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社会兼职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李增智,1946年1月生,安徽颍上人,中共党员。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讲师(1984)、副教授(1986)、教授(1991),教研室主任(1985)、副系主任(1987)、系主任(1991)、副校长(1993)、校长(2000)。我国应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学习及工作经历:

1.1968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

2.1981年2月至1983年4月先后留学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康乃尔大学;

3.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在英国洛桑试验站任高级访问学者;

4.1993—2000年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

5.1997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6.2000—2007年任校长。

讲授课程:

昆虫真菌学、昆虫病理学、生物防治、森林昆虫学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课程。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害虫生物防治科研工作,专攻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有关虫生真菌分类学、遗传学和生态学以及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6项, “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攻关子课题各1项,农业部948项目和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以及安徽省“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攻关项目各1项。此外,还主持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

研究成果:

1.主持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项目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主持的《中国虫霉目真菌资源的研究》项目1997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3.主持的“虫草和近缘属及其无性型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2005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4.主持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获2008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5.主持的《虫霉目真菌资源的研究》项目1989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主持的《生物防治重要资源虫霉的研究》项目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明专利:

1 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工艺方法 李增智; 樊美珍; 黄勃; 李农昌; 王四宝; 李春如 安徽林苑虫草研究所 2002-11-22

2 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工艺方法 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工艺方法

3 白僵菌油剂及生产工艺方法 李农昌; 李增智; 王滨; 王四宝; 胡德军; 陈昌洁 安徽农业大学 2004-10-27

4 一种松褐天牛引诱剂及其应用 黄勇平; 王四宝; 苗雪霞; 李增智; 樊美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安徽农业大学 2005-12-21

5 槭树提取物及在制备自由基清除剂或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胡丰林; 樊美珍; 李增智; 陆瑞利 安徽农业大学 2006-10-11

6 中国被毛孢浓缩型口服液 樊美珍; 李春如; 李增智; 胡丰林; 丁婷; 葛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1-17

7 白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陈培荣; 李增智; 樊美珍; 黄勃; 王滨; 林华峰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4-22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 中国真菌志(第十三卷 虫霉目) 主编: 李增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0

2. 昆虫真菌学 主编: 蒲蛰龙、李增智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 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 主编:李增智 姚佐文 出版社:安徽大学 2007

4. 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李增智 花日茂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5. 生物农药 主编 洪华珠、喻子牛、李增智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害虫生物防治 主编 林乃诠 副主编:李增智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0

7. 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 主编:陈涛 副主编:李增智等 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 1995

8. Safety Of Microbial Insceticides 主编:C.Vincent M.Goettel G.Lazarovits 出版社:CRC Press 1989

10. BIOLOGICAL CONTROL, A Global Perspective 主编: C.Vincent M.Goettel G.Lazarovits 出版社: CAB International 2007

11. Use and Regulation of Microbial Pesticides in Representative Jurisdictions Worldwide 主编:J.T.Kabaluk A.M.Svircev M.S.Goettel S.G.Woo 出版社:IOBC Global 2010

12.白僵菌生产与使用 李增智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6

13.昆虫病原微生物(安徽森林病虫图册)79-89页 主编:刘世骐 参编:李增智 出版社: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8

14.白僵菌的利用(松毛虫综合治理)214-273页 主编:陈昌洁 参编:李增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15.牯牛降的昆虫(牯牛降科学考察集)307-316页 主编:韩也良 参编:丁玉洲、李增智、徐亚君、汪林 出版社:中国展望出版社,北京 1990

16.牯牛降昆虫名录(牯牛降科学 考察集)439-447页,主编:韩也良 参编:丁玉洲、李增智、徐亚君、汪林 出版社:中国展望出版社,北京 1990

17. A survery of the National Conservation of Guniujiang. 牯牛降科学考察集11-24页 主编:韩也良 参编:李增智 出版社:中国展望出版社, 北京 1990

18.寄生昆虫的菌物(菌物学大全)837-998页。主编:裘维蕃 参编:李增智、樊美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1998

19.白僵菌油剂的研制(中国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53-60页 主编:陈昌洁 参编:李农昌、王成树、李增智、黄长春、丁珊、汤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0.真菌生物技术与真菌杀虫剂的发展(微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115-121页 主编:喻子牛 参编:李增智、樊美珍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0

发表英文文章:

1. Li, Z. Z. & A. R. Humber, 1984. Erynia pieris, a new pathogen of Pieris rapae: Description, host range, and notes on Erynia virescens.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62 (4):653-663.

2. Li, Z. Z., R. S. Soper & A. E. Hajek, 1988.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resting spores of Entomophthorales from soil.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52 (1):18-26.

3. Li, Z. Z., Z.A. Chen & Y. W. Xu, 1990. Erynia gigantea, a new pathogen of spittle bug, Aphrophora sp., Acta Mycologica Sinica 9(4):263-265.

4. Li, Z. Z., Y. Pang, 1990. Microbial pest control in China. Integrated Pest Mangement Practitoner 7(7): 1-7.

5. Huang, Y. J., B. N. Zhen & Z. Z. Li, 1992. Natural and induced epizootics of Erynia ithacensis in mushroom hothouse populations of yellow-legged fungus gnat.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60:254 -258.

6. Li, Z. Z., T. M. Butt, A. Beckett & N. Wilding, 1993. The structure of dry mycelia of the entomophthoralean fungi Zoophthora radicans and Erynia neoaphidis following different preparatory treatments. Mycological Research 11:1315-1322.

7. Tang, X. Q., Z. Z. Li, & M. Z. Fan, 1996. Strain variation of Beauveria bassiana in subculturing. Mycosystema 8-9:137-151.

8. Wang, W. M., W. H. Lu & Z. Z. Li, 1994. Furia shandongensis, a new pathogen of earwings. Mycotaxon 50:301-306.

9. Fan, M. Z. & Z. Z. Li, 1994. Two new pathogen of Dipteran insects. Mycotaxon. 50:307-314.

10. Fan, M. Z. & Z. Z. Li, 1995. Erynia chironmis, comb. nov. (Zygomycetes: Entomophthorales). Mycotaxon 50:369.

11. Li, Z. Z., C. R. Li, B. Huang, M. Z. Fan & M. W. Lee, 1999. New Variety of Cordyceps gunnii (Berk.) Berk. and its Paecilomyces anamorph. The Korean Journal of Mycology 26(1):15-21.

12. Li Zengzhi, Li Chunru, Huang Bo, Fan Meizhen, 2001. Discovery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eleomorph of Beauveria bassiana, an important entomogenous fungu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9):751-753.

13. Huang B., C. R. Li, M. Z. Fan & Z. Z. Li, 2002. Molecul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eleomorph of Beauveria bassiana. Mycotaxon 81:229-236.

14. Wang, C. S., Z. Z. Li, and T. M. Butt. 2002. Molecular studies of co-formulated strains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80(1): 29-34.

15. Hu, F. L., K. Schmidt, S. Stoyanova, Z. Z. Li, M. Hamburger, 2002. Radical scavengers from the entomogenous deuteromycete Beauveria amorpha. Planta Medica 68(1): 64-65.

16. Schmidt, K., Gunther, W., Stoyanova, S., Schubert, B., Li, Z. Z., Hamburger, M. 2002. Militarinone A, a neurotrophic pyridone alkaloid from Paecilomyces militaris. Organic Letters 4(2):197-199.

