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经济学家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葛新权,男,1957年3月出生

经济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

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知识管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北京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群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元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基础部,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5月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管理工程硕士学位。

2004年6月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38余年。

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

2、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3、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5、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6、「智汇中国」知识管理联盟(China Knowledge Management Alliance)发起人。

7、《知识管理论坛》(DOAJ)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8、《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9、《管理世界》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0、创新与知识管理联盟”(IKMA)发起单位(人),2018。

11、品牌(中国)战略规划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2017。

教学情况: 

自从事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来,曾任过《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经济学》、《知识管理》、《投入产出分析》等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雄厚的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已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1.经济模型

2.知识管理

3.博弈实验与循环经济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批准号:71373030)项目名称: 大都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差别责任分析与路径研究(71377030),2014.1-2017.12。

2、北京市教委2011计划专项: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循环经济体系资助,2013-2016。

3、2005年,葛新权,国家软科学项目——我国CPU和OS的战略及对策研究(2003DGS00004)子课题: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2005.1-2005.11。

4、2005年,葛新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科技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2005.3-2005.12。

5、2005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05BJDJG168):北京市知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5.9-2007.4。

6、2005年,葛新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项(2005BA909B0605):有毒有害物质分析、预警信息数据库建设,2005.10-2007.7。

7、2005年,葛新权,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调研子课题:十一五时期北京地区高校发展科技需求调研分析21820040291,2005.10-2006.2。

8、2006年,葛新权,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项目:知识管理研究,2006.1—2008.12。

9、2006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06BJBJG184):北京市科技进步促进就业研究,2006.3-2008.3。

10、2006年,葛新权,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Z0006311041011):基于知识挖掘的北京市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研究,2006.7-2007.9。

11、2007年,葛新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项目(2005DKA32900):先进制造业与自动化科学数据共享网—现代企业管理技术领域数据资源整合共享,2007.5-2008.12 。

12、2007年,葛新权,机械科学研究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管理,2007.5-2008.4。

13、2007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07AcZH079):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绩效评估研究,2007.9-2008.5 。

14、2008年,葛新权,北京市昌平区科委:昌平区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8.5-2008.12。

15、2008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08AcZH117):北京市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绩效考核研究,2008.12-2009.11。

16、2008年,葛新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及系统开发(2008BAF35B01),2008.4-2010.3。

17、2008年,葛新权,机械科学研究院:制造业基础信息领域数据资源整共享,2008.4-2009.3。

18、2008年,葛新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05):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治理研究,(70873005),2008.5.1-2011.12.31。

19、2009年,葛新权,国家软科学项目子项(2008GXS3K046):多目标决策理论及其在国家科技任务选择中的应用,2009.1-2010.12。

20、2009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09AbJG300):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验经济学分析,2009.7-2010.12。

21、2009年,葛新权,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地区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009.10-2010.12。

22、2011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北京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对策研究,11ZDA04,2011.8-2013.1。

23、1999年,葛新权,国家统计局科学计划项目(98006):现代经济对策论模型研究 ,1999年9月通过国家统计局验收,评定为优秀。

23、2013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二期建设绩效评估,2012.12-2013 。

24,2000年,葛新权,国家机械部教育司跨世纪人才专项项目: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2000年4月24日通过国家机械工业局鉴定(JC2000Q46),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5、1998年,葛新权,国家软科学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98022)——子项目: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26、2002年,葛新权,北京市教委项目: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2002.5。

27、2002年,葛新权,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中介机构创建及规范化研究,2002.11.7通过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省部级鉴定,2001.5-2002.11。

28、2003年,葛新权,北京市教委项目: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3.12。

29、2004年,葛新权,北京市社科十五规划项目:泡沫经济理论与计量模型研究,通过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省部级鉴定,2004.12。

30、2011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二期建设绩效评估,2010.12-2011.5。

31、2007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科技论文学术水平评价研究。

32、2006年,葛新权,国家软科学项目: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2003DGS000004-1,2005.6-2006.2 。

33、2010年,葛新权,北京市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地区软科学资源共享体系研究。

34、2008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绩效评估研究,2007.6-2008.4。

35、2006年,葛新权,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家秘密技术经济补偿价值评估(子项),2005ep03003-1,2006.5-2006.10 。

36、2010年,葛新权,北京市科委软科学项目:北京高校普及应用创新方法研究(Z101108002110058),2007.1-2009.12。

37、2011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研究基地绩效评估研究。

38、2012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研究基地绩效评估研究。

39、2012年,葛新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服务的空间信息采集与数据库优化(2011BAF10B00),2011.1-2013.12。

40、2019年,葛新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学基金监管体系建设研究(S1924001),2019.8-2022.7。

41、2018年,葛新权,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71100002217022):2017年度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基于博弈实验方法的绿色发展决策分析系统研究,50万元,2017.5-2018.5。

42、2019年,葛新权,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7JDGLA038:基于大数据的品牌质量影响因素识别及可视化 2017.5-2019.6。

43、2016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1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指南,2015.12-2016.5。

44、2016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三期建设绩效评估,2015.12-2016.5。

45、2017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四期建设绩效评估,2016.12-2017.5。

46、2011年,葛新权,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千百万人才项目:基于本体技术的消费安全知识服务系统研发, 2010.1-2011.12。

