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发明专利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学术交流

专家信息:


熊康宁,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4月生于贵州省威宁县,籍贯重庆市忠县。现任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院长、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贵州省省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6.09-1978.03 贵州省威宁县庐山茶场知青。

1978.04-1982.03 贵阳师院地理系地理教育本科生。

1982.04-1982.08 贵州威宁民族中学中学地理教师。

1982.09-1985.07 贵阳师范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学喀斯特与洞穴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其中1986.06西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5.08-1991.0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1988.03-1989.03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地理系访问学者)。

1991.03-1994.08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1994.09-1996.07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1996.06-2003.08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系主任、教授。

2003.09-2007.07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教教授。

2007.07-至今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院长、教授(其中2010.08贵州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2013.04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学术兼职:

1、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2、住建部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3、贵州省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4、贵州省人民政府咨询顾问。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在地理教学科研第一线执著耕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喀斯特人才和硕博研究生

(1)先后承担1985~2003级本科生、函授生、进修生的地貌学、喀斯特学、洞穴学、贵州地貌、自然资源学、专业外语等 7门课程的主讲、教学实习和教育实习;在贵州建立了水城、威宁、荔波、兴义、麻山地区地貌、洞穴、水文野外实习基地;编写出《水城地貌水文野外实习参考》,《镇远-施秉地貌野外实习提纲》,《喀斯特学概论》,《贵州喀斯特发育与典型喀斯特区》和《黄果树瀑布与龙宫地下暗河》五本教参。编制了有关地貌、洞穴、水文、自然地理、国外地理等幻灯片5600余张。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2)承担1992-2016硕士研究生课程“喀斯特环境”、“喀斯特环境与人类活动”、“专业外语”,2012-2016博士研究生课程“喀斯特地貌与环境”、“喀斯特环境保护与治理” 的主讲。作为第一导师指导在喀斯特地貌及洞穴、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人类活动与喀斯特环境、自然资源与国土开发、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等研究方向为国家培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03人,其中2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3)指导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获国际组织、全国和地方学会奖励47人次。

(4)通过科研项目培养中青年教师26人,其中22人晋升副教授,18人晋升教授,26人评选为硕士生导师,8人评选为博士生导师。

(5)在石漠化治理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通过培训会、培训班和现场访谈形式,培训技术干部12600人次、农民44500人次。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保护与旅游资源评价开发等方面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一、主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3项,以及中-英、中-新、中-美、中-意、中-斯、中-韩等大规模的贵州喀斯特及洞穴国际科技合作21次。

1. 新西兰外交部访问学者研究基金:新西兰Mangakowphai流域喀斯特水文合作研究[黔府办出字(1988)009].

2. 英国洞穴协会合作项目:中-英水城地区喀斯特及洞穴合作研究(黔府办[1987]188号).

3. 中国-意大利第九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意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及洞穴合作研究[国科外字(1999)0080号].

4. 中国-意大利第十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国西南部(贵州)深部和表层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国科外字(2000)0067].

5. 中国-意大利第十一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贵州(中国西南部)主要喀斯特水库及地下水质研究[国科外字(2002)389].

6. 中国-意大利第十二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物多样性与生存质量[国科外字(2006)25号].

7. 中国-斯洛文尼亚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可持续条件下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重建与恢复[国科外字(2005)216号].

8. 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社区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研究(20071101).

9.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贵州示范项目:荔波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20081220).

10.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贵州省省级发展战略研究(石漠化专题)(TA-7361 PRC).

11.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中-斯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合作研究[黔科合外字(2001)1103号].

二、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与区域开发[49261004].

2.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十五”(攻关)计划专题(副组长):西南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的研究编制[2000-K01-01-12].

3. 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课题(副组长):喀斯特(岩溶)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04BA606A-09].

4. 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课题专题: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09-03]、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2004BA606A-09-01].

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首席专家):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与示范[2005BA901A06].

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2006BAC01A09).

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 .

8. 国家星火科技扶贫项目:兴义市南龙民族生态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2004EA820010) .

9. 国家星火科技扶贫项目:兴义市南龙民族村生态农业科技扶贫示范(2005EA820023) .

10. 国家星火科技扶贫项目:典型喀斯特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2006EA820020) .

11. 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建城景[2005]115/黔建景函[2005].111号) . 

12. 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丹霞赤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科技支撑项目(黔建申遗通[2008]5号) .

13.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类型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地方01116) .

14.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副组长):岩溶地形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SCX2004-07).

15. 中国科学院科技支黔工程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黔科合外G字[2006]41010) .

16.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院岩土工程公司项目:乌江索风营电站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形态发育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20010101) .

17.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公司项目:金沙江两家人水电站滑石板区岩体稳定性调查(20040830) .

三、主持地方科研项目  

1. 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中国贵州西部水城地区峰林喀斯特的形态量计及演化(930503).

2. 贵州省社科基金项目.麻山喀斯特地区民族心理意识、人地关系与扶贫战略研究 (950103) .

3.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顺地区喀斯特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913116) .

4.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平坝多缤洞的探测、成因及开发研究(黔科合计字[1995]6006) .

5. 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生存环境恶劣的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规划典型研究—以紫云县为例[软评字(2000)07号].

6. 贵州省“十五”攻关项目.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科技支撑与研究示范[黔科合农社字(2001)1130].

7. 贵州省“十五”攻关项目.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黔科合农社字(2002)1141].

8. 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计划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的研究与示范(黔科合S字[2007]1061号).

9. 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计划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典型模式凝炼和推广”(黔科合SZ(2008)3077号).

10. 贵州省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项目.贵州-世界典型喀斯特区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2000)9808].

11.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旅游资源的科技文化品位与国际旅游业接轨机制研究(黔科教办[2000]3).

12.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与“3S”集成(黔省专合字[2005[139号). 

13.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特助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矛盾调控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及技术集成研究(2004-2006).

14. 贵州省教委科学研究重点学科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心理意识与脱贫持续发展(20000101).

15. 贵州省水利厅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黔水保(2000)40号].

16. 贵州省水利厅项目.贵州省2005-2010年喀斯特石漠化遥感监测对比研究(20110308).

17. 贵州省水利厅项目.贵州省2010年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研究(20110826).

18. 贵州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世界自然遗产施秉提名地科技支撑项目(20090110).

19.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省国土开发治理类型划分研究(950623).

20.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省级主体功能区划与规划(黔府办发[2008]2号、黔主体功能规划[2010]2号).

21.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省及74个县(市、区)喀斯特石漠化现状遥感与实地调查及石漠化图研制(2004-2005).

22.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50)、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石漠化部分)(2011-2020).

23. 贵州省5个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5个地(州、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建议书编制(2004-2005).

24. 贵州省58个县(市、区)发展和改革局项目.贵州58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建议书研制(2004-2005).

主要成就:  

坚守地理学教学与喀斯特科学研究第一线35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建设计划“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专业博士授予点建设”1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和“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2项;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意大利第九、十、十一、十二次政府间科技合作 “中-意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及洞穴合作研究、“中国西南部(贵州)深部和表层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贵州(中国西南部)主要喀斯特水库及地下水质研究”和“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物多样性与生存质量”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与区域开发”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与示范”、“喀斯特(岩溶)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 “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和“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5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星火科技扶贫项目“兴义市南龙民族生态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兴义市南龙民族村生态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和“典型喀斯特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3项;以及国家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石漠化治理、主体功能区规划等重点科技项目及工程项目1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4项,地方企事业单位项目63项。中英、中新、中美、中意、中斯、中日、中韩等喀斯特及洞穴国际科技合作27次,曾赴英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巴西、卡塔尔、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喀斯特与环境学术考察、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

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地质出版社,2002.08)、《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01)、《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图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6)、《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12)、《世界自然遗产与赤水丹霞景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9) 、《喀斯特环境与文化—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品位与科技支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09)专著6部、主编出版论文集6部。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Morphometry and evolution of finglin karst in the shuicheng area, western Guizhou, China [Z.Geomorph.N.F.1992,36(2)]、关于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水动力成因过程[中国岩溶. 1994,(3)]、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经济地理,1997[3])、盘县大洞的发育与演化[人类学学报. 1997, 16(3)]、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环境移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1999,18(2)]、不同尺度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国岩溶.2005, 24(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08,10(4)]、Hydrogeological aspects of the Honglin karst area (Qianxi County, Guizhou Province)[Memorie del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irale di Verona-2. Serie, Meorie Naturalistiche 3-2008]、喀斯特石漠化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世界林业研究.2009,22]、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固碳增汇效应研究[中国岩溶.2010,29(3)]、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特征与趋势探讨[中国岩溶.2011,30(4)]、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进展与展望研究[生态经济.2012,253(5)]、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地理学报,2012,67(7)]、Analysis and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4 grass species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2013,12(15)]、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es in typical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Environ Earth Sci. 2014,71]、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经济,2015,31(01):23-30]、Research on photosynthetic interannual dynamics of gramineous forage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of South China[Oxidation Communications, 2016, 39(3): 2476–2496]、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学报,2016,36(22)]、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karst cave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7(8)]等论文25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66篇,SCI/EI收录31篇。 

以第一作者或导师身份获得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ZL 2014 1 0111616.6)、喀斯特山区轻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ZL 2014 1 0074114.0)、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ZL 2014 1 0111680.4)、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法(ZL 2014 1 0111614.7)、喀斯特地区水质净化系统(ZL 2014 1 0766005.5)、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砖砌式生物慢滤池及其使用方法(ZL 2014 1 0730901.6)、一种在喀斯特地形建造沼气池系统的方法(ZL 2014 1 0600395.9)、一种模拟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状况的移动变坡式钢槽(ZL 2015 1 0970001.3)等国家技术专利授权45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获得国际学术会议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项,省政府青科技大会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哲社二等奖1项,国家和省部级学术荣誉称号12次。近年来,在地理学科建设、人才团队与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众多创新性成果,为国家和贵州省防治和治理石漠化、申报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1.领衔贵州省地理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开创国家喀斯特科技团队平台建设

全面主持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行政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发挥现有硕士点的优势,立足于本系培养和外出进修相结合,重点引进,广开“才”路,充实教师队伍;根据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科研项目为纽带,组成我系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以此作为教研室和硕士点招生方向的基础;在培养目标上,立足地理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和开拓研究生教育,加大力度、创造条件积极发展社会需要的各种短、平、快的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亲自拟定和实施了新的地理学科“3+1”教学计划;加强重点学科、硕士授予点和野外基地建设,成功组织申报、新开“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和“旅游与导游”专科;坚持把教学、科研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注重实验室和标本室建设,建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达到了省内一流水平;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师生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科研促教学。

(1)主持了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学科1996年以来的建设和发展,2008年经省学位委员会检查通报(黔学位办[2008]13号)”列为全省13个表彰学科之一;组建的贵州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授予权;组建申报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专业博士授予点于2010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0]8号)批准立项建设,2013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通讯评审100分评价并通过验收,2014年9月招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组建申报的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获贵州省教育厅批准(黔教高发[2011]207号);组建申报的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获贵州省教育厅批准(黔教科研发[2017]85号),形成了以地理学博士授予点为龙头,包括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学、地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8个专业本-硕-博3个层次的学科群与学科体系。

(2)组建了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外专发[2017]126号)、贵州省首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黔科通[2008]99号)、贵州省第二批人才基地“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基地”(黔人领发[2009]9号)、贵州留学人员留学报国、服务贵州基地“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实验基地”(省统发[2010]10号)和贵州省研究生工作室“贵州省熊康宁喀斯特环境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建设 (黔教研合GZS字[2016]04) ”五个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团队。

(3)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国科发基[2010]478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科发计[2013]405号)、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黔科合社J字[2008]4002) 、贵州省院士工作站“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院士工作站”(黔科通[2011]141号)和贵州省工程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工程实验室建设”(黔发改投资[2015]542)五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平台。

