚慧, 任丁华, 朱勇, 于文吉. 低吸水厚度膨胀率纤维板基材制造工艺技术[J]. 中国人造板, 2015, 22 (09): 12-15.
[82]梁艳君, 于文吉. 木/竹基复合材料在机电产品包装的应用[J]. 木材工业, 2015, 29 (02): 30-33.
[83]于海霞, 方崇荣, 于文吉. 木质素光降解机理研究进展[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5 (01): 104-110.
[84]吴秉岭, 余养伦, 齐锦秋, 于文吉. 竹束精细疏解与炭化处理对重组竹性能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8 (06): 115-120.
[85]张方文, 于文吉. 欧洲定向刨花板发展现状及最新市场情况[J]. 国际木业, 2014, 44 (09): 16-19.
[86]张方文, 于文吉. OSB应用于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前景[J]. 国际木业, 2014, 44 (09): 68-71.
[87]胡玉安, 祝荣先, 余养伦, 张亚慧, 高鹏, 于文吉.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染色介质及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4, 28 (05): 9-12+27.
[88]余养伦, 刘波, 于文吉. 重组竹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国际木业, 2014, 44 (07): 8-13.
[89]胡玉安, 祝荣先, 余养伦, 张亚慧, 高鹏, 于文吉. 碱性染料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 (10): 100-102.
[90]刘姝君, 储富祥, 于文吉. 聚磷酸铵处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J]. 木材工业, 2014, 28 (02): 14-17+21.
[91]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酸化效应[J]. 中国人造板, 2014, 21 (03): 17-19.
[92]余养伦, 秦莉, 于文吉. 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技术[J]. 林业科学, 2014, 50 (01): 133-139.
[93]余养伦, 周月, 于文吉. 密度对桉树纤维化单板重组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3, 27 (06): 5-8.
[94]齐锦秋, 于文吉, 黄兴彦, 陈思敏, 吴秉岭. 梁山慈竹重组竹材密度对其微观形态及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3, 27 (06): 25-28.
[95]余养伦, 于文吉. 新型纤维化单板重组木的主要制备工艺与关键设备[J]. 木材工业, 2013, 27 (05): 5-8.
[96]张亚梅, 于文吉. 热处理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3, 27 (04): 5-8.
[97]余养伦, 于文吉. 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J]. 世界竹藤通讯, 2013, 11 (03): 6-10.
[98]张亚梅, 于文吉. 热处理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3, 49 (05): 160-168.
[99]刘姝君, 储富祥, 于文吉. 聚磷酸铵处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木材工业, 2013, 27 (03): 5-8.
[100]于雪斐, 祝荣先, 于文吉. 结构用纤维化竹单板层积材的耐久性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4): 104-107.
[101]时迪, 王逢瑚, 于文吉. 重组竹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13, 34 (08): 62-66.
[102]余养伦, 孟凡丹, 于文吉. 集装箱底板用竹基纤维复合制造技术[J]. 林业科学, 2013, 49 (03): 116-121.
[103]胡玉安, 祝荣先, 张亚慧, 于文吉, 任丁华. 密度对寿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3, 27 (02): 5-7.
[104]于雪斐, 于文吉. 疏解纤维化慈竹单板的性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2): 74-76.
[105]余养伦, 张亚梅, 于文吉. 室内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J]. 竹子研究汇刊, 2013, 32 (01): 21-25.
[106]余养伦, 于文吉. 我国小径桉树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J]. 林产工业, 2013, 40 (01): 5-8.
[107]于文吉, 余养伦. 我国木、竹重组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 木材工业, 2013, 27 (01): 5-8.
[108]张亚慧, 孟凡丹, 于文吉. 白夹竹和寿竹制备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初探[J]. 中国人造板, 2013, 20 (01): 13-16.
[109]刘姝君, 储富祥, 于文吉. 竹质阻燃材料处理的研究进展[J]. 竹子研究汇刊, 2012, 31 (04): 52-56.
[110]齐锦秋, 于文吉, 余养伦, 张亚慧, 谢九龙. 竹节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2, 26 (06): 1-3.
[111]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任丁华. 户外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加速老化耐久性评价[J]. 木材工业, 2012, 26 (05): 6-8.
[112]祝荣先, 于文吉. 后期热固化处理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2, 26 (04): 1-4.
[113]祝荣先, 于文吉. 风电叶片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评价[J]. 木材工业, 2012, 26 (03): 7-10.
[114]齐锦秋, 于文吉, 谢九龙, 余养伦, 张亚慧, 孙华林.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化单板的形态研究[J]. 木材工业, 2012, 26 (02): 6-9.
[115]于文吉, 余养伦. 结构用竹基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J]. 建设科技, 2012, (03): 55-57.
[116]于文吉. 我国重组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木材工业, 2012, 26 (01): 11-14.
[117]于雪斐, 刘雷, 于文吉. 重组竹(木)材料替代传统轨枕材料的探讨[J]. 木材加工机械, 2011, 22 (06): 40-43.
[118]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在高密度纤维板中的应用[J]. 中国人造板, 2011, 18 (12): 10-13.
[119]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齐锦秋. 浸胶竹纤维化单板干燥温度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1, 25 (06): 1-3.
[120]张亚慧, 孟凡丹, 于文吉. 疏解次数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1, 25 (05): 1-4.
[121]于雪斐, 孙华林, 于文吉. 结构用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制备工艺与性能[J]. 木材工业, 2011, 25 (04): 1-3.
[122]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热处理对毛竹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J]. 中国造纸学报, 2011, 26 (02): 6-10.
[123]祝荣先, 周月, 任丁华, 余养伦, 于文吉. 制造工艺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1, 25 (03): 1-3.