17. Wang, C. S., F. A.Shah, N. Patel, Z. Z. Li And T. Butt, 2003.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on strai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Beauveria bassiana.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5(10):908-925.

18. Wang, C. S., Z. Z. Li, M. A. Typas and T. M. Butt. 2003. Nuclear large subunit rDNA group I intron distribution in a population of 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Mycological Research, 107(10): 1189-1200.

19. Schmidt, K., U. Riese, Z.Z. Li & M. Hamburger, 2003. Novel tetramic acids and pyridone alkaloids, militarinone B, C, and D, from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Paecilomyces militari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66(2):378-383.

20. Schmidt, K., Z.Z.Li, B. Schubert, B. Huang, S. Stoyanova, M. Hamburger, 2003. Screening of entomopathogenic deuteromycetes for activities on targets involved in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89(2-3):251-260.

21. Wang, C. S., M. Z. Fan, Z. Z. Li & T. M. Butt, 2004. Molecular monitering and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in Southeast China. J. Appl. Microbiol. 96:861-870.

22. Dubois, T., A. Hajek, J. Hu & Z. Z. Li, 2004.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against the Asian longorned beetle, Aplonophora glabripennis, by using cages in the field.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33(1):62—74.

23. Dubois, T., Z. Z. Li, J. F. Hu & A. E. Hajek, 2004. Efficacy of fiber bands impregnated with Beauveria brongniartii cultures against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penis. Biological Control 31:320-328.

24. Cheng, Y. X., B. Schneider, U. Riese, B. Schubert, Z. Z. Li & M. Hamburger, 2004. Farinosones A-C, neurotrophic alkaloidal metabolite from the entomogenous deuteromycete Paecilomyces farinosus. J. Nat. Prod. 67:1854-1858.

25. Huang Bo, Chunru Li, Richard A. Humber, Kathie T. Hodge, Meizhen Fan & Zengzhi Li, 2005.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Metarhizium taii and its teleomorph, Cordyceps taii (Hypocreales, Clavicipitaceae) . Mycotaxon 94: 137–147.

26. Huang B., R. A. Humber, S.G. Li, Z.Z. Li & K. T. Hodge, 2005. Further notes on the molecular taxonomy of Metarhizium. Mycotaxon 94:181–187.

27. Wang S. B., X. X. Miao, W. G. Zhao, B. Huang, M. Z. Fan, Z. Z. Li, 2005.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mong strains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as revealed b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ycological Research 109:1364-1372.

28. Li, C.R., Z. Z. Li, M. Z. Fan, W. M. Cheng, Y. H. Long, T. Ding, L. Ming, 2006. The composition of Hirsutella sinensis, anamorph of Cordyceps sinensis.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19:800-805.

29. Hajek, A. E., B. Huang, T. Dubois, M. T. Smith & Z. Li, 2006, Field studies of control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using fiber bands containing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i Metarhizium anisopliae and Beauveria brongniartii. Bio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16(4):329-343

30. Cheng, Y. X., B. Schneider, U. Riese, B. Schubert, Z. Z. Li & M. Hamburger, 2006. (+)-N-Deoxymilitarinone A, a neuritogenic pyridone alkaloid from the insect pathogenic fungus Paecilomyces farinosu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69 (3):436 -438, 2006.

31. Nam S. H., C. R. Li, I. P. Hong, K. B. Sung, S. W. Kang, M. Z. Fan, Z. Z. Li, 2006.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Cordyceps sphecocepha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tomology. 13(2):57-61.

32. Lu D, Pava-Ripoll M, Li Z, Wang C, 2008. Insecticidal evaluation of Beauveria bassiana engineered to express a scorpion neurotoxin and a cuticle degrading protease. 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81(3):515-22

33. Hu FL, He YQ, Huang B, Li CR, Fan MZ, Li ZZ, 2009.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a soybean fermentation broth of Paecilomyces militaris. Food Chemistry 116:198—201.

34. Li Z, Alvesb SB, Roberts DW, Fan M, Delalibera I, Tang T, Lopes RB, Fariae M, Drauzio ENR, 2010.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s in Brazil and China_history, current programs and reasons for their successes using entomopathogenic fungi.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17—136.

35. Li CR, Huang B, Fan MZ, Lin YR, Li ZZ, 2010. Metacordyceps guniujiangensis and its Metarhizium anamorph: a new pathogen on cicada nymphs. Mycotaxon 111(1):221—231.

发表中文文章:

1. 李增智, 1975。黄僵菌。安徽林业科技 (4):24。

2. 李增智, 1976。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安徽林业科技 (1):21-23。

3. 李增智, 1976。榆绿金花虫白僵菌病流行情况初步观察。安徽林业科技 (1):28。

4. 李增智, 1976。榆绿金花虫白僵菌病流行情况初步调查。林业科技通讯 (11/12):42。

5. 李增智, 1977。西山林场白僵菌病流行情况初步调查。安徽林业科技 (1) :8-13。

6. 李增智, 1977。西山林场白僵菌扩散情况。森林病虫防治实验 (1):5-10。

7. 李增智, 1978。白僵菌激光诱变菌株杀虫试验简报。森林病虫防治实验 (1):2-3。

8. 李增智, 1978。白僵菌扩散机制初探。森林病虫防治实验 (专辑):1-6。

9. 李增智, 1979。当前国外白僵菌研究现状。森林病虫防治实验 (2):1-5。

10. 李增智,1984。虫霉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地位。真菌学报 3(3):129-140。

11. 李增智,1984。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经济阈值的估算方法(I),森林病虫通讯(4):39-42。

12. 李增智,1984。经济阈值理论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安徽农学院学报 11(2):79-87。

13. 李增智,1985。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经济阈值的估算方法(II),森林病虫通讯(1):35-36。

14. 李增智、程双龙、鲁绪祥, 1985。绿僵菌、黄僵菌对松毛虫的室内杀虫及固体生产试验初报。安徽农学院学报 12(2):85-90。

15. 李增智,1985。生物防治的重要材料—虫霉。安徽植保 1(1):38—46。

16. 李增智,1986。蚜虫的病原真菌新种—安徽虫疫霉。真菌学报 5(1):1-6。

17. 李增智,1986。蚜虫上的虫霉。微生物学通报 13(5):193—198。

18. 李增智,1987。虫生真菌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安徽农学院学报 14(2):59—66。

19. 李增智,1987。虫生真菌研究展望。安徽农学院学报 14 (3):61—72。

20. 李增智,1987。蚜虫上虫霉的鉴定。昆虫天敌 9(4):231-241。

21. 李增智、鲁绪祥、王文耀, 1988。加拿大虫疫霉在松大蚜中的流行。森林病虫通讯 (2):14-15。

22. 李增智、杨健平、鲁绪祥, 1988。圆孢虫疫霉在茶尺蠖中的流行。茶业通报 (2):10-12。

23. 李增智, 1988。虫生真菌的应用面临的新挑战。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18-25页。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24. 李增智, 1988。虫霉形态观察方法。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172-178页。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25. 李增智, 1988。球孢白僵菌昆虫寄主名录。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 241-255页。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26. 王德祥、李增智, 1988。噬虫霉属的新记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0(增刊):54-57。

27. 李增智、王建林、鲁绪祥,1989。引起害虫大规模流行病的两种虫霉。真菌学报 8 (2):81—85。

28. 李增智,1989。虫霉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策略。杀虫微生物, 第二卷。36—42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29. 李增智、陈祝安、许益伟,1990. 沫蝉的病原真菌新种大孢虫疫霉(英文)。真菌学报 9(4):263-265.

