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发明专利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邱德文,男,1959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蛋白质生物农药首席科学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6年被中国农业大学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获农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1、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

2、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

3、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会理事。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开展植物免疫诱抗剂基础理论、产品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以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机理为依据,开展真菌效应蛋白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与表达、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揭示效应蛋白诱导植物抗病的作用机理,包括蛋白受体鉴定、信号传递途径以及蛋白靶标药物分子设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真菌免疫蛋白研究平台,以诱导提高植物抗性为筛选指标,进行免疫蛋白药物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现主要承担和参加国家“973” 、“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

1. 国家“863”计划项目:微生物杀菌剂研究与产品创制,2011-2015年。

2. 国家“863”计划项目:蛋白质和病毒等新型生物农药研究与创制(2006AA10A210),2006-2010年, 主持。

3. 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高效生防微生物的利用与新型生物农药的创制,2009-2011年。

4. 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生防微生物资源的引进利用与创新,2012-2014年。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稻瘟菌蛋白效应子MoHrip1诱导水稻抗性的蛋白受体及功能研究,2014-2017。

6. 973课题:新型抗病激活蛋白的遗传多样性与功能研究(2003CB114204),2003-2008 ,主持。

7.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植物免疫增产激活蛋白制品防治果蔬病害的应用与示范, 2007.7-2010.6 ,参加。

8.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真菌激活蛋白和糖蛋白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D0706005040431) 2006-2008,主持。 

科研成果: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等多项奖励。1995年-2002年以来先后在美国Cornell大学和EDEN生物科学公司从事原核细菌蛋白质Harpin和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理的研究,并获得5项美国专利,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2002年入选中国农科院药物微生物工程学一级岗位杰出人才。

1. 201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题目:一种植物免疫蛋白诱抗剂的研究与利用;

2. 201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题目: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生物农药创制;

3. 2009年获北京发明协会颁发的“爱国者杯”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题目:植物用多功能蛋白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4. 2008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题目:农作物重要病害新型生物农药应用基础研究。

5. 2002年入选中国农科院药物微生物工程学一级岗位杰出人才。

6. 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

7. 2007年,经济作物免疫增产蛋白农药研发与示范推广,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0703183-2,参加,邱德文,杨秀。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蛋白质生物农药》, 邱德文 ,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

2、《植物免疫与植物疫苗研究与实践》,邱德文  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发表英文论文:

1. Mahesh Kulye*, Hua Liu, Yuliang Zhang, Hongmei Zeng, Xiufen Yang, Dewen Qiu*. 2012. Hrip1, a novel protein elicitor from necrotrophic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ima, elicits cell death, expression of defence-related genes and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 tobacco.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35: 2104-2120

2. Wenxian Wu, Zhiwei Cheng, Mengjie Liu, Xiufen Yang, Dewen Qiu*. 2014. C3HC4-Type RING Finger Protein NbZFP1 Is Involved in Growth and Fruit Development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PLoS ONE 9(6): e99352. doi:10.1371/journal.pone.0099352

3. Bingnan Wang, Xiufen Yang*, Hongmei Zeng, Hua Liu, Tingting Zhou, Beibei Tan, Jingjing Yuan, Lihua Guo, Dewen Qiu*. 2012.The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hypersensitive-like response-inducing elicitor from Verticillium dahliae that induces resistance responses in tobacco.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93:191-201

4. Guangyue Li,Xiufen Yang,Hongmei Zeng , Jianjun Mao, Hua Liu, Dewen Qiu*. 2010. Stable isotope labeled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 expression induced by PeaT1,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 53(12):1410-1417

5. Dewen Qiu*, Jianjun Mao, Xiufen Yang, Hongmei Zeng. 2009. Expression of an elicitor-encoding gene from Magnaporthe grisea enhances resistance against blast disease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 Cell Reports, 28(6): 925-933

6. Jun Yang, Hongmei Zeng*, Huafeng Lin, Xiufen Yang, Zheng Liu, Lihua Guo, Jingjing Yuan, Dewen Qiu*. 2012. An insecticidal protein from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that results in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on in the wax moth.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110 (2012) 60-67.

7. Huaixing Shi, Hongmei Zeng*, Xiufen Yang, Jing Zhao, Mingjia Chen, Dewen Qiu*. 2012. An insecticidal protein from Xenorhabdus ehlersii triggers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on and hemocyte decrease in Galleria mellonella. Current Microbiology 64: 604-610.

8. Jing Zhao, Lihua Guo*, Hongmei Zeng, Xiufen Yang, Jingjing Yuan, Huaixing Shi, Yehui Xiong, Mingjia Chen, Lei Han, Dewen Qiu*. 2012.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strain A60. Peptides 33: 206-211.

9. Jianjun Mao, Quan Liu, Xiufen Yang, Cengzu Long, Mingzhi Zhao, Hongmei Zeng, Jingjing Yuan, Dewen Qiu *. 2010. Pur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a protein elicitor from Alternaria tenuissima and elicitor-mediated defense responses in tobacco.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56: 411-420.

10. Lei Han, Zheng Liu, Xinqi Liu, Dewen Qiu*. 2012. Purific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or protein PevD1 from Verticillium dahlia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68: 802-805.

11. Mahesh S Kulye, Hua Liu,Dewen Qiu*. 2012. The role of radical burst in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to necrotrophic fung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1(7): 116-121.

12. Mengjie Liu, Xinqi Liu, Hongmei Zeng and Dewen Qiu*. 2013. Purific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effector protein MoHrip2 from Magnaporthe oryza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69, 463-467.

13. Shuangchao Wang, Hideki Kondo, Liang Liu, Lihua Guo*, Dewen Qiu*. 2013. A novel virus in the family Hypoviridae from the plant pathogenic fungus Fusarium graminearum. Virus research,174:69-77

发表期刊论文:

[1]何亚文,李广悦,谭红,康前进,葛蓓孛,赵杨扬,张克诚,蒋细良,刘凤权,李亚宁,张红艳,白林泉,向文胜,邱德文,杨自文,邓子新.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38(03):537-548.

[2]段佳琪,李琲琲,任杰,邱德文,李广悦.一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制备工艺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0,36(10):256-262.

[3]李琳,王双超,杨秀芬,Frederic FRANCIS,邱德文.蛋白质激发子Hrip1对小麦黄矮病的诱抗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0,36(01):97-104.

[4]梁颖博,李泽,邱德文,曾洪梅,李广悦,杨秀芬.本生烟响应蛋白激发子PevD1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与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794-3805.

[5]曹艳子,邱德文,冷寒冰,冯柳柳,刘同,林洋,江国托,单春乔.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机酸相关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1):35-40+291.

[6]邱德文.生物农药——未来农药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农村科技,2017(11):36-39.

[7]彭智超,仝赞华,邱德文.蛋白激发子PeaT1与井冈霉素混合使用诱导烟草对TMV抗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7,33(11):92-95.

[8]李书鹏,杨秀芬,袁京京,邱德文.蛋白激发子Hrip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其原核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7,33(06):182-189.

[9]郝楠,仝赞华,邱德文.侧孢短芽孢杆菌A60的筛选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室内防效测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7,33(09):160-165.

[10]盛世英,周强,邱德文,杨秀芬.植物免疫蛋白制剂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02):213-218.

[11]杨晨宇,梁颖博,贾慧慧,邱德文,杨秀芬.灰葡萄孢蛋白激发子BcGs1诱导番茄抗病性及功能结构域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17,47(05):612-618.

[12]崔仕春,唐小丽,邱德文,杨秀芬.互作蛋白Nbnrp1参与真菌蛋白激发子PevD1诱导烟草抗病性的功能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7,47(01):92-100.

[13]邱德文.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植物保护,2016,42(05):10-14.

[14]王立霞,陈巨莲,宁云,邱德文.国家公派留学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04):81-84.

[15]贾秀领,张经廷,马贞玉,崔永增,邱德文,李新,陈昶.植物免疫诱抗剂“阿泰灵”为作物生长保驾护航[J].现代农村科技,2016(15):25.

[16]王立霞,陈巨莲,张峰,邱德文,宁云,罗淑萍,李红梅.国际联合实验室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5):5-9.

[17]杨利敏,仝赞华,郭立华,蒋细良,邱德文,李淼.番茄灰霉生防菌CQ的分子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06):956-960.

[18]邱德文.生物源农药大有可为[J].中国农村科技,2015(10):26-29.

[19]邱德文.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05):679-684.

[20]邱德文.我国蔬菜绿色防控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J].蔬菜,2015(09):1-4.

[21]张峰,李红梅,罗淑萍,张金平,万欢欢,唐睿,刘峙,万敏,陈巨莲,侯茂林,王振营,万方浩,邱德文,周雪平,吴孔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与中国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合作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04):445-452.

[22]王立霞,陈巨莲,宁云,邱德文.引进国外智力资源 提升农业生物安全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02):27-30.

[23]麦麦提艾力·热合曼,海利力·库尔班,郭立华,邱德文.灰霉菌激活蛋白诱导抗病相关的酶活性提高番茄抗病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06):780-786.

[24]赵成金,林艳虹,瞿绍洪,杨秀芬,曾洪梅,邱德文,郭立华.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三价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培育[J].分子植物育种,2014,12(05):853-858.

[25]余明芬,曾洪梅,钟润涛,赵小明,邱德文.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快速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7):3405-3413.

[26]余明芬,曾洪梅,张桦,邱德文.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概况及其应用进展[J].植物保护,2014,40(04):1-8.

[27]伍文宪,杨秀芬,刘勇,邱德文.烟草C3HC4型锌指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转基因植株功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4(07):100-105.

[28]卜冰武,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杨秀芬.大丽轮枝菌蛋白激发子PevD1诱导棉花抗病性及作用机理[J].植物病理学报,2014,44(03):254-264.

[29]邱德文.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01):39-45.

[30] 邱德文 生物农药及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现状趋势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4/01

[31]邱德文.生物农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39(05):81-89.

[32]孙柏欣,王疏,邱德文.稻瘟菌激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807-4808+4811.

[33]张易,李佳,钟娟,邱德文,杨秀芬.96孔板高通量选育嗜线虫致病杆菌高产帕克素菌株[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03):437-442.

[34]彭学聪,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刘峥.蛋白激发子hrip1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可提高植株的耐盐耐旱能力[J].作物学报,2013,39(08):1345-1351.

[35]袁肖寒,顾成波,邱德文,付丽楠,李旺,王秋雪,郭东杰,蔡曼.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诱导水稻抗病性及其生理机制[J].植物研究,2013,33(02):220-224.

[36]石怀兴,曾洪梅,邱德文.大蜡螟中类肽聚糖识别蛋白Gm21的鉴定、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01):118-125.

[37]麦合木提江·米吉提,王旭丽,张桦,曾洪梅,Sehroon Khan,邱德文.FgβNAC基因对禾谷镰刀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12(11):177-184.

[38]玉山江·麦麦提,熊叶辉,麦合木提江·米吉提,Sehroon khan,Androw Cal,曾洪梅,邱德文.转IPT基因水稻的抗旱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06):30-35.

