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经济学家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朱孟楠,男,福建尤溪人,1963年3月3日出生,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学术带头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

1985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

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金融学)。

1990年晋升为讲师。

1994年因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以总分第一考取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货币银行学博士研究生。

1997年7月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晋升为教授。

2001年4月受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4年1月-2004年2月赴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学习。

学术兼职:

1、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2、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

3、《国际金融研究》编委。

4、福建省金融学会理事(兼《福建金融》编委)。

5、福建钱币学会副会长。

6、首届厦门市政府金融顾问。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过《国际金融原理》、《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比较金融制度》、《货币银行学》、 《证券市场与投资》、《外汇经营与管理》、《国际融资概论》、《国际资本流动概论》、《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及《当前国际金融前沿问题专题讲座》等课程。

培养学生情况:

已招收4届博士生,现指导10位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以及省市、校基金等资助的20多个项目研究。

1、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拓宽福建省对外开放通道的突破口所在,课题组长,2002.1-2002.12

2、校级课题:我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长,1999.12-2000.12

3、厦门大学金融系国家级金融学重点学科课题: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国家货币合作研究,课题组长,2003.6-2005.12

4、厦门大学金融系国家级金融学重点学科课题:国际汇率制度选择论,课题组长,2003.6-2005.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币值重估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副组长,2004.1-2004.9

6、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主要合作者,2003.7-2004.5

7、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课题第一合作者,2003.9-2004.6

8、教育部项目: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2000.9-2002.9

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重大项目:入世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与现实选择,子课题“开放经济下货币危机的防范”负责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度变迁中的银行风险集中与控制,课题组副组长,1998-2000.12

科研成果:

22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福建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一等奖”以及“厦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5次奖励。

1、《国际金融新论》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福建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厦门大学首届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1995);

2、《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对策思考》,获全国第二届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二等奖(1995);

3、《我国进一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获福建省第三届校园青年科技作品竞赛论文一等奖(1996)、福建省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一等奖(1996);

4、《日本金融危机频发的原因及启示》,获厦门市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

5、《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获厦门市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

6、《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基本途径与具体对策》,获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一等奖(2000);

7、《论过渡期内欧元的稳定性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02年5月获福建省金融学会第四届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8、《国际金融学》(教材),2000年6月获厦门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9月获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试论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监管》,2000年6月获厦门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0、《我国进一步完善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思路》,2000年6月获厦门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1、《试析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基本途径与具体对策》,2000年9月获福建省金融学会第四届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已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国际金融学》、《外汇投资概论》和《国际金融新论》等10多部著作和教材。

出版专著:

1、《国际金融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2、《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3、《香港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4、《国际金融新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5、《外汇投资概论》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试论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问题 王蓓; 朱孟楠 学理论 2010-05-20

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资产价格——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 朱孟楠; 刘林 财贸经济 2010-05-10

3 金融危机视角下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 朱孟楠; 张乔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0-25

4 次贷危机下的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原因及管理策略 朱孟楠; 陈晞 福建金融 2009-01-25

5 次贷危机后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 朱孟楠; 陈晞 上海金融 2009-01-25

6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困境、持续性及改革方向 朱孟楠; 陈晞 南方金融 2009-01-20

7 全球金融危机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朱孟楠; 陈晞; 王雯 国际金融研究 2009-04-12

8 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朱孟楠; 刘林; 倪玉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4-28

9 香港:从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到人民币离岸中心 朱孟楠; 陈晞; 张乔 上海金融 2009-08-25

10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基于管理收益的思考 喻海燕; 朱孟楠 经济学家 2009-10-05

11 中国货币一体化:经济基础、实证研究与路径 陈晞; 朱孟楠 金融发展研究 2010-01-25

12 中国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朱孟楠; 刘林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1-12

13 再创中国经济特区优势 张亦春; 朱孟楠 金融与经济 1995-11-25

14 “母体”裂变:专业银行改革新思路 张亦春; 朱孟楠 农村金融研究 1995-12-01

15 试析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朱孟楠 浙江金融 1995-10-15

16 “母体”裂变:专业银行改革新思路 张亦春; 朱孟楠 金融管理科学.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06-15

17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 朱孟楠; 林勃 世界经济研究 1996-04-25