2.坚守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基础研究,揭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形态成因过程与贵州喀斯特生态功能定位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与区域开发[4926100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类型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地方01116),国家星火科技扶贫项目3项“兴义市南龙民族生态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2004EA820010)、“兴义市南龙民族村生态农业科技扶贫示范”(2005EA820023]和“典型喀斯特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2006EA820020),国家建设部和云贵渝建设园林厅(局)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云贵渝)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建城景(2005)115/黔建景函(2005)111],国家建设部和贵州省建设厅项目“中国丹霞赤水提名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科技支撑”,贵州省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项目“贵州-世界典型喀斯特区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2000)9808],贵州省十五攻关项目“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科技支撑与研究示范”[(2001)1130],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计划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的研究与示范”(黔科合S字[2007]1060),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计划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典型模式凝炼和推广”(黔科合SZ(2008)3077号)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特助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矛盾调控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及技术集成研究”,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望谟县灾后重建综合治理规划基础评估报告与总体规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

(1)通过峰林地貌的形态结构分析,将动力平衡、有效地势和边坡平行后退理论容纳喀斯特地貌的侵蚀循环序列中,把不同的学术观点融合起来,结合研究区实际,首次提出了峰林地貌形态成因演化模式,指出指出锥峰边坡的平衡后退是锥状喀斯特发育及洼地扩大的一种有效过程,在理论上有创新,推动了喀斯特地貌学研究的进展。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提出了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论证锥状喀斯特是湿热带喀斯特的原生地形,潜流基面是峰丛向峰林转化的唯一先决条件,基面浅埋和强大的地表水流相结合是锥状喀斯特向塔状喀斯特转化的基本条件。成果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首届青年科技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将喀斯特资源与环境的区域性、民族构成与心理意识的特殊性耦合发现不同的人地关系结构与功能,尽管喀斯特资源与环境的先天性缺陷,心理意识封闭落后是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必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兼顾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提出、巩固和完善适合民族心态、符合生态要求、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扶贫项目;培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毅力,建全“造血”功能;扩大生存环境恶劣的喀斯特地区开放程度,形成意识-行为-生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从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质量和行为效应与预测的角度,揭示了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提出最优的人地系统结构和最大的功能效应。成果获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通过寻求国土开发治理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用层次分样法、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样,从资源优势、开发潜力、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归类,经综合评判将贵州分为自然资源型、准自然资源型、经济技术加工型和自然资源及经济技术加工结合型等四类国土开发治理类型,结合国家扶贫计划,提出区域分类型、分时段、分层次、有区别地行脱贫致富的合理建议、途径和决策软件。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生存环境恶劣的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开发,在迁入区在农业上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建立生态经济的有序和动态平衡的社区发展;有效地进行劳务输出、主攻中产田土改造、开发非耕地资源,拓宽农民生存空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迁出区的环境恢复和改善,必须结合“省情”,实行合理的土地利用。成果成为贵州计划委员会《21世纪移民扶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和行动计划》的主要章节。

(6)在喀斯特地区,从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的角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农村社区对碳汇的影响做了开拓性的初步研究。对以贵州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碳存量进行了研究总结,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固碳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沼气、薪柴节能利用的碳减排指标建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未来石漠化治理中增加碳汇监测指标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发现贵州CDM项目对开发水力资源依赖度高,其他类型项目开发不足,开发程度低,开发能力不足,提出了贵州未来CDM项目发展的优势领域和促进CDM发展的政策建议,论证并得出在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可行的结论。成果以发表论文4篇,被引次数138次。

(7)主持完成国家主体功能区贵州区划与规划,提出的“黔中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根据贵州全省及荔波县和雷山县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贵州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确定了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基本形成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提出的“黔中经济区”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作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全省规划经省人民政府2010年9月24日第54次省长办公会审定同意。最后,经与国家发改委对接、修改和完善,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5月27日批复(黔府发[2013]12号)发布,县级规划分别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复。

3.通过喀斯特及洞穴的国际合作与对比研究,彰显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及贵州生态治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典型示范作用

先后主持新西兰外交部访问学者研究基金“新西兰Mangakowphai流域喀斯特水文合作研究”[黔府办出字(1988)009],中国-意大利第九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意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及洞穴合作研究[国科外字”(1999)0080号];中国-意大利第十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国西南部(贵州)深部和表层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国科外字(2000)0067],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中-斯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合作研究”[黔科合外字(2001)1103号],中国-意大利第十一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贵州(中国西南部)主要喀斯特水库及地下水质研究”[国科外字(2002)389];中国-意大利第十二次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物多样性与生存质量”(国科外字[2006]25号);中国-斯洛文尼亚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可持续条件下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重建与恢复”[国科外字(2005)216号];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社区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研究”;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贵州示范项目“荔波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贵州省省级发展战略研究石漠化专题”(TA-7361 PRC)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中-斯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合作研究[黔科合外字(2001)1103号]”等国际合作项目13项,以及中-英、中-新、中-美、中-意、中-斯、中-韩等大规模的贵州喀斯特及洞穴国际科技合作21次。

(1)主持中-英探测的贵州水城吴家洞420m深,成为90年代中国第一深洞。

(2)通过中国贵州-新西兰喀斯特环境对比研究,提出喀斯特环境敏感性、脆弱性、易伤性和自然更生能力小四个基本特征。个人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3)通过中国贵州-英国喀斯特土地利用对比研究,喀斯特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地产仅的多属性决定了土地开发的多目的和利用的多层次,在保护与管理上应实行土地购买、设施配置、区界 调整、接近控制和管理分区等措施,在有条件的环境移民迁出区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可成为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持续发展的一种摸上模式。成果获贵州省科协青年科技奖。

(4)通过中-韩合作研究论证盘县大洞巨大的规模、比较完好的堆积和堆积物含有的非常丰富的人类遗物、遗迹和共生的动物化石,显示出在东亚南部人类进化和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巨大潜力。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东亚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演化、早期人类如何响应环境变异以及西南亚与欧州同期文化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这对世界旧石器研究是一个重大贡献。成果获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首次将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引入喀斯特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设计中,在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中,以乡镇为单元,应用生境敏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和石漠化防治重要性的评价方法对规划区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指导县级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分区,并对不同的生态重要性土地整理区提出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减缓措施。在实施方案设计中,以流域为单元、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以新增耕地为目标、以不同生态重要性类型区土地整理技术开发为对策的思路,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村庄整治在内的多种技术措施加以捆绑、组装和科学配置,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将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今后土地整理的方向,研发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技术并进行示范,建立了一套适合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技术体系和在全国有影响的荔波板寨河头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验收。

(6)主办或承办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将中国南方及贵州喀斯特科学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向全国和世界。包括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1999)、黔中喀斯特与旅游开发暨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2000)、中国-意大利贵州喀斯特与洞穴首届国际学术会议(2002)、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研讨会(2000)、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开阳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开发研讨会(2002)、中国西南(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咨询会(2003)、中国-意大利贵州喀斯特与洞穴双边国际学术会议(2003)、中国-加拿大中国重点扶贫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总结研讨会(2006)、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学术研讨会—卢耀如院士学术思想研讨(2011)、世界自然遗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生态文明论坛2012年贵阳会议——生态保护科技创新高层论坛(2012)、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科技创新分论坛(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荔波分论坛(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修复分论坛(2014)、2014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4)、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2015)、首届西南史地高峰论坛暨贵州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5)、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2015)。

4.连续五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科技计划有关石漠化治理重大项目或课题,为国家在中国南方和贵州开设石漠化治理专项提供了科技支撑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岩溶)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09]”及两个专项“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09-03、黔科合农社字(2002)1141]”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2004BA606A-09-0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首席专家)“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与示范”[2005BA901A0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2006BAC01A09]”,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地州市县发改局委托项目“贵州全省及5个地(州、市)、44县(市、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及年度初步设计,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项目“贵州省2005-2010年喀斯特石漠化遥感监测对比研究”和“贵州省2010年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研究”,中铁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中铁贵州国际旅游体育休闲度假中心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

(1)首次建立了喀斯特石漠化概念与等级指标体系。提出极强度、强度、中度、轻度、潜在和无石漠化6个判别等级,通过自编程序在计算机上人机交互遥感解译和GPS定位和校正,建立石漠化数据库等分析模型,进行石漠化程度评价、GIS制图和分析,查明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现状、分布和发展趋势等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石漠化的生态-经济效应及贫困效应;提出贵州省2005年无石漠化面积37460.6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26%;潜在石漠化面积34026.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31%;石漠化面积37597.36 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其中轻度石漠化22155.76平方公里占12.58%,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占6.17%,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占2.11%;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占0.49%。成果经贵州省人民政府2006年11月13日第125次省长办公会审定同意,省统计局(黔统字[2006]65号)发布,出版专著1部,被引次数487次。

(2)率先提出石漠化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改善的。系统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治理模式,指出石漠化治理要按系统论思想和方法,以人地矛盾系统协调为线索,以流域为单元、以行政村为基础,以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为依托,以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为对策的思路。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社区发展在内的多种技术措施加以捆绑、组装和科学配置,提出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并进行示范,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具有喀斯特农村特色的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公众参与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了在全国有影响的花江示范区,形成以沼气为纽带、以经济林草种植和庭院养殖为主要链环结构的生态经济模式,既花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花江示范区考察后提出:这就是贵州的模式,山区人民的希望。2016年,示范区植被覆盖度达到47.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0元,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的参展项目亮相。

(3)最早建立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防治科技模式与示范区。针对强度石漠化环境封山育林与人工辅助生态修复,中度石漠化环境速生高效林灌草种植与生态演替诱导,轻度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及草地畜牧业配套,潜在石漠化环境水土保持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优化调度与配套节水,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模式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和民生科技示范。提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业复合经营、喀斯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产业集约经营、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建设循环经营三大综合防治模式与技术集成。分别简称为“毕节鸭池模式”、“清镇红枫湖模式”和“关岭-贞丰花江模式”,建立的示范区相应称为毕节鸭池示范区、清镇红枫湖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示范区总面积15359hm2,其中核心示范面积2322.70hm2,辐射推广面积21679hm2。2008年,毕节、关岭和清镇被省委省人民政府[黔党发(2008)9号]批准为省级石漠化治理示范区,2015年,提出的治理模式在国家石漠化治理区推广县数贵州达46个、广西16个、重庆3个、云南3个。

(4)系统提出石漠化防治的技术体系与技术集成。包括先锋物种保存抚育技术,苗木抗旱耐热培育技术,容器育苗与营养袋苗培育技术,困难立地造林技术,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技术,人工补植与物种更新萌发技术,适地小生境树种配置技术,人工补植与物种更新萌发技术,石山生态林营造技术,速生丰产树种营造栽培管理技术,果树栽培与管理技术,林草立体种植与配置技术,林灌草速生高效种植技术,林下种草养禽技术,林-草-粮间作技术、草地改良技术、人工种草丰产栽培与草畜平衡配置、特色养殖技术,棚圈与青贮窖设计与建造,饲料清洁生产技术,种畜改良技术,土地梯化与保土耕作技术,坡面拦挡措施布设与配置技术,坡耕地复合经营技术,水资源开发与优化调度技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覆膜集雨与润湿灌溉技术,中药种植与管理技术,庭园经济优化配置技术,庭园生态经济耦合技术,沼气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农村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生态旅游与特色产品开发技术等,形成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

(5)系统提出石漠化防治工程模式与衍生产业技术体系。根据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石漠化面积大,社会进步缓慢、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为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提出了石漠化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石漠化人工造林与林产业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石漠化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喀斯特农村能源建设与庭院经济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喀斯特生态移民与自然恢复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喀斯特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导向型模式及技术体系、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导向型模式及技术集成9种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和惠及民生显著的石漠化治理工程模式与衍生产业技术体系,提交的《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模式》咨询报告被国家发改委采纳。

