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发明公开:
[1]张洋, 张子怡, 王亚男, 苏世鸣, 张楠, 曾希柏, 吴翠霞. 土壤抗旱固碳降酸多功能复合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 北京市: CN118109207A, 2024-05-31.
[2]高进华, 高林, 刘洪伶, 张广忠, 徐勤政, 卢运艳, 王金夫, 吕红晓, 王震, 曾希柏, 张英鹏. 一种抗重茬农用微生物浓缩制剂及其应用[P]. 山东省: CN118077720A, 2024-05-28.
[3]张洋, 张子怡, 陈金, 李秀秀, 王亚男, 苏世鸣, 张楠, 陈先茂, 曾希柏, 曹张印. 一种保土降酸增碳提肥多功能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P]. 江西省: CN118005455A, 2024-05-10.
[4]高进华, 解学仕, 王婷婷, 吴文涛, 周丽, 李元峰, 白静, 李雪梅, 张磊, 曾希柏. 一种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 山东省: CN117623825A, 2024-03-01.
[5]张洋, 张子怡, 王亚男, 苏世鸣, 张楠, 陈金, 李秀秀, 陈先茂, 曾希柏. 稻田降酸固碳增效多功能复合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 江西省: CN117567212A, 2024-02-20.
[6]王婷婷, 张磊, 解学仕, 吴文涛, 周丽, 李元峰, 白静, 曾希柏. 一种稳定性肥料中抑制剂的精准添加设备及方法[P]. 山东省: CN117298948A, 2023-12-29.
[7]王亚男, 许立阳, 曾希柏, 文炯, 晏云华, 张洋, 阿合古丽·努尔布拉提, 吴翠霞. 一种用于瘠薄稻田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应用和改良瘠薄稻田的方法[P]. 北京市: CN117229091A, 2023-12-15.
[8]冯秋分, 苏世鸣, 曾希柏, 龙泽东, 孙梅, 孙耿, 朱坚, 罗卓, 张楠. 可同步钝化土壤镉铅砷的复合调理剂、制备及施用方法[P]. 湖南省: CN116987506A, 2023-11-03.
[9]王亚男, 曾希柏, 张洋, 朱启明, 张楠, 许立阳. 一种适用于潮土的冬小麦苗期调控的配施方法及基肥[P]. 北京市: CN115191201A, 2022-10-18.
[10]苏世鸣, 李丽娟, 曾希柏, 张洋, 张楠. 具有亚砷酸盐和甲基亚砷酸盐结合能力的蛋白A10、含所述蛋白基因的工程菌株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4605510A, 2022-06-10.
[11]苏世鸣, 李丽娟, 曾希柏, 张楠, 张洋. 具有亚砷酸盐和甲基亚砷酸盐结合能力的蛋白A9、含所述蛋白基因的工程菌株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4480437A, 2022-05-13.
[12]王亚男, 曾希柏, 朱启明, 张洋, 张楠, 吴翠霞, 徐立阳. 一种基于黄腐酸光谱学特性的小麦种子发芽和苗期调控方法[P]. 北京市: CN114375637A, 2022-04-22.
[13]苏世鸣, 曾希柏, 黄道友, 朱奇宏, 张楠. 一种具有降低水稻旱立青病发生率、提高水稻产量的稻田起垄农艺调控方法[P]. 北京市: CN114223487A, 2022-03-25.
[14]苏世鸣, 高鑫, 曾希柏, 白玲玉. 一种利用富镉基质栽培快速鉴别叶菜镉低吸收品种的方法[P]. 北京市: CN110612837A, 2019-12-27.
[15]曾希柏, 张骞,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黄道友, 朱奇宏, 吴翠霞. 一种降低作物对砷吸收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 CN108559710A, 2018-09-21.
[16]曾希柏, 苏世鸣, 白玲玉, 王亚男. 一种降低水稻吸收砷的农艺#化学调控方法[P]. 北京: CN107439286A, 2017-12-08.
[17]苏世鸣, 曾希柏, 张宏祥, 白玲玉, 王亚男. 一种化学#生物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 CN107400515A, 2017-11-28.
[18]苏世鸣, 曾希柏, 白玲玉, 王亚男. 一种降低水稻籽粒中砷含量的叶面喷施肥[P]. 北京: CN107311747A, 2017-11-03.
[19]曾希柏, 王亚男, 苏世鸣, 白玲玉, 郭良进, 黄道友. 一种具有改良土壤功能的镉钝化剂及其生产方法[P]. 北京: CN107286943A, 2017-10-24.
[20]曾希柏,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一种功能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与它的用途[P]. 北京: CN107176856A, 2017-09-19.
[21]苏世鸣, 曾希柏, 王亚男, 白玲玉. 一种利用微生物#化学法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P]. 北京: CN107052038A, 2017-08-18.
[22]曾希柏, 张骞,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P]. 北京: CN107047264A, 2017-08-18.
[23]曾希柏. 一种降低农作物吸收砷的方法[P]. 北京: CN104429527A, 2015-03-25.
[24]曾希柏, 苏世鸣, 王秀荣, 王亚男, 白玲玉, 李莲芳, 吴翠霞. 一种生物-化学育苗基质及其用途[P]. 北京: CN104098394A, 2014-10-15.
[25]曾希柏, 蒋细良, 苏世鸣, 王秀荣, 李莲芳,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一种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P]. 北京: CN103740634A, 2014-04-23.
[26]曾希柏, 苏世鸣, 李莲芳,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一种利用水培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P]. 北京: CN103518610A, 2014-01-22.
[27]段然, 曾希柏, 汤月丰, 文炯, 白玲玉, 王伟政, 苏世鸣, 李莲芳, 王亚南, 吴翠霞. 一种水稻环保型钵体育苗方法[P]. 北京: CN103392544A, 2013-11-20.
[28]苏世鸣, 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一种对挥发态砷的富集装置及其安装方法[P]. 北京: CN103111155A, 2013-05-22.
[29]曾希柏, 李莲芳, 孙媛媛, 白玲玉,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一种土壤调理剂[P]. 北京: CN102504826A, 2012-06-20.
[30]曾希柏, 李莲芳, 孙媛媛, 白玲玉,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一种土壤砷钝化剂[P]. 北京: CN102504832A, 2012-06-20.
[31]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段然, 王亚男, 高菊生, 孙楠. 一种红壤改良剂[P]. 北京: CN102352254A, 2012-02-15.
[32]曾希柏, 苏世鸣, 蒋细良, 白玲玉, 李莲芳. 一种棘孢木霉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P]. 北京: CN102191180A, 2011-09-21.
[33]曾希柏, 苏世鸣, 蒋细良, 白玲玉, 李莲芳. 一种微紫青霉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P]. 北京: CN102191181A, 2011-09-21.
[34]曾希柏, 苏世鸣, 蒋细良, 白玲玉, 李莲芳. 一种尖孢镰刀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P]. 北京: CN102051402A, 2011-05-11.
[35]罗尊长,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高菊生, 孙楠. 一种用于促进红壤地区果树生长的生物-化学调理剂[P]. 北京: CN101608119, 2009-12-23.
[36]曾希柏, 罗尊长, 高菊生, 白玲玉, 李莲芳, 孙楠. 一种用于红壤旱地的生物-化学调理剂[P]. 北京: CN101550342, 2009-10-07.