47、2014,葛新权,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循环经济实验区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研发与示范(2012BAH10F0203), 2012.1-2014.12。

48、2012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十二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指南,2011.12-2012.5。

49、2012年,葛新权,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十二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研究,2011.12-2012.5。

50、机械部生产统计信息司项目:机械工业统计报表中的科学估算,1995年6月通过验收。

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

1、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75-68-01-17-1):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研制,1990年12月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国家劳动部项目:劳动定额术语国家标准编制,1992年通过验收。

3、国家劳动部项目: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国家标准编制,1992年通过验收。

4、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项目:中美日宏观经济连接模型,1993年完成。

5、中国社科院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4年完成。

6、国家科委国际合作项目:延边州综合开发规划--外经外贸发展规划,1994年通过验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模型技术研究,1994年通过验收。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产业结构研究,1994年11月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9、中国社科院“八五”重点课题:非线性宏观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1995年通过验收。

10、“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机制分析与定量研究,1996年2月通过坚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11、中国社科院“九五”重点课题:亚太经济研究,1996年通过验收。

1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预测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月完成。

13、中国工程院(总理)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专题七),通过国务院验收,2004.5。

14、中国工程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专题九),通过中国工程院验收,2004.8。

软件著作权:

1、葛新权等,消费类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预警信息系统V1.1,登记号:2007SR06629,2007.3.15。

2、葛新权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科技项目管理与评价决策系统V1.0,登记号:2008SR15430,2008.7。

3、葛新权等,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数据共享系统V1.0,登记号:2008SR24286,2008.9。

重要科技奖项:

1、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2008.12,国务院。

2、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第一,北京市人民政府。

3、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对策研究,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12.10,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4、基于知识挖据的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创新研究,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08.12,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5、2006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第一,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6、“双创”融合的实验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2017年第八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2018.5,北京市人民政府。

7、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第一,2009.5,北京市人民政府。

8、实验经济学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建设,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13.9,北京市人民政府。

9、张守一、葛新权,理论价格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1991.7,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中被评为第一系列(论文)二等奖,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

10、葛新权,一种包含周期变动的回归预测模型,预测,1998.1,获首届全国统计论文评选二等奖,中国统计学会,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1998.12。

11、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验经济学分析,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2012.1,中国商业联合会。

发明专利:

[1]胡涵清,葛新权,张健,曲立,金春华,徐峰. 一种基于防砸雷达的智能道闸系统[P]. CN208633007U,2019-03-22.

[2]胡涵清,葛新权,张健,曲立,金春华,徐峰. 一种基于防砸雷达的智能道闸系统[P]. CN108221758A,2018-06-29.

[3]侯明,葛新权,何琼,刘宇,曲立. 一种能够实现物液分离的废物容纳器具[P]. CN103318581A,2013-09-25.

[4]葛新权,刘宇,张健,赵庆聪,王涛,金春华,曲立,李静文,孙静,何琼,王斌,刘文涛,周飞跃. 一种有毒有害物质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P]. CN101334392,2008-12-31.

论文专著:

出版主要专著10余部,发表重要论文60余篇。

出版著作

1、葛新权等,技术创新与管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6,ISBN 7-80190-488-5/F 148。

2、葛新权,泡沫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0,ISBN 7-5058-5326-0/F 4592。

3、葛新权、王国成,实验经济学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ISBN 7-80230-283-8/F 064。

4、李建平,葛新权,李建玲.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ISBN 978-7-300-08084-0。

5、葛新权,宏观经济模型技术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ISBN 978-7-5058-6755-0/F 6016。

6、杨起全,王革,葛新权等编著: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ISBN 978-7-5023-5850-1。

7、葛新权副主编: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ISBN 978-7-302-16492-0。

8、葛新权,刘宇,曲立著: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理论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0。

9、 张守一,葛新权:知识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

10、张守一、葛新权,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预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

11、葛新权等,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

12、张守一、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6。

13、葛新权等,科技成果鉴定及中介机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

14、葛新权,经济统计与经济模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5、葛新权,王国成.博弈实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

16、葛新权,王国成主编.博弈实验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17、葛新权、王国成主编:博弈实验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18、张守一 葛新权,知识经济概论,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0。

19、张士运主编,葛新权等副主编,创新方法与科技北京建设,北京出版社,2012.1。

20、齐建国,吴滨主编,彭绪庶,李文军,葛新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

21、Shouyi Zhang, Tongsan Wang, Xingquan Ge, Quantitative Economics In China,World Scientific,2016。

22、葛新权,李晓非,李莉等编著,大都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差别责任分析与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3。

23、葛新权编著,统计学分析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4。

24、葛新权著,经济及管理热点研究问题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12。

25、葛新权主编,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大数据决策/2019年智能决策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6。

26、张守一,汪同三,葛新权主编,中国数量经济学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参编著作:

1、经济蓝皮书--199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社,1990.11。

2、信息经济学,张守一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9。

3、中美日宏观经济连接模型,张守一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9。

4、延边:面向未来的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

5、数量经济学导论,张守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

6、经济周期研究,刘树成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

7、知识经济讲座,张守一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8。

8、迈向21世纪的中国产业结构,李京文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11。

9、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李京文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2。