[124]孟凡丹, 余养伦, 祝荣先, 张亚慧, 于文吉. 浸胶量对纤维化竹单板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1, 25 (02): 1-3+7.
[125]孟凡丹, 于文吉, 陈广胜. 四种竹材人造板的制造方法和性能比较[J]. 木材加工机械, 2011, 22 (01): 32-35.
[126]祝荣先, 余养伦, 于文吉. 木麻黄制备重组层积材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2): 223-224.
[127]祝荣先, 于文吉. 异氰酸酯制备无醛胶合板的研究——几种常见树种材料胶合性能[J]. 林产工业, 2011, 38 (01): 25-27.
[128]于文吉. 我国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J]. 木材工业, 2011, 25 (01): 6-8+29.
[129]王允飞, 刘盛全, 周月, 于文吉. 几种废弃木材木粉对脲醛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11, 25 (01): 47-49.
[130]于雪斐, 刘雷, 于文吉. 人造板作为乐器制作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木材加工机械, 2010, 21 (06): 33-36.
[131]祝荣先, 于文吉. 向日葵秆超微粉用于酚醛树脂添加剂的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2): 69-70+98.
[132]祝荣先, 于文吉. 异氰酸酯制备无醛胶合板的研究——热压工艺参数的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0): 58-60+84.
[133]于雪斐, 于文吉. 刨花板制造包装材料的研究[J]. 木材加工机械, 2010, 21 (04): 19-20+4.
[134]于文吉. 生物质环境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 绿色建筑, 2010, 2 (04): 22+24.
[135]秦莉, 于文吉, 余养伦. 重组竹材耐腐防霉性能的研究[J]. 木材工业, 2010, 24 (04): 9-11.
[136]于雪斐, 史建伟, 于文吉. 木(竹)基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玻璃包装材料的探讨[J]. 中国人造板, 2010, 17 (06): 1-4.
[137]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改性豆基蛋白胶杨木刨花板的制造工艺[J]. 木材工业, 2010, 24 (03): 4-6.
[138]王允飞, 于文吉, 吉发. 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的现状[J]. 木材加工机械, 2010, 21 (02): 37-40.
[139]王允飞, 于文吉, 吉发. 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中国人造板, 2010, 17 (04): 1-4+19.
[140]余养伦, 于文吉, 秦莉. 负离子材料应用于人造板制造的前景分析与展望[J]. 林产工业, 2010, 37 (01): 12-15.
[141]秦莉, 于文吉. 重组竹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 (06): 55-59.
[142]张林, 陈介南, 刘进, 胡进波, 于文吉. 钠基蒙脱土的有机改性及其表征[J]. 复合材料学报, 2009, 26 (05): 93-99.
[143]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热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09, 23 (05): 5-7.
[144]秦莉, 于文吉. 木材光老化的研究进展[J]. 木材工业, 2009, 23 (04): 33-36.
[145]彭冠云, 任海青, 于文吉. 基于CT技术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结构检测与物理性能比较[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6): 101-103.
[146]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热处理对毛竹竹材力学性能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 30 (03): 33-35+41.
[147]余养伦, 于文吉. 桉树单板高值化利用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人造板, 2009, 16 (05): 7-12.
[148]于文吉, 关丽丽, 吴大为.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我国人造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J]. 中国人造板, 2009, 16 (04): 1-5.
[149]余养伦, 于文吉. 葵花秸秆刨花板的开发前景[J]. 木材加工机械, 2009, 20 (01): 30-33+50.
[150]余养伦, 于文吉, 张方文. 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1): 130-133.
[151]于文吉, 张方文, 吴大为. 定向刨花板市场应用和研究现状及新进展[J]. 中国人造板, 2008, (09): 1-5+31.
[152]张亚梅, 于文吉. 热处理对竹材性能及变色的影响[J]. 木材加工机械, 2008, (04): 40-43+47.
[153]张亚慧, 祝荣先, 于文吉. 改性豆基蛋白质胶黏剂用于杨木胶合板生产初探[J]. 中国人造板, 2008, (07): 6-8.
[154]杨瑾瑾, 傅万四, 于文吉. 人造板热压过程中板坯内部温度、气压、含水率研究现状与分析[J]. 木材加工机械, 2008, (03): 34-37+33.
[155]张方文, 于文吉, 张亚梅. 不同单元形态木材增强重组竹结构材料抗弯性能的研究[J]. 林产工业, 2008, (03): 17-20.
[156]张亚慧, 于文吉. 大豆蛋白胶粘剂在木材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 (05): 20-23+27.
[157]张亚慧, 于文吉. 生物质胶粘剂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 粘接, 2008, (04): 39-42.
[158]王戈, 江泽慧, 于文吉. 毛竹/杉木层积复合材弯曲与剪切破坏的微观形变过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2): 27-29.
[159]张亚慧, 于文吉, 张方文. 改性豆基蛋白胶的热反应特性与胶合工艺[J]. 木材工业, 2008, (01): 23-25.
[160]张方文, 于文吉. 木/竹重组结构材料研究与发展[J]. 林产工业, 2008, (01): 7-12.
[161]张亚慧, 于文吉.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工艺初探[J]. 林产工业, 2008, (01): 48-50.
[162]张亚慧, 于文吉, 祝荣先. 苯酚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胶接强度的研究[J]. 化学与粘合, 2008, (01): 13-16.
[163]魏华丽, 于文吉, 钟磊. 葵花秆木素的结构特征[J]. 中国造纸学报, 2007, (04): 11-13.
[164]余养伦, 叶良明, 于文吉. 竹炭理化性能的测试和分析[J]. 林业科学, 2007, (11): 98-102.
[165]张方文, 杨瑾瑾, 于文吉. 我国竹材领域专利分析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7, (04): 1-5.
