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与政策体系研究》.尹昌斌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2.《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美丽乡村建设》.刘旭,唐华俊,尹昌斌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3.《云南澜沧县绿色发展规划(2018-2025)》.易小燕,尹昌斌等.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中国农业出版社,尹昌斌副主编,2018
5.《生态农业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尹昌斌副主编,2018
6.《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卷)》,刘旭,唐华俊,尹昌斌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7.《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尹昌斌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综合卷)》,尹昌斌等,科学出版社,2016。
9.《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尹昌斌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1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尹昌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
11.《中原地区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尹昌斌,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4年。
1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 》,尹昌斌,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13年。
13.《循环农业100问》,尹昌斌,周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年。
14.《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 尹昌斌,周?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年。
(SCI论文):
(1) Fuduo Li, Peng Yang, Kangjie Zhang, Yanshu Yin, Yingnan Zhang, Changbin Yin*. The influence of smartphone use on conservation agricultural practice: Evidence from the extension of rice-green manure rotation system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13: 152555. (Corresponding author)
(2) Xianlei Huang, Shu Wang, Zuliang Shi, Linna Fang, Changbin Yi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biogas production in the circular agricultural waste utilization model: A case study in rural China. Energy, 2022, 241: 122889. (Corresponding author)
(3) Fuduo Li, Kangjie Zhang, Aibo Hao, Changbin Yin*, Guosheng Wu.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pillover or Public Information Induction: Consumers’Intention to Pay a Premium for Rice Grown with Green Manure as Crop Fertilizer. Foods, 2021, 10: 1285. (Corresponding author)
(4) Fuduo Li, Kangjie Zhang, Jing Ren, Changbin Yin*, Yang Zhang, Jun Nie. Driving mechanism for farmers to adopt improved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China: The case of rice-green manure crops rotation system. Agricultural Systems, 2021, 192: 103202. (Corresponding author)
(5) Junyan Zhang, Mengmeng Wang, Changbin Yin*, Thomas Dogot. The potential of dairy manure and sewage management pathways 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A meta-analysis from the life cycle perspectiv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79: 146396. (Corresponding author)
(6) Shu Wang, Xianlei Huang, Yang Zhang, Changbin Yin*, Aurore Richel. The effect of corn straw return on corn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n integrated regional evaluation with meta-analysis and system dynamic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21, 167:105402. (Corresponding author)
(7) Shu Wang, Xianlei Huang, Changbin Yin*, Aurore Richel.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key issues and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idue transportation.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21, 146:105979. (Corresponding author)
(8) Xianlei Huang, Boyang Shi, Shu Wang, Changbin Yin*. Mitig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ilk production via integrated maize silage planting and dairy cow breeding system: A case study in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309: 127343. (Corresponding author)
(9) Junyan Zhang, Lei Zhang, Mengmeng Wang, Changbin Yin*. Identifying key pathways in manure and sewage management of dairy farming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typology: A case study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60:143326. (Corresponding author)
(10) Xiaomei Yang, Leilei Cheng, Xianlei Huang, Yang Zhang, Changbin Yin*. Incentive mechanism to promote corn stalk return sustainably in Hena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38:139775. (Corresponding author)
(11) Fuduo Li, Jing Ren, Stefan Wimmer, Changbin Yin*.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farmers to plant green manure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67. (Corresponding author)
(12) Yang Zhang, Suzhen Cao, Zhiyong Zhang, Xiaodan Meng, Chien Hsiaoping, Changbin Yin*, Hao Jiang, Shu Wang.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health risks of wheat grains from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cropping systems. Food chemistry, 2020, 308: 125584. (Corresponding author)
(13) Qiang Wang, Thomas Dogot, Xianlei Huang, Linna Fang, Changbin Yin*. Coupling of Rural Energy Structure and Straw Utilization: Based on Cases in Hebei,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0, 12: 983. (Corresponding author)
(14) Xianlei Huang, Leilei Cheng, Hsiaoping Chien, Hao Jiang, Xiaomei Yang, ChangbinYin*. Sustainability of returning wheat straw to field in Hebei, Shando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A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13: 1290-1298. (Corresponding author)