10、现代经济对策论,张守一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1999.6。

11、2000年中国社会全景,李京文主编,团结出版社,1999.12。

12、2000年中国经济全景,李京文主编,团结出版社,1999.12。

13、经济蓝皮书--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14、市场经济与经济预测,张守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

15、数量经济学前沿,李京文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16、知识经济与决策科学,李京文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

出版教材:

1、葛新权,统计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ISBN 978-7-111-10274-8(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划教材)。

2、葛新权、王斌,应用统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ISBN 7-80230-132-7F 019。

3、葛新权、孙志恒、王斌改编:管理信息系统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ISBN 7-300-07549-5(工商管理经典教材 核心课程系列,教育部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双语教学推荐教材)。

4、葛新权主编,应用数理统计,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8。

5、葛新权主编,新编统计学,中国物质出版社,1997.9。

6、葛新权主编,统计学(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7、张守一、葛新权,知识经济概论,中央电大出版社,2004.9。

8、葛新权、王斌,应用统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9、张守一 葛新权,知识经济概论,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0。

10、葛新权主编,统计学(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

11、葛新权 王斌,应用统计(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

12、丁宇更,葛新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ISBN:7-5608-1356-9 。

出版译著:

1、葛新权等,如何制定成功的企业经营计划(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2、葛新权等,创业ABC入门,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8。

3、葛新权等,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0。

4、葛新权等,管理信息系统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

国家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定额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知识管理,第二部分 术语。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知识管理,第三部分 组织文化。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知识管理,第四部分 知识活动。

6、国家标准:GB/T 34061.1-2017知识管理体系 第1部分;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8。

7、国家标准:GB/T 34061.2-2017知识管理体系 第2部分;研究开发,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8。

发表期刊论文:

[1]葛新权.知识创新视角下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评价的思考[J].知识管理论坛,2022,7(01):2-11.DOI:10.13266/j.issn.2095-5472.2022.001.

[2]黄怡,葛新权.基于博弈论的知识共享研究现状及趋势[J/OL].科学与管理:1-8[2022-08-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020.G3.20211210.1208.008.html

[3]葛新权.基于知识管理的广义营商环境建设与保障[J].知识管理论坛,2021,6(03):127-133.DOI:10.13266/j.issn.2095-5472.2021.013.

[4]肖振颖,王宗水,葛新权.品牌延伸研究热点分析[J].科学与管理,2021,41(01):72-79.

[5]李琰,葛新权.服务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工作激情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20,32(11):220-232.DOI: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11.018.

[6]葛新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创新文化[J].产业创新研究,2020(04):13-16.

[7]葛新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创新文化[J].新闻文化建设,2020(02):50-52.

[8]葛新权.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平衡中把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产业创新研究,2020(03):15-24.

[9]尹洁林,张子芊,廖赣丽,葛新权.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风险理论的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研究[J].预测,2019,38(06):83-89.

[10]葛新权.实体经济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领导科学论坛,2019(18):20-43.

[11]张一兵,葛新权,王宗水.基于文献分析视角的我国品牌营销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15):64-67.

[12]肖振颖,葛新权.品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标准科学,2019(07):113-117+136.

[13]刘霞,葛新权,张贝贝,张琼琼,张俊.企业品牌内容营销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9(12):127-128.

[14]葛新权.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思考:经济大国的此寂寞非彼寂寞——评黄晓勇的《经济大国的寂寞?——诺贝尔经济学奖何时花开东亚》[J].管理世界,2019,35(04):183-188.

[15]Xinquan Ge,Zhexu Ren,Songliang Guo,Li Li,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MSW separated collection on reducing the final disposal of waste in Beijing- A system of Dynamics Analysis, Ekoloji 28(107):1767-1781(2019),SCI

[16]王国成,葛新权,王方军.绿色发展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07):23-29.

[17]初睿,张健,葛新权.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成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3):132-149.

[18]刘伟,葛新权,刘奥彬.EPR电子垃圾合作博弈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1):199-204.

[19]韩中,葛新权,林梦.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测算[J].经济研究参考,2018(01):69-77.

[20]王伟,葛新权,徐颖.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多元主体利益博弈与差别责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S2):41-44.

[21]徐颖,葛新权,王伟.城市垃圾分类回收逆向物流三方主体进化博弈行为分析——基于垃圾分类回收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7(40):79-88.

[22]刘霞,金春华,葛新权.银行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8):92-93.

[23]和龙,葛新权.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化实践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3):82-89.

[24]葛新权,和龙.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取向[J].经济纵横,2017(05):80-85.

[25]曹海艳,葛新权,李晓非.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垃圾产生量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7(06):93-96.

[26]赵艳,葛新权,李晓非.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23):91-94.

[27]孟海亮,葛新权,尹洁林.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及其收费制度改革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0):152-155.

[28]邓会勇,葛新权.高科技企业一线经理领导力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31(03):25-29.

[29]和龙,葛新权,刘延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07):29-33.

[30]邓会勇,葛新权.高新技术企业基层主管胜任力测度模型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6(03):77-83.

[31]Li Li,Ge Xinquan(4)ect.,Policies for eliminating low-efficiency production capacities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hina,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11.1 Vol.39 ISSN:1364-0321 SCI:Doi:10.1016/j.rser.2014.07.099

[32]李莉,王建军(外),张健,贠晓哲,葛新权,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lectrification on improving the CO2 emission intensity of GDP in Beijing from 1996 to 2012,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 2014-11-01

[33]秋春童,葛新权.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09):36-39.

