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蒋和平教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农业技术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4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等刊物全文转载。近年来,在国内出版10本专著。
出版专著:
1. 蒋和平等,《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月;
2. 蒋和平,《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运行机制与模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3. 蒋和平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4. 蒋和平,《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教材》,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年12月;
5. 蒋和平,《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会议论文集》,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年9月;
6.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北京传统农业思路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6月;
7. 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8. 蒋和平等,《农业科技园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中国气象出版社,2002年8月;
9. 蒋和平,《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国气象出版社,2002年1月;
10. 蒋和平等,《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规划与评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10月;
11. 蒋和平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2月;
12. 蒋和平,《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4月。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安昭丽,蒋和平,杨东群.小麦生产标准化推广应用研究——以产粮大县河南省新乡县为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07):1-9.
[2]蒋和平,杨东群,郭超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J].改革,2020(03):5-13.
[3]蒋和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推动政策创新——兼评《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2):369-372.
[4]蒋和平,郭超然,蒋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1):5-14.
[5]尧珏,邵法焕,蒋和平.都市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1):55-63.
[6]蒋和平,尧珏,蒋黎.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学家,2020(01):110-118.
[7]蒋和平,尧珏,杨敬华.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隐患与解决建议[J].中州学刊,2019(12):35-41.
[8]彭成圆,赵建伟,蒋和平,陈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创业的典型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创业实践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6):14-23.
[9]蒋和平,杨东群.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5):711-720.
[10]蒋和平.“三量齐降”现象表明粮食安全问题应高度重视[J].农村工作通讯,2019(08):52.
[11]姜宇博,蒋和平,钱春荣,李梁,宫秀杰,李爽,胡月.我国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5):12-15.
[12]蒋和平,王晓君,王克军,蒋辉.解析农田撂荒现象[J].中国国情国力,2019(03):58-60.
[13]蒋和平,王克军,杨东群.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与解决的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28-34.
[14]孟召娣,郝汉,蒋和平,彭成圆.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带动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1):18-25.
[15]杨东群,李丽原,邱君,蒋和平.日本农业对外投资经验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9(01):17-23+54+123.
[16]蒋和平,杨东群,王晓君.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导向的变革与政策调整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2):34-39.
[17]詹琳,元利兴,李娣,蒋和平.粮食安全新战略下合理调整我国粮食统计口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8(12):41-46.
[18]杨东群,王克军,蒋和平.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分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学家,2018(12):71-80.
[19]蒋和平.创新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七大工程”[J].农村工作通讯,2018(21):55.
[20]蒋和平.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应突出三大“有效”点[J].农村工作通讯,2018(19):56.
[21]辛岭,高睿璞,蒋和平.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9):37-45.
[22]蒋和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未来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8(08):51-59.
[23]孟召娣,朱福守,蒋和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2):185-193.
[24]蒋和平.粮食政策实施及其效应波及:2013~2017年[J].改革,2018(02):64-74.
[25]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06):17-24.
[26]艾洪娟,蒋和平,王晓君.新疆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314-319.
[27]艾洪娟,蒋和平.基于熵值法的新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8):318-321.
[28]杨东群,蒋和平.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基于粮食产需平衡缺口视角[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07):1-9.
[29]王大为,蒋和平.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家,2017(06):78-87.
[30]蒋和平,蒋黎.改革视角下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1-6.
[31]王晓君,吴敬学,蒋和平.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05):864-876.
[32]何亚萍,蒋和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建议[J].世界农业,2017(05):187-193+216.
[33]蒋和平,崔凯,张成龙.“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4):30-39+110.
[34]王大为,蒋和平.基于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研究——以四川省蒲江猕猴桃产业为例[J].农业展望,2017,13(03):61-65+70.
[35]蒋和平,王大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方向[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13-18.
[36]王晓君,吴敬学,蒋和平.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驱动机制——基于14个大中城市案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02):183-190.
[37]王晓君,吴敬学,蒋和平.中国大中型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7(03):4-10.
[38]王大为,蒋和平.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3):35-41.
[39]王大为,蒋和平.粮食主产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固始县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01):3-7.
[40]王大为,蒋和平.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价格关系研究——以小麦为视角[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36(06):3-10.
[41]王大为,蒋和平.我国稻谷价格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物价,2016(12):53-55.