[39]刘劲,刘华,袁京京,刘峥,杨秀芬,张利莉,邱德文,曾洪梅.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抑制昆虫免疫活性的比较[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03):400-407. .

[40]玉山江.麦麦提,张云华,Kurniawan Rudi Trijatmiko,郭立华,Inez Hortense Slamet-Loedin,邱德文.转录因子OsHOX4过量表达及T_1代转基因植株中纯合系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2,10(04):433-439.

[41]石怀兴,曾洪梅,邱德文.伯氏致病杆菌IDP16蛋白抑制大蜡螟的免疫反应[J].微生物学报,2012,52(07):885-893.

[42]杨君,曾洪梅,邱德文,林华峰,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拟双角斯氏线虫D43品系鞘蛋白对大蜡螟幼虫的免疫抑制作用[J].昆虫学报,2012,55(05):527-534.

[43]王炳楠,王双超,檀贝贝,邱德文,杨秀芬.大丽轮枝菌蛋白激发子PevD1诱导的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获得性抗性及其分子机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20(02):188-195.

[44]刘华,曾洪梅,邱德文.烯醇化酶在病原生物侵染寄主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28(01):128-132.

[45]唐宏琨,曾洪梅,杨秀芬,李国媛,盛德鹏,袁京京,邱德文.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转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初步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2(01):60-64.

[46]张云华,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邱德文.激发子PebC1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12):123-126+156.

[47]刘华,姚庆,袁京京,曾洪梅,邱德文.不同培养基上繁殖的昆虫病原线虫格氏线虫表皮蛋白的差异[J].昆虫学报,2011,54(12):1348-1353.

[48]盛德鹏,玉山江·麦麦提,郭立华,曾洪梅,杨秀芬,袁京京,邱德文.农杆菌介导拒食蛋白XnAFP2转化恢复系多系一号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1(11):182-186.DOI: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1.11.015.

[49]王炳楠,杨秀芬,曾洪梅,邱德文.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激发子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功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1(11):166-171.

[50]张云华,杨秀芬,刘延锋,玉山江,邱德文.灰葡萄孢菌激发子pebC1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11,27(11):1631-1636.

[51]邱德文.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发展战略浅谈[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05):88-92.

[52]王立梅,杨秀芬,曾洪梅,邱德文,郭立华,刘峥.蛋白激发子PeaT1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重组菌株提高小麦抗旱和促生的作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1,27(09):355-362.

[53]邱德文.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的思考[J].生物产业技术,2011(05):40-43.

[54]徐大伟,邱德文,檀根甲,李淼,曾洪梅.以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激发子基因pemG1棉花植株的获得[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94-99.

[55]周婷婷,曾洪梅,邱德文.小分子药物靶标寻找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1,1(01):38-44.

[56]唐宏琨,曾洪梅,杨秀芬,袁京京,邱德文.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棉花的研究[J].植物保护,2011,37(03):43-47.

[57]邱德文.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生物产业技术,2010(06):78-81.

[58]尹富仕,曾洪梅,张雨良,杨秀芬,邱德文.拒食蛋白XnAFP2三个结构域片段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04):415-420.

[59]唐宏琨,曾洪梅,杨秀芬,毛建军,袁京京,邱德文.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04):480-485.

[60]唐宏琨,曾洪梅,杨秀芬,邱德文.激发子基因peaT1转化三生烟及其对TMV抗性的提高[J].生物技术通报,2010(10):116-119+134.

[61]李淼,产祝龙,田世平,邱德文,檀根甲.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0,10(05):1-7.

[62]郑建华,杨秀芬,石庆华,曾洪梅,邱德文.激活蛋白PeaT1在烟草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及其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0,40(04):364-372.

[63]邱德文.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植物保护,2010,36(04):15-18+35.

[64]刘权,李唐,曾洪梅,杨秀芬,邱德文.通过圆二色谱研究蛋白激发子PeaT1的耐热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03):592-596.

[65]李唐,曾洪梅,邱德文.激发素结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03):39-44.

[66]张薇,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毛建军.激活蛋白PeaT1诱导烟草对TMV的系统抗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0,40(03):290-299.

[67]尹富仕,曾洪梅,张雨良,邱德文,杨秀芬,王立梅.棉铃虫HaHR3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RNA干扰载体的构建[J].棉花学报,2010,22(02):157-162.

[68]冯飞,纪春艳,杨秀芬,曾洪梅,邱德文.细极链格孢菌Hog1 MAPK(酵母)同源基因AtHOG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9,24(04):74-79.

[69]冯飞,梁佳勇,纪春艳,曾红梅,邱德文.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25-29.

[70]刘权,李广悦,曾洪梅,杨秀芬,邱德文.蛋白激发子PeaT1的高密度发酵及生理功能检测[J].生物技术通报,2009(08):162-165.

[71]杜茜,邱德文,徐文静,张正坤,隋丽,李启云.植物激活蛋白对鲜食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07):5-8.

[72]冯飞,纪春艳,杨秀芬,曾洪梅,邱德文.一种来源于链格孢菌的MAPK激酶AtPBS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06):52-57.

[73]刘权,李广悦,曾洪梅,杨秀芬,邱德文.微生物蛋白激发子PeaT1的获得及诱导水稻抗旱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03):51-55.

[74]张大军,邱德文,蒋伶活.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92-7894.

[75]冯飞,梁佳勇,纪春艳,曾洪梅,邱德文.蛋白激发子产生菌链格孢(Alternaria spp.)JH505菌株分子系统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05):1028-1032.

[76]魏明敏,邱德文,曾洪梅,黄建新,杨秀芬,袁京京.嗜线虫致病杆菌Xna基因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报,2009(04):91-94+102.

[77]刘延锋,曾洪梅,玉山江,杨秀芬,毛建军,邱德文.极细链格孢菌peaT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功能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9,25(03):413-417.

[78]金鑫,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袁京京,孙东园.提高蛋白激发子产量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杂志,2009,29(02):6-11.

[79]张雨良,曾洪梅,杨秀芬,杨峰山,刘华,尹富仕,毛建军,邱德文.玉米螟P450基因cDNA的克隆及植物次生物质对其诱导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02):126-131.

[80]毛建军,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蛋白激发子基因pemG1转化三生烟及其对TMV抗性的提高[J].作物学报,2008,34(12):2070-2076.

[81]张志刚,邱德文,官春云,杨秀芬,肖立一,杨晓萍.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棉苗对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的应答[J].棉花学报,2008(06):425-430.

[82]李杰,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朱建兰.极细链格孢菌66kDa激活蛋白的纯化及诱导烟草抗TMV的功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6):51-54.

[83]毛建军,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邱德文.水稻品种日本晴粳稻组培培养基的筛选及转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植株的获得[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05):824-830.

[84]李丽,刘峥,杨秀芬,邱德文.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534-537.

[85]黄世文,王玲,王全永,毛建军,邱德文.转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生物学性状观察及抗病性鉴定[J].浙江农业科学,2008(01):85-87.

[86]李明勇,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Peat1蛋白及其3个缺失突变体的表达与热稳定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8482-8483+8534.

[87]刘延锋,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转录激活活性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8500-8501.

[88]毛建军,曾洪梅,杨秀芬,袁京京,邱德文.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pemG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烟草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8(03):419-424.

[89]徐锋,武晓丽,邱德文.利用磁珠构建稻瘟菌cDNA文库[J].微生物学报,2008(06):806-810.

[90]张云华,张立军,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灰葡萄孢菌激活蛋白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性及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3):69-72+76.

[91]张志刚,邱德文,官春云,梅正鼎,杨晓萍,刘开智,贺云新.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花主要性状及相关酶变化的研究[J].棉花学报,2008(03):186-191.

[92]张云华,邱德文,张立军,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灰葡萄孢菌激活蛋白PEBC2的生物功能[J].植物保护学报,2008(02):123-126.

[93]李明勇,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Peat1蛋白及其3个缺失突变体的表达与热稳定性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01):32-34+38.

[94]刘延锋,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转录激活活性的检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01):64-66.

[95]张志刚,官春云,邱德文,梅正鼎,杨晓萍,刘开智.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株光合特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5.

[96]周臣飞,彭东海,邱德文,周康,阮丽芳,陈守文,喻子牛,孙明.植物激活蛋白Ap36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表达及抗病作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01):142-147.

[97]张志刚,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官春云,梅正鼎,杨晓萍.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主要性状及相关酶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05):16-21.

[98]武广衍,邱德文,杨秀芬,武广繁,赵胜英.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对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7(05):691-694.

[99]杨保军,杨怀文,杨秀芬,刘峥,邱德文,袁京京.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胞内外杀虫蛋白的纯化及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10):2227-2233.

[100]邱德文.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植物保护,2007(05):27-32.

[101]陆建中,林敏,邱德文.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04):22-25.

[102]张志刚,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官春云.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诱导棉花抗病性及相关酶的变化[J].中国生物防治,2007(03):292-294.

[103]刘文平,曾洪梅,刘延锋,袁京京,邱德文.细极链格孢菌peaT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蛋白功能确定[J].微生物学报,2007(04):593-597.

[104]苏朝安,吴全聪,杨秀芬,邱德文.植物激活蛋白对白术根腐病和斑枯病的诱抗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7(04):302-305.

[105]张志刚,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刘峥,杨晓萍,官春云.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棉苗基因表达差减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J].棉花学报,2007(04):248-254.

[106]尚威,邱德文,曾洪梅.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自激活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4505-4506.

[107]赵明治,杨秀芬,张明,袁京京,邱德文.一种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极细链格孢菌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生物功能[J].中国生物防治,2007(02):170-173

[108]郭广君,邱德文,吕素芳,王荣富,刘峥,杨秀芬,赵明治,董健伸.交链孢菌中一种酸性糖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03):281-284.

[109]肖罗,杨秀芬,邱德文,戴良英,杨怀文,刘峥,袁京京.致病杆菌CB43菌株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6(S1):68-71.

[110]苏朝安,吴全聪,杨秀芬,邱德文.植物激活蛋白对白术的抗病增产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6(S1):98-101.

[111]吴全聪,杨秀芬,邱德文.植物激活蛋白诱导脐橙抗病促生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6(S1):102-105.

[112]邱德文,杨秀芬.蛋白质农药研究与产业化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06):1-4.

[113]吴全聪,杨秀芬,邱德文.3%植物激活蛋白诱导蚕豆抗病性应用技术[J].植物保护,2006(06):149-152.

[114]徐锋,杨勇,谢馥交,刘铮,邱德文,杨秀芬.稻瘟菌激活蛋白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05):1-5.

[115]顾成波,邱德文,杨秀芬,李学锋.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6(03):275-278.

[116]吕素芳,刘峥,郭广君,蔡永萍,邱德文.大肠杆菌中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8):2872-2876.

[117]徐锋,杨勇,谢馥交,刘峥,邱德文,杨秀芬.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引发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6(04):82-85.

[118]张志刚,邱德文,杨秀芬,刘铮,杨晓萍.新型激活蛋白对棉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6(03):1-5.

[119]赵利辉,邱德文,刘峥.植物SAR和ISR中的乙烯信号转导网络[J].生物技术通报,2006(03):28-32.