[34]葛新权,李晓非.基于生命周期的废旧纺织品全过程管理体系构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08):14-16.

[35]李倩,葛新权.垃圾处理场选址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06):28-32.

[36]葛新权,李晓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水平的建议[J].前线,2014(03):93-95.

[37]陈玉保,金春华,葛新权.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J].兰州学刊,2013(11):217-219.

[38]Ni Yuan,Ge Xinquan:The role of LMX and LMX didderentiation in guiding successful ISD team outcomes,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2013.11.20 Vol.10,Issue 17 ,ISSN:15487741 EI,Doi:10.12733/jics20102479

[39]Hailiang Meng, Xinquan Ge,Mingxia Xie. Research on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Network Information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DIG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11(1)(EI检索期刊)

[40]李晓非,葛新权.基于突变级数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研究[J].灾害学,2013,28(04):29-33.

[41]金春华,陈玉保,葛新权.低碳制造的概念、特征及系统分析[J].生态经济,2013(10):138-140+149.

[42]陈玉保,金春华,葛新权.基于核心能力的社会责任实现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08):24-26.

[43]张劲文,葛新权.北京西南部地区旅游休闲市场营销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138-145.

[44] Ge Xinquan, etc A Multistage Negotiation Mechnism for Recycling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based Bayesian Learning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Science, Volume 3.Issue 3, June 2013,pp224-231

[45]王莹,金春华,葛新权.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借鉴[J].特区经济,2012(12):87-88.

[46]段海超,葛新权,黄济民.基于DEA模型的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6):120-123.

[47]韩馥冰,葛新权.技术标准联盟控制权决策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23):54-56.DOI:10.13546/j.cnki.tjyjc.2012.23.006.

[48]刘文涛,葛新权.北京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了吗?[J].城市发展研究究,2012,19(10):92-96+108.

[49]张劲文,葛新权.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依从关系——基于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14(04):14-23.

[50]李晓非,葛新权.基于区间值可拓集员工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02):6-10.

[51]尹洁林,葛新权,郭健.大学生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预测,2012,31(02):31-37.

[52]葛新权,杨颖梅.我国经济转轨期软预算约束与通货膨胀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03):90-101.

[53]韩馥冰,葛新权.创新联盟知识互补、冲突与创新绩效[J].现代经济探讨,2012(10):89-92.

[54]韩馥冰,葛新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05):91-94.DOI:10.16152/j.cnki.xdxbsk.2012.05.037.

[55]韩馥冰,葛新权.宏观经济影响下锂电池制造业的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2(08):95-96.DOI:10.19374/j.cnki.14-1145/f.2012.08.036.

[56]贠晓哲,葛新权.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现状及改进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314-316.

[57]程桂枝,葛新权,唐五湘.关于加强北京科技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2):91-94.

[58]彭玮,葛新权.国外产学研联盟运行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1):89-92.

[59] 王和俊、潘祥光、葛新权等:2009-2010年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动分析,时代经贸,2010年11月中旬刊

[60]葛新权.对回归模型设定问题的若干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12):148-158.

[61]金春华,许晔,葛新权.2005~2009年美国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04):54-57+68.

[62]张守一,葛新权,张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阳能发电的基地[J].华北电力技术,2010(02):42-46.

[63]梁颖,葛新权.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各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扩张及其风险[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111-112.

[64]王国成,葛新权.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实验经济学分析[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9,5(02):123-144.

[65]曲立,刘宇,葛新权,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28-230.

[66]张真真,李善同,葛新权.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09(09):53-56.

[67]葛新权.回归模型应用的发展综述[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03):1-6+0-1.

[68]张健,葛新权,杨旸.电子电气产品的污染结构表征模型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03):7-9.

[69]孙静,葛新权.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定价策略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03):13-16.

[70]田肇云,葛新权.基于补贴的多级逆向物流网络设计[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03):10-12.

[71]葛新权.三维网络学习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08):85-87.

[72]张少辉,葛新权.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模糊评价模型与分析矩阵[J].管理学报,2009,6(07):879-884.

[73]张健,徐峰,葛新权.WEEE资源化共生网络收益分析[J].生态经济,2009(07):75-77+138.

[74]刘伟,葛新权.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02):93-96.

[75]张劲文,葛新权.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2):31-32.

[76]柯斌武 葛新权,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建议分析,中国外资,2008年第11期(下)

[77]王涛,张健,葛新权,刘宇.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评价分析[J].环境工程,2008,26(S1):249-251.

[78]黄济民,葛新权.浅谈房地产泡沫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23(04):71-74.

[79]张文婷,葛新权,张少辉.中国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及其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45-47.

[80]王斌,葛新权.二手车价值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1):53-54.

[81]葛新权,周秀玲.基于学习型联盟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205-208.

[82]田肇云,葛新权.组合知识管理策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互补原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8):187-188.

[83]葛新权.基于非正态分布的泡沫经济模型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4):121-130.

[84]龙莎,葛新权.促进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01):70-72.

[85]吉朝军,侯军歧,葛新权.农业科研管理系统设计——基于知识管理视角[J].管理科学文摘,2008(Z1):269-270.

