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信息工程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付敬奇 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1980年,考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自动化系检测技术专业。1989年,在史锦珊先生指导下,参与了“光源稳定双色光栅调制光纤压力传感器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硕士毕业于燕山大学;1995年在博士生导师朱明武先生指导下,研究了一种充油压阻式超高压传感器,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任上海大学自动化学科教授、博导,中国仪器仪表学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分会会理事,上海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多年来一直从事传感器及其信息处理、仪表的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军事预研课题、军品型号课题、国家计委自动化重大子课题、上海市科委传感器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等30余项。完成国家军事预研课题,军品型号课题,国家计委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等 20 余项。目前承担的课题:智能差压传感器及其仪表研究 (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嵌入工业以太网接口的智能差压质量流量计(上海市科委攻关课题)。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

1、“压阻式传感器自检技术研究”获机械电子部科研进步三等奖

2、“几种新型力敏传感器”获电子部科研进步二等奖

3、“气体流向传感器”获电子部科研进步三等奖

4、“支持工业以太网与多现场总线的测控系统技术及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明专利:

1 嵌入工业以太网接口的智能差压质量流量计及测量方法 程明涛; 付敬奇; 费敏锐; 王海宽 上海大学 2007-10-24

2 嵌入DeviceNet现场总线接口的智能变送器装置 付敬奇; 王海宽; 费敏锐 上海大学 2005-04-06

3 一种Modbus与DeviceNet间的协议转换方法 费敏锐; 付敬奇; 王海宽; 陈维刚; 丁铁勇 上海大学 2006-02-01

4 无线电解液倾角传感器装置 付敬奇; 杨云超; 苏伟 上海大学 2008-10-08

5 基于DSP的差压变送器的数据融合装置及方法 付敬奇; 李静 上海大学 2009-04-01

6 工业无线网接入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多协议网关及协议转换方法 费敏锐; 王海宽; 王佳承; 黄丹青; 马成喜; 付敬奇 上海大学 2009-05-06

论文专著:


发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计量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专著和手册4部。

出版专著:

执行器及其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EPA控制网络中GSM接入点的设计 徐浩; 付敬奇; 王灵 自动化仪表 2009-12-20

2 EPA组态软件设备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阚宝栋; 付敬奇 仪表技术 2010-01-15

3 嵌入DeviceNet总线接口的智能差压传感器系统 郑磊; 付敬奇; 董新平 传感器技术 2005-12-20

4 智能磁方位传感器设计 付敬奇 仪器仪表学报 2004-12-30

5 双轴倾角传感器耦合干扰的补偿 曾瑜; 付敬奇; 朱晓锦 仪器仪表学报 2004-12-30

6 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 王海宽; 付敬奇; 陈维刚 仪器仪表学报 2004-12-30

7 数据融合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刘俊; 付敬奇; 董新平 传感器技术 2001-06-30

8 强度调制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付敬奇; 刘俊; 董新平 传感器技术 2001-11-30

9 光纤流量传感器的进展 姚骏; 付敬奇; 张承燕; 董新平 传感器技术 2002-03-30

1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Lonworks总线下的实现 朱仁奇; 付敬奇; 李冬梅 传感器技术 2002-09-30

11 智能磁方位传感器设计 付敬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06-30

12 双轴倾角传感器耦合干扰的补偿 曾瑜; 付敬奇; 朱晓锦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06-30

13 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 王海宽; 付敬奇; 陈维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06-30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能耗分析 张强; 付敬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10-01

15 EPA系统设备时间同步分析与实现 阚宝栋; 付敬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8学术年会第二届智能检测控制技术及仪表装置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8-11-01

16 基于EPA标准的多参数智能变送器 徐浩; 付敬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8学术年会第二届智能检测控制技术及仪表装置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8-11-01

17 具有工业以太网接口的差压质量流量计研究 付敬奇; 杨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7-06-15

18 差压传感器非线性特性研究 王菖; 付敬奇; 陈关君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7-10-20

19 一种IEEE 802.11接入机制的新退避算法 张强; 付敬奇 传感技术学报 2008-12-20

20 智能差压变送器PROFIBUS-DP从站的开发 闵亮; 付敬奇 仪表技术 2008-02-15

21 智能差压变送器从站配置软件的开发 闵亮; 李静; 付敬奇 仪表技术 2008-03-15

22 多参数变送器的工业以太网接口设计 程明涛; 付敬奇 自动化仪表 2008-09-20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获机械电子部科研进步三等奖。

2、获电子部科研进步二等奖。

3、获电子部科研进步三等奖。

4、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 200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驶向现代科技的高速公路 ——访传感器智能化专家付敬奇教授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使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称为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好像人的“感官、神经、大脑”,主导着现代科技驶向高速发展之路。众所周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唯独处于信息系统最前端的传感器技术相对落后。传感器功能繁多、模仿困难,制约了信息系统全面发展,出现了当今的信息系统“大脑发达、神经健全、五官不灵”之说。高水平传感器技术和领军人才,日益为全世界所关注。

为了了解传感器技术的科学发展及人才培养,我们采访了传感器智能化专家付敬奇——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器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副主任,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记者:付教授,据悉您早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个人经历,有什么难忘的对您人生选择影响很大的事情吗?

付敬奇:1962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同大多数孩子一样,刚到读书识字的年龄,就遭遇了文化革命,读书无用的社会文化,穷困交加的同胞百姓,动荡不安的祖国大地,都使我终身难忘,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此励志报国。1980年,我从兆麟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国家教育部重点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自动化系检测技术专业。1989年,在史锦珊先生指导下,参与了“光源稳定双色光栅调制光纤压力传感器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硕士毕业于燕山大学;1995年我在博士生导师朱明武先生指导下,研究了一种充油压阻式超高压传感器,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

记者:您长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工作,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在我国该领域发展中的意义和贡献?