[37]曾希柏, 罗尊长, 高菊生, 白玲玉, 李莲芳, 孙楠. 一种用于改善红壤旱地的化学调理剂[P]. 北京: CN101550343, 2009-10-07.
[38]曾希柏, 罗尊长, 高菊生, 孙楠, 白玲玉. 一种多功能复合肥[P]. 北京: CN101412644, 2009-04-22.
发明授权:
[1]王婷婷, 张磊, 解学仕, 吴文涛, 周丽, 李元峰, 白静, 曾希柏. 一种稳定性肥料中抑制剂的精准添加设备及方法[P]. 山东省: CN117298948B, 2024-05-17.
[2]高进华, 解学仕, 王婷婷, 吴文涛, 周丽, 李元峰, 白静, 李雪梅, 张磊, 曾希柏. 一种稳定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 山东省: CN117623825B, 2024-05-10.
[3]苏世鸣, 李丽娟, 曾希柏, 张楠, 张洋. 具有亚砷酸盐和甲基亚砷酸盐结合能力的蛋白A9、含所述蛋白基因的工程菌株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4480437B, 2023-06-20.
[4]苏世鸣, 李丽娟, 曾希柏, 张洋, 张楠. 具有亚砷酸盐和甲基亚砷酸盐结合能力的蛋白A10、含所述蛋白基因的工程菌株及应用[P]. 北京市: CN114605510B, 2023-06-09.
[5]苏世鸣, 曾希柏, 白玲玉, 王亚男. 一种降低水稻籽粒中砷含量的叶面喷施肥[P]. 北京市: CN107311747B, 2022-09-13.
[6]苏世鸣, 曾希柏, 王亚男, 白玲玉. 一种利用微生物-化学法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7052038B, 2022-03-22.
[7]曾希柏, 张骞,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黄道友, 朱奇宏, 吴翠霞. 一种降低作物对砷吸收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8559710B, 2021-04-09.
[8]曾希柏, 王亚男, 苏世鸣, 白玲玉, 郭良进, 黄道友. 一种具有改良土壤功能的镉钝化剂及其生产方法[P]. 北京市: CN107286943B, 2021-02-26.
[9]苏世鸣, 曾希柏, 张宏祥, 白玲玉, 王亚男. 一种化学-生物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 北京市: CN107400515B, 2019-10-11.
[10]曾希柏, 张骞,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7047264B, 2019-09-10.
[11]曾希柏, 蒋细良, 苏世鸣, 王秀荣, 李莲芳,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一种棘孢木霉菌厚垣孢子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P]. 北京市: CN103740634B, 2016-01-13.
[12]曾希柏, 苏世鸣, 李莲芳,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一种利用水培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P]. 北京市: CN103518610B, 2015-09-02.
[13]曾希柏, 李莲芳, 孙媛媛, 白玲玉,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一种土壤调理剂[P]. 北京市: CN102504826B, 2015-08-26.
[14]段然, 曾希柏, 汤月丰, 文炯, 白玲玉, 王伟政, 苏世鸣, 李莲芳, 王亚南, 吴翠霞. 一种水稻环保型钵体育苗方法[P]. 北京市: CN103392544B, 2014-11-26.
[15]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段然, 王亚男, 高菊生, 孙楠. 一种红壤改良剂[P]. 北京市: CN102352254B, 2014-03-12.
[16]曾希柏, 罗尊长, 高菊生, 白玲玉, 李莲芳, 孙楠. 一种用于改善红壤旱地的化学调理剂[P]. 北京市: CN101550343B, 2011-08-03.
[17]罗尊长,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高菊生, 孙楠. 一种用于促进红壤地区果树生长的生物-化学调理剂[P]. 北京市: CN101608119B, 2011-06-29.
[18]曾希柏, 罗尊长, 高菊生, 白玲玉, 李莲芳, 孙楠. 一种用于红壤旱地的生物-化学调理剂[P]. 北京市: CN101550342B, 2010-12-22.
实用新型:
[1]冯秋分, 苏世鸣, 曾希柏, 孙梅, 龙泽东, 孙耿, 罗卓, 朱坚, 张楠. 一种重金属土壤调理剂生产用磨粉设备[P]. 湖南省: CN219596770U, 2023-08-29.
[2]苏世鸣, 曾希柏, 白玲玉, 吴翠霞, 李莲芳, 王亚男, 段然. 捕获挥发态砷的实验装置[P]. 北京: CN204214694U, 2015-03-18.
论文专著:
近年来,围绕耕地质量培育与中低产田改良、农田重金属行为及调控等研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lean-Soil Air Water》、《Environmental Pollution》、《Chemosphere》及《土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
出版专著:
1、《耕地质量培育技术与模式》,曾希柏、黄道友、魏朝富、宇万太 等著,9787109188457,2014年,1-521。
2、《施肥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徐明岗、曾希柏、周世伟 等著,9787030399618,2014年,1-200。
3、《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对策》,贾敬敦、曾希柏 段然 参编,ISBN978-7-5116-1145-1,2013年。
4、《红壤化学退化与重建》,曾希柏主编,农业出版社,2003年。
5、《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曾希柏参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6、《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曾希柏副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
7、《低产田改良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曾希柏、李永涛、林启美 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1-322。
发表英文论文:
1. Sun Nan, Zeng Xibai and Li Jumei et al. 2006, Effects of Magnesium Compound with Fertilizer on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Growth and Soil Nutrients.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ese, 5(2):123~129(通讯作者)
2. ZENG Xi-bai, SUN Nan, GAO Ju-sheng et al. 2007, Effects of Cropping System Change for Paddy Field with Double HarvestRice on the Crops Growth and Soil Nutrient.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ese, 6(9):1115~1123
3. JIANG Duan-sheng、ZENG Xi-bai、GAO Ju-sheng、LI Lian-fang,2008,Changes of Organic Matter, N, P and K Content of Soils in Red Soil Areas Under Long-Term Experiment,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7(7): 853~859(通讯作者)
4. ZENG Xi-bai, LI Lian-fang and MEI Xu-rong,2008,Heavy Metal Content in Chinese Vegetable Plantation Land Soils and Related Source Analysi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7(8):1115-1126
5. Zhen Zheng, Chaofu Wei, Deti Xie, Ming Gao and Xibai Zeng. 2008, Effects of land use patterns on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in Sichuan Basin, China. Particuology, 6:157-166
6. Lian-fang Li, ZENG Xi-bai, Bai Ling-yu, Mei Xu-rong et al. 2009,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vegetable plantation land soils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a case study.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40:2169-2184(通讯作者)
7. ZENG Xi-bai, Su Shi-ming, Jiang Xi-liang, Li Lian-fang, Bai Ling-yu and Zhang Yan-rong. 2010, Capability of Pentavalent Arsenic Bioaccumulation and Biovolatilization of Three Fungal Strain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Clean-Soil, Air, Water. 38(3):238-241
8. Shiming Su, Xibai Zeng, Lingyu Bai, Xiliang Jiang and Lianfang Li. 2010, Bioaccumulation and Biovolatilisation of Pentavalent Arsenic by Penicillin janthinellum, Fusarium oxysporum and Trichoderma asperellum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Curr Microbiol. 61(4):261-266(通讯作者)
9. BAI Lingyu, Zeng Xibai, LI Lianfang, PEN Chang and LI Shuhui. 2010, Effects and Land Use on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in Soils and Sources Analysi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9(11):1650-1658(通讯作者)
10. X. Zeng, Q. He, L. Bai, L. Li and S. Su. 2011, The Arsenic Speciation Transformation in Artificially Arsenic-Contaminated Fluvo-Aquic Soil (Beijing, China). Plant Soil Environ. 57(3): 108-114
11. Shiming Su, Xibai Zeng, Lingyu Bai, Lianfang Li, Ran Duan. 2011, Arsenic biotransformation by arsenic-resistant fungi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M-12F1,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M-12F4, and Fusarium oxysporum CZ-8F1.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09:5057-5062(通讯作者)