[42]王大为,蒋和平.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关系研究——以玉米为视角[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04):1-9.
[43]蒋和平,王克军,朱福守,蒋辉.粮食主产县种粮大户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6(Z1):47-48.
[44]朱福守,蒋和平.我国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回顾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5):1-7.
[45]王大为,蒋和平.我国稻谷价格变动与储备变动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8):65-69.
[46]崔奇峰,蒋和平,蒋黎,吴颍宣.主产区粮食生产与财政收入关联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与主销区比较的视角[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4):190-198.
[47]蒋和平,王爽.我国粮食高库存对粮价的影响及制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7):28-33.
[48]崔奇峰,蒋和平,吴颍宣.中国粮食“十一连增”的主要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7):187-193.
[49]高芸,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03):409-415.
[50]钟鑫,蒋和平,张忠明.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比较优势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2):1-8.
[51]辛岭,蒋和平.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2):45-51.
[52]崔奇峰,蒋和平,吴颍宣.我国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6(02):3-7.
[53]蒋和平.“规模适度”降低供给成本[J].国土资源,2016(02):8-9.
[54]蒋和平.主持词[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01):11-12.
[55]蒋和平.粮食安全与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01):13-19.
[56]蒋和平,朱福守.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06):8-14.
[57]蒋和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六大实现途径[J].中国畜牧业,2015(22):37.
[58]蒋和平.正确把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中国畜牧业,2015(20):34.
[59]朱福守,蒋和平.中国小麦生产率的变动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8):163-168.
[60]蒋和平,丁声俊,蒋黎.论开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08):10-14.
[61]艾洪娟,蒋和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04):157-164.
[62]刘学瑜,蒋和平.农业技术转移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07):32-35.
[63]蒋和平,詹琳.减缓粮食主产区持续增产压力的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5(14):3-4.
[64]辛岭,蒋和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践、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5(07):67-69.
[65]蒋和平.如何破解现行粮食政策的两大困局[J].农经,2015(07):78.
[66]艾洪娟,蒋和平.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2):180-185.
[67]蒋和平,詹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J].中国发展观察,2015(05):61-63.
[68]蒋和平,张成龙,刘学瑜.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03):327-332.
[69]蒋和平,詹琳.现行粮食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粮食,2015(04):7.
[70]蒋和平,詹琳.现行粮食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03):5-7.
[71]彭成圆,蒋和平,刘学瑜,白雪.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03):22-26.
[72]彭成圆,蒋和平,刘学瑜,朱福守.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以湖南省常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02):188-193.
[73]詹琳,蒋和平.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困局与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2):14-20+110.
[74]王佳宁,李国祥,秦中春,蒋和平,周应恒,程国强.中央“一号文件”背景的国家粮食安全 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深度对话五位农经学者[J].改革,2015(02):6-22+5.
[75]蒋和平,王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02):163-169.
[76]詹琳,蒋和平.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经验[J].农业展望,2014,10(12):27-32.
[77]蒋和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中国畜牧业,2014(23):32-33.
[78]蒋和平.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J].中国畜牧业,2014(21):30.
[79]蒋和平,彭成圆.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J].蔬菜,2014(10):1-6.
[80]蒋和平.如何更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农经,2014(10):10.
[81]彭成圆,蒋和平,刘学瑜,朱福守,陈冬.常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4(18):67-71.
[82]蒋和平,蒋辉,白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09):87-93.
[83]蒋和平.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4(09):53-58.
[84]蒋和平.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亟需完善[J].农经,2014(Z2):11.
[85]蒋和平,倪印峰,朱福守.中国木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J].农业展望,2014,10(08):41-48.
[86]蒋和平,刘学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04):1-9.
[87]辛岭,蒋和平,刘学瑜.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87-94.
[88]蒋和平.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4(07):33-34.
[89]蒋和平.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J].农经,2014(07):11.
[90]蒋和平.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06):56-57.
[9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与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3):5-15.
[92]彭成圆,蒋和平.集中社会资本助推城镇化建设研究——以浔龙河生态小镇发展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4):4510-4512+4520.
[93]彭成圆,蒋和平,白雪.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09):223-228.
[94]蒋辉,蒋和平,王靖.农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来自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4):376-379.