(6)指出要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仍需国家大规模的长期投入。贵州省2000年~2005年期间的石漠化与1975年~1999年期间相比,增加的速度明显降低,但仍为缓慢增加的趋势;2005年以来,通过大力治理,全省石漠化强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虽然石漠化的等级降低了,但是整个石漠化总面积并没有很大的变化。部分强度石漠化通过治理变为中度,部分中度变为轻度。而所有轻度在5年内全部变为无石漠化,从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角度是不科学的;因此,喀斯特石漠化成因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难性告诉我们,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绝非一两个五年计划就能达到“山川秀美”。在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投入加大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坡改梯等措施的实施,石漠化面积扩大的速度和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但全省大部分地区由于人口压力仍然巨大、陡坡耕地多,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仍会以一定速度发展,石漠化面积仍在增加。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住喀斯特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仍需国家大规模的投入。

(7)通过主持承担石漠化防治规划设计加强了技术成果转化和工程化应用。在中国南方部分喀斯特地区和贵州省,建立了以省(区、市)、地(州、市)、县(市、区)、乡(镇)及部分行政村为单元的2000~2016年自然地理、社会经济、遥感影像、喀斯特环境、土地利用、石漠化、生态建设数据库,完成了工程技术规划与设计108项,其中包括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石漠化专项)(2010~2020),黔西南州等5个地(州、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2010-2020),关岭自治县等58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5~2050、2010-2020),印江县等38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1、2011-2013)及年度初步设计(2008-2016)。全省石漠化防治规划分别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7]108号)和省发改委等六厅局(黔发改农经[2008]2586号)批复;“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地州和县市规划设计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复。

5.科技支撑中国南方喀斯特4省区7县市和中国丹霞赤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成为中国南方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品牌

(1)首次从世界自然遗产视角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美、地质地貌、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自然美、地球演化历史、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三个标准。主持完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材料,作为中国政府2006年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1月8日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大会决议(31 COM 8B.11)将贵州荔波、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材料,作为中国政府2013年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2月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决议(38 COM 8B.11)将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广西桂林和环江4个喀斯特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据此,贵州省、重庆市、广西自治区实现了“世界遗产地零的突破”。遗产地总面积971.25 km2,缓冲区1762.28 km2,成为世界遗产面积最大、组成地最多的遗产地,也是世界最高级别的保护地。领衔团队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个人获先进工作者。

(2)首次从世界自然遗产视角对贵州赤水丹霞自然美、地质地貌、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赤水丹霞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自然美、地球演化历史、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四条标准以及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主持完成的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材料,作为中国政府2009年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1月23日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决议(34 COM 8B.1)将赤水丹霞在内的中国6处丹霞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据此,保护级别得到提升,成为全球最高级别的保护地,受到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和保护,也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领衔团队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个人记一等功。

(3)首次从世界自然遗产视角对贵州梵净山自然美、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了梵净山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自然美、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三条标准以及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主持完成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材料,作为中国政府2017年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1月7日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国家领导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正在准备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世界保护联盟(IUCN)专家的现场评估,2018年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2届大会审议。 

发明专利:


(1)发明专利授权

1、20131225-20151118肖时珍,熊康宁,张晖,陈永毕,肖华.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集雨型散养鸡舍. 发明专利ZL 2013 1 0724931.1. 国家知识产权局

2、20140304-20151118熊康宁,陈永毕,魏鹏,,陈浒,韦清章.喀斯特山区轻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发明专利ZL 2014 1 0074114.0. 国家知识产权局

3、20140325-20151007熊康宁,陈启伟,随喆,罗井升,李馨.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发明专利ZL 2014 1 0111680.4. 国家知识产权局

4、20140325-20160629熊康宁,兰安军,高渐飞,陈永毕,周玮.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 1 0111614.7. 国家知识产权局

5、20140401-20151230熊康宁,罗娅,李晋,龚进宏,吴光梅.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发明专利ZL 2014 1 0111616.6. 国家知识产权局

6、20140415-20151118张锦华,熊康宁,池永宽,张俞.一种类芦种苗繁育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14 1 0148745.2. 国家知识产权局

7、20140616-20160106王恒松,熊康宁,罗鼎,王露伟,岳坤前,颜萍,罗祥盛.一种地下水土流失与土壤渗透监测及集水灌溉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ZL 2014 1 0286713.9. 国家知识产权局

8、20141031-20160608熊康宁,罗鼎.一种在喀斯特地形建造沼气池系统的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 1 0600395.9. 国家知识产权局

9、20141205-20160824熊康宁,朱林阁,高璟钰,李晓娜.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砖砌式生物慢滤池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 1 0730901.6. 国家知识产权局

10、20141215-20160914熊康宁,罗鼎,王露伟.一喀斯特地区水质净化系统.发明专利ZL 2014 1 0766005.5. 国家知识产权局

11、20141226-20160824李晓娜,高璟钰,朱林阁,熊康宁.一体式水泥浇筑慢滤池.发明专利ZL 2014 1 0823176.7.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20150923-20170626熊康宁,敖向红,胡婉枚.一种滑盖发电灭菌垃圾箱.发明专利ZL2015 1 0610343.4.国家知识产权局

13、20151222-20170711熊康宁,李晓娜,龙明忠.一种模拟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状况的移动变坡式钢槽.发明专利ZL 2015 1 0970001.3.国家知识产权局

14、20150601-20170419李晓娜,朱林阁,熊康宁,高璟钰.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 发明专利ZL 2015 1 0290913.6.国家知识产权局

(2)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20140421-20140618张晖, 熊康宁,肖时珍等.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集雨型散养鸡舍.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3 2 0861586.1.国家知识产权局

2、20140917-20141231熊康宁,罗鼎,王露伟.一种土壤渗透率的测定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533526.1.国家知识产权局

3、20141009-20150114罗鼎,熊康宁.一种立体式圈舍沼气池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600528.8.国家知识产权局

4、20141105-20141105罗鼎,熊康宁,王恒松,王露伟,等.一种地下水土流失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343538.8.国家知识产权局

5、20141205-20150529朱林阁,熊康宁,李晓娜,高璟钰.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砖砌式生物漫滤池.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755208.X.国家知识产权局

6、20141211-20150429刘成名,熊康宁,罗鼎,苏孝良,池永宽.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的田间集水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775879.2.国家知识产权局

7、20141226-20150603高璟钰,熊康宁,李晓娜,朱林阁.一体式水泥浇筑慢滤池. ZL 2014 2 0839064.6.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8、20150504-20150826赵振强,宋月华,罗鼎,王露伟,熊康宁.一种昆虫采集器. ZL 2015 2 0276873.5.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9、20150504-20150826赵振强,宋月华,罗鼎,王露伟,熊康宁.一种野外便携式昆虫烘干器. ZL 2015 2 0276830.7.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10、20150601-20150923朱林阁,熊康宁,李晓娜,高璟钰.一种弃雨装置. ZL 2015 2 0366033.8.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11、20150601-20151111高璟钰,熊康宁,李晓娜,朱林阁.一种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系统.ZL 2015 2 0673788.2.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12、20150601-20151111朱林阁,熊康宁,李晓娜,高璟钰.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专利号ZL 2015 2 0366067.7.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13、20150721-20151118李渊,熊康宁,吕小溪,刘子琦. 一种防脱气的洞穴滴水收集器具.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527825.9.国家知识产权局

14、20150721-20151118李渊,熊康宁,吕小溪,刘子琦. 一种用于洞穴中放置收集装置的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527823.X.国家知识产权局

15、20150721-20151223李渊,熊康宁,吕小溪,刘子琦.一种洞穴滴水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527822.5.国家知识产权局

16、20150917-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一种青贮池排水口结构.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18013.2.国家知识产权局

17、20150921-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罗鼎,刘成名.一种青贮液的回收利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30893.5.国家知识产权局

18、20150921-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罗鼎,刘成明.一种分隔式青贮池.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28774.6.国家知识产权局

19、20150922-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罗鼎,刘成明.一种拆卸式青贮池.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34660.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0150922-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罗鼎,刘成明.一种多功能青贮池.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34671.0.国家知识产权局

21、20150922-20160217许留兴,熊康宁,罗鼎,刘成明.一种青贮池顶部密封结构.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33336.9.国家知识产权局

22、20150923-20160127敖向红,熊康宁,胡婉枚.一种滑盖式垃圾箱.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739924.3.国家知识产权局

23、20150923-20160127敖向红,熊康宁,胡婉枚.一种集雨型生态垃圾中转站.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740242.4.国家知识产权局   

24、20150923-20160210许留兴,熊康宁,吕小溪,刘成明.一种喀斯特地区的干草棚.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737835.5.国家知识产权局

25、20160127-20160831覃换勋,熊康宁,罗鼎,等.一种喀斯特地区雨露水收集利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076211.8.国家知识产权局

26、20160330-20160817李渊,刘子琦,熊康宁,吕小溪,李开萍,肖杰,曹阳,董晓超.一种洞穴土壤漏失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254802.X.国家知识产权局

27、20160330-20160824李渊,刘子琦,熊康宁,吕小溪,李开萍,肖杰,曹阳,董晓超.一种喀斯特洞穴水土漏失收集测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254108.8.国家知识产权局

28、20160330-20160914李渊,刘子琦,熊康宁,吕小溪,李开萍,肖杰,曹洋,董晓超.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水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254108.8.国家知识产权局

29、20160421-20160914胡晚枚,熊康宁,顾再柯,罗鼎,王恒松.一种喀斯特地区径流池防蒸发集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2016 2 0341974.0.国家知识产权局

30、20160421-20161005覃换勋,熊康宁,肖华,等.一种喀斯特地区防蒸发水池池盖.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 2 0337367.7.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0160426-20161123熊康宁,许留兴,郭文,刘凯旋,杨苏茂.一种防止青贮料底部发霉的青贮池.实用新型专利ZL2016 2 0357042.5. 国家知识产权局

(3) 发明专利

1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畜牧养殖业的饲水装置和使用方法 张俞;熊康宁;李渊;池永宽;刘凯旋;廖建军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8-04 2016-12-14

2 一种喀斯特地区植物篱成篱种植方法 熊康宁;胡晚枚;罗鼎;顾再柯;王恒松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4-21 2016-08-24

3 一种洞穴体系式的水土漏失监测方法与装置 刘子琦;李渊;熊康宁;吕小溪;李开萍;肖杰;曹洋;董晓超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3-30 2016-08-17

4 一种喀斯特高原峡谷花生与花椒间作方法 熊康宁;胡晚枚;顾再柯;罗鼎;檀迪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5-10 2016-08-17

5 一种地下水土接收装置 王恒松;高香琴;熊康宁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2-04 2016-08-10

6 一种防止青贮料底部发霉的青贮池及其施工方法 熊康宁;许留心;郭文;刘凯旋;杨苏茂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016-04-26 2016-08-10

7 洞穴滴水点漏失土壤收集器 熊康宁;李晓娜;龙明忠;王恒松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2-22 2016-05-25

8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增汇种植方法 熊康宁;肖时珍;张晖;杨龙;任笔墨;敖向红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2-29 2016-05-25

9 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实验装置 李晓娜;龙明忠;熊康宁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2-22 2016-05-11

10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雨露收集利用装置 熊康宁;覃换勋;高渐飞;罗鼎;胡晚枚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6-01-27 2016-04-20

11 一种喀斯特山区集水养畜系统 熊康宁;陈永毕;肖华;张晖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1-05 2016-03-30

12 一种喀斯特地区泉水流量测定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熊康宁;罗鼎;覃焕勋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0-29 2016-01-13

13 一种水土流失测定装置 熊康宁;龙明忠;岳坤前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11-05 2016-01-06 

14 一种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及安全工艺 李晓娜;熊康宁;高璟钰;朱林阁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09-02 2015-11-18 

15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熊康宁;池永宽;张锦华;张俞;许留兴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5-08-20 2015-11-11

 16 一种喀斯特地区水质净化系统 熊康宁;罗鼎;王露伟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12-15 2015-03-25