12. X. Zeng, P. Wu, S. Su, L. Bai and Q. Feng. 2012, Phosphate has a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n arsenate adsorption by soil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Plant Soil Environ. 58(9): 405-411
13. S M Su, X B Zeng, L F Li, R Duan, L Y Bai et al, 2012, Arsenate reduction and methylation in the cells of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M-12F1,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M-12F4, and Fusarium oxysporum CZ-8F1 investigated with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43:364-367(通讯作者)
14. Dong Chunhua, Liu Qiang, Wen Shilin, Zeng Xibai et al,2013,Effects of Phosphate and Lime Application on Growth of Trifolium repens, 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and 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in Red Soils,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14(4): 640-644
15. Feng Q F, Su S M, Zeng X B et al. 2015, Arsenite Resistance, Accumulation, and Volatilization Properties of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M-12F1,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M-12F4, and Fusarium oxysporum CZ-8F1, Clean Soil Air Water, 43(1):141-146(通讯作者)
16. Mathieu N. K., Zeng Xibai and Bai Lingyu, 2013, Uptake kinetics of arsenic by lettuce cultivars under hydroponics, Af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5):321-328(通讯作者)
17. Chai Yanjun, Zeng Xibai, E Shengzhe, Huang Tao, Che Zongxian, Su Shiming, Bai Lingyu. 2014, Respon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Aggregate Fraction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Irrigated Desert Soil of China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3(12):2758-2767(通讯作者)
18. Mathieu N. K., Xibai Zeng, Lingyu Bai and Jinjin Wang. 201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etic Variation of Arsenic Concentration in 32 Different Genotypes of Leafy Vegetabl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3(3):72-87(通讯作者)
19. Li Lingfang, Zeng Xibai, Su Shiming, Wu Cuixia, Wang Yalan, 2014, Arsenic Content and the Bioavailability in Farmland Soils Affected by Mining Activities of a Realgar Ore, South Chin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955-959):3645-3654(通讯作者)
20. Wang J J, Bai L Y, Zeng X B, Su S M, Wang Y N and Wu C X., 2014, Assessment of arsenic availability in soils using the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a comparison study of DGT and classic extraction metho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 16:2355-2361(通讯作者)
21. Y J Chai, X B Zeng, S Z E, L Y Bai, S M Su and T Huang, 2014, Effects of freeze–thaw on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the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enrichment ratios in aggregate fractions.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30:507-516(通讯作者)
22. Xibai Zeng, Shiming Su, Qiufen Feng, Xiurong Wang, Yangzhu Zhang, Lili Zhang, Sheng Jiang, Aiguo Li, Lianfang Li, Yanan Wang, Cuixia Wu, Lingyu Bai, Ran Duan, 2015, Arsenic speci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arsenite influx and efflux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of fungi investigated using HPLC–HG–AFS and in-situ XANES. Chemosphere, 119: 1163-1168
23. L Y Bai, X B Zeng, S M Su, R Duan, Y N Wang and X Gao. 2015, Heavymetal accumulation and source analysis in greenhouse soils of Wuwei District, Gansu Province, China.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2:5359-5369(通讯作者)
24. WANG Xiu-rong, SU Shi-ming, ZENG Xi-bai, BAI Ling-yu, LI Lian-fang, DUAN Ran, WANG Ya-nan, WU Cui-xia. 2015, Inoculation with chlamydospores of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M-12F1 accelerated arsenic volatilization and influenced arsenic availability in soil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4(2):389-397(通讯作者)
25. Shiming Su, Xibai Zeng, Qiufen Feng, Lili Zhang, Sheng Jiang, Aiguo Li, Ran Duan, Xiurong Wang, Cuixia Wu, Yanan Wang. 2015, Demethylation of arsenic limits its volatilization in fung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4:141-144(通讯作者)
26. Shiming Su, Lingyu Bai, Caibing Wei, Xiang Gao, Tuo Zhang, Yanan Wang, Lianfang Li, Jinjin Wang, Cuixia Wu, Xibai Zeng. 2015, Is soil dressing a way once and for all in remediation of arsenic contaminated soils? A case study of arsenic re-accumulation in soils remediated by soil dressing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2:103119-10316(通讯作者)
27. Sun Y Y, Liu R L, Zeng X B, Lin Q M, Bai L Y, Li L F, Su S M and Wang Y N. 2015, Reduction of arsenic bioavailability by amending seven inorganic materials in arsenic contaminated soi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4(7):1414-1422(通讯作者)
28. Yanjun Chai, Shiming Ma, Xibai Zeng, Shengzhe E, Zongxian Che, Lianfang Li, Ran Duan, and Shiming Su. 2015,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in the irrigated desert soil of NW China. J. Plant Nutr. Soil Sci. 178, 622-630(通讯作者)
29. Yanan Wang, Xibai Zeng, Yahai Lu, Shiming Su, Lingyu Bai, Lianfang Li, Wuixia Wu. 2015, Effect of aging on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fractionation of arsenic in soils derived from five parent materials in a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7:79-87(通讯作者)
30. Lijuan Huo, Xibai Zeng, Shiming Su, Lingyu Bai & Yanan Wang,2017,Enhanced removal of As (V)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modified hydrous ferric oxide nanoparticles,Scientific Reports,7:40765 | DOI: 10.1038/srep40765(通讯作者)
31. Min Zhang, Yongchao Liang, Alin Song, Bing Yu, Xibai Zeng, Ming-Shun Chen, Huaqun Yin, Xiaoxia Zhang, Baoli Sun, Fenliang Fan,2017,Loss of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may increase insecticide uptake by crop,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40(2017):84-91
32. Shiming Su, Xibai Zeng, Lingyu Bai, Paul N. Williams, Yanan Wang, Lili Zhang, Cuixia Wu, 2017, Inoculating chlamydospores of Trichoderma asperellum SM-12F1 changes arsenic availability and enzyme activity in soils and improves water spinach growth, Chemosphere, 175(2017):497-504(通讯作者)