[95]蒋和平,江晶,王有年.北京密云县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29(02):66-69.
[96]蒋辉,蒋和平,王靖.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调查[J].农业展望,2014,10(02):30-34.
[97]蒋和平,蒋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1):5-11.
[98]蒋和平,蒋辉.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中 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广东温氏集团的调研[J].甘肃畜牧兽医,2014,44(01):19-22.
[99]彭成圆,蒋和平.泰安市岱岳区推进蔬菜标准化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01):22-26.
[100]辛岭,蒋和平.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01):39-41.
[10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3(47):41-46.
[102]蒋辉,蒋和平.国外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扶持:日本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3(12):17-21+39.
[103]蒋和平.农业园区有四大带动作用[J].农经,2013(12):11.
[104]蒋和平.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3(12):50-52.
[105]崔奇峰,周宁,蒋和平.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必要性分析——基于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视角[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118-124.
[106]蒋和平.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基于广东温氏集团的调研[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16-19.
[107]蒋和平.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在兼并重组中面临五大问题[J].农经,2013(11):11.
[108]蒋和平.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13):12-14.
[109]蒋和平.苏丹农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3(06):62-65+74.
[110]蒋和平.诱人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农村科技,2013(06):40-41.
[111]蒋和平,蒋辉.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经营的有益探索——河南省鹤壁市“中鹤模式”的解读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05):10-14+110.
[112]蒋和平.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亟待完善[J].农经,2013(05):10.
[113]蒋和平.培养创业型农户要因材施教[J].农经,2013(04):10.
[114]蒋和平.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06):7-9.
[115]崔奇峰,蒋和平,周宁.河南省固始县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效果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2013(03):24-26.
[116]蒋和平,江晶.“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J].科技与经济,2013,26(01):34-38.
[117]蒋和平.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经,2013(02):11.
[118]蒋和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多种形式实现路径探讨[J].农村工作通讯,2013(03):56-59.
[119]蒋和平.关于培养创业型农户的政策建议[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01):51-52.
[120]蒋和平.适度规模经营 势在必行[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3(02):45-47.
[121]蒋和平.关于培养创业型农户的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3(01):55-56.
[122]蒋和平.科特迪瓦农业发展现状[J].世界农业,2012(09):98-100+103.
[123]蒋和平,张忠明.诱人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经贸导刊,2012(24):24-26.
[124]蒋和平,辛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2(16):5.
[125]江晶,蒋和平.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以吉林省榆树为例[J].农业经济,2012(08):52-54.
[126]蒋和平,张忠明.诱人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信息,2012(15):19-21.
[127]蒋和平,辛岭.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2(06):25-27.
[128]蒋和平,崔凯.培育创业型农民带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02-108.
[129]崔奇峰,蒋和平,周宁.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44-6847+6850.
[130]蒋和平.今年“一号文件”新亮点[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03):34-35.
[131]蒋和平.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2(02):15-17.
[132]崔奇峰,蒋和平,周宁.中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基于1995~2009年糖料作物生产数据[J].农业经济,2012(01):38-40.
[133]蒋和平.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1(12):43-47.
[134]蒋和平,崔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及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06):646-651.
[135]蒋和平.马里农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1(08):71-75.
[136]蒋和平,辛岭,崔奇峰.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探索与经验[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04):5-14.
[137]姚升,张士云,蒋和平,江激宇,栾敬东.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1(02):110-116.
[138]蒋和平,辛岭,崔奇峰.我国现代农业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投资,2011(02):32-34.
[139]吴桢培,蒋和平.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生产的四种模式及启示——基于湖南省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01):34-37.
[140]蒋和平,辛岭.有效支持主产区保证粮食安全[J].中国发展观察,2011(01):41-43.
[141]蒋和平,崔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06):18-22+28.
[142]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6):646-650.
[143]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3(05):61-65.
[144]蒋和平,辛岭.探索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J].紫光阁,2010(10):8-9.
[145]蒋和平,张忠明.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建议[J].农家参谋,2010(09):4-5.
[146]吴桢培,蒋和平.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困难与对策——基于湖南省种粮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10(09):38-41.
[147]蒋和平,蔡松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测[J].农业展望,2010,6(08):29-34.
[148]蒋和平.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涉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建议[J].农家参谋,2010(08):8-9.