[86]Li Shantong ,Ge Xinquan,Shao Huiyan,China: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2002),Rossella Bardazzi ,Maurizio Grassini: Structural Change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Multisectoral modelling,FIRENZE UNIVERSTY PRESS,2008,ISBN 978-88-8453-739-3,95-110

[87]葛新权,周秀玲.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99-102.

[88]金春华,刘宇,葛新权.软科学研究知识网络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7):124-126.

[89]金春华,葛新权.促进我国就业的科技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6):49-50.

[90]葛新权,金春华,论高校科技评价与管理的完善,中国研究生,2007.9

[91]金春华,葛新权.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5):21-23.

[92]田肇云,葛新权.动态联盟知识共享与合作的决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04):104-105.

[93]金春华,葛新权,刘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4):16-19.

[94]龙莎,葛新权.科技论文学术水平评估[J].科技与管理,2007(01):133-135+138.

[95]葛新权等, FDI对北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WTO研究(第八集,台湾),2007.8

[96]张超颖,葛新权,李雁玲.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问题与对策[J].商业时代,2007(16):110-112.

[97]林玉伦,葛新权,周将.北京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7(02):61-62.

[98]李会莉,葛新权.如何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J].科技与管理,2006(03):90-93.

[99]王国成,黄涛,葛新权.经济行为的异质性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全国首届实验经济学发展研讨会述评[J].经济研究,2005(11):125-128.

[100]金春华,葛新权.我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8-20.

[101]葛新权,叶茂林.科技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03):49-51.

[102]葛新权.泡沫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05):67-78.

[103]葛新权,金春华.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测定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02):45-48.

[104]葛新权.股价泡沫判断与预控方法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74-78.

[105]葛新权.投入产出模型与生产函数结合技术[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55-57.

[106]葛新权.论生产函数调整模型[J].统计研究,2003(06):61-62.

[107]葛新权.带时滞的生产函数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6):78-80.

[108]葛新权,李富强.论平等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J].中国软科学,2003(03):56-58.

[109]葛新权.经济制度与经济手段的经济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01):21-24.

[110]刘宇,葛新权.判断过程稳定的时间序列回归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60-63.

[111]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软科学,2002(10):57-60.

[112]刘宇,葛新权.顾客满意度测评信度与效度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03):22-23.

[113]葛新权.回归建模的极小量化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3):73-75.

[114]李玉丰,王国成,葛新权,王锋.博弈论新进展——定量模拟平台[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1(04):73-79.

[115]刘宇,葛新权.顾客满意度指数及其构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0):70-73.(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统计与精算》2001.6全文转载)

[116]葛新权.回归概率预测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5):34-37.

[117]刘宇,葛新权.试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12):47-49.

[118]葛新权,陈波.中小企业经营者能力培养的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1):66-68.

[119]邓珩,葛新权.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07):50-52.

[120]葛新权.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05):38-41.

[121]葛新权.线性回归与时间序列加法预测模型[J].预测,2000(01):50-44.

[122]葛新权.简论经济形态的演化及其趋势[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04):58-63.

[123]杨玉山,葛新权.科学知识投入与产出的度量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0):65-67.

[124]葛新权.知识投入与产出的计量[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02):52-57+80.

[125]葛新权.对回归预测模型的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06):63-65.

[126]葛新权.线性化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质疑[J].预测,1999(01):78-79.

[127]葛新权,李富强.经济的“软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01):9-14.

[128]葛新权.知识经济初探[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8(04):60-64.

[129]葛新权,郭亚凌.货币、价格、利息率与经济周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1):75-79.

[130]葛新权.两个非线性混沌动力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08):30-33.

[131]裴建峰,葛新权.中国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模型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8(03)::42-46.

[132]葛新权.一种包含周期变动的回归预测模型[J].预测,1998(01)::61-63. 获首届全国统计论文评选二等奖,中国统计学会,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1998.12

[133]葛新权.我国乘数、加速系数及其交互作用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2):42-44+57.

[134]张守一,葛新权,王斌.非参数回归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0):60-65+87. (《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8.1)

[135]葛新权.也论特殊商品的价格模型的混沌行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09):37-41.

[136]葛新权,线性回归模型的新发展,《国际统计学会第50届大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12

[137]张守一,葛新权.等级需求理论与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09):38-44.

[138]张守一,葛新权.非均衡发展规律与等级生产函数[J].开发研究,1995(04):10-12.

[139]葛新权.对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的贡献——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一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08):70-72. (入选国家“八五”科学技术成果)

[140]葛新权.信息周期[J].经济经纬,1995(03):38-42.

[141]张守一,葛新权.等级消费函数理论与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04):29-35.

[142]葛新权,张守一.变系数季度预测模型[J].预测,1995(01):62-63+55. (入选国家“八五”科学技术成果)

[143]葛新权,徐文强.物价指数趋势分析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01):9-13. (《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5.3)

[144]葛新权,张守一,赵树桓.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12):45-54. (《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5.1)

[145]葛新权,价格指数的标准差,河北统计信息,1994.6

[146]葛新权.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偏离──份额分析[J].开发研究,1994(03):18-22.

[147]葛新权.我国1976-199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04):14-21.

[148]张守一,葛新权.泡沫经济研究[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4(02):44-52. (《理论经济学》转载,1994.4)

[149]葛新权,朱运法.线性与非线性宏观经济模型的双谱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02):3-9. (《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4.4)

[150]张守一,葛新权.泡沫经济及其检验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0):58-68.