33. Shiming Su, Xibai Zeng, Lingyu Bai, Yanan Wang, Lili Zhang, Mansheng Li, Cuixia Wu, 2017, Concurrent methylation and demethylation of arsenic by fungi and thei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the protoplasm proteom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dx.doi.org/10.1016/ j.envpol.2017.03.030(通讯作者)
34. Ran Duan, Xi-En Long, Yue-feng Tang, Jiong Wen, Shiming Su, Lingyu Bai, Rongle Liu and Xibai Zeng. 2017,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s on the community of nitrifiers and denitrifiers in a paddy soil. J Soils Sediments, 18:24-38(通讯作者
35. Yanan Wang, Xibai Zeng, Yahai Lu, Lingyu Bai, Shiming Su, Cuixia Wu. 2017, Dynamic arsenic aging processes and their mechanisms in nine types of Chinese soils. Chemosphere, 187:404-412 (DIO: 10.1016/j. chemosphere.2017.08.086)(通讯作者)
36. Peng Gao, Xibai Zeng, Lingyu Bai, Yanan Wang, Cuixia Wu, Ran Duan and Shiming Su. 2017, As(V) Resistance and Reduction by Bacteria and Their Performances in As Removal from As-Contaminated Soils. Current Microbiology. 74:1108-1113(并列第一作者)
37. Alin Song, Yongchao Liang, Xibai Zeng, Huaqun Yin, Duanyang Xu, Boren Wang, Shilin Wen, Dongchu Li, Fenliang Fan. 2018, Substrate-driven microbial response: A novel mechanism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N2O emissions in upland arable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18:18-26
38. Jinjin Wang, Xibai Zeng, Hao Zhang, Yongtao Li, Shizhen Zhao, Shiming Su, Lingyu Bai, Yanan Wang, Tuo Zhang. 2018, Effect of Exogenous Phosphate on the Lability and Phytoavailability of Arsenic in Soils. Chemosphere.196(2018):540-547, doi: 10.1016/ j.chemosphere. 2017.12.191(通讯作者)
39. Tuo Zhang, Xibai Zeng, Hao Zhang, Qimei Lin, Shiming Su, Yanan Wang, Lingyu Bai. 2018, Investigation of synthetic ferrihydrite transformation in soils using two-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and the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Geoderma, 321:90-99(并列第一作者)
40. Jinjin Wang, Xibai Zeng, Hao Zhang, Yongtao Li, Shizhen Zhao, Lingyu Bai, Shiming Su, Yanan Wang. 2018, Kinetic release of arsenic after exogenous inputs into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5:12876-12882 //DOI: 10.1007/s11356-018-1550-0(通讯作者)
41. Lijuan Huo, Daoyou Huang, Xibai Zeng, Shiming Su, Yanan Wang, Lingyu Bai, Cuixia Wu. 2018, Arsenic availability and uptake by edible rape (Brassica campestris L.) grown in contaminated soils spiked with carboxymethyl cellulose-stabilized ferrihydrite nanoparticles. Environ Sci Pollut Res. DOI: 10.1007/s11356-018-1718-7(通讯作者)
42. Xi Hong, Chao Ma, Jusheng Gao, Shiming Su, Tao Li, Zunchang Luo, Ran Duan, Yanan Wang, Lingyu Bai, Xibai Zeng. 2018, Effects of different green manure treatments on soil apparent N and P balance under a 34-year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18-2049-5(通讯作者)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刘阳, 高进华, 徐勤政, 王州, 宋艳, 曾希柏. 不同总养分含量的磷酸一铵肥效对比[J]. 肥料与健康, 2024, 51 (02): 43-44+74.
[2]梅哈古丽·艾尼瓦尔, 张拓, 殷宪强, 张楠, 彭礼枚, 李洪斌, 曾希柏.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J]. 环境化学, 1-12.
[3]许立阳, 王亚男, 曾希柏, 文炯, 晏云华, 郑重, 阿合古丽·努尔布拉提. 微生物菌肥对瘠薄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16.
[4]任艳欣, 耿志席, 宋宁宁, 张婷, 张楠, 吴翠霞, 刘微, 曾希柏, 苏世鸣. 基于作物累积砷镉差异的超标农区优先种植作物筛选[J]. 环境科学, 1-18.
[5]周丽, 高进华, 解学仕, 王婷婷, 吴文涛, 李元峰, 曾希柏.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化土壤改良及在黄瓜品质和产量上的应用效果[J]. 腐植酸, 2024, (01): 40-44+49.
[6]朱启明, 王亚男, 郑重, 曾希柏, 许立阳, 张洋, 李雨欣.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4, 55 (01): 102-112.
[7]王旭东, 文炯, 彭芝, 张楠, 苏世鸣, 李宇翔, 彭礼枚, 李洪斌, 曾希柏.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43 (03): 564-570.
[8]杨忠兰, 翟凡, 温莉, 颜蒙蒙, 肖嬴, 张永浩, 姚锋先, 曾希柏.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41 (02): 464-472.
[9]李令仪, 张楠, 张洋, 吴翠霞, 曾希柏, 苏世鸣. 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荧光组分对砷甲基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2 (10): 2211-2219.
[10]宫殿林, 张文钊, 罗尊长, 高菊生, 郑超, 洪曦, 曾希柏, 董春华, 程爱武, 汤春纯, 李荣, 何运祥, 毛卫华, 涂赛军. 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土壤肥力长期演变特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 43 (06): 1120-1130.
[11]张玥, 李令仪, 文炯, 曾希柏, 苏世鸣. 稻田落干过程砷甲基化效率变化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 2022, 43 (09): 4820-4830.
[12]杨忠兰, 曾希柏, 孙本华, 苏世鸣, 王亚男, 张楠, 张洋, 吴翠霞. 铁氧化物固定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21, 52 (03): 728-735.
[13]赵婧, 王亚男, 曾希柏, 文炯, 温云杰, 吴翠霞, 郑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2, 59 (04): 1160-1176.
[14]杨忠兰, 曾希柏, 孙本华, 苏世鸣, 王亚男, 张楠, 张洋, 吴翠霞. 铁氧化物-硅酸盐复合物的形成、性质及其对砷的固定[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 (02): 294-301.
[15]宋佳, 黄晶, 高菊生, 王亚男, 吴翠霞, 白玲玉, 曾希柏. 冬种绿肥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区土壤团聚体和有机质官能团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 (02): 564-570.
[16]高鑫, 曾希柏, 陈清, 白玲玉, 陕红, 吴翠霞, 苏世鸣. 利用富镉基质栽培快速比较不同叶菜镉累积能力的差异[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 (08): 2740-2748.
[17]魏夏新, 熊俊芬, 李涛, 文炯, 曾希柏, 余德海. 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 (07): 2373-2380.
[18]宋佳, 曾希柏, 王亚男, 白玲玉. 秸秆还田的效果、问题与对策[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 (05): 1715-1722.
[19]田腾, 颜蒙蒙, 曾希柏, 王济, 白玲玉, 吴翠霞, 苏世鸣. 不同来源可溶性有机质对稻田土壤中砷甲基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 (03): 511-520.
[20]张拓, 曾希柏,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不同水分下水铁矿在土壤中稳定性变化对砷移动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 (02): 282-293.
[21]杨忠兰, 曾希柏, 孙本华, 白玲玉,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水铁矿结构稳定性及对砷固定研究与展望[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 (03): 445-453.
[22]王亚男, 赵婧, 杨小东, 曾希柏. 外源砷胁迫对两种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 (02): 615-624.
[23]文炯, 李祖胜, 许望龙, 陈鸽, 白玲玉, 曾希柏, 吴家梅. 生石灰和钙镁磷肥对晚稻生长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8 (11): 2496-2502.
[24]宋姿蓉, 俄胜哲, 袁金华, 贾武霞, 曾希柏, 苏世鸣, 白玲玉. 不同有机物料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作物效应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 (19): 3367-3379.
[25]图雅日拉, 黄道友, 许超, 曾希柏,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废弃冶炼厂重金属镉向周边的扩散及其风险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 (10): 3086-3092.
[26]杨小东, 曾希柏, 文炯, 王亚男, 白玲玉, 许望龙, 苏世鸣, 吴翠霞. 猪粪施用量对红壤旱地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0, 57 (03): 739-749.