[149]蒋和平,张忠明.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设施农业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30-31.
[150]蒋和平,辛岭.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农家参谋,2010(07):6-8.
[151]蒋和平,谢新南.新形势下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涉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2010(07):19-21.
[152]蒋和平,吴桢培.新形势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思路与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0(06):6+1-4.
[153]蒋和平,谢新南.新形势下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涉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0(05):37-39.
[154]蒋和平,辛岭.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03):1-4+26.
[155]张士云,姚升,蒋和平,栾敬东,江激宇.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04):70-74+111-112.
[156]崔凯,蒋和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借鉴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0,23(02):27-31.
[157]蒋和平.应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转移支付机制[J].农村工作通讯,2010(04):43.
[158]詹玲,蒋和平,冯献.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种业导刊,2010(01):36-38.
[159]詹玲,蒋和平,冯献.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0(01):87-91.
[160]蒋和平,吴桢培.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12):24-25.
[161]辛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06):19-25.
[162]蒋和平,吴桢培.湖南省汨罗市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基于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1(11):28-32.
[163]蒋和平,崔凯.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9(20):32-34.
[164]詹玲,蒋和平,冯献.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世界农业,2009(10):47-51.
[165]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J].经济学家,2009(10):58-65.
[166]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J].北京农业,2009(26):1-2.
[167]詹玲,蒋和平,张珂垒.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经验启示——以北戴河集发观光园为例[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09):24-26+29.
[168]蒋和平,崔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中国发展观察,2009(09):19-21.
[169]蒋和平,崔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科技成果纵横,2009(04):14-17.
[170]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发展,2009(08):9-11.
[171]蒋和平,辛岭.关于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29-31.
[172]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07):10-13.
[173]蒋和平,崔凯.推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农业技术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04):391-395.
[174]蒋和平,王有年,辛岭.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24(03):28-31.
[175]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07):16-18.
[176]蒋和平,辛岭.北方大旱影响我国粮食和生态安全[J].生态经济,2009(05):18-21.
[177]尤飞,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02):54-58.
[178]尤飞,蒋和平.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02):133-136.
[179]蒋和平,辛岭.北方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抗旱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9(03):28-30.
[180]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9(01):9-14.
[181]蒋和平.中非农业合作的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06):5-7.
[182]张珂垒,蒋和平.日本构建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8,21(06):39-42.
[183]郝利,张树平,蒋和平.基于“陀螺”模型的我国农业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2):138-140.
[184]蒋和平,崔凯.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06):102-105.
[185]张珂垒,蒋和平.法国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体系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8(12):50-54.
[186]蒋和平,辛岭.中国种植业生产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08(11):34-37.
[187]辛岭,蒋和平.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探索、现状及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41-42.
[188]辛岭,蒋和平.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探索、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杂志,2008(14):16-20+24.
[189]蒋和平,王有年.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路[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03):53-57.
[190]蒋和平,辛岭.基于高科技建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9-16.
[191]卢江勇,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8(06):19-25.
[192]卢江勇,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S1):78-85.
[193]孟俊杰,蒋和平,辛岭,卢江勇.建设丘区特色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来自四川省射洪县的个案[J].农村经济,2008(04):66-68.
[194]蒋和平,宋莉莉.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及其借鉴[J].科技与经济,2008(02):34-37.
[195]孟俊杰,蒋和平,辛岭.北京市农民收入构成及增收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8(01):49-52.
[196]卢江勇,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实证分析[J].乡镇经济,2008(01):4-9.
[197]蒋和平.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04):2-6.
[198]宋莉莉,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7(06):40-43.
[199]蒋和平,卢江勇.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S1):45-50.
[200]辛岭,蒋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07(12):12-15.
[201]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05):61-64+67.
[202]蒋和平,宋莉莉.巴西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及其借鉴和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7(04):40-43.
[203]蒋和平,朱立志,郝利,辛岭.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06):15-19+110.
[204]郝利,张树平,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分析——沈阳辉山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案例研究[J].农村经济,2007(04):100-103.
[205]蒋和平,张春敏,宋莉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的运行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7(02):52-56.
[206]蒋和平,王有年,辛岭.构筑北京新型农业现代服务体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02):1-5.