18 马来西亚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及启示 朱孟楠 投资研究 1996-11-15

19 日本金融业危机频发的原因及启示 朱孟楠 现代日本经济 1996-03-30

20 我国进一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朱孟楠 福建金融 1996-10-15

21 香港的外资银行及其发展特征 朱孟楠 港澳经济 1996-12-15

22 香港:多元化中央银行体系研究 朱孟楠; 庄海峰 特区与港澳经济 1996-04-15

23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 朱孟楠; 林勃 经济研究参考 1996-01-01

24 香港的外资银行及其监管 朱孟楠 国际经济合作 1997-01-20

25 香港外汇基金的发展及投资策略的选择 朱孟楠 国际经济合作 1997-06-20

26 向自由结汇制演化——现行结汇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的选择 朱孟楠 国际贸易 1997-02-20

2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其前景 朱孟楠 世界经济 1997-01-10

28 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其管理 朱孟楠 世界经济 1997-06-10

29 日本证券税制评析 朱孟楠; 施能宗 日本问题研究 1997-05-15

30 金融业:香港经济的“神经中枢” 朱孟楠 特区与港澳经济 1997-03-15

31 新加坡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与投资及启示 朱孟楠 中国外汇管理 1997-02-25

32 香港股票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朱孟楠 浙江金融 1997-06-15

33 中国外汇储备必须弄清楚的三大理论问题 朱孟楠 经济研究参考 1997-01-01

34 香港如何对外资银行进行导向 朱孟楠 国际经济合作 1992-09-27

35 我国中外合资银行的特点和作用 朱孟楠 国际经济合作 1992-05-30

36 进一步创办与发展中外合资银行的一些对策 黄有土; 朱孟楠 国际金融研究 1992-08-28

37 广东利用外资的宏观策略与微观措施 张亦春; 朱孟楠 学术研究 1992-06-29

3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张亦春; 朱孟楠 福建金融 1993-04-01

39 共同基金评介——兼析我国建立共同基金的原则 张亦春; 朱孟楠 中国城市金融 1993-05-31

40 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对策思考 张亦春; 朱孟楠 财贸经济 1993-05-01

41 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对策思考 张亦春; 朱孟楠 国际经贸探索 1993-06-30

42 我国海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朱孟楠 投资研究 1993-07-30

43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发展我国共同基金 张亦春; 朱孟楠 国际金融研究 1993-05-01

44 论《管子》理财理论中的予取辩证思想 李承烈; 朱孟楠 管子学刊 1988-12-30

45 美国投资银行 朱孟楠 投资研究 1989-03-02

46 英国商人银行及其特征 朱孟楠 投资研究 1989-05-31

47 台湾证券市场初探 朱孟楠 国际金融研究 1989-07-30

48 香港的外资银行及其管理 朱孟楠 国际金融研究 1990-01-31

49 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 朱孟楠; 严佳佳 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 2008-11-01

50 货币替代对我国贷款结构的影响 朱孟楠; 严佳佳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8-11-01

51 中日银行不良债权成因比较分析 朱孟楠; 杨琳 日本学刊 2006-01-10

52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害怕浮动”现象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朱孟楠; 余玉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28

53 欧盟金融监管合作的经验与借鉴 朱孟楠; 郭春松 发展研究 2006-07-20

54 日本银行制度的变迁与启示 朱孟楠; 喻海燕 福建金融 2006-09-30

55 试析区域范围内的人民币化 朱孟楠; 姜占英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10-10

56 过渡期后银行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思路 朱孟楠; 喻海燕 农村金融研究 2006-12-15

57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朱孟楠; 颜华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04-10

58 从借鉴中打造新模式 朱孟楠 现代商业银行 2007-04-05

59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制度 朱孟楠; 严佳佳 金融经济 2007-04-23

60 东亚华人对华直接投资的特征及趋势 朱孟楠; 王雯 经济纵横 2007-05-25

6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CGE方法 朱孟楠; 郭小燕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15

62 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有效管理及路径选择 朱孟楠; 喻海燕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6-28

63 银行业结构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朱孟楠; 蔡丛露 国际金融研究 2007-08-12

64 厦门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之政策安排 朱孟楠; 喻海燕 福建金融 2007-08-15