[27]高鑫, 颜蒙蒙, 曾希柏, 白玲玉, 王亚男, 陈清, 赵会薇, 苏世鸣. 京津冀地区设施土壤中不同蔬菜对镉的累积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 (11): 2541-2548.
[28]刘杰, 施胜利, 贾月慧, 高凡, 梁琼, 苏世鸣, 杨建军, 曾希柏, 王滔.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 (11): 2586-2593.
[29]王亚男, 曾希柏, 白玲玉, 苏世鸣, 吴翠霞. 外源砷在土壤中的老化及环境条件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 (07): 1342-1349. (通讯作者)
[30]张骞, 曾希柏, 白玲玉, 王亚男, 苏世鸣, 吴翠霞. 应用水培方法筛选砷低吸收生菜的比较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 (04): 632-639. (通讯作者)
[31]张宏祥, 李丽娟, 曾希柏, 白玲玉, 陕红, 王亚男, 吴翠霞, 苏世鸣. 土壤接种棘孢木霉菌降低小油菜砷胁迫及其可能机理[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 35 (02): 139-146.
[32]颜蒙蒙, 贾武霞, 苏世鸣, 王亚男, 王济, 曾希柏, 白玲玉. 猪粪中铜、锌与等量水溶性盐对两种叶类蔬菜的植物有效性比较[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 (02): 223-231.
[33]李莲芳, 朱昌雄, 曾希柏, 李红娜, 叶婧, 李峰, 吴翠霞. 吉林四平设施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J]. 环境科学, 2018, 39 (06): 2936-2943.
[34]洪曦, 高菊生, 罗尊长, 曾希柏, 白玲玉, 罗志勇, 易平, 陈淑平. 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稻田氮磷平衡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 (01): 158-166. (通讯作者)
[35]武慧斌, 曾希柏, 汤月丰, 白玲玉, 苏世鸣, 王亚男, 陈鸽. 砷污染土壤不同比例客土对大豆生长和吸收砷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10): 2021-2028.
[36]俄胜哲, 杨志奇, 曾希柏, 王亚男, 罗照霞, 袁金华, 车宗贤. 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 (11): 3589-3598.
[37]高雪, 曾希柏, 白玲玉, 尼玛扎西,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有机酸对As(Ⅴ)在土壤中老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08): 1526-1536.
[38]段然, 汤月丰, 王亚男, 王伟政, 白玲玉, 吴翠霞, 文炯, 曾希柏. 不同施肥方法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12): 1815-1822.
[39]刘瑾, 杨建军, 曾希柏, Wang, Jian, Donald Sparks. STXM-NEXAFS研究铁(Ⅲ)离子诱发柠檬酸在高岭石表面的固定机制[J]. 化学学报, 2017, 75 (06): 617-620.
[40]袁金华, 俄胜哲, 黄涛, 车宗贤, 包兴国, 曾希柏. 水肥管理对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7, 48 (02): 433-440.
[41]袁金华, 俄胜哲, 车宗贤, 包兴国, 曾希柏. 水肥管理对春小麦产量和根际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J]. 土壤与作物, 2017, 6 (01): 17-24.
[42]俄胜哲, 杨志奇, 罗照霞, 袁金华, 车宗贤, 王亚男, 曾希柏, 郭永杰.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 (01): 55-63.
[43]陈鸽, 汤春纯, 李祖胜, 黄运湘, 曾希柏, 文炯, 高雪, 张骞. 不同施肥措施对洞庭湖区旱地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05): 689-697.
[44]俄胜哲, 杨志奇, 曾希柏, 王亚男, 罗照霞, 袁金华, 车宗贤, 郭永杰.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 (01): 151-158.
[45]张骞, 曾希柏, 苏世鸣, 王亚男, 白玲玉, 吴翠霞, 高雪, 贾武霞. 不同品种苋菜对砷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磷砷关系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 (10): 1888-1894.
[46]俄胜哲, 黄涛, 王亚男, 曾希柏, 袁金华, 车宗贤, 郭永杰. 渭河上游地区温室菜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34 (05): 205-209.
[47]董春华, 曾希柏, 刘强, 高菊生, 文石林.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6, 30 (09): 1815-1823.
[48]郝志鹏, 曾希柏.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政策支持措施的问题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35 (03): 9-12.
[49]贾武霞, 文炯, 许望龙, 段然, 曾希柏, 白玲玉. 我国部分城市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 (04): 764-773.
[50]董春华, 曾希柏, 文石林, 罗尊长, 苏以荣. 湘南红壤丘陵区幼龄果园豆科牧草培肥效果研究[J]. 土壤学报, 2016, 53 (05): 1225-1236.
[51]高雪, 王亚男, 曾希柏, 白玲玉, 苏世鸣, 吴翠霞. 外源As(Ⅲ)在不同母质发育土壤中的老化过程[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 (05): 1453-1460.
[52]董春华, 曾希柏, 文石林, 高菊生. 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11): 3079-3085.
[53]冯书珍, 陈香碧, 何寻阳, 董明哲, 邱虎森, 黄道友, 曾希柏, 苏以荣.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措施对红壤木质素积累特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 (09): 1761-1768.
[54]董春华, 曾希柏, 文石林, 高菊生. 长期施肥对红壤双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 (09): 1150-1157.
[55]孙波, 董元华, 徐明岗, 曾希柏. 加强红壤退化分区治理,促进东南红壤丘陵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J]. 土壤, 2015, 47 (02): 204-209.
[56]王亚男, 曾希柏, 王玉忠, 白玲玉, 李莲芳, 吴翠霞, 俄胜哲, 马世铭. 施肥模式对设施菜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3): 826-834.
[57]侯李云, 曾希柏, 张杨珠. 客土改良技术及其在砷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 (01): 20-26.
[58]俄胜哲, 车宗贤, 曾希柏, 黄涛, 柴彦君, 索东让, 安康. 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4, 45 (05): 1157-1163.
[59]何菁, 尹光彩, 李莲芳, 曾希柏, 林亲铁, 苏世鸣, 王亚男, 吴翠霞. 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 (08): 1511-1518.
[60]曾希柏, 柴彦君, 俄胜哲, 车宗贤, 黄涛, 王亚男, 苏世鸣, 白玲玉.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4, 45 (04): 783-788.
[61]刘小诗, 李莲芳, 曾希柏, 胡新. 典型农业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与源解析[J]. 核农学报, 2014, 28 (07): 1288-1297.
[62]曾希柏, 张佳宝, 魏朝富, 宇万太, 黄道友, 徐明岗, 徐建明. 中国低产田状况及改良策略[J]. 土壤学报, 2014, 51 (04): 675-682.
[63]曾希柏, 苏世鸣, 吴翠霞, 王亚男. 农田土壤中砷的来源及调控研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16 (02): 85-91.
[64]董春华, 高菊生, 曾希柏, 刘强, 徐明岗, 文石林.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2): 336-345.
[65]高菊生, 黄晶, 董春华, 徐明岗, 曾希柏, 文石林.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J]. 土壤学报, 2014, 51 (02): 314-324.
[66]王亚男, 曾希柏, 王玉忠, 白玲玉, 苏世鸣, 吴翠霞, 李莲芳, 段然. 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氮素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 (04): 1115-1124.