[166]张方文, 于文吉, 哈米提, 张亚慧. 入境木质包装材料检疫除害处理现状与分析[J]. 包装工程, 2007, (10): 20-23.
[167]余养伦, 于文吉, 王戈. 桉树单板层积材的制造工艺和主要性能[J]. 林业科学, 2007, (08): 154-158.
[168]张亚慧, 于文吉. 生物质胶粘剂在木材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 中国胶粘剂, 2007, (06): 33-38.
[169]王戈, 余养伦, 于文吉. 温度变化对酚醛胶在竹材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3): 149-153.
[170]余养伦, 于文吉, 江泽慧, 王天佑. 单板层积材热压升温曲线数值模拟的研究[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7, (01): 130-133.
[171]张方文, 于文吉. 木质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 包装工程, 2007, (02): 27-30+33.
[172]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不同处理竹材的表面性能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36-140.
[173]马红霞, 于文吉. 棉秆/杨木混合比对UF树脂固化的影响[J]. 木材工业, 2006, (06): 11-13.
[174]于文吉, 余养伦, 周月, 任丁华. 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J]. 林产工业, 2006, (06): 24-28.
[175]江泽慧, 于文吉, 余养伦. 竹材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性能表征[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4): 1-2+6.
[176]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竹材纤维增强材料的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4): 3-6.
[177]余养伦, 任丁华, 周月, 于文吉. 尾叶桉单板胶合性能的初步研究[J]. 林产工业, 2006, (04): 20-23.
[178]马红霞, 于文吉, 任丁华, 周月. 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工艺技术的研究[J]. 木材工业, 2006, (03): 4-6+19.
[179]于文吉. 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应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可行性分析[J]. 木材工业, 2006, (02): 41-44.
[180]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竹材表面胶合性能[J]. 竹子研究汇刊, 2006, (01): 30-36.
[181]江泽慧, 于文吉, 余养伦. 竹材表面润湿性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5, (04): 31-38.
[182]马红霞,于文吉,王天佑. 水泥刨花板的发展历程与前景[J]. 木材工业, 2005, (06): 31-34.
[183]于文吉,马红霞,王天佑,李同军,来宽清.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木材工业, 2005, (04): 5-8.
[184]于文吉,王天佑. 我国非木材人造板的原料、市场和发展方向[J]. 人造板通讯, 2005, (02): 12-14.
[185]于文吉,王天佑. 我国非木材人造板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J]. 人造板通讯, 2004, (12): 5-7+10.
[186]于文吉,江泽慧. 早园竹的力学性能特点及测试方法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 2003, (02): 20-23.
[187]于文吉,周月,任丁华,梁振权. 竹材、稻草(稻壳)复合板工艺技术[J]. 建材工业信息, 2003, (03): 31-32.
[188]江泽慧,王戈,费本华,于文吉. 竹木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发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6): 712-718.
[189]于文吉,周月,任丁华,梁振权. 竹材、稻草(稻壳)复合制造人造板工艺技术的研究[J]. 人造板通讯, 2002, (11): 10-11.
[190]于文吉,江泽慧,叶克林. 竹材特性研究及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2): 50-55.
[191]江泽慧,于文吉,叶克林. 探针法测量与分析竹材表面粗糙度[J]. 木材工业, 2001, (05): 14-16.
[192]于文吉,周月,任丁华,王天佑,梁京河. 异氰酸酯麦秸均质板的制造工艺[J]. 木材工业, 2001, (03): 3-4+19.
[193]于文吉,任丁华,周月,王天佑,梁京河. 现有刨花板生产线生产麦秸均质板工艺设备适应性评价[J]. 木材工业, 2001, (02): 20-22.
[194]于文吉,梁京河. 麦秸均质板生产技术[J]. 木材工业, 2001, (01): 21-22.
[195]叶克林,于文吉,曲岩春. 水热处理对废弃刨花板的刨花形态及其再循环利用性能的影响[J]. 木材工业, 1998, (06): 6-8.
[196]于文吉,曲岩春,叶克林. 提高再生刨花板性能的若干途径探讨[J]. 木材工业, 1998, (03): 2-4.
[197]Nigel Dudley, Jean-Paul Jeanrenaud, Francis Sullivan, 于文吉. 木材贸易与全球森林消失[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8, 27 (03): 247-249.
[198]于文吉. 木材胶粘剂用添加剂技术发展及市场趋势[J]. 木材工业, 1998, (01): 26-28.
[199]于文吉,阎昊鹏,叶克林. 废弃刨花板制成的再生刨花中已固化树脂的分布及其活性[J]. 木材工业, 1997, (05): 2-4.
[200]叶克林, 陈广琪, 于文吉. 国内外城市废弃植物纤维材料的利用[J]. 世界林业研究, 1996, (02): 50-55.
[201]叶克林,陈广琪,于文吉. 废弃木质材料的利用[J]. 木材工业, 1996, (02): 26-29.
[202]于文吉,洪志 . 复合竹地板的生产工艺特点与设备──台湾锦荣公司竹地板生产机械简介[J]. 木材工业, 1996, (01): 34-36.
[203]于文吉. 竹编胶合板组合方式及热压工艺的研究[J]. 木材工业, 1992, (04): 5-12.
发表会议论文:
[1]刘姝君,储富祥,于文吉. 竹基人造板的阻燃处理[C]. 北京粘接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粘接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2:207-212.
[2]张亚慧,祝荣先,于文吉.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杨木刨花板制造工艺初探[C]. 北京粘接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胶粘剂、密封剂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9:93-97.
[3]于文吉.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我国人造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C]. 第七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8:18-24.
[4]于文吉. 无甲醛人造板产品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C]. .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 2008:47-52.
[5]于文吉. 废弃木质材料及非木质纤维资源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前景分析[C]. 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 2008:42-46.
