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魏明建,男,1957年出生,陕西省安康市城关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9—1982.6 西北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读书;

1982.7—1998.8 西安地质学院任教;

1988.9—1991.6 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硕士;

1991.7—1993.8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3.9—1996.6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博士;

1996.7—1998.10 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教研室博士后;

1998.11—至今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教授;

2000—2007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院长。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讲授“综合自然地理”、“第四纪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沉积原理与沉积环境研究”等课程。

培养学生情况:

指导博士3人、硕士20人、本科生论文10届约31人次。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环境演化。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曾主持和正在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8项。

1.主持完成的项目:

A.“羌塘盆地新生代孢粉古植被与环境演化研究”。973项目子专题,1998040800-5.3

B.“第四纪堆积的古气候、古环境地质标志和物理化学指标及转换关系的研究”。地矿部“八五”重点基础项目—8502217-3

C.“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率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2006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00kj-100项联合资助

D.“中国黄土高原黑垆土中千年尺度的环境变化记录”。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参加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A.“西藏白垩纪海洋群集绝灭后的生物复苏”。项目编号:49872003

B.“西北黄土区第四纪古环境和黄土湿陷性研究”。项目编号:841955

3.主持的在研项目:

A. “建立高分辨率泥石流沉积环境序列的方法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0871017)。

B.“北京地区25万年来高分辨率环境演化综合集成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类(项目号:KZ200810028015)。

C.“北京清水河流域第四纪泥石流发育史与环境演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8102013)。

科研成果:

1992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研制的“选频释光仪”获国家发明专利。

1 全新世黑垆土中千年尺度的全球变化记录 魏明建; 李虎侯 2004-01-01

发明专利:

1 释光光子分频谱仪 李虎侯;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 2004-08-18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出版专著:

1、《黄土与古气候演化》 地质出版社 1998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北京清水河流域现代稀性泥石流表层物质热释光本底初步研究 周锐; 魏明建; 刘超; 何友兵; 李东旭 首都师范大学释光断代实验室 2010-08-20

2 试析课外读物中地理教学素材的利用 徐岱楠; 魏明建; 彭玉琼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10-02-01

3 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实践——以“第四纪环境学”、“全球变化研究”课程为例 周锐; 魏明建; 王均平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10-06-25

4 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 彭玉琼; 魏明建; 徐岱楠; 蔡茂堂; 刘超; 刘兆文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全球变化实验室 2010-08-15

5 高师地理专业“第四纪环境学”教学改革——尝试探究式教学、建设研讨型课程 魏明建; 王均平; 蔡茂堂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09-04-20

6 北京以北沙漠砂样的选频释光特征研究 李东旭; 魏明建; 王均平; 潘宝林; 赵世元; 刘兆文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2009-02-10

7 氧化铝和石英颗粒对α射线的热释光响应 潘宝林; 魏明建; 李东旭; 刘兆文; 刘超; 赵世元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2009-02-10

8 热释光信号在泥石流发生后的变化 魏明建; 刘兆文; 葛永刚; 潘宝林; 王均平; 蔡茂堂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9-02-10

9 蒋家沟流域现代泥石流物质选频光释光特征初步研究 刘兆文; 魏明建; 葛永刚; 李东旭; 潘宝林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9-02-10

10 洛川地区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研究 蔡茂堂;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09-05-15

11 黄土高原全新世孢粉古植被地方性分异研究 蔡茂堂;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09-08-15

12 对黄土磁化率、粒度年龄模型的检验(自检) 陈一萌; 陈兴盛; 宫辉力; 李小娟;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新疆哈密石油基地地球物理研究所处理室;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2006-05-30

13 土壤颜色—一个可靠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 陈一萌; 陈兴盛; 宫辉力; 魏明建; 李小娟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新疆哈密石油基地地球物理研究所处理室;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广东 惠州; 新疆哈密 2006-06-30

14 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述评 巩晓燕; 魏明建; 张玉华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6-08-30

15 华北地区百年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徐娟;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6-08-30

16 沙漠砂的选频释光特征 魏明建; 陈华亮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6-09-20