30. 李增智, 1990。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害虫。森林病虫防治通讯 (3):42—44。

31. 李增智、陈祝安、吕昌仁、洪华珠,1990。神农架的几种虫霉。神农架真菌与地衣(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真菌地衣考察队编),79—83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

32. 王未名、陆文华、李增智,1990。乳突耳霉的分离和鉴定。真菌学报 9(3):239—241。

33. 李增智、韩宝瑜、樊美珍,1991。中国虫生真菌新记录属。真菌学报 10(2):177-179。

34. 李增智,1991。苏联及东欧国家微生物杀虫剂进展情况。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1-4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35. 李增智,1991。白僵菌的分类和鉴定。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89-95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36. 李增智,1991。引种真菌防治松毛虫的研究。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138-13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37. 李增智, 1991。真菌杀虫剂的发展。杀虫微生物,第三卷,1-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38. 樊美珍、郭超、李增智,1991。虫疫霉属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真菌学报 10 (2):97—102。

39. 黄耀坚、郑本暖、李增智,1991。伊萨虫疫霉在菇蚊群体中的流行及诱发。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228-22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0. 王未名、陆文华、李增智,1991。伊蚊寄生真菌乳突耳霉。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48-51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1. 李增智、樊美珍、秦才富,1992。虫霉目新种和新记录。真菌学报 11(3):182—187。

42. 韩宝瑜、李增智,1992。蚧侧链孢对黑刺粉虱的致病力的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 19:303-307。

43. 李增智,1993。森林害虫的微生物防治。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三卷。1-7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4. 李增智、刘玉珍、韩宝瑜、汤坚,1993。虫生真菌干菌丝的制备,Ⅰ .干燥、粉碎和贮藏对新蚜虫疠霉干菌丝活力的影响。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三卷。54-5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5. 李增智、刘玉珍、韩宝瑜、汤坚,1993。虫生真菌干菌丝的制备,Ⅱ.干燥、粉碎和贮藏对根虫瘟霉干菌丝活力的影响。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三卷。60-65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6. 李增智、刘玉珍、韩宝瑜、汤坚,1993。虫生真菌干菌丝的制备, Ⅲ.杀菌剂对虫霉干菌丝活力的影响。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三卷。 66-70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7. 黄耀坚、李增智,1993。尘白灯蛾的病原真菌新种——¬福建虫瘴霉。真菌学报 12(1):1-4。

48. 韩宝瑜、李增智,1993。虫生真菌和寄生蜂对黑刺粉虱的联合控制效应。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三卷。 226-221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49. 樊美珍、李增智, 1994。营养物和培养条件对虫生真菌附着孢形成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1(2):123-130.

50. 李增智、樊美珍、汤坚,1996。林用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33-238。

51. 李增智、宣言、刘玉珍,1996。几种表面活性剂及营养物对虫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55-359。

52. 李增智、杨震、汤坚,1996。12种化学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60-365。

53. 李增智、刘令峰、刘玉珍,1996。虫生真菌的侵染与马尾松毛虫营养生理及生殖的关系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81-391。

54. 李增智、廖应福、韩宝瑜、刘玉珍,1996。虫生真菌侵染和寄生蝇、寄生蜂寄生马尾松毛虫的关系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97-403。

55. 樊美珍、李增智,1996。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应用生态学报 7(1):49-55。

56. 唐晓庆、李增智、樊美珍,1996。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中菌落局变现象及环境因素的研究。真菌学报 15(3):188-196。

57. 唐晓庆、黄勃、李增智,1996。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抗旱力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89-292。

58. 唐晓庆、李增智,1996。球孢白僵菌胞外蛋白酶产生水平及其与毒力关系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79-284。

59. 唐晓庆、唐燕平、李增智,1996。球孢白僵菌菌种退化及其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46-253。

60. 唐晓庆、黄勃、樊美珍、李增智、李华,1996。球孢白僵菌菌落局变分离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67-272。

61. 唐晓庆、陈东来、黄勃、李增智,1996。球孢白僵菌草酸钙 结晶体的提取及其与毒力的关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93-296。

62. 樊美珍、李增智、唐晓庆,1996。白僵菌菌种退化及其控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239-245。

63. 樊美珍、李增智、王成树、汤坚、黄长春,1996。感染球孢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僵虫产孢量的测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92-396。

64. 韩宝瑜、李增智、鲁绪祥、马盛安、汤坚、王成树,1996。淹没式交替施用白僵菌和农药的马尾松林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结构及时空动态。生物数学学报 11(3):82-93。

65. 韩宝瑜、李增智,1996。皖南冬季马尾松林昆虫、蜘蛛和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9(4):338-343。

66. 韩宝瑜、李增智、陈国平、王成树、虞六安、查光济、张东流,1996。球孢白僵菌对非目标无脊椎动物致病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401-410。

67. 韩宝瑜、李增智,1996。皖南茶园群落主要虫生真菌的致病谱及致病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 (4):480-483。

68. 姚剑、李增智、樊美珍,1996。虫生真菌入侵过程中酶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03-308。

69. 殷凤鸣、潘务耀、李增智,1996。白僵菌生产企业标准。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 (3):321-325。

70. 黄长春、汤坚、王成树、李增智,1996。紫外辐射对球孢白僵菌的影响及适宜保护剂的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46-350。

71. 李农昌、王成树、唐燕平、李增智、汤坚、黄长春、丁珊,1996。白僵菌油剂剂型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29-335。

72. 李农昌、王成树、李增智、汤坚、黄长春、丁珊,1996。白僵菌油剂中孢子萌发的测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36-339。

73. 李农昌、王成树、李增智、黄长春、汤坚,1996。白僵菌油剂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40-343。

74. 李农昌、李增智、汤坚,1996。“951”白僵菌油剂企业标准。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44-345。

75. 李农昌、王成树、唐燕平、李增智、黄长春、汤坚,1996。白僵菌油剂配套应用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71-374。

76. 丁珊、汤坚、王成树、李增智,1996。灭幼脲与白僵菌的相容性及增效作用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66-370。

77. 汤坚、黄长春、丁珊、王成树、李增智,1996。球孢白僵菌制剂载体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351-354。

78. 林华峰、李增智、樊美珍,1996。白僵菌菌株特征的研究及宣州林区菌株类型。安徽农业科学 24(增刊):49-52。

79. 林华峰、李增智,1996。皖南松林使用白僵菌“带菌越冬”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3(3):411-417。

80. 李增智、黄勃、樊美珍, 1997。侵染双翅目昆虫的虫霉新种、新记录、新组合及新修订,菌物系统 16(2):76-82。

81. 李增智,1997。昆虫真菌学的发展。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5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82. 黄勃、李农昌、樊美珍、李增智、刘清浪,1997。棉蝗的病原真菌新种──棉蝗簇孢霉(英文)。菌物系统16(2):88-90.