(15) Leonard Ntakirutimana, Fuduo Li, Xianlei Huang, Shu Wang, Changbin Yin*. Green Manure Planting Incentive Measures of Local Authorities and Farmers’ Perceptions of the Utilization of Rotation Fallow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Guangxi,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9, 11(10): 2723. (Corresponding author)
(16) Qiang Wang, Thomas Dogot, Guosheng Wu, Xianlei Huang, Changbin Yin*. Residents’ Willingness for Centralized Biogas Production in Hebei and Shandong Provinces. Sustainability, 2019, 11: 7175. (Corresponding author)
(17) Xiaomei Yang, Leilei Cheng, Changbin Yin*, Philippe Lebailly, Hossein Azadi.Urban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rn Straw Burning Ban in Henan, China: Application of Payment Card.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93,471-478. (Corresponding author)
(18) Yang Zhang, Changbin Yin*, Suzhen Cao, Leilei Cheng, Guosheng Wu, Jianbiao Guo.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Soil-wheat System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8,622-623(5): 1499-1508. (Corresponding author)
(19) Leilei Cheng, Qi Lu, Bo Wu, Changbin Yin*, Yingshuang Bao, Liyan Gong. Estimation of the Costs of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a Critical Review.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2018,29(4):975-983. (Corresponding author)
(20) Xiaomei Yang, Changbin Yin, Hsiaoping Chien, Guichun Li,Fujio Nagumo. An evaluation of minimum tillage in the corn-wheat cropping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wheat productivity and water conservation. Jarq-Jap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Quarterly 2016,50(3):191-199. (Rank 2nd)
(21) Leilei Cheng, Changbin Yin*, Hsiaoping Chien. Demand for milk quantity and safety in urban China: Evidence from Beijing and Harbi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15,59(2):275-287. (Corresponding author)
通讯作者中文论文:
(1) 李福夺,尹昌斌*.政府介入何以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基于南方稻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01):33-44.(通讯作者)
(2) 杨紫洪,张洋,龙昭宇,尹昌斌*,张艳清,孟追.村规民约能否有效促进村民生活垃圾处置的出资意愿?--基于村民认知中介效应及环境满意度调节效应的分析[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6[2022-05-09] . (通讯作者)
(3) 龙昭宇,杨紫洪,张康洁,尹彦舒,张英楠,尹昌斌*.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结构与演进——基于1990—2020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1):141-152.(通讯作者)
(4) 任静,李福夺,尹昌斌*,张久东,包兴国,车宗贤.西北河西灌溉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39(01):59-66.(通讯作者)
(5) 尹昌斌,李福夺,王术,郝艾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与原则[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1):1-6.
(6) 尹昌斌,李福夺,张英楠,尹彦舒,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8):1-5.
(7) 黄显雷, 师博扬, 张英楠, 龙昭宇, 尹昌斌*.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种养一体化奶牛场环境经济效益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 2021: 1-12.(通讯作者)
(8) 张康洁,于法稳,尹昌斌*.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农村经济,2021(12):72-80.(通讯作者)
(9) 张康洁,吴国胜,尹昌斌*,钱小平.绿色生产行为对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兼论收入效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04):225-239.(通讯作者)
(10) 李福夺,张康洁,郝艾波,尹昌斌*.生态补偿对农户绿肥种植行为惯性产生的激励机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37(07):894-903.(通讯作者)
(11) 张康洁,尹昌斌*,CHIEN Hsiaoping.预期感知、社会学习与稻农绿色生产行为——基于安徽、湖北867户农户调查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20(01):29-41.(通讯作者)
(12) 李福夺,尹昌斌*.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发生机制研究——基于湘、赣、桂、皖、豫五省(区)854户农户的调查[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01):59-67.(通讯作者)
(13) 张康洁,刘旭,尹昌斌*,师博扬,易小燕.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及政策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8-15.(通讯作者)
(14) 农一鑫,钱小平,尹昌斌*,万永全,付利波.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1):7-14.(通讯作者)
(15) 李福夺,任静,尹昌斌*.资本禀赋、价值认知与农户绿肥养地采纳行为——基于南方稻区农户调查数据及生态补偿政策的调节效应[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19(04):464-475.(通讯作者)
(16) 黄显雷,赵俊伟,方琳娜,张洋,尹昌斌*.基于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研究——以舒兰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4):34-42.(通讯作者)
(17) 任静,尹昌斌*,段志龙.基于果农受偿意愿的绿肥种植生态补偿标准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28(03):448-457.(通讯作者)
(18) 李福夺,尹昌斌*.南方稻区绿肥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2):327-336.(通讯作者)
(18) 李福夺,尹昌斌*.南方稻区绿肥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2):327-336.(通讯作者)
(19) 赵俊伟,姜昊,陈永福,尹昌斌*.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意愿转化行为视角.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8):1708-1719.(通讯作者)
(20) 李福夺,李忠义,尹昌斌*,何铁光.农户绿肥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和南方稻区506户农户的调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09):207-217.(通讯作者)
(21) 赵俊伟,陈永福,尹昌斌*.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的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90-97+173-174.(通讯作者)
(22) 赵俊伟,陈永福,余乐,尹昌斌*.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39(02):180-189.(通讯作者)
(23) 方琳娜,尹昌斌*,陈世雄.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6-11.(通讯作者)