[67]段然, 王伟政, 李平, 白玲玉, 曾希柏. 洞庭湖区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应用与展望[J]. 作物研究, 2013, 27 (05): 503-506.
[68]曾希柏, 王亚男, 王玉忠, 白玲玉, 李莲芳, 段然, 苏世鸣, 吴翠霞. 施肥对设施菜地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 (02): 505-514.
[69]刘云璐, 李莲芳, 曾希柏, 刘小诗, 苏世鸣, 段然, 王亚男, 吴翠霞. 添加外源耐砷菌与零价铁对土壤砷有效性和形态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11): 2175-2184.
[70]孙媛媛, 曾希柏, 白玲玉, 王进进, 李莲芳, 苏世鸣,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双金属氧化物和改性赤泥对潮褐土中外源砷的调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08): 1545-1551.
[71]林志灵, 曾希柏, 张杨珠, 苏世鸣, 冯秋分, 王亚男, 李莲芳, 白玲玉, 段然, 吴翠霞. 人工合成铁、铝矿物和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对土壤砷的钝化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7): 1953-1959.
[72]李平, 段然, 曾希柏, 白玲玉, 汤月丰, 文炯. 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氮和磷的适宜施用量[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9 (03): 286-290.
[73]董春华, 刘强, 高菊生, 徐明岗, 文石林, 曾希柏.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群落特征[J]. 草业学报, 2013, 22 (03): 218-226.
[74]段然, 汤月丰, 文炯, 吴翠霞, 彭长城, 白玲玉, 曾希柏. 减量施肥对湖垸旱地作物产量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5): 536-543.
[75]冯秋分, 苏世鸣, 曾希柏, 张杨珠, 李莲芳, 白玲玉, 段然, 林志灵. 我国农田中砷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机理的研究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07): 73-75.
[76]董春华, 刘强, 文石林, 曾希柏, 徐震, 高菊生. 磷肥和石灰对红壤白三叶草、大翼豆和圆叶决明生长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14 (04): 640-644.
[77]N.K.Mathieu, 曾希柏, 李莲芳, 苏世鸣, 王秀荣, 冯秋分, 白玲玉, 王亚男, 段然, 吴翠霞. 几种叶类蔬菜对砷吸收及累积特性的比较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03): 485-490.
[78]曾希柏, 徐建明, 黄巧云, 唐世荣, 李永涛, 李芳柏, 周东美, 武志杰. 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J]. 土壤学报, 2013, 50 (01): 186-194.
[79]孙宝利, 陕红, 袁志华, 曾希柏. 毒死蜱主要代谢物3,5,6-TCP在土壤、植物中的累积与转化[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6 (01): 85-89.
[80]曾希柏, 王亚男, 王玉忠, 林志灵, 李莲芳, 白玲玉, 苏世鸣, 沈灵凤. 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菜地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1): 69-79.
[81]刘杰, 张杨珠, 罗尊长, 曾希柏. 湘中南丘岗地区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8 (06): 648-655.
[82]王亚男, 曾希柏, 俄胜哲, 白玲玉, 李莲芳, 苏世鸣, 沈灵凤. 施肥对设施菜地氨氧化细菌群落和丰度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2): 2425-2432.
[83]高菊生, 徐明岗, 董春华, 黄晶, 曹卫东, 曾希柏, 文石林, 聂军.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343-349.
[84]和利钊, 张杨珠, 刘杰, 孙楠, 曾希柏, 廖超林. 不同施肥和调理剂对侵蚀红壤肥力和抗侵蚀性的修复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4): 54-58+63.
[85]沈灵凤, 白玲玉, 曾希柏, 王玉忠. 施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及pH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7): 1350-1356.
[86]吴萍萍, 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离子强度和磷酸盐对铁铝矿物及土壤吸附As(V)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3): 498-503.
[87]和利钊, 张杨珠, 刘杰, 孙楠, 曾希柏, 廖超林. 施肥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旱地红壤的修复效应[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02): 230-233.
[88]刘杰, 张杨珠, 罗尊长, 曾希柏, 廖超林, 黄运湘, 周卫军. 湘南丘岗红壤地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8 (01): 96-101.
[89]王进进, 白玲玉, 曾希柏, 孙媛媛.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评价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4): 697-705.
[90]郝志鹏, 张燕卿, 曾希柏, 杨春莉.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若干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30 (06): 33-35.
[91]郝志鹏, 梅旭荣, 曾希柏, 杨春莉. 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 促进农业科研持续发展[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1, (03): 26-28.
[92]高菊生, 曹卫东, 李冬初, 徐明岗, 曾希柏, 聂军, 张文菊. 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542-4548.
[93]李树辉, 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王道龙. 山东寿光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铬的累积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8): 1539-1545.
[94]孙宝利, 曾希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毒死蜱残留及其有毒代谢物3,5,6-TCP[J]. 分析试验室, 2011, 30 (08): 19-22.
[95]刘汝亮, 李友宏, 马世铭, 王芳, 陈晨, 曾希柏, 白玲玉. 供氮水平对引黄灌区春小麦氮平衡及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4): 94-98.
[96]孙媛媛, 曾希柏, 白玲玉. Mg/Al双金属氧化物对As(V)吸附性能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7): 1377-1385.
[97]孙宝利, 曾希柏. 毒死蜱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6): 1114-1120.
[98]吴萍萍, 曾希柏, 白玲玉. 不同类型土壤中As(V)解吸行为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5): 1004-1010.
[99]吴萍萍, 曾希柏. 人工合成铁、铝矿对As(V)吸附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603-610.
[100]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谭周进, 周清. 平衡施肥对缺磷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 2011, 31 (07): 1877-1887.
[101]白玲玉, 曾希柏, 胡留杰, 李莲芳, 和秋红. 外源二甲基砷对油菜生长及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 (02): 437-441.
[102]林志灵, 张杨珠, 曾希柏, 李莲芳. 土壤中砷的植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03): 52-56.
[103]王进进, 白玲玉, 曾希柏.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定水体中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1): 190-197.
[104]胡留杰,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山东寿光设施菜地土壤砷含量及形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 (01): 201-205.
[105]李莲芳, 耿志席, 曾希柏, 白玲玉, 苏世鸣. 施用有机肥对高砷红壤中小白菜砷吸收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 (01): 196-200.
[106]曾希柏, 胡留杰, 白玲玉, 李莲芳, 和秋红, 苏世鸣. 外源二甲基砷在土壤中的转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2): 3207-3211.
[107]和秋红, 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好气条件下不同形态外源砷在土壤中的转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2): 3212-3216.
[108]苏世鸣, 曾希柏, 蒋细良, 白玲玉, 李莲芳, 张燕荣. 高耐砷真菌的分离及其耐砷能力[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2): 3225-3230.
[109]苏世鸣,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微生物对砷的作用机理及利用真菌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可行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2): 3266-3272.
[110]王济, 张浩, 曾希柏, 白玲玉. 贵阳市城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土壤, 2010, 42 (06): 928-934.
[111]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李树辉. 石门雄黄矿周边地区土壤砷分布及农产品健康风险评估[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1): 2946-2951.
[112]曾希柏, 和秋红, 李莲芳, 白玲玉. 淹水条件对土壤砷形态转化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1): 2997-3000.
[113]曾希柏, 杨佳波, 孙宝利, 李莲芳, 白玲玉. 外源水溶性有机物及温度对红壤铜形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1): 2959-2964.