[120]孙柏欣,邱德文,纪明山,刘铮.稻瘟菌相关蛋白基因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6(06):42-45.

[121]韩晓光,邱德文,吴静,白美梅.植物激活蛋白对玉米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08):1523-1524.

[122]杨秀芬,邱德文,焦宁宁,刘峥,袁京京.致病杆菌D43菌株产素培养基及发酵条件[J].中国生物防治,2006(01):58-62.

[123]陈梅,邱德文,刘峥,杨秀芬,曹克强.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花叶病毒RNA复制及外壳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6(01):63-66.

[124]黄丽俊,邱德文,刘峥,左斌,杨秀芬,王建华.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植物激活蛋白处理水稻相关差异基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4):1885-1889.

[125]黄丽俊,王建华,单国亚,吕正检,邱德文.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4):1929-1934.

[126]仲新华,邱德文,王纯利,刘铮.植物激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等电点的的测定[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65-68.

[127]邱德文,杨秀芬,刘峥,肖启明,陈源,于耀平,陈梅.植物激活蛋白对烟草抗病促生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5(06):33-36.

[128]龙松华,张宁,邱德文,黎定军,黄炜.Gateway~技术构建交链孢菌JH505 cDNA文库[J].微生物学报,2005(06):147-149.

[129]李丽,邱德文,刘峥,杨秀芬,罗宽.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抗病性的诱导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5(04):59-62.

[130]邱德文.新型生物农药绿色环保产业[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0):28-30.

[131]左斌,邱德文,罗宽.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秧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17):1260-1262.

[132]肖罗,杨秀芬,戴良英,邱德文,刘峥,袁京京.致病杆菌属CB43菌株代谢物抑菌活性及理化性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412-414.

[133]邱德文,曾凡荣,刘峥,杨秀芬,袁京京.植物激活蛋白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5(03):329-330.

[134]邱德文,曾繁荣,芮昌辉,范贤林,吴青君.新型植物激活蛋白提高Bt杀虫活性[J].中国农资,2005(07):73.

[135]赵利辉,邱德文,刘峥,杨秀芬.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抗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07):1358-1363.

[136]杨峰山,张友军,张文吉,吴青君,徐宝云,邱德文.小菜蛾类钙粘蛋白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03):396-397.

[137]黄炜,张宁,龙松华,邱德文,王纯利.利用体外特异位点重组反应构建黄瓜灰霉菌cDNA文库[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02):1-4.

[138]易有金,尹华群,罗宽,邱德文.培养条件对激活蛋白菌菌丝干重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76-78.

[139]邱德文,肖友伦,姚庆,李丽,刘峥.植物激活蛋白对黄瓜的促生诱抗相关酶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5(01):41-44.

[140]邱德文,杨秀芬,芮昌辉,范贤林,吴青君.真菌新型激活蛋白对Bt制剂的增效作用[J].微生物学报,2004(05):647-649.

[141]杨峰山,张友军,张文吉,吴青君,徐宝云,邱德文.苏云金杆菌对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的拒食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4(03):77-80.

[142]邱德文.微生物蛋白农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02):91-94.DOI:10.16409/j.cnki.2095-039x.2004.02.003.

会议论文: 

[1]邱德文. 植物免疫诱导剂——蛋白质生物农药“阿泰灵”的创制与利用[C] .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25-28.

[2]李松伟,黄俊生,邱德文. 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鉴定、发酵及生物菌肥创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506.

[3]李鹏飞,林艳红,章海龙,王双超,邱德文,郭立华. 侵染禾谷镰刀菌的芜菁黄花叶病毒科新病毒的鉴定[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152.

[4]李书鹏,邱德文. 蛋白激发子Hrip1水稻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5.

[5]史发超,邱德文. 转蛋白激发子PeaT1提高水稻抗旱性[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6.

[6]王真真,韩强,訾倩,吕顺,邱德文,曾洪梅. 稻瘟菌激发子MoHrip1和MoHrip2在水稻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7.

[7]张易,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邱德文. 蛋白激发子MoHrip1与水稻细胞的互作位点[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9.

[8]刘孟洁,邱德文. 转蛋白质激发子PevD1基因提高拟南芥的抗病性并促进生长发育[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461.

[9]吴之琳,吴洁,王倩,杨利敏,张钰,檀根甲,邱德文,田世平,李淼. 纳米壳聚糖对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C] .2014年(首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ASTF2014)论文摘要集. 2014:113.

[10]伍文宪,邱德文,张蕾,黄小琴,刘勇. 蛋白激发子Hrip1结构解析及其互作蛋白的研究[C] .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520.

[11]王颢潜,杨秀芬,邱德文.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激发子的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414.

[12]张易,张云华,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杨秀芬. 腐生营养型灰葡萄孢菌蛋白激发子的纯化及功能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148.

[13]刘孟洁,邱德文. 蛋白质效应子MoHrip2互作蛋白筛选研究进展[C]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492.

[14]王倩,吴之琳,张钰,杨利敏,邱德文,田世平,李淼,檀根甲. 纳米硅对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初步研究[C] .安徽省昆虫学会、安徽省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207-215.

[15]张才智,刘新奇,邱德文,曾洪梅. 稻瘟菌蛋白激发子MoHrip1结构与功能的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638.

[16]孟繁露,邱德文,杨秀芬. 蛋白激发子PeaT1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536.

[17]陈铭佳,曾洪梅,邱德文. 一种新型稻瘟菌蛋白激发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C]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694.

[18]王倩,吴之琳,张钰,邱德文,田世平,李淼,檀根甲. 纳米硅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作用研究[C]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910.

[19]李淼,王倩,徐大伟,田世平,邱德文,檀根甲. 酵母拮抗菌对苹果采后轮纹病的抑制效果研究[C] .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2010:902.

[20]李淼,王倩,徐大伟,田世平,邱德文,檀根甲. 拮抗酵母菌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677.

[21]张薇,杨秀芬,邱德文. 植物激活蛋白PeaT1诱导烟草系统抗病性及信号传导主要途径的研究[C]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2009:1006.

[22]李淼,邱德文,檀根甲,徐大伟,徐丽. 不同硅化物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抑制作用研究[C]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2009:1017.

[23]曾洪梅,刘华,杨秀芬,袁京京,杨怀文,邱德文. 格式斯氏线虫抗昆虫免疫蛋白的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635.

[24]李淼,邱德文,檀根甲,徐大伟,徐丽. 硅处理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543.

[25]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张雨良,尹富仕,杨怀文. 嗜线虫致病杆菌昆虫拒食蛋白的研究[C] .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8:260.

[26]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袁京京,杨怀文. 糖基化激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功能[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495.

[27]曾洪梅,魏明敏,邱德文,杨秀芬,袁京京,杨怀文. 嗜线虫致病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C]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 2008:42-43.

[28]杨秀芬,邱德文,赵明智. 一种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激活蛋白的纯化及克隆基因的表达[C] .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917.

[29]滕立平,高茹媛,徐文静,邱德文,杨信东,李启云. 激活蛋白在提高番茄对早疫病抗病性的初步研究[C] .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890.

[30]张志刚,官春云,邱德文,梅正鼎,刘开智. 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对棉株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C] .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 2007:329-332.

[31]徐锋,邱德文. 稻瘟菌激活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解析[C] .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6:51.

[32]邱德文. 蛋白质农药研究与产业化进展[C] .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 2006:35-39.

[33]肖罗,杨秀芬,邱德文,戴良英,杨怀文,刘峥,袁京京. 致病杆菌CB43菌株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C] .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 2006:224-227.

[34]孙柏欣,邱德文,纪明山,刘峥. 植物蛋白激发子研究进展[C]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2005:304-309.

[35]易有金,尹华群,罗宽,邱德文. 激活蛋白菌株培养条件研究[C] .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 2004:146-152.

[36]邱德文,杨秀芬,刘峥,刘晓,于耀平. 植物激活蛋白对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C] .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 2004:339-343.

[37]安坤,邓春生,生举正,鲍晓明,邱德文. 布氏白僵菌降解昆虫体壁蛋白酶基因Pr1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C] .山东微生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04:228-237.

[38]向梅春,刘杏忠,肖启明,邱德文. 真菌提取物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的初步研究[C] .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301-306.

报纸文章:

1认识植物疫苗“阿泰灵” 贾秀领; 张经廷; 马贞玉; 崔永增; 邱德文; 李新; 陈昶 河北科技报 2016-08-16

发明专利:

[1]邱德文. 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植物免疫蛋白生产工艺[P]. CN115247195A,2022-10-28.

[2]邱德文,彭智超,马培华. 组合水溶肥及制备方法[P]. CN113603535B,2022-09-13.

[3]符江华,彭智超,邱德文. 带有刮壁装置的喷雾干燥塔[P]. CN217119348U,2022-08-05.

[4]符江华,彭智超,邱德文. 带有空气分布器的发酵装置[P]. CN217127402U,2022-08-05.

[5]程远岭,邱德文,彭智超. 微生物菌剂发酵装置[P]. CN216550381U,2022-05-17.

[6]符江华,邱德文,彭智超. 真菌孢子接种针[P]. CN216550419U,2022-05-17.

[7]邱德文,彭智超,王世豪,程远岭. 链壶菌诱抗蛋白质LiiP1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 CN113647516A,2021-11-16.

[8]邱德文,彭智超,马培华. 组合水溶肥及制备方法[P]. CN113603535A,2021-11-05.

[9]邱德文,符江华,彭智超. 一种极细链格孢PeaT1植物免疫蛋白可溶性粉剂的制备工艺[P]. CN110122482B,2021-09-10.

[10]邱德文,古拉姆候赛因贾托,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蛋白激发子PeBL2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 CN109180790B,2020-10-02.

[11]邱德文,杨远坤,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 大丽轮枝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PEL1及其应用[P]. CN108314714B,2020-08-04.

[12]曾洪梅,庄慧千,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禾谷镰刀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FgHrip1及其应用[P]. CN109305996B,2020-07-31.

[13]郭立华,李鹏飞,王双超,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李广悦,袁京京,任杰. 一种禾谷镰刀菌单链环状DNA病毒FgGMTV1/HB58及其应用[P]. CN109666655B,2020-07-28.

[14]郭立华,李鹏飞,王双超,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李广悦,袁京京,任杰. 一种禾谷镰刀菌单链环状DNA病毒FgGMTV1/HB58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P]. CN109810997B,2020-07-28.

[15]邱德文.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P]. CN106857141B,2020-06-16.

[16]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张易. 大丽轮枝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及其应用[P]. CN106831965B,2020-06-09.

[17]邱德文,杨远坤,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灰霉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BcXyl1及其应用[P]. CN109134629B,2020-06-09.

[18]邱德文,阿卜杜勒巴斯特,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蛋白激发子PeBA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9221128B,2020-01-14.

[19]邱德文,李琳,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李广悦,王双超. 蛋白质激发子PeaT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8522508B,2020-01-14.

[20]邱德文,李琳,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李广悦,王双超. 蛋白激发子Hrip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8575998B,2020-01-14.

[21]邱德文,符江华,彭智超. 一种生物源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5360284B,2019-09-17.