17一种通过种植牧草以防控杂草的方法 任笔墨;熊康宁;肖时珍;张锦华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11-05 2015-03-25

18 一种喀斯特坡地植物篱的种植方法 熊康宁;罗鼎;王恒松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10-31 2015-01-28

19 喀斯特山区极强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熊康宁;盛茂银;容丽;樊云龙;廖炳恒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03-25 2014-07-09 

20 喀斯特山区中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熊康宁;梅再美;李晓娜;翠张玲;王仙攀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03-25 2014-07-02

21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综合防治方法 熊康宁;盈斌;刘子琦;周文龙;李晨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4-03-25 2014-07-02 

22 一种喀斯特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方法 盛茂银;熊康宁;王霖娇;程媛媛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专利 2013-11-15 2014-02-19

备注:按照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日 公开日排序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地质出版社,2002.08)、《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01)、《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图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6)、《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12)、《世界自然遗产与赤水丹霞景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9) 、《喀斯特环境与文化—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品位与科技支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09)专著6部、主编出版论文集6部。

1、熊康宁、黎平、周忠发、安裕伦、吕涛、兰安军. 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8. ISBN:7-116-03676-8

2、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苏孝良、杨明德、苏维词、何刚. 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4. ISBN:7-80662-242-X

3、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1. ISBN: 7-221-06497-0

4、熊康宁、容丽、喻理飞(主编).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锥状喀斯特、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8. ISBN:978-7-221-07821-6

5、熊康宁、袁家榆、方伊.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图集(2005-2050).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6. ISBN:978-7-221-07821-6

6、熊康宁、梁玉华、郑建(主编).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11. ISBN:978-7-80662-753-2

7、熊康宁(主编)、陈浒、容丽(副主编). 赤水丹霞地貌、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12. ISBN:978-7-80662-801-0

8、熊康宁(主编)、杨斌、张晓松、吕萍、殷红梅(副主编).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 ISBN:978-7-5004-9831-5

9、熊康宁、陈永毕、陈浒、兰安军、隋喆. 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12. ISBN:978-7-80662-900-0

10、熊康宁、肖时珍、陈浒、容丽、彭建、杜芳娟. 世界自然遗产与赤水丹霞景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 ISBN:978-7-04-032232-3

11. 熊康宁,杜芳娟, 黎国玉,等.喀斯特环境与文化——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品位与科技支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 

12、刘彦随、熊康宁、但文红(主编).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4. ISBN:978-7-5532-0088-0

13、熊康宁、杜芳娟、周忠发、黎国玉、高红艳、汤波艳、廖婧琳、刘子琦、高强、张春丽. 喀斯特环境与文化—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品位与科技支撑.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9. ISBN:978-7-5035-4741-6

发表期刊论文: 

2017年: 

1 Zhou Zhongfa, Zhang Shaoyun, Xiong Kang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Bo, Tian Zhonghui, Chen Quan, Yan Lihui, Xiao Shizhe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karst cave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7(8):1011-1024.

2 郭文,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杨苏茂,刘凯旋,许留兴. 饲用灌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其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启示[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07)108-116.

3 张珍珍,熊康宁(通信作者),肖时珍,盈斌.全球世界遗产时空分布与列入标准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17,26(2):152-160.

4 杨苏茂,熊康宁(通讯作者), 喻阳华,刘兴益,董晓超.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诊断与调整[J]. 世界林业研究, 2017, 30(3):91-96.

5 胡晚枚,刘子琦(通讯作者),顾再柯,等.喀斯特高原山地不同植物篱配置模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对比[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1)58-62.

6 李聪聪,熊康宁(通信作者),苏孝良,许留兴,高香琴,向廷杰. 贵州茅台酒独特酿造环境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36(2):1-4.

7 谌妍,盈斌,熊康宁(通信作者). 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地保护策略研究.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36(3):100-106.

8 宋淑珍,熊康宁(通讯作者),池永宽,等.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菊苣光合特性年际变化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7,39(2)83-88.

9 熊康宁,丁磊.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节水灌溉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3)1-5.

10 檀迪,熊康宁(通信作者).喀斯特地区小气候与土壤理化性质的耦合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5):301-307.

11 巫仁霞; 熊康宁; 容丽  梵净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学意义    广西植物

12 侯灵莉; 张万全; 陈庆富; 杨庆雄; 熊康宁  粗毛淫羊藿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广东化工 2017/09 

13 董颖苹; 熊康宁; 李开忠; 闫利会; 池永宽  中国西南喀斯特潮湿气候下干旱胁迫人工牧草地土壤水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9  

14 朱佳运;熊康宁;容丽;陈浒;游美玲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裸子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分析    贵州科学  2017/04

15 侯灵莉; 张万全; 陈庆富; 杨庆雄; 熊康宁  粗毛淫羊藿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广东化工  2017/09

2016年:

16 Maoyin Sheng, 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 Linjiao Wang, Xiaona Li, Rui Li, Xingjun Tian. Response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o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ccession in South China Karst. Carbonates & Evaporites.2016:1-14.

17 Zhang Yu, Xiong Kang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Shen Xiaoyun. Technology on mixed forage nutrition collo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based stockbreeding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A].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2016:279-288.

18 Zhang Zhenzhen, Xiong Kang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Shizhen Xiao. Study on monitor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outh China karst [A].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C].2016:263-270.

19 李渊,刘子琦(通讯作者),吕小溪,曹洋,李开萍,覃换勋,熊康宁 .贵州毕节石漠化地区洞穴上覆土壤与基岩对滴水元素特征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6,35(9)1894-1902.

20 熊康宁,朱大运,彭韬,喻理飞,薛建辉,李坡.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研究[J].生态学报,2016,36(22):7109-7113.

21 Yongkuan Chi, Kangning Xiong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zhen Zhang. Research on photosynthetic interannual dynamics of gramineous forage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of South China[J]. Oxidation Communications, 2016, 39(3): 2476–2496.

22  郭杰,熊康宁(通讯作者),盛茂银,檀迪. 不同等级石漠化条件下花椒生长性状调查分析—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494-496.

23 肖华; 熊康宁  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空间优化配置——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S2

24 熊康宁; 朱大运; 彭韬; 喻理飞; 薛建辉; 李坡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研究 > 生态学报 2016/22

25 朱大运,熊康宁(通讯作者),等.基于植被指数的GF-1与Landsat-OLI石漠化识别能力对比评价.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1):1949-1957.

26 张绍云,周忠发,熊康宁,等.贵州洞穴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11):1998-2009.

26 郭文,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许留兴,刘兴宜,杨苏茂,刘凯旋.青贮中心在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草业科学,2016,33(11):2353-2359.

27 李聪聪,熊康宁(通信作者),向廷杰. 贵州茅台酿酒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J].酿酒科技,2016,26(12):122-125.

28 吕伊娜,熊康宁(通讯作者),容丽,陈浒,高洋,盈斌.梵净山生物生态演化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5)131-141.

29 崔蕾,熊康宁(通讯作者),关智宏,陈永毕,刘子琦.基于植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的石漠化土地整理模式——以贵州撒拉溪和花江示范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6,35(5):513-524.

30 熊康宁,许留兴,刘凯旋,郭文,杨苏茂,刘成名.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耦合关系[J].家畜生态学报,2016,37(10):72-79.

31 覃换勋,熊康宁(通讯作者),高渐飞,肖华.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评价及空间供需平衡分析——以毕节朝营小流域为例[J]. 节水灌溉,2016,254(10):68-72+76.

32 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优先出版 张俞; 熊康宁; 张锦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7

33 许留兴,熊康宁(通讯作者),杨苏茂,郭文,刘凯旋. 乳酸菌与蔗糖对金荞麦青贮品质研究[J]. 畜牧与兽医,2016,48(7):54-59

34 许留兴,熊康宁(通信作者),郭文,刘凯旋,杨苏茂.饲草青贮品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164-170.

35 覃换勋,熊康宁(通讯作者),高渐飞,张珍珍.喀斯特石漠化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干旱应急调度研究—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朝营小流域为例[J] .贵州科学,2016,34(3):39-45.

36 颜萍,熊康宁(通讯作者),王恒松,杨皓,胡晚枚.喀斯特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4):557-563.

37 罗鼎; 熊康宁; 王恒松; 陈航  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洞穴特征与成因探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38 檀迪.熊康宁(通讯作者).喀斯特地区植物演替过程的多样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6, 57(5):788-793.

39 钟欣梅; 熊康宁; 肖时珍; 高香琴  赤水丹霞地貌景观的美学特征与价值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8

40 罗鼎,熊康宁(通讯作者),王恒松,等.喀斯特山地不同类型植物篱的减流减沙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430-435.

41 关智宏,熊康宁(通讯作者),顾再柯,陈永毕.撒拉溪喀斯特土地整理区动植物物种多样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6):1433-1439.

42 颜萍,熊康宁(通讯作者),王恒松,檀迪,郭杰,肖杰,李开萍.喀斯特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322-327.

43 池永宽,熊康宁(通信作者),宋淑珍,等.石漠化地区单播与混播牧草光合差异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6,37(2)53-59.

44 颜萍,熊康宁(通讯作者),檀迪,郭杰,陈航,胡晚枚.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不同水土保持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1):1-7+21.

45 熊康宁,许留兴,申小云,张锦华,刘成名.饲草青贮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石漠化地区应用的启示[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1):144-153.

46 杨龙,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蓝家程,敖向红.花椒林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碳汇效益[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1) :292-297.

47 颜萍, 熊康宁 (通信作者),王恒松,等.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6,(1):54-59.

48 刘发勇,熊康宁(通信作者),兰安军,等.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石漠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6(1):66-69.

2015年:

49 肖时珍,熊康宁(通讯作者),刘子琦,刘琦,李高聪. 华南喀斯特施秉白云岩和世界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J].国际地学遗产, 2015,3(1):40-52.

50 Yongkuan Chi, 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 Pandi Zhao, et al. The difference of photosynthesis between monoculture grass and mixed sowing grass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southwest China [A]//. Wenpei Sung, Jimmy (C.M.) Kao. 201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C].Taichung: Environment, Energy and Applied Technology, 2015:65-71.

51 王珏,熊康宁(通讯作者),盈斌,彭惠蓉,谌妍.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雷山县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4):50-54.

52 许留兴,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刘成名,李聪聪.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12) :60-66.

53 刘发勇,熊康宁(通讯作者),兰安军,詹奉丽,犹珀玉,艾玉.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空间相关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6):60-64.

54 高渐飞,熊康宁(通信作者),覃焕勋.基于极度干旱的喀斯特高原山地与峡谷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对比——以贵州花江峡谷南岸和毕节朝营小流域为例[J].节水灌溉,2015,10:57-62.

55 池永宽,熊康宁(通信作者),刘肇军,王元素,张锦华,赵盼弟.我国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经济,2015,31(10),132-137.

56 高渐飞,熊康宁(通讯作者),覃焕勋.基于极度干旱条件下的喀斯特峡谷区水资源利用方式-以贵州花江峡谷示范区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9):119-121.

57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4

58 贺祥; 熊康宁; 林振山; 陈起伟 贵州岩溶石漠化山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演进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5

59 张俞,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等.贵州白山羊对4种牧草的消化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7):241-248.

60  关智宏,熊康宁(通知作者),陈永毕,等.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喀斯特石漠化土地整理研究——以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361-366.

61 高渐飞,熊康宁(通知作者).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治理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 23(6) 775-784.

62 罗鼎,熊康宁(通讯作者),王恒松,等.白虎麻塘洞穴分布特征与地貌关系研究[J].贵州科学,2015,33(3):52-60.

63 许留兴; 熊康宁; 张锦华; 刘成名; 池永宽  毕节地区干草调制研究  草业科学 2015/06

64 池永宽,熊康宁(通信作者),张俞,等.西南喀斯特地区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的效益、问题与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79(6):143-146.

65 任笔墨,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33-36.