付敬奇:在传感器及仪表的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究方面,我承担了国家计委重大专项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攻关课题等9项,其中:研制基于DeviceNet/Profibus的智能泵/阀及其FCS系统、支持工业以太网与多协议转换技术的新型测控平台研究、采用现场总线的智能测控平台研究、用于现场通讯驱动和性能评价的协议描述体系等6项课题,已完成并通过了市科委或专家组鉴定,成果水平均达“国际先进”,部分成果已在低压电器、电厂、钢铁等行业中的多家用户得到实际应用。其中“支持工业以太网与多协议转换技术的新型测控平台研究”获得了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等共同主办的2004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和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曾主持并参加国防科工委批准、电子工业部下达的国家军品型号课题和军事预研课题等8项,其中,国家军品型号课题研究结果均在型号中得到实际应用,预研课题解决的关键技术也在型号和民品生产中得到部分采用,课题全部通过了由电子部组织的产品和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其中3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我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批准3项;编著《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分篇)》(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新编电子电路大全(第四卷:测量与传感器电路)》(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年)、《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手册(主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与控制阀2篇)》(电力工业出版社,2008年)子电路大全等40多万字。

记者:成功从来都是得之不易的,这些成功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

付敬奇:任何研究工作的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气体流向传感器研究工程中,由于受科研条件的制约,与团体成员白天讨论技术方案和实施细节,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测试和改进,经过数月不分白昼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产品的研制,受到了用户的称赞,获电子部科研进步三等奖。在现场总线研究工作中,爱人因公出差在外一个多月,研究工作进入了关键的现场调试阶段,我与团体成员不分昼夜在现场调试,读小学的孩子电话打到现场,唯一的要求就是爸爸回家为他做一顿热的饭菜,虽然孩子的要求没有满足,但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最后该工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我们看到您在工作中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能结合您的工作实践谈谈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吗?

付敬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特点集中体现在它的学科边缘性、设计综合性、功能潜在性、测试精确性、工艺复杂性和应用广泛性上,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原理、新方法、新结构、新技术、新功能等方面。例如:超高压传感器是压力传感器研究中的难点,受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一般只能达到300MPa左右,通过新结构和新方法的创新,成功采用2MPa量程的压阻敏感元件研制出了500MPa量程的超高压传感器;传感器的多功能化是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不同原理的两种敏感机理的有机融合,制作了气体风速和风向传感器,解决了二维流场测量难题;传感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同样受到高度关注,通过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有机融合,制作了具有DEVICENET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接口等网络化传感器。

记者:俗话说独木难成林,长期以来您领导团队开展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您认为一个科研团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付敬奇:创新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领域创新等多种方式,其原动力在于,解放思想。许多科学家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自己给自己的思想套上枷锁。要尊重科技权威,要学习科技权威,但决不要盲从。要相信自己,要尊重事实,要实事求是,创新就会像好朋友一样如影相随。但愿我国的科技创新环境再宽松些,科技创新机制更完善些,我们的科技团队耐得住寂寞、更加团结协作,目标更加高远些,创造出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使我们国家目前颇丰的领域创新走向真正的技术创新和引领世界科技的理论创新。

记者:作为博士生导师,之于教育,您又有着怎样的情结呢?您如何定位大学教授的工作?

付敬奇:现代大学教学中,凡是讲课好的老师,一定从事过或正在从事着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大学教授育人之职责就应该把我本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告诉给我的学生,也就是说,大学教授应该把握学科发展主脉、抓住教学大纲核心,根据科技发展史实,联系本人工作经验,详略得当地讲课。教授的讲课风格不应求同而恰恰应该求异。

课堂上,我把自己亲历的科研工作得与失,作为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渗透到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并且旁征博引科学技术史上相关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开拓学生视野。一开始有些同学感到信息量太大,提出难做笔记等问题。渐渐地,同学们知道了大学上课并不同于中学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大学老师们注重的是“授之以渔而非鱼也”。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学生因此报考或申请了我们专业的研究生。

记者:作为业内专家,请您展望一下我国智能化传感器发展前景及现状。

付敬奇:发达国家对传感器技术高度重视,我国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等研究领域中,都已明确了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内容。关于智能传感技术,1983年美国Honeywell公司的第一台智能差压传感器问世以来,差压传感器研究中完全靠传感器研究人员精雕细琢的研究模式发生了改变,智能化技术研究使差压传感器的研究水平从长达20年徘徊于0.2%F.S准确度一举达到0.075%F.S。现代工业过程测控系统要求,工业过程传感器及其仪表必须智能化、网络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传感器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政策规划需要长效,课题经费需要保证,科研人才需要培养,技术创新需要持续,加工水平需要提高,市场竞争需要实力,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需要许多科技人员不懈努力地上下求索。

记者:在生活中,您有什么爱好?

付敬奇:我是一个体育迷,爱看球类、游泳、田径、棋牌等各种各样比赛。我不仅记得赛事而且熟悉球员和球队,当年南京理工大学的球迷同学们送我一个雅号——资料型球迷,言外之意:有问必答,比查资料还方便。现在我忙于科研和教学工作,虽然许多重要体育比赛直播节目被列入日程表,但是往往被冲掉了。我不仅“爱看”,自己也爱玩。人到中年,我坚持每天运动场上跑十圈,已经六年;忙里偷闲的手谈,已有十多年。跑步可以强身,下棋可以健脑,这些不仅是个人业余爱好,而且构成了生活。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或许人类的创新思维就寓于其中吧!

(出处:《科学中国人》2008年第十一期)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