[22]邱德文,符江华,彭智超. 一种极细链格孢PeaT1植物免疫蛋白可溶性粉剂的制备工艺[P]. CN110122482A,2019-08-16.

[23]郭立华,李鹏飞,王双超,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李广悦,袁京京,任杰. 一种禾谷镰刀菌单链环状DNA病毒FgGMTV1/HB58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P]. CN109810997A,2019-05-28.

[24]郭立华,李鹏飞,王双超,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李广悦,袁京京,任杰. 一种禾谷镰刀菌单链环状DNA病毒FgGMTV1/HB58及其应用[P]. CN109666655A,2019-04-23.

[25]曾洪梅,庄慧千,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禾谷镰刀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FgHrip1及其应用[P]. CN109305996A,2019-02-05.

[26]邱德文,阿卜杜勒巴斯特,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蛋白激发子PeBA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9221128A,2019-01-18.

[27]邱德文,古拉姆候赛因贾托,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蛋白激发子PeBL2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 CN109180790A,2019-01-11.

[28]邱德文,杨远坤,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李广悦,袁京京,王双超. 灰霉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BcXyl1及其应用[P]. CN109134629A,2019-01-04.

[29]邱德文,李琳,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李广悦,王双超. 蛋白激发子Hrip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8575998A,2018-09-28.

[30]邱德文,李琳,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李广悦,王双超. 蛋白质激发子PeaT1在诱导农作物抗蚜中的应用[P]. CN108522508A,2018-09-14.

[31]邱德文,杨远坤,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 大丽轮枝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PEL1及其应用[P]. CN108314714A,2018-07-24.

[32]张云华,徐万涛,张雄鹏,李鹏,邱德文,杨秀芬. 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4738094B,2017-11-24.

[33]邱德文,符江华. 一种用于防控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蛋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 CN104604946B,2017-10-13.

[34]邱德文.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P]. CN106857141A,2017-06-20.

[35]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张易. 大丽轮枝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及其应用[P]. CN106831965A,2017-06-13.

[36]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章海龙,李鹏飞. 一种禾谷镰刀菌低毒病毒FgHV2/JS16及其应用[P]. CN104651319B,2017-05-24.

[37]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王颢潜.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激发子PeBL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 CN104151404B,2016-10-05.

[38]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王真真,韩强. 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在提高和改善植物的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 CN105861540A,2016-08-17.

[39]邱德文,符江华,彭智超. 一种生物源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5360284A,2016-03-02.

[40]邱德文,杨秀芬,张云华,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 灰葡萄孢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BcGS1及其应用[P]. CN103923194B,2016-01-06.

[41]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赵成金.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NAi多价靶基因序列及应用[P]. CN103820442B,2015-10-21.

[42]张云华,徐万涛,张雄鹏,李鹏,邱德文,杨秀芬. 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4738094A,2015-07-01.

[43]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章海龙,李鹏飞. 一种禾谷镰刀菌低毒病毒FgHV2/JS16及其应用[P]. CN104651319A,2015-05-27.

[44]邱德文,符江华. 一种用于防控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蛋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 CN104604946A,2015-05-13.

[45]邱德文,刘峥,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彭学聪. 蛋白质激发子Hrip1在提高和改善植物的耐盐和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 CN103145816B,2014-12-24.

[46]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王颢潜.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激发子PeBL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 CN104151404A,2014-11-19.

[47]邱德文,杨秀芬,张云华,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 灰葡萄孢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BcGS1及其应用[P]. CN103923194A,2014-07-16.

[48]郭立华,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赵成金.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NAi多价靶基因序列及应用[P]. CN103820442A,2014-05-28.

[49]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王炳楠. 大丽轮枝菌分离的蛋白质多核苷酸及其应用[P]. CN102558320B,2014-03-26.

[50]王勇,邱德文,王万立,杨秀芬,刘春艳,曾红梅,郝永娟,霍建飞,刘晓琳. 一种利用真菌激活蛋白提高木霉菌剂生物防病活性的技术[P]. CN102648713B,2014-03-05.

[51]邱德文. 牛粪干粉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2515897B,2013-12-04.

[52]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刘峥,袁京京,陈铭佳. 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稻瘟菌分离蛋白质及其基因、应用[P]. CN102675434B,2013-11-20.

[53]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陈铭佳. 一种稻瘟菌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 CN103304647A,2013-09-18.

[54]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应用[P]. CN102687730B,2013-08-28.

[55]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刘峥,袁京京,肖尧. 致病杆菌抗菌肽及其在抑制病原真菌和细菌生长中的应用[P]. CN102351949B,2013-07-31.

[56]邱德文,刘峥,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彭学聪. 蛋白质激发子Hrip1在提高和改善植物的耐盐和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 CN103145816A,2013-06-12.

[57]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马赫什·萨克哈莱姆·库勒. 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及其基因、应用[P]. CN102241752B,2013-05-01.

[58]邱德文,郭立华,曾洪梅,杨秀芬,袁京京,赵璟. 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及其在抑制病原真菌和细菌生长中的应用[P]. CN102786581A,2012-11-21.

[59]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应用[P]. CN102687730A,2012-09-26.

[60]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刘峥,袁京京,陈铭佳. 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稻瘟菌分离蛋白质及其基因、应用[P]. CN102675434A,2012-09-19.

[61]曾洪梅,邱德文,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徐大伟,尹富仕,张雨良,熊叶辉. 一种利用RNAi培育抗棉铃虫植物的方法[P]. CN102653761A,2012-09-05.

[62]王勇,邱德文,王万立,杨秀芬,刘春艳,曾红梅,郝永娟,霍建飞,刘晓琳. 一种利用真菌激活蛋白提高木霉菌剂生物防病活性的技术[P]. CN102648713A,2012-08-29.

[63]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王炳楠. 大丽轮枝菌分离的蛋白质多核苷酸及其应用[P]. CN102558320A,2012-07-11.

[64]邱德文. 牛粪干粉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CN102515897A,2012-06-27.

[65]杨秀芬,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刘峥,袁京京,肖尧. 致病杆菌抗菌肽及其在抑制病原真菌和细菌生长中的应用[P]. CN102351949A,2012-02-15.

[66]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马赫什·萨克哈莱姆·库勒. 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及其基因、应用[P]. CN102241752A,2011-11-16.

[67]邱德文,杨怀文,杨秀芬,曾洪梅,张雨良,袁京京,毛建军,尹富仕. 嗜线虫致病杆菌拒食蛋白质及其基因序列和该拒食蛋白及其基因的用途[P]. CN101638434B,2011-09-07.

[68]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杨怀文,刘华,袁京京,姚庆,张雨良. 一种抗昆虫血细胞免疫的蛋白及基因序列[P]. CN101818153B,2011-07-20.

[69]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杨怀文,刘华,袁京京,姚庆,张雨良. 一种抗昆虫血细胞免疫的蛋白及基因序列[P]. CN101818153A,2010-09-01.

[70]邱德文,刘峥,杨秀芬,龙承祖,赵明治,张宁,董健伸,李承雷,袁京京. 一种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P]. CN101153057B,2010-05-19.

[71]邱德文,杨怀文,杨秀芬,曾洪梅,张雨良,袁京京,毛建军,尹富仕. 嗜线虫致病杆菌拒食蛋白质及其基因序列和该拒食蛋白及其基因的用途[P]. CN101638434,2010-02-03.

[72]邱德文,姚庆,杨怀文,杨秀芬,袁京京,曾洪梅,刘华,张雨良. 一种抗昆虫血细胞免疫的线虫表皮蛋白及基因序列[P]. CN101386849,2009-03-18.

[73]邱德文,刘峥,杨秀芬,龙承祖,赵明治,张宁,董健伸,李承雷,袁京京. 一种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P]. CN101153057,2008-04-02.

[74]邱德文,曾洪梅,杨秀芬,刘峥,张宁,董健伸,赵明治,刘文平,袁京京. 一种诱导植物抗病促生的抑制素蛋白及基因序列[P]. CN101148675,2008-03-26.

[75]邱德文,刘峥,杨秀芬,徐锋,袁京京.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蛋白的应用[P]. CN1305374C,2007-03-21.

[76]邱德文,刘峥,杨秀芬,徐锋,袁京京. 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蛋白及其人工合成基因[P]. CN1687120,2005-10-26.

荣誉奖励: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1. 201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 201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3. 2009年获北京发明协会颁发的“爱国者杯”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

4. 2008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 2002年入选中国农科院药物微生物工程学一级岗位杰出人才。

6. 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

7. 2007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8.2013年获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

9.中国专利优秀奖。

10.产学研一等奖。

11.杰出科技创新奖。

12.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媒体报道一:


 
一颗纯净的心,让自主创制生物农药走向世界
——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 邱德文

“他有着一颗纯净的心:无我、利他、不计较、不埋怨。他只是想专心的去做一件事情,携带着正能量,在困难面前,他总觉得还有希望,总觉得还要努力。对于要做的事情,他觉得努力过不后悔就好,不要计较太多得失。”

2015年,一个刚刚获得登记并由中国自主创制的蛋白质生物农药单品国内年销售额达7000万元,轰动了整个农药行业;2016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与美国爱利思达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签署了该单品的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生物农药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个产品便是由农科院植保所研发的蛋白质生物农药-阿泰灵,而这个产品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便是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近日,我们专访了他,了解他与蛋白质生物农药背后的故事与经历。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博弈”

无论是生物农药还是化学农药,行业都存有很多的是非争议。有人将化学农药妖魔化,有人看淡唱衰生物农药。

邱德文副所长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化学农药理应与生物农药进行有机的结合,化学农药必不可少,而农药零增长需要生物农药来助力和推动。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化学农药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在病虫草害防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才会形成这么一个诺大的市场。

“化学农药本身的应用非常方便,但不科学是目前化学农药应用最大的问题。”邱德文介绍。由于农民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渠道有限,所以久而久之,农民就形成了很多不好的打药习惯,也缺乏预防意识,这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低,大量浪费并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

国家提倡农药零增长,实质上并不是要强制地减少农药的用量。而是说让农民把不正确、不正常的农药应用减掉,宣传正确科学的施药方式,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国家鼓励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的发展,来降低农药对农业种植环境的破坏,并确保农产品安全,提高粮食品质。所以,所谓零增长,一定是有减有增的,在提高对化学农药的利用效率的同时,对生物农药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此外,生物农药在市场上的推广并不顺利,最重要的还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和施药习惯,另外就是大家对农药好坏的评价标准不同。大家喜欢眼见为实,化学农药优势就是见效快,打药方便,所以大家用生物农药的时候也会用化学农药的标准来评价生物农药的好坏,有些不科学。

生物农药对作物本身增产的效果、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层面是非常有优势的。化学农药在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生物农药则需要提前施药,预防为主。我们不能用化学农药的长处来比生物农药的短处,各自有各自的优势,要合理利用。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全球的商业社会,生物农药厂家与渠道平台都需要靠利润来生存,在市场没有接受生物农药前,大家需要共同努力,把生物农药市场培育起来。国外生物农药的发展,是一些有科学远见的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植保应用体系来推动的,国家首先要在补贴上给予生物农药更多支持。这样生物农药才会更快地走向市场。