[6]张亚慧,于文吉,祝荣先.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初步研究[C]. 2007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384-388.
[7]于文吉. 无醛人造板产品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C]. 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7:66-69.
[8]张亚慧,于文吉,祝荣先. 苯酚改性豆基蛋白胶的制备及胶接强度的研究[C]. 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7:90-93.
[9]马红霞,于文吉. 我国复合地板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C]. 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7:46-53.
[10]张方文,杨瑾瑾,于文吉. 我国竹材领域专利分析研究[C]. 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7:114-117.
[11]魏华丽,石淑兰,于文吉,裴继诚,乐天. 漆酶处理桉木纤维压制纤维板的研究[C]. 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260.
[12]于文吉,王天佑. 非木材人造板生产技术和产品市场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C]. 第三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演讲论文专集. 2004:31-39.
[13]沈国舫,刘世荣,罗菊春,王礼先,吕建雄,方精云,王贵禧,陈鑫峰,尚鹤,张劲松,王雁,沈兆邦,房桂干,张宜生,张毅萍,于文吉,姜春前,温远光. 第二篇 森林功能的再认识[C]. 2002:103-104.
荣誉奖励:
1、1999年首届茅以升木材科学教育奖获得者。
2、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
3、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编号2006-J-202-1-01-R06。
4、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排名第2,证书编号2009-J-02-2-06-R02。
5、2012年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2014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7、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排名第1,证书编号2015-J-02-2-01-R01。
8、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9、2017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0、2017年其作为室主任领导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人造板与胶粘剂研究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11、2018年1月,获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2、2019年9月,被评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
13、2019年9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奖章。
四川日报报道:
专访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首席专家于文吉:四川竹产业应主攻二产,打造“地方IP”
2019-05-15 20:05:44 来源:四川在线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首席专家于文吉在会上发言。周梦颖摄
四川在线消息(张其 记者 魏冯)5月14日,2019年中国(泸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交流座谈会在泸州召开,泸州市委、市政府聘请8位专家为泸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顾问,推动竹产业提质增效。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四川。中国作为竹子大国,四川更占了全国竹林总面积的27%,而泸州的竹林面积和蓄积均居四川首位,是全省林业四大产业集群之一,是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目前,泸州市竹制浆产能达40万吨,竹浆造纸产能达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竹制浆造纸基地。
但客观地说,泸州乃至四川,离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到底缺什么?咋个补短板?5月14日,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首席专家于文吉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短板
四川竹材产品深加工发展慢、技术滞后 ,地方无特色“IP”
记者:四川想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什么差距?
于文吉:首先是竹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存在短板,竹产业深加工科技技术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四川省的竹子产量第一,但毛竹占比小,泸州市占比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他几乎都以从生竹为主。而大部分丛生竹直径较小,壁薄且形状弯曲,所以利用率低,带来的经济效益偏低。
其次,四川竹产业除了造纸以外,其他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浙江,福建,江西。比如,在四川四吨丛生竹生产一立方米的重组竹材,而在其他毛竹产区由于采用了新技术,两吨毛竹就能生产一立方米,很明显的差距还在于科学技术的掌握。
记者:泸州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林业局和竹业局,其他省份成立林业局和草原局,可见泸州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泸州离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比如,泸州叙永县作为四川第一个百万亩以上竹产业大县,目前仍然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您认为这中间缺了什么?
于文吉:首先我想举个例子,大家一谈到用竹制造的地板和家具,第一反应是想到浙江安吉。这带给四川的启示是:要想改变江湖地位,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制造产品,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在全国都追求高质量发展竹产业的背景下,如果仍然对竹资源的利用进行盲目模仿,就违背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要求。而叙永的竹资源大多作为原料用于造纸,虽然在全国的竹产业中占比很高,但缺乏对品牌的常规打造和宣传。
谈举措
选取特色区县,实现竹资源的建材化利用
记者:四川要发展特色竹产业,您有何建设性意见?
于文吉:学会抓住市场机遇,主攻二产,实现竹资源大规模的工业化利用。据我所知,泸州已经拿出数千万元专项资金来扶持竹产业,但千万不要像撒胡椒面那样,一产、二产、三产都投入,而是要抓住重点分阶段性投入。二产发展起来了,当地就能大规模消耗竹子了,也带动了农民种竹的积极性、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加大竹材建材化利用,例如生产装修材料,结构材料和户外景观,亭台楼阁用户外材料等,可以显著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用全产业链布局竹产业,提高竹资源利用率。术业有专攻,选取特色区县实现竹资源的建材化利用,有利于形成地区特色发展。仔细分析和规划好每个县发展哪一个产业,以哪一个竹产品为主,采用适用发展的技术和材料。
记者:您所在的研究领域中,有什么先进技术可助推四川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文吉:以我们在合江县华盛竹业的一个项目举例,我们推广转化的一项技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所2009年在国家“863”项目课题“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支持下取得的科技成果,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专利发明奖,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三批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是目前竹产业真正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技术。
这项技术解决了竹材青黄胶合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能将竹资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了90%以上。例如一根完整的竹子,因为表面有蜡,就必须去青去黄,而四川的丛生竹竹壁薄,去青去黄后可以利用部分就很少了。但新技术实现了全竹利用,将竹子的利用率提高了1倍。引进创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竹资源利用率。目前该新技术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和泸州市合江县已正式使用。
随着国内对绿色建材需求量越来越大,“竹基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防腐木和木塑材料相比,有着优越的性价比,已经被广泛用于户外步道、栈道和亭台景观楼阁的建设中,现在,户外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销售价格,已达到1万元/立方米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生态网报道:
“竹人竹竹人竹事丨于文吉,技术突破让竹产品价值“一飞冲天””
采用竹子为原材料制造的竹制品材质致密光滑、色泽亮丽、清新典雅,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工业化生产竹地板等产品的时候,往往需要把竹青和竹黄部分去掉,因为它们光滑的表皮和蜡质层影响了胶合。一棵竹子的竹青和竹黄占比较大,那么采用什么技术才能把竹青竹黄充分利用起来?