65 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与现实选择 朱孟楠; 喻海燕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9-25

66 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及模式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朱孟楠; 喻海燕 日本问题研究 2007-09-20

67 人民币汇率波动:测算及国际比较 朱孟楠; 严佳佳 国际金融研究 2007-10-12

68 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的实证分析 朱孟楠; 严佳佳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10-25

69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集中与控制策略——基于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思考 朱孟楠; 喻海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28

70 试论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王蓓; 朱孟楠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12-25

71 进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朱孟楠; 陈晞 金融发展研究 2008-12-25

72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困境、可行性及改革方向 朱孟楠; 陈晞 金融与经济 2008-12-25

73 外汇储备投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比较与借鉴 朱孟楠; 王雯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6-10

74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朱孟楠; 陈晞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1-10

75 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朱孟楠; 郭春松 上海金融 2003-09-20

76 贷币危机频繁爆发的原因及对策 殷晓东; 朱孟楠 海南金融 2005-06-15

77 我国外汇储备与M_2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朱孟楠; 黄晓东 广东社会科学 2005-06-30

78 “中元”货币区的可行性研究与现实思考 朱孟楠; 郭春松; 王俊方 亚太经济 2005-07-10

79 上市公司的双重侵权和外部投资者保护 赵向琴; 朱孟楠 南开经济研究 2005-10-22

80 人民币“美元化”程度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朱孟楠; 姜占英 当代财经 2005-12-21

81 海峡两岸QFII制度的比较研究 朱孟楠; 姜占英 福建金融 2005-11-30

82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困境与对策 朱孟楠; 陈文奇 亚太经济 2004-03-10

83 对我国国际收支错误与遗漏项目问题的研究 朱孟楠; 郭春松; 陈意 金融与经济 2004-02-25

84 关于福建省率先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设想 朱孟楠; 陈文奇; 江宇 福建金融 2004-08-30

85 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设想 朱孟楠; 陈文奇 发展研究 2004-05-25

86 “中元区”的构建:现实可行性及前景展望 朱孟楠; 陈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7-28

87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风险与对策 朱孟楠; 杨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9-30

88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郭春松; 朱孟楠 上海金融 2004-10-20

89 我国深层次利用外资的基本途径与对策建议 朱孟楠 国际经济合作 1999-10-20

90 我国进一步改善银行业资产质量低下的基本思路 朱孟楠 农村金融研究 1999-09-01

91 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 朱孟楠; 傅俊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9-28

92 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兼析加入WTO后不断加剧的国际资本流动给我国带来的风险 朱孟楠; 林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2-30

93 美元:好大一棵树 朱孟楠 金融经济 2002-04-02

94 论过渡期内欧元的稳定性及对我国的影响 朱孟楠; 刘林颖 国际贸易问题 2000-04-06

95 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策略 戴赜; 朱孟楠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0-12-18

96 最优货币区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 朱孟楠; 陈淼鑫 亚太经济 2002-01-10

97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厦门大学财金系 朱孟楠 陈硕 国际金融报 2002-01-03

98 我国汇率机制选择更加灵活 朱孟楠 国际金融报 2005-08-19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1995年被评为厦门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2、1996年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研究基金资助。

3、1999年12月获厦门大学财金系“邓子基奖教金”。

4、2000年被评为厦门大学主讲教授。

5、2000年6月获厦门大学“金鼎奖教金”。

6、2003年获金融系“张亦春奖教金”。

7、2003年获厦门大学十大教学名师称号。

8、2005年和2006年先后入选厦门大学、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

9、2007年厦门市优秀教师。

10、2008年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以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经管类实验教学水平

——访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朱孟楠教授

问:“示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功能,这一功能在设备配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果请您从贵中心所有设备中选取1~2件推荐给兄弟院校同类中心,您会推荐哪些,它们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什么突出优势?