[114]高菊生, 曹卫东, 董春华, 徐明岗, 曾希柏, 文石林.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6): 672-676.
[115]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谭周进, 周清, 周卫军. 不同施肥对缺钾红壤性水稻土的生态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21): 4418-4426.
[116]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李树辉. 山东寿光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铅的累积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10): 1960-1965.
[117]李树辉, 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王道龙. 设施菜地重金属的剖面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09): 2397-2402.
[118]曾希柏, 苏世鸣, 马世铭, 白玲玉, 李树辉, 李莲芳.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的循环与调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09): 2418-2426.
[119]阿拉腾希胡日,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孙楠, 高菊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4): 492-495.
[120]蒋端生, 曾希柏, 张杨珠, 肖小平, 张健, 程爱武, 陈建国. 湖南宁乡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趋势及原因分析[J]. 土壤通报, 2010, 41 (03): 627-632.
[121]黄运湘, 曾希柏, 张杨珠, 林志灵, 孙楠, 王道龙. 湖南省丘岗茶园土壤的酸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0, 41 (03): 633-638.
[122]张浩, 王济, 曾希柏, 白玲玉.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22 (02): 11-18.
[123]刘杰, 张杨珠, 曾希柏. 施肥措施对不同母质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6 (02): 218-223.
[124]曾希柏, 白玲玉, 苏世鸣, 李莲芳. 山东寿光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的酸化与盐渍化[J].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853-1859.
[125]周卫军, 陈建国, 谭周进, 张杨珠, 曾希柏. 不同施肥对退化稻田土壤肥力恢复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1): 29-35.
[126]白玲玉, 曾希柏, 李莲芳, 彭畅, 李树辉. 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1): 96-104.
[127]唐晓红, 魏朝富, 吕家恪, 罗友进, 谢德体, 潘根兴, 曾希柏. 保护性耕作对丘陵区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49-54.
[128]耿志席, 刘小虎, 李莲芳, 曾希柏. 磷肥施用对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1): 2338-2342.
[129]林志灵, 肖志鹏, 张杨珠, 曾希柏. 湖南丘岗地区主要类型水稻土肥力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英文)[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5): 542-548.
[130]王济, 张浩, 曾希柏, 白玲玉. 贵阳市城区路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950-955.
[131]刘杰,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汤宏, 廖超林, 曾掌权, 文炯. 不同施肥结构和调理剂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4): 152-156.
[132]唐晓红, 吕家恪, 魏朝富, 谢德体, 潘根兴, 曾希柏. 区域稻田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4): 173-177.
[133]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苏世鸣. 山东寿光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状况及其变化[J].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737-3746.
[134]曾希柏, 杨佳波, 李莲芳, 白玲玉. 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中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5): 883-889.
[135]文炯, 罗尊长, 李明德, 张杨珠, 曾希柏.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1): 57-60.
[136]和秋红, 曾希柏. 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分析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 (12): 2763-2768.
[137]蒋端生, 曾希柏, 张杨珠, 陈建国. 土壤质量管理〈Ⅱ〉土壤退化与修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6): 54-58.
[138]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谭周进, 蒋端生. 不同配方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6): 1200-1205.
[139]胡留杰, 曾希柏, 何怡忱, 李莲芳. 外源砷形态和添加量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 (06): 2357-2361.
[140]王济, 曾希柏, 王世杰, 白玲玉, 欧阳自远.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砷的地球化学基线及污染状况研究[J].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159-1163.
[141]杨佳波, 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3种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解吸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1): 3656-3663.
[142]杨春莉, 张燕卿, 曾希柏. 科学基金管理与农业环境学科发展成效分析[J]. 科研管理, 2008, 29 (S1): 42-44+37.
[143]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长期定位施肥对湖南水稻土有效态微量养分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591-595.
[144]蒋端生, 曾希柏, 张杨珠, 陈建国. 土壤质量管理〈Ⅰ〉土壤功能和土壤质量[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5): 86-89.
[145]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硫、硅含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064-2067.
[146]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铜和锌的累积[J]. 生态学报, 2008, (09): 4372-4380.
[147]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稻田生态系统退化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04): 72-74.
[148]胡留杰, 白玲玉, 李莲芳, 曾希柏. 土壤中砷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研究现状与趋势[J]. 核农学报, 2008, (03): 383-388.
[149]蔡雄飞, 王济, 雷丽, 曾希柏, 李阳兵.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03): 81-85.
[150]曾希柏, 孙楠, 高菊生, 李莲芳, 王伯仁, 白玲玉. 双季稻田改制对土壤剖面构型及性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1033-1039.
[151]朱捍华, 黄道友, 刘守龙, 吴金水, 朱奇宏, 苏以荣, 曾希柏. 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135-140.
[152]曾希柏, 李莲芳, 梅旭荣. 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来源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1): 2507-2517.
[153]杨佳波, 曾希柏. 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5): 206-211.
[154]徐明岗, 张青, 曾希柏. 改良剂对黄泥土镉锌复合污染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J]. 环境科学, 2007, (06): 1361-1366.
[155]曾希柏, 孙楠, 高菊生, 王伯仁, 李莲芳. 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6): 1198-1205.
[156]周卫军, 曾希柏, 张杨珠, 周清, 郭海彦, 颜雄, 陈建国. 施肥措施对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45-1050.
[157]谭周进, 周卫军, 张杨珠, 曾希柏, 肖嫩群, 刘强.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430-435.
[158]杨曾平,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陈建国, 周清. 不合理施肥引起高产稻田土壤退化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25-231.
[159]李莲芳, 曾希柏, 李国学, 梅旭荣. 北京市温榆河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289-297.
[160]曾希柏, 李莲芳, 白玲玉, 梅旭荣, 杨佳波, 胡留杰. 山东寿光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砷累积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310-316.
[161]李莲芳, 曾希柏, 李国学, 梅旭荣. 北京市水体污染的经济损失评估[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S1): 247-253.
[162]徐明岗, 曾希柏, 黄鸿翔. 现代土壤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 (06): 1-7.
[163]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62-367.
[164]曾希柏, 黄雪夏, 刘子刚, 李莲芳, 杨佳波. 种植年限对三江平原农田土壤剖面性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186-1195.
[165]曾希柏,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孙楠. 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施肥和利用方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6, (03): 434-437.
[166]徐玲, 张杨珠, 周卫军, 周清, 曾希柏, 夏海螯. 不同施肥结构下稻田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营养的变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2): 153-156.
[167]李莲芳, 曾希柏, 李国学, 梅旭荣.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潮白河流域水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471-476.
[168]曾希柏, 杨正礼. 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与保护对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131-136.
[169]孙楠, 曾希柏, 高菊生, 王伯仁. 含镁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95-101.
[170]高菊生,曾希柏,颜钧,蒋德元. 多功能含镁复合肥在湘南红壤旱地作物上的增产效果[J]. 湖南农业科学, 2005, (05): 41-43.
[171]徐明岗,曾希柏,李菊梅. pH对砖红壤和黄棕壤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5, (03): 349-351.
[172]曾希柏,李菊梅. 中国不同地区化肥施用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3): 387-392+469-470.
[173]翟虎渠,曾希柏,沈贵银,蒋和平.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01): 40-44.
[174]曾希柏.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2002, (10): 6-7.
[175]陈同斌,曾希柏,胡清秀.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J]. 地理学报, 2002, (05): 531-538.