[207]蒋和平,宋莉莉.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01):68-71.
[208]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J].农业展望,2007(02):35-39.
[209]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中国发展观察,2007(02):11-12.
[210]辛岭,蒋和平.安哥拉农业考察[J].世界农业,2007(01):40-42.
[211]蒋和平,宋莉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6(06):21-24.
[212]刘战平,蒋和平.农业技术推广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06):862-866.
[213]郝利,蒋和平.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思路[J].农业科技管理,2006(05):83-86.
[214]刘战平,蒋和平.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05):321-324.
[215]蒋和平,辛岭,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评价[J].科技与经济,2006(04):56-60.
[216]蒋和平,谢新南.国外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管理规则及对我国的借鉴[J].科技与经济,2006(02):45-49.
[217]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02):87-91.
[218]林祥明,蒋和平.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评价[J].农业科技管理,2006(01):27-28+31.
[219]蒋和平,蒋远胜,傅新红.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J].农业技术经济,2006(01):79-80.
[220]蒋和平,黄德林,郝利.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S1):52-60+69.
[221]蒋远胜,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S1):61-69.
[222]蒋和平,张春敏.“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J].科技与经济,2005(06):12-16.
[223]蒋和平,张春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深圳特区科技,2005(Z4):52-56.
[224]蒋和平,张春敏.对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5(04):13-15.
[225]蒋和平,张春敏.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04):30-32.
[226]杨敬华,蒋和平.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J].经济问题,2005(07):45-47.
[227]杨敬华,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03):83-86.
[228]张弛 ,杜鹰,韩俊,李炳坤,丁力,邹天敬,蒋和平,徐方明,吴少宁.涉农行业还需政策再引导——关于农业宏观发展与政策扶持的对话[J].中国农资,2005(06):20-25.
[229]蒋和平,张春敏.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2005(06):46-47.
[230]杨敬华,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模型[J].农业经济,2005(05):32-33.
[231]蒋和平,邵法焕.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05(05):45-46.
[232]杨敬华,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5(02):38-40.
[233]蒋和平,孙炜琳.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5(03):7-8.
[234]蒋和平,何忠伟.高技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03):9-11.
[235]何忠伟,蒋和平,侯胜鹏,陈艳芬.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思考与模式分析[J].开发研究,2005(01):32-34+55.
[236]代正福,蒋和平,安和平.中国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模式及特点[J].贵州农业科学,2005(01):93-96.
[237]蒋和平,孙炜琳.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5(01):74-78.
[238]蒋和平,何忠伟.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4(05):1-6.
[239]蒋和平,何忠伟.高新技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J].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72-276.
[240]何忠伟,蒋和平,陈艳芬.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阶段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03):9-12.
[241]蒋和平,何忠伟.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04(03):20-27.
[242]蒋和平,孙炜琳.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诊脉[J].中国农村科技,2004(09):11-12.
[243]蒋和平,孙炜琳.农业技术知识产权运行管理的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4(04):33-36.
[244]蒋和平,孙炜琳.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4(02):20-25.
[245]蒋和平,孙炜琳.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04):19-23.
[246]何忠伟,蒋和平,符少辉,陈艳芬.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02):57-61.
[247]何忠伟,蒋和平.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桂海论丛,2004(02):57-59.
[248]孙炜琳,蒋和平.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J].知识产权,2004(02):18-21.
[249]何忠伟,蒋和平,王有年,张永.门头沟山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开发研究,2003(06):13-17.
[250]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4(01):38-44.
[251]邵法焕,蒋和平.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01):76-79.
[252]谢新南,蒋和平,何忠伟.中国科技农业发展潜力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06):1-4+22.
[253]何忠伟,蒋和平.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3(05):17-19.
[254]何忠伟,蒋和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与走向[J].中国软科学,2003(10):8-13.
[255]孙炜琳,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运行模式[J].科技导报,2003(10):53-55+8.
[256]何忠伟,蒋和平.贫困地区农业补贴的政策选择[J].调研世界,2003(10):9-11.
[257]蒋和平,王有年,孙炜琳,谢新南,李华,史亚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北京市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03):161-165+216.
[258]蒋和平,何忠伟.SARS对中国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冲击有多大[J].调研世界,2003(07):3-4+8.