66 赵振强,熊康宁(通讯作者),等.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叶蝉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动态变化[J].环境昆虫学报, 2015,37(3):498-506.

67 肖时珍,熊康宁(通讯作者),蓝家程,等.石漠化治理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和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36(5):1590-1597.

68 许留兴,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池永宽,谌妍,刘成名.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草业科学,2015,32(5):824-832.

69 肖小林; 兰安军; 熊康宁 基于GIS的邢江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人民长江 2015/09

70 池永宽; 熊康宁; 王元素; 裴晓红; 钟欣梅; 张锦华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四种牧草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4

71 池永宽,熊康宁(通信作者),王元素,等.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的光合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431-444.

72 任笔墨,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蓝家程.金银花种植对喀斯特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15,43(4):124-127.

73 赵盼弟,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等 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现状及对策——以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2):209-213.

74  张俞; 熊康宁; 池永宽; 王元素; 张锦华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牛羊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3

75 池永宽,熊康宁(通讯作者),王元素,等.西南石漠化地区两种经济林木光合日动态特征[J].经济林研究,2015,33(1):45-49,55.

76 刘子琦,熊康宁(通讯作者),吕小溪,张乾柱,付超凡.喀斯特洞穴滴水信息对地表环境响应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15,34(1):39-41.

77 喀斯特地区林下白三叶-麦冬混播体系群落特征 池永宽; 熊康宁; 董颖苹; 张锦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1

78 贵州省黄果树景区土地生态风险的评价 刘发勇; 兰安军; 熊康宁; 艾玉; 詹奉丽; 王小琳 生态科学 2015/01

79 崔高仰,熊康宁(通讯作者).喀斯特地区不同程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气候效应[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01):143-149.

80 高渐飞,熊康宁(通讯作者).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5,35(1):111-119.

81 熊康宁,池永宽.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经济, 2015, 31 (01): 23-30.  

82 盛茂银,熊康宁(通讯作者),崔高仰,等.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02):1-23.

2014年:

83 Bin Ying, Shi-zhen Xiao, 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 Qi-wei Cheng, Jin-sheng Lu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es in typical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Environ Earth Sci. 2014,71:631-645.

84 Shen Xiao Yun, Xiong Kang 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ao Li, et al. Effect of High Content of Sulfur in Forage on Serum Biochemical Values in Grazing Oula Sheep[J].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4,13(8):519-523.

85 Shen Xiao Yun, Xiong Kang 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ao Li, et al. Studies on Serum Biochemical Values and Mineral Contents of Tissues in Qianbei-Pockmarked Goats [J].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4,13(8):503-505.

86 Shen Xiaoyun,Zahng Meng and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Effect of molybdenum on sulfur metabolism in Guizhou Semi-Fine Wool Sheep in south west China karst mountain area.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4,13(17):1027-1030.

87 刘成名,熊康宁(通讯作者),苏孝良,等.干旱胁迫对石漠化地区3种乡土草种光合作用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4,32(04):382-387.

88 王恒松; 黄春长; 周亚利; 熊康宁 汉江上游全新世特大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沉积学报 2014/06

89 胡莉,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等.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调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6):117-121.

90 刘发勇; 兰安军; 熊康宁; 李阳兵; 犹珀玉; 艾玉 基于网格数据空间分析方法的罗甸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地球与环境 2014/06

91 池永宽,熊康宁(通讯作者),王元素,等.贵州石漠化地区灰绿藜和鹅肠菜光合日动态[J].草业科学, 2014,31(11),2119-2124.

92 李高聪,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基于世界遗产地貌价值的施秉与环江白云岩喀斯特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5):143-148.

93 王恒松 ,熊康宁(通讯作者),等.广西环江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演化机制.热带地理,2014,34(5):672-680.

94 张俞; 熊康宁; 张锦华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6

95 池永宽,熊康宁(通讯作者),张锦华,王元素,张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三种豆科牧草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4,36(4):116-120.

96 高渐飞,熊康宁(通讯作者).不同地貌环境下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水土保持通报,2014,34(3): 97-102.

97 刘发勇; 兰安军; 熊康宁; 詹丰丽; 王小琳  近10年黄果树景区的景观格局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6

98 龙明忠,吴克华,熊康宁(通讯作者).WEPP模型(坡面版)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的适用性评价[J].中国岩溶,2014,33(2):201-206.

99 仲艳,熊康宁(通讯作者),等.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提名地景观美学价值及其全球对比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25-32.

100 陆亚一,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 2014,30(5):377-382.

101 易大卫; 熊康宁  石漠化治理前后的农耕文化变迁及乡村旅游发展——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4

102 胡正伟; 刘肇军; 熊康宁  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地区核桃产业发展潜力分析——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103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喀斯特高原峡谷与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及变化特征对比  热带地理 2014/02

104 贺祥; 熊康宁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贵州岩溶山区农村贫困脆弱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3

105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遥感监测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3

106 刘子琦,熊康宁(通讯作者),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扩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价值及贡献.中国岩溶,2014,33(1):64-76.

107 石博,熊康宁(通讯作者),等.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缺水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人民长江,2014, 45(5): 79-82.

108 张锦华; 肖时珍; 尚以顺; 陈燕萍; 熊康宁; 宋明希; 张俞 南方喀斯特地区草地的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草业与畜牧 2014/01

109 宁茂岐; 赵佳; 熊康宁; 蓝安军 贵州省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石漠化时空格局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2

110 贺祥; 熊康宁 岩溶山区石漠化与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耦合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2

2013年:

111 Yong Kuan Chi, Kang Ning Xiong (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Analysis and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4 grass species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2013,12(15):1299-1306.

112 Shen Xiao Yun, Xiong Kang Nin, Chen Yong Bi, et al. Effect of Fenced Pasture on Mineral Metabolic in Grazing Semi-Fine Wool Sheep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3,12(10):982-985.

113 Shen Xiao Yun, Chi Yong Kuan, Xiong Kang Ning, et al. Serum Biochemical Values and Mineral Contents of Tissues in Guizhou Semi Fine Wool Sheep[J].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3,12(11):1078-1080.

114 Li Chen, Xiong Kang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Guangmei. Process of biodiversity research of Karst areas i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3, 33: 192-200.

115 樊云龙; 熊康宁; 陈浒贵州喀斯特山区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6

116 张浩,熊康宁(通讯作者),苏蒙蒙,等.岩溶山区石漠化草畜治理工程区域对策分析——以花江顶坛小流域为例.中国草地学报.中国草地学报,2013, 35(6): 4-8.

117 胡宁,熊康宁(通讯作者),李晓娜.生物慢滤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喀斯特农村地区应用的可行性.水处理技术, 2013, 39(11): 10-16.

118 盛茂银,刘洋,熊康宁(通讯作者).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生态学报,2013, 33(19): 1-11.

119 李高聪,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等.施秉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价值研究.热带地理,2013, 33(5): 562-569.

120  杜芳娟; 熊康宁; 刘杰 喀斯特城市建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解读——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121 陈品冬,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中国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地理研究,2013, 32(8): 1517-1527.

122 刘子琦; 张乾柱; 熊康宁 洞穴环境替代指标研究现状及其石漠化记录研究问题探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4

123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工程治理不同阶段石漠化变化特征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4

124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乌江流域不同河段石漠化特征对比分析  铜仁学院学报 2013/04

125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生态工程治理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7

126 熊康宁; 王恒松; 李贵云; 陈东升  奔流在贵州地下的河  森林与人类 2013/07

127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凯里学院学报 2013/03

128 李永垚,熊康宁(通讯作者),罗娅.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农业发展驱动因素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 11(3): 77-84.

129 于晨曦; 陈浒; 熊康宁  喀斯特峡谷区干旱灾害下的水资源工程性保障研究——以花江石漠化综合示范区顶坛小流域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3

130 谭晋; 容丽; 熊康宁  石漠化等级与植被碳储量的相关性研究——以顶坛小流域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131 李辰琼; 张锦华; 舒健虹; 董颖苹; 熊康宁  贵州主栽水稻品种不同成熟期稻草与稻谷产量和品质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5

132 张乾柱,熊康宁(通讯作者),刘子琦,等.石将军洞穴滴水水文化学特征及石漠化效应—以贵州石将军洞为例.热带地理,2013, 33(3): 256-263.

133 唐亮; 刘肇军; 熊康宁; 肖华  喀斯特地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效应分析——以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

134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贵州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特征对比研究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135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136 于晨曦; 熊康宁; 陈浒  喀斯特峡谷区干灾害成因初探与对策——以花江顶坛小流域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137 李雪; 熊康宁  我国喀斯特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科技信息 2013/01

2012年:

138 Wu Guangmei,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Li Chen, et al. Assessment of Service Value of Ecosystem in Karst Ecological Control Areas.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 4(5): 26-31.

139 Luo Jingshneg,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Lan Anjun, et al. Different grad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cGIS thematic map symbol color design and research. IEEE, 2012: 1491-1495.

140 肖时珍,盈斌,熊康宁(通讯作者)等.研究小流域尺度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措施的设计与匹配.高等材料研究, 2012.(518-523) 4557-4563.

141 盈斌,肖时珍,熊康宁(通讯作者)等.在喀斯特峡谷区域石漠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布特征.高等材料研究, 2012.(518-523) 4661-4669.

142 张浩,熊康宁(通讯作者)等.贵州草业现状与石漠化发展响应.高等材料研究, 2012, 518-523: 4626-4632.

143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Matching of the Measures fo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Small Catchment Scale[J]. Xiao Shizhen, Ying Bin,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518-523) 4557-4563.

144 Practacultur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response of Guizhou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Zhang Hao,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 518-523: 4626-4632.

145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UseLand Cover in Karst Gorge Area.Ying Bin, Xiao Shizhen,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518-523) 4661-4669.

146 肖华,熊康宁(通讯作者),张浩,张乾柱.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22(11): 420-424.

147 王仙攀; 陈浒; 熊康宁; 李晋; 赵基; 徐玲; 罗井升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及培育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12

148 李永垚,熊康宁(通讯作者),罗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进展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06): 259-263,269.

149 邹细霞; 杜芳娟; 熊康宁; 樊云龙  石漠化旅游:生态重建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生态经济 2012/10

150 张浩,熊康宁(通讯作者),苏孝良等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的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草地学报,2012, 34(5): 107-113.

151 李晨,熊康宁(通讯作者),吴光梅,李晓娜.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植物多样性动态响应——以贵州省花江示范区顶坛小流域为例   热带地理,2012, 32(5): 487-492.

152 王恒松,熊康宁(通讯作者),刘云.黔西北典型喀斯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26(8) : 62-68.

153 熊康宁,陈浒,王仙攀,等.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动物的时空格局与生态功能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23): 259-265.

154 熊康宁,李高聪,王玲玉.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园林2012, 28(08): 66-71.

155 高渐飞,熊康宁(通讯作者),吴克华.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技术与模式.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 (8): 16-23.

156 熊康宁,王恒松,刘云.毕节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4): 10-15.

157 李晋,熊康宁(通讯作者).我国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土壤通报2012, 43(04): 1001-1007.

158 熊康宁,李晋,龙明忠.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地理学报,2012, 67(7): 878-888.

159 宋月华; 李子忠; 熊康宁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Zyginellini族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160 李晋,熊康宁(通讯作者),王仙攀.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地下水土流失观测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2, 363(6): 38-40.

161 刘龙春,熊康宁(通讯作者),罗娅.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67-72.

162 吴光梅; 熊康宁; 陈浒; 李晨; 罗井升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163 李世奇,熊康宁(通讯作者)苏孝良,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12-17.

164 熊康宁,刘龙春,罗娅.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进展与展望研究.生态经济2012, 253(5): 44-49.

165 盈斌,熊康宁(通讯作者),陈起伟,肖时珍.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以及石漠化分布特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2, 32(02): 190-193.