(24) 何翠翠,李贵春,尹昌斌*,张洋.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02):383-393.(通讯作者)
(25) 何翠翠,李贵春,尹昌斌*.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系统有机态氮替代的产量及肥料效应.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1):43-48.(通讯作者)
(26) 易小燕,陈章全,陈世雄,尹昌斌*,尤飞,袁梦.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德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与启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1):65-70.(通讯作者)
(27) 易小燕,袁梦,尹昌斌*.我国种植业化学品投入状况与转变路径研究.中国工程科学, 2017,19(04):124-129.(通讯作者)
(28) 赵俊伟,尹昌斌*,牛敏杰. 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变动趋势. 财贸研究,2017,28(06):47-57.(通讯作者)
(29) 刘旭,唐华俊,易小燕,赵俊伟,尹昌斌*.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和路径选择.中国工程科学,2017,19 (04):33-39.(通讯作者)
(30) 赵俊伟,尹昌斌. 中原经济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7(05):128-136.(通讯作者)
(31) 赵俊伟,郭德明,尹昌斌.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01):22-26.(通讯作者)
(32) 草野荣一,尹昌斌,钱小平.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评估—政策回顾与对辽中县的调研案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7):27-34.(通讯作者)
(33) 赵俊伟,尹昌斌. 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7): 108-115.(通讯作者)
(34) 钱小平,尹昌斌*,方琳娜.日本与欧美农业环境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7): 35-44.(通讯作者)
(35) 尹昌斌*,黄显雷,赵俊伟,程磊磊,常志州,钱小平.玉米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分析——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7):87-95.(第一作者)
(36) 李贵春,王利伟,卢琳琳,杨晓梅,何翠翠,尹昌斌.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对奶牛粪肥的消纳能力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 (07): 66-72+86.(通讯作者)
(37) 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唐华俊.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3):17-25+110.(通讯作者)
(38) 尹昌斌*,赵俊伟,尤飞,曾贤刚,陈阜.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5,(08):97-102.(第一作者)
(39) 刘利花*,尹昌斌.稻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以苏州市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 (02):194-199.(通讯作者)
(40) 刘利花*,尹昌斌,钱小平.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与应用——以苏州市域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1):92-99.(通讯作者)
(41) 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赵俊伟.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01):15-21.(第一作者
(42) 杨晓梅,李桂花,李贵春,周颖,刘振东,南云不二男,尹昌斌*.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华北褐土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04):48-52.(通讯作者)
(43) 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 (01):47-53.(第一作者)
(44) 刘振东,李贵春,周颖,杨晓梅,尹昌斌,南云不二男.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11):2239-2245.(通讯作者)
(45) 柯木飞,尹昌斌,江激宇,程磊磊.农户对专业合作组织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05):97-101.(通讯作者)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任静, 李福夺, 尹昌斌, 王敏欣, 常冬, 高雄辉. 企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模式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研究——以中化MAP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 (12): 10-20.
[2]李福夺, 方正, 尹昌斌. 城市居民的城郊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付费意愿及其对环境亲和力的响应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3, 22 (06): 749-759.
[3]李福夺, 张康洁, 刘焦南, 尹昌斌. 破解流转地保护困境: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保护性实践的影响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23, 37 (07): 30-41.
[4]李福夺, 尹昌斌.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J]. 中国农业信息, 2023, 35 (03): 75-83.
[5]张英楠, 尹彦舒, 张康洁, 尹昌斌.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促进小麦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基于河南、山东、山西的农户调查证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 33 (06): 172-181.
[6]易小燕, 尚惠芳, 邹秦琦, 尹昌斌. 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环节与策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 (03): 89-95.
[7]陈印军, 易小燕, 尹昌斌. 绿色农田概念内涵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 (06): 1-6.
[8]张康洁, 李福夺, 尹昌斌. 智能终端使用、膳食健康意识与绿肥稻作系统扩散[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13.
[9]张康洁, 李福夺, 尹昌斌. 耕地质量保护背景下农户绿肥稻作系统采纳动机研究——基于南方稻区的实地调查[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 (02): 85-97.
[10]张康洁, 李福夺, 尹昌斌. 知识扩散何以影响稻作系统转型实践?——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链式中介效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28 (01): 48-66.
[11]杨晓梅, 尹昌斌. 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内涵和价值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 (12): 39-45.
[12]赵俊伟, 尹昌斌. 生猪养殖户粪污治理行为决策的影响分析——基于大中小规模比较的视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 (11): 279-290.
[13]李福夺, 尹昌斌. 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策略:强基础、注动能、补短板——兼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 (10): 18+84.
[14]赵俊伟, 王少婷, 尹昌斌. 三方博弈视角下畜禽养殖粪污协同治理优化策略研究[J]. 生态经济, 2023, 39 (04): 199-204+229.
[15]李福夺, 尹昌斌. 绿肥种植生态补偿政策优化策略: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的精准匹配[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 13 (02): 46-57.
[16]李福夺, 尹昌斌. 消费动机、消费习惯对生态农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以绿肥稻米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30 (11): 1877-1890.
[17]徐珂, 庞洁, 尹昌斌.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J].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 (06): 76-87.
[18]赵俊伟, 王少婷, 尹昌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路径选择[J]. 农业经济, 2022, (03): 36-38.