答:厦门大学携手M icrosoft,D ELL,S AS三家国际知名计算机技术及软件公司,于2007年5月在厦门大学共同建成了适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实证和计算模拟研究的超级计算集群(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luster)(如图1所示),面向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所有教师及研究生开放,这一超级计算集群是厦门大学“985”工程(Ⅱ)专项资金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它采用全线速千兆以太网的实际计算峰值将达到7500亿次/秒以上,可以支持100名研究人员并发进行大型计算处理。填补了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证与模拟计算研究领域硬件建设的一个空白。该计算集群采用 DELL公司的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硬件平台,集群一期架设25个高性能并行计算节点,提供3.0G×50 XEON Dual Core CPU的运算处理能力,100G RAM,10BT的存储能力,25个计算节点的整体理论计算峰值达到1.2T flops,集群已安装SAS X64位Server版,充分利用SAS的MP CONNECT并行管理模块以及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用于海量数据分析。

经过3年的运行,经济学院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通过远程网络系统,分别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在该计算集群上运行了大量计算工作,证明该集群可以进行数据密集型及计算密集型现代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处理,并已在技术含量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该计算集群的投入使用为厦门大学现代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同时有利于改善目前经济学科研究手段,进一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出。

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定量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同时,复杂的经济分析问题越来越需要依靠高性能的计算软件及硬件平台来解决。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研究中,高性能计算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高性能计算环境大大加快了科研数据分析的速度并改进了经济学教学模式和科研方式。例如,在金融学研究方面,现代金融学研究集数学、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在基于新的计量金融模型研究和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中,涵盖了大量新的建模技术和计算方法,同时,金融学中的高频数据乃至超高频数据都必须依赖于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强大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基于高性能计算机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性能计算技术是基于多处理机和/或多计算机系统构架的计算技术,由于系统资源的重复设置,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为数据计算、存贮、传输提供并行的基础,同时通过各种并行应用技术,获得更高的系统性能指标。目前高性能计算主要应用于有大量资料并需要进行实时分析与控制的系统,以及那些复杂且不能用其他手段来处理的问题中,高性能计算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问: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担负着经济和管理两个学院相关学科和单位的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任务,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有效的管理措施。在信息平台建设中贵中心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实验中心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较多的部门,中心高度重视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心在示范中心网站建设、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管理改进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中心自主开发的实验室排课管理系统、开放性实验开课选课系统、课堂讨论及评分系统、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智能题库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及管理中(如图2所示)。

1.B/S网络支撑平台

(1)通过校园网与教育网互联、电信专用光纤与公共网互联,由专用路由器负责教育网与公共网间的智能自动切换,网络接口单元及无线网络覆盖院内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馆,实现对教育网和公共网的高速访问。

(2)采用B/S体系结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不同的浏览器终端登录访问系统。

2.实验教学资源平台

(1)课程资源库

建立开放式的课程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专用网站、学术报告多媒体数据库、网络智能题库系统等。所有网站资源均可升级和扩展,能为师生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服务;学生还可通过智能题库系统,在实验环境下自主进行个性化的测试和标准化的考试作业。

(2)专业实训模块

提供专业课程业务实验、岗位群综合实验和开放式创新实验等实训模块,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实验教学互动平台

(1)教师个人主页子系统

建立教师互动式个人主页系统和课件发布平台,可为师生课后的网上辅导、答疑和教学交流提供新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克服时间和空间距离带来的困难和问题。

(2)课堂讨论/评价子系统

通过建立课堂讨论辅助系统和评价体系,师生之间可在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竞争性或分组协作性的课题讨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3)远程国际视频会议子系统

通过该系统与国外学术机构同步举办学术活动,从而使学生聆听到国际知名学者授课,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国际视野,改变了传统举办国际学术活动的形式,增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

4.实验教学服务平台

(1)网上办公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教学文件服务系统和内部电子邮件服务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各种文件、通知和学术动态等均可通过网络传递。各种规章制度、教室(实验室)使用情况等信息均可在网上查看。

(2)教学科研智能管理子系统

建立教学科研信息数据库及支撑平台、科研管理平台、论文送审专家随机选择平台等,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

(3)实验室管理子系统

包括设备管理子模块、实验室排课模块和开放性实验选课模块等。通过设备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进行资产查询、增减和使用管理;通过实验室排课模块,教学秘书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询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预约使用申请;通过开放性实验课程选课模块,教师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面向不同学生的开放性实验课程,学生可通过网上注册登录进行课程查询和选课报名。

5.数据库与网络数据服务中心

作为B/S访问体系的后台处理核心,它由一系列专用服务器构成,集成了所有的网络数据资源,为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处理服务。