于文吉和他的研究团队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竹质工程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于文吉和他的研究团队寻求技术创新,开发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利用技术,解决了竹材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瓶颈技术问题——竹青竹黄无法胶合导致竹材利用率低、生产加工效率低以及小径竹无法高效利用,可以将竹材的一次利用率从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这项突破性技术,获得业界的高度评价。中国著名竹子专家张齐生院士认为,这项技术使我国的重组竹产业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教授说,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整体技术形成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初识竹子
从此“一见钟情”
于文吉与竹子结缘于岳麓书院。
于文吉生长于东北地区,他身上有着松柏的气质,却喜欢上了修长的竹子。其实,在大学毕业之前,他对竹子几乎没有印象。1986年,他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师从著名的人造板泰斗赵立教授开始研究生学习。当时,赵教授承担了原林业部重点项目“竹编胶合板水泥模板的制造技术”,项目点在四川成都的温江县(现在的温江区)。硕士研究生第一年调研时,于文吉到长沙后突然想到要到毛泽东当年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在岳麓书院后面,大片的竹林青翠欲滴,挺拔、清秀的竹子一下子就俘获了于文吉的心。从此,他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竹编胶合板表面装饰工艺技术的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他提出了竹帘胶合板的初步工艺思路。
于文吉在湖北巨宁现场指导
研究生毕业后,于文吉被分配到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工作。1991年,他在参加由中国林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竹工机械研讨会时,看到台湾锦荣集团能够很神奇地将竹材加工成清新典雅的竹地板,对竹材的兴趣更是一发不可收。1998年,他师从江泽慧教授,开始了毛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异规律研究,从材性研究上加深了对竹材的了解。他还参加了江泽慧教授主持的国家攀登计划(973)竹材材性部分研究工作。这些历练,为他后来在竹子研究领域取得不凡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于文吉远渡重洋,到美国南方林业研究院学习,在首席科学家许仲允先生的指导下,合作进行重组竹和重组木的研究。于文吉说:“当年,许仲允先生和我们一道,从路易斯安那州拉着一车竹子和南方松的小径木材,驱车600公里到密西西比大学进行重组竹和重组木的疏解试验。这些试验使我对国外最先进的木质材料重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后来开发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技术创新
产品价值“一飞冲天”
从1986年接触竹编胶合板制造技术到今天,于文吉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他们研发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利用技术,更是让竹产品的价值“一飞冲天”,为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文吉说:“我国整体的竹材加工技术与其他行业比较仍然差距很大,处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状态,整个行业的提升空间很大。过去,我国竹材人造板的加工必须去除竹青竹黄,否则无法实现有效胶合。因此我就考虑,如何能在不去除竹青竹黄的情况下,提高竹材利用率,并大幅提高竹材生产效率?”
于文吉冒着酷暑现场技术指导
从2005年开始,于文吉带领整个团队开展关键工艺技术和设备攻关,仅核心疏解设备就试制了4代。他们与相关企业合作,终于在2009年研制出可以产业化的核心装备,并在四川洪雅建设成功第一条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示范生产线,试制出第一批材料用于风电叶片材料的制造。在后来几年中,这项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和传播,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同时,他们通过集成创新建立起高性能多用途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平台技术,并开发出风电材料、户外材料以及家具材料等10多项功能型系列产品,目前已经在5省区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竹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木材资源,保护了环境。他们的创新技术,使竹材一次利用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用于风电产品和户外产品最高销售价格达到每立方米15000元,是水泥模板的3倍左右,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并可以将竹材在高端制造领域,如风电叶片推广应用,也为整个竹产业的连续化和自动化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产业化”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于文吉代表项目组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攻坚克难
成就来之不易
项目启动初期经费不足,于文吉团队设法与企业合作研发,找到一条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新路子。
于文吉的团队不但要进行实验研究、设备开发、中试和生产性试验,还得进行最后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压力非常大。整个团队一直处于超负荷的高强度劳动中。于文吉说:“无论多辛苦,大家都很团结,我们的团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优秀团队,被评为中国林科院5个最优秀的团队之一。”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于文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项好的技术成果,如果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胎死腹中。于文吉他们在技术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始终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心指导,直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他每年有40多次要率领创新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生产试验与科技指导,把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凝练成科研课题纳入国家科技项目攻关解决;还常常给一线的工人上课。于文吉说:“有一次,在对原材料进行晾晒处理时突然下起大雨,我们急忙冲进雨中收拾原材料,正在吃饭的工人受到我们这些‘书生’的感染,也都放下饭碗,与我们一道抢收原材料。”
于文吉认为,科研人员在研究中一定要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再进行研究,将结果再与实践结合,如此反复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
中国科学报报道:
于文吉的“竹人竹事”
用竹子替代木材,外观、性能、价格、质量有优势,现在技术成熟,也有市场,产品已出口到欧美、日本、俄罗斯,性价比优于木材。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王超
“结缘竹子30年,为竹奋斗一辈子。” ——这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于文吉的真实写照。
于文吉,重组竹领域专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并当选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他在竹质工程材料制造技术、竹材材性与加工工艺关系研究、竹材全竹利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研究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日,在中国林业科学院的大院内,“竹人”于文吉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讲述了他的“竹事”人生。
与“竹”结缘
1986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于文吉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读研,1989年硕士毕业后,先是到木材厂“锻炼”了一段时间,尔后进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这一干就是26年。
与竹结缘,要从1991年的一次研讨会说起。
1991年,于文吉参加了一个海峡两岸竹木加工机械研讨会,结识了很多国内外竹木加工领域产业化前沿的企业家。于文吉还记得自己坐着“绿皮车”去徐州一个搞湿法纤维板的厂里考察,给对方做研究试验。