[19]李福夺, 尹昌斌. 政府介入何以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基于南方稻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 (01): 33-44.
[20]李福夺, 尹昌斌.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绿肥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8.
[21]任静, 李福夺, 尹昌斌, 张久东, 包兴国, 车宗贤. 西北河西灌溉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2, 39 (01): 59-66.
[22]张康洁, 于法稳, 尹昌斌.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 农村经济, 2021, (12): 72-80.
[23]龙昭宇, 杨紫洪, 张康洁, 尹彦舒, 张英楠, 尹昌斌. 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结构与演进——基于1990—2020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 (01): 141-152.
[24]易小燕, 李灵露, 邹秦琦, 尹昌斌.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IPRAD-SN)实施进展与成效[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 (11): 32-34.
[25]陈印军, 易小燕, 尹昌斌, 刘爽.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 (10): 22-24.
[26]方琳娜, 尹昌斌, 方正, 张洋.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12): 16-22.
[27]杨紫洪, 张洋, 龙昭宇, 尹昌斌, 张艳清, 孟追. 村规民约对村民生活垃圾治理出资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 (07): 154-163.
[28]张康洁, 刘旭, 尹昌斌, 师博扬, 易小燕.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运作机制及政策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12): 8-15.
[29]农一鑫, 钱小平, 尹昌斌, 万永全, 付利波. 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11): 7-14.
[30]尹昌斌, 李福夺, 张英楠, 尹彦舒.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08): 1-5.
[31]黄显雷, 师博扬, 张英楠, 龙昭宇, 尹昌斌.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种养一体化奶牛场环境经济效益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 (08): 3944-3955.
[32]张斌, 尹昌斌, 杨鹏.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必须守住耕地红线 持续保育耕地和土壤质量[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 (03): 17-22.
[33]张康洁, 吴国胜, 尹昌斌, 钱小平. 绿色生产行为对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兼论收入效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26 (04): 225-239.
[34]李福夺, 张康洁, 郝艾波, 尹昌斌. 生态补偿对农户绿肥种植行为惯性产生的激励机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37 (07): 894-903.
[35]张康洁, 尹昌斌, CHIEN Hsiaoping. 预期感知、社会学习与稻农绿色生产行为——基于安徽、湖北867户农户调查数据[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 20 (01): 29-41.
[36]尹昌斌, 李福夺, 王术, 郝艾波.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与原则[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 (01): 1-6.
[37]李福夺, 杨鹏, 尹昌斌.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展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10): 1-7.
[38]李福夺, 任静, 尹昌斌. 资本禀赋、价值认知与农户绿肥养地采纳行为——基于南方稻区农户调查数据及生态补偿政策的调节效应[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0, 19 (04): 464-475.
[39]李福夺, 尹昌斌. 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发生机制研究——基于湘、赣、桂、皖、豫五省(区)854户农户的调查[J]. 当代经济管理, 2021, 43 (01): 59-67.
[40]方琳娜, 李建民, 陈子雄, 张洋, 尹昌斌. 日韩农田建设做法及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06): 1-6.
[41]黄显雷, 赵俊伟, 方琳娜, 张洋, 尹昌斌. 基于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研究——以舒兰市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04): 34-42.
[42]周应华, 陈世雄, 尹昌斌, 何英彬, 杨照, 任雅薇. 美国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03): 1-6.
[43]任静, 尹昌斌, 段志龙. 基于果农受偿意愿的绿肥种植生态补偿标准探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28 (03): 448-457.
[44]李建民, 尹昌斌, 张洋. 亚行贷款支持黄河流域绿色农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构想[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 (02): 39-44.
[45]赵俊伟, 黄显雷, 李福夺, 杨紫洪, 尹昌斌. 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演化博弈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23): 256-266.
[46]易小燕, 黄显雷, 尹昌斌, 王恒. 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测算及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分析[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05): 137-143.
[47]何翠翠, 张文, 魏志远, 尹昌斌, 张树清. 海南省海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39 (09): 107-113.
[48]李福夺, 李忠义, 尹昌斌, 何铁光. 农户绿肥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和南方稻区506户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24 (09): 207-217.
[49]赵俊伟, 姜昊, 陈永福, 尹昌斌. 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意愿转化行为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08): 1708-1719.
[50]赵俊伟, 陈永福, 尹昌斌. 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的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4): 90-97+173-174.
[51]何翠翠, 冯焕德, 魏志远, 侯宪文, 陈业渊, 刘立生, 尹昌斌, 徐明岗, 卢昌艾. 海南省芒果主产区果园施肥状况与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03): 122-129.
[52]赵俊伟, 黄显雷, 尹昌斌. PPP模式下养猪场户对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 (07): 297-302.
[53]赵俊伟, 陈永福, 余乐, 尹昌斌. 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9, 39 (02): 180-189.