在笔者看来,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之间似乎存在着博弈,但事实上应该是完美有机的融合。生物农药走向市场需要改变市场和用户对生物农药的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经得起市场考验、效果极佳、质量过硬的生物农药产品。幸运的是,由邱德文带领的农科院植保所研发团队成功创制出了全球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鼓舞和推动了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

漫长的蛋白质生物农药创制之路

“我之所以朝着生物农药的方向奋斗,进行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是因为我觉得它是有前景的,我希望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来改变眼下的植保方式。”

新植保领域的开创与艰难的登记历程

邱德文,中国蛋白质生物农药首席科学家。

1981年,邱德文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9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以来,先后在美国Cornell大学和EDEN生物科学公司从事原核细菌蛋白质Harpin和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理的研究,并获得5项美国专利,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

“我之所以朝着生物农药的方向奋斗,进行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是因为我觉得它是有前景的,我希望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来改变眼下的植保方式。”邱德文告诉记者。

2001年,在美国做蛋白质研究的邱德文发现,蛋白质生物农药在植物上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它不是通过把病虫杀掉杀死的办法,而是通过提升作物的免疫能力来防止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谈不上什么爱国或者情怀,当时邱德文就是简单地想把蛋白质生物农药这个东西放在国内来做,于是邱德文就回国了。

“我是个应用科学研究者,所以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不是为了发表论文和着作来做研究,我不是为了做项目,而是为了市场应用。”邱德文所带领的植保所科研组一开始就把蛋白质生物农药的研究定位到市场,把办公室、实验室、试验田与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做市场,其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当一个新事物还没有被大家认可时,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

在前期,产品总是很难被企业和市场所接受,邱德文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薪酬及多年的研究收入投入到市场调研中去。

遇到了很多困难,面对了很多的质疑(这里我们暂且把那些困难和质疑省略),但邱德文和他带领的团队坚持下来了。

邱德文通过极细链格孢发酵,提取其具有生物活性的稳定植物免疫诱抗蛋白,这种蛋白在接触到植物表面后,可以与植物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增强,激活植物抗性系统释放抗性因子,提高植物抗病防虫能力,从而抵抗病原菌的侵入和发展,减轻和防止病害的发生。

依托此项技术,邱德文研究员团队先后获得了“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蛋白质及其基因、应用”等20多项专利技术。而邱德文团队所创制的蛋白质生物农药代表产品便是阿泰灵,这个产品前后登记经历了八个年头。

因为是新药、新的世界首创的技术,如何跟市场对接?生物农药处在一个空白对照期,这让蛋白质生物农药阿泰灵的登记面临很多的市场挑战。我国此前也没有进行针对植物健康疫苗登记的先例,即使如此,在经过8年的登记技术准备后,依托阿泰灵对病毒病的突出防治效果,终于在2014年2月18日获得了针对番茄和烟草病毒病的农药登记证。随后,即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投入生产。

阿泰灵,标签是全球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邱德文跟记者解释,阿泰灵其实功能很全,对很多细菌、真菌性病害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将其定位是抗病毒,是因为别的农药产品难以防治病毒病,与阿泰灵难以比拟,通过抗病毒病的定位,可以让市场更快更好的认识与接受阿泰灵。阿泰灵是一个植物健康疫苗,在现行的登记制度下,马上会取得针对多种作物,多种细菌、真菌等病害的登记。

轰动农药行业,成功走向世界

“2015年,阿泰灵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厂的单品销售额达到七千万,今年单品过亿没有问题,而且其价格高,撑起了高端产品的市场。2016年2月,阿泰灵作为自主创制农药走出了国门,这极大地鼓舞了生物农药界,同时也让化学农药的研究者对生物农药刮目相看。”

在国内,一个农药单品年销售额能过千万就说明这个产品非常不错,能过亿元,那便可以称为市场神话。阿泰灵作为一个生物农药单品在第一年销售额达7000万,这让农药圈里的人难以想象。

2016年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美国爱利思达生命科学有限公司(Arysta LifeScience,以下简称爱利思达)签署了阿泰灵的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也是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生物农药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

邱德文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与国际农资巨头的合作,来尽快推动国内自主研发的生物农药走向全球市场,与爱利思达合作是因为在产品技术和应用理念上是想通的,也有其他国际农化巨头想寻求合作,但他们在植物诱导免疫上的理念存在差异。”3月9日,爱利思达在其官网正式宣布了双方合作的消息,并称协议的签订“进一步补充了在生物防治产品方面的投资增长需求,有助于为海外种植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

事实上,正是阿泰灵短时间内在国内市场上的突出应用,引起了爱利思达的关注。邱德文介绍,2015年3月,爱利思达派出了第一批专家到中国考察,同年5月和8月,第二批和第三批专家又再次来到中国。同时,阿泰灵的试用与试验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14年,通过法国圣马洛实验室全方位、多批次的样品分析检验、室内生物测定以及在美洲、非洲、亚洲等8个国家开展的35项试验结果表明:“阿泰灵”能有效提高植物免疫力,控制病害发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且安全环保无残留。(相关资料来自《中国科学报》)

阿泰灵的技术含量和在中国市场出众的销售成绩,也让本就对其颇感兴趣的爱利思达更加的坚定和放心。

2015年8月,爱利思达经过几轮严格的分析评估,开始就阿泰灵海外独家代理与植保所进行谈判。由于外企巨头的严谨性,在谈判过程每一步,植保所都出具了对方要求的各项材料,在各个环节都达到了对方要求的标准。

在2016年2月22日,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邱德文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谈的不仅是价格,更多的是产品的概念、质量和意义。”北京中保绿农集团总经理陈昶表示,这么多年,真正让国际上的大公司花钱来买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阿泰灵在农药行业是第一次。

多年以来,生物农药在国内一直叫好不叫座,很多生物农药企业也是举步维艰,深陷泥潭。阿泰灵的出众表现,给生物农药行业巨大的鼓舞,至少证明了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

谈及对国内生物农药企业的建议,邱德文说,国内还是有不少家生物农药做的不错的企业,但是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把产品做的更专业,然后找到自己的亮点优势,团结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市场,不能顾着眼前的利益,然后自生自灭。另外,要寻求与国际生物农药大公司的合作,中国有很多新的技术和产品,是国际企业感兴趣的,要想办法让对方充分的了解和信任,做好做实最基础的产品技术应用,寻求更好的合作机会。

成功的背后是舍与得的智慧

“不计结果,努力做事。我想应该是没有生存上的困难,一种无功利的努力与自我坚持,懂得舍得,这是蛋白质生物农药能够成功创制出来的最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您能够长达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为什么您带领的团队能够成功创制出蛋白质生物农药阿泰灵?”笔者问邱德文研究员。

“很多困难我都遇上了,但好在我是在国家单位,有稳定的薪酬,不存在太多的生存问题,如果我在一家农化企业任职,这个事情就很难说了。”邱德文说,“我没有带着太多的目的,比如说要赚多少钱,要做出多大的成就,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有前景,应该能够做出来,研发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因为每次都有进步和信念,我可以看到新的希望,我努力我不后悔,我没想到自己会成功,没想到这么多,大家都不会想得到什么,只是想到科研的意义。”

一些农药企业可能喜欢追求短期的利润,大的公司一般不会花数年的时间研发一个产品还不盈利,投入不多的话,很多研究就自生自灭,小公司则没有资金实力,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坚定的支持,那么很多的产品创新是可以实现的。

在前期,生物农药总是很难被人接受。所以在产品的市场推广上,邱德文有一种不计较,不埋怨的态度,只要谁支持这个产品,在任何阶段,只要理念相通,邱德文都会选择与其合作。“跟我合作的人,没有一个跟我闹僵的,没有一个是不愉快的,因为我是抱着和谐的因素,并没有考虑太多个人的利在里边,只想把这件事做好。”邱德文说。此外,正是由于邱德文一开始就把产品定位于市场,所以关于生产、工艺以及营销的东西,他都学会了。这也是阿泰灵能够迅速走向市场的一个因素。真正的科学家应该走向市场。

“无我、利他、正念”的精神,是我们对邱德文的评价。直到今天,尽管蛋白质生物农药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但是邱德文并没有从中获取什么金钱上的利益,他认为阿泰灵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走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有一些新的动力和正能量在支持着我,一直告诉自己还有希望,总觉得还得努力。包括考大学的时候,没想过非要考一个多好的大学,努力不后悔就好了。舍得之间,先做好就好了。”邱德文说。

在遭到质疑的时候,我会去听取别人的建议,但不计较别人的话,听取建议是为了做得更好,而不是改变自己的初衷,坚持做自己就好。

与我们一起前来的诺农(北京)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正这样评价邱德文:“真正的大家,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不计后果,努力做事,邱德文就是这样,有毅力、有兴趣、有专长,同时又不脱离市场的应用科研领域的科学家,他有着很大的胸怀和视野,懂得舍得的智慧。

谈及未来,邱德文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立足于蛋白诱导免疫,继续做好研发。除此之外,邱德文的一个重点是要攻克世界级难题——柑橘黄龙病,路还有很长,但努力做就好了。

来源: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6-04-23

媒体报道二:

新型生物农药 助力病虫害绿色防控
邱德文在辽宁丹东芦苇示范现场查看植株情况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农药使用国,我国化学农药的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且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反而逐年增加。曾有人指出,我国化学农药实际使用率仅为30%,剩下70%的化学农药都流失到了环境中,由此带来的环境生态危害可想而知。  

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威胁着公共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这将会对化学农药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生物农药因此开始跃入大众视线。这种利用生物活体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因对环境和作物影响较小,被认为是维护农业环境生态平衡的理想制剂。  

防控方式可以更环保   

2014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称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研究员研制的植物免疫生物蛋白诱抗剂—阿泰灵,成功通过农药登记,并由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正式投入市场。  

经过2年多的示范推广,目前阿泰灵应用面积已达近千万亩次。试验数据显示,该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5%,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68%,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效果为75%。  

作为全球首个植物免疫蛋白农药,阿泰灵凭借自身独特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吸引了各界的关注。在2015年12月12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因在蛋白质药物工程、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阿泰灵相关研究成果斩获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这意味着,阿泰灵的创新性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肯定。  

不仅如此,消费者对阿泰灵的评价也很高——“有效果,没有继续恶化。”“不错,大的菌块很快变软掉落了。”“第二次买,一如既往地好用。”在阿泰灵网络销售平台上,许多用户已经不是第一次购买阿泰灵。究竟是怎样的神奇疗效,让阿泰灵得以迅速打开市场呢?  