166 王义; 黄先飞; 胡继伟; 熊康宁; 段素明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4

167 肖静怡,熊康宁(通讯作者),罗娅,等.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187-191.

168 罗娅; 熊康宁 石漠化治理——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与变迁  科学 2012/02

169 王仙攀,熊康宁(通讯作者),陈浒,赵基.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土壤动物功能群落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5): 254-257.

170 基于SWOT分析的红枫湖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生态恢复 刘龙春; 刘肇军; 熊康宁; 李晨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2

171 湿地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王义; 黄先飞; 胡继伟; 熊康宁; 段素明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1

2011年:

172 Yuhua Song,Zizhong Li,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Three new species of the leafhopper genus Tautoneura Anufriev from China.Zookeys.2011, 83: 63-72.

173 Maoyin Sheng, Lingjiao Wangc, Kangning Xiong. Isozyme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barrenwort (Berberidaceae) population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1,131:58–66.

174 Song Yuehua, Li Zizhon,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New species and new records of Erythroneurini from China. Zootaxa.2011, 2774: 48-56..

175 He Xiang, Xiong Kangning. Analysis on Tourist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Its Measuring Indexes in Tourist Are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3(2)69-73,77. 

176  Maoyin Sheng, Lingjiao Wangc, Kangning Xiong. Isozyme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buckwheat populations.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39 (2011) 458–470

177 Yuhua Song,Zizhong Li,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A new species of the leafhopper genus Diomma Motschulsky from China.Zookeys.2011, 83: 57-62.

178 李馨,熊康宁(通讯作者),龚进宏,等.人工草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草业学报.2011, 20(6): 279-286.

179 陈浒,熊康宁(通讯作者),刘忠斌等.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河头喀斯特土地整理探索.地球与环境,2011,39(4):450-455.

180 熊康宁,周文龙,龙键,罗井升.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特征与趋势探讨.中国岩溶.2011, 30(4): 21-28.

181 熊康宁,胡顺光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29(4):106-110.

182 周文龙,熊康宁(通讯作者),龙健,等.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土壤通报.2011, 42(5): 1131-1137.

183 李晋,熊康宁(通讯作者),李晓娜.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殊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227-233.

184 熊康宁,刘琦,肖时珍.卢耀如院士的岩溶(喀斯特)学术研究与贡献.中国岩溶.2011, 30(3): 243-247.

185 高渐飞,苏孝良,熊康宁,周玮.贵州岩溶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发展.草业学报.2011,20(4):279-286.

186 容丽; 熊康宁; 李俊良 花江喀斯特峡谷区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区系特征及其相似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187 贺祥,熊康宁(通讯作者),周文龙,李晨,李晋.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1, 21(4): 241-246.

188 周文龙,熊康宁(通讯作者),龚进宏,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通报.2011,42(4):801-807.

189 王仙攀,陈浒,熊康宁.气候干旱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以石桥小流域为例 .热带地理,2011,31(4):357-361. 

190 Zhao Zhicheng, Xiong Kang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Hu,etc. Effect drought on soil animal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reas in Guizhou. Southwe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24(3): 1167-1172.

191 陈伟杰; 任晓冬; 熊康宁 石漠化土地固碳潜力分析——以贵州为例  中国岩溶 2011/02

192 李晋,熊康宁(通讯作者).岩溶洞穴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16-18.

193 李晨,熊康宁(通讯作者),李晓娜,刘龙春.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响应.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19-23

194 贺祥,熊康宁(通讯作者),李晨,等.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土壤质量效应研究—以贵州省花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例.贵州农业科学.2011,39(5):99-102.

195 高渐飞,熊康宁(通讯作者),苏孝良,周玮.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1, 31(2): 117-121.

196 罗井升,熊康宁(通讯作者),兰安军等.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石漠化演变趋势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231-5234.

197 贺祥; 熊康宁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及其测评指标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古城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198 任远 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及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06-4108.

199 龚进宏,熊康宁(通讯作者),李馨,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黔东南州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29(1):14-17.

200 贺祥; 熊康宁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及其测评指标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古城为例(英文)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02

201 刘子琦,熊康宁(通讯作者),盈斌.洞穴新生碳酸钙碳同位素对地表石漠化的指示意义.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96-2899.

202 肖时珍,熊康宁(通讯作者),廖炳恒,罗税,隋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蓄水工程布设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22-1826.

2010年:

202 赵娜娜,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与保护研究进展.旅游论坛.2010,03(06):682-686.

203 周玮,熊康宁(通讯作者),高渐飞.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耕地治理方式研究.中国岩溶.2010, 29(4): 419-424.

204 周玮,熊康宁(通讯作者),高渐飞,等.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耕地治理研究.贵州农业科学,2010,38(09):110-113.

205 樊云龙; 陈浒; 熊康宁; 苏孝良; 韩会庆 花椒林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  地球与环境 2010/03

206 熊康宁,陈起伟.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中国岩溶.2010,29(03):50-56.

207 陈伟杰,熊康宁(通讯作者),任晓冬,周文龙.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固碳增汇效应研究.中国岩溶.2010, 29(03): 13-21.

208 李伟; 熊康宁; 周文龙 黔东南施秉喀斯特景观美学特征与世界遗产价值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09 熊康宁,陈起伟.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石漠化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28(3):8-12.

210 李晓娜; 熊康宁; 陈浒; 容丽; 向刚; 郭治友; 周江 黔东南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与世界遗产价值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11 刘琦; 卢耀如; 张凤娥; 熊康宁 动水压力作用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10/S1

212 高渐飞; 苏孝良; 熊康宁; 周玮 中国南方岩溶区草地建设技术与示范  草业科学 2010,27(7):30-34.

213 罗娅,熊康宁(通讯作者),陈起伟,等. 喀斯特生态治理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毕节鸭池、遵义龙坪、沿河淇滩示范区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19(7):809-814.

214 赵志成,熊康宁(通讯作者),陈浒.清镇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贵州农业科技.2010,38(6):116-120.

215 吴清林; 李坡; 熊康宁 珍珠泉的形成机制及保护  贵州科学 2010,28(1):89-92.

216 吴清林,熊康宁(通讯作者),李坡.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的审美心理要素分析.资源科学.2010, 32(5): 880-885.

217 张芳挺,熊康宁(通讯作者),周文龙,等.喀斯特生态监测及效益评价研究进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107-110.

218 陈伟杰; 任晓冬; 熊康宁; 樊云龙  贵州省CDM项目开发利用状况及未来开发优势领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19 ;隋喆; 熊康宁; 牟祥会; 廖炳恒; 陈永毕; 肖时珍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2010,337(4):17-19.

220 陈伟杰; 任晓冬; 熊康宁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10):5254-5258.

221 樊云龙,熊康宁(通讯作者),苏孝良,等.喀斯特高原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山地学报.2010, 28(2): 226-233.

222 吴清林; 李坡; 熊康宁 织金洞的美学价值分析  贵州科学 2010,28(1):93-96.

223 白晓永,王世杰,熊康宁,等. 碳酸盐岩岩性基底对土地石漠化时空演变的控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30(3).(EI收录)

2009年:

224 Dan Xiao, Kangning Xiong(corresponding author), Yulun An, Wenzhuan Zhang. Study on Karst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Remote Sensing and GIS Data Process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edited by Henri Maître,etc., 2009 Proc. of SPIE Vol. 7498, 74981D.(EI收录).

225 熊康宁,盈斌,罗娅,等.喀斯特石漠化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世界林业研究.2009,22(特刊):18~23.

226 吴克华,熊康宁,李坡,等.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气候效应.地球与环境.2009,37(4): 411-418..

227 邹细霞; 杜芳娟; 熊康宁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与社区旅游系统耦合研究——以清镇羊昌洞为例 中国岩溶 2009/04

228 罗娅; 熊康宁; 龙成昌; 朱进 贵州喀斯特地区环境退化与农村经济贫困的互动关系 贵州农业科学 2009,37(12):207-211.

229 许炯心; 李炳元; 杨小平; 周力平; 师长兴; 高抒; 郑祥民; 熊康宁; 朱秉启; 汪亚平; 周立旻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  地理学报 2009/11

230 陈振虎; 熊康宁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以庭园经济为例  现代商业 2009,187(30):60-61.

231 张芳挺,熊康宁(通讯作者),杨正怀.喀斯特高原山地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生态效益评价.水土保持研究,2009, 16(5): 191-196.

232 贺祥; 熊康宁; 陈洪云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抗蚀性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4(4):133-139.

233 王恒松,熊康宁(通讯作者),刘云.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土流失机理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09, (8): 11-14.

234 胡娟; 熊康宁; 谢湛明 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及应用初探——以黄平县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235 李松,熊康宁(通讯作者),王英,肖时珍,王茂强.关于石漠化科学内涵的探讨.水土保持通报.2009, 29(2): 205-208.

236 王恒松; 熊康宁; 刘云 喀斯特地区冻融作用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9,16(2):101-106.

237 刘云; 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山地生态退化与生态经济重建研究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238 刘云; 熊康宁 不同等级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土壤效应研究——以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239 贺祥; 熊康宁; 陈洪云 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土壤抗蚀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5(7):2238-2242.

2008年:

240 Xiong Kangning and Roberto Zozin. Introduction to the karst of South-West China Memorie del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irale di Verona-2. Serie, Meorie Naturalistiche 3-2008: 9-15.

241 Xiong Kangning, Guido Rossi and Roberto Zozin. Hydrogeological aspects of the Honglin karst area (Qianxi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Memorie del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irale di Verona-2. Serie, Meorie Naturalistiche 3-2008: 17-24.

242 Zhou Zhongfa and Xiong Kangn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Notes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karst and caves of Guizhou Memorie del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irale di Verona-2. Serie, Meorie Naturalistiche 3-2008: 143-147.

243 王恒松,熊康宁(通讯作者),刘云.西南岩溶区地下水土流失浅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8(32): 144-146.

244 刘子琦; 李红春; 熊康宁; 袁道先; 盈斌; 徐晓梅; 李俊云 洞穴水系氢氧同位素监测对重建古气候样品选择的指示意义  中国岩溶 2008,27(2):139~144.

245 胡娟; 熊康宁; 安裕伦 CBERS-02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246 魏鹏,熊康宁(通讯作者),任晓冬,翠张玲.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市王家寨与羊昌洞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2):32-35.

247 刘子琦,熊康宁(通讯作者).贵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人类对喀斯特洞穴利用的可行性.人民长江.2008, 39(8): 25-28.

248 熊康宁,肖时珍,刘子琦,陈品冬.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08, 10(4): 17-28.

249 贺祥,熊康宁(通讯作者),陈洪云,胡顺光.喀斯特山区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的土壤质量特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58-64.

250 杜芳娟,熊康宁(通讯作者),高红艳.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中国岩溶,2008, 27(1): 86-90.

251 杜芳娟,熊康宁(通讯作者),先青平.赤水-习水丹霞景观美学价值与对比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23~26.

252 熊康宁,肖时珍,陈品冬.中国南方喀斯特及锥状喀斯特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1~10.

253 彭建,熊康宁.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赤水丹霞地貌刍议[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11~17.

254 杜芳娟,熊康宁.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探析喀斯特石漠化景观的旅游价值.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6(增刊):23~26.

255 刘子琦,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贵州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人类对喀斯特洞穴的利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增刊):297~305.

2007年:

256 徐燕,熊康宁(通讯作者),殷红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兴义市南龙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33-138.

257 陈洪云; 熊康宁(通讯作者); 兰安军; 贺祥; 常黎  喀斯特峡谷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应——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5(6):32~38.

258 贺祥; 熊康宁(通讯作者); 陈洪云; 胡顺光 喀斯特山区碳酸盐岩土壤抗蚀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中国岩溶 2007,26(4):297~303.

259 吴克华; 熊康宁(通讯作者); 容丽; 龙明忠  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植被恢复过程特征——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  地球与环境 2007,35(1):327-335.