[54]吴文浩, 周琳, 尹昌斌, 钱小平. 欧美有机农业补贴政策分析——基于农业生产环境视角[J]. 世界农业, 2019, (02): 36-42+106.
[55]方琳娜, 尹昌斌, 陈世雄. 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 (11): 6-11.
[56]易小燕, 吴勇, 尹昌斌, 程明, 张赓, 郑育锁. 以色列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经验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 (10): 37-42+77.
[57]李福夺, 尹昌斌. 南方稻区绿肥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评估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 (02): 327-336.
[58]尹昌斌. 加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设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J]. 民主与科学, 2018, (04): 21-24.
[59]何翠翠, 李贵春, 尹昌斌, 张洋. 有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 (02): 383-393.
[60]何翠翠, 李贵春, 尹昌斌.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系统有机态氮替代的产量及肥料效应[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01): 43-48.
[61]易小燕, 陈章全, 陈世雄, 尹昌斌, 尤飞, 袁梦.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德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与启示[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39 (01): 65-70.
[62]袁梦, 陈章全, 尹昌斌, 陈世雄, 易小燕, 边全乐, 尤飞, 吴勇. 德国家庭农场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耕地可持续利用视角[J]. 世界农业, 2017, (11): 16-20+162.
[63]赵俊伟, 尹昌斌, 牛敏杰. 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变动趋势[J]. 财贸研究, 2017, 28 (06): 47-57.
[64]易小燕, 袁梦, 尹昌斌. 我国种植业化学品投入状况与转变路径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 (04): 124-129.
[65]刘旭, 唐华俊, 易小燕, 赵俊伟, 尹昌斌. 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和路径选择[J].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 (04): 33-39.
[66]陈章全, 陈世雄, 尹昌斌, 易小燕, 尚斌. 德国这样处理畜禽粪便[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14): 59-61.
[67]陈章全, 吴勇, 陈世雄, 边全乐, 曹崇建, 陈宇, 尹昌斌, 尤飞, 易小燕, 尚斌, 朱岗, 王远吉. 德国精准农业做法及启示——以百年农场Gut Derenburg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5): 222-229.
[68]赵俊伟, 尹昌斌. 中原经济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5): 128-136.
[69]陈章全, 陈世雄, 尤飞, 尹昌斌. 德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08): 59-61.
[70]赵俊伟, 郭德明, 尹昌斌.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23 (01): 22-26.
[71]易小燕, 尹昌斌, 王亚静. 基于生态资源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湖州经验与借鉴[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 41 (05): 154-157.
[72]钱小平, 尹昌斌, 方琳娜. 日本与欧美农业环境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35-44.
[73]赵俊伟, 尹昌斌. 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108-115.
[74]程磊磊, 尹昌斌, 卢琦, 吴波, 却晓娥. 荒漠化成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经济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123-129.
[75]草野荣一, 尹昌斌, 钱小平. 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评估——政策回顾与对辽中县的调研案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27-34.
[76]李贵春, 王利伟, 卢琳琳, 杨晓梅, 何翠翠, 尹昌斌.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对奶牛粪肥的消纳能力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66-72+86.
[77]尹昌斌, 黄显雷, 赵俊伟, 程磊磊, 常志州, 钱小平. 玉米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分析——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87-95.
[78]崔艺凡, 尹昌斌, 王飞, 李想.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101-107.
[79]杨晓梅, 尹昌斌, 李贵春, 南云不二男. 氮肥减量及秸秆替代过量氮肥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淋失风险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7): 116-122.
[80]牛敏杰, 赵俊伟, 尹昌斌, 唐华俊. 我国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以典型省份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4): 1-9.
[81]牛敏杰, 赵俊伟, 尹昌斌, 唐华俊.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3): 17-25+110.
[82]崔艺凡, 尹昌斌, 黄显雷, 赵俊伟. 科技民富县强:模式与启示[J]. 中国农村科技, 2016, (03): 72-75.
[83]尹昌斌, 赵俊伟, 尤飞, 曾贤刚, 陈阜. 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 17 (08): 97-102.
[84]Nareerut Seerasarn, 尹昌斌, 尹婷婷, 崔艺凡. 泰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经验借鉴[J]. 世界农业, 2015, (07): 141-145.
[85]张亦涛, 任天志, 刘宏斌, 雷秋良, 翟丽梅, 王洪媛, 刘申, 尹昌斌, 张继宗. 玉米大豆间作降低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氮残留的效应与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13): 2580-2590.
[86]张亦涛, 任天志, 刘宏斌, 雷秋良, 翟丽梅, 王洪媛, 刘申, 尹昌斌, 张继宗. 玉米追氮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及其后茬效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 (01): 104-110.
[87]刘利花, 尹昌斌, 钱小平. 稻田资源价值体系构建及价值评估——以南京市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2): 29-37.
[88]刘利花, 尹昌斌. 基于意愿调查法的水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 (02): 355-360.
[89]刘利花, 尹昌斌. 稻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以苏州市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02): 194-199.