83. 樊美珍、李增智,1997。虫生菌附着胞的研究。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224-22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84. 林华峰、李连德、李增智, 1997。白僵菌胞外蛋白酶的测定及其与酯酶型的关系,中国生物防治 13(1):32-36。

85. 林华峰、程文明、李增智、樊美珍,1997。白僵菌酯酶同工酶谱的株间异型及虫体复壮后的变化。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61-165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86. 丁珊、王成树、樊美珍、李增智,1997。白僵菌混合粉剂的工业化生产设计。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50-153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87. 韩宝瑜、李增智, 1997。合理化防的马尾松林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数量时空格局, 应用生态学报 8(1):65-69。

88. 韩宝瑜、李增智, 1997。茶袋蛾在马尾松林中的空间格局, 茶叶 23(1):36-38。

89. 姚剑、李增智、樊美珍,1997。球孢白僵菌菌株寄主专化性的研究。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13-11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90. 李农昌、李增智、王成树、汤坚,1997。白僵菌混合粉剂的企业标准。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45-149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91. 王成树、李增智、黄长春、汤坚,1997。球孢白僵菌混合粉剂包装条件的研究。森林病虫通讯 (4):15-16。

92. 王成树、李农昌、李增智,1997。白僵菌孢子粉萌发率及含水量的测定。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37-140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93. 汤坚、王成树、李农昌、李增智、樊美珍,1997。白僵菌混合粉剂的研究。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1311-136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94. 黄勃、李春如、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 1997。白僵菌属一新记录种。菌物系统16 (4):317。

95.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7。三种虫霉目真菌可溶性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3):217-219。

96.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7。广义虫疫霉属的分类沿革。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28-31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

97. 李增智、黄勃、樊美珍、唐晓庆,1998。利用RAPD-PCR检测三种白僵菌及球孢白僵菌种内变异。菌物系统 17(2):185-189。

98. 李增智、韩宝瑜、樊美珍、汤坚,1998。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策略及其生物多样性基础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9(3):503-510。

99. 李增智、樊美珍、黄勃,1998。原属虫疫霉属的几种虫霉的新组合(英)。菌物系统17(1):91-94.

100. 黄勃、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1998。蜘蛛病原真菌一新种,菌物系统 17(2):109-113。

101.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8。层束梗孢属一新种,菌物系统 17(3):193-194.

102. 黄勃、王成树、王未名、樊美珍、李增智,1998。蜘蛛病原真菌二新记录,菌物系统 17(4):374-375。

103. 王成树、王四宝、李增智,1998。球孢白僵菌高毒菌株筛选模型的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6(3):245-249。

104. 王成树、李增智、樊美珍、韩宝瑜,1998。寄主和分布区不同的球孢白僵菌菌株近缘关系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9(2):189-194。

105. 王成树、李增智、樊美珍,1998。球孢白僵菌孢子紫外照射后的光复活现象。菌物系统17(4):380-382。

106. 王成树、李农昌、汤坚、李增智,1998。 球孢白僵菌混合粉剂的加工研究。植物保护 24(3):5-8。

107. 王成树、李农昌、李增智,1998。真菌杀虫剂标准化问题的探讨。中国生物防治 14(3):134-138。

108. 王成树、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8。分光光度法测定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量。微生物学通报 25(3):179-181。

109. 王成树、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8。球孢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与孢子萌发行为的关系。森林病虫通讯 (3):12-14。

110. 林华峰、黄勃、李增智、胡萃,1998。白僵菌在松毛虫体上宿存侵染的电镜扫描观察。菌物系统 17(4):344-348。

111. 林华峰,樊美珍。李增智,1998。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侵染致病效应。应用生态学报 9:195-200。

112. 林华峰、李增智、胡萃,1998。不同环境中松毛虫感染白僵菌过程的组织病理变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5(4):342-347。

113. 林华峰、李增智、李小平,1998。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影响因素与用药时机。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5(4):342-347。

114. 李增智、樊美珍、王滨、黄勃,1999。中国的虫霉目真菌(英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6(3):286-291.

115. 李增智,1999。菌物在害虫、植病和杂草治理中的现状和未来。中国生物防治 14(1):35-40。

116. 王成树、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菌物系统18(4):385—391。

117. 王成树,樊美珍、李增智,1999。时间-温度、时间-湿度对球孢白僵菌孢子的互作效应。应用生态学报10(4):475-477。

118. 王成树、李农昌、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对马尾松毛虫控制效果的灰色评判。中国生物防治 14(1):16-18。

119. 王成树、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菌株耐热力与储藏稳定性的关系。中国生物防治15(4):162-165。

120. 王成树、开秀兰、王林、李增智,1999。数值分类法筛选球孢白僵菌中心菌株。森林病虫通讯18(2):7-9。

121. 王成树、樊美珍、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标准菌株的筛选及毒力效价的评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6(2):130-134。

122. 王成树、李增智、李季伦,1999。虫生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及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增刊):131-138。

123. 林英任、李增智、项存悌、梁师文、余盛明,1999。盘菌纲一新属——新齿裂菌属。菌物系统18(4):357—360。

124. 林英任、李增智、陈芸,1999。斑痣盘菌目一新种隐齿裂菌。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6(1):37-39。

125. 汤坚,王成树,黄长春,丁珊,李增智,1999。不同含水量的球孢白僵菌孢子抗逆性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2:218-221。

126. 汤坚、丁德贵、李增智,1999。以不同量和频度接种式施放白僵菌的松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6(2):124-129。

127. 林华峰、黄勃、李增智、胡萃,1999。白僵菌不同菌株DNA扩增图谱与其来源的相关性分析。菌物系统18(1):73-78。

128. 林华峰、胡萃、李增智,1999。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林间应用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6(2):54-58。

129. 林华峰、李增智、胡萃,1999。施菌方式和寄主状态对白僵菌萌发侵染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10:523-527。

130. 樊美珍、黄勃、李春如、李增智,1999。枝顶孢属一新记录种。菌物系统 18(4):449—450。

131. 李连德、樊美珍、李增智,1999。地生枝顶孢(AT01)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生物学杂志16(6):22-23。

132. 黄勃、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1999。蜘蛛的五种病原真菌(英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3):361-363.

133. 李春如、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9。长孢虫草及其被毛报无性型.(英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3):374-377.

134. 李春如、黄勃、樊美珍、李增智,1999。安徽几种虫草无性型的分离和鉴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增刊):249-250。

135.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在森林生态系中宿存的研究(英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3):386-387.

136.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1999。球孢白僵菌在土壤中的宿存对其毒力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增刊):177-179。

137. 丁德贵、李增智、樊美珍,1999。.利用球孢白僵菌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英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3):388-389.