260 容丽; 熊康宁(通讯作者) 花江喀斯特峡谷适生植物的抗旱特征 Ⅰ:顶坛花椒根系与土壤环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5(4):1-7.

261 熊康宁:招徕人才 事业为先 熊康宁; 梁荻; 霍庆涛 当代贵州 2007/14

262 兰安军; 熊康宁; 罗平; 文锡梅  基于COMGIS技术的花江示范区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263 胡娟; 熊康宁(通讯作者);  CBERS-02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为例  安裕伦 贵州科学 2007,25(增刊):171-177.

264 陈起伟,熊康宁(通讯作者),蓝安军.  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岩溶  2007,26(1):37~42.

265 胡顺光,熊康宁(通讯作者).  贵州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水土流失调查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 2007,26:32-35.

2006年:

266 李瑞玲; 王世杰; 熊康宁; 周德全 贵州省岩溶地区坡度与土地石漠化空间相关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06/04

267 龙健; 李娟; 邓启琼; 李阳兵; 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特征研究  土壤通报 2006/04

268 肖时珍,熊康宁(通讯作者). 喀斯特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7(3):269-272.

269 肖丹,熊康宁(通讯作者),蓝安军,安裕伦.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分布与岩性相关性分析. 地球与环境,2006, 34(2): 77-81.

270  陶玉国; 张春丽; 殷红梅; 熊康宁 喀斯特景区青少年科普旅游规划示范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8

271 白晓永,熊康宁(通讯作者),李阳兵,兰安军. 喀斯特山区不同强度石漠化人口因素空间差异性的定量研究.山地学报.2006, 24(2): 242-248.

272 熊康宁,梅再美,彭贤伟,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贵州林业科技.2006,34(1):5~8

273 李阳兵; 白晓永; 邱兴春; 周国富; 兰安军; 周绪; 熊康宁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  资源科学 2006/02

274 陈 浒,熊康宁(通讯作者),辜永河,程星,林涛,李厚琼.利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底泥汞对南明河水质的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4(1):10-13.

275 熊康宁.向石漠化要土地——贵州省治理石漠化的探索.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11.29第四版.

2005年:

276 白晓永,熊康(通讯作者)宁,苏孝良,兰安军.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及其土地生态效应.中国岩溶.2005, 24(4): 276-281.

277 龙俐,熊康宁(通讯作者),梅再美,王代懿,刘子琦. 喀斯特地区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研究. 中国岩溶.2005, 24(4): 288-292.

278 李开忠; 彭贤伟; 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峡谷地区土地利用效果评价——以贵州花江峡谷地区为例  中国岩溶 2005,24(4):293~299.

279 陶玉国,张春丽,殷红梅,熊康宁(通讯作者). 喀斯特旅游地开发时序评价研究.中国岩溶.2005,24(3):331-337.

280 白晓永,熊康宁,杨 龙,兰安军,梅再美,李阳兵.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4):34~38.

281 龙俐,熊康宁(通讯作者),王代懿,刘子琦.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3):13~18.

282 陈起伟,兰安军,熊康宁(通讯作者). 基于3s的花江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变化趋势.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23(3):32~37.

283 王德炉; 喻理飞; 熊康宁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的初步评价——以花江为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24(3):233~238.

284 熊康宁,白利妮,彭贤伟,李阳兵.不同尺度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国岩溶.2005, 24(1): 41-47.

285 陈浒,熊康宁(通讯作者),Leonardo Latella.贵州喀斯特洞穴动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研究.中国岩溶.2005, 24(1): 56-64.

286 李阳兵; 王世杰; 熊康宁 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及其启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15(1):138-142.

287 李亦秋; 邓欧; 熊康宁 典型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贵州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的实证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5/01

288 容丽,熊康宁(通讯作者).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经济地理.2005,25(1): 16-21.

2004年:

289 容丽; 熊康宁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  贵州科学 2004,22(4):28~36.

290 熊康宁.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创举.当代贵州.2004,(22):14~14.

291 李阳兵; 王世杰; 李瑞玲; 熊康宁 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石漠化成因初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06

292 梅再美; 熊康宁; 孙建昌; 陈永毕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贵州林业科技 2004,32(3):1~7.

293 梅再美; 王代懿; 熊康宁; 兰安军; 陈永毕; 孙建昌; 余金勇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中国岩溶 2004, 23(3):253-258.

294 李瑞玲; 王世杰; 熊康宁; 李凤全  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贵州省为例 热带地理  2004,24(2):145-149.

295 黎国玉; 熊康宁; 殷红梅 现代旅游者意念中的夜郎形象及其构筑刍议  中国岩溶 2004,23(2):137~143.

296 杨文禄; 熊康宁; 赵星 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耕地生产潜力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23(2):61-64.

297 李亦秋; 彭贤伟; 熊康宁; 杨广斌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问题——以贵州花江示范区“顶坛”模式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2(1):43-46.

298 杨广斌; 安裕伦; 熊康宁; 李亦秋 栅格数据的喀斯特地区土地潜力评价典型研究——以花江项目示范区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1(1):68~72.

299 李阳兵,王世杰, 熊康宁, 兰安军 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及其启示. .生态经济学报.2004.2(4):284~289.

300 张春丽,殷红梅,熊康宁(通讯作者),陶玉国.都市生态旅游发展分析——以贵阳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2):41~44.

2003年:

301 兰安军; 张百平; 熊康宁; 安裕伦 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分析  地理研究 2003,22(6):733~741.

302 赵鑫; 赵星; 杨文禄; 熊康宁 喀斯特溶原坝地与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生产潜力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和花江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303 陈起伟,兰安军,熊康宁(通讯作者),肖时珍,等.基于遥感光谱特征的喀斯特石漠化信息提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1(4):82~87.

304 张雅梅,熊康宁(通讯作者),杨柏林, 喀斯特高原与峡谷的土地利用对比—以贵州清镇和花江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1(4):92~97.

305 梅再美; 熊康宁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及生态效益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示范区为例  中国岩溶 2003,22(2):136~143~144.

306 张雅梅,熊康宁(通讯作者),安裕伦.运用TM影像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探讨. 中国岩溶. 2003, 22(2): 150-155.

307 陈浒,熊康宁(通讯作者). 关于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飞跃.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1(2):84-88.

308 张雅梅,熊康宁(通讯作者),安裕伦,彭建.花江喀斯特峡谷示范区土壤侵蚀调查.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2): 19-22.

309 彭贤伟; 熊康宁 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  中国岩溶 2003,22(1):18~23.

310  李阳兵; 王世杰; 熊康宁 浅议西南岩溶山地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中国岩溶 2003,22(1):24-27.

311 李瑞玲; 王世杰; 周德全; 张殿发; 李凤全; 周忠发; 熊康宁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  地理学报 2003/02

312 熊康宁.认识贵州省情:喀斯特的呼唤——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丛.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263~301

313 彭贤伟,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 经济地理.2003,(增刊):141~144.

314 Guiyang, Guizhou, Xiong Kangning. Development of the karst and caves in Guizhou, South China. Sino-Italian Workshop on Karst and Caves of Guizhou.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5-10 November 2003.

315 熊康宁,苏孝良.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与生态环境治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贵州省人民政府,编. 科技进步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专家论坛专辑(六).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5~15.

316 熊康宁.在西部大开发中高等教育的知识-市场经济定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贵州省人民政府,编. 科技进步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专家论坛专辑(六).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853-858.

2002年:

317 王剑,熊康宁(通讯作者),殷红梅,彭建.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岩溶.2002, 21(4): 303-308.

318 高红艳,熊康宁(通讯作者). 贵州喀斯特洞穴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0(4):25~29.

319 张君,熊康宁(通讯作者).贵州与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对比.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0(3):48~51.

320 殷红梅,熊康宁(通讯作者),梅再美.贵州喀斯特库区的景观特征与旅游开发体制研究.中国岩溶. 2002,21(2):131~136.

321 杜芳娟, 熊康宁(通讯作者). 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的旅游开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0(2):87~91.

322  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中国岩溶 2002, 21(1)19~24.

323 杨文禄,熊康宁(通讯作者).贵州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耕地承载力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32~39.

2001年:

324 蓝安军, 熊康宁(通讯作者), 安裕伦. 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21(6): 19-23.

325  蓝安军, 熊康宁(通讯作者), 安裕伦 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空间变化的RS-GIS分析——以贵州黔西南州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20(5):39-41.

326 殷红梅 熊康宁.  加强黔中旅游开发,促使黔中旅游经济圈形成.  见: 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76~378.

2000年:

327 梅再美; 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8(4):9-17.

328 熊康宁,苏维词. 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与恶劣区的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波玉河流域为例.贵州科学. 2000,18(1-2):149-155..

329 熊康宁, 殷红梅. 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效应.见: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地质出版社,2000:71~78.

1999年:

330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环境移民与可持续发展——以紫云县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1999,18(2):64-67. 

331 程星; 熊康宁; 陈进 边石坝结构及其水动力条件研究  中国岩溶 1999/02

332 何才华; 熊康宁 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环境移民与可持续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102(2):1-4.

333 王青; 熊康宁 关于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形态结构成因问题——以贵州安顺地区和广西桂林地区对比分析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7(2):71-75. 

334 Cheng Xin, Xiong Kangning, Cheng Jin.  Study on structure and hydrodynamics-4th Intern. Geomorph. Conference,Italy,1997.  Carsologica Sinica. 1999, 18(2):135-142.

335  熊康宁. 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地理学.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6(增刊.):6-8.

336 熊康宁.  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以贵州生存条件恶劣的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见: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 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110-113.

1998年:

337 熊康宁; 程星; 陈进 洞穴碳酸钙沉积过程中的水形状因素(英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338 彭贤伟; 熊康宁贵州紫云县区域贫困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6(3):59-63.

339 Xiong Kangning. The karst landforms and caves of the Longgong Region, Guizhou.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998, 16(Suppl.):80-86.

340 Xiong Kangning, Cheng Xing and Chen Jin, Water shapes in processes of speleothem deposition, in 4th Intern. Geomorph. Conference Symposium on Geomorphology, Italy 1997.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1998, 16(3):54-58.

341 Caihua HE, Kangning XIONG, Xiaoling LI & Xing CHENG., Karst geomorphology and its agricultural implication in Guizhou, China - Fourth Intern.  Conference Symposium on Geomorphhology (Karst), Italy 1997. Geogr. Fis. Dinam. Quat.III,T.4, 1998(Suppl).121-125.

342 熊康宁,朱以华. 贵州麻山县域喀斯特空间经济系统结构特征及演变动力.经济地理. 1998, 18 (6): 729-734.

343 熊康宁,王丽明. 人口环境容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贵州师大学报. 1998, 16(增刊):1-4.

1997年:

344 熊康宁.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贵州科学. 1997,15(4):303-308.

345 熊康宁. 茂兰自然保护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贵州师大学报. 1997,15(4):10-17.

346 熊康宁,刘军. 盘县大洞的发育与演化. 人类学学报. 1997, 16(3):247-253.

347  熊康宁; 秦启万; 张汉刚; 刘军 盘县十里坪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结构与洞穴形成过程 人类学学报 1997/03

348 何才华; 熊康宁 贵州龙宫喀斯特地貌发育与洞穴成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5(2):1-7.

349 殷红梅; 熊康宁; 杨姝  贵州喀斯特民族旅游区旅游效应及其空间辐射研究——以龙宫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5(2):8-16.

350 熊康宁,秦启万, 张汉刚,刘军. 盘县大洞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态结构的洞穴成因效应. 人类学学报. 1997,16(3):239-246.

351 熊康宁. 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经济地理. 1997, 17(5):15-20.

352 贵州喀斯特地区区域贫困状况分析--以麻山地区紫云县为例. 彭贤伟, 熊康宁. 经济地理.1997,17(5):331-335.

1996年:

353  熊康宁 新构造运动对贵州锥状喀斯特发育的影响 贵州地质 1996/02

354 何才华; 熊康宁; 粟茜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14(1):1-9.