[90]尹昌斌, 程磊磊, 杨晓梅, 赵俊伟.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1): 15-21.
[91]刘利花, 尹昌斌, 钱小平.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与应用——以苏州市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92-99.
[92]杨晓梅, 李桂花, 李贵春, 周颖, 刘振东, 南云不二男, 尹昌斌. 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华北褐土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04): 48-52.
[93]刘利花, 尹昌斌.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及能源结构分析:1999—2010[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26 (02): 503-509.
[94]周颖, 邱建军, 尹昌斌, 李贵春, 祖君鸣, 杜艳芹, 雷冬侠. 北方新型温室循环农业模式种植效益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徐水县“菜/果菌”连体温室模式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01): 72-79.
[95]刘利花, 尹昌斌. 对中国农业商业化发展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14, 30 (01): 120-123+140.
[96]刘利花, 尹昌斌. 中国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7 (06): 751-756.
[97]刘振东, 李贵春, 周颖, 杨晓梅, 尹昌斌, 南云不二男. 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11): 2239-2245.
[98]柯木飞, 尹昌斌, 江激宇, 程磊磊. 农户对专业合作组织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5): 97-101.
[99]程磊磊, 钱小平, 尹昌斌.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状况与扶持政策[J]. 世界农业, 2013, (10): 16-20+187.
[100]何如海, 江激宇, 张士云, 尹昌斌, 柯木飞. 规模化养殖下的污染清洁处理技术采纳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省3市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3): 47-53.
[101]彭畅, 刘晓斌, 尹彩侠, 李桂花, 张淑香, 尹昌斌. 不同形态氮肥及其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3, 27 (04): 509-514.
[102]高春雨, 邱建军, 尹昌斌. 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选择[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1): 18-23.
[103]尹昌斌, 周颖, 刘利花.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1): 47-53.
[104]周颖, 尹昌斌, 甘寿文, 程磊磊, 刘振东.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低留茬的农机油耗补贴政策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徐水县小麦收割机跟踪调查为例[J]. 中国农机化, 2012, (06): 21-25.
[105]刘振东, 李贵春, 杨晓梅, 尹昌斌.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6): 13068-13070+13076.
[106]高春雨, 尹昌斌, 侯连涛, 李铁林. 石家庄市都市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 (04): 88-91.
[107]江激宇, 柯木飞, 张士云, 尹昌斌. 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藁城市151份农户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5): 35-42.
[108]张亦涛, 刘宏斌, 张继宗, 翟丽梅, 雷秋良, 尹昌斌. 华北旱作区夏播单间作种植模式吸氮效果及后茬效应[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4): 768-772.
[109]尹昌斌. 扶持西藏农牧业合作社重在基地化集约化市场化[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2, (02): 42-43.
[110]周颖, 尹昌斌, 张继承. 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 2012, (02): 36-40+51.
[111]周颖, 尹昌斌, 程磊磊.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区域重点[J]. 农村经济, 2011, (12): 67-71.
[112]周颖, 尹昌斌, 程磊磊.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补偿机制实证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农户调查为例[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 28 (04): 88-93+118.
[113]程磊磊, 尹昌斌, 胡万里, 周颖. 云南省洱海北部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的补偿政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 28 (04): 135-140.
[114]柯木飞, 尹昌斌, 江激宇, 周颖, 程磊磊.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 17 (04): 13-17.
[115]尹昌斌, 钱小平, 周旭英, 程磊磊, 姜昊. 农户采纳奶牛粪尿清洁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与补偿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 17 (02): 20-23.
[116]周颖, 尹昌斌, 刘晓燕, 程磊磊. 农民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补偿意愿实证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户调查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24): 477-481.
[117]程磊磊, 尹昌斌, 鲁明中. 无锡市工业废水污染变迁及其解释[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 (12): 47-52.
[118]程磊磊, 尹昌斌, 胡万里, 周颖. 云南省洱海北部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的补偿政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4): 471-474.
[119]周颖, 邱建军, 尹昌斌, 程磊磊. 大城市郊区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2): 351-353.
[120]程磊磊, 尹昌斌, 鲁明中, 米健.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 (03): 76-80.
[121]屈宝香, 李文娟, 尹昌斌, 钱静斐. 我国粮食产需平衡变化及对策[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01): 4-7.
[122]高春雨, 邱建军, 尹昌斌, 汪学军. 中国国家农业科研院所布局现状、问题与调整思路[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4): 592-595.
[123]周颖, 尹昌斌. 河北省唐山市循环农业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4): 17091-17093.
[124]周颖, 尹昌斌. 我国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J]. 生态经济, 2009, (11): 149-152.
[125]裴永辉, 尹昌斌, 程磊磊.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0): 14842-14844.
[126]尹昌斌. 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性特征与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 (05): 13-17+22.
[127]张爱国, 林涛, 胡宝民, 尹昌斌. 河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5): 12239-12241+12295.