17 辐射剂量计——石英375℃的热释光(TL)峰 黄鹤桥; 魏明建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2006-11-10

18 CaSO_4和SiO_2混合物的热释光特征 吕同艳;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2007-03-20

19 氧化铝的热释光特性 黄鹤桥; 魏明建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7-09-20

20 多功能释光仪的设计 李虎侯; 赵建兴; 伍福荣; 魏明建; 伍剑铭; 吕同艳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防化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7-11-10

21 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 葛永刚; 魏明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008-11-15

22 花粉的计算机辅助鉴定系统的实现 李卫; 魏明建; 李朝欣; 刘超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全球变化室;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全球变化室;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全球变化室 北京 2008-06-15

23 不同厚度石英对α射线的热释光响应 潘宝林; 魏明建; 尹刚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8-07-20

24 泥石流堆积物质释光退火机制研究进展 魏明建; 葛永刚; 刘兆文; 蔡茂堂; 王均平; 潘宝林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008-07-15

25 蒋家沟流域古泥石流物质选频释光特征研究 刘兆文; 魏明建; 潘宝林; 刘超; 李东旭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2008-09-20

26 选频光释光断代初探 李虎侯;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3-01-10

27 选频光释光进展——特征波长的ED值的应用 李虎侯; 陈淑娥;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3-01-10

28 钾长石(KCFW01)的释光性质 李岩; 李虎侯;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光断代实验室; 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光断代实验室 2005-05-10

29 释光测年中的激发方式 陈华亮; 李虎侯;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光断代实验室; 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光断代实验室 2005-05-10

30 北京西山末次冰期中期植被演化序列研究 于涛; 魏明建; 肖怀朋; 张玉华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5-09-20

31 甘肃通渭县黄土堆积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付淑清; 陈淑娥; 魏明建; 李英; 李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广州 2005-12-15

32 黄土高原塬区和黄土/沙漠过渡区全新世高分辨率植被变化对比研究 巩晓燕;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2005-12-30

33 天水谢家湾全新世环境变迁及人地关系演化 付淑清; 陈淑娥; 魏明建; 李英; 李勇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2004-06-15

34 华北地区两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程红;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2004-12-30

35 青藏高原隆升综合研究 葛永刚;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陕西宝鸡 2004-12-30

36 新生代青藏高原三维古地形再造 王成善; 刘志飞; 王国芝; 苗放; 马智民; 伊海生; 李勇; 李祥辉; 魏明建; 刘顺; 黄大志 成都理工学院; 同济大学; 西安工程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2000-01-30

37 早期智人古老型——智人大荔亚种的年代 魏明建; 李虎侯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2000-12-30

38 新一代光释光仪在实验室投入使用 魏明建; 朱风云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2000-12-30

39 丰富和完善地理学的时空理论——《环境变迁》评介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 2001-01-23

40 青藏高原腹地红层孢粉分析的有效方法 魏明建; 伊海生; 陈淑娥 首都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长安大学 2001-01-30

41 宁晋泊沉积地层研究——西洼剖面的物源初探 李虎侯; 魏明建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 北京 2002-07-30

42 科学家的研究应出自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魏明建 2007-07-13

43 沙漠砂选频热释光特性研究 刘超; 魏明建; 李东旭; 何友兵; 张玉华 2009-10-17

44 王水处理对沙漠物质选频释光特征的影响 李东旭; 魏明建; 李虎侯 2009-10-17

45 中国第四纪泥石流沉积及测年研究 魏明建 2009-10-17

46 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 彭玉琼; 魏明建; 徐岱楠; 蔡茂堂; 刘兆文; 刘超 2009-10-17

47 北京清水河流域稀性泥石流堆积的释光本底研究 周锐; 魏明建; 刘超; 何友兵; 李东旭 2009-08-01

48 泥石流标样示踪法初步研究 何友兵; 魏明建; 刘超; 李东旭; 张玉华 2009-08-01

49 热释光技术测定洛川秦家寨全新世黄土剖面高分辨率年代序列方法初探 黄鹤桥; 魏明建; 李虎侯 2009-08-01

50 中国北方沙漠砂选频释光特性研究 刘超; 魏明建; 李东旭; 何友兵; 张玉华 2009-08-01

51 安徽绩溪萤石矿的选频热释光特性研究 黄鹤桥; 魏明建 2006-06-30

52 安徽绩溪萤石的热释光性质 王磊; 魏明建; 吕同艳 2006-06-30

53 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孢粉组合与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彭玉琼; 魏明建; 徐岱楠 2008-07-01