据了解,在水稻黑条萎缩病防治实验中,喷施阿泰灵12天后,原本矮化、僵化的植株,根部又重新恢复生长;在番茄黄化曲叶病防治实验中,原本褪绿发黄、生长停滞的植株,施用阿泰灵7天后,病毒不再蔓延,新发叶片生长正常;在玉米矮缩病防治实验中,连续两次施用阿泰灵后,原本茎秆变粗、生长停止的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在烟草花叶病毒防治实验中,施用阿泰灵7天后,新发叶片正常,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邱德文指导学生   

邱德文对这个自己耗时13年的成果,充满了信心。他介绍说:“阿泰灵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抑制病毒基因表达,控制病毒繁殖,并通过细胞活化作用,修复受损植株,促根壮苗。在此过程中,它还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表达,使植物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PR蛋白等,诱导植物发挥多重防御反应,提高自身免疫力,实现抗虫抗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病毒的功能之外,阿泰灵还能够促进光合代谢调控和叶绿素的形成,以及根系的生长,有效改善作物品质,使产量提高10%以上。邱德文表示,阿泰灵对番茄晚疫病、稻瘟病、大白菜软腐病等细菌、真菌性病害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  

“一般农药采取的是比较‘野蛮的灭杀’方式,这种方式除了消灭了病虫害,有时也可能对植物本身造成伤害。而阿泰灵则是通过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改善植物健康状况,增强植物抵抗力,从而抵御病虫害。”邱德文说,阿泰灵的做法更“温和”,也更绿色环保,这也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最本质的不同。  

据悉,阿泰灵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利产品。作为新型生物农药,它具有成分唯一、市场竞争品少、绿色环保、无抗性等优势。截至目前,阿泰灵已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邱德文“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评价其用蛋白质治疗植物病虫害是农药行业的绿色革命。


邱德文(左)与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昶在技术交流会现场   

植物也可以有免疫   

研制阿泰灵的过程中,邱德文遭遇过种种不怀好意的揣测,但他从没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更没想过放弃。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谈及自己用13年孕育的这项成果,邱德文认为,阿泰灵不仅改变了传统农药的使用观念和用法,更为重要的是,它向大众传递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植物免疫诱抗剂,也可称作植物疫苗。  

这是继人疫苗、动物疫苗之后,疫苗工程技术出现的新事物,是在揭示植物—病虫害—生物农药三者关系理论基础上科学控制病虫害的新实践,也是当前国际生物农药创新创制热门研究领域。业界普遍认为,植物疫苗无毒、无残留、性能稳定、便于规模化生产、操作简便,它的出现将会为生物农药的创新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  

2002年,邱德文回国。在此之前,他在美国从事了长达8年的植物抗性蛋白相关研究。此番回来,他希望借助“863”计划“新型多功能农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研究的机会,尝试新的思路,研制一种诱导免疫的农药。  

彼时,植物疫苗的概念才刚刚兴起,人们对这个新鲜的概念,了解得并不多。大多数人对免疫的认识还停留在人体身上,还不太确定植物身上是否也存在免疫系统。  

事实上,早在2002年,Nature杂志就曾报道指出,植物本身存在有效的保护机制,可帮助植物抵抗细菌及霉菌的侵染。200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植物免疫系统的概念。到了2007年,德国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发文称:“自然界中的植物具有特殊的可以识别细菌、病毒和霉菌等微生物入侵的免疫传感器。”同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研究所确定了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的关键信号——水杨酸甲脂。  邱德文认为,植物虽然没有血液,但却有维管束、导管等结构,并通过这些结构吸收水分和养分,这其实就是循环系统。他相信,植物体内存在抗性物质,只是处于失活状态,需要外部因素的诱导和干预才能发挥效果。  

为了寻找激活植物体内的免疫成分,邱德文带领团队筛选了弱致病性病原真菌,从中获得能高效提高植物免疫的极细链格孢菌株,并分离出了纯化高活性热稳定蛋白,继而通过高效蛋白生产加工工艺,添加增效因子氨基寡糖素,最终成功配制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也就是阿泰灵。  

相比研究过程的艰辛,邱德文更看重研究成果是否符合时代需求。令他欣慰的是,从目前各方反馈看,阿泰灵不仅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以及“增产增质”的功效,而且市场推广、销量、效果等指标均远远超出预期。下一步,邱德文和团队计划将阿泰灵出口到国外,走入更大的市场。  

与此同时,他也在尝试将阿泰灵用于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初步治疗效果达到了60%—70%,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尽管依然有人不看好,但邱德文说:“现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方法能够防治黄龙病,我希望能够攻破这个难题,改变现在的局面。”   

没有替代只有协同发展   

除了具有重要的的学术价值,植物疫苗更能服务农业生产,为保障全民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那么,未来,生物农药是否会替代化学农药?  

对于这个问题,邱德文给出了否定答案。“当前化学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并不是化学农药本身造成的。事实上,在相关标准规定的剂量下,化学农药产生的影响是可控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们为了疗效而不断加大用量,甚至滥用农药。长此以往,才给生态、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各种隐患。”   

“我们不提谁取代谁,化学农药是应急措施,生物农药是预防措施,我们倡导的是两者互相配合,通过科学管理和应用,协同发展。”邱德文说,“就像人需要接种疫苗,预防生病。但如果真的生了病,也是需要吃药治疗的,植物也是这个道理。”   

以阿泰灵为例,它追求的理念不是“灭杀”,而是通过诱导免疫,提高植物本身免疫力。如同邱德文所说,人接种了疫苗,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减少打针吃药的次数。同理,植株健康了,既能降低植物生病的几率,也能大大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这就是植物免疫诱抗剂区别于化学农药的最大不同。  

但尴尬的是,纵观国内市场,目前仍是化学农药占主导,像阿泰灵这样的生物农药,实际的市场份额仅有10%左右。  

邱德文认为,一方面,过去我国土地资源有限,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量,为了满足人口需求,不惜使用较多化学农药抗击病虫害以保证产量。直到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需求得以满足时,人们才开始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意识到生物农药的环保优势。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农药的登记需要一段过程,而且它的推广也是循序渐进的,先要逐步试点,才会大面积铺开。“这毕竟是一个新型农药,很多人都在观望和等待。但从现在阿泰灵每年15%的增长率来看,我相信生物农药的普及也会很快。”邱德文说。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生物农药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是保证生物农药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农药的未来是光明的。  

邱德文建议:“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大公司的经验,整合目前中小型生物农药企业,形成凝聚力量和规模,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助推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他同时还表示:“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利用好各项政策和条件支撑研究。同时,要摆正心态,用整体目光看待生物农药发展事业,不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另外,要用找‘对象’的目光寻找正确合作伙伴,保证生物农药产业化健康发展。”   

传统生物农药采取的是以菌治菌,以虫治虫的方式,借助食物链的制衡来达到防治效果,更加接近原始状态。在邱德文看来,农业生产毕竟与自然状态有所差别,要满足生产需要,生物农药在起效时间上则必须更快一些。怎么提升起效速度,这是未来生物农药研制的发力点。“品种可以更多,技术可以更先进,诱导方式可以更多元化,打破当前局限,满足不同农业需求,这都是生物农药的创新点。”   

回归自然最好   

2015年3月20日上午,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业、口岸及标准等方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明确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村污染治理目标。其中的“两减”即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  

另一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与生物农药奉行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种种信息都让邱德文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邱德文有个大胆的建议,希望可以和原来的农药企业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实现联合发展。他认为,“两减”计划和“零增长”行动方案实施之后,农药企业的产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生产或许达不到饱和。如果这些企业愿意分享一部分资源给生物农药,将会极大地提高生物农药的生产水平。  

当然,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邱德文表示,可以效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国家主导,通过一系列激励手段和措施,鼓励有资质的大型企业,收购生物农药企业,实现资源的分享和整合,为生物农药的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他同时也强调,各企业自身也要保持诚信,应当把国家给予的奖励和  扶持,留给真正有需要的生物农药企业。  

作为一种新型农药,生物农药未来会遇到什么挑战,不可预知。邱德文认为,生物多样性、食物链保护、回归生态层面等将会是生物农药的研究热点。  

采访最后,这位愿意为生物农药耗费13年时间的研究员说:“如果可以,我更希望连生物农药都不需要。最好的状态,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尽量让生物通过自然的食物链控制,达到更加平衡、生态的状态,实现健康生长,使我们回归自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样就很好!”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

媒体报道三:

 

殷殷赤子情 拳拳报国心

——记植物病毒和农药生物学专家邱德文博士

告别了眼含热泪的妻儿,放弃了每年数万美金的稳定收入,离开了生活近8年的美利坚合众国,他毅然地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当他怀揣着“2001年度(美国)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励证书和7项专利证书以及一项绿色环保产品技术,从院长手中接过“中国农科院一级科研岗位”聘书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报效祖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就是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邱德文博士。

一、无悔的选择  

中国的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翻开历史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无数志士仁人,为探求振兴中华民族之路,前赴后继。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开国领袖毛泽东,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教育,使邱德文从小就立下了“要成就一番事业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他1977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从此就与农业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和199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先后获取了植物病毒学硕士和农药生物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南开大学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他远渡重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之后进入美国西雅图EDEN生物科技公司继续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近两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问题困扰着不少在美的华人。而此时的邱德文却有着被人羡慕不已的工作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他所从事的绿色环保产品研发,市场巨大,前景广阔,另外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及手中拥有的6个技术专利,受到EDEN公司格外器重,收入不菲。他妻子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从事艾滋病毒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条件优越,成功在即。回国工作将意味着放弃这一切,并且将面临着收入降低,孩子教育暂时无法适应等诸多实际问题。面对朋友和家人的劝说,邱德文说:“难道我们出国就为了在美国定居吗?我学成了难道不该为祖国服务吗?”凭着这股为国效力的执著追求,邱德文博士作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只身一人回到了祖国,留给大洋彼岸的却是妻子内心的苦涩和两个孩子对父亲绵绵不断的思念。

二、不凡的业绩  

邱德文博士刻苦钻研业务,学风严谨,孜孜以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在国内工作期间,就已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14篇。出国以后,由于他的勤奋和天赋,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卓有成就,共获得主要发明专利7项。已申报或正在申报多项国际专利,在国际专利所申报的有智利、泰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在美国植物病理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由于他的这一杰出贡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他2001年度“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奖,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特别是在过敏性反应蛋白和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研究中,他独创了一套蛋白质及克隆制品的生物活性评价体系和模式识别技术体系。利用这些独特的体系,从多种微生物真菌中如葡萄孢属、交链孢属、稻瘟菌、青霉菌、黄曲霉菌、纹枯病菌和赤霉菌等已筛选获得具有抗病防虫蛋白重要性状的微生物菌株。该项研究的技术创新点为发掘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蛋白质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崇高的境界  

邱德文博士2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名年轻的党员知识分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始终牢记入党时的誓言,时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常说:“一个人活着是要做事儿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做人。”在水稻所工作的三年间,他参与执行“丰收计划”,二上武陵山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在南开大学他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外,还担任了拥有180多名教职员工的元素所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国家药物筛选协作组主要组织者。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荣获南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邱德文博士1995年出国,1996年就担任了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做留学生工作。他和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始终保持紧密联系,在留学生当中宣传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帮助中国学生、学者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迎来送往,组织联欢,放映电影,受到了留美学生、学者的一致好评,为此当地报纸还作了专题报道。在美近8年,虽然远在异土他乡,但他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始终和祖国的脉搏共同跳动。当得知中国农科院从海内外招聘一级科研岗位人才的消息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即飞回祖国的怀抱,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回国后,他立即开展了筹建“环发所药物工程实验室”的工作。从写开题报告申请项目到实验室仪器的购置,从科研力量组织到为临时工租房安排住处等等,事必躬亲。人们说,他就活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  