[128]李贵春, 邱建军, 尹昌斌. 聊城市耕地退化经济损失计量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379-380+383.
[129]李贵春, 邱建军, 尹昌斌. 中国农田退化价值损失计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03): 230-235.
[130]林涛, 李子彪, 胡宝民, 尹昌斌. 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特征研究——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09, (01): 168-174+181.
[131]周颖, 尹昌斌. 北京市房山区循环农业实践模式研究——以庙耳岗村食用菌产业模式为例[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3 (01): 26-29.
[132]林涛, 张爱国, 王强, 胡宝民, 尹昌斌.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现状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2): 95-98.
[133]周颖, 尹昌斌. 北京市房山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4): 15242-15244.
[134]尹昌斌. 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及建议[J].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11): 8-10.
[135]尹昌斌, 周颖. 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552-1556.
[136]周颖, 尹昌斌, 邱建军.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557-1563.
[137]张继承, 尹昌斌, 周颖. 河南省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564-1567.
[138]李文, 马友华, 夏蕾, 汪保根, 张承祥, 尹昌斌, 姜洪智. 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568-1571.
[139]尹昌斌, 周颖, 梁仲达. 广西百色市“种植-沼气-养殖+灯”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576-1579.
[140]周颖, 尹昌斌. 河北省唐山市山前平原区循环农业实践模式研究——以迁安市“乐丫”种、养、加结合型模式为例[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1): 92-95+144.
[141]程磊磊, 尹昌斌, 米健. 工业污染变化的多地区分解分析——以无锡市工业SO_2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 (02): 124-128.
[142]程磊磊, 尹昌斌, 米健. 无锡市工业SO_2污染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28-132.
[143]任天志, 王青立, 方放, 阎成, 尹昌斌. 我国生态农业县、村、园区认证标准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269-1274.
[144]周颖, 尹昌斌, 张晴, 程磊磊. 大城市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与思考——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5-49.
[145]尹昌斌. “石油农业”时代的粮食安全[J]. 农村工作通讯, 2008, (15): 18-19.
[146]周颖, 尹昌斌. 我国东部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与路径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4): 399-403.
[147]夏蕾, 马友华, 栾敬东, 张承祥, 姜洪智, 尹昌斌. 构建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6): 49-51+84.
[148]姜昊, 程磊磊, 尹昌斌. 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3): 331-334.
[149]周颖, 尹昌斌.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03): 4-7.
[150]尹昌斌, 周颖. 发展循环农业,拓展农业空间和功能[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01): 70-75.
[151]尹昌斌. 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 中国农村科技, 2007, (11): 52-55.
[152]尹昌斌, 周颖, 邱建军. 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与战略重点[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6): 641-646.
[153]尹昌斌. 政策性金融支持区域粮食安全体系建设[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05): 22-26.
[154]周颖, 尹昌斌, 郭淑敏. 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北京市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594-598.
[155]周颖, 尹昌斌, 邱建军. 滦河山前平原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4): 212-214+217.
[156]尹昌斌. 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内涵、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4): 385-389.
[157]尹昌斌, 邱建军, 林涛, 周颖. 我国创新型县市建设模式与途径[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3): 67-70.
[158]李贵春, 尹昌斌, 邱建军. 土地退化经济学分析与防治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1): 128-131.
[159]尹昌斌, 邱建军, 高春雨, 陈尔东.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进展与初步评价[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6, (04): 11-14.
[160]邱建军, 高春雨, 尹昌斌. 农业公益科研发展刍议[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6, (04): 41-44.
[161]尹昌斌, 邱建军, 陈尔东, 高春雨. 社会公益性研究的内涵、现状与发展建议[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6, (03): 9-12.
[162]罗其友, 唐曲, 尹昌斌, 邱建军, 高明杰, 张晴. 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战略问题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4): 241-245.
[163]尹昌斌, 邱建军, 周颖. 我国县域科技工作能力评价与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6): 78-83.
[164]周颖, 尹昌斌, 邱建军. 全国分省的县域科技工作能力评价与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3): 100-103+68.
[165]尹昌斌, 唐华俊, 周颖. 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1): 4-8.
[166]尹昌斌. 我国粮食区域结构变动与政策性金融支持[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12): 10-13.
[167]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 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5): 3-7.
[168]杨瑞珍,陈印军,尹昌斌. WTO框架下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发展的探讨[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3, (03): 4-7.
[169]陈印军,杨瑞珍,尹昌斌. 我国东中西部种植业结构与布局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3, (03): 42-46.
[170]陈印军, 杨瑞珍, 尹昌斌, 胡清秀. 论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J]. 中国软科学, 2003, (04): 13-18.
[171]杨瑞珍,陈印军,尹昌斌,胡清秀. 西部地区农村科技需求调查问卷结果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2): 30-33.
[172]尹昌斌,陈印军,杨瑞珍.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改制的倾向与动力——来自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2): 34-37.