[259]翟虎渠,曾希柏,沈贵银,蒋和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1):40-44.
[260]蒋和平,孙炜琳.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2(06):21-25.
[261]蒋和平,孙炜琳.农业科技园建设和管理的八大误区[J].科技导报,2002(10):22-24.
[262]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4):253-258.
[263]孙炜琳,蒋和平.日本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2(06):20-23.
[264]蒋和平,孙炜琳.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1(06):12-18.
[265]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05):12-17.
[266]蒋和平.加快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的探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04):34-38.
[267]蒋和平.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选择[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1(02):19-20.
[268]蒋和平.北京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3):20-24.
[269]蒋和平,孙炜琳.西部地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的方向和重点[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06):9-12.
[270]蒋和平.正确认识和评价农业科技园区[J].农业技术经济,2000(06):28-31.
[271]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和类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23-29.
[272]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J].南方农村,2000(05):44-46.
[273]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下)[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0(09):6-7.
[274]蒋和平.农业发展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J].调研世界,2000(09):33.
[275]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上)[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0(08):6-7.
[276]曾福生,蒋和平.论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J].求索,2000(04):15-18.
[277]蒋和平.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14-18.
[278]蒋和平,裘孟荣.建立农业科技示范项目风险保障机制的构想[J].农业科技管理,2000(03):34-36.
[279]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分类[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02):10-12.
[280]蒋和平.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1999(06):3-5.
[281]蒋和平,黄仁,薛桂霞,谢新南.北京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布局[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06):3-5.
[282]蒋和平.关于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建议[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9(11):3-5.
[283]蒋和平,黄仁.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与对策[J].调研世界,1999(11):3-5.
[284]曾福生,蒋和平,李明贤.论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的技术体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04):3-5.
[285]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界定[J].农业技术经济,1999(03):3-5.
[286]陈世军,蒋和平.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的敏感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01):3-5.
[287]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04):3-5.
[288]蒋和平,黄仁.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1998(06):3-5.
[289]张超超,蒋和平,黄仁.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8(10):3-5.
[290]蒋和平.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优惠政策[J].经济问题,1998(09):3-5.
[291]蒋和平.我国农业离现代化到底还有多远[J].科技导报,1998(04):3-5.
[292]蒋和平,苏基才.广东科技兴农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岭南学刊,1998(02):3-5.
[293]蒋和平,秦富,吴方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学术讨论会概述[J].经济学动态,1998(04):3-5.
[294]蒋和平.加强与完善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构想[J].经济体制改革,1998(02):3-5.
[295]蒋和平.合理地确定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的界限[J].经济问题,1997(12):33-35.
[296]蒋和平.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选择[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04):38-40+46.
[297]蒋和平.建立高效益的广东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机制[J].岭南学刊,1997(05):53-55+52.
[298]蒋和平.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1997(04):34-36.
[299]蒋和平.建立高效益的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机制[J].调研世界,1997(04):9-10.
[300]蒋和平,张岳恒,温汝波.广东省发展“三高”农业的对策与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02):26-29.
[301]蒋和平,廖梅珠.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1997(02):9-12.
[302]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转化模式[J].南方农村,1997(02):5-7.
[303]蒋和平,苏基才.发达国家农业宏观调控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1997(01):40-43+61.
[304]陆世宏,蒋和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01):32-33+28.
[305]蒋和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高科技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岭南学刊,1997(01):33-36.
[306]蒋和平,苏基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宏观调控模式[J].世界农业,1997(01):9-12.
[307]蒋和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高科技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S1):10-14.
[308]蒋和平,廖梅珠.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路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1996(06):38-42.
[309]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J].农业技术经济,1996(06):5-9.
[310]蒋和平.增创广州第三产业的新优势[J].探求,1996(05):57.
[311]蒋和平.矫正农业宏观调控目标错位的思路[J].决策探索,1996(09):24-27.
[312]蒋和平,苏基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四种农业宏观调控模式[J].南方经济,1996(09):12-13.
[313]苏基才,蒋和平.广东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J].南方农村,1996(04):7-10.
[314]蒋和平.广东“三高”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J].科技导报,1996(08):53-55.
[315]蒋和平.建立农业科技进步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1996(03):46-50.
[316]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6(03):17-21.