[151]葛新权,最优产品数量预测模型,河北统计信息,1993.4

[152]张守一,葛新权.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和区域乘数[J].经济经纬,1993(01):35-44.

[153]张守一,葛新权.我国若干宏观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02):35-42. (《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3.2)

[154]葛新权.混沌理论及其在我国经济学中应用的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12):70-75.

[155]张守一、葛新权,RAS法的误差分析,《当代中国投入产出研究与发展》(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10

[156]张守一,葛新权.我国地区乘数、加速系数及其交互作用模型[J].开发研究,1992(05):14-19+21.

[157]朱运法,葛新权.短期模型与长期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08):38-42+23.

[158]张守一、葛新权,对经济混沌的初步分析,大自然探索,1992.3

[159]张守一,葛新权.我国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1991(03):45-53.

[160]张守一,葛新权,林寅.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新方法论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08):23-33.

[161]张守一,葛新权.理论价格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1991(07):45-51. 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中被评为第一系列(论文)二等奖,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

[162]张守一、***、葛新权,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数量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李京文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1

[163]葛新权,对宏观经济管理与模型研究的贡献,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1.6

[164]葛新权.向量时间序列最佳逼近中自助法的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04):44-48.

[165]张守一,葛新权.甘肃与其他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1991(03):24-27.

[166]张守一,葛新权.论边际回归与弹性回归,《山东经济》,1991增刊

[167]利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第二版)对1991年的预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1990年11月26日,张守一执笔(模型组成员:汪同三、张守一、沈利生、郑京平、贺剑敏、葛新权、姜忠孝、张忻竹、谷丽娟、朱运法、王莉)

[168]葛新权.关于《也论分段回归》,《陕西经济统计》,1990.4

[169]张守一,葛新权.中美两国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0(04):39-47+55.

[170]葛新权,确定直线预测模型参数的新方法,辽宁商专学报,1990.2(《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转载,1990.4)

[171]葛新权,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的构造,浙江统计,1990.1

[172]葛新权,论分段回归直线预测模型,陕西经济统计,1989.6

[173]葛新权,平均指标增长指数体系,广西统计,1989.5

[174]葛新权,计算发展速度的一般公式,浙江统计,1989.4

[175]张守一,葛新权.嵌入式部门投入产出优化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12):34-41.

[176]葛新权,标准差的矩阵算法,河南统计,1988.11

发表会议论文:

[1]葛新权,循环经济数字化发展, 2020年智能决策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The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and Big Data Application,IDBDA2020),2020年7月28日

[2]葛新权,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第三届全国循环经济院中心负责人论坛,2020-07-02

[3]宋强玉,葛新权.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环渤海地区的CO_2排放测量方法运用与分析[C].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1:368-384.

[4]Xinquan Ge, Hailiang Meng,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6-28 November 2010,Kunming,China. IEEE Computer Society CPS,548-551

[5]Ge xinquan,cte.,Designing Three-stag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with Incentiv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Beijing ,China ,6-7 June 2009

[6]Ge xinquan,c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signing Three-stag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with Incentive,2009Beijing ,China ,6-7 June 2009

[7]葛新权,张劲文.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间的动态分析[C].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9:102-113.

[8]Xinquan Ge, Zhiyi Han, STUDY ON EQUALITY MANAGEMENT----CERTAIN DEVLOP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CIM”2008,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MANAGEMENT,CHINA AVIATION INDUSTRY PRESS,2008.9

[9]高彬彬,葛新权. 基于平衡记分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C].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08:138-144.

[10]黄济民,葛新权,周薇.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资本的会计计量[C].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08:65-70.

[11]葛新权,李会莉. 国内外绩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C]. 北京大学、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事厅、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北京大学、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事厅、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8:480-488.

[12]葛新权,张劲文. 上海股市泡沫经济的实证分析[C].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146-154.

[13]Ge Xinquan. The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Model of the Superior Product Output, ICIM2006(China Aviation Industry Press, ISBN 7-80183-810-6);2006.8;ISTP(2007.4.24)

[14]刘宇,葛新权. 小批量生产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C]. 亚太质量组织(Asia Pacific Quality Organization).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亚太质量组织(Asia Pacific Quality Organization):中国质量协会,2002:676-680.

[15]张守一、葛新权、王斌,中国地区经济模型及其应用,“中国数量经济学及其应用:20年回顾”国际研讨会论文,2001.12

发表报纸文章:

1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实践经验 葛新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11-21

2 平等管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葛新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3-10

3 实验经济学需要与其他经济理论相结合 葛新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27

4 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 李富强; 葛新权 首都建设报 2010-04-28

5 经济统计模型的建模原则与创新 葛新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02

荣誉奖励:


所获荣誉:

1、1992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

2、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3、1995年被评为中国机械青年科技专家;

4、1997年被评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优秀工作者;

5、1995年和1998年两度被评为机械部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6、1999年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7、200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8、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9、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10、北京市优秀教师;

11、北京市科技创新先锋个人;

12、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

13、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14、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

15、2017年,中国数量经济学杰出学者。

科技奖项:

1、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2008.12,国务院。

2、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第一,北京市人民政府。

3、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对策研究,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12.10,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4、基于知识挖据的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创新研究,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08.12,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5、2006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第一,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6、“双创”融合的实验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2017年第八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2018.5,北京市人民政府。

7、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第一,2009.5,北京市人民政府。

8、实验经济学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建设,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2013.9,北京市人民政府。

9、张守一、葛新权,理论价格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1991.7,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中被评为第一系列(论文)二等奖,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

10、葛新权,一种包含周期变动的回归预测模型,预测,1998.1,获首届全国统计论文评选二等奖,中国统计学会,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1998.12。

11、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验经济学分析,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2012.1,中国商业联合会。

12、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北京市科技计划管理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2008.12,北京市人民政府。

13、基于GIS的制造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系统研发与示范,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2012.10,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14、知识挖据与服务应用系统研究,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二,2009.12,中国商业联合会。

媒体报道一:


 
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
——专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葛新权教授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责2016-07-2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信科)工商管理硕士于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2011年开始招生。以虚心学习、务实进取的办学精神为依托,积极借鉴其他兄弟院校成熟的教育理念、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务实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近日,中国MBA教育网对北信科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葛新权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葛新权教授

专访北信科葛教授视频请点:http://v.qq.com/x/page/r0316tg2823.html

创新务实 教书育人

北信科以培养具有创新务实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中高级人才为宗旨,葛教授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北信科MBA的发展历程:

第一,在校院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依托经济管理学院成立MBA教育中心;

第二,以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制度和规范运作MBA教育中心,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和师资队伍优势进行MBA建设。

当记者问起北信科MBA的优势特色时,葛教授强调,北信科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上独具特色,结合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知识管理、博弈实验和循环经济的学科优势。

师资方面,北信科聘请社会及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社会导师,共同建设北信科MBA教育,并针对学员开展个性化需求,实施定制化服务的精益模式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学员的认可,为学员走向社会、回归企业提供平台。

采访现场

依托国际 营造文化

北信科MBA教育注重国际化合作,经常举办创业沙龙等活动,让学员在国际大环境下吸收经验,快速成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和项目发展的重点,葛教授向记者介绍:北信科为学员提供终身服务,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使所有MBA学员,不论在读生还是毕业生,始终与学校保持联系,最终产生双赢甚至多赢的效益成果,为学员创业打好坚实基础。

项目发展方面,北信科依托国际背景,利用企业博弈文化、知识管理与大数据学科优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市场研究,提供大数据与商业分析,和国际商业模式接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国际平台。

葛教授以北信科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身份向记者表达了自身使命:北信科在MBA教育中注重文化力培养,现在很多院校包括企业格外注重制度模式,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力支撑的企业是不会长久发展的,北信科MBA教育在规范制度的同时为企业营造文化,对学员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负责。

在国家“双创”的政策下,北信科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MBA人才为己任,创造具有社会文化力的高层企业家和商业领袖,为国家“双创”建设添砖筑瓦。

最后,葛教授祝愿所有MBA学子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为企业文化注入鲜活力量。

葛新权教授和中国MBA教育网记者合影

媒体报道二:


失实在就业困境中探寻规律在合作交流中树立品牌

——就我校成功举办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专访葛新权教授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以来,就业形势就像今年的冬天一样,令中、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倍感寒冷。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统计,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尽管国家已积极出台各项法规、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并且决定投入4万亿扩大内需,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就业平台。但是,就当前来说,大学生就业作为国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之一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进大学生的就业策略,我校和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适时联合主办,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承办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积极将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探寻大学生就业规律,指导大学生破解就业“寒冰”。“你想知道自己的就业能力在同届毕业生中处于什么水平吗?你想知道你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才能更好就业吗?来吧,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就是你就业的演练场,拿真实数据来比拼吧!”这是大赛组委会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发出的宣传口号。为了解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的举办过程与取得的积极成果,我们采访了大赛组委会主席、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葛新权教授。

创新研究方法让比赛变为实验

确立优势地位自主开发软件平台
比赛的冠军究竟是花落谁家?我校的参赛学生能否取得良好成绩?在参赛的十四所大学中哪些是我校的主要对手?如何确保比赛的公正防止徇私舞弊?……类似于以上比赛承办方应该最为关切的问题,葛新权教授却好像从来就没有认真研究过,他似乎更关心这次比赛的参赛学生是否来自于各个不同专业,这十四所参赛高校有多少的相似程度,担任评委的专家是不是具有代表性。但对此我们大可不必怀疑与困惑,因为此次大赛原本就不仅仅是一场比赛,重要的是对我们多年研究成果的检验。

“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与其说是比赛更不如说是一次以比赛为形式的创新实验经济学实验。”葛新权教授向我们解释道。自我校经管学院于2005年筹办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以来,如何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就是实验经济学研究室的重大课题。“实验经济学是以实验的方法来模拟现实中具体的情况来分析问题的一门学科,就大学生就业这一具体问题来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比如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等,而我们则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用实验经济学来研究分析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大学生就业实验,模拟真实的就业环境并丰富样本收集实验数据,因此也就有了这次面向全国举办有十四所高校近800名大学生参加的模拟大赛。”在解释为何要举办“模拟就业大赛”时葛新权院长向我们表示道。经过几年的潜心努力,葛新权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出版了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论丛专著,在国内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走在了前面。