邱德文博士虽是一名学术造诣颇深而且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但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待人诚恳、热情、和气,甚至融入人群你可能根本发现不了他,因为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只要走近他,你就会经常感受他人格的魅力和思想上迸发出的火花。他从学科发展的高度看问题,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把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聚拢在一起传授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他说:“所有人员的素质都提高了,学科发展才能有希望,事业才能成功。”“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是办不成大事的”。  

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崎岖的,前方的道路还很遥远。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面临新的形势,邱德文博士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向着新的科学高峰登攀,登攀……

注: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媒体报道四:

邱德文:坎坷中“寻觅”激活蛋白 

见到邱德文研究员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

整洁的白衬衫,衬着他那黝黑的面容和那闪烁智慧和活泼之光的眼睛,让你很难想象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很多人都认为我三十来岁,这或许是与我经常接触激活蛋白有关。”他半开玩笑说,“这种蛋白具有保健功能。”

随和的谈吐不仅透露出他的风趣,也透露出一个学者特有的儒雅。

作为原创性从多种病原真菌中筛选出6种高活性蛋白病原真菌的中国第一人,这位生物研究领域的著名教授,在采访中没有半点自豪,只有谈到他的研究成果激活蛋白时,邱德文的眉宇间才会闪现发自内心的自信。

“真菌源微生物激活蛋白能诱导和激活植物自身防卫和生长系统,诱导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邱德文说,“激活蛋白3%可湿性粉剂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效为40%—80%,提高作物产量10%—20%。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蛋白。”

这个发现开创了病虫害防治上的新理念。但这个发现却一路充满曲折与坎坷。

1995年,邱德文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一种植物过敏蛋白。在进行这种蛋白的抗病性检测时,细心的邱德文发现,这种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增加植物产量的作用。

“我刚提出来之后,很多人就反对,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研究认为这种蛋白只能引起植物过敏反应、导致植物细胞坏死。”邱德文说。

有位博士后甚至讥讽他:如果你的发现能得到证实的话,你就会成为一个大富翁。但邱德文坚信自己的观点。

他继续自己的观察,坚持每周向“老板”如实报告研究数据,这样,几个月之后,“老板”把所有有关研究数据材料汇集起来,以邱德文署名为第一作者申请了美国专利。

五年之后,有关研究促进了全世界第一个注册的分子蛋白生物农药的诞生,这个成果获得了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2001年度(美国)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奖”,后来这种蛋白被商业化开发成生物农药,现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而对于这个成就,邱德文并不满足。他说:“当时我认为,这种蛋白虽然是从细菌中提出来的,但过敏现象是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相信类似的蛋白在其它的生物体内也一定存在,这类蛋白还有可能存在于真菌、植物和动物中。”

抱着这种想法,他把自己的设想和理念告知给湖南、北京和广州的同学,经大量研究和科学实验,终于在几种真菌中找到了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植物激活蛋白。

这也是首次在国际上发现了由真菌产生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抗病增产蛋白。

现在,邱德文博士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着863计划“新型多功能生物农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

谈到激活蛋白的发展远景,他说:“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激活蛋白农药在食品安全方面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更加明显。它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程,突破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周绿树所环绕的几十亩田地,一大片辣椒正茁壮成长。

岳阳市华容县农技站站长李正刚赤着脚,欣喜地走在辣椒丛中,半弯着腰,乐滋滋地抚摸着一片片肥厚叶片。

他说:“喷施了激活蛋白的辣椒,叶片很宽大,挂果多,病毒病发生少,预计每亩增产1000斤以上,增幅达15%。”

激活蛋白,这个我们国家自己研制出的生物蛋白农药,正在实验基地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植物激活蛋白制剂,便于规模化生产,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易分解,是农业健康生产技术体系中一种新型环保生物制剂,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邱德文博士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通过诱导和激活植物代谢系统起作用

“激活蛋白是一种从真菌中提取的热稳定蛋白。”邱博士介绍说。

“它通过与植物表面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可诱导植物的信号传导,激活植物的一系列代谢调控反应,从而使植物对病虫害产生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增加作物产量。”

对于这类的蛋白作用机理,目前国际上认为:此类蛋白施用在植物上后,首先与植物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植物的受体蛋白在接受激活蛋白的信号传导后激活了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促进植物体内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合成,再经水杨酸或茉莉酸途径合成植保素以及其他与抗病相关的蛋白而达到抗病防虫作用。

“激活蛋白本身无毒,但可以通过诱导和激活植物的一系列代谢调控反应达到保护植物自身的目的。”邱博士说。

连续3年累计使用面积10万亩

用3%植物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000倍喷雾处理不同的瓜果蔬菜,经过对多种作物的不同发育期进行激活蛋白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蔬菜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产量,其中辣椒的果数、果重明显提高,增产效果达36.3%———58.5%。

2003年—2005年连续3年在湖南、浙江、辽宁用于烟草、白菜、辣椒、柑桔等作物,累计使用面积10万亩,对烟草花叶病、柑桔红蜘蛛以及白菜增产效果显著。

“其中,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诱导烟草抑制花叶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枯斑抑制率达70.18%。”邱博士介绍道。

植物激活蛋白能明显促进烟草生长,表现为株高,留叶数和叶面积增加,其中株高增长7.42%,中上部叶面积分别增加10.35%和14.8%。激活蛋白对烟草有较明显的影响,烟草的可溶性糖、还原性糖、蛋白质等含量增高,其化学物质含量符合优质烤烟质量标准。

在全国推广将产生巨大效益

“经测算,每生产15克制品(有效成分含量3%)成本约为1元,按售价2.5元/15克计,若年产100吨制品,企业可获利1000万元。”邱博士说。 <

据目前初步试验情况分析,此蛋白农药可减少农药施用量50%以上,同时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商品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我国南方为例,若全面推广此项技术,预计可增收2亿元以上,如在全国推广,并打入国际市场,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邱博士认为,该项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目前仅美国E鄄DEN生物科学公司生产由细菌产生的类似产品,作为农药在生产上应用,价格较高(每15克制剂约1美元)。   

“而我们这个产品生产成本很低,市场潜力很大。”他说,“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有利于节省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来源:科技日报

媒体报道五:

邱德文-蛋白农药首席科学家

产品发明人邱德文,研究员,博士

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9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加国家947、 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3项,美国专利5 项。

1995年以来,先后在美国Cornel大学和 EDEN生物科学公司从事细菌蛋白质Harpin的研究与开发,并获五项美国专利,为此,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

邱博士近年从植物病原真菌中首次发现了促生、诱抗多功能增产保鲜生物蛋白,并进行了5年的系统研究,申请了3项中国专利,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邱德文——中国农科院生物蛋白质农药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蛋白质生物农药首席科学家。

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9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理学博士。1995年到2002年期间,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国际知名生物科学公司从事细菌蛋白质免疫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并获得多项美国专利,2001年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

采访嘉宾:邱德文博士

记者:目前全球化学农药的境遇如何?它对食品安全的有何影响?从长远来看,新型生物农药的发展,将会给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邱德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被病虫害夺去的谷物收成为20%~4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美元。每年全世界要生产农药 200多万吨,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而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化学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害虫产生抗药性,自使用化学农药以来,抗药性害虫已从10种增加到目前的417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受害面积大约2亿公顷(次),每年需要生产和使用有机农药约25万吨(有效成份)。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灾害常年发生面积60亿亩次左右,全国每年需要生产和使用农药制剂80多万吨,其中80%为高毒农药;20%以上果蔬和10%以上粮食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由于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引发了以下问题:第一,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有害生物的难度;第二,造成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高,危害人畜健康;第三,破坏生态平衡,使病原物再增猖狂;第四,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为了保证我国的农业在不危害人畜健康、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寻找出一条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新途径。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物或生物体中提取物对农作物病虫草具有抑制活性且对人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一批拥有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科技创新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多功能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对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农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及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为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记者:鉴于化学农药的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曾提出“到2000年,生物农药的用量要占农药60%”的号召。但在中国,目前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仅有10%。化学农药至今仍大行其道,您认为原因何在?

德文:我国生物农药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有30多家研究机构,约有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生物农药研究依托的国家、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生物农药产业化研究开发示范基地有10个以上,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形成体系。

由于生物农药有的是通过生物寄生昆虫或病菌,有的是通过诱导植物抗性而起到保护植物防除病虫害的作用,这样的过程相较于化学农药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就要来的慢一些,生物控制的效果一个长期生态平衡的过程,生物防治对植物病虫害不要求除净杀绝,而是通过生物的相互制约使病虫害控制在一个安全阈值环境中,这样使用者往往愿意快速除净杀绝的化学农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以前我们所使用的生物农药大多是活体生物,他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有的生物农药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才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这样也限制的生物农药的使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生物农药生产的工艺落后、中试放大技术重视不足以及产品后加工技术缺乏研究,导致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从而制约了生物农药产业化发展。

总之,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应用推广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等。

记者:我们知道您曾经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总统杯绿色化学挑战者称号,近年来又在植物免疫技术这个方向很有建树,并进行了为期3年的系统研究,您能否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植物免疫技术?把这种新的技术应用于农药与以往的生物农药相比有何不同?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如何?

邱德文:近年来,我们从微生物真菌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诱导植物免疫抗病的热稳定蛋白质制品,该微生物蛋白质通过诱导或激活植物自身免疫抗性、激发植物的生长代谢,当植物受到激活蛋白的诱导,激活了植物对病害的免疫抗病的代谢途径而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对病菌抗性的物质,从而是植物获得了对病菌的免疫抗性,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抗病能力,其本身对病虫无直接杀死作用,因此对环境和植物安全,不会引起病菌的抗药性,能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植保要求。

激活蛋白与生物活体农药的不同在于,他是一种蛋白质,经过制剂成品后,它可以在多种环境中使用而生物活体农药要求有一定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蛋白质经过真空包装后可以保存二年以上,而生物活体保存半年后其活性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再者,由于蛋白质是通过生物发酵后抽提获得的,这样可以大规模生产而生物活体的大规模生产至今一直是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记者:这种新型生物农药它起作用的关键成分是什么?它如何增强农作物自身的免疫性?

邱德文:激活蛋白的关键成分是微生物中由350到45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类具有热稳定性能的生物蛋白,他的最大特点是100度高温下处理半个小时也不会变性的热稳定蛋白,而通常的蛋白在物理震动和高温下处理是会变性的,当激活蛋白喷施到植物表面后,激活蛋白可以作用于植物叶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当膜受体蛋白一旦接收了植物激活蛋白的信号后,就通过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了植物对病害的免疫抗病的代谢途径而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对病菌抗性的物质,从而是植物获得了对病菌的免疫抗性,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植物的品质。

记者:大家普遍认为生物农药存在药价高、作用慢等特点,那么请问这种新型的生物农药能否克服这些缺点吗?