[317]苏基才,蒋和平.广东种植业规模经营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6(03):43-45+51.
[318]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新机制的构想[J].经济体制改革,1996(02):44-48+135-136.
[319]蒋和平.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经济问题,1996(04):3-7.
[320]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新机制的构想[J].科学管理研究,1996(02):17-21.
[321]蒋和平.调整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政策建议[J].南方农村,1996(02):6-7.
[322]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研究[J].管理世界,1996(02):167-175.
[323]蒋和平.建立广东农业稳定发展保障体系的思路[J].岭南学刊,1996(02):26-30.
[324]蒋和平,傅晨.建立我国农业稳定发展保障体系的思路[J].科技导报,1996(03):25-28.
[325]蒋和平.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1996(01):44-48.
[326]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传递机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01):16-19.
[327]蒋和平.广东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与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南方农村,1996(01):14-17.
[328]蒋和平,傅晨.建立我国农业稳定发展保障体系的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1995(06):99-104+123.
[329]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2):36-37.
[330]蒋和平,温思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J].港澳经济,1995(Z1):60-63.
[331]蒋和平.建立广东农业稳定发展保障体系的思路[J].南方农村,1995(06):31-35.
[332]蒋和平,江华.广州应建设现代化都市型农业[J].探求,1995(06):17-20.
[333]蒋和平,温思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J].港澳经济,1995(Z1):60-63.
[334]蒋和平,林婕,江华,邱东强.广东省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1995(06):14-18.
[335]蒋和平,温思美.论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的错位及矫正的途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06):30-33.
[336]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运行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5(06):48-50+78.
[337]蒋和平,温思美.珠三角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J].珠江经济,1995(11):17-19.
[338]蒋和平,温思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J].科技导报,1995(11):33-36.
[339]蒋和平,温思美.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约及矫正的思路[J].经济研究,1995(11):47-53.
[340]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1995(05):11-15.
[341]蒋和平.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J].中国软科学,1995(10):24-27.
[342]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新机制的构想[J].科技管理研究,1995(05):18-22.
[343]蒋和平,罗必良.珠江三角洲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J].学术研究,1995(05):21-23.
[344]蒋和平.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科学与管理,1995(03):22-24.
[345]蒋和平,袁飞.农户技术行为的诱导[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04):26-28.
[346]蒋和平,袁飞.激发农户科技需求新思路[J].经济问题,1995(03):20-22.
[347]蒋和平,申曙光.农民进入市场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引导机制[J].农业经济问题,1995(02):7-13.
[348]蒋和平,盛永华.杭州现代化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设想[J].农业科技管理,1995(01):38-41.
[349]蒋和平.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科研管理,1995(01):25-30+64.
[350]蒋和平.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科学管理研究,1994(06):5-9.
[351]蒋和平,陆世宏.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05):257-260.
[352]蒋和平,申曙光.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对乡镇企业改革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20-23+109-2.
[353]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业赋税制度改革的构想[J].中国经济问题,1994(04):37-41.
[354]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村产业政策体系的审视与思考[J].江西农业经济,1994(03):8-11.
[355]蒋和平,申曙光.中国农村产业政策体系改革的思路[J].经济纵横,1994(05):40-42.
[356]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业发展高科技诸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1994(05):14-18.
[357]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村产业政策体系的审视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1994(02):103-108+128.
[358]蒋和平,张忠根.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宏观思考:农业保障[J].农业经济问题,1994(04):23-28.
[359]蒋和平,张志根.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宏观思考:农业保障[J].经济学家,1994(02):28-33.
[360]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业赋税制度改革的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4(02):50-52.
[361]蒋和平,申曙光.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对乡镇企业改革的启示[J].经济问题,1994(02):19-21.
[362]蒋和平,申曙光.我国农业高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1994(01):15-19.
[363]蒋和平,申曙光.加快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J].农业技术经济,1994(01):37-40.
[364]蒋和平,申曙光,宝贡敏.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构想[J].浙江学刊,1994(01):36-39.
[365]蒋和平,申曙光.加快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J].华东科技管理,1994(01):40-43.
[366]蒋和平,申曙光.市场经济与农村产权界定[J].当代经济科学,1994(01):15-19.
[367]蒋和平,申曙光,刘建文.农业市场经营风险转移方式构想[J].计划与市场探索,1994(01):41-43.