138. 李增智、黄勃、李春如、樊美珍,2000。确证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菌物系统 19(1):60-64。

139. 黄勃、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2000。大别山的两种刺束梗孢。菌物系统19(2):172-174。

140.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徐连喜,2000。中国的虫疠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7(1):9-12。

141. 黄勃、李春如、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2000。大别山区三种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7(2):116-118。

142. 樊美珍、李春如、李增智,2000。“思壮”虫草体胶囊免疫功能评价。微生物学通报27(1):19-22。

143. 李春如、严景华、樊美珍、李增智,2000。“思壮”虫草胶囊毒理学安全评价。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1):18-22。

144.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2000。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6(1):23-28。

145. 林英任、李增智、刘和云、项存悌,2000。中国齿裂菌属研究,I.菌物系统 19(2):157-163。

146. 林英任、李增智、黄成林,项存悌,2000。中国齿裂菌属研究 II. 菌物系统19(3):297-301。

147. 林英任、李增智、黄成林,项存悌,2000。中国齿裂菌属研究 III. 菌物系统19(4):449-456。

148. 王成树、高松、李增智、李季伦,2000。球孢白僵菌营养亲和型多样性与生态背景的关系。菌物系统19(2):230-235。

149. 王成树、丁德贵、王四宝、李增智,2000。球孢白僵菌混菌培养的遗传学分析,微生物学报40(5):5455-550。

150. 王成树、许成林、李增智,2000。马尾松毛虫天敌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林业科学研究 13(5):547-550。

151. 胡丰林、樊美珍、李增智,Hamburger Mathias, Schmidt Karen, Schubert Barbara, 2000。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Ⅰ.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的分离和制备,菌物系统19(4):479-485。

152. 李连德、樊美珍、李增智,2000。虫草多糖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7(4):413-416。

153. 李增智、李春如、黄勃、樊美珍,2001。重要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有性型的发现和证实。科学通报46(6):470-473。

154. 李春如、樊美珍、黄勃、李增智,2001。被毛孢属一新种-长座虫草的无性型。菌物系统20(1):29-35。

155. 黄勃、李振刚、樊美珍、李增智,2001。粉拟青霉种内RAPD多态性分析。菌物系统20(1):62-67。

156. 樊美珍、李春如、陈远友、李增智,2001。虫草属一新纪录种——拟细虫草(英文)。菌物系统20(2):273-274.

157. 黄勃、李振刚、樊美珍、李增智,2001。近藤虫疠霉分类地位的分子证据。菌物系统20(3):373-377。

158. 王成树、王四宝、李增智、T.M.Butt,2001。球孢白僵菌种群野生菌株异核现象的分子验证。菌物系统20(4):475-481。

159. 王滨,李增智,樊美珍,黄勃,2001。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研究进展。菌物系统 20:430-434。

160. 王成树、李增智,2001。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8(3):88-92。

161. 韩宝瑜、李增智,2001。黑刺粉虱8种虫生真菌培养性状及其侵染率。华东昆虫学报10(1):39-43。

162. 李春如,耿德桂,樊美珍,李增智,2001。几种菌种保藏方法对地生枝顶孢活力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8:144-146。

163. 李春如、樊美珍、黄勃、王四宝、李增智,2002。安徽的虫草及其相关真菌I. (英文) 2002. 菌物系统 21 (2):167-171.

164. 黄勃、于春秀、陈晓玲、樊美珍、李增智,2002。利用RAPD技术对拟青霉进行分类鉴定。菌物系统21(1):33-38。

165. 王成树、黄勃、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2002。球孢白僵菌培养特征多样性与寄主及地理来源的相关性分析。生物多样性10(2):196-201。

166.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2002。马尾松生态系统中球孢白僵菌种群动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3(11):1368-1372。

167. 邵陆寿、 李增智、 李龙昌、 汤坚、 梅申信,2002。白僵菌混合剂的自动喷撒装置。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6(4):85-87。

168. 王四宝,刘竞男,吴刚,李增智,樊美珍,2002。两种虫生真菌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样性研究。生物学杂志 19(2):23-25。

169. 陈晓玲、樊美珍、李增智,2002。一种虫草无性型营养缺陷型的诱变筛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9(2):166-168。

170.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2002。两种常见拟青霉的rRNA基因ITS区及5.8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9(1):8-11.

171. 黄勃、樊美珍、李增智,2002。绿僵菌属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9(2):169-172。

172. 王成树、李增智,2002。分子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9(1):90-94。

173. 黄勃、王成树、王滨、樊美珍、李增智,2003。粉拟青霉种内nrDNA ITS分析。生物多样性11(6):480-485。

174. 王四宝、黄勇平、樊美珍、李增智,2003。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11(6):475-479。

175. 徐金柱、樊美珍、李增智,2003。放菌方式对白僵菌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的影响。中国生物防治19(1):27-30。

176.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2003。白僵菌无纺布结合引诱剂防治鞘翅目林业害虫研究初报。中国生物防治19(2):91-92。

177. 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黄勇平,2003。松褐天牛天敌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昆虫知识40(4):303-307。

178. 王四宝、鲍丙芳、樊美珍、李增智,2003。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刘杏忠、殷幼平、黄勃主编),第五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91-96页。

179. 王滨、李农昌、樊美珍、李增智,2003。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中国森林病虫22(3):15-18。

180. 胡加付、李农昌、李增智、樊美珍,2003。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技术的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2(3):1-3。

181.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2003。真菌杀虫剂剂型的研究与应用。农药快讯(10):19-20。

182. 王滨、聂英奇、李增智、樊美珍,2003。白僵菌在土壤中宿存的数量、毒力及产孢量变化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0(1):40-43。

183. 张心团、马振声、樊美珍、李增智、赵和平,2003。抗肿瘤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0(4):462-465。

184. 黄勃、李世贵、李春如、樊美珍、李增智,2004。柱孢绿僵菌和绿色绿僵菌分类地位的研究。菌物学报 23(1):33-37。

185. 李春如、明亮、樊美珍、李增智,2004。拟细羽束梗孢(新组合)─拟细虫草的无性型(英文) 。菌物学报23(1):165-166.

186. 王四宝、刘竞男、王成树、樊美珍、李增智。2004。皖大别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5(5):883-887。

187. 王四宝、刘竞男、黄勃、樊美珍、李增智。2004。大别山地区虫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生态分布。菌物学报23(2):195-203。

188. 丁德贵、李增智、樊美珍、王滨,2004。球孢白僵菌种群在松林中的寄主转移及遗传多样性对松毛虫持续控制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5(12):2315-2320。

189. 王四宝、黄勇平、张心团、刘云鹏、樊美珍、李增智,2004。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中国森林病虫23(6):13-16。

190. 丁晓娟、胡丰林、樊美珍、李增智,2004。不同菌株白僵菌代谢产物对大鼠肝线粒体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生物学杂志21(3):37-39。

191. 孟艳琼、丁德贵、杜永都、樊美珍、李增智,2004。蜡蚧轮枝孢酯酶同工酶活性与菌株毒力相关性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1(2):135-138。

192. 张新团、赵和平、樊美珍、李增智,2004。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1(2):156-157。

193. 李春如、彭凡、樊美珍、李增智,2004。中国被毛孢RCEF0273培养工艺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1(4):460-465。

194. 柴新义、李农昌、樊美珍、李增智,2004。白僵菌半固体平板培养的工艺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1(3):335-339。

195. 李春如、陈安徽、王蒙、樊美珍、李增智,2005。柱形虫草及其紫色野村菌无性型。菌物学报24(1):14-18。

196. 李春如、夏成润、林英任、樊美珍、李增智,2005。台湾虫草的被毛孢无性型新种及其对黄粉虫的侵染研究。菌物学报24(3):349-355。

197. 陈晓琳、樊美珍、李增智,2005。古尼虫草小孢变种无性型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菌物学报24(4):533-538。