[173]陈印军,杨瑞珍,尹昌斌.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1): 25-28.
[174]杨瑞珍,陈印军,尹昌斌. 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01): 29-33.
[175]尹昌斌,陈印军,杨瑞珍. 加入WTO后长江中游稻谷主产区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 (06): 62-65.
[176]杨瑞珍,陈印军,尹昌斌,李红康.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方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 (05): 35-38.
[177]陈印军,唐华俊,尹昌斌,毕于运. 红黄壤地区基础单产与粮食发展相关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0, (02): 29-32.
[178]尹昌斌,陈基湘,鲁明中. 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预警系统[J]. 生态经济, 1999, (05): 23-26.
[179]尹昌斌,陈基湘,鲁明中.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度预警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03): 36-40.
[180]陈印军,尹昌斌. 如何解决我国南方双季稻主产区早稻积压和饲料粮短缺的问题[J]. 科技导报, 1999, (08): 48-51.
[181]陈尔东,陶陶,唐华俊,尹昌斌.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03): 13-18.
[182]陈印军,尹昌斌. 对解决南方双季稻主产区早稻积压和饲料粮短缺问题的思考[J]. 中国软科学, 1999, (05): 73-76+80.
[183]陈印军,尹昌斌. 对南方双季稻主产区“玉米替代”的反思[J].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02): 21-26.
[184]陈印军,尹昌斌,李应中. 长江流域粮食生产发展的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01): 45-49.
[185]陈印军,尹昌斌. 南方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征与对策建议[J]. 农业信息探索, 1999, (01): 29-31.
[186]陈印军,唐华俊,尹昌斌. 对我国南方双季稻主产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999, (01): 36-39.
[187]陈印军,尹昌斌. 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1): 37-39+57.
[188]尹昌斌. 农民负担的实证分析及减负对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8, (06): 31-36.
[189]尹昌斌,陈印军,毕于运. 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测度[J].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5): 43-46.
[190]莱斯特·布朗,布里安·海尔威尔,陈佑启,马兴林,尹昌斌,周颍. 中国的水源短缺将震撼世界的食物安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8, (04): 6-11.
[191]尹昌斌,陶陶. 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02): 62-65.
[192]陈印军,李应中,尹昌斌. 长江流域粮食生产的几大特点与几点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05): 7-11.
[193]尹昌斌. 中国未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1): 30-33.
[194]鲁明中,尹昌斌,韩威. 我国耕地非农占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8, (01): 56-60.
[195]尹昌斌. 加强扶贫力度尽早实现小康[J]. 民主, 1997, (03): 19-20.
[196]陶陶,尹昌斌. 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初探[J]. 自然资源, 1997, (01): 12-17.
[197]鲁明中, 尹昌斌, 孙岚. 我国经济发展与耕地占用[J]. 管理世界, 1996, (05): 170-174.
[198]覃志豪,尹昌斌. 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6, (03): 13-18.
[199]尹昌斌. 我国农村经济实力区域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5, (05): 14-19.
[200]尹昌斌,覃志豪. 我国农村经济实力测度及动态特征[J].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6): 48-52.
[201]覃志豪,尹昌斌,黄小清.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1994, (12): 27-30.
发表会议论文:
[1]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C]. 201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26-36.
[2]刘利花,尹昌斌. 稻田资源价值体系构建及价值评估——以南京市为例[C]. 201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49-61.
[3]高春雨,邱建军,尹昌斌. 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选择[C]. 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437-445.
[4]高春雨,尹昌斌,王亚静. 石家庄市都市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C]. 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288-293.
[5]柯木飞,尹昌斌.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C].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 2010:208-212.
[6]周颖,尹昌斌,邱建军,高懋芳.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径探析[C]. 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36-41.
[7]尹昌斌. 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性特征与对策建议[C]. 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543-549.
[8]尹昌斌. 政策性金融支持区域粮食安全体系建设[C]. 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26-30.
[9]尹昌斌,周颖,邱建军. 循环经济理念、循环农业内涵与战略途径[C]. 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97-100.
[10]周颖,尹昌斌,邱建军.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C]. 中国农学会.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267-271.
报纸文章:
[1]尹昌斌.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减量[N]. 中国环境报,2019-08-28(008).
[2]尹昌斌; 刘振远.中日学者共议20年农业科技合作成果 农民日报 2017-07-25
[3]吴江霞 ; 尹昌斌 解读我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N]. 西藏日报(汉),2011-12-23(006).
[4]蒋翠莲 ; 尹昌斌 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化的春天 西藏日报(汉) 2011-12-23
[5]李琳 ; 尹昌斌 好一块增收“宝地” 西藏日报(汉) 2011-12-30
[6]尹昌斌. 让世界远离饥饿[N]. 人民日报,2009-11-24(003).
[7]罗其友 尹昌斌. 发挥比较优势 重整农业结构[N]. 光明日报,2001-09-10(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