邱德文:对,由于成本高和作用慢也就导致生物农药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研制的微生物蛋白是可以经过生物发酵大量产生的,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找到了一种微生物和蛋白产量均很高的菌株,在工业化规模生产中大约30个小时的生产发酵就能获得很高的蛋白产量从而保证了成本能满足农业生产使用的要求。针对生物农药作用慢的特点,我们特别从快速提高微生物蛋白活性研究课题中研制出高效快速的蛋白生物剂型,现在我们使用的激活蛋白在植物上使用后七到十天就能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记者:我们看到,目前生物农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滞缓冷淡与业内对其的研发热情呈现出强烈的反差。除了价格等因素,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生物农药何时能在农药市场成为主流?

邱德文:近年来,由于保护环境的呼声和国民对安全的环境条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也希望尽快使用生物农药,其实我认为价格不是主要问题,依我个人看法,按照我们国家的农药的管理标准,要完全成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农药,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至少也需要六到八年的时间,现在大多数农药生产产家对这一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及时间认识不足,而是急于求成,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仿制见效快,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比较常见,加上使用者对生物农药的生态性和持效性重视不够,使用生物农药后不能看到虫子马上死亡,使用者不放心,还是愿意用化学农药,这也需要一个宣传推广过程,再者,我希望生物农药的研究工作者抓住时机,尽快研制出适合市场需要的生物农药来。

我们将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但也不是不需要化学农药,在化学农药中也有一些低毒的化学农药,我希望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选用一些生物农药和低毒的化学农药,可以交叉使用,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一样会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组成,共同为农业生产作贡献。

记者:作为一种无毒、增产的新型生物农药,可以预计它的推广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意义重大,那么目前它的应用情况如何?在推广过程中又面临哪些瓶颈?您对这项技术的远景如何看待?

邱德文:激活蛋白作为农药的最大特点是一方面能激活植物的免疫抗性,它能激活植物对植物病毒病,叶斑病,枯萎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的抗性,另一方面,由于它激活了植物的代谢也增强了植物的抗性,从而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由于植物代谢增强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后,植物能获得很好的生长,植物的光合产物大大提高了,从而也就提高了植物的生物产量,可以是植物增产,我们近几年来,激活蛋白在湖南沅江的有机柑橘基地和石门及广西的柑橘基地上连续三年使用(广西只有一年),使用者非常满意地看到激活蛋白对柑橘的灰霉病、溃疡病和红蜘蛛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使用后可使柑橘增产10%以上,激活蛋白在辽宁丹东的有机草莓上已连续三年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草莓叶斑和灰霉病,同时也表现除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这些有机基地的使用激活蛋白后的产品都经过欧盟和美国的有机权威机构的产品检验。与此同时激活蛋白还在北京、天津、湖南、浙江、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广西、、广东和湖北等地的水稻、棉花、辣椒、西红柿、葡萄、烟草、桃子、草莓、中草药和白菜等农作物上进行了广泛的试用,大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使用激活蛋白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效果。

在激活蛋白的推广过程中,我们最大的困难在于,由于激活蛋白他不同于以往的农药,以往的农药是专化性比较高,某一种农药通常是专门治疗哪一种病害或杀死那一个害虫,而激活蛋白是通过激活植物的自身免疫抗性而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和提高产量的功能,所以有的使用者也包括一些专家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广谱多功能就是没有功能,一种全新的药剂需要大家使用后才能得到认同。另一方面,我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使用者在病虫害发生以前就开始用药,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植物保护科学上的一个提倡的方针,但使用者还不容易接受在病虫害发生前用药以保护植物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记者:我们知道,您现在还负责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的相关工作,能否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所的情况?在新时期,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们的国家、社会甚至老百姓的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邱德文:我一年前是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的副所长,由于专业调整的需要,我现在已经调到植物保护研究所当副所长了,这两个所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要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只有农作物生长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农作物才能健康生长,农作物的产品才能满足我国国民的生活需要,如此同时只有农作物生长有了好的环境条件才能生产除健康的食品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我们生产粮食的土地及环境如果是不安全,土地环境污染,病虫害常年大发生,则生产出来的粮食也不是安全的,如果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就不能维持农业的正常生产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可以持续发展,如果是这样,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那就更保证不了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

记者:自从《寂静的春天》引发人类对化学农药的深度思考以来,我们对化学农药的恐惧便没有减退过,您能否跟我们普及一下农药方面的知识么?新型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的趋势怎样?

邱德文:我认为《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它指出了环境恶化将给人民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我也认为还有点不足,我们要提倡生物治理,也要讲究生态平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的制品都是剧毒的和破坏环境的,其实化学农药中也有低毒和容易降解的农药,只要所使用的化学农药对环境安全也就是对人蓄安全,并且使用后可以被环境降解不污染环境,这样的化学农药我认为近期是可以适当使用的,鉴于目前我们还没有高效和特效的生物农药的情况下,我认为提倡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交叉使用,目前我国生产的农药中低毒的化学农药也跟生物农药一样是不多的,所以我们在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的同时,应根据我们的国情也要呼吁推广使用低毒易降解的化学农药,以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我认为低毒和易降解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将会在互补中共同发展。

记者: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而言,农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现阶段农药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农产品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农药的重要影响在哪里?

邱德文:我国农药行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门类齐全的农药生产的大国,每年农药的出口创汇也是相当可观的,我国的农药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农药对于满足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药的产品中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由于是仿制产品大多是国外过期的专利产品,也大多是剧毒的产品,现在国外有的低毒化学产品由于目前还受到专利保护,所以我国还不能生产,而我国自己开发和研制新型低毒和低残留农药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农药生产的不平衡发展,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中大型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不愿投资新农药创制从而影响了我国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农产品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农药的重要影响在于第一,由于是现在的农药大多是剧毒的,所以农药的不正常使用或保管不好就直接危害人蓄安全;第二,由于化学农药在植物上使用以后不容易降解而残留在果实和谷物的表面从而危害人畜健康,另外也由于农药不容易降解而在土壤和农产品中残留下来,随着长期的使用农药的残留量过高时就会影响食品和饮水安全;

第三,由于大量不断长期使用剧毒的化学农药,农作物害虫也会不断的适应生存从而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有害生物的难度和不断地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农药的使用浓度;第四,由于长期使用剧毒的化学农药杀灭了自然界中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益的昆虫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从您专家的视角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农药使用上的现状如何?

邱德文:这主要还是国情不同和发展过程不同而带来了某些差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的高产和增产是我国过去长期需求的目标,我说过农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过去使用者为了获得高产和增产通常习惯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保证粮食的生产,随着长期不断单一地使用剧毒的化学农药而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也付出了代价,人们正在认识过程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农药生产主要是仿制国外过期的专利产品,所以品种较为单一,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较少从而是我国的农药行也面临作急需新型低毒低残留新产品的更新换代。

而在一些欧美国家,他们地多人少,特别是他们一直比较注意生态的保护,有益的微生物和昆虫的天敌均能较好的得到保护,所以欧美农民所使用的剧毒农药的次数及用量也就比我国少,加上欧美农药企业也注重了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的开发,也就避免了剧毒农药的单一大面积的使用。由于生态条件较好,生物天敌的自然控制的也一直是专家于政府所倡导的,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记者:您如何理解生物免疫农药概念?免疫农药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又如何?相比化学农药、普通生物农药而言,免疫农药的优点在哪里?

邱德文: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当我们年幼时接种疫苗后,就能对危害我们人类的重要疾病产生免疫抗性,而是我们能健康的成长和远离有关疾病。

我们讲植物也存在一种对外界生物刺激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当人民把激活蛋白喷施到植物表面后,激活蛋白可以作用于植物叶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当膜受体蛋白一旦接收了植物激活蛋白的刺激或激活后,植物膜受体蛋白就通过对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了植物对病害的免疫抗病的代谢途径而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对病菌抗性的物质,由于所激活的代谢产物或抗性物质在一定的浓度下能对病虫害产生抗性,由此使植物获得了对病菌的免疫抗性,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植物的品质。

由于激活蛋白是通过与植物的表面的膜受体蛋白结合起作用的,而植物的根、茎、叶表面都存在膜受体蛋白,所以激活蛋白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它可以通过喷施、浸种和灌根等方法处理植物。

激活蛋白与生物活体农药的不同在于,他是一种蛋白质,经过制剂成品后,它可以在多种环境中使用,而生物活体农药要求有一定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激活蛋白的关键成分是微生物中由350到45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类具有热稳定性能的生物蛋白,他的最大特点是100度高温下处理半个小时也不会变性的热稳定蛋白,而通常的蛋白在物理震动和高温下处理是会变性的,蛋白质经过真空包装后可以保存二年以上,而生物活体保存半年后其活性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再者,由于蛋白质是通过生物发酵后抽提获得的,这样可以大规模生产而生物活体的大规模生产至今一直是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记者: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免疫农药在产品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免疫农药的科研地位?免疫农药在全球的领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邱德文:我们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对蛋白质结构的保护和稳定性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在生物蛋白农药剂型的研究中我们注重了研究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保护、稳定和高效的生物剂型,是这一产品具有鲜明的蛋白质农药的特色,免疫农药的提出在科研上是一个新的提法,我认为会受到部分同行专家及有关人员的质疑,一个新生事物也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被大多数人认可,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不断的完善这一新概念,2006年美国一位科学家《Nature》上提出了植物免疫系统的概念,2007年德国的科学家又在《Science》上提出了植物免疫传感器(PAMP)。所以我们将微生物蛋白质称为诱导植物免疫抗性的农药也是具有其积极的一面的,我在农药界中第一个免疫农药的话,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记者:您能否预测生物免疫农药在国际、中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具体意义何在?

邱德文: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广谱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蛋白。它可以在水稻、棉花、辣椒、西红柿、葡萄、烟草、桃子、草莓、中草药和白菜等上广泛使用,植物使用激活蛋白后能激活植物对植物病毒病,叶斑病,枯萎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的抗性,另一方面,由于它激活了植物的代谢也增强了植物的抗性,从而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由于植物代谢增强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后,植物能获得很好的生长,植物的光合产物大大提高了,从而也就提高了植物的生物产量,可以是植物增产。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抗植物病毒病药物缺乏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抗植物病毒病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加强对激活蛋白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满足我国农业健康生产体系的需要。有关研究为促进我国环保型,绿色生物农药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蛋白农药网

媒体报道六:

世界首个植物免疫蛋白质生物农药诞生

——记中国蛋白质生物农药首席科学家邱德文研究员

王梅芳 王双超 王晶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业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倡导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品质提升,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型的绿色环保生物农药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国蛋白质生物农药首席科学家邱德文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着眼发展绿色农药,经过十几年的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开发出世界首个植物免疫蛋白质生物农药——阿泰灵。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与一般化学农药的作用方式不同,"阿泰灵"不直接作用于有害病虫,而是通过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防卫反应,同时也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因此被称为植物免疫诱抗剂。"阿泰灵"自上市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成绩,并与美国爱利思达生命科学公司(Arysta LifeScience)签订了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成为中国成功走向海外的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

资料更新中……

来源:《世界农业》 2018年04期

其它报道:

1无愧祖国的首席科学家邱德文博士 张晓; 韩雪 国际人才交流 2006-06-06

2生物农药领域大有可为——访植物病毒和农药生物学专家邱德文博士 周则男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4-11-20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