198. 王四宝,周弘春,苗雪霞,樊美珍,李增智,司胜利,黄勇平,2005。松墨天牛触角感器电镜扫描和触角电位反应。应用生态学报 16 (2) :317-322。

199. 王四宝,刘云鹏,樊美珍,苗雪霞,赵雪球,李增智,司胜利,黄勇平,2005。不同诱捕技术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应用生态学报 16 (3):505-508。

200. 王滨、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2005。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应用生态学报 16 (12):16(12):2357-2360。

201. 胡加付、李农昌、樊美珍、李增智,2005。白僵菌固态发酵试验研究。微生物学通报32(6):20-25。

202. 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杜永部,2005。接种式施放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方案的灰色决策。中国生物防治21(2):95-98。

203. 胡家付、缪凯、柴守权、骆有庆、李增智,2005。用酯酶同工酶分析白僵菌的林间扩散能力。中国生物防治21(4):238-241。

204. 丁德贵、李增智、樊美珍、杜永部,2005。不同酯霉型球孢白僵菌株系及相同酯霉型株系经寄主转移后毒力变化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1):1-4。

205. 周权、黄勃、李世贵、王滨、胡丰林、彭凡、李增智,2005。绿僵菌ACC30104菌株的分子鉴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1):5-7。

206. 汪章勋、黄勃、周权、樊美珍、李增智,2005。粉拟青霉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1):8-11。

207. 钟石、蔡守平、胡丰林、樊美珍、李增智,2005。四种破碎方法对古尼虫草内含物提取的初步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1):81-86。

208. 杜宇、樊美珍、李增智,2005。鸡腿菇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3):323-327。

209. 刘云鹏、夏成润、王四宝、赵学球、蔡守平、李增智、樊美珍、倪健,2005。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联合防治松褐天牛初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4):415-418。

210. 夏成润、丁德贵、刘云鹏、李增智、柴新义、樊美珍、倪健,2005。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防治短角幽天牛的试验。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2(4):419-422。

211. 柴新义、樊美珍、李增智、夏成润,2005。白僵菌不同放菌策略对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滁州学院学报7(4):113—114。

212. 黄勃、汪章勋、樊美珍、李增智,2006。粉拟青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序列和蛋白酶分析。菌物学报25(1):48-57。

213. 黄勃、张中、彭凡、樊美珍、李增智,2006. 粉棒束孢几丁质酶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及结构特征分析。菌物学报 25(4):633—638。

214. 李春如、陈名君、 王蒙、林英任、 樊美珍、李增智,2006。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新变种及其无性型被毛孢新种。菌物学报 25(2):163—168。

215. 李春如、南圣姬、耿德贵、樊美珍、李增智,2006。十七种虫草的子实体培育研究。菌物学报 25(4):639—645。

216. 胡丰林、丁晓娟、 杨成、 李增智、樊美珍,2006。一种白僵菌中MAO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菌物学报 25(2):273—277。

217. 陈名君、张中、樊美珍、李增智、黄勃,2006。利用28S rDNA I型内含子研究琅琊山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菌物学报 25(4):559—566。

218. 李旻,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黄勇平,2006。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茵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遗传,28(8):977-983。

219. 徐金柱、秦长生、李增智、樊美珍,2006。六种化学杀菌剂对Ma83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中国森林病虫25(1):4-6。

220. 徐金柱、秦长生、李增智、 樊美珍、 葛飞,2006。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制作,I,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生物学杂志23(3):22-24。

221. 李春如、宗文明、杨成、胡丰林、樊美珍、李增智2006。细脚拟青霉不同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生物学杂志23(2):28-31。

222. 李春如、明亮、杨成、胡丰林、樊美珍、 李增智,2006。几种虫草无性型及其相关真菌体外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研究。安徽医药10(1):10-12。

223. 李春如、吴茜茜、严景华、樊美珍、李增智,2006。几种虫草无性型及其相关真菌SOD比较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3(1):90-93。

224. 王滨、丁德贵、樊美珍、李增智,2006。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马尾松毛虫天敌昆虫群落调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3(2):196-199。

225. 陈向阳、邹运鼎、丁玉洲、毕守东、巫厚长、李增智、林飞雪、汪文俊、田方鑫,2006。不同松树上松墨天牛和花绒肩甲种群及白僵菌自然寄生率动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3(2):200-203。

226. 陈向阳、邹运鼎、丁玉洲、巫厚长、李增智、林雪飞、汪文俊、田方鑫,2006。松墨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种群的三维空间分布格局。应用生态学报17(8):1547-1550。

227. 蔡守平、倪健、赵学球、樊美珍、李增智,2006。N+离子注入球孢白僵菌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5(6):1—5.

228. 胡加付、缪凯、董振林、韩斌、樊美珍、李增智,2006。利用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3(3):332-336。

229. 李春如、黄勃、南圣姬、林英任、樊美珍、李增智,2006。具抗癌活性的RCEF0718虫草菌株的鉴定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23(4):263-267

230. 朱虹、刘俊龙、李婧梅、李增智、樊美珍,2006。木霉菌的生防效果与菌株生物学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中国森林病虫25(2):1—3。

231. 李增智,2007。中国虫生真菌应用50年简史。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4(2):203-207.

232. Hajek, A., T. Dubois, J. Lund, M. Smith, L. Bauer, and Z. Z. Li, 2007. Developing Fungal Bands for Control of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n the U.S.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34(2):149-156.

233. 赵学球、蔡守平、王四宝、王林、樊美珍、李增智,2007。球孢白僵菌释放后在森林系统中定殖及持续控虫作用的证据。菌物学报26(1):84—88。

234. 黄勃、陈名君、王四宝、李增智、樊美珍,2007。分离自小蠹虫的白僵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菌物学报26(1):139—142。

235. 李春如、左登平、南圣姬、蒲顺昌、樊美珍、李增智,2007。高雄山虫草及其细脚拟青霉无性型。菌物学报26(2):217—220。

236. 胡丰林、李增智,2007。虫草及相关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菌物学报26(4):607—632。

237. 丁德贵、樊美珍、孟艳琼、夏成润、李增智,2007。应用球孢白僵菌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效果的分子评价。应用生态学报18(3):564-568。

238. 陈名君、黄勃、王蒙、吴仕振、樊美珍、邹运鼎、李增智,2007。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变化。应用生态学报18(9):2075—2079。

239. 李娜、檀根甲、 杨维来、 李增智、 刘淑芳、侯晓丹,2007。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的筛选及控病效果。核农学报21(1):20-24。

240. 徐金柱; 何雪香; 秦长生; 李增智,2007。绿僵菌无纺布菌条制作工艺。中国生物防治23 (2):147 – 150。

241. 彭凡、黄勃、周根土、特木钦、王瑛凯、李增智,2007。虫生真菌在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上的流行。经济林研究25(4):38—40。

242. 刘淑芳、檀根甲、李娜、侯晓丹、李增智,2007。苹果采后炭疽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与应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4(1):111-116。

243. 张玉波、王晓蕾、 樊美珍、王林、 李增智,2007。马尾松林生态系中虫生真菌及其寄主的多样性和消长动态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4(3):342—347。