54 花粉鉴定辅助系统的开发 徐岱楠; 魏明建; 李卫; 刘超 2008-07-01

55 蒋家沟流域古泥石流物质选频释光特征研究 刘兆文; 魏明建; 潘宝林; 刘超; 李东旭 2008-10-01

56 公王岭蓝田人时期的季风气候特征 董军社; 魏明建; 邓涛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1999-03-30

57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花粉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 魏明建; 董军社; 张静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矿产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1997-04-08

58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花粉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 魏明建; 董军社; 张静 2004-09-01

荣誉奖励: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未雨绸缪 为明天而建

——访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魏明建教授

魏明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和正在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研方向为环境演化;创建了“孢粉研究”和“光断代”两个实验室。1992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研制的“选频释光仪”获国家发明专利。

黄土高原,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厚重而深邃的组成部分。这块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在千百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变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干旱的气候、稀疏的植被、松软的土质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以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关单位在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并提出到2020年共建设淤地坝16.3万座的规划。

在环境演化方面颇有研究的魏明建教授,对这项宏伟的工程规划亦做了深入思考。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发起并实施的近30年“全球变化计划”研究结果显示,未来20至4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2-3℃!气温升高,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魏明建根据近500年的气候历史规律推断,在全球变暖情况下,黄土高原的西北部肯定将会变湿;而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却无确定的趋势,这取决于当地目前的气候状况,相当于历史上的冷期、暖期,或是二者之间的平均状况。若相当于冷期,则未来变暖后达到平均状态时,气候将会变得很干燥;若目前已相当于历史时期的平均状况,则未来变暖,降雨将趋向增加;若目前的状况已与历史的暖期相当,则无法推测未来变暖后降雨的状况。

随后,魏明建又从地质时期的古气候状况来分析。已有的大量资料表明:第四纪250万年中,在全球温暖的间冰期,黄土高原发育古土壤,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在全球寒冷的冰期,黄土高原则变得冷干,相应的堆积黄土。特别是最近的70万年来黄土地层中古土壤、黄土相交替的序列与深海氧同位素代表的全球冰期、间冰期的变化高度一致,更说明黄土高原的气候存在着暖期多雨的规律。

总之,地质时期的古气候记录、历史时期的气候记录及近代仪器观测的气候记录都表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从总体上讲是湿润与高温同期。所以魏明建断定,在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黄土高原将变暖、变湿,即降雨量将增加。

那么,降雨量将增加多少呢?为此魏明建等人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曾用三年时间,每年夏季两个月在黄土高原考察,找到了12个全新世黒垆土的典型剖面。通过对这些剖面的全氧化测量再结合当地气候数值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全氧化铁值的变化与一月平均气温变化或年平均降雨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接着他们又采用计算和类比的方法,求得未来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的定量估计:若未来一月气温比现在高2.43℃(折合成年平均温度为1.2℃),年平均降雨量将增加103mm;若比现在高4.6℃(折合成年平均温度为2.3℃),年平均降雨量将高出196mm。目前这一结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古环境演化专家的认可。

未来全球变暖,黄土高原年降雨量增加100-200mm,将对黄土高原的环境演化和黄河下游的安危带来严重的危机。流水侵蚀与重力侵蚀都会大大加强,耕地被蚕食,土壤被冲走的过程将大大加速。由于降雨增加,径流加大,黄土高原地区以前的许多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将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寿命普遍缩短,效益将大大降低,并有相当数量会被冲毁。

最后,魏明建提出,应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来适当调整建坝的质量和标准,增加大中型坝的数量等,同时不要忽视了降水增加给植被恢复带来的机遇。

来源:《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2期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