中心在进行软硬件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将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加强实验技术的教改研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中心从功能上看,构筑起一个先进的局域平台。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星型拓朴结构技术,全部计算机联通国际互联网,通过中心主控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实现先进的内部网功能,全部计算机均支持基于Web技术的专业软件的运行,也支持基于Client/Server技术专业软件的运行,拥有功能完善的数字投影系统和多媒体网络CAI系统,实现全数字多媒体示教功能。通过网络集中管理实验中心软件及信息资源,并利用网络导航扩大专业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策略管理,教学、科研和项目合作之间资源动态调配共享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功能。从应用上看,中心与其他教学单位密切配合,在技术力量上提供充分保证,积极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对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除了对原有的实验课程体系实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之外,还在不易独立开设实验课的传统理论课程中通过引入实验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近年来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Internet/Intranet体系结构,通过校园网与教育网互联,通过电信专用光纤与公共网互联,由专用路由器负责教育网与公共网间的智能自动切换,网络接口单元及无线网络覆盖院内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和经济管理图书分馆,实现对教育网和公共网的高速访问。

(2)对经、管两院及下属各单位网站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系统平台,购置多台专用服务器,并设置了服务器专用机房对各服务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3)加强了对数据资源库、教学科研类网站的建设。

建立教学科研信息数据库及支撑平台、学术报告多媒体数据库、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专用网站、网络智能题库系统等,所有网站资源均24小时开放使用,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访问。

学生可以在教学实验中心的网络平台(http://elc.xmu.edu.cn)上使用的教学资料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网络课程28门、世华金融数据库、视频教学案例库等。网站所提供的课程讨论辅助系统和在线题库系统, 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检验学习效果。

为教师设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学课件发布系统,建立了互动式个人主页系统,举办教师个人网页大赛,为师生课后的网上辅导、答疑和教学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解决了一二年级在漳州校区学习的本科生与教师联系方面的困难,加强了两校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克服了两校区空间距离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4)两院范围内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各种文件、通知均通过网络传递,教室(实验室)申请、排课计划也均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各种规章制度、教室(实验室)使用情况等信息均可在网上查看。

(5)中心建设了远程国际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该系统,国外知名学者可以在国外为我们的学生授课,与国外学术机构同步举办学术活动,从而使学生聆听到国际知名学者授课,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国际视野,改变了传统举办国际学术活动的形式,既增加了学术资源,也大大节省了国际学术交流的费用。

问: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使高校对实验教学思想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您认为贵校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有哪些转变?

答: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开展实验教学还是近20年的事情,相对于理工科的实验教学来说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一个“探索+验证”的阶段,尚未形成一套通用的实验教学体系模式。

2000年6月,教育部首次提出“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它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它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2005年教育部又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指出其建设目标为“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各高校明显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特别是原来基础比较薄弱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经管类实验教学无论是在实验基础环境的硬件建设上,还是在实验内容和方法的软件建设上,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验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实验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与更新已形成常态,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方面的作用已被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普遍认可,经管类实验教学目前已进入“深挖内涵、扩大应用、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建设阶段。

厦门大学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建设一贯十分重视,特别是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被批准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花大力气予以重点支持,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转变思路,统一思想。在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教学和科研中,实验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或职业技能的必要环节,而且是开展科研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改革与建设的目的。要依托本校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优势,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支持经济管理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合格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二,充分发挥目前经济管理类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类的软资源)的效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规律,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统筹规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分层式、模块化、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和以课程群为背景的分层式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设置的同时,逐步将实验类型转向以岗位型和研究创新型为主,并实现由基于课程的业务实验向基于学科的综合实验转变。

第三,密切衔接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学科竞赛平台,营造多样化、层次化、综合化、开放式的研究学习型实验教学环境,实施综合实验教学由固定学分向弹性学分转化。创造出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具有不断自优化功能的实验教学体系。

第四,通过多种途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对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投入。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重点学科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出成绩,以引起校院系各级领导的重视,争取更多的资源。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实行开放式管理,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不仅增加投入来源,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建设实验教学体系。

第五,高度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队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带动和促进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建立适应实验教学改革要求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办法,制订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及评估制度。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