355 Xiong Kangning.Development of the cone karst in response to neotectonism of Guizhou,China. The third Intern. Geomorph. Conference, Canada 1993. Guizhou Geology. 1996,13(3):167-173.

356 熊康宁,黄费灯,等. 贵州峰丛喀斯特区民族心理意识、人地观与扶贫战略思考. 见:石灰岩地区开发与治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86-98.

357 熊康宁,邓宏,蔡峻. 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意识与行为效应.见:石灰岩地区开发与治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143-153.

1995年:

358 何才华; 熊康宁 美国──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发育演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2):1-6.

359 熊康宁. 锥状喀斯特发育的水文结构与水动力过程──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例.贵州师大学报. 1995,14(2):14-22.

1994年:

360 熊康宁,周际柞. 新西兰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 贵州科学. 1994,(4):22-27.

361 熊康宁 关于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水动力成因过程──以黔中地区为例  中国岩溶 1994,13(3):237-246.

362 Xiong Kangning, Zhu Wenxiao. Karst geomorphology and speleogenesis of the Zhijin Cave area. Caisologica Sinica, 1994, 13(3): 281-292..

363  熊康宁 英国约克郡地区的喀斯特景观、土地利用与科研专用区 中国岩溶 1994/01

364  周国富,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地区开发治理类型研究. 见:人类活动与岩溶环境.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4:33-39. 

365 张汉刚,熊康宁. 盘县大洞旧石器遗址洞穴堆积与人类活动.  见:人类活动与岩溶环境.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4:69-76.

366 黄发苏,熊康宁. 龙宫喀斯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见: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研究.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30-37.

367  李坡,朱文孝,熊康宁. 贵州织金洞环境监测现评价.见:宋林华,丁怀元,张发明(主编).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研究.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31-137.

368 熊康宁,杨明德. 峰林地貌的序列演化与动力平衡.  见: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大会论文集.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4:1-8.

1993年:

369 熊康宁, 杨明德. 水城地区峰林地貌发育的数量特征分析. 见: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旅游.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3,pp33-39.

370 熊康宁. 张英骏教授的喀斯特研究特点与贡献t. 见: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旅游.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3,pp226-230.

371 Xiong Kangning.  Morphometrical analysis of the subsidence dolines in the Shuicheng Basin,China-3rd Intern.Geomorph. Conference, Canada 1993. 

372 熊康宁. 英国约克郡地区的喀斯特景观、土地利用与科研专用区.中国岩溶.1993,12(1):77-86.

373 Li Po, Zhu Wenxiao,Xiong Kangning.  Enviroment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n the Zhijin Cave of Guizhou--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leology,Beijing,1993.

374 熊康宁,邓玲玲. 龙里麻若平台喀斯特地貌特征与旅游资源评价.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4):10-18.

375 熊康宁, 英国奔宁山区喀斯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3):44-50.

1993年以前的:

376 何才华; 熊康宁; 温波 水钢石灰石矿区地貌初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4):30-37.

377 熊康宁. 英国喀斯特科研专用区保护管理. 环境科技. 1992,(2-3):107-113

378 何才华; 熊康宁 关于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1):1-9.

379 Xiong Kangning. Morphometry and evolution of finglin karst in the Shuicheng area, western Guizhou, China, Z.Geomorph.N.F.1992,36(2):227-248.

380 熊康宁, 李坡. 六盘水市岩溶地貌发育与地面塌陷. 见:中国城市地貌研究. 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 1992, pp.76-84.

381 C.A.希尔; 熊康宁 洞穴黑色沉积的成因  地理译报 1990/04

382 秦启万; 熊康宁 安顺平坝岩溶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环保科技 1990/02

383 熊康宁. 新西兰的喀斯特景观与环境保护.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13(2):16-25.

384 秦启万, 熊康宁 . 安顺—平坝岩溶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环保科技,1990,(2):16-21.

385 熊康宁.水城峰林地貌的形态结构分析, 见: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88-95. 

386 张英骏,熊康宁.  牛津大学地理系的人才培养. 贵州师大学报(教育专集. 1990):29-32.

387 张英骏; 何才华; 熊康宁 英国喀斯特地貌及洞穴发育的基本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2):1-9.

388 Paul Williams, Yang Mingde, Xiong Kangning.  Karst geomorphology of the Guazhonghe Area: in Peter Crossley, Rowan Emberson and Yang Minde ,eds., China-New Zealand Speleological Exchange Expedition Report. New Zealand: Auckland University Press,1987:44-46.

389 Xiong Kangning, Yang Mingde and Paul Williams.  The karst of Hezhang and Qixingguan: in Peter Crossley, Rowan Emberson and Yang Mingde, eds., China-New Zealand Speleolehical Exchange Expedition Report, New Zealand: Auckland University Press,1987:54-56.

390 Xiong Kangning.  Future prospects for cooperation research between China and New Zealand: in Peter Lindsay Main,Crossley, Rowan Emberson and Yang Mingde, eds., China-New Zealand Speleological Exchange Expedition Report. New Zealand: Auckland University Press,1987:65-67.

391 熊康宁. 中国-新西兰喀斯特及洞穴合作. 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150-153.

会议论文:

1 喀斯特山区不同根系湿地植物对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 王义; 熊康宁; 黄先飞; 段素明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中国会议 2013-04-27

2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世界自然遗产 熊康宁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中国会议 2013-04-27

3 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活用水状况调查与研究 石博; 熊康宁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中国会议 2013-04-27

4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熊康宁; 李高聪; 王玲玉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国际会议 2012-10-12

熊康宁,陈永毕,隋喆.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 见: 刘彦随、熊康宁、但文红(主编).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2012年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25-34. 

6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进展 李永垚; 熊康宁; 罗娅 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2-07-16

7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适宜地道中药材树种选育与发展研究 肖时珍; 熊康宁; 吴静澜; 陈永毕; 盛茂银 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12-07-16

8 世界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演化特征分析 刘子琦; 熊康宁; 张乾柱; 白雪梅 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 中国会议 2011-07-01

9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 熊康宁 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 中国会议 2011-07-01

10 喀斯特高原山地水土流失因素及生态效益评价-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张芳挺; 熊康宁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9-11-01

11 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 熊康宁; 盈斌; 罗娅; 陈起伟 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9-09-01

12 3S技术支持下喀斯特景观解译与格局研究——以贵州省清镇市为例 肖丹; 安裕伦; 熊康宁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3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贵州锥状喀斯特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 熊康宁; 肖时珍; 陈品冬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4 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后期遗产提名地选点探讨 肖时珍; 熊康宁; 陈品冬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5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赤水丹霞地貌刍议 彭建; 熊康宁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6 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遗产价值 陈浒; 熊康宁; 任晓东; 刘寅; 汪小春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7 基于3S的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分析 陈起伟; 熊康宁; 兰安军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8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 巍鹏; 熊康宁; 肖时珍; 翠张玲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19 基于RUSLE与GIS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为例 杨琴; 周忠发; 熊康宁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20 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水土流失机制的模型研究 胡顺光; 熊康宁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21 贵州省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探讨 隋喆; 熊康宁; 吴开慧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22 喀斯特峰林盆地庭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示范区为例 翠张玲; 熊康宁; 任晓冬; 巍鹏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23 中国典型岩溶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析 白晓永; 熊康宁; 苏孝良 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中国会议 2009-03-01

24 岩溶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蒋忠诚; 裴建国; 夏日元; 张美良; 熊康宁; 雷明堂 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会议 2008-12-01

25 中国南方喀斯特及锥状喀斯特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 熊康宁; 肖时珍; 陈品冬 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8-08-01

26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赤水丹霞地貌刍议 彭建; 熊康宁 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8-08-01

27 贵州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人类对喀斯特洞穴的利用 刘子琦; 熊康宁; 肖时珍 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8-08-01

28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探析喀斯特石漠化景观的旅游价值 杜芳娟; 熊康宁 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8-08-01

29 关于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何才华; 熊康宁 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 中国会议 2005-09-01

30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 熊康宁; 梅再美; 彭贤伟; 蓝安军 贵州省生态立省研究会 中国会议 2005-08-01

31 “3S”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安裕伦; 熊康宁; 周忠发; 吕涛 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 中国会议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44-152.  2001-06-30

32 加强贵阳旅游发展,促使黔中旅游经济圈形成 殷红梅; 熊康宁 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开发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0-08-25

33 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效应——以贵州龙宫地区为例 熊康宁; 殷红梅 第七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青岛•崂山旅游文化研讨会 中国会议 1999-10-21

报纸文章:

1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历史价值 熊康宁 中国建设报 2015-03-31

2 赤水丹霞:地球赋予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 王邻; 熊康宁 贵州日报 2009-11-03

3 向石漠化要土地 熊康宁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6-11-29 

荣誉奖励:


1. 1993年.中国贵州西部水城地区峰林喀斯特的形态量计及演化.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1994年.国外喀斯特资源与环境系列研究,贵州省科协,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3. 1994年.关于峰林地貌的序列演化与动力平衡,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 1995年.贵州省国土开发治理类型划分研究,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5. 1996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6. 1996年.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研究.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8年.贵州盘县大洞综合研究.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 1998年.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恢复途径研究. 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9. 199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省省管专家。

10.1998年.贵州省科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教委,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1.199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12.200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先进工作者。

13.2001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4.2004年.贵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宣传部等六部委,贵州省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15.2004年.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研究.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首届“高校科研论坛”学术专题演讲一等奖。

16.2005年.现代旅游这意念中的夜郎形象及其构筑刍议,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17.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及锥状喀斯特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18.2008年.贵州省县域农业生态资源环境GIS设计与应用研究.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2009年. 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中国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010年.贵州清镇市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与示范. 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

21.2011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

22.2011年.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 贵州省人民政府,记个人一等。

学术交流:


主办或承办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将中国南方及贵州喀斯特科学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向全国和世界。

1、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1999)。

2、黔中喀斯特与旅游开发暨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2000)。

3、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研讨会(2000)。

4、中国-意大利贵州喀斯特与洞穴首届国际学术会议(2002)。

5、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开阳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开发研讨会(2002)。

6、中国西南(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咨询会(2003)。

7、中国-意大利贵州喀斯特与洞穴双边国际学术会议(2003)。

8、中国-加拿大中国重点扶贫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总结研讨会(2006)。

9、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专家论坛 2006.5.12 贵州贵阳

10、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 2007.06.23-07.02 新西兰

11、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学术研讨会 2007.11.3-4 北京

12、全国岩溶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2007.11.15-20 广西桂林

13、贵州省第四届科技创新论坛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研讨会 2008.05.17 贵州贵阳

14、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 2008.06.10-13 重庆

15、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8.08.27-28 贵州贵阳

16、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7、中国丹霞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90526-29 广东丹霞山

18、第七届国际地貌大会 2009.07.06-11 澳大利亚墨尔本

19、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9.09.07-10 重庆

20、贵州省地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2009.09.19-20 贵州贵阳

21、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 20091113-19 广西乐业-凤山

22、中国岩溶环境的脆弱性及综合防治研讨会 2009.11.19-24 广西南宁

23、中国地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2010.05.29-31 上海

24、黔东南生态文明研讨会 2010.07.08-09 贵州凯里

25、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10.07.25-08.08 巴西巴西利亚

26、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0.08.24-26 上海

27、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0.7.8-10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宾馆

28、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学术研讨会—卢耀如院士学术思想研讨,2011.5.22-23 。

29、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乌鲁木齐 2011.07.23-25 新疆师范大学

30世界自然遗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

31、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

32、生态文明论坛2012年贵阳会议——生态保护科技创新高层论坛(2012)。

3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科技创新分论坛(2013)。

34、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荔波分论坛(2013)。

35、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修复分论坛(2014)。

36、2014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4)。

37、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2015)。

38、首届西南史地高峰论坛暨贵州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5)。

39、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2015)。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