[368]申曙光,宝贡敏,蒋和平.生态文明──文明的未来[J].浙江社会科学,1994(01):49-53.
[369]蒋和平,申曙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宏观调控的构想[J].经济学家,1993(06):64-70+124.
[370]申曙光,蒋和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05):328-330.
[371]蒋和平,申曙光.市场经济与农村产权界定[J].经济体制改革,1993(05):102-108.
[372]蒋和平,张忠根.我国农村区域市场发育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1993(04):48-50.
[373]蒋和平,张忠根.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问题,1993(03):19-21.
[374]蒋和平,张忠根.高新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J].农业技术经济,1993(03):8-11.
[375]蒋和平.我国农村区域市场发育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1993(01):21-23.
[376]蒋和平.我国扶贫政策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2(12):58.
[377]蒋和平.我国农业保险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02):79-81.
[378]谢新南,蒋和平.农业机器的更新与技术经济论证[J].农业工程学报,1992(02):120-121.
[379]蒋和平.广西创汇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2(02):1-3.
[380]蒋和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4):15-19.
[381]蒋和平.我国农业保险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02):79-81.
[382]蒋和平.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效益适合度评定的模糊数学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1991(03):47-50.
发表会议论文:
[1]蒋和平. 推动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战略选择[C].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2:159-165.
[2]蒋和平,崔凯.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C].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10:24-31.
[3]张士云,姚升,江激宇,栾敬东,蒋和平. 基于农户视角的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与需求意愿分析[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110-121.
[4]蒋和平,崔凯.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195-207.
[5]蒋和平.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102-106.
[6]蒋和平,崔奇峰. 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发展水平预测[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244-256.
[7]辛岭,蒋和平.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319-330.
[8]蒋和平,张忠明. 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门头沟区为例[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61-66.
[9]蒋和平,辛岭. 基于高科技建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C].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11-18.
[10]蒋和平,崔凯. 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274-282.
[11]蒋和平,卢江勇.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C].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47-52.
[12]蒋和平,宋莉莉.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借鉴及启示[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7-18.
[13]辛岭,蒋和平. 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以广东省德庆县的调查为例[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208-217.
[14]尤飞,蒋和平. 热作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思路[C].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52-55.
[15]蒋和平,黄德林,郝利.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C]. 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全球农业科技与发展评估”国际会议论文集.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5:54-62+71.
[16]蒋远胜,蒋和平,黄德林.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C]. 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全球农业科技与发展评估”国际会议论文集.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5:63-71.
[17]蒋和平,何忠伟. 中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前景展望和政策支持方向[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26-32.
[18]蒋和平,何忠伟. 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与机制分析[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264-271.
[19]王克军,蒋和平,吴敬学.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2:26-27-28-29.
[20]蒋和平,孙炜琳. 入世后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设想[C].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
[21]蒋和平.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C].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学会,2002:584-591.
[22]蒋和平. 中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C].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WTO与全国农业科技园区增加经济效益研讨会会议资料.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2:15-34.
[23]谢新南,蒋和平. 农业机器选型定量评定的模糊数学分析方法[C]. 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分会,1991:298.
[24]蒋和平.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效益适合度评定的模糊数学方法[C]. 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分会,1991:183-186.
报纸文章:
[1]蒋和平. 转方式优结构 实现粮食产业可持续性发展[N]. 粮油市场报,2020-01-07(B03).
[2]蒋和平. 现行粮食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N]. 粮油市场报,2016-07-02(B03).
[3]蒋和平. 促进我国节粮减损刻不容缓[N]. 粮油市场报,2015-10-31(B03).
[4]蒋和平. 发展“第六产业”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7-24(005).
[5]蒋和平. 如何减缓粮食主产区持续增产压力[N]. 光明日报,2015-04-30(016).
[6]蒋和平. 认定证据要注重辩证印证[N]. 检察日报,2014-06-18(003).
[7]蒋辉.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途径[N]. 农民日报,2013-07-21(003).
[8]陈伟.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N]. 农民日报,2013-01-01(003).
[9]蒋和平. 加快现代农业应采取的政策措施[N]. 农民日报,2012-05-15(003).
[10]蒋和平.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N]. 湘潭日报,2011-04-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