“当时人家就给3000块钱,也干,毕竟自己还没有名气,人家肯相信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于文吉笑言。起步阶段,总是艰难。之后,于文吉又给江西的企业作科研报告挣了8000块钱,对比当时100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这笔“巨款”无疑给他的独立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支持。
自那以后,于文吉的科研路变得通畅起来。1996年,他参加了林业部一个废弃木材的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并且开始关注秸秆人造板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这也成就了他后来的科研两大板块之一。
敢于 “吃螃蟹”
虽然拥有众多头衔,但于文吉的同事则更喜欢笑称他“于总”。这一切的缘由都因为于文吉与国内某风投公司的合作经历。
1998年底,风投公司找到于文吉谈合作。那是一个风投还没有特别盛行的年代,可见于文吉的技术成就还是值得肯定的。“所里跟当时的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秸秆人造板研发中心,我做总工,做小试、中试、生产试验,到2000年底一共投了150万,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生产试验。然后风投公司想对外进行技术转让,以700万~800万的价格打包转让整个团队和技术。但最终并没卖出去,最后他们决定退出。”于文吉叹息。
一次失败并不能将于文吉打倒。虽然风投失败了,但是对他来讲,这次尝试为今后的成果转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98年,于文吉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继续研究竹材材性和加工技术。2001年到2002年间,于文吉得到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支持,专注于小径竹子的利用。当时,国内竹子利用率很低,只有30%左右,而国外在木材应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科研实践与产业化工作,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光有工艺思路不行,还要出装备。2004年以后,于文吉开始研发如何处理竹子表面并能够对竹子进行碾压、疏解后满足胶合性能的设备。从2004年到2009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共研制出了四代设备,日趋成熟。他和企业合作在四川眉山洪雅县用小径竹子开始做产业化实践,建起了第一个重组竹的工厂。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引人注目的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经过精细化疏解后,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至含水率符合标准要求,铺装成型后经高温高压热压成板材或者经过冷成型热固化制成方材,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
“重组竹不用去青去黄,整竹利用,一次成材,利用率高,节约成本;还可根据需求压制成各种规格的板材或者方材,最长可达6米,适应面广;压制时用胶量少,节能环保。”在于文吉眼里,重竹就是宝贝。
重组竹的春天
于文吉介绍,目前来看,重组竹最大的市场,当属户外材料的应用。我国目前对景观、栈道等户外木质材料的年消耗量约为300万立方米,在重组竹技术之前,主要靠消费木材。而对木材而言,首先是我国资源总体短缺,特别是明年国家禁止采伐天然林后,更多的木材需要依靠进口,成为发展的瓶颈,其次木材的防腐性和耐久性较差。
而重组竹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 由重组竹建成、不用一颗铁钉的楼台亭宇、曲折有致的小桥廊道以及色彩明亮的秀美护栏既安全又环保,而且无硌感、无毛刺、不生硬、不凉;可以经受住室外的风吹雨打以及严寒酷暑的考验,除了颜色可能变得更加贴近自然、与户外景致和谐地融为一体之外,其他不会发生太多改变,坚固如初。
“用竹子替代木材,外观、性能、价格、质量有优势就有市场。而且,户外重组竹的技术门槛比较高,一般小企业没法做。现在我们的技术非常成熟,有现成的市场。”于文吉介绍,目前合作厂家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和俄罗斯,性价比比原来的木材还要好。
当然,重组竹的应用范围绝非仅限于户外材料。2009年,科技部给了于文吉一个500万元支持的“863”项目,让他研究应用于风电的环保材料。2011年开始,于文吉分开始做风电材料的示范性应用,成功研制出用于风电叶片的重组竹材料。该项目已经获得北京市、林业部门的科技奖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给予了于文吉一些基金项目的支持。
于文吉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从竹转向木,将科研方向转向速生人工林木材的高效利用。“应该说,重组木的应用范围比竹子还要广,而且我国对这方面的需求也很大。未来,我希望在重组木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作出一点成绩。”
《中国科学报》 (2015-07-27 第8版 平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报道:
“结合行业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我们的责任”
——访中国林科院木工所首席专家于文吉研究员
“科研成果的终极目标是推广、应用和转化,而非成为无人问津的废纸堆,因此结合行业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我们的责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木材加工首席专家于文吉研究员接受采访时如此说。在推广应用的艰辛之途,他带领其创新团队进行了长期而较为有效的尝试与实践。
首次合作
2001年,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在科技部“863”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利用农业剩余物制造人造板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形成了系列成套的工艺技术,如环保型葵花秸秆人造板制造工艺技术、麦秸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技术、竹材/稻草(稻壳)复合制造人造板技术、废弃木质材料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无醛胶合板、实木复合地板及细木工板制造工艺技术、竹材高效利用系列生产技术、竹木复合生产集装箱底板和水泥模板生产技术、无甲醛竹材装饰材和集成材生产技术、小杂竹制造结构用材料技术。研制成功了环保型豆基蛋白胶黏剂和无甲醛胶粘剂调配与应用技术,与人造板机械厂合作开发了专用成套生产设备。采用上述技术生产的人造板材均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包装、家具、装修装潢领域,这不仅可以缓解部分人造板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矛盾,还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谈到农林剩余物的加工利用,于文吉侃侃而谈。他回忆起了首次与山东同森木业有限公司的合作经历。那是2001年,同森木业的老板在国家图书馆看到《中国人造板》杂志上刊登的“竹材/稻草(稻壳)复合制造人造板技术”文章,顺着信息找上门来,要求提供技术建设一条麦秸人造板生产线。当时于文吉想:实验室虽然成功了,但毕竟未真正应用于生产。所以他对老板说:“如果投产,这可是国内第一条麦秸板生产线啊,有很多风险,你好不容易赚的辛苦钱赔进去血本无归怎么办?我可不愿看到这种现象。”但老板说:“没关系,我考虑清楚了,也相信国家科研院所的技术与实力。”
山东同森木业有限公司地处淄博,周围原有一家造纸厂,每年可消耗麦秸20多万吨。后因南水北调工程工厂被关,大量麦秸没了出路,农民也没了收入,火烧麦秸又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地区政府和淄博市政府得知有这样好的技术时,坚决支持。由此,木工所开始了与山东同森木业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直至现在。目前,公司已成为木工所863项目的长期实验基地,专家们也为公司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十一五”期间,同森木业参与了木工所承担的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的新产品开发”。
成果推广
于文吉说,在下面做实验开展推广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句老实话,很累。出去进行技术指导以及生产线建设,一般都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18个小时,连续好多天,像他一般每次至少是一个星期或半个月,而他的研究生一待就是一、二个月。因为工厂的机器开起来,不能停,否则,损失很大。做实验也是,一定得有连续性。
他谈起了在四川进行竹材产业化实验时的一件事。记得那天天气很好,他们高兴地把实验用的竹材晒在室外,但到中午突然下雨了。他和四个研究生迅即放下饭碗,全力“抢救”4吨多已经浸渍好胶黏剂的竹材,手上被竹刺扎了都不知道,直到后来手指肿了才知。工人们被感动了,纷纷出来帮忙搬运,当把竹材搬完时,饭菜早已凉了。
