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应用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教学情况 科学研究 发明专利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肖立志,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新邵县。核磁共振专家、地球物理测井专家、油气人工智能学者。在地球物理测井、低场核磁共振、特别是井下极端环境核磁共振波谱学和波谱仪及其应用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创新成果。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外文专著10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0余件,荣获国际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成就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及多项教育部、北京市奖项,负责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像测井团队于2017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奖。他是AAAS、APS、EAGE、SEG、SPWLA等国际学术组织的会员,目前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学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组长,EAGE中国分会理事长,SEG中国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MRPM及SRMR的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2018年起担任中国石油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1984年至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和复旦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至1995年,在美国访问和短期合作研究。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无线电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晋升教授。1996年获英国皇家学会资助,在Nottingham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在伦敦加入美国西方阿特拉斯国际公司。1997年加入美国NUMAR/ Halliburton公司,任职至2002年12月。2002年,获选教育部第五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职就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核磁共振(NMR)是一门广泛应用的分析测试技术,尤其是医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更是家喻户晓。但是,实验室的核磁共振都是用昂贵而娇气的仪器在环境优美的条件下进行的。肖立志教授所研究和应用则完全不同,核磁共振仪器被置于数千米深、高温高压、体积受到严格限制的油气井中,含油气地层的核磁共振信号在仪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测量得到,根据这些信号可以分析地层是否含有油气,含有多少油气,以及有多少油气可以开采出来。核磁共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这些应用,改变了油气评价的方式和精度。

肖立志教授于1982年开始从事核磁共振测井开拓性研究工作。在其产生广泛影响的专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一书中,他写道:“1981年,作为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我进入专业课学习,也面临着对未来主攻方向的选择。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测井技术作为一个学科,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知识体系与结构是什么?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是什么?作为思考的结果,我尝试建立了“测井技术知识树”。测井技术作为一颗正在生长的知识树,它的根在哪里?茎在哪里?花将开在何处?如何才能根深叶茂果盛?成为我不断思索的问题。1982年初,我学完专业课,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未来测井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上可能取得较大突破的方向将包括核磁共振测井,声波测井,以及测井解释理论。根据这个认识,在准备学士学位毕业设计的时候,我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了核磁测井,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学习和探索”。当年,他用一台老式连续波核磁共振仪,建立了储油岩石孔隙度测量系统。1991年,他提出的核磁共振测井项目得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同年成为我国第一位核磁共振测井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核磁共振波谱学家叶朝辉院士。

2002年,在国外具有多年核磁共振测井前沿工作经验的肖立志教授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辞去美国哈里伯顿公司工作,全职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回国后根据油气探测科技发展趋势、国内外需求以及所具有和可利用的资源,肖立志教授经过摸索与整合,调整和确定三个研究方向,即:(1)核磁共振探测技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2)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研制;(3)井下永久性传感器与网络测井技术。在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花费大量精力从事实验室建设和队伍建设,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核磁共振实验室,光纤传感器实验室,并形成一个较好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方法及其标准化;核磁成像测井孔隙度响应机理;核磁成像测井数据反演方法与软件;核磁成像测井应用新方法;核磁成像测井方法国际前沿跟踪与剖析;核磁共振测井仪总体方案设计与预研;天然气水合物的核磁共振特性预研;永久性光纤传感器实验系统。取得的成绩包括:建立了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的规范化流程与标样;对核磁成像测井孔隙度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磁成像测井数据反演新方法与软件;对球管模型的核磁共振弛豫特性进行了探索;发展了由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储层捕集能力的新应用;对核磁成像测井仪器和应用的国际前沿进行了跟踪与剖析。取得的突破有:提出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测井反演方法,降低对回波串信噪比的要求;建立一种新的适合于中国陆相地层的核磁共振孔隙度模型和采集方法,提高了核磁孔隙度的测量精度。与中海油服、中油测井合作,设计研制多种井下多频核磁共振仪器,得到规模化应用,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测井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教育经历:

1978.9-1982.7,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9-1987.7,中国矿业大学测物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1.9-1995.7,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6年,受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诺丁汉大学学习。在伦敦加入美国西方阿特拉斯国际公司。

1997年,美国Halliburton休斯顿研究中心工作。

2002年,全职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3-2016.02担任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共六年。

2011.12-2016.11兼任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共五年。

2016.02起在美国哈佛大学Weitz实验室访问和合作研究。

2016.10创建“哈佛大学-石油大学联合实验室”(Harvard-CUPB Joint Lab)。

2017.12担任《石油科学》英文版主编,入选国家领军期刊项目,SCI影响因子4.09。

2018.12创建中国石油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担任首任院长。

2019.03创建教育部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担任主任。

学术兼职:

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井孔地球物理副主任。

2、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学仪器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常务理事、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组长。

4、国际孔隙介质磁共振协会(MRPM)Scientific committee member。

5、国际定位磁共振协会(SRMR)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6、欧洲地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China Chapter President。

7、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China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8、ISMAR第18届年会组织委员会委员,上海,2015年。

9、第11届核磁共振显微成像(ICMRM)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北京,2011年。

10、SPWLA核磁共振专题会议大会共同主席,桂林,2006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