[176]曾希柏,陈同斌,林忠辉,胡清秀. 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的区域分异[J]. 地理学报, 2002, (05): 539-546.
[177]曾希柏,胡学玉,胡清秀. 我国肥料的施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导报, 2002, (08): 36-39.
[178]曾希柏,刘更另. 不同植被对红壤养分含量及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1): 35-39.
[179]曾希柏,胡清秀. 发展贵州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几点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S1): 125-126.
[180]胡清秀 ,曾希柏,王安.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6): 34-38.
[181]曾希柏,胡清秀,于双民,陶劲松,董文.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3): 58-62.
[182]李忠佩,张桃林,杨艳生,王兴祥,何园球,曾希柏.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J].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2): 12-17.
[183]胡学玉,曾希柏,叶志华. 中国生物肥料资源构成及开发利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06): 36-39.
[184]曾希柏,青长乐,谢德体,侯光炯. 作物生长中光照和氮肥施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J]. 土壤学报, 2000, (03): 380-387.
[185]曾希柏,刘更另. SO_4~(2-)和Cl~-对稻田土壤养分及其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2): 187-193.
[186]曾希柏. 红壤酸化及其防治[J]. 土壤通报, 2000, (03): 111-113+145.
[187]曾希柏,刘更另. 植被刈割对红壤酸度及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0, (02): 225-232.
[188]胡清秀,曾希柏. 食用菌与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0, (02): 22-25.
[189]曾希柏,陈同斌. 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J]. 科技导报, 2000, (04): 52-54+59.
[190]曾希柏,刘更另. 刈割对植被组成及土壤有关性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58-61.
[191]曾希柏,侯光炯,青长乐,谢德体. 土壤-植物系统中光照与氮素的相互关系研究[J]. 生态学报, 2000, (01): 104-109.
[192]曾希柏,刘国栋. 生物肥料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 科技导报, 1999, (08): 55-57.
[193]曾希柏,刘国栋. 湘南红壤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7): 24-25+47.
[194]刘国栋,曾希柏,苍荣,刘更另. 营养体农业与我国南方草业的持续发展[J]. 草业学报, 1999, (02): 2-8.
[195]曾希柏,刘国栋,苍荣,刘更另. 红黄壤地区草山草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03): 21-27.
[196]曾希柏,谢德体,青长乐,侯光炯. 不同光照条件下莴笋生长期间三种紫色土中氮素的变化[J]. 土壤肥料, 1999, (02): 11-16.
[197]曾希柏,刘国栋,苍荣,刘更另,张铁钢,肖增琪,李光卫. 湘南红壤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及其退化原因[J]. 土壤通报, 1999, (02): 13-16.
[198]曾希柏,刘更另. 化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红壤磷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J]. 土壤与环境, 1999, (01): 45-49.
[199]曾希柏. 土壤的退化及其恢复重建[J]. 中国农村科技, 1999, (02): 41-42.
[200]曾希柏,关光复. 水稻配方施肥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 土壤通报, 1999, (01): 40-41+45.
[201]曾希柏,关光复. 稻田不同耕作制下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 1999, (01): 92-97.
[202]关光复,曾希柏. 东庭洞湖平原稻田土壤微量元素状况与微肥施用效果研究[J]. 土壤肥料, 1998, (06): 7-10.
[203]曾希柏. 土壤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策[J]. 科技导报, 1998, (11): 34-35+13.
[204]曾希柏,谢德体,青长乐,侯光炯. 土壤肥力状况对莴笋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土壤学报, 1998, (02): 283-287.
[205]曾希柏,青长乐,谢德体,侯光炯. 光照条件对土壤-植物系统氮素状况影响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39-144.
[206]曾希柏,谢德体,青长乐,侯光炯. 氮肥施用量对莴笋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4): 323-328.
[207]龚次元,曾希柏,肖时运,欧细满,谢良伍. 湖南省潜育性稻田氮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3): 284-287.
[208]曾希柏.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及其理论进展[J]. 土壤通报, 1996, (06): 273-276.
[209]曾希柏. 有机无机氮肥配比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262-267.
[210]曾希柏. 潴育性水稻土有机无机氮肥配比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J]. 土壤通报, 1995, (05): 210-212.
[211]曾希柏,杨青. 不同施肥配比对早稻病害及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1995, (02): 61-62+65.
[212]曾希柏,周寿球,关光复. 潴育性稻田肥料效应函数应用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5): 461-464.
[213]曾希柏. 潴育性黄泥田肥料效应函数研究[J]. 土壤学报, 1994, (03): 336-339.
[214]曾希柏,刘建华. 稻田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平衡的监测研究[J]. 土壤通报, 1993, (03): 115-117+143.
[215]阳捷行, 曾希柏. 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气体代谢研究[J]. 土壤学进展, 1992, (04): 35-37.
[216]曾希柏. 施肥结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1991, (01): 32-33+43.
发表会议论文:
[1]孙媛媛;曾希柏;白玲玉;王进进;李莲芳;苏世鸣;王亚男;段然;吴翠霞. (2013). 双金属氧化物和改性赤泥对潮褐土中外源砷的调控研究 Regulation of Exogenous Arsenic in Meadow Cinnamon Soils by Applying Layered Double Oxides and Modified Red Mud. (eds.) 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134-141).
[2]高菊生, 徐明岗, 董春华, 黄晶, 曹卫东, 曾希柏 & 聂军. (2012).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eds.)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 (pp.328-333).
[3]董春华;刘强;高菊生;文石林;谢桂先;曾希柏. (2012).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研究 Dynamic study on weed growth under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odes in paddy field. (eds.)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pp.470-480).
[4]吴萍萍, 曾希柏, 白玲玉 & 李莲芳. (2011). Effect of Synthetic Goethite and Gibbsite Addition on Available Arsenic Content in Soil. (eds.) 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173-178).
[5]吴萍萍; 曾希柏; 白玲玉; 李莲芳 添加人工合成铁、铝矿对土壤有效砷含量的影响 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1-07-22
[6]王济, 曾希柏, 王世杰, 白玲玉 & 欧阳自远. (2010).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砷的地球化学基线及污染状况研究 GEOCHEMICAL BASELINE AND CONTAMINATION OF As IN SURFACE SOIL OF GUIYANG CHINA. (eds.) 第三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10年) (pp.445).
[7]曾希柏, 杨佳波, 李莲芳 & 白玲玉. (2008). 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中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eds.)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 (pp.461-466).
[8]陈建国,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 周清. (2008). 不合理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供肥能力的影响 The Effect on Potential Accommodation of Nutritions in the Paddy Soil Fromerd Earth Based on Un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Southern of China. (eds.)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 (pp.9-15).
[9]陈建国, 张杨珠 & 曾希柏. (2007). 长期定位施肥对南方水稻土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eds.) 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140).
[10]李莲芳, 李国学 & 曾希柏. (2005).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 Chaobai River by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eds.) 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333-338).
[11]杨佳波 & 曾希柏. (2005). The Behavior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Soil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 (eds.) 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413-418).
[12]李莲芳; 李国学; 曾希柏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潮白河流域水质 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5-11
[13]杨佳波; 曾希柏 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5-11
[14]曾希柏; 胡清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建议 WTO与全国农业科技园区增加经济效益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2-04
报纸文章:
1 园区首选无公害农产品 曾希柏 科技日报 2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