于文吉说,现在他们的秸秆人造板生产技术和竹材高效加工利用技术主要在四川和山东推广应用。从指导企业建厂、设备选型、工艺调整,到生产线建设全过程以及后续生产都参与,直至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专家们才放心。这过程很复杂,中间有很多工作要做,几天都说不完。譬如说,有一次进行气流铺装工艺试验,因为秸杆密度与木材不一样,需要经过反复的几十次的试验,最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脱模试验,喷脱模剂喷多少合适,有时理论上明明成立,但到实际中还是不行,所以要不断地探索改变试验方法、原料配比等。弄得参与试验的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商有时都感到头疼,不免有些灰心,但又不愿轻易放弃,这时大家只好静下心来,认真地交流和讨论,继续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成功了,心里会喜滋滋的:“看,就是行吧!”
每次成果推广几乎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虽然辛苦,虽然累,却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
目前研究
目前,于文吉和他的创新团队在竹材应用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无甲醛竹材装修材料的研究领域,采用异氰酸酯胶合竹材生产无甲醛竹材集成材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通过特殊的施胶工艺和施胶方法,采用异氰酸酯为胶黏剂胶合竹材,其成本与普通甲醛类树脂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但其产品的耐水性能明显增强并且具有无甲醛释放的特点,所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胶合板以及集成材国家标准要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小径竹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竹青竹黄胶合技术、竹材纤维化单板制造技术、竹材纤维可控分离技术以及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研究方面均有突破,并获得了10多项国家专利,申请了2项国际专利,再次获得了科技部“863”项目近500万元科研经费的资助,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于文吉说,搞了半天应用研究,如果成果没人用,说明其成果没有价值,至少可以说在短期内没有应用价值。反之,马上有人用,甚至有人急不可耐地找上门来,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也是我们科研工作的价值所在。他说,任何人精力都有限,所以在科研工作中在不同阶段一定要有主攻方向,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劲往一处使,才有可能出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千万不可四面撒网,孤军奋战。
当今他们的奋斗目标仍然是: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在应用研究和推广中发现基础问题,通过解决基础问题促进应用开发,让应用技术研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附:于文吉简介
于文吉,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木工所人造板与胶黏剂研究室主任。科技部“863”计划评审专家组成员,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林学会木工分会、林业生物质材料分会常务理事,人造板与胶黏剂研究会会长。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木材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
作为主要参加人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曾获首届茅以升木材科学教育奖学金、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十五”期间承担和主持科技部863项目“木材/农业剩余物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课题“973”项目“秸秆木质素半纤维素高值化利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等10余项研究课题。
“十一五”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项目课题“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重点项目“竹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林业局948重大专项“竹木重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等多项课题。率领创新团队在我国竹材加工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最新开发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可以在不去竹青竹黄的条件下,通过微创点裂、复合增强以及纤维化单板等技术的实施制造出高性能的结构和装饰用材料,竹材利用率可达95%以上。
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造板报道:
创新引领,我国木竹质重组材料产业强势崛起
——访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于文吉研究员
摘要: 《中国人造板》:于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我国木竹质重组材料产业现状和对未来走向的预判? 于文吉:目前,我国开发的木竹质重组材料不同于国外当初提出的重组材料的概念,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种新材料.首先,我国开发的木竹质重组材料克服了人工林木材、竹材等生物质材料径级小、材质软、强度低和材质不均等缺陷,具有性能可控、结构可设计、规格可调等特点,是小材大用,劣材优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木竹质重组材料无论在物理力学性能还是在应用领域方面都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资料更新中……
来源:中国人造板2018年6期
搜狐网报道:
铸就辉煌未来 勇攀科研高峰
——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
2023-09-05
他迎接着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废寝忘食地进行着科研。沉迷于科研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创新。在蜿蜒曲折的科研道路上,他坚定着自己对科研事业的信仰,百折不挠地拼搏着自己的人生。心底燃烧的理想,时时刻刻警醒着他要奋勇向前。
他,就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30多年来,他一直耕耘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组材料方向,牵头创新了重组材料应用基础理论,突破了高性能重组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创制了以连续化疏解机为代表的成套制造装备,开发了以“竹钢”和“木钢”为代表的绿色产品,构建了重组材料技术和标准体系,引领我国在重组材料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木质重组材料产业与技术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仰望科研 踏实奋斗
1982—1989年,于文吉先后就读于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他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他被分配到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后来成为二级研究员。他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于2004年到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林产品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9月,他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于文吉就开始从事人造板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这项科研事业,就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的探索。
我国木材工业奠基人王恺先生考察麦秸板生产线
于文吉在工厂为工人讲解竹材的特性与疏解工艺
仰望科研的星空,于文吉脚踏实地地奋斗着。他以速生林木材、竹材和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生物质重组与复合材料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拼搏不息,击破各种难关,不断地推陈出新,提升了我国木质重组材料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了我国人造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得以竹材为主的生物质材料大规模进入建材领域成为现实,并使我国在重组材料领域从技术装备到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于文吉秉承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科研宗旨,面向行业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使创新技术成果完成后快速得到了推广应用。他签订了30余个技术转让合同,总额近3000万元,重组材料核心专利在20余家企业进行推广,已经建成50余条生产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重组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相关成果技术装备和产品已出口到欧美日等44个国家和地区,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累计新增销售额近百亿元,林农增加收入近30亿元,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于文吉也因此成为木材工业领域的杰出专家。