但仅有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上的创新是不够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的比赛过程是以网络为媒介,采用在线答题的方式进行。显然,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符合实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软件,便无法在实验中收集具体数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校能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模拟就业大赛的一大重要原因,用葛新权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技术上有优势。”其实早在2007年和2008年,我校就面向校内学生进行了两场规模不大的模拟大赛,采用的方式也是网上在线答题,而答题所用的软件是我由校自主研发,现已获得两项软件著作权,它们不仅能收集具体样本数据,还能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推断出最终结果。“开展实验经济学研究的不止咱们一所学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很多具有极深人文背景的院校都设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中心,但能举办大学生模拟大赛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我们一家,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之一。”比赛结束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发来消息说:“你们的系统太准了!学校有三个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们恰是我校综合能力最强的,已经被保送研究生的三个同学。许多参赛同学也表示从这次比赛中受益颇多,他们在我校研发的软件的分析和帮助下,一步步学会了如何在求职过程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就业策略。”面对好评,葛新权教授平静地说。“我校是理工类学校,在工科的研究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我校也有人文学科背景,在这两方面恰到好处的结合下,也能促进我校对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做更好的研究。当然,在校内举办的两次模拟大赛,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为此次大赛的组织筹备和系统维护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出去,请进来”

在交流合作中树立品牌

翻开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我们会看到他们都是来自各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在比赛期间举办的几场交流会上,我们也能看到众多国内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仅靠技术上的优势,还不能取得我们现在的成绩,没有同领域内其他单位专家的支持与协作,是无法举办一个全国性的大赛的。这也是我们举办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的目的之一,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宣传出去,并通过大赛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实现走出去、请进来。”

对于如何实现“走出去,请进来”这一具体思路时,葛新权教授不由得感叹道:“我们实验室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真是不容易呀!新大学还很年轻,知名度不大,外界关注度不大。这次模拟大赛,能否成功举办,基本达到实验目的,得到各方面认可,在一开始我们确实有过疑虑。但我们前期的准备很充分,尤其是在和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的合作上,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和其他院校专家的联系也从未中断。我校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每年都会有研究人员定期参加与此项研究有关的各项国际会议,还曾邀请诺贝尔实验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先生的助手来我校指导。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也一刻不敢放松,尤其是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主任刘伟,事无巨细,有关比赛的事情全部都过问落实。成功举办比赛不是一时的努力,是我们实验经济实验室不断加强自身工作与‘走出去,请进来’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的毕业生回来会跟我们聊起就业时的碰壁和委屈,我们老师真的也是感同身受。”葛新权教授沉重地说。“你想想看,我们去参加外界活动和清华大学教授在一起时,受到的待遇能一样吗?我们一样会感到委屈,但我们必须承认有差距,更不能被吓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作为我校的三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的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实验经济学,可以说初具优势、特色。大胆地走出去,主动邀请其他院校的专家参与,主动和其他实验室一同申报研究项目,在交流与合作中树立我们实验室的品牌,宣传咱们这所年轻的学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众多的高校中体现出自身价值,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取得了现有的成绩。”

坚定学风建设呼唤时代精神

10月17日,历时6个月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在我校清河小营校区举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大赛主要围绕人际关系能力、抗压能力、工作智慧和就业策略来命题,按照参赛者所表现出来的这四种能力的强弱来评分最终11名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19人获得二等奖,50人获得三等奖。比赛中也暴露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如同学们初交上来的简历,就存在重点不突出、个人信息不全的问题。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能力的时候,葛新权教授说,“毛主席曾说‘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现在的青年学生似乎朝气不够,这里面有社会因素,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就经管学院自身而言,我们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风,即把我们经管学院的‘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民主决策’的十六字人文精神切实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营造学府氛围,打造良好的学院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葛教授还对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要好好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注意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现在求职就业,不再像过去通过推荐或者提交简历、通过一次面试就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试用、解决实际问题来考察。三是在学习实践的同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发动脑筋,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意识。人要有大发展,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的同学学习能力较强,成绩也比较好,可是变通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不足。四是要加强情商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单打独斗不可能成就大事业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可能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

在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模拟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内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科研究近年来一直保持活跃,实验经济学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大胆有效的创新,用就业模拟比赛的方式实现实验经济学研究,将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这样的创新,对于葛新权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2008年由葛新权教授等老师研究完成的“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项目经过三年的孕育,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最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葛新权教授谈到了著名学者,“中国自然科学界泰斗钱学森老先生的去世时,‘有一个教授说到:我们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两个钱学森,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时代’,我十分赞同这句话。”或许正是这种对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呼唤,促使着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攀登上学术的高峰,为学校不断带来新的荣誉。

“感谢学校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感谢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会与专家,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实验经济学研究团队,是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让我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鼓励我们继续奋斗,取得更大的进步。”话语中,坚定写在葛新权教授的脸庞,相信我校实验经济学团队在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奋斗中取得一个个新的突破,取得一项又一项新的成果。

其它报道:

1、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学术智慧——葛新权教授谈“北京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B07,2012.12.12

2、实现全程减量化控制 破解垃圾围城难题——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A07,2013.10.30

3、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葛新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B07,2014.6.25

4、杜杏叶、刘远颖、王铮,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知识管理论坛》专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知识管理论坛,2016.5

5、马献忠,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推动学术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版,2013.3.29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