244. 张玉波、刘玉军、谢翎、李增智,2007。一株玫烟色拟青霉生长曲线、适温和最佳pH值的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3(10):30—31。

245. 胡丰林、陆瑞利、黄勃、李增智,2008。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培养液中自由基清除剂的分析、分离和制备。微生物学报48(8):1035~1041。

246. 胡丰林、陆瑞利、黄勃、李增智,2008.。一种被毛袍菌丝体中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液质联用分析。菌物学报27(3):431-438。

247. 左登平、李春如、黄勃、何亚琼、樊美珍、李增智,2008。台湾虫草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菌物学报27(2):224-229。

248. 何亚琼、胡丰林、王利、李春如、樊美珍、李增智,2008。一种被毛孢菌丝体中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液质联用分析。菌物学报27 (3):431—438。

249. 陈名君、周娜、李增智、黄勃,2008。普可尼亚属中国一新记录种,菌物学报27(3):455—458。

250. 李春如、陈安徽、左登平、樊美珍、李增智,2008。虫草及其近缘属两个新记录,菌物学报,27(3):464—468。

251. 左登平、李春如、陈名君、黄勃、何亚琼、樊美珍、李增智,2008。根足虫草琅琊山变种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菌物学报27(3):469—473。

252. 施明珠、陶苏丹、钟石、李有贵、李增智、计东风,2008。β-蜕皮激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及代谢产物的促进作用(英文)。菌物学报27(4):559—566。

253. 刘玉军、张龙娃、何亚琼、王滨、丁德贵、李增智,2008。栎旋木柄天牛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昆虫学报51(2):143—149。

254. 黄勃、王四宝、金伟、樊美珍、李增智,2008。家蚕灰僵病病原的鉴定。蚕业科学34(2):257—261。

255. 施明珠、李有贵、李增智、钟石、胡桂燕、计东风,2008。家蚕蛾油对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蚕业科学34(1):166—168。

256. 檀根甲、李增智、薛莲、李丽,2008。枯草芽孢杆菌和丙环唑对采后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激光生物学报17(2):245—250。

257. 吕丁丁、李增智、王成树,2008。虫生真菌分子致病机理及基因工程改造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35(3):443—449。

258. 刘玉军、侯奎、王滨、陆荣、刘小娟、李增智,2008。黄山球孢白僵菌野生种群流行菌株的28S rDNA Ⅰ型内含子分析。中国生物防治24(2):116—121。

259. 朱新燕、李增智、樊美珍、鲍素敏、杨震元,2008。3株环链拟青霉固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5(1):38—41。

260. 赵文琴、樊美珍、丁德贵、李增智,2008。释放菌株与宣城放菌区流行菌株营养亲和群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5(1):33—37。

261. 蒲顺昌; 李春如; 汪小艳; 黄勃; 樊美珍; 李增智, 2008.。高雄山虫草无性型-细脚拟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的初步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5 (3) :421-425。

262. 檀根甲、李增智、薛莲,2008。苹果果实中几种生化物质的含量与抗采后炭疽病的关系。植物生理学通讯 43(5):857—860。

263. 谢翎、陈红梅、樊美珍、汤强、李增智,2008。利用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工艺优化。食品与发酵工业34(10):85—88。

264. 李娜、檀根甲、李增智,2008。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激光生物学报17(1):64—69。

265. 黄德见、胡丰林、徐莉、王金彬、樊美珍、李增智,2008。双梭隔梭孢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和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分离与提取34(11):167—170。

266. 李增智、王滨、丁德贵、樊美珍,2009。微生物防治的策略与害虫的可持续控制。生物防治创新与实践(杨怀文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3—27页。

267. 谢翎、陈红梅、蒲顺昌、汤强、李增智、黄勃,2009。球孢白僵菌热休克蛋白基因Bbhsp70的cDNA及上游序列克隆与分析。菌物学报28(2):283—288。

268. 陈名君、 刘玉军、 周娜、 樊美珍 、李增智、 黄勃,2009。马尾松纯林虫生真菌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生态位研究。菌物学报28(4):521-527。

269. 徐金柱、黄勃、秦长生,2009. 球孢白僵菌线粒体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英文)。 菌物学报28(5):718—723。

270. 谢翎、陈红梅、汤强、蒲顺昌、李增智、黄勃,200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球孢白僵菌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在几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菌物学报28(6):806—812。

271. 王晓蕾,葛骏,王滨,丁德贵,杜用部,李增智,2009。球孢白僵菌自然流行病与马尾松毛虫种群的相互关系。中国生物防治,25(1):16—19。

272. 葛骏, 王晓蕾, 王滨, 丁德贵, 杜用部, 李增智,2009。球孢白僵菌所致马尾松毛虫种群自然流行病的时空动态。中国生物防治,25(2):129—133。

273. 杨震元、赵军、郝蕾蕾、黄德见、黄勃、李增智,2009。用GFP基因标记法研究金绿僵菌在玉米根际的定殖动态。中国生物防治,25(3):215—219。

274. 陆瑞利、胡丰林、黄勃、李春如、李增智,2009。一株蛹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深层发酵产物中抗肿瘤活性物质分析。微生物学报49(10):1332—1340。

275. 陈名君、刘玉军、周娜、樊美珍、李增智、黄勃,2009。皇甫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6(4):564—567。

276. 施明珠、李有贵、钟石、李增智、计东风,2009。保幼激素Ⅲ对蛹虫草液体发酵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科技通报25(1):114—119。

277. 章能胜、王金彬、胡丰林、汪小艳、王小董、李增智、樊美珍,2009。玫烟色拟青霉中过氧麦角甾醇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及质谱分析。食品与发酵工业35(6):14—17。

278. 周娜、陈名君、黄勃、李增智,2010。引起蜘蛛流行病的紫色野村菌种群异质性。菌物学报29(1): 37—43。

279. 荣跃文、徐莉、汪小艳、李春如、樊美珍、李增智,2010。高雄山虫草无性型细脚拟青霉的核型分析。菌物学报29(1): 31—36。

280. 陈珊珊、郝蕾蕾、周娜、李增智,2010。球孢白僵菌羧基转运蛋白基因RNA干扰的沉默效应。菌物学报29(2): 279—284。

281. 徐金柱、黄勃、李增智,2010。球孢白僵菌单孢子分离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菌落局变的遗传分析。菌物学报29(2): 285—293。

282. 蒋婧婧、马忠友、李佳丽、刘振邦、黄勃、李增智,2010。重要虫生真菌莱氏野村菌芽生孢子的形态发生。菌物学报29(3): 340—346。

283. 荣跃文、李春如、樊美珍、李增智,2010。拟青霉属虫生真菌核型的脉冲电泳分析。菌物学报29(3): 373—378。

284. 赵军、杨震元、张胜利、李增智,2010。几种微胶囊适宜加工材料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相容性。中国生物防治26(1): 40—46。

285. 刘玉军、陈名君、汤强、王滨、黄勃、李增智,2010。马尾松毛虫种群球孢白僵菌自然流行病流行菌株的异质性。中国生物防治26(2): 138—142。

286. 朱虹、单淑芳、李增智、樊美珍,2010。苦楝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中国生物防治26(1): 47—52。

荣誉奖励:

1.1983年获美国农业部Merit奖;

2. 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4.1990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社会兼职:

1.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七届副主席;