精益求精 锐意创新
“先进技术开发出来,如何能够真正地为生产所用?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于文吉经常向团队成员提到的问题,他认为一项好的技术成果,如果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胎死腹中。因此,他经常牺牲休假时间,平均每年有150多天深入企业一线,在重组材料技术推广初期,他更是带领团队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心指导,直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他深知科研人员只有在成果转化的第一线,才能够发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和企业交流,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是生产中的卡脖子技术,把企业的技术难题凝练成科研课题进行攻关,从而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为生产进步服务,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中国工程院李坚院士指出,林业工程及相关领域人员要学习于文吉坚持创新、勇闯无人区的科研精神;重组材料的发展速度、规模令人点赞,做到了把实验室研究和企业的真正融合,是充分体现服务社会的典型;实现了工艺和装备的有机融合。产业界的企业家常将于文吉称为“竹钢、木钢之父”。
于文吉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考察 重组竹户外地板应用情况
于文吉与大庄集团董事长林海探讨重组竹技术难题
在研究中,于文吉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在竹材加工领域,他建立了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体系,发明了竹材精细疏解技术,使竹材利用率从50%以下提高到90%以上。针对我国速生林木材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难题,攻克了速生林木材制备过程中的超厚单元连续制备、纤维可控分离和高效定向成型重组等关键技术,创制了纤维定向分离重型疏解装备和重组木连续模压成型装备,开发出性能优于优质硬阔叶材的超级木材——“木钢”系列产品,实现了低质木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重组材料制造技术是我国木(竹)加工产业近10年来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追逐着自己的科研梦想,感受着科研无限的魅力,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于文吉扬帆起航。他在木竹材工业化利用领域全力以赴地跋涉着,他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价值。
获得成功 把握航向
科研之路,永不止步。于文吉在生物质重组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阐明了纤维定向分离与单元调控重组机制,构建了多尺度木质重组材料理论体系,为速生林木竹材制备高性能重组材料奠定了应用理论基础。
于文吉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现场
于文吉和团队发明了竹材点裂微创和精细疏解技术,创制了多功能竹材专用疏解机等新装备,成功解决了我国竹材资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技术瓶颈。
2016年1月8日,于文吉牵头申报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彰显了于文吉在竹产业研究中的卓越成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了助力竹产业的发展,2022年8月,于文吉还到云南省盐津县开展竹产业调研指导,进行讲授培训,为当地竹资源的开发利用出谋划策。
于文吉在云南盐津县讲授培训
科研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稳稳把握住自己航向的于文吉,勇敢地面对着科研中的风风雨雨,迎接着一次又一次新的挑战。
成就非凡 砥砺前行
于文吉多年来致力于高性能重组材料、秸秆人造板和无醛木质材料等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
于文吉在临沂费县木材工业园区调研
在漫长的科研征程中,于文吉主持了“十四五”、“十三五”、“973”和“863”等国家、省部级项目40 余项。在重组材料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86 篇;获得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国际专利1件;牵头制定重组材料领域12项标准。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努力培养科研人才,建立了一支团结高效的学习型团队,他领导的创新团队201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牵头组建了“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国家林草局重组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重组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和“全国重组材料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与省部级平台,并担任井冈山市、南平市等9市(县)重点木竹产区政府顾问,为我国木竹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文吉作为院长在国家竹产业研究院专家智库启动仪式上发布“以竹代塑行动方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30多年的勤奋进取和潜心钻研,于文吉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3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 项。
成果显赫,荣誉相随。于文吉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并获得了“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获得,激励着于文吉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白驹过隙,岁月匆匆。未来,他将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年轻的科研人员,让木材工业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推动木材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他的努力下,我国的木材工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和腾飞。
于文吉深刻明晰木材工业的发展方向,勇敢面对行业发展的挑战,不断推动我国木材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他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业界的肯定,体现了他崇高的人生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美好的,推进重组材料的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推动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木材产业的重要作用,是未来新的努力方向,也是他美好的人生理想。
人物简介:于文吉,男,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林草局重组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组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木重组材及制品分会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林业生物质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林产品可持续发展创新联盟秘书长。“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技术总师,山东省特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林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业工程学报》等核心期刊编委。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717987480_100136197?scm=1102.xchannel:325:100002.0.6.0&spm=smpc.channel_248.block3_308_NDdFbm_1_fd.1.16983994566879xITKLh_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