2.安徽省政府技术顾问;

3.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4.安徽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农技协)副会长;

5.中国菌物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虫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

6.国际无脊椎动物病理学会微生物防治分会秘书长兼司库(2005-2007);

7.中国刊物《中国农业科学》《菌物系统》《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和《环境昆虫学报》编委;

8.英国刊物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2000)和韩国刊物MYCOBIOLOGY(2000-2010)编委;

9. 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10.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媒体报道:

林木保护神

——记著名生物防治和昆虫真菌学专家李增智教授

人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华丽的蝴蝶,丑陋的毛虫,威武的甲虫,凶狠的黄蜂,都生活在同一个生物圈中。在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的《昆虫记》里,昆虫为生存而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变的生活方式妙不可言。他们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个微观而宏观的世界的研究,多少年来从未止步。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未必都如书中描绘般的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大害,它们能吃光庄稼,摧毁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卫地球的绿色,很多科学家毕生献给了与害虫角力的事业。安徽农业大学前任校长、中国菌物学会前任副理事长、著名昆虫真菌学家和生物防治专家李增智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与害虫斗争的武器是真菌。

理论创新:从林间来

1968年,李增智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霍邱县西山林场作技术员,负责全场的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这个带着青春的气息却神情坚定的青年,在这里坚定了人生起点。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森林害虫。化学农药的滥用不仅导致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性,此起彼伏、愈防愈重,且对森林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目睹着每棵树上千条令人发麻的虫口密度,想着一桶桶地毯式喷向森林的剧毒农药,这让林学专业出身的李增智深感问题严重而责任重大。环境艰苦、生活简陋、交通闭塞、设备缺乏,他和一些身怀满腔热情的青年一样,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白天踏遍青山、处理生产问题,晚上挑灯夜战、苦钻科技难题。他想起教科书上讲的生物防治,能够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防治目的,于是开始漫山遍野寻找松毛虫的天敌。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发现了有些松毛虫被一种真菌白僵菌感染而僵死。他分离出菌种,培养和生产出了白僵菌,防治试验成功了,凶狠的松毛虫变成了白色的僵尸!从此,他迷上了白僵菌的生产和防治害虫的技术,并毕生献身于于这项造福人类的生物防治事业。

1972年,在场领导的支持下,李增智带领十个青年办起了白僵菌厂,产品先在场内、县内推广使用,1年后便推广到了全六安地区,继而又推向全省。

在西山林场的煤油灯下,李增智读完一本本专著,写成一篇篇科研论文并在期刊上发表。他写的《白僵菌生产与使用》的科普小册子于1975年出版后,在全国的白僵菌厂广为流传,二十年间指导了一代代林业工人。如今,他和他的学生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已经发表了数百篇关于生物防治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一本本高水平的学术专著,但对于30年多前出版的这本凝结着他的青春和智慧的小册子,他仍然珍惜备至。他愈钻研愈感到知识的不足,驱使他终身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文革”整整十年,他从未停下对科学的追求脚步。1979年的春天到来了,安徽省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李增智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的先进代表参会,他关于利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成果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赞赏,而利用真菌防治害虫也成为他终身的研究课题。

农林研究是艰苦的,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要想做好研究就要“进得实验室,下得试验田”。李增智的试验田是山高坡陡甚至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林场工作11年,他同工人和农民们一起育苗造林、生产菌剂、查虫打药,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他对山区、农村和农民深深理解,对生产急需十分清楚。他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使青山长青、绿水长流,使农民增收、山区致富。

服务农民:到林间去

1979年,因科研成果突出,李增智被调到安徽农业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专业性的生物防治研究生涯。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林业部首批出国留学生,先后留学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康乃尔大学。在最高学术殿堂里,不管是在课堂上学新理论,还是在实验室里学新技术,他心里时刻想着他在10年的生物防治实践中产生并梦魂萦绕的问题:怎样使用最少量的白僵菌将松毛虫控制得最长?时刻想着回国后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结合国内的条件做好研究,解决生产问题,把生产和应用白僵菌这个跻身于世界最大的生物防治事业的成果发扬光大。1983年,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虫霉,随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受到美国专家的重视,美国农业部授予他 Merit奖。

学有所成,带着在美国学到的扎实基础理论和研究功底,李增智回国后不久就申报获得第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先是组织国内5所院校的8位同行,后来又带领他的一批批研究生,在20多年间深入除西藏和台湾外的29个省区的深山老林,历尽艰辛采集标本数千号,从昆虫上分离出大量虫生真菌,初步查明我国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在此基础上,他在安徽农业大学组建起一支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虫生真菌专业研究队伍,建成位居世界前3位的虫生真菌菌种保藏中心,为生物防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他和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在资源研究中卓有建树,发现了许多新的虫生真菌,并澄清了一些分类疑难问题,例如,他们发现了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有性型球孢虫草,并证明了另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的有性型为戴氏虫草,从而解决了这一世界上争论50 余年的难题。为推动我国的虫生真菌研究和应用,他于1987年牵头组建起中国菌物学会虫生真菌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举办九届全国虫生真菌学术研讨会,使我国的虫生真菌研究始终信息灵通,合作有序,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而应用真菌防治害虫事业多年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深受国际上同行的好评。在大量研究中,他和同行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进展,编写出真菌学、昆虫学和生物防治交叉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昆虫真菌学》,成为重要的学术专著和研究生的教科书。

与此同时,为解决生产难题,他20年来四处奔波传授白僵菌生产新工艺和应用新技术,并不断为生产单位提供他的研究队伍所选育的优良菌种。他从“八五”以来多次主持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用真菌杀虫剂持续控制森林害虫的技术,并努力向全国推广。他帮助领头的生产厂家不断改进技术,建成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实现了白僵菌的产业化生产;同时又帮助传统的白僵菌厂改进生产工艺。他们研发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真菌杀虫剂产品率先并陆续在农业部登记,彻底改变了我国真菌杀虫剂品种单一和无证生产的落后局面。他从 “九五”开始研究利用白僵菌持续控制松毛虫和松材线虫病传媒天牛的技术,并在我国南方七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达161.6万公顷次,挽回经济损失14.3亿元,并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也做出重要贡献。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应用161.6万公顷次,挽回经济损失14.3亿元。,

为了更好地利用虫生真菌资源,他们还注意将这类真菌中可以食用或药用的种类开发成为保健食品或药品,尽可能加快成果转化,并将可以在农村生产的成果尽量在农村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昆虫和真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一个很微观又很宏观的科研领域,李增智就像一名生命的卫士,守卫着林木和庄稼的生命之门,同时帮助广大农民开启致富之门。

专家名片:

李增智 1946年1月15日生,1968年12月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毕业。1981年2月至1983年4月先后留学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康乃尔大学;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在英国洛桑试验站任高级访问学者。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写成虫生真菌领域国内外第一本专著《昆虫真菌学》,主编完成《中国真菌志》第13卷(虫霉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2项,以及美国农业部 Merit奖1项。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际刊物《生物防治科学技术》、韩国刊物《真菌生物学》以及中国刊物《菌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生物防治》和《环境昆虫学报》编委。

1993—2000年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2000—2007年任校长。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大胆解放思想,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后勤改革,为学校上水平,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以及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

(出处:《科学中国人》2010年第五期)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